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高盛:買德債拋美債仍然能夠獲利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0432

高盛資產管理公司認為現在仍然能從買入德國國債,拋出美國國債中獲利,儘管一些分析師警告這種曾經流行的相對價值交易前景正越來越慘淡。

高盛GSAM全球固定收益和流動性管理團隊主管Andrew Wilson說:

「這裡仍然有錢賺」via WSJ

Wilson認為美國和歐元區的經濟和貨幣政策差異,支撐了美國10年期國債對德國10年期國債的溢價。在週四下午的交易中兩者收益率差距達到1%,即100個基點。7月3日是兩者差距曾達到101.9個基點,創下自2006年8月以來最大。今年以來德美國債溢價穩步上漲,今年6月份時為60個基點,而在去年年底時為43個基點。

支持這種交易背後的思路是美國國債收益率將以更快速度增長,這反映了美國經濟較為強勁的展望,意味著美聯儲將在未來幾年中先於歐洲央行收緊貨幣政策。

歐美市場都經受了5-6月債市拋售的打擊,利率上漲打擊了幾乎全球債券市場價格。美國國債收益率一直呈快速上漲趨勢,這更加劇了一些投資者買德國拋美國的交易。

一些分析師認為應該警惕市場上過多的這類交易,但是Wilson並不同意:

「只要歐元區增長繼續疲軟,並且ECB保持大量流動性,利差可能將進一步擴大」

「如果你觀察美國和歐元區的經濟基本面,會發現這裡有相對價值的機會」。

截止3月31日GSAM管理的資產為8600億美元。它是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之一。

儘管Wilson青睞德國,但是他對其他歐元區主權債卻沒有多大興趣,尤其是深度衰退的歐元區邊緣國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7344

非農就業激起華爾街大呼:拋美債!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103

本周五公布的今年1月美國非農就業報告(非農報告)數據喜人:連續第12個月新增就業超過20萬人,三個月合計新增就業者創17年新高,薪資增速創逾六年新高。非農報告公布不到三分鐘,股票研究機構Brean Capital的宏觀策略負責人Peter Tchir就明確給出數據透露的信號:拋售美國國債。

當天市場對非農報告的反應也體現了華爾街人士看空美國國債的預期:美國國債的價格劇跌,收益率走高。彭博的債券交易者數據顯示,2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一度漲13個基點升至0.65%,使本周五成為該債券2010年以來漲幅最大的周五。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當天漲12個基點至1.94%。兩種期限的國債本周均累計上漲16個基點。

美國國債,就業,美聯儲,加息

彭博報道援引Tchir致客戶郵件中的評價稱,是個“很大的數字”,“利率會(被)拋售”。全球最大共同基金之一PIMCO的前任CEO Mohamed A. El-Erian當天接受彭博采訪時預計,

“市場會開始認識到,(美聯儲加息)可能比預期來得早。” 

華爾街見聞日文章總結稱,多數經濟學家認為,美聯儲可能在3月FOMC聲明中刪除“對加息應有耐心”的措辭,今年6月加息可能性加大。被稱為“美聯儲通訊社”的《華爾街日報》記者Jon Hilsenrath也預計,美聯儲3月聲明中取消“保持耐心”一說的概率增加,美聯儲仍可能六月開始加息。

上述彭博報道則是提到,美國國債的空頭此前還在失望,他們在等待美國經濟複蘇足夠強勁,證明美聯儲有理由加息。本周的非農報告給了他們美聯儲加息的新跡象。本周五的期貨數據預示,交易者預計今年6月美聯儲加息的概率由周四的18%升至27%。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提到,實時市場評論與分析機構IFR Markets的全球策略師Divyang Shah評論稱,現在看來,6月加息的風險更高,可市場對定價還滯後。相關期貨市場價格只顯示,6月加息的概率約45-50%。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182

中國拋美債又被“陰謀論”?真相是外儲進一步多元化!

每當美國財政部公布月度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時,都不免遭到國內外的一片熱議。最新報告顯示,中國今年8月份持有的美國國債,環比減少337億美元,其他新興市場國家持有量也有所下滑。

坊間有文章以“奧巴馬抓狂!中國下狠手:美國是時候該還錢了!”為標題博取眼球,然而這種多年來老生常談的“陰謀論”主要邏輯誤區在於,其實美國政府在發行美債之時就已經拿到了資金,而投資者此後在二級市場上把美債出售了,並不等同於就收回了對美國政府的借款。那麽,我們如何理解各國持有美債的種種變化?

