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六年級生創業爆紅 愛情公寓上櫃 附中4同窗身價破億

2013-05-23  TNM
 
 

 

6月份,台北股市將再添一檔上櫃新兵—尚凡資訊。尚凡是誰?知者不多,但它的本業「愛情公寓」,可是台灣交友網站一哥,會員數破400萬,光靠會員收費,去年營收就近3億元,獲利逾9千萬元。

本刊調查,尚凡4名創辦人今年僅34、35歲,原是師大附中同窗,大學畢業後,發現台灣交友網站陽盛陰衰,因此集資百萬元創業,打造女生粉色系交友網站,待女會員增加後進而吸引男生,闖出一片天。法人預估,尚凡上櫃後市值上看20億元,4名大男生身價均破億元。

台股五月站穩八千點,在七家排隊上市櫃的新兵中,就屬六月要上櫃的「尚凡資訊」最吸睛。一般投資人對尚凡二字大多沒感覺,但提起它的本業「愛情公寓」(iPart),網友就懂了,原來,它是台灣最大交友網站!

同窗齊尋寶 創業

愛情公寓以女生免費上網聊天為號召,在眾多社群網站中獨樹一格,因而引來男生會員加入,目前會員數已破四百萬,成為網路世界的一顆新星。

更令人驚訝的是,尚凡的四名創辦人年僅三十四、五歲,而且是師大附中的同窗,十一年前在董事長張家銘號召下,林志銘、舒雨凡及林東慶等四人集資百萬元,開啟了一趟創業歷程。

十七日,本刊來到台北市羅斯福路上的尚凡資訊。「就像日本少年漫畫《航海王》一樣,家銘就是漫畫中的船長魯夫,帶領夥伴們尋找終極寶藏。雖然我們不知道航道終點的終極寶藏是什麼,但我們很享受航行在這個偉大航道上的過程。」總經理林志銘拿起魯夫的草帽,向本刊說起他們的故事。

這個團隊,由對創業滿腔熱血的張家銘領軍,交遊廣的林東慶負責找資金,最宅的舒雨凡主掌文案,口條最好的林志銘則被推出來當總經理,對內管理員工,對外負責發言。

林志銘說,附中畢業後,四人大學都在台北念,二人讀政大,另二人則讀為淡大及台北醫學大學。照理,四人大學畢業後,要找工作並不難,但張家銘就是想創業。

張家銘念的是經濟系。一位張家銘大學同窗指著畢業紀念冊上留長髮的大男生說:「像不像偶像劇《流星花園》的朱孝天?」「以前我們交報告,頂多寫個二、三頁,同樣的報告,家銘可以寫六十頁,他在marketing(市場行銷)的分數特別高。」

送報兼擺攤 醞釀

正是大三這一年,張家銘為了參加政大「企業經營模擬比賽」,找來其他三名附中死黨一塊參加。後來,這場比賽沒得名,張家銘跑去敦南誠品前面擺地攤,四人每週五就在誠品前討論創業,開網咖還是紅茶店?讀藥學系的林東慶還曾建議賣中藥,但都因成本太高而作罷。

其實四人家庭都算普通,沒有經濟壓力逼著他們賺大錢。不過,他們各自有賺錢的門路。

舒雨凡從讀附中到政大廣告系,連續七年清晨起床送報,沒有請過假。林志銘在淡大念資管系時,便接案子寫程式,月入達五萬元,但卻套在股票上,他第一張買的是被動元件股國巨,最後賠了二、三十萬元。

大學畢業、當兵退伍後,四人討論創業的同時,也上網把妹,後來看到美國交友網站match.com可以做到股票上市,大家眼睛為之一亮,「就做這個了!」於是,四人集資,拿出大學時打工的存款,或跟親朋好友借錢,甚至向銀行借小額信貸,湊足一百萬元。 誘女客進站 轉機

因為是張家銘起的頭,辦公室就設在師大附中附近、張家老公寓頂樓加蓋的鐵皮屋,也就是張家銘的房間裡。「同學都進金融業,我就是想先開個公司來玩玩。」張家銘曾說,「若失敗,大不了回去上班。」一派nothing to lose。

四人成立「尚凡」後,到光華商場買電腦設備,自己組裝,再請學弟寫程式,「May-be」交友網站二○○二年十月就這樣開張。為了省錢,每天的午飯,就在辦公室裡煮白麵拌醬油。

沒想到,第一個險境在創業後第一個月就出現,台灣最大入口網站雅虎也推出線上交友。四個大男生一頭的創業熱情急凍,眼見創業資金已燒掉一半,根本打不過雅虎,一度落魄到淡水去吹海風,本想算了,就此收手。

但認輸前,他們以網友身分上網瞧,發現雅虎交友裡面陽盛陰衰,「我們自己上去都找不到妹。」林志銘分析,這給他們上了一課,「如何吸引女生上站」,因此他們依學校教的市場調查課程,土法煉鋼,到西門町發問卷,看看女生喜歡什麼樣的網頁及功能。

他們還上網搜到韓國最大社群交友網站Cyworld,以公寓為主題,吸引愛侶築巢同居,二○○三年七月便將May-be改版為iPart,以粉紅色系的「愛情公寓」重新出發。

「一般交友網站都是功能性取向,使用者自己貼照片、興趣等,但我們有花園、寵物、虛擬圖像,很快就擄獲少女的心。」林志銘說。四個宅男每天在電腦前,到各大論壇、網站張貼相關訊息,主打「網路同居」口號。

網路上同居 收費

這口號,被一名電視記者看到。「他在台大PTT上看到我們貼的網路同居介紹,就跑來採訪,沒想到當晚七點一播出,我們網站就湧入大量網友,幾分鐘內上線人數從幾百人暴衝到數千人,電腦馬上掛點,只好重新開機,隔天,還奔去光華商場買記憶體(RAM)、添設備,以應付龐大的流量。」林志銘回憶。

女生一多,男生自然就會上網點進來。「就像開酒吧或pub的,以淑女之夜(Lady's night)免費讓女性客戶光臨,就能吸引更多的男性客戶上門來消費。」業內人士形容。

二○○四年初,一百萬元創業金全燒完。沒了錢等於玩完了,若收費,又怕會員跑掉,最後,四人決定賭一把,從月費九十元收起。好在會員沒跑掉,還有增無減,四人便一步一步開始收費,從入會收費,要看交友對象資料收費,聊天收費,加上「網路同居」的居家布置、養寵物、澆花,一路都要收費。

雖然收費不多,單項月費二、三十元,但一名會員要布置一個美美的家,一個月得花上二、三百元。半年不到,尚凡就單月損益兩平,四人立刻變更策略,開放男生也有自己房間,同住者從情侶放寬到兄弟姊妹,這一轉向,會員數立刻翻倍破百萬,年底就全年轉虧為盈。

西進陷歧異 激辯

此時,張家銘又蠢蠢欲動,想前進大陸、日本。這大膽想法讓四人首度「意見紛歧」。張家銘希望成為海中的大鯨魚,四人中最宅的舒雨凡卻認為,只要成為在草原上快樂奔跑的小獅子。

林志銘撇清當時大家沒吵架,「只是激烈地辯論,那時候辦公室很小,公司只有十個人,怕吵到員工,我們就到樓下的丹堤咖啡繼續討論。」

後來,他們想到尋求業界先進意見,最佳諮詢人就選定遊戲橘子董事長劉柏園。不過,這些宅男哪認識劉柏園?他們坐在電腦桌前,只想到可寫e-mail,卻不知劉的email帳號,只好從他的英文名字Albert Liu,猜想各種組合,寄了好幾封出去。

沒想到後來真的收到劉柏園回信。「那時全公司的人都圍著電腦看著這封郵件,高興的程度可能比我們通過上櫃審查還開心吧!」林志銘笑說。劉柏園並非客套,他帶著一級主管到尚凡附近的日本料理餐廳,對四個年輕人說:「要問什麼都盡量問。」隔天還帶他們去參觀遊戲橘子。

貴人領進門 增資

這趟請益,讓四人對海外事業經營有了初步的認識,回到公司後,開放員工投票,結論是贊成前進大陸。二○○五年三月,愛情公寓進駐上海,由張家銘營運,林東慶找資金。一開始,籌資並不順,「當時,大家被二○○○年網路泡沫嚇怕,怕是來騙錢的。」一位創投業者說。

隔年,愛情公寓在大陸順利吸引九百萬會員,施振榮的智融集團智基創投上海公司決定投資一百萬美元,有了大咖背書,日本媒體投資集團 Cyber Agent、JAIC等創投資金也跟著加入。滿手現金的尚凡,便在大陸拍攝《愛情公寓》同名電視劇。二○一○年更有餘力整併頭號勁敵雅虎交友。

同時,為了讓公司財務數字更精確,張家銘找來另一個附中同學張立管帳。張立念的是政大財政系,曾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做過稽查。

「家銘那時給小立非常低的薪水,沒想到他還是來了,處女座的小立非常嚴謹細心,有一次家銘和Gary(林東慶)從大陸回來把飛機票根弄丟了,小立也不通融,只說不能報帳就從你們薪水裡扣。」林志銘回憶。 切割陸業務 下莊

募不到錢很煩,募到錢更煩。張家銘很清楚,一般創投投資後三到五年,基金到期也有變現壓力,尤其交友網站公司,在大陸只能砸大錢做廣告,衝大市占率,但很難收費,最後入不敷出,有可能拖垮台灣的母公司。

為此,尚凡去年上興櫃前,張家銘壯士斷腕,決定將大陸業務切割,交給中國最大網路電視PPStream代理營運,把尚凡的風險和成本都降到最低。

台灣網路教父詹宏志因而盛讚:「愛情公寓是台灣網站進軍中國發展後,少數還能活著回來的。」這趟大陸行,可說有驚無險。「雖然大陸做得不算成功,但如果沒有進軍大陸,就不會找到國際創投資金,更不會有今天的格局,還可以回台上櫃。」一路看著愛情公寓成長的巨思文化社長陳素蘭分析。

如今,四名宅男已是網路新貴,董事長張家銘、總經理林志銘、資深副總舒雨凡和林東慶,各個身價都破億元,其中又以張家銘為最,身價逾六億元,舒雨凡更是從自家網站找到另一半。 上櫃責任重 挑戰

對於億元新貴的新身分,穿西裝搭牛仔褲的林志銘不大習慣。他笑說:「除了一台Lancer國產車以外,我買過最貴的東西就是電腦了吧!」「家銘的摩托車是剛上大學時買的光陽金豪邁,到現在沒換過,現在他住離公司比較近,就騎腳踏車,舒雨凡還搭公車來上班呢!」

