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樹根懸案



從前,有一條樹根……

它跟其他千千萬萬條的樹根一樣,為大樹貢過一點微小力量。但是,它比其他樹根幸運一點,不用長埋於地下,有幸暴於地面那個隱約被看見的位置,感受過一點風與光。

大樹開枝散葉,挺拔茁壯。樹根以為,樹根為枝運送營養枝葉為樹根遮風擋雨,團隊合作,唇相依就是這個意思。卻原來,人們說,外露的樹根,不利大樹的健康,必除之而後快。大自然的規則,就是這麼殘忍。

鍾樹根與民建聯的瓜葛,好看但不及旁的人好看。偵探奇案或者推理小說的典型橋段,通是這最可疑的主角,身上竟無破綻。百密一疏的,卻是那些早已定型的大配角。

「政治就是這麼殘忍」——這句話,如果出自葉劉或元秋之口,我信。但由李慧琼說出來,就有點難以置信。

作為民建聯重點栽培的明日之星,李小姐說話向來無稜兩可,道行猶勝老油條高官。樹根被飛人物角色性格,她大概會說「選舉名單組合要視乎各種因素」、「目前黨還在商討要容後公布」、「距離選舉太遠變數太多」、「我們會協調最有利的陣營」……下刪一萬字。

無可避要評樹根的話,她或會講「民建聯重視每位成員的貢獻」、「感謝鍾議員的付出」、「我們一直是一個團隊」諸如此類,而不會把話說得這麼白這麼盡——政治就是這麼殘忍。畢竟,樹根除了錯別字多了點,說話無的放矢了點,上次區議會輸得難看了點,從未犯上甚麼有辱民建聯的錯誤。

割席如此狠,不合理。底蘊是甚麼?不知道。但九月戰況激烈,人人都想做大個餅。敵人的敵人即朋友,跟民建聯敵對,可以吸納溫和泛民嗎?肯肯定不易。但是,連高登仔都撑樹根阿爺無所不能。還有三個月,等睇好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115

券商中期策略的三大懸案 “吃飯行情”?牛熊市?買什麽?

註意:文末有彩蛋!

最近啊,資本市場的服務大部隊——券商是RIO忙啊!忙著開中期策略會!參會的各位大佬小散(可能主要是小編這樣的小散)更是忙了!忙著在十幾二十家券商策略研報里找呀找呀找方向!2016年上半年已光榮陣亡,下半年向左走還是向右走,上車還是下車,RIO是一個思考!

但你知道麽,現在的券商研報越來越多是下面這樣的:

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我就是這樣的小編。中期研報太多太難讀,別怕,小編給你來翻譯,順便破解下券商中期策略的三大懸案。

能有“一碗”吃飯行情麽?

股諺有雲:五窮六絕七翻身。這一到六月的中期策略會啊,“吃飯行情”可以說就成了中期策略會券商爭議最大的懸案了。

關於吃飯行情。申萬大哥是這麽說的:

當前市場對7-8月“吃飯行情”成為一致預期,壞消息的真空期、面臨利空當跌不跌是大家堅信會有指數級別吃飯行情(突破3200點)的核心邏輯。但有賺錢效應的結構性行情已歷4月,市場主線的微觀市場結構已明顯惡化,結構性行情已經步入中段。我們不得不對過度擁擠的結構方向多一分謹慎,近期可能到了逐步收獲的時候了。

這意思吧吃飯行情是有滴,但是就怕是別人吃剩下滴,不怎麽美味,吃不吃你看羅。

不過,高冷的國信大姐是不同意的:

市場熱盼的“吃飯行情”可能只是一廂情願,謹防“吃飯”不成蝕把米。當前宏觀基本面整體邊際平穩,經濟增速短期不會出現失速下臺階;企業盈利2-4季度較15年仍將繼續改善,但1季度增速有可能是年內高點·······因此,綜合而言,認為趨勢性行情仍需等待,當前市場依舊處區間震蕩格局。

此處請允許小編給國信大姐鼓掌,意思太明確了,大姐這是在讓大家醒一醒,別當什麽吃飯行情的迷妹了。

熊市到底走沒走

牛熊不兩立,愛牛不愛熊!市場眼巴巴盼著熊快走牛快來,這到底來沒來,名偵探小編也是在券商研報里調查了老半天的!

