📖 ZKIZ Archives


全家攻陸八年 開逾千家店還沒賺

2012-12-31  TCW
 
 

 

中國通路題材的好夢,真的已經成真了嗎?

近來,上海地區的便利商店紛紛傳出關店潮,先是在日本的第二大連鎖便利店集團羅森(Lawson),今年以來已經關閉三十多家店,接著市占率最大的本土業者農工商集團旗下的好德和可的,日前也分別關閉了幾十家門店,就連外資第一大品牌全家便利商店今年也在上海關閉了三、四十家,7-Eleven 自十一月起關閉店數量超過十家,等於整個上海加起來一年就關閉了上百家店。

十六年前,當時第一家進入上海的日商羅森,為全中國帶入現代「便利商店」的概念與典範,但去年與今年已連續兩年赤字,新開店數幾乎為零。為殺出一條血路,總經理松浦學這一年來嘗試了以動漫主角如奧特曼(即鹹蛋超人)和柯南等為主題的店,它的投入成本是普通店鋪的三倍,但據聞成效不彰,且成本過高,不到半年,奧特曼主題店已經關閉。而據聞這位總經理也即將離職,公司目前對於此訊息則表示不方便回應。

虧損的不只羅森,包括全家便利商店、7-Eleven至今皆仍未獲利。以台灣全家前三季認列來自持中國全家一八%股份,虧損新台幣一億二千五百萬元回推,中國全家今年前三季總計虧損新台幣六億八千萬元,券商預估全年虧損將超過新台幣八億元。另一家台灣便利商店龍頭統一超,前三季認列持股百分百的上海7-Eleven虧損也將近新台幣三億元。

魔咒一:貧富差距大廣大民工,嫌便利店太貴

為什麼業者前仆後繼的大舉投資、擴張,卻仍賺不到錢?雖然,許多業者表示,為了「調整店質」,每年有二%到三%的店開開關關,屬於正常情況,但,這同時也凸顯了市場經營的難度與挑戰。

當年,統一超商在台灣持續虧損七年,開到第一百家店時才轉虧為盈。但二○○四年進入中國的全家便利商店,到了今年已是第八年,仍為虧損狀態。姑且不論在上海以外地區的投資費用,光是在上海也還賺不了錢。「中國市場不只是放大幾十倍、幾百倍的問題而已,這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市場。」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秘書長洪雅齡表示,中國和台灣時空背景、競爭環境不同。

雖然,中國便利商店的整體產值,從二○○三年的人民幣八十九億元,到去年已成長至人民幣四百九十五億元。但,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秘書長裴亮指出,便利商店目前在中國還是起步階段,即使在最興盛的上海、廣州、北京等一級城市,產值占整體的零售通路比率不到一成,傳統的雜貨店和現代的量販店,才是主要零售通路。

若以上海來看,目前約有六千四百家便利商店,相對於一樣有二千三百萬人口的台灣,卻有九千八百家便利商店。部分業者解讀此數據,顯示未來機會仍大,駁斥市場飽和之說。但這數據可能同時也彰顯了,目前市場並沒有發揮出應有的潛力。

一位在當地經營便利商店超過五年的業者表示,上海當地的外來人口約莫一千萬人,當中有一半是底層勞動人口,貧富差距比台灣嚴重,便利商店商品售價較一般小店高。

而對許多人來說,「再大的便利,都比不上多走兩步路去買便宜,」也就是說,當地的消費力和消費習慣並未達便利商店鎖定的目標客層。

魔咒二:店租飆漲快不敷成本,人力薪資也高

此外,店租飆漲則是所有業者共同面對的問題,信義房屋上海分析師應宇驥估計,今年以來平均至少漲一成以上,有些精華地區甚至翻一倍。

有業者指出,有的房東還會惡意調漲,「五倍以上都有,目的只是要趕你走,然後租給願意付更高租金的業者。這裡的競爭是很現實的。」

一位全家便利商店內部主管透露,先前大家都在搶店面,「先卡位再說,」卻因為不敷租金成本也得關閉。

以全家曾開過一家月租人民幣六萬五千元的店為例,每日營業額要做到人民幣一萬五千元才有可能賺錢,但全家平均營業額為人民幣七千至八千元,挑戰不小。

有些店租約未到,實在撐不下去,還得賠三個月租金,加上裝潢約人民幣二十萬元,都是造成虧損的原因。

雖然,上海的人口和台灣差不多,但面積卻僅有台灣的五分之一,便利商店密度已高,甚至有兩、三家店開在同一街角的現象。

對此,全家目前已經改變展店選址邏輯,中國全家總經理薛東都表示,以前開店是以「第一利地」(最黃金地段,如轉角處)為目標,但後來發現租金很貴,不可能賺錢,「只是幫房東打工,」現在調整成「最適利地」。

