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貶值:殺敵一千 自損八百?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9535過去兩週,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和即期市場價連續走低。儘管官方表示近期匯率波動屬於正常情況,市場人士仍然認為這是央行打擊套利交易,主動干預外匯市場的結果。此舉意在降低人民幣單邊升值的預期。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在兩會期間接受路透社和財新傳媒採訪時均表示,如果分寸掌握不當,這種干預可能「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央行干預下的人民幣貶值,不是抑制套利資金的根本辦法。由於是逆市場趨勢操作,持續時間不會太長,貶值幅度也不可能太大。
從本週一開始,人民幣暫時中止了貶值步伐。今日早盤一度大漲0.24%,下午漲幅收窄,人民幣即期報6.1185,較上日昇值97個點。
現在尚無法判斷人民幣反彈會持續多久,在上週五人民幣暴跌533點之前,人民幣也曾終短暫中止六連跌。央行「引導」匯率貶值的最終效果效果仍難確定。但從短期來看,連續貶值可能導致了近期市場流動性的激增。
通常而言,人民幣的投放與外匯佔款有關:
央行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我國外匯佔款新增4374億元,創下近三個月新高,且為連續第六個月正增長。外匯佔款以及一系列季節性因素成為年初銀行體系流動性超常寬鬆的原因之一。

(圖片來自交通銀行研報)
但最近人民幣貶值可能也是導致流動性寬裕的重要因素。
如何理解其中的邏輯呢?先來看看光大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徐高在財新網專欄文章中給出的解釋:

(圖片來自徐高的專欄)
從上面這張人民幣貶值初期的離岸、在岸人民幣匯率走勢對比圖可見,在岸人民幣剛開始出現大幅貶值的時候,離岸人民幣表現平穩,儘管隨後離岸人民幣也跟著大跌,但這顯示出在岸人民幣在引導跌勢。離岸市場主要由市場力量主導,規模較小,匯率會受在岸市場的影響(離岸與在岸人民幣市場如何互動請看這裡),而人民幣在岸市場由央行主導——央行是匯率中間價事實上的設定者,也是這個市場中最大的參與者。
這些都透露出人民幣市場出現「有形的手」干預的痕跡。華爾街見聞此前也曾提到(相關文章看這裡):
因為人民銀行買入更多的美元,這自然創造了在岸人民幣的流動性,導致回購利率走低。這解釋了為什麼在岸人民幣領先走勢。
同時在岸人民幣和離岸人民幣現貨市場波動要遠大於遠期市場,這都顯示了,這是一次國內投資者驅動而不是外國投資者驅動的行情。
也就是說人民幣貶值壓力僅僅表現在在岸市場,主要的推動力是央行拋售人民幣,購買美元,那麼市場上的流動性自然會增加,銀行間利率滑落。
最近貨幣市場利率的走低印證了這一點。3月3日,7天回購加權平均利率逾九個月來首次跌破3%關口,本週四(6日)的7天Shibor報2.4860%,大跌131.20個基點,7天質押式回購同樣大跌129個基點。