著名的多軍司令海通證券站出來開講了:

中期而言,熊市已結束,進入存量資金博弈的震蕩市,類似2012年初到2014年中。從自由流通市值占比來看,散戶占50.4%,從成交量占比來看,散戶占85%左右,A股是散戶主導的市場,這種市場情緒起伏比較大,震蕩市中也會有波動,市場更像是進入起起伏伏的丘陵地帶。震蕩市波動源於風險偏好,擇時需逆向思維。當下時點處於震蕩市中向上波段,短期重啟多頭思維。

好家夥,熊市結束!也···真敢說!但是多軍司令似乎也沒有讓大家要買買買的意思。敲黑板,人家說的是先重啟多頭思維。你要是買錯了,人家也是不負責的喲。

多軍丟給市場一枚彩蛋,空軍就會扔一枚“臭雞蛋”。之前受了好多“委屈”的中信君是這麽說的:

預計年底前上證指數運行區間在2350~3150,向下空間更大些。風險溢價和盈利增速雙升,加上“國家隊”邊際定價漸強,未來市場難有單邊行情。在沒有無序違約、匯率風險可控,“國家隊”支撐有效的假設下,A股在年底前難有單邊行情,預計寬幅震蕩,向下空間更大。

我們空軍也真是耿直傲嬌boy!內心OS是:向上!哼!別想了!向下空間大大滴,不信走著瞧!

你說買點啥好呢?

所有的策略最後都是為了——買買買!

不管多軍還是空軍,彩蛋還是臭雞蛋,撿到賺錢的蛋就是好蛋。關於買什麽,小編作為一枚已經空倉的小散還是建議大家多看多思考·····不過,友情提示,“周期”和“消費”是賣方推薦的最佳套餐哦。

海通司令的想法是:白馬成長的代表性行業如食品飲料、家電;高成長公司如代表智能制造的新能源智能汽車鏈、電子制造、體育娛樂等。主題方面關註國企改革,重視資產註入與殼價值公司。

南方的廣發阿哥 看好新能源汽車、後端市場:如果出現明顯的“去產能”政策信號,則可關註供給收縮較快的周期性行業。當前消費股仍可作為底倉配置,首選白酒。

·····

不過,我們的申萬大哥似乎在買買買上有點沒方向,直接說的是:在電子與物聯網、軍工和煤炭供給側改革等新主題充分演繹之後,市場可能進入到一個難以找到新主線方向的階段。

彩蛋如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201

“凱里兩命案”後續:違紀調查揭開18年懸案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1816

凱里經濟開發區甘塘路職工住宅小區,黃某坤分到的別墅。(南方周末記者 肖柞公/圖)

