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用九張圖告訴你:歐洲正一步步成為“第二個日本”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112
高盛根據日經、日本央行、歐洲央行和IMF等的數據制作了九張圖,告訴你歐洲是如何重走日本的老路的,其中部分數據是在日本央行實施了大規模質化量化寬松(QQE)後錄得的:
一、真實GDP:

(日本基準年T為1991年一季度,歐元區為2008年三季度)
二、核心通脹:

(日本基準年T為1991年3月,歐元區為2008年9月)
三、失業率:

(日本基準年T為1991年3月,歐元區為2008年9月)
四、貨幣政策:

(實線代表利率:日本基準年T為1991年3月vs歐元區為2008年9月;虛線代表央行資產規模:日本央行vs歐洲央行)
五、政府支出占GPD比重:

(日本基準年T為1991年,歐元區為2008年)
六、名義工資同比增速:

(日本基準年T為1991年3月,歐元區為2008年9月)
七、消費信貸占GDP比重:

(日本基準年T為1991年3月,歐元區為2008年9月)
八、實際有效匯率:

(日本基準年T為1991年一季度,歐元區為2008年三季度)
九、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重:

(日本vs歐元區)
日本央行前行長白川方明(Masaaki Shirakawa)曾說過:
人們總是把日本和歐元區出現的問題歸結為通縮......(因而他們)傾向於認為這是可以通過貨幣政策輕易解決的貨幣問題,用區區的政策“處方”就可以解決。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正一奇書: 捍衛資產
1 :
GS(14)@2011-11-14 21:21:24呢本正一賤書,教人衰左可以利用合理的法律安排避免自己中招,我好不喜這兩個作者
睇完之後,這是富足一生嗎,這是騙足債主一生,一個人做錯事就應受到適當的懲罰,教人去做呢D賤事的人好應該好好反省
2 :
GS(14)@2011-11-14 21:35:55本書講古仔又白痴到死,明明報紙資料隨時找到又不敢寫,我都不知點講,所以這兩個律師計得太盡,如果要咁,不如就唔好用實例,寫手指算,又要暗喻咁算點先,如果是真事,公告有的事就是事實啦,點解唔敢花D時間核實些細節,然後只是就擺弄自己的法律技術。出書那個又是傻,花多些時間不要讓人想這樣多好不好,難道快些出書好重要咩?
何況有些例是舉錯了,例如羅開福(本書講好像是快活福),它是持有大快活無錯,但是他只是小股東,在當時已無管理事務,之後他是減持晒所有股份來救危亡,所以一定無影響大快活的經營。
http://www.lantianyu.net/pdf17/ts062017_4.htm
1986 年,大快活董事总经理罗开福也移居加拿大,业务全盘交其弟罗开 扬主理。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2127
不 要父親幫忙羅開福出身飲食世家,當日開大快活正是由在維他奶工作多年的父親羅芳祥打本,但他不想再找父親扶持,認為自己闖的禍,應自己承擔。「我爸爸已退 休,沒有入息,要一個八十多歲的人負擔我這麼沉重的債務,並不公道。」不過,麻煩並不因他申請破產而終止,協助他打理福多多的好友,因為遭追數公司不 斷騷擾,連工也丟了,收數的更曾摸上其父寓所三次之多。「中國古語有云: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意即最偉大的孝順,是令自己父母親得人尊重,其次 是令父母親不受侮辱,最後才是供養到父母親,我覺得自己是不孝子,三樣我都做到很失敗。」嘴裡把破產生活說得輕鬆的羅開福,提到連累父母,語調也低沉起 來。現年五十三歲的他,現得太太協助維持生計,他也沒有想過四年後東山復出,但求平平淡淡過下半輩子。「若有人找我,我也願意做義務導師,說說我的失敗經 驗。」
