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廖志良(Arron)是一名雪糕狂人,對製雪糕的投入程度可謂走火入魔。早於讀書時期,Arron已走遍意大利、法國及日本,拜訪名師學做雪糕,○九年開舖後,即設立「研究室」,鑽研各種各樣的怪味雪糕,除了龍蝦味、鵝肝味,還有煙熏味及液態氮雪糕等。這位雪糕界的「愛恩斯坦」,出盡法寶求創新,可惜「研究成果」和市場反應不一致,淺水灣門市冷清,開舖三年,燒錢二百萬,夠買半層樓,一二年更因加租結束門市,靠熟客訂貨及教班苦苦經營。想不到,有學生最後變身「伯樂」,出資在人流暢旺的銅鑼灣重開門市,曬冷器材搞綽頭,開店僅一個月,已收支平衡。Arron的雪糕夢,終於找到一線生機。 鑼灣皇室堡地下,有間開張僅個多月的雪糕店,名叫「Ice Cream Gallery」。店舖約二百呎,最搶眼的,不是主角雪糕,而是一部部製雪糕的器材,如煙熏機、液態氮攪拌機等,猶如工具展覽。一開機,店舖即霧氣瀰漫,吸引途人圍觀。為試分子雪糕而來的顧客陳小姐,叫了一杯五十元的煙熏紅鹽朱古力雪糕,其間不斷為製作過程拍照,她品嚐後表示:「朱古力味比其他牌子濃,價錢算合理。」 店舖賣點除了不同製作方法,還有獨家的怪味雪糕,包括龍蝦、鵝肝等「尊貴」口味,鵝肝味一小球盛惠九十大元,但肯「嘗鮮」的客人並不多。另一位顧客陳小姐,透過團購,半價買了十杯雪糕,和朋友試了龍蝦、鵝肝及白松露,她邊吃邊指味道「麻麻」:「味道唔太夾,呢種食材唔應該用來整雪糕,似係gimmick嘢,試一次,唔會再買,其實正常口味好食好多。」 幕後「主腦」寸爆同行 Ice Cream Gallery的老闆李先生,原從事建築業,與友人投資一百萬開店,但雪糕店的幕後「主腦」,其實是四十出頭、一臉鬍鬚的雪糕狂人Arron。他白天躲在觀塘工廠做雪糕,晚上將雪糕送往銅鑼灣,順便指導行外人李先生,如何處理雪糕。聽到有客人「彈」他的「尊貴」雪糕,他即戚眉道:「總有人欣賞同不欣賞。」說到興起,更狠批行家:「出面嘅雪糕,大部分都係溝粉嘅。雪糕基本元素係奶、蛋、糖,但好像而家流行嘅Gelato,幾乎全部係化學粉混合,肯落奶已經好俾面,蛋就更加冇可能,其實客人食咗咩落肚呢?根本唔係雪糕嚟。」除了他的出品,坊間有沒有「真」雪糕?「冇。」Arron斬釘截鐵地搖頭。其中一個欣賞Arron的人,便是新店的投資者李先生。「我好鍾意食雪糕,上年上網搵雪糕課程,搵到Arron嘅班,上完堂,印象好深。」他指Arron製作的雪糕真材實料、口味特別,欠缺的只是推廣渠道,便出資以特許經營模式開店,再將盈利分紅予Arron。皇室堡店月租要十萬元,但開店首月,已收支平衡,成績不錯。 怪味雪糕響朵 Arron標榜以家庭製作模式生產雪糕,門市吃到的每一口出品,都是他親手製作。位於觀塘工廈內的工廠,五百呎,放滿各種器材,猶如「研究室」,更有一些平常不會出現在甜品店的食材,如活生生的龍蝦及未煮熟的鵝肝。每日,他都一個人在觀塘工場閉關整雪糕,訂單多時才會有一、兩個兼職幫忙,他指難請長工:「啲人走得好快,最耐都係做咗一年。」事事親力親為,還有一個原因,便是怕「秘方」外洩。訪問期間,他便以商業秘密為由,拒絕示範製作龍蝦及鵝肝等獨家口味雪糕,但強調:「每一啖雪糕,都有龍蝦肉或鵝肝。」整雪糕用的鵝肝,購自SOGO超市,每塊成本要三百多元,而龍蝦則是街市的活龍蝦,Arron表示:「一隻五百克嘅龍蝦,好多部分都用得著,大約整到五百毫升雪糕,未計其他開支,一球雪糕嘅材料成本已十幾蚊。」記者試味,龍蝦雪糕在口中融化後,就像是雪凍的龍蝦湯,而且吃到細微的蝦肉。其實,Arron對雪糕講究已是「走火入魔」,整雲呢拿雪糕用一條條新鮮香草,而綠茶雪糕亦由五種不同類別及煎煮狀態的茶葉製成,牛奶來自澳洲。另外,從煮法到入盒亦有一套:「熱奶要分四次倒入蛋漿,先唔會變蛋花湯;雪糕入盒時唔可以壓,否則會破壞結構,一定唔好食。」現時,工廠還提供雪糕到會,客人大都是淺水灣店的熟客,及上雪糕班的學生。到會的雪糕口味選擇更多,如法國蝸牛雪糕、溏心鮑魚雪糕等,最貴每五百毫升要八百元。對於Arron來說,任何食材都可變成雪糕,唯一承認失敗的是和牛雪糕,他笑說:「係有牛味,但味道無層次,浪費咗塊牛肉。」 