在百餘坪的辦公室裡,四、五十名員工上班,算是擁擠,沒有裝潢,和「愛情公寓」裡的豪華金屋的差別,簡直像陽春麵攤對比三星米其林餐廳般懸殊。「現在他們還是最喜歡到公司附近的漫畫店吃簡餐或炸物拼盤,順便看漫畫。」員工透露。

儘管四人生活照舊,但上櫃後,他們肩頭壓力更大。創投圈人士說:「尚凡股本一.二億元,去年營收二.九億元,賺了快九千五百萬元,算是小而美,但營收九成五來自收費,廣告收入僅五%,如何擴大獲利基礎,將是最大的挑戰。」

愛情公寓 4創辦人小檔案

★張家銘

.年齡:34歲

.婚姻:已婚

.學歷:政治大學經濟系

.現職:尚凡資訊董事長及執行長

.身價:約6億元

★林東慶

.年齡:34歲

.婚姻:已婚

.學歷: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系

.現職:尚凡資深副總裁、副總經理

.身價:約1.46億元

★舒雨凡

.年齡:34歲

.婚姻:已婚,在愛情公寓覓得嬌妻吳承穎

.學歷:政治大學廣告系

.現職:尚凡資深副總裁、副總經理

.身價:約1.03億元

★林志銘

.年齡:35歲

.婚姻:未婚

.學歷:淡江大學資管系

.現職:尚凡資深副總裁兼總經理

.身價:約1.3億元 愛情公寓大事記

2002:張家銘等4人湊足100萬元,創立尚凡資訊。

2003:推出交友網站愛情公寓,以吸引女生為策略。

2004:推出收費會員制度,會員破50萬人。

2005:會員數破百萬人,進軍中國。

2006:施振榮的智融集團、日本JAIC及Cyber Agent等創投業者,共投入逾億元資金。

2010:整併Yahoo!奇摩交友會員,台灣會員人數突破225萬,轉虧為盈,年獲利3,053萬元。

2011:會員數破300萬,工研院注資,當年獲利9,668萬元。

2012:尚凡在興櫃掛牌交易,成興櫃股后,年獲利9,465萬元。

2013:切割大陸業務,6月將上櫃。

老師怎麼看

淡江大學資管系資訊長黃明達,受學生林志銘邀請擔任尚凡獨董;他對本刊說:「我十分看重他們做事的態度與精神。如果經營者不健康,想玩capital game(資本遊戲),就會比較麻煩。千萬不要把老師給賣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894

月入不到五萬別存錢?所學與興趣不符怎麼辦?戴董接招 犀利八年級生 妙提十二問

2013-06-24 TWM
 
 

 

戴勝益被今年即將進入職場的八年級生,選為心目中成功典範,《今周刊》邀請全台大學生,對戴勝益提出他們最想了解的問題,透過採訪進行精采的紙上對談。

撰文‧許瓊文

編按:王品集團創立二十年,推升台灣餐飲服務業整體形象功不可沒,並因獨特的企業文化與良好的福利待遇,受到青年及大學生青睞。戴勝益還因此獲選台灣八年級生心目中最成功典範之一,同在榜上的還有五月天主唱阿信及知名導演李安。

因此,《今周刊》邀集台灣北、中、南、東各地的大學生,透過學生會組織,邀約學生對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提問,從收到的超過六十個問題中,篩選出十二個問題,由《今周刊》直接向戴勝益提問,進行一場「八年級生偶像戴勝益與大學生」的紙上對談。

由於戴勝益行程忙碌,在台北往台中的高鐵上,不到一小時,戴勝益受訪回答問題,就連引起熱烈討論的「月入五萬元不要儲蓄」,戴勝益也不厭其煩地說明原委。

全文摘錄全台六所大學、十二個問題,戴勝益的精采回答。

談把握青春

﹁年輕人不該在最關鍵時刻宅在家﹂1.高雄餐旅大學學生會問:董事長在中興大學畢業典禮上,提及月入不到五萬元就別存錢,應多花錢和朋友交際,您有怎樣的看法是要對家長說的?

戴勝益答(以下簡稱答):在中國人的社會中,對剛出社會的人是不公平的,因為我們要求他們儲蓄,又要寄錢回家,試想,只有兩萬八千元,光付房租、三餐、生活費,在台北就要一萬多元,如果還要儲蓄、寄錢回家,就只能節省與朋友出去聚餐、交友的費用,只會讓自己愈來愈退縮,走不出去。一個月五千元,十年六十萬元,只有存下六十萬元,但是消逝的青春卻永遠追不回來。

如果這十年你認真地與人互動,也許有朋友說,我老闆缺一位特助,你可能有機會,薪水馬上多六千、八千元;當家人有醫療需求,如果你平日不與朋友往來,他們會告訴你哪裡有好醫生嗎?我很勇敢地這麼說,因為覺得年輕人不應該在人生最關鍵的時刻,把自己封閉變成宅男宅女。

2.淡江大學統計系四年級王郁綺問:如果自己大學四年所學與興趣落差很大,該如何選擇?

答:這樣很好啊!恭喜他!因為這表示他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哪裡,很多人大學畢業,連自己喜歡什麼都搞不清楚。通常所學與工作興趣都會不一樣,我們公司的高階主管中,沒有一位是念餐飲管理或是連鎖店管理的。在大學時期應該是拓展人脈關係,累積生活經驗,找到自己的興趣,如果大學畢業都茫茫然,不知道要做什麼,才是打擊,這位同學找到自己的興趣,值得恭喜!

談職場建議

﹁先在台灣磨兩年、

學好英文,較易成功﹂3.高雄餐旅大學學生會問:國外打工旅遊是一個滿夯的話題,也是很多人畢業就想去做的事,對於剛畢業的我們,適合馬上去國外打工旅遊嗎?

答:我認為國外打工之前,先在國內打工吧。若沒經過工作壓力的試煉,年輕人到國外會受不了,所以先在國內打工兩年以上,再出國比較合適,否則一下子就出國,加上思鄉的情緒,會更辛苦。

4.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二許欣媛問:鼓勵台灣剛畢業的年輕人前往海外工作嗎?現在去大陸工作是時機嗎?

答:中國市場大,競爭也很激烈,今年中國的大學畢業生約六百萬人,是創新高的一年,當地人環境熟悉,又有人脈,你怎麼拚得過?我建議先在台灣磨練,經過兩年的養成期,扎實地學習,累積人脈後,再去海外工作。而且,前提是在台灣做得很好再去,若是在台灣被淘汰,到大陸「必定被淘汰」,淪為台流,沒有工作又不敢回來更慘。試想,如果在自己熟悉的場合,你都不能成功,在海外不熟悉的場合,怎麼可能會成功?

5.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二許欣媛問:關於台灣薪資結構,對於剛要入社會的畢業生,該如何合理要求理想待遇?

答:我認為先把英文弄好,這是關鍵,在各行各業都是如此,因為台灣正在走向國際化,不論什麼產業,英文好,就比較可以和雇主談到好的薪資條件,這可以讓你很快地提升待遇。

6.交通大學電機系四年級林東岳問:對於非餐飲本科系的同學想從事餐飲服務業,有什麼看法和建議?

答:其實這一行很辛苦,但這是有機會從小而大、自己獨立的一個行業。最重要的條件就是要能吃苦,每天八小時拿盤子、洗碗的磨練,要一萬小時,剛好五年,才有出人頭地的基礎。

我認為你如果對餐飲業有憧憬,那就來吧,年輕的時候來嘗試看看,一輩子不會遺憾,說不定因此喜歡服務業的種子萌芽。

但是,至少要待超過一年,因為到新場合,前半年都是磨合期,一定要經歷過這段時間,才能論定自己適不適合。

談王品經營

﹁好吃永遠存在,關鍵在新的服務感受﹂7.台灣大學園藝所碩一吳宗憲問:當顧客已習慣王品的餐飲模式,漸漸有喜新厭舊之感時,該如何因應?

答:關鍵就在於讓顧客隨時有新的服務感受,不會喜新厭舊。

在美國紐約,有一家超過一百二十五年的牛排館叫作「Peter Luger」,天天客滿,生意好到只收現金,不能刷卡,在美國是非常少見的,那證明好吃的東西會永遠存在,就像你的故鄉若在彰化,每次都會去吃的肉圓,就不會有喜新厭舊的問題,因為這就是經典。

8.台北科技大學材料及資源工程系五年級辛曜宇問:現在的科技管理很盛行,王品集團有沒有什麼祕訣?

答:如果要做連鎖店,IT是很重要的基礎,一開始王品就用電腦記錄,慢慢地隨著品牌擴張,愈來愈成熟。現任的資訊部主管,很厲害,部門不到二十人,可以承攬公司所有的系統,別人ERP系統花一億元,我們只花五百萬元,很厲害吧!外面的人來參訪,以為我們IT部門至少要五十到一百人,結果我們不到二十人,他們的貢獻非常大。

談個人生涯

﹁若人生重來,我仍會選擇餐飲業﹂9.高雄餐旅大學學生會問:董事長是一位喜歡旅行的人,想請您分享在旅途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

答:到目前為止,我去了一○七個國家,印象最深刻的是非洲肯亞,因為有很多野生動物保護區,每個幾乎有半個台灣這麼大。特別是在馬賽瑪拉部落保護區,可以看到馬賽族牧羊,另一邊看到獅子老虎,卻不會跑來亂咬人,人與動物協調地生活,大家彼此相安無事。這給我一個很大的啟發,凶猛動物不是我們的敵人,只要用合理的方法對待牠們,彼此就能相安無事。人與動物可以結合得這麼好,這是一個很棒的典範。

10.高雄餐旅大學學生會問:在旅途過程中帶給您的啟發是什麼?

答:每次旅遊,我都會寫超過五十則小故事,很多是我對餐飲的啟發,然後回來集結成書。例如前年,我去了印度洋的賽西爾群島,入住一家飯店,隔天電話morning call竟是一位中國女生,飯店因為知道是台灣人入住,特地找會說中文的人morning call,這樣細微的貼心,讓我很吃驚。

同一次旅行,我記得入住一家很差的旅館,清晨六點的飛機要離開,必須四點起床,沒想到飯店已經為我們準備很完整豐盛的早餐,我真的很感動,表示他們大概凌晨兩、三點就開始準備。當一個人很努力地表現出一個優點,其他缺點就不太重要;但是如果連一個優點都沒有,缺點就會被放大。

11.高雄餐旅大學學生會問:董事長面對壓力,會如何處理?