多個信源證實,兩嫌疑人是同窗,出身同一國企,小時候一起打架,長大後多次共事,而遇害的派出所副所長,也是他們兒時的玩伴。

黃某坤曾擔任過開發區城鄉管理局局長等職。據媒體報道,他曾安排另一嫌疑人到開發區運管部門上班。知情人透露,黃某坤曾讓其二哥出面,低價買地又高價賣出。

黃某坤的律師最初接手時只代理職務犯罪部分,他婉拒采訪,僅表示:單憑指紋幾乎不可能定罪。

2016年7月5日,貴州省黔東南州凱里市棚戶區改造辦副主任黃某坤,因涉嫌違紀接受組織調查。

5個月後,媒體報道稱,黃某坤在錄入指紋時,儀器突然大聲響起——懸了18年的派出所副所長遇害案和銀行行長滅門案,意外告破。

1998年,平靜的小城凱里接連經歷兩場噩夢:10月17日深夜,凱里市大十字派出所副所長安坤遇害;12月1日午後,中國銀行凱里支行行長樂貴建一家三口被滅門。

2016年12月17日,南方周末披露兩案案發時的相關細節(參見《18年前殺人案,違紀官員是嫌犯?》)。

據一位接近專案組的人士介紹,除了黃某坤外,還有另一嫌疑人潘某平。兩人為同窗好友。案發後,嫌疑人黃某坤曾給當地官員當司機,後來走上了仕途;潘某平則遠赴省外打工。

對於嫌疑人的背景和作案的動機,南方周末記者做了進一步的調查。

中午一點半,鐵門被打開

派出所副所長安坤遇害的地點,位於凱里市電影發行放映公司大樓(現已拆遷)二樓與三樓之間的樓梯轉彎處。當時,他可能正準備回三樓的住所休息。

據上述接近專案組的人士介紹,案發時間在夜間12點左右,因電影公司大樓晚上不營業,被害人遺體第二天早上才被人發現。

警方到達現場後看到,安坤後腦處被人用鈍器襲擊,胸前有兩處刀傷,“兩刀都穿透了。”安坤的一把六四式配槍丟失。

曾在凱里電影公司工作24年的劉強(化名)回憶,1998年前後,安坤與妻子感情出現問題,安坤與電影公司領導有些私交,就租了三樓的房子一人居住。

上述接近專案組的人士還透露,案發前大約一兩個星期,安坤剛剛購買了一份人身意外保險,受益人是其女兒。

從原凱里電影公司大樓走到大十字派出所,大約只需三四分鐘。派出所一墻之隔,則是中國銀行凱里支行(以下簡稱“凱里支行”)大樓。

中行凱里支行行長樂貴建,是在418醫院家屬區17號樓501室的家中遇害的。滅門案現場慘不忍睹:樂貴建頭部中槍傷,妻子、女兒身上都有多處刀傷。聽到異常聲響去查看的18號樓鄰居劉巧雲倒在門口,胸部有槍傷,刀傷多達二十余處。

據上述接近專案組的人士介紹,警方調查發現,嫌疑人在樂貴建家開了三四槍,彈痕檢驗結果顯示,子彈來自安坤丟失的六四式手槍。兩案遂並案處理。

多位鄰居回憶說,當天中午,樂家傳來淒慘的尖叫聲,接著是急促的腳步聲,和家具的倒地聲。鄰居們以為是吵架或“在打孩子”,不少人曾開窗探視。劉巧雲撥通樂家的電話座機,但一接通就被掛斷,於是親自上門“勸架”,結果一去不回。

此外,嫌疑人或許相當了解樂貴建一家的生活規律。

嫌疑人與樂貴建本人是否相識,南方周末記者尚未掌握。據參與創辦中行凱里支行的石琪(化名)透露,案發前幾年,黃某坤妻子在他管理的科室里工作過。也就是說,嫌疑人妻子曾是樂貴建的下屬。

樂貴建所住的501室位於頂樓,與502室住戶一起在樓梯處加了一扇鐵門,平時處於關閉狀態。每天中午一點半,樂貴建夫婦還在睡午覺,女兒會準時打開鐵門,到418醫院門口坐公交去凱里一中上學。