芝麻雪糕製作方法 淺水灣店蝕足三年 自信十足的Arron,○九年豪擲一百五十萬,於淺水灣影灣園的商場開設雪糕店,因他視自己的雪糕為藝術品,因此取名Ice Cream Gallery。同年,加設觀塘工廠。不過,開業三年,莫說回本,每月更倒蝕三、四萬,連成本累計燒掉二百萬,如不是早幾年開設廣告公司時掙下積蓄,根本撐不了這樣久。他表示:「當初想行尊貴路線,諗住淺水灣啲人消費得起,點知嗰度人流好低,而家諗番選址係個錯誤決定。」顧客疏落,更遭其他行家奚落。「試過有兩個喺ifc開Gelato雪糕店嘅意大利人,帶同太太來買雪糕,食完就走到店員前大叫rubbish,然後哈哈大笑。」這一件事,反而令Arron更有決心堅持下去,希望有一日做出成績。不過,他的固執,亦曾變成「趕客」,「試過有時裝店搵我哋合作拍攝,用雪糕配合彩色春裝,但因為我啲雪糕不加色素,顏色唔夠靚而作罷。」只懂埋首整雪糕的Arron,一直無法將公司扭虧為盈。一二年九月,淺水灣門市租金由四萬加至八萬,終結業收場。死心不息的Arron,退守觀塘工廠,繼續經營到會雪糕,以及開班教整雪糕,他表示:「結束門市,公司反而有微利,就咁做住先。」 狂人「成魔」之路 Arron與雪糕的緣分,可追溯至小學時期。當時,每逢獲得好成績,父母便會以雪糕作獎勵,所以他年紀小小已經想:「如果自己識整,咪唔使咁辛苦考試先有雪糕食囉。」中學畢業後到英國讀書,讀的是多媒體,其實主修「雪糕學」,由於歐洲各國之間的交通費便宜,他便到處跑學整雪糕。第一站先去意大利學習Gelato,「結果好失望,原來只係教用部機,將唔同粉漿混合,我忍唔住話:『This is lying!』導師卻回敬:『No, this is business'。」為整「真正」的雪糕,Arron有時間就跑去上烹飪課程,後來有廚師推薦他到法國拜師學藝。在法國做學徒,先要做打雜,朝九晚九,但之後他從法國師傅身上,學到創新精神:「師傅試過用醋加菜、橙皮來整雪糕。」畢業回港後,Arron先從事廣告行業,後來成立廣告公司做老闆,但仍有一個雪糕夢。有次到日本旅行,便拜訪一位老師傅,學整綠茶雪糕。多年累積的「功夫」,終於令他下定決心實現夢想。圓夢之路崎嶇難行,如今銅鑼灣店生意理想,Arron總算一吐烏氣,但他也承認,一直以來對雪糕的製作只是個人喜好追求,未必符合市場需要。痛定思痛,如今他已學懂在facebook群組收集意見,瞭解顧客口味,Arron笑說:「早排有間時裝鋪推出眼淚味雪糕好受歡迎,藍色o架喎,女仔係咪鍾意?希望之後做一啲口味,迎合番大眾啦。」 開業資料 & 營業資料 壹點意見 Lab Made分子雪糕的老闆Ronnie,兩年前在大坑開設香港首間液態氮雪糕專門店。開店前,他曾拜訪Ice Cream Gallery老闆Arron,交流意見。一二年,《壹盤生意》採訪Ronnie時,亦找Arron給予意見。如今,Lab Made已後來居上,成為雪糕新星,並在尖沙咀、將軍澳、北角、屯門開設分店。因此,本刊找來Ronnie試食Arron出品的龍蝦、朱古力及奶茶蛋撻味雪糕,並給予意見:1.龍蝦雪糕夠特別,食得出龍蝦鮮味,但不及龍蝦湯般濃味,可以加強味道。奶茶蛋撻味夠香,但兩者有點「唔夾」。2.平日多留意受歡迎美食,並思考能否轉化為雪糕,Lab Made每兩星期會轉一次味,而且不會考慮以肉類作原料。3.裝雪糕的透明膠盒可印上logo作為宣傳,而門市選址十分重要,雪糕是即興食物,一定要揀人流暢旺的地點。 |
| ||||||
台灣銀行業的登陸大戰,在二○一五年將正式進入數位金融戰,揭開序幕的,則是富邦金控旗下的富邦華一銀行。 四月十日,富邦華一銀行(前身為首家由兩岸合資成立的銀行華一銀)上海分行舉行開幕式,會後,富邦金董事長蔡明忠步入氣派的分行內,走過展示多幅畫作和藝術品的長廊、開放式書房後,來到讓他駐足最久的地方:客戶識別系統、觸控桌面、Kinect 3D體感互動室。 蔡明忠站在體感互動室的螢幕牆前,伸手體驗,當畫面隨著手勢指令,跳到服務介面時,他忍不住笑道:「哇,真的很方便。」蔡明忠隨後也表示,中國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許多做法,值得引入台灣。 「只要決定來中國,都躲不過(數位金融戰),根本沒選擇。」