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對抗衰老和癌癥的細胞自噬拿下2016諾獎 尚未產業應用或令市場失望

幾個小時前,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開面紗,日本分子細胞生物學家、京都工業大學大隅良典因其在自噬性溶酶體方面做出的貢獻而摘得桂冠,並獲得獎金800萬瑞典克朗,約合625萬人民幣。

大隅良典的研究側重於酵母細胞自噬,在該研究中他“朝著闡明自噬的分子機制和生理意義,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該點評來自於2012年京都獎,大隅良典是那一年生命科學相關的京都獎唯一獲獎人,在此之前,2010年諾獎得主山中伸彌在2010年也曾獲得了京都獎)。

在諾獎公布的獲獎原因中,對於大隅良典的研究貢獻官方是如此表述的:他的工作不但揭示了一種基本的細胞基質,更多許多疾病的闡明鋪平了道路。

尚無產業應用

不過相比較去年屠喲喲獲獎的“滿屏漲停”,此次諾貝爾醫學獎恐怕會使二級市場的投機者失望了,第一財經記者通過了解得知,相比較此前被媒體和學界高度猜測的基因編輯以及腫瘤免疫治療,細胞自噬目前在全球範圍尚未觸及真正的臨床產業應用,仍處於研究階段,並且距離產業技術的落地還有比較遙遠的一段距離。

“細胞自噬比較類似細胞雕亡,雕亡和自噬是細胞死亡的兩種途徑。它是一個科學研究的現象,結合大隅良典研究的這個途徑,有可能在一些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起作用,從而產生藥物開發的靶點。”上海東富龍醫療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勞昕元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

“但是細胞自噬本身並不是一個平臺級的技術,所以不會有很大的產業熱點,因為它無法在某個領域馬上應用去治病。相對來說,免疫治療和基因編輯雖然還沒有獲得諾獎,但這兩個技術在產業界卻是多面手。有很多實際臨床應用的案例,所以在熱點度上來說,細胞自噬肯定是差很多的。”

另一位醫療領域投資人高特佳投資合夥人王海蛟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達了相似的觀點,“在目前國內上市公司的布局中,還沒有發現與之相關的產業化研究。細胞自噬在抗衰老和帕金森相關疾病的的應用機制上研究更早一些,而抑制腫瘤領域目前是一個潛在的研究方向。”

如何對抗衰老?

“和細胞自噬產業化相關的最主要是關註與藥物相關的靶點和臨床進度,它是一個現象,目前並沒有直接很廣泛的應用。”勞昕元說。

自噬,是一種細胞處於壓力之時消化蛋白質和細胞器的自適應過程,以下幾種情況會導致自噬現象的發生:第一種情況是異源自噬,當一些感染性的例子進入細胞後,細胞就會啟動自噬程序,清除異物,這在細胞消滅病原體上有著重要意義; 第二種情況是細胞的自我修複,在運作一定時間後,一些細胞就會出現受損。自噬能夠吃掉這些舊的細胞器,並把消化後產生的大分子原料用於新細胞的合成。

細胞自噬近年來受到熱捧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就在於這些機理與疾病的關聯,其中,首當其沖便是對抗衰老。

細胞自噬的典型特征是形成自噬體並呈遞給溶酶體,這一過程在蛋白質和細胞器質量控制中起基礎作用並維持了細胞能量的穩態。一些研究表明,自噬與細胞衰老密切相關,參與蛋白酶和自噬相關調節的BAG蛋白家族中BAG3/BAG1比值在複制性衰老時增高,且BAG3在細胞衰老時能介導自噬的激活。研究還發現在Ras誘導的細胞衰老進程中亦可觀察到較高的自噬活性。

除此以外,對於抑制腫瘤細胞自噬也讓學界充滿期待,近年來大量的研究表明,自噬與腫瘤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許多調節自噬的藥物被用於臨床腫瘤治療的研究中。

不過,對於許多細胞生物學的科研人員來說,相比較細胞自噬,細胞雕亡這個名詞可能更為親切:2002年“細胞雕亡”就已經獲得了諾貝爾生理/醫學獎,而這次,14年後,與之一脈相承的細胞自噬再次獲得了諾獎評審委員會的屬意。

根據科研公開資料,“細胞雕亡”(又稱“程序性細胞死亡”)規律的發現曾讓人們更好的了解了生老病死的客觀規律,而如今,細胞自噬恐怕將會賦予臨床更多的探索意義:它可以幫助人類更有效的延緩衰老、攻克腫瘤疾病,這些臨床應用的領域包括癌癥、帕金森癥、阿爾茨海默以及心肌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434