而上述接近專案組的人士透露,慘案發生在中午一點半左右。一位鄰居回憶,聽到女孩叫聲的時間為一點二十分左右。

根據現場可大致還原:樂貴建女兒倒在門口,可能是開門瞬間就慘遭毒手,時年12歲;接著其妻房曉遠被殺,倒在廚房門口;樂貴建倒在沙發上,但並非受傷後立即死亡。

事後警方分析,兩名嫌疑人可能曾逼迫樂貴建說出存款折密碼,並將滅門案定性為謀財害命案。

樂家丟失了一塊當時價值三十多萬元的手表,也有現金丟失。殺人後,嫌疑人還翻箱倒櫃,連床墊也用刀劃開,疑為搜尋財物。

小城發大案,警方沒放棄

18年來,17號樓501室一直被警方封存,以便隨時查勘現場、提取物證,警方還不時打開窗戶通風,以防黴變。

在案發現場,警方提取到指紋、毛發等包含嫌疑人生物信息的檢材。18年後,這些證據終於派上用場——隨著儀器的響起,嫌疑人終於被鎖定。

上述接近專案組的人士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了可能的犯罪邏輯:

案發前,嫌疑人欠下一筆賭債。當時,凱里全市地下賭場最多時有十余家。除了嫌疑人外,大十字派出所副所長安坤生前也經常玩牌機(一種紙牌電子遊戲機)。

嫌疑人的計劃是,先搶槍,再搶錢。

據鄰居回憶,樂貴建擔任銀行行長十多年,妻子房曉遠是418醫院人事科科長。1995年前後,樂家就已添置了空調、冰箱、電視機等電器,還有麻將桌,鄰居經常來打麻將。

市區的派出所副所長,和銀行的行長,在小城凱里,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他們的遇害,無疑給當地蒙上了陰影,也給公安機關帶來巨大的壓力。

據上述接近專案組的人士介紹,上級辦案人員和貴州當地警方沒有放棄努力,兩案專案組一直未被裁撤,人數最多時曾抽調黔東南州各縣警力數百人。

案發後,警方曾懷疑一名當地男子是犯罪嫌疑人。在兩案案發前,這名男子曾盜取黔東南州體校的一支手槍,受雇試圖刺殺該州某縣的一名官員,但後者受重傷並未死亡。

經過長達3年的搜尋,警方在河南將該男子與其妻子抓獲,但調查發現,該男子並無殺害樂貴建一家的作案時間。

警方排查樂貴建的社會關系時發現,樂貴建生前經常與當地一些領導打麻將,平時接觸的多是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士。因此,警方一度懷疑,嫌疑人並不是當地人,而是外地人或受雇的職業殺手,作案後潛逃。

 

黃某坤別墅已有幾個月無人居住,除了看門狗。(南方周末記者 肖柞公/圖)

嫌疑人、被害人,兒時玩伴

凱里市汽車運輸總公司(以下簡稱“凱運公司”)公安科一名要求匿名的職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當地公安機關已經到該公司調查潘某平。

多個信源證實,被害的派出所副所長安坤,及嫌疑人黃某坤、潘某平,均為凱運公司子弟,小學、初中都就讀於凱運公司子弟學校(現凱里市第十二小學)。

據凱運公司退休幹部王傑(化名)介紹,安坤的父母都在凱運公司工作,父親是修車工,母親在油胎科。安坤出生於1964年,有兩個妹妹。

黃某坤的父親生前是凱運公司的客車駕駛員,母親沒有工作。在4子1女中,黃某坤排第四,也被叫“黃老四”。

一份民事判決書顯示,黃某坤出生於1968年。但其生母生前好友劉梅(化名)、其二哥的一位同事均表示,黃某坤出生於1965年。劉梅稱,黃某坤出生後,她曾去探望。

據潘某平的小學同班同學張正(化名)介紹,潘某平生於1965年,外號“苗苗”,其父曾在凱運公司三車隊修理客車。潘某平有一個遠嫁浙江的姐姐,和一個弟弟。

張正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上世紀六十年代,因“三線建設”,凱里建立了多家國企。他們是最早的一批大院子弟。子弟群體間互毆時有發生,其中凱運公司子弟風氣最甚,人數也最多,僅他們這一年齡段的人就多達千人。

劉梅記得,年齡相仿的黃某坤、潘某平、安坤,少年時曾是玩伴,“安坤還算得懂事;黃某坤就狠,你說他他會瞪你;潘某平的話少得很。能在一起玩還真是有點怪。”