答:我相信透過運動紓壓。運動的時候,腦內會釋放出一種腦內啡,可以讓你感到舒服。平時不能天天登山,所以我日行萬步,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每天會走很快,讓自己流汗,這樣的規律性運動,不但可以紓壓,還可以讓你平常想不通的事情想通。

規律運動很重要,同樣走路,我都喜歡繞學校或國父紀念館,因為沒有紅綠燈,就可以不中斷一直走,這樣腦袋想的事情才不會中斷。很多時候走路會產生靈感,稍縱即逝,所以要趕快用手機、紙筆立刻寫下來。

12.高雄餐旅大學學生會問:如果人生可以重來,董事長還是會選擇餐飲業嗎?

答:絕對會!因為這是快樂的行業。

我向同仁說,下輩子我們還是選擇餐飲業,只是你們當董事長,我來當員工,這樣比較公平啦!(笑)餐飲業是面對人,比起面對死板板的機器、數字有趣;餐飲業可以磨練心志、鍛鍊意志力。第二個原因是,餐飲人都很快樂,因為每個人來用餐,都是抱著快樂而來,沒有人不開心。

王品不可思議

作者:陳芳毓

政大新聞系、英國史特林大學媒體管理研究所畢業。2004年加入《經理人月刊》,曾專訪60位領導品牌及上市櫃公司CEO,現任《經理人月刊》主編。

出版:巨思文化(2013年6月27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0354

一位七年級台灣囝仔在中國狼企業的日子 我在華為 激出敢死精神

2013-09-09  TWM
 
 

 

一位七年級中段班的台灣囝仔,進入中國狼企業的代表——華為。

成為華為人的兩年半時間,喚出了他的狼性,他敢爭取案子、敢爭取薪水,而這段歷練,也讓他的企圖心回不去了。

撰文 施禔盈

華為,在中國素有「狼企業」之稱。一九八七年創辦時,資本額僅兩萬一千元人民幣,員工十四人,至去年底,營業額暴增為二二○二億元人民幣,員工人數則大躍進為十四萬人。華為現為世界第二大電信解決方案廠,僅次於瑞典百年大廠愛立信。創辦人任正非的經典名句:發展中的企業猶如一隻狼,有三大特性,一是嗅覺敏銳、二是奮不顧身的進攻精神、三是群體奮鬥的意識。

陳佳宏,七年四班,成大工程科學系畢業,就業時的選擇與多數理工科背景的年輕人一樣,進入台灣知名的科技廠商任職;半年多後,一個機會進入華為擔任工程師。以下是他在狼企業修練的心路歷程。

在華為有一句話,是所有員工都能琅琅上口的:「敗則拚死相救、勝則舉杯相慶。」這不是口號,而是華為人底子裡的狼性精神,因為大家知道,一旦獵物跑掉,全員都得餓肚子,這個硬道理,我,親身體驗過。

我在中國華為深圳總部閉關受訓兩個月,領受華為的狼文化,而在華為工作的兩年半時間,更見識到華為人的狼性,或者說,中國年輕人旺盛的企圖心。

搶標案勢在必得 服務客戶「無孔不入」記得那時候,我在香港負責統籌一個包括2G及3G電信設備的案子,但對於3G我沒有那麼熟,一天下午我向我的老闆提出,是不是可以派一位對3G熟稔的工程師來幫忙,沒想到,隔天一早,就見到這位工程師出現在我面前。

很久以前,英國《經濟學人》曾有這樣的論述:「華為的崛起,是全球跨國企業的災難。」這不是浮誇言論,就我所知,華為的競爭對手只要一提到華為,都是搖頭。為什麼?因為,華為前仆後繼的狼性很驚人,哪些案子要拿下,從來不是隨口說說,絕對勢在必得。

我們曾贏得香港電訊盈科及和記設備供應商的大標案,當時我見識到,華為人對於客戶,包括食衣住行育樂需求的「完全」服務,甚至客戶不必出聲,就早先一步做到。

比如得知客戶的子女想要赴國外求學,便會啟動所有的人脈與資源,協助當事人如願進入知名學府,並打點好所有入學的需求。這種無孔不入的「服務」,效果是:標案沒有拿不到手的,也讓競爭對手望之興嘆。

標準比合理還過分 我當眾被老闆檢討對外如此,對內,華為無法忍受「冗員」。一進到華為,我的師父就告訴我,「要獲得成功前,得先理解失敗。」在人才的培育上,他們很願意給機會,縱使會影響團隊績效,他們還是容許新人嘗試失敗。但接下來師父馬上說,「我可以理解你現在什麼都不會,不過我給你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你一定要什麼都會。」這並不是信口說說。剛進到華為時,我白天上班,晚上要學習,閱讀文件、熟悉電信設備操作程序。只要工作上一出現閃失,我的老闆就會當著所有人的面前「檢討」我,而這個檢討來自比合理還「過分」一點的標準。例如還是菜鳥的我值夜班,老闆要求我除了要能解決問題以外,更要在現況中發展出一套隨機應變的最佳解決方案。相對我在台灣電腦公司上班時,面對同樣情況,上司會說:「沒關係、慢慢來」,差異立現。

能夠在華為生存的人,通常都有類似的進程,第一個半年摸索,第二個半年變強壯、什麼都會,第三個半年有機會變成小組的領導者,學習管理。也因此,在華為多得是三十二、三十三歲的年輕主管,來到四十至四十五歲的階段時,公司便提出優退方案,目的是要讓公司代謝速度加快、繼續奔跑向前。反觀過去我在台灣的老闆,年紀多在五十歲左右。

在華為,人人都在想方設法生存,高壓,是必然的。但是,華為有一特色是,「不讓雷鋒吃虧!」這是中國特有的用詞,「雷鋒」代表工作極度努力的人,而華為的企業文化就是「多勞多得」。以我為例,兩年半中爬了五個職級,薪資水準成長了五○%。

身邊同事,經常可見到五年年資後,每一年都可買一輛車或一棟房子的例子。記得有一位同事和我閒聊時,正有兩個品牌的車子在做挑選,很苦惱該換哪個牌子,結果他乾脆兩輛都買。反正就是績效至上,只要有成績,公司敢給更敢升,自然造就出一批批敢死隊。

我的「敢死」精神,也在華為被激發出來。曾經我們團隊在香港用三個月的時間,就把4G商用網給架構完成。當時人力就像大遷徙般地從泰國、大陸、台灣湧入,白天我們馬不停蹄地在香港街道穿梭,八隊人馬日夜在香港各個建物或地鐵站施工,看日出的早上數都數不清,而這是外界評估需花上一到二年時間,才能達成的基地台架設與傳輸改造工程。

「你不夠格跟我爭」 常在耳邊響起由於不停在各地方成就大事,我的自信心提高了許多,面對諸多工作上的挑戰,都令我躍躍欲試,因為更困難的事情我都遇過、做過,也解決過了。環境,確實讓我成長。過去在台灣,得到一份工作就要高興得飛上天了,哪敢談薪水啊!但現在我變了,只要我值得、夠格,我敢向公司討價還價、爭取更好的條件。

在華為,出國參與案子推動的機會非常多,只要勇於推薦自己,多半可以世界走透透。我就見過一名三十歲出頭的女孩子,來到華為後,幾乎一年跑四個國家,總計走過十二個國家,是磨練,也是擴大視野的難得人生歷程。他們不斷把人力往外投放,也為自己的企業帶來良性循環。

此外,每次公司一提出簽下什麼訂單,需要負責人時,為爭出頭,同事之間對陣、叫囂很普遍,「你不夠格跟我爭」,這句話我從未在台灣的職場上聽見,但在華為卻沒什麼了不起,大家力求表現,每個人都在告訴別人:我會做,我要爭取。

過去曾幫老闆面試一名新人,我提問,「你會什麼?」這名新人是這樣回答的:「你會的我都會。」我接著提出一個問題:「一個站台突然失去聯繫,如何處理?」沒想到,這個人洋洋灑灑提了二十幾種可能出現的狀況與解決方案。很嗆聲、很臭屁。

中國人是這樣,很行,一定要秀出來,就算不行,也要想辦法賣弄。

講一個例子,在華為我真的感受到,什麼叫做英文很爛,還「敢」講英文的絕佳勇氣。但因為「敢」,所以不少人從爛英文變成菜英文,再變成可溝通的英文,你不得不佩服他們的「敢」。

儘管練就一身膽勁,但在高層的角力鬥爭下,背景歧異的我選擇隨著團隊退場、離開華為。然而,在華為歷練的日子,是很棒的力量。對於成功進取的企圖心,我回不去了;對於年薪的高度企求,我也回不去了。

陳佳宏

出生:1985年

現職:待業中

學歷: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華為的企業文化是「多勞多得」!我的敢死精神因此被激發出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181

六、七年級生的共同回憶 無名小站走入歷史 林弘全:部落格凋零,但永遠不死!

2013-09-09  TWM
 
 

 

八月三十日的一紙新聞稿,讓台灣至今在網路世界中最絢爛的一頁傳奇?然而止,「無名小站要終止服務了!」儘管這個消息在網路圈已經傳了大半年,被證實的那一刻,還是引發不少惆悵。消息傳到無名小站創辦人林弘全耳裡,即使他在三年前就選擇離開奇摩、自行創業,卻還是忍不住感傷,「無名小站的歷史意義,大於它賺了多少錢!」回首來時路,林弘全謙虛地說:「自始至終,我都不覺得無名小站做得有多好,只是剛好碰上了Web 2.0的潮流,跟著網友一起見證了台灣網路產業最初十年的光景。」就像他們當年草創之初,會取「無名小站」為名,就是因為單純想創造一個讓大家分享自己生活點滴的平台。

感性歸感性,林弘全還是從無名小站的收攤,理性分析了網路互動平台的未來。他認為,雖然這些年來,臉書、推特(Twitter)崛起,一四○字的微網誌取代了圖文並茂的部落格,於是人潮散了,戲也跟著落幕,讓無名小站熄燈看似成為不可改變的事實,「但若從基本功能來看,社群媒體和部落格其實是存在根本上的差異。」看在林弘全眼裡,「那些(社群媒體)只能稱之為溝通『工具』,但無名小站卻是一種『回憶』的書寫,功能是更完整的情緒抒發與分享。」根據市調機構Alexa統計全球網站流量排名,無名小站極盛時期,網站流量一度衝到全球第十六名,不僅狠甩當時的Flickr,就連臉書也望塵莫及。這個由六位交大資工所研究生「玩」出來的網站,在二○○七年被Yahoo!奇摩收購之後,註冊會員人數達到二七五萬人,○九年更進一步飆升至六五○萬人。

除了數字上的成績,結合網誌、網路相簿、留言板功能的無名小站,也掀起了許多風潮與現象,甚至一手催生了彎彎、女王等知名部落客,更讓豆花妹、大元等網路正妹,一路從虛擬世界紅到演藝圈,升格為全職藝人。

「說它(無名小站)是台灣奇蹟,一點也不為過!」或許是基於情感因素,也或許是看透了部落格與社群網站的本質差異,林弘全認為,人們「深度分享」的需求永遠都在,只是形式不斷更迭,「所以,部落格或許凋零,但永遠不會死。」那些年,他們都靠無名小站暴紅!