樸槿惠願提前卸任 韓國民眾依舊失望

隨著由樸槿惠總統所引發的“閨蜜幹政”醜聞席卷韓國,韓國的內政已幾近癱瘓。

當地時間29日,在各界要求樸槿惠下野的聲音也越來越大時,樸槿惠終於對外“發聲”。在第三次就親信門發表的談話中,樸槿惠不僅向國民致歉,還表示將根據國會朝野提出的、能夠“盡量減少國家混亂和行政空白”的方案提前下臺,敲定大選的日期。樸槿惠說,她已經放下一切,只希望韓國能盡早擺脫混亂重歸正軌。

這個被視為樸槿惠願意提前下臺的談話,韓國朝野及各界給出的評價並不相同。但無論是準備發起彈劾案的在野黨,還是搖擺不定的執政黨都承認:這個方案仍然難以改變民眾因醜聞對韓國政壇所帶來的無奈和不信任感。

彈劾案不停止

據韓聯社29日報道,共同民主黨、國民之黨兩大在野黨就12月2日舉行彈劾表決達成了協議。《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兩大在野黨達成的協議中發現,彈劾樸槿惠的理由包括“違背憲法”和“違背其他法律”兩大部分,比如政府在“歲月號”沈船事件中的救援不力、受賄罪、國家文件泄露等。

分析認為,若表決延遲到此前設定的12月9日,彈劾的動力可能削弱,也有可能出現不可預測的變數,因此在野黨打算盡早通過彈劾案。

對於樸槿惠的願意提前下臺的表態,韓國在野黨多名高層人物紛紛發聲,質疑樸槿惠是否擁有聽取民意的誠意。隸屬於共同民主黨的首爾市長樸元淳在個人社交媒體上稱,“對於樸槿惠來講,不配談所謂的名譽”,並認為“百萬民眾的呼聲,並不是想看到樸槿惠‘有序下臺’。只有讓所有該對醜聞負責的人擔起責任,才能對得住百萬民眾的呼聲。”

韓國三大在野黨的有關人士明確表示,不會因為樸槿惠願意提前下臺的表態停止針對她的彈劾案進程。在野黨還敦促有良知的執政黨議員早日脫離樸槿惠的影響,聽取民意,參與到彈劾的隊伍中。

相比於在野黨的統一意見,執政黨內部的混亂卻仍在繼續。

29日,執政黨新國家黨非當權派議員組成的“非常時局委員會”還是希望在12月9日前完成針對樸槿惠下臺的協議,並期待朝野能夠會面,就此事達成結論。

在同日緊急舉辦的執政黨新國家黨議員總會上,兩種意見發生了沖突。曾歷任3屆國會議員的非當權派權城東(音譯)議員直接表態:“現在總統的談話,無非就是希望以修改憲法的模式,縮短自己的任期,不過無論是對現在舉著蠟燭遊行的民眾、還是正團結一致準備彈劾總統的在野黨,這種主張很明顯是站不住腳的。”

另一名非當權派的議員則直接質疑道:“如果修改憲法失敗,那麽總統是不是就要一直做下去了?”這位議員主張,“修改憲法有其必要,不過應該和彈劾並進,才能夠向民眾表達執政黨的誠摯道歉的真心”。

重塑信任是關鍵

對於樸槿惠的表態,韓國許多民眾的憤怒並沒有因此消退。

前幾次發起要求樸槿惠下臺的遊行組織方負責人樸振(音譯)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明確表態,“本周六的遊行不會受到樸槿惠本次談話的影響,依舊繼續。民眾的蠟燭仍將閃爍在首爾市中心,直到樸槿惠立刻下臺,並對醜聞的所有有關人員進行徹底的問責。”

與此同時,韓國有政治分析家認為,在本次談話中,看不到樸槿惠對於醜聞的任何反省,也看不到她任何聽取民意的真心,“對於樸槿惠的這段談話,民眾剩下的只有失望和嘆息。”

來自樸槿惠“政治根基”的大邱嶺南大學的學生李尚鎮(音譯)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的采訪時也明確表示:“樸槿惠的這個選擇很明顯是想通過引起政治圈的混亂,拖延自己下臺的時間。這是樸槿惠無視民意的決定,也是導致所有有良知的韓國民眾失望、憤怒的決定。”

而韓國高麗大學政治外交系的鄭韓律(音譯)教授則告訴本報記者:“即便樸槿惠下臺,這個‘後樸槿惠時代’並不代表現有的亂局很快能結束。一方面,韓國的政治人物將開始打起各自的‘算盤’,謀劃即將來臨的大選季;而對於普通民眾來講,當看到了鄭友拉(崔順實之女)非法入學、親信幹政等巨大醜聞以後,原本就脆弱的韓國經濟如何走出政壇風暴的後遺癥,國家內部如何重塑信任,並大膽改掉一些不合理的制度,將決定韓國能否以此事件為契機,重新開啟發展的道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431