張正回憶,潘某平不太愛說話,成績一般,他最好的朋友之一是同年級的黃某坤。他曾目睹黃某坤、潘某平與人打架,“兩個人又兇又會配合,還不是別人先打他們,是他們兩個挑起來的。”

離開子弟學校後,安坤走上了與其他二人不同的人生軌跡。

安坤的小學同班同學曾強(化名)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安坤學習成績優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考入貴州民族學院(現貴州民族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先到凱里的一個鄉鎮鍛煉,後調到凱里市公安局。因學歷高、工作能力突出,大約在1997年,安坤調任城區的大十字派出所任副所長。

同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黃某坤、潘某平進入凱運公司。黃某坤先在客運站工作,後調入潘某平所在的三車隊修理客車。

凱運公司公安科另一位要求匿名的職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1992年,因黃某坤拒絕交納養老金,凱運公司將其除名。

潘某平的兩個同學則稱,“凱里兩案”案發後,經姐姐安排,潘某平離開凱運公司,去了江浙一帶打工。

新京報的報道稱,案發後,潘某平在浙江打工當保安,並不好混,曾被黃某坤叫回來了,在凱里經濟開發區(以下簡稱“開發區”)運管部門上班。

那時的黃某坤,已經成了一名官員。

領導的司機,當上了領導

離開車隊後,黃某坤一度從商。

據王傑介紹,1992年,黃某坤租下凱運公司俱樂部(現凱里隆豐商貿城四期A區服裝城)經營一家錄像廳,妻子幾乎每晚來錄像廳幫忙收錢。

據新京報報道,黃某坤還開過兩家冰棒廠和一家歌舞廳。但1996年歌舞廳起火,黃某坤經商的積蓄盡失。王傑說,黃某坤一度不得不開農用車養家糊口。

黔東南州鎮遠縣一位早年下海經商的幹部劉琦(化名)回憶,1999年末,一位楊姓領導即將從鎮遠調任凱里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在凱里物色司機,選中了當時在一個派出所剛做了幾個月協警的黃某坤。

據劉琦回憶,2001年清明節前後,鎮遠縣領導依習俗,請做過當地主官的楊姓領導回鎮遠喝滾山酒,開車的就是黃某坤。楊姓領導下車後,黃某坤獨自站在車頭處抽煙,動作不太雅觀,“當時我身邊的領導就說,混混才那樣抽煙。”

楊姓領導向南方周末記者證實,當時他從鎮遠縣委書記調任主持開發區籌建的一把手(凱里經濟開發區2000年7月掛牌成立,為黔東南州第一個省級開發區),開發區工委為領導班子配了一部廣本轎車作為公務車,並向社會招聘了一批工勤人員開車。黃某坤正是招聘的工勤人員之一。

不過,楊姓領導否認黃某坤是其所招,稱黃某坤是經其鎮遠縣老鄉、開發區工委二把手洪金洲推薦才被招聘的。此外,他還表示,這部廣本公務車是為領導班子服務的,不是他的專車,黃某坤也為洪金洲和其他領導開車。

公開簡歷顯示,2000年12月,洪金洲調任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2004年9月,升任開發區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2012年2月升任黔東南州副州長。2013年,因涉受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等罪落馬。

到開發區之前,洪金洲長期在鎮遠縣工作,官至副縣長。上文提到的民事判決書顯示,黃某坤為鎮遠縣人。

而楊姓領導對黃某坤的印象是,低調、熱情、辦事認真。他在開發區當了6年一把手,黃某坤從未向他提出過崗位要求。2006年6月,他調離開發區時,黃某坤還是一名沒有編制的工勤人員,月工資一千多元。