薛東都舉例,開在街頭轉角處,一個月租金要人民幣五萬元,一天最多做人民幣一萬元的生意;移到非街角處,一個月租金人民幣三萬元,但一天可做人民幣八千五百元的生意,還可以開較大面積的店,以增加營收。

另外,高漲的人事成本也是一大問題,二○○四年薛東都剛到上海開出第一家全家時,店鋪人員一個月的薪資是人民幣六百元,現在加三倍可能都還找不到人,至少都要人民幣二千五百元以上。

這些都造成營運成本上的負擔,以全家、7-Eleven等台資便利商店來看,租金成本和人力成本分別占總營收的一三%到一五%,但這兩個比率在台灣平均約各只有六%。

魔咒三:法令限制多不能賣菸,也難代收費

外資經營便利商店的辛苦還不只如此,二○○七年中國法令開始規定,限制外資不得以販賣菸草專賣品。

目前,台灣全家菸酒類商品約占營收三五%,雖然毛利較一般商品低,但還是可提高客單價,吸引穩定來客數,在中國則無此利多。

此外,為台灣便利商店帶進來客、提高依賴性的重要功臣:服務性商品,如代收水電、電話費、信用卡費等,在中國則不興盛。

因為,消費者習慣未被建立,且仍有許多不便,例如有些代收服務,要向消費者收取手續費。此外,政府管制也不少,因此推廣與發展上都有難度。

在中國經營便利商店的難度,就連統一企業總經理羅智先也不禁搖頭反問:「你有聽過哪一家(在上海)開連鎖店賺錢的?」他認為,上海的便利商店已經不少,所以再開一百家意義不大。

目前,統一超已改變策略,不喊店數目標,反而強調:「我們的重點是店的品質,而非開店速度。」以單店營運績效列為目前的重心。全家也把明年的目標放在單店業績的提升與成本控管。

各業者都坦承,現在比的是氣長,大家都希望能在這個「潛力很大」的市場裡,早一點賺取到利潤。

【延伸閱讀】中國全家總經理薛東都「功成身退」

「終於可以回家了!」

就在所有人仍在中國零售通路奮力廝殺時,本刊獨家取得訊息,中國全家總經理薛東都將在今年年底卸任。

薛東都一九八八年加入台灣全家,從店鋪人員一路當到副總經理,當年一口氣在花東開出九家店,打破統一超在花東獨占的局面。二○○四年接任上海福滿家總經理,八年多來在中國開出一千多家店,他自述:「階段性任務」達成,將於本年底卸任,回到台灣全家。而總經理一職目前由董事長魏應行暫代。

當年台灣全家派駐中國輔導開店營運的六人,現在只剩三人。這一次,除了薛東都以外,另外兩位主管也一起回台。市場傳言,頂新集團想要全面自己掌控全家;也有人說,因為薛東都今年為了衝店數,缺乏評估,導致關了不少店。薛東都否認傳言,他說今年新開的店平均營業額都有比去年高。「這些都是瞎說,這樣會破壞我跟四董(魏應行)的感情耶,我們是鐵哥兒們。」

薛東都說,是因為家庭因素回台。他預計一月二日馬上就要回到台灣全家。

據了解,薛東都接下來可能會負責餐飲事業,全家目前有沃克牛排和大戶屋這兩個品牌的餐飲仍屬於新事業,最適合他的開創性格。(文●黃玉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146

步槍賣第一 AK-47之父沒賺一分錢

2014-01-06  TCW
 
 

 

一個人發明了全世界最受歡迎的東西,改變許多國家的政權與命運,但他卻未因此致富,只因沒有專利。此人就是日前以九十四歲高齡去世的AK-47步槍發明者——卡拉沙尼夫(Mikhail T. Kalashnikov)。

出身俄羅斯農村的卡拉沙尼夫,沒正式上過學,卻對機械原理無師自通。二戰期間納粹德國進攻蘇聯,卡拉沙尼夫在軍醫院養傷之際,開始思考要發明一款武器保衛國家,AK-47於是誕生。AK意指「卡拉沙尼夫的自動武器」(Automatic by Kalashnikov),47則指該槍在一九四七年發明。