到底什麽時候能發貨?AirPod屢次跳票致消費者失望

蘋果公司三個月前就開始宣傳AirPod耳機為一項突破技術,但該產品至今仍未上市,蘋果稱消費者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據《華爾街日報》報道,AirPod推遲發貨已經給蘋果公司造成了一些負面影響,不少消費者對此很不滿。

蘋果很少在公共視野里出現此類失策。該公司負責市場營銷的Phil Schiller在9月份的品牌活動中表示,這款售價159美元的耳機預計將於10月份發貨。蘋果在9月底稱發貨延遲。公司此後再未就這款產品何時有望上市做出更新,也不曾給出發貨延遲的理由。

蘋果一名發言人稱,公司不願在產品尚未準備好之前就發貨,仍需要一些時間才能準備好把AirPod交到顧客手中。

分析人士稱,他們認為AirPod推遲發貨還沒有給同樣在9月份發布的iPhone 7的銷售造成影響。巴克萊(Barclays) 11月份稱,預計AirPod將從本月開始生產,但蘋果公司只計劃最初生產1,000萬到1,500萬個,相比之下,該公司三個月的手機發貨量達到近7,500萬部。

但Moor Insights & Strategy首席分析師Patrick Moorhead稱,AirPod推遲發貨已經給蘋果公司的信譽造成了一些損害,不能在聽音樂或打電話的同時為iPhone 7充電的消費者對此很不滿。

Moorhead稱,錯過假日購物季絕對是個打擊。AirPod推遲發貨是蘋果公司2010年推出白色款iPhone 4手機以來第一次推遲發布產品,當時該公司稱生產存在挑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219

就算失望 不要絕望


明天就是選委會選舉的日子。

今時今日,投票了,當選了,也可以被「DQ」。眾志成城,凌晨打蛇餅,令立法會暫且保住關鍵1/3。然而,數百萬民意敵不過一男子打茅波。講真,很灰。票投了,等於白投,投來幹麼?或許你和我都曾經這樣自問。

老實說,我沒有答案。但是,阿Q地想,如果我們真心相信,「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時局太順利,沒戲可唱,衰到貼地,才有機會好好發揮,不是嗎?

以往「無人吼」的選委會選舉,今次各路英雄摩拳擦掌,名單大晒冷。如果不是遇上大時代,我們才不知道,這些平日默默耕耘的人,仍未放棄香港。

小圈子選舉,很多人都無票。包括我,或許也包括你。以往,我們不滿,但無行動。但九月一役,不少功能組別團體票,不勝團員的壓力,竟把投票意向開放予團員公投。多得熾熱的社會氣氛,逼使選民變得更聰明,也更積極。原來,一人一把聲,能夠成功爭取「間接選票」。

以前,我們說,不要低估自己的力量,要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現在,要改口說,不要高估自己的力量,所以我們更加要同心合力,推動每個微小改變。

早前寫了人生首個劇本,過程中思考了很多問題,感受很深。如果要在數萬字當中,抽出最想說的,應該是這一句:「寧願做了白做,也不要後悔無做。」

投票,不怕白投。等待,不怕白頭。搞抗爭,鬥長命。能夠興致勃勃地做一些看來徒勞無功的事的人,內心才是最強大的。感謝一個艱難的時代,提供了可遇不可求的特訓場,讓我們磨練更持久的耐性,更強大的心志。

就算失望,不要絕望。明天,有票者,拜託,請走出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322

我們是否理解客戶的失望與憤怒?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120/160958.shtml

我們是否理解客戶的失望與憤怒?
心聲社區 心聲社區

我們是否理解客戶的失望與憤怒?

大型展會、論壇等數量過多;各部門各自為戰,缺乏統一規劃和協同;幫助客戶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華為也未能避免犯錯。且看其如何自省其身。

本文系公號心聲社區(微信ID: HWxinsheng)授權創業家發布,作者王盛青。

少些浮躁,深入縱深

對業務現狀的思考及改進建議

最近思考工作中遇到的一些事情。到一線出差,客戶線向我抱怨公司的營銷活動太多,各種論壇各種展會,每個月都被要求邀請客戶,客戶感知很不好,不知道華為想幹什麽。

和客戶交流“大視頻”,兄弟們講四川電信的經驗,都在談“012”,但多是表象,只知道成功,但成功了什麽,為什麽成功,理解五花八門,一旦客戶問及業務布放、運營運維問題細節,往往答不上來,當客戶提出“我這里情況不一樣…”,無論一線或機關,沒有答案。

在某大T峰會中場休息期間,和客戶B2B VP閑聊他們雲服務戰略,發現客戶對AWS/Google等OTT的雲解決方案細節、DC布局等做了很深的洞察,對德電/TLF的公有雲進展有全局了解,信息量和思考的深度高於我們(也是一線反饋的“很難影響客戶”的深層原因),會上不談是因為“想清楚了”,我理解是客戶給我們面子。

2006年前後,我們傾公司之力實現突破B國U運營商,十年後,我司100%獨家,客戶收入的一半以上都給了華為,自己卻已淪落為B國經營最差的運營商;S國S運營商花大幾千萬買了華為的TV平臺,幾年下來只發展了6萬用戶。我們是否理解客戶的失望與憤怒?是否有解決方案?