圖文作家 彎彎、熊寶、輔大猴、海豚男、馬克知名部落客 女王、貴婦奈奈正妹 袁艾菲、大元、豆花妹蔡黃汝、王心恬

資料來源:無名小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182

七年級頭家 讓77歲戲院玩出大生意

2014-02-03  NCW
 
 

 

來南投玩,你會想到日月潭、埔里酒廠……,但,沒有百貨公司、連鎖KTV的南投市,反而經常被遺忘。

十五年前的九二一地震,重創地方經濟,之前,南投市僅有五家戲院,都陸續倒閉,唯有它起死回生,擺脫地震後慘賠兩千萬元的命運,成為僅存的電影院。去年營收逾八百萬元(平均每月逾六十萬元,但大小月落差很大),比台灣許多老戲院一個月營收不到二、三十萬元,表現亮眼。

它是南投大戲院,民國二十六年成立,根據台灣在地老文化調查書籍《消失與重生》記載,是全台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戲院。老歸老,卻不像多數同業靠播二輪片求生,堅持只放首輪片,更在前年斥資千萬元重新整修,成為南投人最新潮的娛樂據點。

但,它也曾一度連虧十年,被迫關門,直到三年前,第三代小老闆接手,才浮現一線生機。

「如果我回家,看到從小生養我的地方不見了,變成燦坤,那真的會哭吧!」蔡杰峰,二十八歲,想起國小捧著碗公一邊看電影、一邊吃飯,感慨的說。於是,三年前,當父親決定將爺爺傳下來的戲院歇業,租給燦坤經營時,平時寡言的他,第一個跳出來反對,拋下台北光鮮工作,返鄉協助家族事業。

不過,歷經盜版、網路衝擊,加上連鎖影城進駐台中,南投人寧願花不到一小時車程,跨區看電影。種種不利因素,連蔡杰峰的父親、戲院第二代老闆蔡定宏都嘆氣,「要拯救這個黃昏事業,比什麼都難!」七年級中段班的他,如何讓年近八十的「阿公級」戲院,起死回生?

曝光。快速吸睛車庫改建懷舊咖啡廳,老照片引人群

賣話題,不只賣電影,正是他成功心法。

大學念餐飲,畢業後到知名公關公司工作,兩年來,他幫客戶設計活動,不管各種議題,都得爭取曝光度。也因為這段歷練,讓他更懂得「媒體要什麼」,他知道若想救老戲院,就得設法快速吸睛。

於是,第一步,他把腦筋動到戲院旁、閒置超過十年的車庫身上。他籌了兩百萬,將車庫改建,開了名叫「老戲院咖啡騎士團」的咖啡廳,在店內展示戲院老照片、舊式放映機,主打現在正夯的懷舊風。果然,少年頭家搭配老故事,加上返鄉創業話題,一開幕就有不少地方媒體報導。

接下來,他開始思考,該如何把大家的目光,轉回戲院身上?此時,年逾七十、在戲院擔任近一甲子播音員的奶奶浮現眼前。

行銷。創造話題營造童年記憶,神隱阿嬤風靡臉書

「以前廣播車到處跑,播的都是奶奶配的電影廣告,每週只要有新的電影上映她都要錄,已經變成她的天職了。」略帶台灣國語的配音,對南投人來說,是童年記憶,但,對離鄉求學、工作的人來說,卻十分新奇。

早在咖啡廳籌備期間,他就幫戲院成立臉書粉絲頁,幫奶奶取名「神隱阿嬤」,設計Q版肖像,迎合年輕人喜好,還放上奶奶的背影照,製造神秘感,「粉絲數如果破多少,她就會慢慢從背面轉向正面,我會想要丟什麼餌,才能讓大家傳播。」同時在上頭分享奶奶錄的電影廣告,引起討論。如今,雖然奶奶已於去年十二月底過世,但仍有觀光客慕名而來,「前幾天還有人來看電影,一直問我,臉書上的那個人是不是你阿嬤?」

最後,他謹記在公關業學到的道理,「不要一次把子彈打完,火力才能延續。」當戲院改建、重新開幕,以及《賽德克.巴萊》等國片熱賣,他都會先想好「梗」,通知地方記者來報導,「話題帶起來了,人也回來了。」「他很有行銷概念,幫戲院找到新方向,也變成地方的文藝中心。」南投縣文化局局長游守中說。

如果說,搭上懷舊風,讓人重新看到這戲院,在地化的排片策略,才是它能留住觀眾,逐步轉虧為盈的關鍵。

一般多以為,只有好萊塢大片才能大賣,他卻打破常規,靠主打國片,只要是有鄉土味的喜劇片,或能吸引地方政府單位、學校包場的《看見台灣》等,都會加開場次、拉長檔期播放。「不是都要跟著台北走,一直好萊塢、好萊塢,台北《玩命關頭》第六集上映三天票房就破億,我們上映一個月還不到十萬。」

反其道而行,不只能和片商爭取較高拆帳比例,打中地方口味,也讓戲院成為南投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像連鎖戲院,過路客很多,對地理位置不好的老戲院來說,培養忠誠客戶就很重要。」in89豪華數位影城執行長蔡政宏也強調。

「說實話,本來想說如果做一年有成功,我就要回台北!」自認仍會懷念都市「花花世界」的蔡杰峰,即使笑容靦腆,還是一邊拿起紙筆、嚴肅解說,「我想把這裡變成一個景點,一旦(戲院)外面那層牆拿掉,就可以還原以前的樣子……。」

講著講著,此時的他,似乎又回到了小時候,那個還有奶奶親自播音的老戲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537

八年級女生存到六十萬 五年級主管賺到財富自由 兩張A4紙 學會絕不煩人的記帳術

2014-02-10  TWM
 
 

 

想理財就要記帳,雖然很老套,但卻是跨出理財的第一步。這個小動作看似簡單,卻難以維持。但碩士生曾海薇靠著記帳,預估畢業存款六十萬元;五十歲提早退休的陳永裕,都已維持十、二十年記帳好習慣,他們是如何辦到的?

撰文‧劉育菁、楊寶楨

曾海薇小五開始記帳:

嫺熟於收支平衡 成財務規畫冠軍如果你想教育子女乖乖記帳,那麼,曾海薇的方法或許值得你參考。年僅二十五歲,就讀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二年級的她,預估今年畢業時存款可達六十萬元,更重要的是,她從十二歲時就開始記帳,已持續十三年。

曾海薇的父親是體育老師、媽媽在幼兒園任教,從小學五年級開始領零用錢,就被要求記下每一筆消費。爸爸使出讓她不得不開始記帳的絕招,「要用帳本記帳,才能換到下個月零用錢」。此外,爸爸也會把較大筆的開銷圈起來,與她一起討論。雖然不清楚爸爸用心,但曾海薇自此埋下「需要」與「想要」的種子。

將從儲蓄邁入理財

對十二歲的孩子來說,要養成記帳的習慣並不容易。「有一次(因為忘了記帳)我拿不出帳本,爸爸一毛都不給,我只好『省吃儉用』度過那一個月。」在爸爸的半強迫下,曾海薇把記帳化為助力,她在大三那年參加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舉辦的財務規畫比賽,一舉奪下第一名;二○一二年暑假再次參與該協會舉辦的記帳比賽,拿下第二名。

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祕書長何旭如表示,財務規畫比賽以十年為單位,要做出短、中、長期的財務目標,嫺熟於收支平衡的曾海薇,做出精準的預估,因此脫穎而出!

曾海薇目前與家人同住,在出社會前,每月可以向父母領五千元零用錢,工讀部分每月則有一萬元左右的薪資收入,目前月平均存九千元。

「記帳的好處,就是不會亂花錢。」曾海薇說,薪水入帳後會先存一半,當成「夢想基金」;就算有慾望,若沒有需要,則會延後消費。原本曾海薇想買一輛五萬七千元的機車作為代步之用,但因為沒有急迫性,這筆錢就暫時存下來。

曾海薇小五種下的記帳種子,至今已發芽,她對儲蓄很有信心,下一步她要從理財起步,一步步接近「在三十一歲前存到購屋頭期款二二○萬元」的夢想。

曾海薇

出生:1988年

現職:學生

學歷:世新大學財務金融學系

記帳方法與時俱進

從記帳本到手機App

方法一:大學前,買愛不釋手的記帳本曾海薇在高三時因準備考試,中斷了記帳一、兩個月。為了找回記帳的好習慣,刻意挑了一本愛不釋手的筆記本而且隨時攜帶身邊,只要掏出錢包時,就馬上記下來。

方法二:使用手機App隨時記帳曾海薇用土法煉鋼的手帳,超過10年,直到兩年前換了智慧型手機,才改成用App記帳。她說,下載App記帳軟體,不只可記錄消費,還能建立收入項目,甚至支出的佔比也能輕鬆算出;另一個好處是,能隨時檢視收支變化,並將資料備份到雲端,追蹤長期的變化。

陳永裕五十歲財富自由

自創每週記一次的淨值記帳法至於已經踏入社會的上班族,則不妨向銀行退休協理陳永裕學學記帳巧門。五十一歲的他至今記帳二十五年,達到財富自由,也一路透過記帳達成遊學、結婚、購屋、旅行、退休等各階段的人生目標。

「我把記帳當成投資理財的後盾,買股票、基金前先檢視自己的資產負債表。」陳永裕說,他的帳本可以傳遞比一般帳本更多的訊息,比如當下投資究竟要更積極或相對保守。在他的觀念中,記帳永不嫌煩的關鍵,就是每次記帳後,他都能「立即得到有用的意義」,如果只是行禮如儀似的記錄,而沒有從中得到回饋,時間久了自然生膩。

要能區分支出或資產

與時下許多記帳軟體著重在記帳的「項目分類」不同,陳永裕自創的「淨值記帳法」,已進階到每個月只要二張A4紙,就能完整呈現家庭的「損益表」、「現金流量表」、「資產負債表」、及「分類帳」。