不過,2007年前後,黃某坤擺脫司機身份,到開發區城鄉管理局(以下簡稱“城管局”)任職。

據黃某坤二哥黃某凱的同學王康(化名)介紹,2009年,黃某凱向單位凱運公司請長假,到開發區承包綠化工程,主管部門正是黃某坤任職的城管局。

2011年前後,黃某坤升任凱里經濟開發區城鄉管理局局長、黨支部書記。

開發區管委會一位要求匿名的幹部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在城管局,黃某坤與關系親近的同事以兄弟相稱,一些下屬叫他“四哥”。

他還透露,曾有引資企業反映城管局侵害其利益,管委會要求城管局開會討論與商人和解,“他(黃某坤)主持會議,安排下屬拿著一份空白的會議紀要讓商人簽字,最後不了了之。”

從違紀調查,到命案偵查

2015年8月,黃某坤調任凱里市棚戶區改造辦公室副主任。但這或許成為其落馬的導火索。

王康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黃某坤需要向繼任局長交接工作,重點是賬目。因賬目不清、長時間無法交割,紀檢部門介入調查。

據他介紹,2016年上半年,開發區城管局一位會計因涉嫌挪用公款被紀檢部門帶走,被移送黔東南州臺江縣檢察院後,黃某坤曾嘗試去探視,但被拒絕。

2016年7月5日,黃某坤因涉嫌嚴重違紀被紀檢部門帶走。7月8日,凱里市人民法院下達的(2016)黔2601行審21號行政裁定書顯示,黃某坤還擔任凱里市拆遷安置指導辦公室副主任一職。

據熟悉黃某坤違紀案情的人士透露,黃某坤涉嫌的主要違紀問題是,私設小金庫,但參與者可能不止他一人。

這位人士透露:9月初,臺江縣檢察院對黃某坤立案偵查;10月28日,律師最後一次會見黃某坤;11月底,黃某坤妻子曾被警方接走以配合調查;12月初,案件退回自偵部門繼續偵查。

上述接近專案組的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黃某坤被紀檢部門移交到臺江縣檢察院後,檢察院采集黃某坤的指紋並輸入電腦,與未偵破案件嫌疑人信息比對時,電腦發出警報聲。

黃某坤的律師最初接手時,只代理職務犯罪部分,他婉拒采訪,僅表示:單憑指紋幾乎不可能定罪;針對目前的媒體報道,其家屬不排除通過法律途徑維權。

凱運公司一位要求匿名的職員還透露,2016年8月,公司內部開會傳達:已退休的黃某坤二哥黃某凱因涉嫌向弟弟黃某坤行賄90萬元,被紀委調查並開除黨籍。

上述接近專案組的人士證實,在城管局任職期間,黃某坤曾看中開發區一塊升值空間較大的土地,但自己不敢出面,便讓其二哥黃某凱出面,低價買入又高價賣出,凈賺320萬元。但事後,黃某凱只分給黃某坤90萬元,兄弟二人因此反目。

為求證上述說法,南方周末記者幾度前往凱運公司,但均未能找到黃某凱本人。

2009年,黃家內部也曾出現嫌隙。根據(2010)黔東民終字第148號判決書,五兄妹中的四人共同購得開發區的一塊土地,但起了糾紛。2009年9月,姐姐將大哥和包括黃某坤在內的兩個弟弟訴至法院。

官司一直打到二審,2010年3月31日,黔東南州中院作出判決,將該地塊產權的70%給了姐姐,三兄弟各分得10%。

上述判決書顯示,黃某坤的住處為凱里市北京東路東方花園。據南方周末記者了解,到開發區任職後,在甘塘路職工住宅小區,黃某坤還分得了一套位於半山腰的獨棟別墅。

鄰居及小區保安均證實,主人是黃某坤。小區工人介紹,別墅已三四個月無人居住;2016年12月中旬,曾看到有警車停在這棟別墅門口。

奇怪的是,2016年9月14日,一家食品公司註冊成立,註冊人與黃某坤妻子姓名一致,註冊地點就位於黃某坤的這棟別墅。

如今,院內只有兩條狗看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025

蘇麗珍 股價操控懸案待聆訊

1 : GS(14)@2011-07-08 08:11:13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024a44e2cfb1-37343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263