一擲百萬買鋼琴羅開福玩得瘋,花得狠,在樓市興旺之時為人津津樂道。見到心愛的鋼琴,他一擲百多萬元買下;興之所至和太太歐遊,花兩 百萬元租法國古堡留影。高峰期他月花數百萬元,試過碌咭過百萬元,弄得發咭銀行連忙致電問究竟。他坦言當日「新發財」,要嘗使錢使得放的滋味。「我自小讀 書成績甚差,總覺得給人小看,有意無意間希望藉此爭取認同感。」談起當日大花筒,羅開福不無悔意。如今由絢爛歸於平淡,羅開福每天找節目消磨時間,只因忙 透了,便不會記起輕狂歲月。他的節目是睇書、睇展覽、學畫畫、練大字、游水。「初初練大字,我一張紙寫一個字,書法老師指我浪費紙張,應由寫細字開始。」 由奢入儉也要慢慢學。而練完字,腹如雷鳴,最高享受原來是一杯阿華田,一件蛋撻,一件牛肉三文治。記者問他有否裱起得意之作,他答:「沒有錢裱,你知否裱 一張要三百元!」
持七十個嘉湖單位現在錙銖必較的他,自稱不曉理財,亦是事不離實。話說他九五年由加拿大回流返港,投入炒樓洪潮,小試牛刀 在海怡半島掃十個單位,半年間賺逾千萬元,於是大舉進軍樓市,尤其是嘉湖山莊,高峰期持有逾七十間,金融風暴後卻未有迅速斬纜。他的流動資金,原本夠供樓 起碼至九九年,但至九八年中他決定盡地一煲,轉戰老本行飲食,投資七百萬元開設福多多茶餐廳,希望藉生意養樓,可惜杯水車薪,九八年底,他終於積極減磅, 先把三十二個嘉湖山莊單位撻訂,迅即遭長實追收差價,隨後他逐步蝕讓單位,有的則遭銀行接管,債務愈加沉重,最後羅開福意興闌珊,連福多多也結業。之後他 左計右計,發覺無辦法還款,終決定申請破產,「中國人最要面子,破產不名譽,非到必要都不會行這一步。」
讚那些人不知有沒有真的看這本書的,如果是讚,就應該只是在法律技術上,但他那些東西不湯不水算點先?
3 :
GS(14)@2011-11-14 21:37:27http://www.enrichculture.com/bk/ ... %90%86%E3%80%8B.htm
然後講講頭六章的實際事例,其實在這個網都能找到
第一章:饋贈變信託 空歡喜一場 ------ 鞋王與女友的業權爭議
感情瓜葛引發饋贈及信託分歧
第三者成業權爭議導火線
成立教育信託 為子女籌謀將來
管理子女教育信託 有賴信託保護人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4274
http://paper.wenweipo.com/2006/07/15/zt0607150001.htm
1990年Reebok與英國母公司拆夥,以年薪美元120萬禮聘他出任Reebok遠東分公司總裁一職,統領45位歐美僱員及500位本地僱員,Reebok還允許他繼續協理自己家族生意,可說是「打工皇帝」。
1992年鄧劍群家族與台灣股東經營之港台集團,籌備在香港上市,為了避免利益衝突,他於1992年便離開Reebok重回原公司(雅仕高)任行政主席,同時於「港台」成功上市後,兼任「港台」主席。
當然,最成功的大人物也有面對逆境的時候,鄧劍群一手創辦的「副業」之「港台集團」最高峰時期,有 員工25000人,營業額20多億港元年產名牌運動鞋超過2,500萬對,因為在印尼投資兩間鞋廠受當地政治因素影響而結束全部印尼投資,令「港台集團」 撇帳六億多港元。最後鄧氏家族決定將「港台」股份賣出轉投資房地產,這是他另一類花時間最少,利潤最大的「副業」。
補充:
T姓富翁出售股權的時間在2000年6月至7月間。根據該公司在2000年5月底的公告,其宣佈出售23%股權予其他董事,並在2000年6月初達成出售協議,並辭任主席。
但其後他改變主意,並有所延遲,最終在7月分兩次出售20%股權予台灣夥伴長益實業,作價50仙。
後來,T姓富商協助其港台財務總監購入其他股東包括長益實業的股權,並觸發當時35%持股的界線,提出全購,經派發30仙股息後,全購價僅為20仙,持股量一度達到77%,其後因法例限制,及估計財務總監因購入T姓富翁的股權,財源不足,派發大量股息之餘,又多次減持股權至約59.7%。
2009年,前財務總監(即現時的大股東及主席)因主要客戶流失,於是出售其主業的廠房及生產業務,並派發30仙的股息。
4 :