而為了避免市場流動性過剩,央行一直在實施正回購回籠資金。本週中國央行淨回籠700億元,此前三週,央行在公開市場中分別淨回籠4500億元、1080億元和1600億元。
《華爾街日報》引述大華銀行駐新加坡經濟學家全德健的觀點稱,如果想要降低中國經濟的槓桿水平,就需要維持高利率和偏緊的流動性。如果允許人民幣貶值,那麼流動性將增加。這兩個目標是相互矛盾的。所以要看央行希望實現哪一個目標。
由此而言,至少從當前來看,後者要優先於前者。但允許人民幣貶值可以一箭三雕,一是可以打擊海外投機,二是警告影子銀行的參與者(包括銅融資在內的套利交易最終的資金都是投向了影子銀行,進而流入房地產等行業),三是為人民幣擴大波幅做準備。
但另一方面,市場短期融資成本過低容易引發資金再次投向房地產、融資平台或者影子銀行的擔憂。這也是去年以來市場資金一直維持「緊平衡」的原因。
而且,如果市場仍然堅持人民幣長期看漲,也不排除有投機者會選擇在當前的低點買入,這將加速熱錢加速的流入。包括野村、高盛在內的眾多投行認為,長期來看人民幣還是會升值,高盛在新近發佈的一份報告中寫道:
所有基本面都支持人民幣走強:龐大的外匯儲備,巨額貿易盈餘,相當數量的FDI(外國直接投資)以及正在開放的資本賬戶。
余永定認為,抑制熱錢流入、維護金融穩定,根本辦法還是中央銀行停止對外匯市場的干預,讓人民幣一次升值到位。彼時,人民幣匯率的雙向波動會自然形成。
中環在線:長沙畢菲特 學毛澤東殺敵
1 :
GS(14)@2012-06-12 00:46:09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611/16414429
原來張祥間公司05年執笠,當時50歲嘅佢轉為全職炒股,06至07年間,炒奧運概念股王府井,股價由6蚊(人民幣.下同)升到54蚊,賺咗過百萬,之後全家人日日去證券行「返工」。不過佢都試過買隻股票由7蚊升到40蚊,原本賺90萬,高位唔放,最後蝕3萬離場。
張祥話:「股市總是吃不完的虧,上不完的當,後不完的悔。」戰勝關鍵係每次都設假想敵(莊家),施以不同策略,掌握盤口語言,呢方面毛澤東嘅軍事思想最派用場。個仔炒股初期日日金睛火眼實啲大盤,先煉成呢個謀生必殺技咁話。
2 :
GS(14)@2012-06-12 00:46:59http://finance.people.com.cn/stock/BIG5/18099990.html
近兩年江湖流行一個說法,防火,防盜,防股市。更有網友評出,2011年的最毒問候語是:「你們全家都炒股?!」而在長沙,就有這樣一個例子,全家人父子婆媳一起在股市拚殺已達5年時間,長沙某證券營業部的操盤室,儼然成了他們的「指揮所」。其中父子兵的炒股成績讓不少股民「羨慕嫉妒恨」:父親張祥(化名)賬戶資產增值達7倍,被大家稱為長沙的「巴菲特」,兒子張鬆也不甘示弱,資產已增值6倍。
日前,由湖南證監局組織的「走近股市高手、分享投資經驗」活動在民族證券長沙營業部舉行。張祥的發言贏得在場所有人高度讚賞。談到自己的炒股經驗,他總結為:6分心態,3分技術,1分運氣。
故事
買股票全家總動員
張祥的老伴是個「老股頭」,1993年就已「入行」,只是一直業績平平。
張祥2005年進入股市,用他自己的話說,「純屬被逼」:2005年,他所在的公司倒閉,年過50歲的他不得已做出了改變命運的決定——專職炒股。他最得意的一次操作發生在2006-2007年,張祥持有的奧運概念股王府井,在這一年裡從6元左右漲至54元,從中獲利100多萬元。「當時有幸碰到了2007年中國有史以來最牛的一波行情。真的是稀里糊塗地買股票稀里糊塗地賣,稀里糊塗地賺錢。」在張祥的「感染」下,兒子張鬆於2006年跳槽進入股市,兒媳婦於2008年也進入了股市,目前他們全家4口均在證券公司「上班」,全家的生活開支也都出自股市。
常言道:「?殺無如父子兵」,張祥父子卻經常因炒股發生爭執。2008年,張鬆突然看好地產板塊的羅頓發展,父親張祥極力反對。儘管如此,張鬆還是堅持買進,不過最後在父親的一再勸說下,賺了一定的利潤後拋出了該股。「其實,回過頭看,那時介入地產股,如今肯定是獲利不菲。但後來羅頓發展果然如父親所說,最終被戴上了ST『帽子』。」
談失敗
炒股切忌頭腦發熱
從這一家人的炒股成績來看,無疑張祥賺錢最多,已經增值7倍。「股市總是『吃不完的虧,上不完的當,後不完的悔』,關鍵是你能不能積極地改錯。」 從炒股菜鳥到大俠,張祥總結自己的經驗認為,炒股要賺錢6分靠心態,切忌頭腦發熱,不要害怕犯錯,就算犯了錯也要用積極的心態應對。張祥列舉了自己的一次操作失誤。
2006年12月31日,張祥以7元左右的成本價買入山西三維。2007年大盤進入快速拉升,山西三維也隨之大漲,股價一路飆升至40元。
「當時,我已經純賺了90萬元,身邊的朋友都勸我趕緊出手,但是那時候已經被利益沖昏頭腦,我甚至把自己的目標價位定到70元。」但經過一波大牛市之後,很多股票股價形成非常大泡沫。隨著大盤調頭向下,張祥持有的山西三維也未能倖免,「最後,我沒辦法隻得割肉,非但沒賺錢,反而倒虧了3萬元出來。」不過,他沒有就此被擊垮,而是積極應對。
談戰術
運用「毛澤東思想」來炒股
在座談會上,張祥還提到一個讓大家非常意外的觀點:炒股其實是一種博弈,毛澤東的軍事思想就可以運用於股市。
戰爭時期,毛澤東的一大軍事思想就是針對敵情的變化採取不同的措施。在張祥看來,股市同樣如此,作為散戶就是要圍繞莊家的操作變化來展開。
「雖然,我們不知道某隻股票是否一定有莊家控盤,但是我們可以設想一個假想敵『莊家』,根據『莊家』的變換而採取不同的操作策略。」因而,張祥認為自己是一個「善變」的人,沒有固定的操作策略。但必須要掌握的就是盤口語言了,也就是他所說的「3分技術」。張祥介紹,他兒子張鬆在炒股初期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每天都盯著大盤看,三個月之後效果非常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