何謂「淨值」?陳永裕表示,淨值就是「總資產」減去「總負債」,用白話文說就是「身價」。總資產可能是現金、存款、股票、基金、不動產、其他資產等加總的數字;而總負債則是房貸、死會金額、信用卡應付帳款等加總,兩者相減後就是淨值,也就是身價。

而陳永裕自行設計的分類記帳表,除了一般的收入、支出外,還多了淨值、現金、資產、負債等具目的性的統計功能。他表示,很多人記帳只記了現金流出流入多少,但都忽略了淨值(身價)的改變。這二者最大的差異是,現金只是淨值(身價)的一部分,只記「現金流量表」,頂多控制到錢夠不夠用;想要致富,一定要從「資產負債表」作起。

以曾海薇為例,若她元月買了一輛五萬元的摩托車,當月收支肯定不平衡,但事實是摩托車在二手市場上還會有殘餘價值。因此,按照陳永裕的淨值記帳法,曾海薇在支出應僅填上強制保險費即可。此外,現金減少五萬元、資產增加五萬元,折舊到年底再提列。

再以多數家庭都可能發生的房貸為例,若買一間一五○○萬元房屋,頭期款五百萬元,帳上應表示淨值不變,但存款會減少五百萬元、應付帳款會增加一千萬元,而資產類不動產要加上一五○○萬元。

記帳目的是強化家庭財務

若能持續有系統的記錄一年,這一本帳等同「家庭年度損益表」+「家庭資產負債表」,到年底就可進一步檢視「家庭負債比」、「借款成本」、「資產報酬率」三項指標。陳永裕表示,這三項指標的用意是,檢視家庭財務的安全性。

他解釋,負債比就是把負債除以總資產,負債若超過五○%,代表家庭暴露在相對較高的財務風險,若有閒錢,應逐漸還掉資金成本較高的負債,以降低負債比。

學會正確記帳法,就要持續下去,況且記帳也有機會成本,每天不要超過半小時。陳永裕建議,若因記流水帳,而忘了記帳的目的是強化家庭財務,那麼你就很容易因為一棵樹,而放棄一整片森林。

陳永裕

用「倒推法」 25年如一日陳永裕把記帳變成習慣,並維持25年,主要是用二個方法:第一是只記沒發票的開銷;第二是每週末撥半小時記錄,省時又省力。

陳永裕表示,因為發票、信用卡都有記錄可循,反而是沒有發票,如坐計程車或路邊買口香糖等,需要登記下來,而固定的開銷,如早午餐等,只要心裡有數即可。

其次,每週末只要撥半小時記錄。通常陳永裕會在週末放固定金額在皮包內如1萬元,隔週再檢視剩下多少錢,就能知道當週的花費。

舉例來說,若前一週皮夾內放進1萬元現金,隔週只剩2000元,就可知道花了8000元。這8000元花到哪裡去?只要先記錄沒有單據的支出,再記錄信用卡或發票的支出,剩下就是固定餐費或雜費。

用「倒推法」的好處是,記帳的用意是追蹤消費,只要看出大致比率,大可不必為了忘記「錢花到哪裡」,而失去記帳的耐心。

陳永裕

出生:1963年

現職:退休族

經歷:台北富邦銀行協理、台新行銷企畫部部長、蘋果電腦經銷商業務人員學歷: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EMBA、東海大學企管碩士、東海大學資訊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095

《投資必懂》台股30年最大接班潮來 29家上市櫃企業你一定要認識的六年級接班人

2014-08-04  TCW
 
 

 

台灣第一代創業家,歷經三、四十年打拚,如今紛紛屆齡交棒,掀起台股最大接班潮,更有許多六年級生「繼承者們」陸續浮上枱面,他們有何不同?又有哪些新發現?台股投資人不能不關注這波新趨勢。

撰文‧鄧麗萍

台股三十年來最大接班潮來了!

過去五年,台灣上市櫃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異動的次數,就高達一千五百多次,其中,逾一百家的家族企業已由第二代、第三代接棒。

《今週刊》獨家調查,近五年來,有二十八位六年級生的二代接班人逐漸浮上枱面,接任董事長或總經理,或實質掌權,不僅為企業帶來新氣象,更影響到許多小股東手上的股票價值,這是一波台股投資人不能不知道的新趨勢。

這股接班潮,還成為熱門議題,今年四月底,經濟部主辦的一場中小企業傳承論壇上,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前所長薛明玲受邀主講「家族企業之轉型與傳承」,竟吸引了四、五百名聽眾,而且大部分是企業家父子檔,這場論壇最重要的議題就是「傳承」。

六月分股東會,也是市場注目焦點,永豐餘投控總經理兼執行長何奕達、寶成執行長蔡佩君、泰豐董事長馬述健、鳳凰董事長張巍耀、皇翔總經理廖宇翔……,他們都是今年在股東會期間正式亮相的家族企業新生代;更讓這波台股接班潮,推升至今年高點。

世代交替迫切

六年級生冒出頭,創五年新高企業接班議題,何以值得投資人關注?回顧台灣在一九七○年至一九八○年代成立、且快速成長的企業,以傳統產業為主,經過三十多年打拚之後,如今這批創業家紛紛屆齡交棒,由於華人企業第一代認為,企業的所有權與經營權合一,才有往前衝的動力,因此傾向由子女接班。

根據台灣董事學會的研究,台灣上市櫃公司有三分之二是家族企業,董事學會發起人、也是法國巴黎銀行董事總經理蔡鴻青指出,如今這些家族企業,已進入必須面對世代交替的階段,「這是很迫切的問題。」同樣地,中研院社會所學者李宗榮的研究也發現,近年來,台灣家族企業在上市公司董監事佔比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這意味著,企業主正在交班給自己的後代,或利用家族聯姻交叉持股。因此可見,這波有許多台灣的家族企業優先選擇由下一代成員接班。

當上市櫃公司第二代、第三代接班人浮上枱面,由於養成過程、學經歷等,都和父執輩不同,因此他們的管理、經營特色、行事作風等,也展現出不同的面貌,對企業發展有深遠影響。

發現一 喝過洋墨水抱團拓人脈,展開異業結盟相較於第一代創業家靠技術或本業,白手起家,新的這批第二代多半留學海外、念MBA(企管碩士)。「第一代的學歷普遍較低,通常會讓小孩去學他沒有學過的,例如金融、企管、法律等。」蔡鴻青指出,二代通常是MBA,正好彌補上一代的不足。

不僅如此,新一代抱團結社,借力使力,更勝於單打獨鬥的第一代。

例如去年九月,國泰金控小王子、現任資深副總經理的蔡宗翰,與華泰王子飯店董事長陳天貴的兒子、同時也是飯店副董事長陳炯福,聯手打造台灣第一座投資達二百億元的購物中心。

兩位年輕接班人在美國念高中時期是同學,因此牽成了這項異業合作案。而這次合作,可說是大膽創新之舉,既展現出不同於上一代的經營思惟,更打破了家族企業的傳統經營方向。

薛明玲分析,企業家可以傳承給子女的三種東西就是——財富、企業家精神,以及社會地位或人脈。傳承財富最簡單,通常是透過股權移轉;企業家精神則是視子女的能力和接班意願而定。

至於人脈和社會地位,企業家第二代往往透過參加校友會、同業公會、二代聯誼會等社團,彼此分享管理經驗,也藉此培養革命情感,延續上一代的人脈,不僅鞏固彼此之間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甚至展開異業結盟。

發現二 企管系出身

帶領企業轉型、組織再造

「二代接班後,都想有點作為。」蔡鴻青和一些年輕接班人接觸的過程中,感受到他們「想要做出一番成績」的焦慮,並且急於得到外界的肯定。

企業歷經第一代的輝煌盛世後,舊的成長模式面臨極限,第二代背負著第一代的光環與壓力,如何帶領企業轉型,成了他們最迫切的挑戰。

成立超過四十年的健和興,是國內老牌零組件廠,第二代鄭景壬一三年接手總經理後,帶領公司從傳統端子應用跨足電動車,在營收和獲利都繳出好成績。

同樣於一三年掌舵的嘉泥第三代張剛綸,讓這家老字號水泥廠轉型為建商的態勢,也極為明確。嘉泥去年雖然獲利十二億元,但並非來自水泥本業挹注,而是靠處分土地與轉投資事業。張剛綸在今年股東會表示,「仍不放棄水泥本業,但未來營收成長動能,將來自資產開發。」目前,張剛綸也積極推動嘉泥轉型的新佈局,和知名餐飲品牌的赫士盟集團第二代合作,在台北市大直開發餐飲大樓,正式進軍餐飲業。事實上,赫士盟集團第二代、執行副總葛世中,正是嘉泥發言人、張剛綸表妹王立心的夫婿,兩集團的合作是親上加親。

此外,由於企業家第二代幾乎都有MBA學位,往往展現與上一代不同的經營風格。他們接班後的當務之急,就是強化制度,導入更現代化的經營理念,降低人治色彩、建立遊戲規則,並且強調專業分工。

葡萄王第二代曾盛麟,一○年回台擔任父親曾水照的特助,英國史崔克萊大學企管碩士、行銷學博士的他,面對父親創辦的公司仍停留在磁碟片時代、員工平均年齡達四十五歲,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推動組織再造與創新(詳見p.95)。

「接班,就是制度的落實。」資誠企管顧問林瓊瀛指出,第一代經營者高度仰賴自身的領導權威,許多事情一把抓,隨著企業規模變大,可能出現無效率、組織怠惰的問題,因此,幾乎所有第二代對於公司治理最大的共識,就是希望能夠強化制度的力量,包括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組織流程等制度。

發現三 擅財務操作擁抱資本市場,股價亮眼曾有一種說法是:「第二代接班,先賣股票再說。」原因是,第二代可能無法延續創業家的經營成績,甚至可能不務正業、炒作股票。然而,從部分企業第二代接班後的股價表現來看,反而寫下亮眼的漲幅。

過去,很多苦幹實幹的創業家,即使公司掛牌上市後,也鮮少和法人接觸。相較之下,金融科系畢業的第二代接班者,更加熱情擁抱資本市場,對企業經營展現出強烈的決心與魄力,也同步反映在企業獲利的成長,以及股價的多頭走勢之上。

國際羽絨原料大廠光隆實業就是一例。光隆掛牌近十四年,從未舉辦過法說會,直到第三代詹賀博於去年六月升任董事長,在十一月底就破例舉行法說會,並繳出破紀錄的獲利成績單,被市場解讀為「公司派作多企圖心強烈」。而詹賀博接班後,外資持股比重從一.七三%攀升至目前三.一三%,光隆股價近一年漲幅更高達一.五倍。