GS(14)@2011-11-14 21:38:34第二章:業務發展過急 漠視風險 ------ 神童輝沒落之謎
資產分類與風險管理 營商第一誡條
妥善分隔業務 降低清盤風險
業務成功不等於必須把公司上市
[realblog]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1896[/realblog]
5 :
GS(14)@2011-11-14 21:39:31第三章:一紙合約致身敗名裂 ------ 補習天王破產之路
漠視合約條款 後果不堪設想
諮詢風險顧問 爭取合理權益
破產不能解決債務
何謂認可慈善組織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21038
6 :
GS(14)@2011-11-14 21:41:13第四章:企業管治無效 信託認識不足 ------ 相簿大王「玄武門之變」
先被胞弟逐出董事局 後被女兒出賣
基金跟信託是兩碼子事
信託契據扮演重要角色
臨老被姪出賣 相簿大王東山再起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2192
親姪出賣 女兒奪產 10億富豪淪落做山寨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23274
7 :
GS(14)@2011-11-14 21:41:47第五章:遺囑信託DIY 好心做壞事 ------ 針織創辦人之爭產風波
條款模糊不清 死後掀爭產風雲
意願書DIY 不可能的任務
按信託目標 配對合適投資組合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2112
8 :
GS(14)@2011-11-14 21:42:22第六章:以股權分配作制衡 注定失敗 ------ 燒鵝酒家「清盤」的教訓
業務承繼規劃不當的教訓
成立信託 財富事業細水長流
精明投資與企業管治同樣重要
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8265
9 :
GS(14)@2011-11-14 21:43:22第七章:未能趕及生前注資信託 ------ 已故樂壇天后的哀歌
注資生前信託 免受法律挑戰
釐定供養費 切忌忽略通脹問題
為保回報 須聘獨立投資顧問
http://big5.ifeng.com/gate/big5/ ... /11/6306144_0.shtml
10 :
GS(14)@2011-11-14 22:25:32http://www.hudong.com/wiki/%E9%82%93%E5%89%91%E7%BE%A4
鄧劍群
11 :
龍生(798)@2011-11-14 22:49:07羅生個故事, 我每次睇都覺得熱淚滿盈....
12 :
龍生(798)@2011-11-14 22:49:20這是真真正正的死而無憾....
13 :
GS(14)@2011-11-14 23:14:1312樓提及
這是真真正正的死而無憾....
好悲壯
14 :
龍生(798)@2011-11-14 23:29:14成日講,
捱幾廿年, 老來享褔幾年, 呢的叫褔有悠歸??
好似神童輝咁, 嘆夠食夠玩夠, 臨尾自殺, 呢的叫折墮??
真係好想知呢的人咩邏輯....
15 :
亞力士(1473)@2011-11-14 23:33:44後生時唔食 老來比班靚模你都無用
16 :
龍生(798)@2011-11-14 23:44:59成日係銅鑼灣街頭見到阿伯查拉利....
正是這種情況
但大拿拿4球野, 唔係二世袓, 點有可能在年輕時靠自己買到?
17 :
龍生(798)@2011-11-14 23:46:40羅兆輝幕碑上可以印上四個大字
死而無憾!!!
佢一生人玩過既野, 享受過既樂趣,
好多香港人終其一生, 都未及佢百份之一
(我認我膚淺, 所以別跟我說什麼精神勝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