27年懸案 孌童魔終供出犯案經過遇害男童:我做錯甚麼

1 : GS(14)@2016-09-09 05:08:23

美國明尼蘇達州男童韋特林(Jacob Wetterling)失蹤27年後證實遇害案件,53歲疑犯海因里希(Danny Heinrich)前天出庭,和盤托出犯案經過,透露他槍殺韋特林時不敢看對方一眼,而韋特林亦不明白為何被挑中,被擎槍擄走時曾經茫然問道:「我做錯了甚麼?」



■韋特林(左)在27年前慘遭海因里希(右)殺害。

前天法庭逼滿韋特林家人及支持者,他們都穿上印有韋特林樣貌的服飾,聽到海因里希用冷靜平和語氣憶述殺死韋特林經過時,不少人忍不住痛哭。海因里希對綁架、侵犯及謀殺罪直認不諱,但基於他跟控方達成的認罪協議,他只會被控藏有兒童色情物品罪名。1989年10月22日夜晚,海因里希駕車駛至聖若瑟(St. Joseph)一條倔頭路,「留意到三個小孩在拿着電筒踏單車」,正是11歲的韋特林跟他弟弟和朋友。海因里希於是將車停在一邊,約20分鐘後等到韋特林一行三人原路折返時,他戴上面罩、手執點38口徑左輪手槍指嚇他們。男孩們嚇得急忙遞上剛剛租來的錄影帶,海因里希一手撥開,問過他們的名字與年齡後,着弟弟和朋友離去並將韋特林擄上車,韋特林不禁問道:「我做錯了甚麼?」


兇徒擰轉臉開槍

海因里希憑着「勾線」聽到警察四處找尋韋特林,於是叫他伏下掩人耳目,一直駛至佩恩斯維爾(Paynesville)市郊,在一處碎石坑侵犯了赤裸的韋特林,但堅稱沒有雞姦及迫他為自己口交。20分鐘過去,韋特林說很冷,哀求海因里希送他回家,遭到拒絕後大哭起來,此時附近有警車駛過令海因里希方寸大亂,「就從口袋掏出原本未上彈的手槍,塞入兩粒子彈,說我要上廁所叫那小孩轉身,他根本不知我想幹甚麼」,扣了三次扳機終令韋特林中槍倒地,其間一度因不忍心而擰轉臉開槍。行兇後海因里希先是一走了之,數小時後才返回現場將屍體埋掉。一年後他重回埋屍地點,見到韋特林遇害時穿着的紅色外套與部份骸骨外露,於是將它們移到另一處地點埋藏,一埋就是20多年。案件將於11月21日判刑,海因里希最高面臨20年監禁。美國《明星論壇報》/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08/1976417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171

Netflix新片重啟神父性侵懸案

1 : GS(14)@2017-07-05 03:49:33

美國Netflix新一齣犯罪紀錄片《The Keepers》近日掀話題,劇中切斯尼克修女(Sister Cathy Cesnik)在近50年前離奇遇害,矛頭直指涉性侵醜聞的神父。公眾促教區公開有關該神父的資料,警方已重新展開調查。


11,000網民聯署

《The Keepers》講述一單1969年懸案,年僅26歲、笑容動人的切斯尼克修女,在巴爾的摩一所天主教女子高中任教職,深受學生愛戴,但某日突然遇害,至今尚未破案。其學生多年來追查真相,發現駐校神父馬斯克爾(圖)涉性侵過多名學生,切斯尼克疑是想揭發真相遭滅口。紀錄片一共7集,自5月19日播出後引起極大迴響,民眾發起多個相關網上聯署,其中一個至昨日已獲逾11,000人支持,要求巴爾的摩教區公開馬斯克爾的資料,以求翻案。教區發言人回應稱,教區直到1992年才得悉有關指控,又指有關資料受法例禁止公開。馬斯克爾已於2001年逝世,生前一直否認指控,當局亦從未提控。惟教區曾與多名性侵受害人達成和解,賠償逾47萬美元(366.6萬港元)。美聯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703/200771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008