有賣必有買

萬物此消彼長,這一邏輯用到美債身上也不為過。

“‘陰謀論’說法不準確。有人賣必然有人買。原來的美債大戶是新興市場國家,其胃口很大,現在可能因為各種因素減持(例如拋美債換得美元,幹預匯市,緩解貨幣貶值壓力),而主要的買家變成了發達國家,他們的胃口就沒那麽大了。”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記者整理TIC報告中的海外持有美債情況表後發現,多數新興市場經濟體的美債持有量的確在逐步減少,而如日本、冰島、瑞士、盧森堡、意大利等國家在8月的美債持有量都較7月有所上升。即使是沙特、俄羅斯、印度等國家也出現了小幅增持。

(美國財政部TIC報告:各國最新的美債持有情況)

招商證券研究發展中心宏觀經濟分析師劉亞欣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些年新興市場的外匯儲備資產的確下降了不少,例如產油國財政收入下降,貨幣貶值壓力較大。但央行要賣美債是很正常的,而且美債收益率持續下行就說明了始終有更多投資者願意持有。”此外,她表示,“歐美國家之間的資本流動更自由,不一定國別數據能分得那麽清楚,如果歐洲投資者持有美國的基金,從而持有美債,那麽TIC報告也會認為這是美國機構持有的。”

接近外管局的人士則對記者表示,TIC公布的海外美債持有數據並不區分國外官方和私人部門,是一個總量,“如今美債交叉對沖後的收益率(cross-hedged yield)走跌,不少海外資金去追逐收益率更高的資產,而美債則可能由部分美國國內的投資者接盤了。”資金是逐利的,這也是不變的道理,尤其是當前全球低利率環境下。

上述人士也表示,近期很多國家的債券收益率都已經走翹,這與全球貨幣寬松政策邊際效應減弱有關。不過美債收益率仍然較為穩定。北京時間10月25日14:45,美國10年期債券收益率為1.67%,與今年6月時基本持平,較2014年接近3%的水平較大幅度下降。

中國拋美債之辯

值得註意的是,中國的美債持有量的確在逐步下滑,而中美兩國也是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這可能導致上述“陰謀論”久久不散的原因之一。

首先需要確定的是,如上所述,TIC的海外美債持有情況中,並不只包括一國官方的儲備,也包括私人部門的美債購買量,因此“陰謀論”從一開始就站不住腳。

同時,劉亞欣對記者表示,“陰謀論”的主要邏輯誤區在於,“其實美國政府在發行美債之時就已經拿到了資金,而投資者此後在二級市場上把美債出售了,並不等同於就收回了對美國政府的借款。”她也提及,數據顯示各國對美國企業債的購買量在上升,而這類債券的評級更低於美國國債,這似乎應該說明投資者對美國更有信心。

就TIC報告的數據本身來看,就2016年這一年來看,從今年2月以來,中國持有的美債總量的確逐步下降,其原因也多種多樣。

首先,與上述原因一樣,隨著美債收益率走跌,中國投資者也需要尋求收益更好的投資標的。此外,中國的外匯儲備也可能進一步多元化,而不是一味以購買美債為主。

另一大原因則從去年以來便吸引了全球的關註——中國央行可能近期在拋售美債,並以換得的美元幹預匯市、維穩人民幣匯率。這種討論在去年的9月最為集中,當時人民幣的貶值壓力也在持續釋放。而今年10月以來,人民幣再度走貶,伴隨著美債持有量下降,類似議論再度興起。

當時,招商證券研究發展中心宏觀研究主管謝亞軒對記者表示:“央行為維穩匯率而拋美債仍只是傳說,並無數據支持,且如果央行幹預規模就是千百億,可能不用拋美債。”

中國央行去年也首次披露了詳細的家底。謝亞軒則當時分析稱,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2015年),中國官方的儲備資產共計3.77萬億美元,其中證券類資產為3.69萬億美元,占比高達98%。“就證券資產而言,外界普遍認為一定是歐債或美債,而我從統計角度來看,其實證券在統計上是一個很寬的概念,除了美債之外,甚至可能還包括票據等。” 謝亞軒稱。

截至6月底,中國持有3.21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約相當於GDP的30.4%)。作為全球最大的持有者,中國擁有的外匯儲備占全球的29%。中國外匯儲備的貨幣構成對全球資產價格和市場走勢有著深遠影響。截至目前,中國並未公布其外匯儲備的貨幣構成。據中金公司估計,中國外匯儲備的貨幣構成情況如下:美元在中國外匯儲備中占絕對主導地位,份額約為66.7%,高於IMF統計的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63.6%的占比;歐元資產約占中國外匯儲備的19.6%,低於其在全球外匯儲備中20.4%的占比;英鎊約占中國外匯儲備的10.6%,高於4.8%的全球基準;日元在中國外匯儲備中是低配的,約占3.1%,低於4.1%的全球基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38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