把這些事連起來,有一些想法和大家分享:

一、少些追求“形式感”、“排場”的大會、務虛會,多些坐下來和客戶一起討論解決實際問題的小會、辦公會。

一年適合搞大型營銷活動的時間少於8個月,現在公司級/BG級的大展會、論壇已有6個,加上區域級活動和各種借會辦會,一線“每個月都在請客戶”的抱怨並不誇張;只要有大型活動,總有更碎片化的所謂DAY0論壇,總要請更牛的大V大腕,總有更炫的視頻舞美,總有更高規格的晚宴演出,各部門比著刷存在感。形式感越來越強,越來越浮躁。有客戶跟我說:Nortel當年也這樣。

但另一方面,一線帶客戶回國,或組織單一客戶峰會,找領導、找專家卻相當不容易,可以了解一下組織一個單客戶群活動,一線要發多少郵件,打多少電話找人。

To 嶽坤:

1、進一步整合2017年的大型營銷活動,少而精,回到平實,不打醬油,在公司層面達成共識,BG如此,集團、產品線也如此。

2、從2017年巴展開始,工作重心放在客戶群的“開會”上,要求系統部把每個客戶群一年要幹的事情一件一件列出來,重心不放在形式上。

3、和SABD一起,發布單客戶群峰會策劃、實施流程和資源地圖。

二、 少些高大上的“趨勢”、“願景”、“新概念”,多些場景化的實踐經驗教訓的總結和案例,客戶知道了Why和What後,重心要回到回答How。

客戶知道現在要做“固網現代化”、“WTTx”,知道馬上要做“視頻是基礎業務”、“公有雲是運營商最後的機會”…,知道未來演進。

到“Softcom”、“ROADS@TelcoOS”現在必須回答“怎麽做”,其他都已是浮雲。

“場景化”、“案例化”和“深挖縱深”是機關和一線各MSSD營銷方向改變的關鍵詞。每個細分市場對應解決方案的場景是有限的,一個一個列出來,要解決客戶什麽問題,再通過對應案例的深度分析,回答如何解決,哪怕一個場景就聚焦一個案例,深度打開,越細越好。我們的“商業故事會”很好,要不斷打進縱深,越深越好。

比如,要做好WTTx,不是簡單忽悠客戶“充分利用頻譜、固網潛力很大”這些Why和What,就拿蘭卡Dialog這樣已經搞成的案例把How深度回答清楚,客戶如何定義產品包、如何推廣到目標客戶、如何定價、如何做平BP、如何解決入戶CPE布放、如何解決運維問題(何種組織和工具平臺)、如何處理用戶投訴做Trouble Shooting、整個上市、裝維、運營、網建過程客戶都遇到了哪些挑戰、如何解決的等等,我了解到每個環節都有很深的故事。案例要有縱深,只有幹過的、幹成的案例可以真正打動其他客戶。案例庫放在iMSS上,不斷豐富,就可以不斷幫助一線匹配不同的解決方案場景。

這樣的案例並不少,但從一線到機關的深度挖掘、整理、發布遠遠不足,公司最大的浪費就是知識和經驗的浪費。請大家理解和思考,並調整營銷工作的重心,逐案例深入分析、研究、討論,提煉出場景化、有深度的客戶解決方案營銷要素,對於真正能回答客戶“How”問題的優秀案例加大激勵。

三、少些辦公室里的坐而論道,多些進機房、上站點、去街邊櫃、蹲營業廳。

XL、VDF EG們因為沒站點、缺頻譜而不買基站,無線MSSD就應該去站點,和GTS一起找站點解決方案。

Telkom們因為沒有路權、建造成本高而不買固網接入,固網MSSD就應該去街邊櫃,打開客戶的建造流程和成本結構看解決方案需求。

TE們因為裝維流程和工具落後,買了我們一堆MSAN卻放號緩慢,固網和服務MSSD就要和客戶坐在一起,打開客戶的流程,找到問題根源,能不能帶著工具,帶著我們全球服務能力,幫助他們做P&E?