追蹤上市櫃公司第二代接班以來的成績單發現,少主接班後,企圖心都相當強,不僅企業經營得有聲有色,股價也展現強勁的多頭走勢,漲幅逾五成至二倍的,就有十三家公司。大慶證券自營部主管林明謙表示,當企業更換領導人,通常會帶來新面貌,如果經營績效不錯,就會吸引法人買單,帶動股價上衝。

其中,健和興總經理鄭景壬帶領公司轉型,開拓新業務,去年創紀錄獲利四.二億元,更激勵股價一度突破五十元的歷史大關。

主要生產鋁質電解電容的立隆總經理吳志銘一三年接班後,深耕4G、車用電子、風力發電等領域,獲利創下十三年新高,更激勵股價創十二年新高。

發現四 科技業挑戰高老臣輔佐,少主隔代接班從上述案例可看出,於一九七○年至一九八○年代創立的傳產企業,近年來正好達到世代交替的階段;至於高科技、精密機械、電子相關代工業,則在一九八○年代之後興起,接下來台達電、台積電等也都面臨接班議題。

蔡鴻青指出,家族企業的交棒與接班,除了考量兒女的意願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力。相較於科技業需要不斷地技術創新,產業變動快速,不見得第二代有能力接棒;而傳統產業的變動較小,通常較容易培訓第二代接班。

林瓊瀛也指出,高科技業的專業門檻相對較高,受公眾監督的情況也較一般傳產更為普遍,通常不是老闆說了算,必須在更多勢力如家族成員、老臣、大股東等之間拉扯,接班的挑戰也比傳產更加嚴峻。

因此,有些科技業老闆採取「隔代接班」,台達電就是一例,董事長鄭崇華於一二年交棒給專業經理人海英俊,在台達電歷練二十四年的大兒子鄭平出任執行長,展現了老臣搭配少主的接班佈局。

打破魔咒關鍵

繼承上一代企業家精神

輪調、見習,則是企業常見培養未來領導人的方式。

今年啟動接班佈局的工具機大廠程泰集團董事長楊德華也坦言,雖然兒女已進入董事會,並在公司任職逾三年,但目前仍需歷練,不排除先從經營團隊中找出一位董事長,在過渡時期經營公司(詳見p.92)。

不過,根據資誠的研究顯示,台灣家族企業由第二代接下經營權的比率有五七%,只繼承股權、但經營權交給專業經理人的比率為一七%。這意味著,家族企業交棒給第二代的比率,遠高於由專業經理人來經營。

「傳子或傳賢,並非一戰定江山的局面。」林瓊瀛指出,家族企業極少有絕對的傳賢或傳子,尤其是企業規模日益龐大,加上股權與經營權分離的概念在台灣日漸成熟,即使家族成員接班,也必須透過專業經理人團隊的協助。

隨著台股接班潮的到來,在新生代接班後,許多上市櫃公司將出現轉型,或展現不同的新面貌,未來這批六年級生的第二代經營績效如何,備受市場矚目。

薛明玲說,「成功是失敗之父」,第一代創業家的成功,如果傳承的過程不順利,很有可能造成「富不過三代」的命運。

事實上,《家族企業雜誌》(Family Magazine)曾統計,只有不到三○%的家族企業,成功由第一代傳承到第二代;而能再從第二代傳承到第三代的成功率,又只剩十分之一;至於成功傳承到第四代的,只有四%了。

「創業家是用生命來經營公司。」薛明玲表示,第二代接班,通常會比專業經理人經營得更好,因為他們較有使命感。然而,「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若要打破接班失敗的魔咒,則考驗著這一批台股新接班人,能否繼承上一代的企業家精神了。

這些六年級生,掌握一兆元市值—29家上市櫃企業接班人登場繼承者 公 司 職 位 接班時間 出生年 學 歷 公司市值(億元)楊舒涵 程 泰 副董事長 2014/6/24 1978 美國加州大學多媒體碩士、東海大學國貿系 83.8

何奕達 永豐餘

投資控股 總經理兼執行長 2014/6/18 1974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企管碩士 234.9 侯傑騰 東 鋼 董事長 2014/6/181973 美國哈佛大學經濟系 263.5 張巍耀 鳳 凰 董事長 2014/6/17 六年級 美國奧克拉荷馬社區大學 31.6 馬述健 泰 豐董事長 2014/6/13 1974 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商學院 93.5 駱怡君 台灣工銀 副董事長 2014/6/6 1971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企管碩士、波士頓大學企管系 150.4 廖宇翔 皇 翔 總經理 2014/5/8 六年級 — 128.2 謝國棟 大魯閣 總經理2014/3/19 1972 日本山梨大學 38.0 施宣輝 宏 碁 自建雲暨平板產品事業群總經理 2014/1/1 1973美國南加州大學電機博士、輔仁大學應用數學系 687.8 林傳捷 新美齊 董事長 2013/12/9 六年級 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企管系 16.7 詹賀博 光 隆 董事長 2013/6/20 1977 文化大學國際企研所碩士 49.6 張剛綸 嘉 泥 董事長 2013/6/19 1972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技術管理碩士、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文學系 117.3 林明昇 國 產 董事長 2013/6/11 1973美國加州大學哈斯汀法學院法學博士、喬治城大學企管系 160.3 張永傑 櫻 花 董事長 2013/6/4 六年級 — 58.1 張國煒 長 榮董事長 2013/1/1 1970 美國加州州立大學長堤分校經濟學碩士、南加大經濟系 482.3 鄭景壬 健和興 總經理 2013/1/11973 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經濟系 68.2 曾盛麟 葡萄王 執行副總 2012/7/27 1973英國史崔克萊大學行銷學博士、企管碩士、格拉斯哥大學資訊管理系 187.2 吳昕恩 新 紡 董事長 2012/6/27 1976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材料科學研究所碩士 121.4 蔡佩君 寶 成 執行長 2012 1979 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財務金融系949.4 蔡宗翰 國泰金 資深副總經理 2012 1976 美國喬治城大學法學博士、哈佛大學法律碩士 6449.1 朱博瑋 龍邦國際 總經理2011/12/16 1979 美國亞利桑納大學工業工程管理系、逢甲大學保險研究所碩士 120.8 陳翔玠 三商美邦 副董事長2011/6/28 1971 政治大學企研所碩士、美國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學士 272.3

張元賓 愛地雅

富 喬 董事長

董事長 2011/1/1 2010/8/6 1973 美國華盛頓大學財務工程碩士 23.1

49.4

鄭舒云 正 隆 董事長 2010/6/11 1975 日本早稻田大學國際經營管理碩士、美國波士頓大學商學院 133.6 楊慶祺 橋 椿董事長 2010/5/21 1971 美國加州大學企管系 93.6 吳旻潔 誠品生活 總經理 2010 1978 英國雪菲爾德廣電新聞所碩士79.4 溫銘漢 力 肯 董事長 2009/6/10 1974 美國加州大學香檳校區、台大土木系 8.3 吳昕紘 新 產 董事長2009/3/18 1974 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企管碩士 78.5 註:以近五年(2009~2014年)人事異動篩選,依接班時間排序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各上市櫃公司年報 整理:鄧麗萍、楊政諭這13家公司二代接班後,

股價漲幅逾50%

公 司 接班時股價 股價(7/29,元) 接班迄今漲幅

(%)

新 產 8.53 24.80 190.74 葡萄王 50.10 141.50 182.44 中 砂 29.10 81.90 181.44 永 光 12.51 34.80 178.18 台達電 77.40 206.00 166.15 光 隆 20.95 53.00 152.98 大立光922.00 2310.00 150.54 立 隆 19.05 43.65 129.13 永 裕 16.27 33.60 106.52 健和興21.75 44.00 102.30 協易機 7.93 15.15 91.05 菱 光 13.48 25.45 88.80 統 領 25.2441.65 65.02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031

《投資必懂》台股30年最大接班潮來 29家上市櫃企業你一定要認識的六年級接班人

2014-08-04  TCW
 
 

 

台灣第一代創業家,歷經三、四十年打拚,如今紛紛屆齡交棒,掀起台股最大接班潮,更有許多六年級生「繼承者們」陸續浮上枱面,他們有何不同?又有哪些新發現?台股投資人不能不關注這波新趨勢。

撰文‧鄧麗萍

台股三十年來最大接班潮來了!

過去五年,台灣上市櫃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異動的次數,就高達一千五百多次,其中,逾一百家的家族企業已由第二代、第三代接棒。

《今週刊》獨家調查,近五年來,有二十八位六年級生的二代接班人逐漸浮上枱面,接任董事長或總經理,或實質掌權,不僅為企業帶來新氣象,更影響到許多小股東手上的股票價值,這是一波台股投資人不能不知道的新趨勢。

這股接班潮,還成為熱門議題,今年四月底,經濟部主辦的一場中小企業傳承論壇上,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前所長薛明玲受邀主講「家族企業之轉型與傳承」,竟吸引了四、五百名聽眾,而且大部分是企業家父子檔,這場論壇最重要的議題就是「傳承」。

六月分股東會,也是市場注目焦點,永豐餘投控總經理兼執行長何奕達、寶成執行長蔡佩君、泰豐董事長馬述健、鳳凰董事長張巍耀、皇翔總經理廖宇翔……,他們都是今年在股東會期間正式亮相的家族企業新生代;更讓這波台股接班潮,推升至今年高點。

世代交替迫切

六年級生冒出頭,創五年新高企業接班議題,何以值得投資人關注?回顧台灣在一九七○年至一九八○年代成立、且快速成長的企業,以傳統產業為主,經過三十多年打拚之後,如今這批創業家紛紛屆齡交棒,由於華人企業第一代認為,企業的所有權與經營權合一,才有往前衝的動力,因此傾向由子女接班。

根據台灣董事學會的研究,台灣上市櫃公司有三分之二是家族企業,董事學會發起人、也是法國巴黎銀行董事總經理蔡鴻青指出,如今這些家族企業,已進入必須面對世代交替的階段,「這是很迫切的問題。」同樣地,中研院社會所學者李宗榮的研究也發現,近年來,台灣家族企業在上市公司董監事佔比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這意味著,企業主正在交班給自己的後代,或利用家族聯姻交叉持股。因此可見,這波有許多台灣的家族企業優先選擇由下一代成員接班。

當上市櫃公司第二代、第三代接班人浮上枱面,由於養成過程、學經歷等,都和父執輩不同,因此他們的管理、經營特色、行事作風等,也展現出不同的面貌,對企業發展有深遠影響。