AK-47的最大優勢就是「簡單」:活動式組件只有八個,幾分鐘內就可拆解完畢,任何天候下都可快速清潔,小孩子只要拿到這把槍,一小時內就可學會如何使用。蘇丹的兒童軍隊成員之一賈爾(Emmanuel Jal)自承,第一次拿到AK-47才九歲,他說拿到此槍時「就像一把玩具槍,但只要用AK-47開槍過,你就變得更勇敢。」

由於成本低、容易使用,AK-47至今仍在各地量產與服役。《紐約時報》估計它產量至今有七千萬至一億枝,在史上各種槍枝中排第一。從賓拉登到索馬利亞海盜、菲律賓游擊隊到中南美洲毒梟,每個人都拿AK-47,這也是唯一出自共產國家卻能風靡世界的產品。

沒專利保護的民族英雄

儘管發明了史上最受歡迎的槍,卡拉沙尼夫卻未因此賺大錢——共產國家是沒有專利的。相較於美國M-16步槍發明人史多勒(Eugene Stoner)因此致富,卡拉沙尼夫雖未從AK-47賺得一分錢,卻成為民族英雄,有專門以卡拉沙尼夫為名的伏特加、T恤,他的事蹟也被編入俄羅斯歌曲傳唱。

也正因為沒有專利,AK-47至今問世六十多年、將近一億枝的產量,其中有一半是未獲授權的山寨版。俄羅斯在二○○九年委託一家公司Rosoboronexport,向國外生產AK-47的山寨廠商索賠,但因為無專利又年代久遠,最後不了了之。

卡拉沙尼夫生前對共產蘇聯情有獨鍾,曾嚴詞批評造成蘇聯解體的俄共總書記戈巴契夫,對列寧及史達林極為仰慕——儘管史達林曾將他全家流放西伯利亞。如今蘇聯已垮台,他的AK-47至今仍有頑強生命力,讓後人還能透過此槍遙想共產蘇聯的光榮,這或許是卡拉沙尼夫畢生對蘇聯的最大貢獻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431

為什麼牛市裡你沒賺到錢 億利達

來源: http://xueqiu.com/2164183023/33372885

2014-11-27 私募核心圈文 | 肖毅

回顧我國股市過去經歷的三次大牛市,幾乎每輪牛市都有近四成以上的股票漲幅超過十倍以上,那麽為何投資者總是擺脫不了“一贏、二平、七虧”的“一二七”法則?從年初至今,就是上證指數漲幅也接近百分之三十,其中有一大批股票漲幅超過一倍以上,但是還有許多投資者的市值沒有跑贏大盤,有的還虧損甚至嚴重虧損。究其原因主要是投資者的“心”出了問題,因而投資方法有誤。投資者常常出現的心理問題如下:

一是對本輪行情的性質特點認識有偏差,始終沒有擺脫長期形成的熊市思維。我們反複強調本輪牛市是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一系列關於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頂層設計和“國九條”的指引下,伴隨著中國夢和大國崛起以及包括滬港通等關於資本市場的制度創新和融資融券、發行監管等方面改革及制度完善而造就的一輪大牛市。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在經濟轉型升級的期間都會大力發展和借助資本市場的發展,中國絕不會例外。再加上從零七年開始連續長達七年的大調整使得股市跌無可跌,經過多年的規範調整,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和內在的質量也有很大的提升等內在的因素,還有人民幣國際化等因素。同期,身陷嚴重金融危機的歐美股市由於量化寬松卻屢創歷史新高,尤其是美國的道瓊斯指數已從金融危機的六千四百多點漲到目前的一萬八千點左右。而我國的經濟平均增速在百分之八左右,股市卻長期在兩千點一帶徘徊,還在天天鼓吹“信心比黃金都重要”,十年不漲,主要是過去的股市政策有問題。

令人欣喜的是本屆政府已深刻認識到發展資本市場的重要性,已經把股市當成振興經濟的一個抓手,已經開始超常規發展資本市場,尤其是在四中全會以法治國的綱領指導下,中國的資本市場必然迎來難得大發展的機遇期,因此我們說這一輪慢牛大行情是包括九零後在內,終身都不可能再見到超級慢牛,會伴隨著經濟結構調整的全過程,至少十年。我們反複強調“轉型不完,牛市不止”,而許多投資者的認識不夠,且對市場持續不斷放大的成交量視而不見,總是用慣性思維想當然。
二是許多投資者對股市的相關知識和操作,學習和思考的不夠,對股市的本質屬性了解不夠,沒有足夠的知識和心理準備,更不可能獨立思考和正確思考,常常靠聽消息,聽股評買賣,因為我們為數不少的證券研究人員和股評人士沒有長期操作過大資金,缺乏實戰經驗,他們往往就事論事,沒有前瞻性,很多都是漲時看漲,跌時看跌,所以,許多投資者總是人雲亦雲,始終沒有自己的觀點,更沒有建立一套適合自己的盈利模式和風控方法。這樣虧錢就成必然。建議這些投資者買指數基金和好的股票基金,或請專家理財。