雲核MSSD:多跑幾趟深圳電信,請教他們的“一根光纖,七種業務”的 Why、What和How,自己用一下這個業務,會對做企業專線+企業通信打包有深入理解了,就能和其他客戶做更深入的交流。

BNC:與其花太多時間打磨PPT,不如去沙特STC,幫助客戶年底前把IPTV用戶發展到15萬,咨詢產品好不好,不沈迷於客戶看了聽了我們的Paperwork後“很滿意、很震撼”,而是紮紮實實幫助客戶把用戶提上去,增加一點收入,達不成目的就不要再吹牛。

雲轉型MET,抽一些骨幹去嘉興、去墨西哥紮幾個月,邊幹邊總結;是否自己註冊幾個AWS/Ali的雲服務體驗一下。

缺乏一手實踐的營銷,縱深經常是不夠的。當前階段,優秀的市場洞察已經不能停留在“大趨勢”層面,而要深入客戶群的痛點和問題,挖出根源。

四、少些“捕魚”的激情沖動,多些“結網”的厚積薄發。

兩個字:“工具”,從營銷和行銷的工具。

多個場合下和大家討論過,這是機關MSSD責無旁貸的責任,也是對歷史的補課(GTS過去幾年對工具投入的成效是顯著的,值得認真學習),不多講了。如果能力和經驗(案例)不能最終承載到工具上,組織能力和效率就上不去,MSSD就改變不了靠人拉肩扛做市場的落後狀態。年底我們一起檢查“客戶方案雲”的進展程度,評估多大程度上能夠提升一線的作戰效率,今年定下效率基線,明年開始每年改進,學習GTS,沈下心來,堅持三年。

五、少些新產品/新解決方案炒作期就上市的頭腦發熱,少些“領導者”、“無人區”的盲目樂觀,多些深入學習、獨立思考和對不確定性的謹慎和敬畏,多些對對手的深入分析。

追究到底是客戶經理、MSSD還是產品線造成了SDN當前的被動已毫無意義,受損的是整個公司。但如果不控制好市場節奏,IoT可能是下一個SDN;中東Much TV剛剛起步,就有其他區域也準備跟進;RS模式的公有雲已經從規劃的三個客戶迅速翻番;U-vMOS概念已經全球鋪開,但除了看看分數,真能幫客戶做什麽?我們必須承擔控制新產品/解決方案上市節奏的責任,在一片喧囂和熱炒中保持冷靜,獨立判斷,不跟風,不盲從。

關於對手的深入洞察和分析,是今年對各部門的重點要求,有進步,但不夠。來自微信朋友圈、對手財報、網上新聞的所謂“洞察”非常膚淺,要研究AWS、Cisco、Ali,就必須通過找客戶、直接挖人、找顧問、找渠道了解內幕,MI要有專門的小組長期跟蹤研究,而不是任務式。“AWS還是Cisco是BG未來競爭對手”等問題內部的爭論不休,在於哪方都缺乏深入分析。

六、少些封閉和慣性,多些開放和改變。

Q4我組織大家就這些問題深入討論一兩次,形成2017年MSSD組織和運作優化的方向性共識。我們這個團隊對市場變化高度敏感、客戶界面經驗豐富、富有進取心和攻擊力,如果能融合部分P&S、GTS等兄弟體系“步步為營”的特質,這個團隊必然能成倍為客戶和公司創造價值,共勉。

營銷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350

美國前財長保爾森:特朗普政府退出TPP令人失望

本周六下午,在主題為“共擔時代責任”的哈佛中國論壇上,美國小布什時代前財務部長、高盛前總裁亨利·保爾森表示:“我肯定不認為中美之間會打仗。我真正最擔憂的不是戰爭,而是雙方傷元氣的競爭。”

建立經濟對話

保爾森提到,當一個不斷強大的實體出現時,他肯定會受到發達實體的對抗。當年美國崛起的時候,英國也是多方阻撓,但最後美國還是超越了英國。中美有很多不同之處,以後還會有更多。一旦中國變得更有競爭力,就會和美國以外的許多國家形成聯盟,制定經濟議程。

“這是非常自然的。” 保爾森說,“關鍵是雙方領導要認識到不同點,解決問題。中美的關系非常重要。兩國應該用有建設意義的方法來實現自我的利益。”

保爾森認為,中美關系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之後,就已經有了正面的效果。尤其是在訪美之後不久,習近平主動和特朗普通電話,商討朝鮮問題的對策,這在歷史上很少見。

另外,他還表示,中美雙方並沒有馬上試圖解決那些複雜艱難的經濟問題,但制定了解決問題的流程,這對中美關系是非常正面的信號。把全面的經濟對話建立起來,讓中美有機會處理貿易、國土安全、投資等問題,“當然,明確塑造這樣的關系需要一段時間”。過去,奧巴馬政府曾經把中美戰略和經濟對話合在一起舉行。 保爾森認為,這樣反而顯得太笨重了,重點不突出。每次談判都應該圍繞一點進行。

新政府退出TPP令人失望

雖然保爾森是共和黨小布什時期的財長,但他卻在去年美國大選中為希拉里背書,並且多次表示支持TPP(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這次也不例外。

