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逝世40年展覽 李小龍弟轟康文署過橋抽板
1 :
GS(14)@2013-07-11 01:26:21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30710/18328630
為期5年的「武.藝.人生──李小龍」於本月20日李小龍逝世40週年當日在沙田的香港文化博物館展開,日前有消息指展覽涉及太多李小龍童年在李家的資料,由於主辦單位康文署事前沒徵求李小龍胞弟李振輝等家人同意,李振輝及其家人也不獲主辦單位邀請出席,故李振輝去信康文署投訴不受尊重。
大前日記者聯絡上移居美國洛杉磯的李振輝,他大爆整件事始末,直斥康文署過橋抽板,不受尊重。64歲的李振輝在電話說:「大概兩年前,康文署首先contact我同我大家姐(李秋源),話想搞個李小龍展覽,仲帶埋我去沙田個展覽館度參觀。跟住我同家姐返番美國,佢哋話想過嚟同我哋再繼續傾,我話好呀,我特登上三藩市同佢哋再傾。我話我哋拍咗《李小龍》呢部電影,有個set不如拎出嚟擺喺展覽館度,可以畀人睇以前我哋屋企係點,佢哋仲話:『好呀!好意見。』但跟住冇曬下文。」
擅用故居設計
直至月前,李振輝從李小龍會會長黃耀強口中獲悉康文署如期本月舉行李小龍展覽會,改邀李小龍遺孀Linda及女兒李香凝合作,初時李振輝還不以為意,他說:「我話唔緊要,佢哋鍾意點就點,但黃耀強同我講康文署繼續用小龍故居個set嚟做。咁就唔啱啦!攞曬我啲idea,同埋個set係我design,我come up每個idea,你攞咗我,咪侵犯咗我知識版權?我話唔得,黃耀強反映番畀佢哋聽,佢哋先至寫封信話對唔住,跟住問我有冇興趣返嚟,請我一個人返嚟參觀呢個展覽,我覺得好似俾人利用咗,攞咗我idea然後跟住佢自己走去搞,所以我好反感,我歡迎你哋搞個博物館,尊重我哥哥,但你一啲都唔尊重我同我家姐。」
《瑪嘉烈》添食冇份拍林保怡怨ViuTV過橋抽板
1 :
GS(14)@2016-09-11 05:50:33【ViuTV風雲】林保怡和周家怡自從為ViuTV拍攝劇集《瑪嘉烈與大衛系列綠豆》後,不時獲邀以拍檔形式出現,繼日前為鄭秀文拍攝新歌MV後,昨日二人又到紅磡出席長者探訪活動,氹得一班公公婆婆開心不已。
■一班長者昨日被周家怡和林保怡氹得十分開心。
■周家怡與林保怡主演的《瑪嘉烈》贏得不少口碑。劇照
■ViuTV明年開拍《瑪嘉烈》前傳,可能再邀游學修(左)和林耀聲演出。劇照
「對我哋冇感情」
記者問保怡《瑪嘉烈》會否開拍續集時,保怡表示會拍,但卻沒有他與周家怡份,保怡有骨的說:「會拍,不過唔係我哋演出!我好想出現番,我覺得瑪嘉烈同大衛仲有好多嘢可以做,但而家人哋唔搵,可以點呢?」保怡的演出令《瑪嘉烈》贏盡口碑,如今ViuTV未有邀拍續集,可覺得過橋抽板?保怡說:「睇你喺邊方面去睇,如果中國人傳統,古老思想就絕對係過橋抽板,雖然我係中國人,但我思想比較西化,所以冇所謂,完全冇hard feeling。佢哋冇搵我哋,我哋去敲人門咩!」若將來ViuTV再斟合作會否考慮?保怡說:「錢畀到咪諗囉!好現實,邊有感情㗎,佢哋對我哋都冇感情。」記者指他有弦外之音,保怡即表示:「老實講,錢對我嚟講冇乜所謂。」那麼是否ViuTV邀請便計足錢?他說:「第一部我幫你打贏場仗,你畀兩個月餅我就算。」
與家怡拍住上
保怡透露將與周家怡繼續合作,現已找到監製及找人寫劇本,一切待年底公佈。據了解,ViuTV其實準備明年開拍《瑪嘉烈與大衛》前傳,並非續集,即由林耀聲飾演的後生版大衛與游學修飾演後生版趙子龍的故事,所以才未有邀保怡和家怡再參與演出。採訪、攝影:黃曉妍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911/19766850
否認過橋抽板:少用黨資源
1 :
GS(14)@2016-11-15 08:09:55【本報訊】湯家驊去年退黨時一併辭任立會議員,湯解釋以公民黨身份奪取議席,退黨不辭職不符公義。但毛孟靜則只退黨不辭職,她解釋自己少用黨資源,倡議議題也屬於自己,希望投她票的人不是因為公民黨。公民黨主席余若薇被問到毛是否過橋抽板時稱,請傳媒不要挑釁或引導她說無幫助的說話,公民黨對無議員服務九西表示歉意。
盼選民不因公民黨投她
被問到選舉後退黨會否予人過橋抽板感覺,毛指她在議會的議題,如捍衞廣東話、正體字、少數族裔、動物權益,均與黨無關,又指用最多黨資源的陳琬琛棄選超區後,本來由陳做主角的報章頭版廣告要由其他參選人包括她頂上,故要花費黨資源。她希望撐她的選民不是因為公民黨而投票給她,故看不到需要辭職:「知我者,知我,不知我者,再解釋都冇用。我仍然係我,除咗冇咗公民黨三個字咋嘛。」余若薇昨指沒收到其他黨員或九西支部黨員退黨通知,長遠仍希望有公民黨成員出戰九西,但現時仍是言之尚早。■記者姚國雄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15/19834048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