富邦華一銀行行長詹文嶽指出,不同於台灣,中國互聯網金融化的過程,跳過網路銀行的階段,直接進展到手機銀行,這也是為什麼,阿里巴巴的支付寶、騰訊的微信等業者發展之快,令人瞠乎其後,甚至被視為解構傳統金融服務和實體分行的勁敵。 進攻中國銀行業,傳統的分行登陸戰,已經落伍,數位金融戰成最新戰場。 詹文嶽指出,為此,富邦決定未來每年投資人民幣一億元(約合新台幣五億元)在IT系統上,並做好至少燒錢五年的心理準備,「我們已經開啟『IT投資元年』了。現階段我的競爭對手不是台資銀行,而是當地銀行,至少要先和他們打成平手。」而富邦華一敢大動作投資,就是因為它擁有其他台灣銀行業者欠缺的據點與消金優勢。 先天優勢:取得發卡執照,同業中最快 在中國,支付寶、微信等蔚為數位金融服務潮流的平台,不論多普及,最終仍都要結合使用者的銀行戶頭、銀行卡,才能進行交易,故實體的借記卡(Debit card)是傳統銀行連結用戶與這些數位平台的橋梁,也是發展數位金融業務的基礎。 中信金控信用卡暨支付事業總處副總經理李章偉表示,在登陸的台資銀行中,唯有富邦華一銀行取得執照,並於去年底發行借記卡,與同業相比,算是搶得先機。 富邦華一銀行的第一步已跨出去了,目前借記卡發卡量已達六千張,詹文嶽發下豪語:目標是維持每一季五千到六千張的成長量,今年底前倍增至兩萬到三萬張。 他的評估是,來自台灣的上海長住人口約二、三十萬人,只要今年底前能搶下十分之一,目標就能「達陣」。 秘密武器:設平台,對接數位支付工具 不過,這僅是最基本的「固樁」功夫,接下來要如何超越當地銀行?這就仰賴戰略的第二步:打造ECIF(Enterprise Customer Information Facility,企業及客戶信息平台),亦即電子金融平台。 這個平台猶如多功能插座,可與各支付工具的系統相容,不管是支付寶、微信、銀聯,插上去皆可使用。「我先和他們(支付寶、微信、銀聯)變成好朋友,再利用他們已經建立好的平台來便利我的客戶。」詹文嶽解釋。 不過ECIF最大的價值,不僅僅是做為連結其他業者的平台,而是大數據分析能力,除了銀行本身客戶端的資料庫之外,還可向其企業客戶買消費者行為的相關數據,分析其行為模式。 詹文嶽舉例,根據數據分析結果,養狗的人違約率比養貓的人低,「養狗的人需要花更多時間遛狗、陪伴狗,通常責任感較強」;另外,鞋子亂排者也比整齊排放者容易違約。 能將大數據分析到此細緻程度,是富邦華一視為超越同業的秘密武器。身為中國市場的後進者,若台資銀行分析數據能比當地金融業者更快、更深入,或許將是與陸資銀行或支付寶、微信等數位平台抗衡,甚至打敗對方的關鍵所在。 面對支付寶、微信等業者來勢洶洶,詹文嶽認為,金流體系仍由傳統銀行掌握,再加上支付寶、微信被納入金融監管體系、拿到相關牌照後,就必須如傳統銀行一樣,提列存款準備金、呆帳準備,資金成本大幅拉高,既有優勢不復,「等他們不能像現在這樣為所欲為,我們又開始占上風了。」 後發策略:搶次要客戶、結盟中小通路 因此,富邦華一將持續設實體分行,預計年底前將超過二十個據點,透過實體據點接近消費者,打造品牌知名度。 但就算台資銀行穩紮穩打,畢竟進軍中國的時間點已落後別人許久,所以發揮台灣業者「小而美」優勢,搶攻利基客戶是唯一的路,以中國市場之龐大,其實仍大有可為。 詹文嶽指出,在風險承擔程度許可的前提下,搶攻「sub-prime(次要)客戶」是可行的藍海策略,像是微型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村客戶等。另一位民營銀行高層則建議,不論發展實體銀行卡或行動支付系統,台資銀行可考慮的是,與當地中小型通路業者來結盟。 與中國業界密切交流的民營行動支付聯盟、群信科技董事長林志盈認為,台灣業者去了當地,未必非要到一線城市搶灘不可,若能在二、三線城市耕耘有成,不但發揮數位金融打破疆域界線的優勢,且能搶占一定市場。 為了在中國的數位金融戰場展身手,富邦金控使出背水一戰的決心,其他國銀業者則拭目以待。不過對於未來欲搶進的台灣銀行業來說,富邦華一銀行的做法,能否真正搶下方興未艾的中國金融數位化商機,或許將是金管會推動Bank3.0政策,最佳的實戰場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