“你可以想象我對美國新一屆政府不再繼續TPP有多不高興,多失望。” 保爾森說。

他認為,TPP涉及到貿易和關稅,而且還涉及到如何去除非關稅壁壘,對各方都是有利的。他還同時鼓勵政府繼續開放競爭性的行業。

保爾森還說,雖然沒有TPP,但他估計特朗普政府會在不同工業板塊上有各自的貿易協定。他鼓勵中美雙方完成雙邊投資協定(BIT),因為,該協定跟TPP中的部分內容是相關的。

中國加入TPP也可以推動BIT的談判進程。保爾森曾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到,BIT是美國應該做的重點工作,中美之間已經取得很大的進展,他希望特朗普政府執政期間能夠完成BIT的談判,並深信特朗普政府會歡迎來自中國的投資。

本次論壇期間,眾多中美兩國政、商、學界人士將齊聚一堂,回顧中美關系發展歷程,展望兩國合作前景,並圍繞兩國貿易、青年創新創業、文化交流等問題展開討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578

焦慮、迷茫、失望、自救,這個時代下投資人的冒險故事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531/163361.shtml

焦慮、迷茫、失望、自救,這個時代下投資人的冒險故事
張雨忻 張雨忻

焦慮、迷茫、失望、自救,這個時代下投資人的冒險故事

外表光鮮的 VC 行業總是吸引著最優秀的年輕人,他們履歷不凡、野心勃勃、從四面八方湧來,讓這個行業充滿著過剩的智商、荷爾蒙和廝殺。

來源 | 42章經(ID:myfortytwo)

文  |  張雨忻

謹以此文致敬那些曾經或正在這個行業中奮鬥著的人們。

--------------

黎遠把所有文件扔進了碎紙機,按下開關,一陣轟鳴聲過後,辦公室歸於沈寂,他靜悄悄地把門掩上,離開了他所供職的第 4 家投資機構。同樣被他留在身後的,還有長達 7 年的投資生涯。

像黎遠這樣的 VC 從業者,在中國大概數以萬計。

外表光鮮的 VC 行業總是吸引著最優秀的年輕人,他們履歷不凡、野心勃勃、從四面八方湧來,讓這個行業充滿著過剩的智商、荷爾蒙和廝殺。

然而,滿載希望而來的他們,卻又有不少帶著失望而走。仍然堅守著的,也難免需要在焦慮和迷茫中,努力抓住那轉瞬而逝的成就感。

在這樣一個突然膨脹又驟然緊縮的大資管時代,VC 行業的個中滋味,恐怕只有這些年輕人自己最清楚不過。

1、聞風而動的年輕人

伯克利畢業的王巖在一家頂級美元基金工作了 2 年,這是他繼 KKR 之後的第二份工作。

123

從 PE 進入 VC 看起來是一個不明智的選擇,「降薪很多,思維方式也完全不同」。但王巖並不在乎,PE 的嚴謹和保守已無法再滿足他。「大 PE 總是會選擇比較安全的,能夠穩賺兩三倍的 deal,這就必然會錯過高成長、高回報、當然也是高風險的 deal。」

他舉了個例子:「2012 年,國內一家大型互聯網公司希望融資來回購大股東的股份,估值才 300 億美元左右。當時我很看好這家公司,但老板的質疑是,當時最大的互聯網上市公司百度的市值也不過 700 億美元,這家公司還有多少 upside?而且,即使投進去也只是一個小股東,違背了 KKR 謀求控股的投資邏輯。」

就這樣,不僅是 KKR,大部分 PE 都錯過了這個原本可以帶來超額回報的項目,這也讓王巖再一次意識到,自己更向往的是充滿冒險精神和無限可能的 VC 行業。

「我是個特別理想主義和樂觀的人,更容易看到想象力和可能性,所以更適合早期投資。而且,VC 要找的是黑天鵝,我喜歡這種反常規的思考方式。」

同樣從頂級 PE 出走後進入 VC 的周奕在大三的一次實習後就認定了這份職業。

大二時他在一家投行 TMT 組實習,為微博等互聯網公司做股票分析。「原來從沒有認真研究過我們每天在使用的互聯網產品的商業模式、財務模型,但這些東西突然一下就把我吸引住了,當時我幾乎把所有業余時間都花在上面。」

那時正是 2011 年,移動互聯網正在快速興起。

就讀商學院的周奕想與更多的互聯網公司產生交集,VC 便成了他心中最理想之選。第二年,他給紅杉、IDG、KPCB、富達等頂級機構的合夥人發郵件尋求實習機會,並如願以償地進入了其中一家,而他的同學們幾乎清一色去了投行。