三是過度自信。“自我歸因”的心理偏差讓許多人認為成功源於自己的能力超群,一旦偶爾買個漲停板或抓住個階段性牛股,就會選擇性遺忘,忘乎所以。而一旦投資失敗就歸咎於運氣不佳。很少從自身能力上找原因。這種過度自信往往會使投資者過於頻繁交易,不斷換股,追求所謂的利潤最大化,這樣一方面會導致過早賣出表現好的股票,買入表現差的股票,另一方面也加大了交易成本。我們應盡量規避這種賭博式的頻繁操作,因為常常適得其反。彼得·林奇講:正常人只要動用百分之三的智慧,就會選到漲幾倍、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的股票,但是變成常態卻是不容易的。

四是自豪與懊悔。這是一種快樂和痛苦的情緒體驗,往往會造成你買了一只快速上漲的股票,你更傾向於快點賣掉它。如果你買的是一只正在下跌或者盤整的股票,你就更傾向於繼續持有直到上漲,即:兌現收益過快,持有虧損過久。若當你持有的股票下跌而大市上漲,這時你的懊悔情緒會更濃,甚至又會追漲殺跌,常常是賺的毛毛錢,虧的塊塊錢。為何會這樣呢?關鍵還是投資者急於想賺快錢,同時,不懂得尊重趨勢。我們經常看到許多投資者在股票剛剛啟動漲了三五個百分點就不敢追高買入,然後看著股票天天漲,茶飯不思,實在忍不住追進去,往往就買在高高的山崗上,又進入不斷下跌的惡性循環中,有些人甚至被迫變成了“長線投資”或“價值投資”。雖然我們反對追漲殺跌,但在實戰中大多數時候是正確的,這就是趨勢的力量,就是股市的辯證法,我們應該及時砍掉虧損,讓盈利奔跑。

五是風險回避效應。我們註意到從年初以來不斷有人唱空股市,每當股市盤中稍有回調和階段性的回抽他們就像驚弓之鳥一樣,指出股指要跌到某點位,甚至要創新低等等,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學藝不精,對市場的宏觀面和微觀面把握的不好。更主要的原因是過分放大和誇大股市的風險,任何時候我們都應把風險防範放在第一位,但防風險須落實在具體的操作之中,而不是天天叫喊什麽“君子不立危墻之下”,害人害己。因為股市的本質就是經營風險的,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以求利潤最大化。它玩的是概率,股市沒有也永遠不會有讓你放心介入的時候。所以關於風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我們要靠風險管理的一整套辦法來管理風險。

六是盲目的攀比心理。別人買幾個漲停板賺多少錢,我們只能真心祝賀,若有可能盡量從中學一下人家選股的思路是否值得借鑒。我們每一個人應該賺自己能力和運氣範圍內的錢即可,關鍵是看你能否有持續不斷地盈利能力和方法。我們應有虛心向任何人學習的胸懷,不斷提升自己的實戰能力,而千萬別盲目攀比。

七是還有過分迷信技術分析,頻繁到上市公司調研,以及賭資效應、翻本效應等心理因素,我就不逐項分析了。

總之,我始終認為做好投資的功課在課外不在課內。若投資者認識不到股市的本質和風險所在,克服不了恐懼和貪婪等人性的弱點和我上面講到的不良心理因素,其結果就會永遠糾結於“買了跌”、“賣了漲”、“虧大了”、“解套了”、“割肉吧”等惡性循環中。尤其是在現今如此複雜的交易環境和大幅波動中,常讓人坐立不安。若投資者不講好心理衛生,再大的牛市都與你無關。不僅對你的身心健康不利,而且投資失利也是大概率事件。

當然,就投資而言,沒有任何一套體系完全行之有效。新一輪改革和轉型及制度完善催生的超級慢牛大行情已經展開。機會對我們每一位投資者都彌足珍貴!我們應盡量克服不良的心理因素和消極情緒。認清大國崛起的大趨勢。認真學習研究,逐步建立適應自己的盈利模式,秉持階段投資和長線投資的理念,堅守安全邊際。力爭在輕松愉快的狀態中收獲財富,爭取做到:手中有股,心中無股。

心態決定一切!投資其實是一件運用常識的事情,讓我們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牛市中分享財富和幸福!讓我們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26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