發現一 喝過洋墨水抱團拓人脈,展開異業結盟相較於第一代創業家靠技術或本業,白手起家,新的這批第二代多半留學海外、念MBA(企管碩士)。「第一代的學歷普遍較低,通常會讓小孩去學他沒有學過的,例如金融、企管、法律等。」蔡鴻青指出,二代通常是MBA,正好彌補上一代的不足。

不僅如此,新一代抱團結社,借力使力,更勝於單打獨鬥的第一代。

例如去年九月,國泰金控小王子、現任資深副總經理的蔡宗翰,與華泰王子飯店董事長陳天貴的兒子、同時也是飯店副董事長陳炯福,聯手打造台灣第一座投資達二百億元的購物中心。

兩位年輕接班人在美國念高中時期是同學,因此牽成了這項異業合作案。而這次合作,可說是大膽創新之舉,既展現出不同於上一代的經營思惟,更打破了家族企業的傳統經營方向。

薛明玲分析,企業家可以傳承給子女的三種東西就是——財富、企業家精神,以及社會地位或人脈。傳承財富最簡單,通常是透過股權移轉;企業家精神則是視子女的能力和接班意願而定。

至於人脈和社會地位,企業家第二代往往透過參加校友會、同業公會、二代聯誼會等社團,彼此分享管理經驗,也藉此培養革命情感,延續上一代的人脈,不僅鞏固彼此之間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甚至展開異業結盟。

發現二 企管系出身

帶領企業轉型、組織再造

「二代接班後,都想有點作為。」蔡鴻青和一些年輕接班人接觸的過程中,感受到他們「想要做出一番成績」的焦慮,並且急於得到外界的肯定。

企業歷經第一代的輝煌盛世後,舊的成長模式面臨極限,第二代背負著第一代的光環與壓力,如何帶領企業轉型,成了他們最迫切的挑戰。

成立超過四十年的健和興,是國內老牌零組件廠,第二代鄭景壬一三年接手總經理後,帶領公司從傳統端子應用跨足電動車,在營收和獲利都繳出好成績。

同樣於一三年掌舵的嘉泥第三代張剛綸,讓這家老字號水泥廠轉型為建商的態勢,也極為明確。嘉泥去年雖然獲利十二億元,但並非來自水泥本業挹注,而是靠處分土地與轉投資事業。張剛綸在今年股東會表示,「仍不放棄水泥本業,但未來營收成長動能,將來自資產開發。」目前,張剛綸也積極推動嘉泥轉型的新佈局,和知名餐飲品牌的赫士盟集團第二代合作,在台北市大直開發餐飲大樓,正式進軍餐飲業。事實上,赫士盟集團第二代、執行副總葛世中,正是嘉泥發言人、張剛綸表妹王立心的夫婿,兩集團的合作是親上加親。

此外,由於企業家第二代幾乎都有MBA學位,往往展現與上一代不同的經營風格。他們接班後的當務之急,就是強化制度,導入更現代化的經營理念,降低人治色彩、建立遊戲規則,並且強調專業分工。

葡萄王第二代曾盛麟,一○年回台擔任父親曾水照的特助,英國史崔克萊大學企管碩士、行銷學博士的他,面對父親創辦的公司仍停留在磁碟片時代、員工平均年齡達四十五歲,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推動組織再造與創新(詳見p.95)。

「接班,就是制度的落實。」資誠企管顧問林瓊瀛指出,第一代經營者高度仰賴自身的領導權威,許多事情一把抓,隨著企業規模變大,可能出現無效率、組織怠惰的問題,因此,幾乎所有第二代對於公司治理最大的共識,就是希望能夠強化制度的力量,包括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組織流程等制度。

發現三 擅財務操作擁抱資本市場,股價亮眼曾有一種說法是:「第二代接班,先賣股票再說。」原因是,第二代可能無法延續創業家的經營成績,甚至可能不務正業、炒作股票。然而,從部分企業第二代接班後的股價表現來看,反而寫下亮眼的漲幅。

過去,很多苦幹實幹的創業家,即使公司掛牌上市後,也鮮少和法人接觸。相較之下,金融科系畢業的第二代接班者,更加熱情擁抱資本市場,對企業經營展現出強烈的決心與魄力,也同步反映在企業獲利的成長,以及股價的多頭走勢之上。

國際羽絨原料大廠光隆實業就是一例。光隆掛牌近十四年,從未舉辦過法說會,直到第三代詹賀博於去年六月升任董事長,在十一月底就破例舉行法說會,並繳出破紀錄的獲利成績單,被市場解讀為「公司派作多企圖心強烈」。而詹賀博接班後,外資持股比重從一.七三%攀升至目前三.一三%,光隆股價近一年漲幅更高達一.五倍。

追蹤上市櫃公司第二代接班以來的成績單發現,少主接班後,企圖心都相當強,不僅企業經營得有聲有色,股價也展現強勁的多頭走勢,漲幅逾五成至二倍的,就有十三家公司。大慶證券自營部主管林明謙表示,當企業更換領導人,通常會帶來新面貌,如果經營績效不錯,就會吸引法人買單,帶動股價上衝。

其中,健和興總經理鄭景壬帶領公司轉型,開拓新業務,去年創紀錄獲利四.二億元,更激勵股價一度突破五十元的歷史大關。

主要生產鋁質電解電容的立隆總經理吳志銘一三年接班後,深耕4G、車用電子、風力發電等領域,獲利創下十三年新高,更激勵股價創十二年新高。

發現四 科技業挑戰高老臣輔佐,少主隔代接班從上述案例可看出,於一九七○年至一九八○年代創立的傳產企業,近年來正好達到世代交替的階段;至於高科技、精密機械、電子相關代工業,則在一九八○年代之後興起,接下來台達電、台積電等也都面臨接班議題。

蔡鴻青指出,家族企業的交棒與接班,除了考量兒女的意願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力。相較於科技業需要不斷地技術創新,產業變動快速,不見得第二代有能力接棒;而傳統產業的變動較小,通常較容易培訓第二代接班。

林瓊瀛也指出,高科技業的專業門檻相對較高,受公眾監督的情況也較一般傳產更為普遍,通常不是老闆說了算,必須在更多勢力如家族成員、老臣、大股東等之間拉扯,接班的挑戰也比傳產更加嚴峻。

因此,有些科技業老闆採取「隔代接班」,台達電就是一例,董事長鄭崇華於一二年交棒給專業經理人海英俊,在台達電歷練二十四年的大兒子鄭平出任執行長,展現了老臣搭配少主的接班佈局。

打破魔咒關鍵

繼承上一代企業家精神

輪調、見習,則是企業常見培養未來領導人的方式。

今年啟動接班佈局的工具機大廠程泰集團董事長楊德華也坦言,雖然兒女已進入董事會,並在公司任職逾三年,但目前仍需歷練,不排除先從經營團隊中找出一位董事長,在過渡時期經營公司(詳見p.92)。

不過,根據資誠的研究顯示,台灣家族企業由第二代接下經營權的比率有五七%,只繼承股權、但經營權交給專業經理人的比率為一七%。這意味著,家族企業交棒給第二代的比率,遠高於由專業經理人來經營。

「傳子或傳賢,並非一戰定江山的局面。」林瓊瀛指出,家族企業極少有絕對的傳賢或傳子,尤其是企業規模日益龐大,加上股權與經營權分離的概念在台灣日漸成熟,即使家族成員接班,也必須透過專業經理人團隊的協助。

隨著台股接班潮的到來,在新生代接班後,許多上市櫃公司將出現轉型,或展現不同的新面貌,未來這批六年級生的第二代經營績效如何,備受市場矚目。

薛明玲說,「成功是失敗之父」,第一代創業家的成功,如果傳承的過程不順利,很有可能造成「富不過三代」的命運。

事實上,《家族企業雜誌》(Family Magazine)曾統計,只有不到三○%的家族企業,成功由第一代傳承到第二代;而能再從第二代傳承到第三代的成功率,又只剩十分之一;至於成功傳承到第四代的,只有四%了。

「創業家是用生命來經營公司。」薛明玲表示,第二代接班,通常會比專業經理人經營得更好,因為他們較有使命感。然而,「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若要打破接班失敗的魔咒,則考驗著這一批台股新接班人,能否繼承上一代的企業家精神了。

這些六年級生,掌握一兆元市值—29家上市櫃企業接班人登場繼承者 公 司 職 位 接班時間 出生年 學 歷 公司市值(億元)楊舒涵 程 泰 副董事長 2014/6/24 1978 美國加州大學多媒體碩士、東海大學國貿系 83.8

何奕達 永豐餘

投資控股 總經理兼執行長 2014/6/18 1974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企管碩士 234.9 侯傑騰 東 鋼 董事長 2014/6/181973 美國哈佛大學經濟系 263.5 張巍耀 鳳 凰 董事長 2014/6/17 六年級 美國奧克拉荷馬社區大學 31.6 馬述健 泰 豐董事長 2014/6/13 1974 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商學院 93.5 駱怡君 台灣工銀 副董事長 2014/6/6 1971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企管碩士、波士頓大學企管系 150.4 廖宇翔 皇 翔 總經理 2014/5/8 六年級 — 128.2 謝國棟 大魯閣 總經理2014/3/19 1972 日本山梨大學 38.0 施宣輝 宏 碁 自建雲暨平板產品事業群總經理 2014/1/1 1973美國南加州大學電機博士、輔仁大學應用數學系 687.8 林傳捷 新美齊 董事長 2013/12/9 六年級 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企管系 16.7 詹賀博 光 隆 董事長 2013/6/20 1977 文化大學國際企研所碩士 49.6 張剛綸 嘉 泥 董事長 2013/6/19 1972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技術管理碩士、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文學系 117.3 林明昇 國 產 董事長 2013/6/11 1973美國加州大學哈斯汀法學院法學博士、喬治城大學企管系 160.3 張永傑 櫻 花 董事長 2013/6/4 六年級 — 58.1 張國煒 長 榮董事長 2013/1/1 1970 美國加州州立大學長堤分校經濟學碩士、南加大經濟系 482.3 鄭景壬 健和興 總經理 2013/1/11973 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經濟系 68.2 曾盛麟 葡萄王 執行副總 2012/7/27 1973英國史崔克萊大學行銷學博士、企管碩士、格拉斯哥大學資訊管理系 187.2 吳昕恩 新 紡 董事長 2012/6/27 1976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材料科學研究所碩士 121.4 蔡佩君 寶 成 執行長 2012 1979 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財務金融系949.4 蔡宗翰 國泰金 資深副總經理 2012 1976 美國喬治城大學法學博士、哈佛大學法律碩士 6449.1 朱博瑋 龍邦國際 總經理2011/12/16 1979 美國亞利桑納大學工業工程管理系、逢甲大學保險研究所碩士 120.8 陳翔玠 三商美邦 副董事長2011/6/28 1971 政治大學企研所碩士、美國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學士 272.3