其實,VC 跟他最初想象的有點不一樣。

「大家做決策時不太看盈利,尤其對於移動產品來說,只要有高增長就投。這讓我在學校學的東西幾乎都用不上。」即便如此,他還是非常熱愛這份工作,「每天接觸的那些公司我都很感興趣」。所以,畢業後雖然進了一家頂級 PE,但 10 個月後,他還是回到了 VC 行業。

放棄了高年薪的周奕想的很明白:「來 VC 的目的就是投出獨角獸。即便沒有機會實現,也希望能投出健康發展、持續盈利的公司,並且和他們共同成長。」

已經從業 7 年 VC 的黎遠則坦承,自己進入 VC 行業的直接目的就是「賺錢」。

「至少在早期,VC 行業很賺錢的,達晨有 100 多家 portfolio 都 IPO 了,找準機會,在這個行業里是可以賺到大錢的。如果投出獨角獸,更是名利雙收。」黎遠說。

但更多年輕人入行還顧不上考慮財務回報,「個人成長」是他們最直接的目的,即使這個過程總是伴隨著焦慮。

離開百度戰略辦公室後,戴康轉身加入了一家新基金,他的期待就是「更快速的個人成長」。「人的成長可以從兩個層面來看:獲取信息的速度和獲取信息的質量,而 VC 恰巧很好地滿足了這兩點。」

2、消失的機會 

在這個容量有限的市場中,一旦碰上壞的光景,原本層不出窮的機會就會驟減。

「除了充電寶,最近還有什麽風口?」這是 42章經 近期被同行友人問及最多的問題。這恐怕是中國 TMT 風險投資歷史上最焦慮的一段時光之一。

回溯到 2014 年,那時的市場還非常火爆。根據 IT 桔子數據,2014 年成立了 10059 家創業公司,達到了近 5 年的峰值。同時,投資機構也都在瘋搶。

彼時入行僅 2 個月,正在看文娛領域的周奕經歷了一次難忘的「失之交臂」。「那天我跟著合夥人去看一個項目,約了創始人晚上 7 點見面。這家公司已經在這一天里見了 7 波投資人,當輪到我們時,價格已經翻了一倍。」這次擡價不僅讓他錯失了一個好項目,更讓他在第一線感受到了廝殺的慘烈。

2015 年,行業仍在升溫,對於年輕人來說,這時候進入 VC 行業還可以抓住行業紅利的尾巴。據 IT 桔子統計,僅上半年來自 PE 和 VC 的投資額就和 2014 年全年持平,其中一半以上投入到了 TMT 行業。

但到了 2016 年,市場迅速降溫,新成立的創業公司只有 2070 家,同比下降 76%。雖然 2017 年資金又開始重新湧入市場,但優秀投資標稀缺的狀況卻沒有改善。

盡管從業者都在講今年的市場在變好,但這並不能解決資產荒的本質問題。現在正是資產端的供給跟不上、投資主題青黃不接的時候,這讓很多投資人感到焦慮和迷茫。

黎遠在一個月前決定暫時離開 VC 行業,「紅利期已經結束了」,他很悲觀。在 7 年的從業時間里輾轉了 4 家完全不同性質的投資機構,讓他幾乎經歷了創投市場一輪完整的起落浮沈。

「2008 年投資很容易,很多好項目大家都是按 PE 的回報來算的,5 到 6 倍,最多也就 8 到 9 倍。當時市場非常好,VC 收割了一批高利潤的公司。」

隨著高利潤的公司逐漸枯竭,大家會把註意力轉移在高收入的公司上,再之後,便是高流量的公司。2011 年,移動互聯網興起,高流量的公司成為焦點。因為只要找到變現途徑,高流量就能迅速轉化成高收入。

如今,移動互聯網紅利也處於消耗殆盡的邊緣,高流量的公司在這幾年悉數被挖掘。缺乏利潤、收入甚至流量的支撐,「高成長性」無從談起,而「高成長性」又恰好是支撐 VC 投資邏輯的核心。

無疑,對於想投出獨角獸的投資人來說,高成長性公司的稀缺令他們不安和迷茫。所以,一旦市場上冒出了高速成長的潛力股,投資人都一擁而上,風口就此產生了。

跟風現象引來非常兩極化的評價,但其實對很多年輕投資人來說,他們顧不上參與這樣的討論,因為他們大多數連抓住風口的機會都沒有——這些領域總是迅速被催熟,被收割,當你意識到時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

3、抓不住的成就感 

要學會與焦慮、不安和平共處,投資人們都需要想辦法平衡天平的另一端——成就感。

22

在 VC 這個極度奉行結果導向的行業中,最強烈的成就感無疑來自於投出好項目。

作為一個比較成熟的投資人,黎遠非常認這一點。「如果沒有辦法投出可以退出的項目,看不到錢在哪,待在這個行業就沒有意義了。這跟做一家公司是一樣的,如果公司已經沒有增長了,那不如早點關掉。」