藉民主黨前職員被殺懸案 轉移通俄門視線白宮、霍士涉合謀造假新聞

1 : GS(14)@2017-08-04 06:11:00

■私家偵探惠勒入稟起訴霍士新聞。



白宮被指與友好媒體霍士新聞(Fox News)合謀造假。霍士早前報道民主黨全國委員會(DNC)前職員里奇(Seth Rich)被殺懸案,引述一名私家偵探暗示里奇涉去年選舉期間DNC電郵外洩案,試圖引開外界對特朗普陣營涉通俄的注意力,更在報道出街前將內容知會特朗普。該私家偵探前日入稟告霍士誹謗。



27歲的里奇去年7月在華盛頓被槍殺,警方認為他死於劫殺,但至今未破案。維基解密(WikiLeaks)在同月公開DNC高層電郵,揭發他們偏袒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莉。如此巧合令一眾支持特朗普的陰謀論者猜想,里奇可能因洩露電郵被殺。



■霍士新聞是唯一親近特朗普政府的主流傳媒。美聯社

私家偵探入稟告霍士誹謗

事件亦沒有因此告一段落,今年5月日6日,霍士新聞網站將矛頭直指私家偵探惠勒(Rod Wheeler),聲稱引述他的消息,指里奇被殺前不久曾與維基解密聯絡。惠勒前日入稟起訴霍士新聞誹謗,指他根本從未說過相關說話,是霍士揑造事實。惠勒是前警員,現是私家偵探之餘亦是霍士新聞的報料人。他入稟指,霍士財經台擔任評論員兼特朗普支持者布托夫斯基(Ed Butowsky),今年初聲稱代表里奇家人,委託他調查里奇死因。但里奇家人之後否認。惠勒一直找不到里奇的死跟DNC有關的證據,但布托夫斯基和霍士新聞監製齊默曼(Malia Zimmerman)一直向他施壓,要他必須指兩者有關,旨在引開外界對特朗普陣營涉通俄的注意力,甚至安排他跟時任白宮發言人斯派塞會面,向對方展示調查筆記,斯派塞亦要求他匯報調查進度。之後惠勒收到布托夫斯基的短訊,聲稱獲得聯邦調查局(FBI)消息確認里奇與維基解密有關,並反覆表明白宮極度關注此案進展。惠勒指報道出街前兩日,布托夫斯基留言通知他特朗普已讀過報道初稿,「不是要向你增加壓力,不過總統剛看過該篇文章後,想盡快發佈」,又在向霍士記者發送的內部郵件中「下令」報道要強調兩點──俄羅斯沒有入侵DNC電腦及特朗普團隊沒有通俄。齊默曼有向惠勒確認引述內容,但隱瞞了指里奇與維基解密有關係的部份。報道公開一周後,霍士以文章不合乎機構編審原則為由撤回。


白宮稱特朗普不知情

白宮發言人桑德斯回應指,有關假新聞在特朗普不知情下面世,並否認白宮參與造假過程。霍士新聞亦稱惠勒的指控是「完全失實」。布托夫斯基則表示自己從未見過特朗普,稱傳給惠勒的短訊純屬「開玩笑」,又指惠勒有意敲詐。惠勒另控告霍士新聞種族歧視。斯派塞承認見過惠勒和布托夫斯基,指二人提及過有關報道,但布托夫斯基邀約時沒說所為何事,僅稱會帶同霍士報料人赴約,又指白宮沒有參與報道,特朗普亦未曾會晤布托夫斯基。里奇家人則支持訴訟,冀平息外界的陰謀論。美國《華盛頓郵報》/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803/201102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50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