張元賓 愛地雅

富 喬 董事長

董事長 2011/1/1 2010/8/6 1973 美國華盛頓大學財務工程碩士 23.1

49.4

鄭舒云 正 隆 董事長 2010/6/11 1975 日本早稻田大學國際經營管理碩士、美國波士頓大學商學院 133.6 楊慶祺 橋 椿董事長 2010/5/21 1971 美國加州大學企管系 93.6 吳旻潔 誠品生活 總經理 2010 1978 英國雪菲爾德廣電新聞所碩士79.4 溫銘漢 力 肯 董事長 2009/6/10 1974 美國加州大學香檳校區、台大土木系 8.3 吳昕紘 新 產 董事長2009/3/18 1974 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企管碩士 78.5 註:以近五年(2009~2014年)人事異動篩選,依接班時間排序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各上市櫃公司年報 整理:鄧麗萍、楊政諭這13家公司二代接班後,

股價漲幅逾50%

公 司 接班時股價 股價(7/29,元) 接班迄今漲幅

(%)

新 產 8.53 24.80 190.74 葡萄王 50.10 141.50 182.44 中 砂 29.10 81.90 181.44 永 光 12.51 34.80 178.18 台達電 77.40 206.00 166.15 光 隆 20.95 53.00 152.98 大立光922.00 2310.00 150.54 立 隆 19.05 43.65 129.13 永 裕 16.27 33.60 106.52 健和興21.75 44.00 102.30 協易機 7.93 15.15 91.05 菱 光 13.48 25.45 88.80 統 領 25.2441.65 65.02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032

七年級女生 救活50歲老出版社

2014-08-25  TCW  
 

 

八月十二日,參觀人數創史上新高(破六十萬人)的漫畫博覽會落幕,曾出版《哆啦A夢》、《名偵探柯南》等著名漫畫的青文出版社,正是博覽會上備受注目的參展廠商之一。

今年成立滿五十年的青文,光靠《哆啦A夢》一套漫畫,近四十年共賣出超過三千萬冊,為台灣銷售量第一,《名偵探柯南》總銷量也將突破八百萬冊。但這家老字號出版社,六年前卻一度陷入危機,虧損達八千萬元,旗下漫畫、雜誌退貨還比賣出的多。直到第三代接班人——青文總經理黃詠雪上任,才出現曙光。

黃詠雪六年前接班時才二十六歲,如今在出版業逐漸蕭條之際,她卻讓青文順利轉虧為盈,代理的《ViVi唯妳》、《mina米娜》日系時尚雜誌,更蟬聯五年女性雜誌零售銷量冠、亞軍,加上另一本《With與妳》,共囊括近四成市占率,成為台灣第一大女性雜誌出版社。

第一步:專注市場停掉賠錢刊物,專做女性誌

從漫畫轉做時尚雜誌,黃詠雪讓五十歲的青文轉型,第一件事就是「專注」。

青文早年以漫畫打下知名度,二○○一年,在黃詠雪的父親、社長黃寄萍決定下,出版台灣第一本日本時尚雜誌《Cawaii!卡娃衣》少女流行誌,第一年就登上暢銷排行榜,接下來五年間又代理三本雜誌,投資毫不手軟。

當時青文在出版業占有一席江山,但快速擴增產品線,卻將它差點擊垮。

金融海嘯前一年,黃寄萍又計畫跨足男性雜誌市場,代理日本最暢銷的《Men's JOKER時尚客》,沒想到,這筆投資卻讓青文一年慘賠兩千萬元。

黃詠雪回憶,當時忽略了台、日兩國市場差異,由於該雜誌著重教導男性上班族穿搭,對每天都得穿西裝上班的日本人來說,很有參考價值;但台灣男性穿正式服裝的場合不多,鮮少重視打扮,讀者不埋單內容,也拉不到廣告,雜誌出了一年半後,只好停刊。這一停就賠掉兩千萬元。

黃詠雪重新檢視公司的財務狀況,她發覺累積虧損竟然達八千萬元。為了止血,她再停掉另一本賠錢雜誌,資遣近三十名員工,其中還包括不少由祖父、父親聘雇的老臣,「(接班)第一個月每晚只睡一、兩個鐘頭,隔天還要一個個拜託人家走,心裡很難過,畢竟我們是家族企業??。」黃詠雪回憶。

第二步:在地化原創改版提案,自製經費增一成

這次教訓,讓青文停下腳步,專注經營現有的三本女性雜誌。近年來出版業走下坡,更堅定黃詠雪的轉型決心,「在地化」則是青文做的第二件事。

其他歐美、日系時尚雜誌,大約一年才改版,但青文為更貼近台灣流行趨勢,去年起,旗下《ViVi唯妳》等雜誌每三個月到半年就改版一次,小至單元企畫,大至封面版型,都重新設計。

此外,當其他雜誌因為不景氣,開始縮減頁數、甚至停刊的時候,青文投入雜誌自製內容經費還增加一○%,黃詠雪更要求編輯在出刊前一個半月,須提出三到六個企畫案,並且主題不能和日本版原有的重複,還讓所有編輯部的員工參與投票,誰的點子有創意、誰的老梗,高下立判。

「以前做雜誌很容易,每三個月一次循環,講來講去都是當季新品有哪些、怎麼穿顯瘦,或哪些品牌在打折;現在讀者口味變得很快,一直這樣她們會膩。」黃詠雪說,如何讓願意掏錢買雜誌的粉絲更死忠,正是青文轉型思考的關鍵。

第三步:辦活動向廣告客戶證明影響力

於是,青文抓住年輕女性愛美、愛現的心理,和日系服裝品牌合作,舉辦「mina調查團」活動,在雜誌上招募讀者,藉由臉書投票,從上百位報名者當中,選出服裝模特兒,由編輯到專櫃親自指導穿搭,為讀者解惑。

藉由上述方式,不只透過臉書提升雜誌知名度,也讓廣告主和讀者有更多互動,為其帶來立即銷售機會,更願意投放雜誌廣告。

如今,青文三本時尚雜誌銷售額與廣告收入已達一比一,不像創刊初期,連送廣告都沒人要。

「他們(青文)這幾年明顯變得更有活力,更能抓住台灣年輕人的閱讀口味。」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洪善群觀察;《愛女生》雜誌副社長吳雅媚也表示,舉辦穿搭、美妝等活動,全是為了建立與讀者間的緊密關係,並向廣告客戶證明影響力,以換取額外收入。

下一步:走秀和網購引進日本時裝秀,線上賣衣

青文的下一個目標,是引進更多女性時尚活動。兩年前,青文與日本吉本興業合作,將著名的「東京女孩服裝秀」引進台灣,舉辦「最強美少女盛典」,去年更結合剛成立的購物網站資源,讓讀者除了看日本模特兒走秀,更能當場把類似的服飾款項買回家。

「日系雜誌,品牌單價低,透過媒體或娛樂活動接觸年輕人的機會高,商機滿大的。」台灣康泰納仕樺舍集團董事總經理劉震紳說。

不過,青文去年跨足電子商務仍未獲利。黃詠雪坦言,有些know-how還在摸索,像編輯認為流行的螢光色服飾,因網購無法試穿,反而不比安全色系好賣,「跟我們想的不一樣。」

過去六年,青文縮編,深耕女性時尚雜誌市場,反站穩第一,然而,出版業面對數位化衝擊,對年屆半百的青文來說,轉型之路或許才正要開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810

七年級啤酒女王 賣「新鮮」年收破三億

2014-12-01  TCW

日前,美國雜誌《企業家》(Entrepreneur)報導,成立三年的手工啤酒釀造商金路(Golden Road Brewing)在洛杉磯崛起,單年營收已衝破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三億元),背後最大推手是不到三十歲的聯合創辦人吉兒(Meg Gill)。

吉兒入行不過六年,卻憑著《企業家》所形容的「嗆辣活力」在啤酒業闖出一番成績:金路不但是洛杉磯最大的手工啤酒釀造商,鋪貨高達上千家餐廳,今年營業額估計將比去年成長五成,是鮮釀啤酒界口中傳奇的「啤酒女王」。

「搶鮮」是金路啤酒能在洛杉磯站穩腳步的關鍵字。吉兒觀察,同樣是啤酒,當今消費者寧可買在地鮮釀、而不是比利時製造的啤酒,因為越靠近釀造地,生產、出廠時間越短的啤酒口感、風味都更佳。

更重要的是,鮮釀啤酒的賞味期只有一星期,她認定,分銷速度決定業績,為此卯足全力使上軟纏硬磨的功夫,把最新鮮的啤酒在最短時間內送到消費者買得到的據點,像是她每個週末都載著一桶桶新鮮啤酒來回好市多(Costco)四到八趟,向來客推銷。

不買廣告,猛做公益贊助

此外,吉兒研發出消除罐裝啤酒的鋁罐金屬味,開業界先例,讓鮮釀啤酒裝在鋁罐中(鮮釀原本只能木桶裝或玻璃瓶裝)一來降低成本,還可保護啤酒風味不受光線影響。據酒客表示,鋁罐裝的金路口味和玻璃瓶裝一樣好。

由於吉兒把資金全都投入拓展通路、升級設備,廣告預算幾乎是零,因此她放棄請代言人、買廣告的路數,改走到處贊助的「免費行銷」,從慈善活動、專業體育賽事,到戲劇公益演出,高頻率曝光金路啤酒的商標與名號。

這招零元啤酒大口喝的免費行銷術在當地打出知名度,也順勢釣上同樣參加贊助的通路商與餐飲零售業者。吉兒說:「投入贊助讓這些零售商認為你很願意花錢在行銷,未來合作的機會就大增。」金路在第一年就打通洛杉磯超過一千五百個零售點,包含全食超市(Whole Food)、喬氏超市(Trader Joe's)、洛杉磯兩大棒球場和洛杉磯機場等。

吉兒的敢衝敢撞打下事業江山,並登上今年《富比世》(Forbes)「三十位三十歲以下最有影響力人物」排行榜。「她夠聰明,又有行動力,」金路的另一位創辦人亞諾(Tony Yanow)說,「無怪乎業界都叫她『啤酒界發電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36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