但對於許多入行不久的年輕投資人來說這簡直是奢望,他們甚至沒有出手一試的機會。

「自己看好的項目沒辦法出手是經常的事,而且這些項目里不少都是明擺著可以賺錢的。」2014 年是黎遠進入行業的第 4 年,那時他在上一家機構已經投出了不少好項目,但也依然無法避免錯失獨角獸的遺憾。

「2014 年,我非常看好一家人工智能公司,一共推了 3 次,當時估值 4 億人民幣,轉老股的話可以到 3 億,但老板不看好,3 次都沒出手。這個市場上沒有幾家獨角獸,錯過一次獨角獸,很可能這輩子都沒有什麽機會了。」

那些比黎遠資歷更淺的投資人對項目就更加沒有掌控力了。

戴康推項目很謹慎,他一年時間里對 50 多個項目做了 Pre-TS 的盡調,最終讓他下決心一推到底的卻只有 3 個項目。然而,直到最終環節,「我們的合夥人帶著 TS 去見創始人,卻又拿著 TS 回來了。」這種功虧一簣的感覺讓他很沮喪,「合夥人可能本來對項目就沒有十足的把握。通常,在面對這種可投可不投的項目時,合夥人大概率會選擇不投。」

比項目推到最後卻沒成更慘的是,自己推上去的項目合夥人根本就不理會。許揚傑是某二線美元基金的投資經理,將近 2 年的時間里他沒有出手一個項目。

「推項目很困難。雖然我對項目很有把握,但老板就是不想投,我挺受打擊的,甚至會質疑老板的判斷力。」

無法通過投出項目來證明自己,就必須切換獲取成就感的方式。

戴康一直在調整自己的預期,「後來我想明白了,我看好的項目,不管誰投了,最後公司做的好我都挺高興的,這是對我個人判斷的一種肯定。」

所幸,對於一些拿到融資的項目,它的成功與否很快就可以被驗證。但更多的項目卻需要在動輒數年的時間跨度里才能被檢驗出成色來——即使是一次成功的判斷,所能帶來的成就感也是非常滯後的。

當然,那些大量看項目的投資人或多或少會看到自己的變化,一方面,他們的綜合判斷能力和認知水平在上升,另外,對細分行業也會有自己的 benchmark。黎遠說:「大多數行業並不像手機,能通過跑個分那麽直觀的看出好壞。只有看的足夠多,才能基於技術、產品、團隊等諸多因素來對公司做判斷,這個 benchmark 完全就在於自己的經驗。」

他從第一家基金離開時大約 27 歲,除了投出了幾個項目之外,他最大的收獲是「能夠看清楚哪些公司能賺錢,哪些不能」,這便是一定認知水平的建立。「時代總在變,在投資這個行業里,只有建立了認知,當運氣來臨時才能牢牢抓住。」

吳青曾在一家準一線美元基金工作 2 年,投了一個項目。即便出手過,成就感對他來說也是一件奢侈品,「投資人的學習很分散,不會在一個項目上投入過多精力,所以學到的東西很難系統化,而這種碎片式的的知識無法帶來明顯的成就感。」

吳青對自己這段投資人的經歷頗有無奈,「這 2 年里,我幾乎沒有什麽成就感,對於自己投的項目是否成功也無法檢驗,只能交給時間。」

4、如影隨形的焦慮

比起飄忽不定的成就感,如影隨形的焦慮感更加折磨著這群年輕人。

23

對於極少數有機會出手的年輕投資人,品嘗所投項目的失敗總是痛苦的。周奕跳槽到一家新基金沒多久,他在老東家所投的第二個公司就宣告了死亡。

其實,周奕心里對這個結果早就有數,但這個過程依然令他倍感煎熬。「投的時候合夥人就說這個項目的成功率可能非常低,但還是鼓勵我放點錢試試。在投了之後的 3 個月里,產品的數據已經越來越不好,那時每天都很焦慮,好像在等著宣判死刑的那一天。」

而那些還活著的公司對他來說同樣也是焦慮的來源,尤其是當他知道公司現金只能再支撐 1、2 個月的時候。「每天晚上 12 點躺下後,這個公司過往的一切會像電影一樣在腦子里放個不停,持續好幾個小時。」

能盡早品嘗失敗的周奕已經屬於幸運的少數了,因為他所在的機構很有魄力地給予新人大量的決策權。而更多的年輕投資人根本無緣體會到扣動扳機時雙手的顫抖,他們全部的焦慮幾乎都集中在前期 sourcing 上——不少喜歡做研究、求知欲旺盛年輕人進入這個行業的第一天就意外地發現:這個行業更需要他們的 social 能力,這給他們帶來很大壓力。

「最早的時候出差很多,時間安排的滿滿的。」因為晚去了幾小時、價格翻倍而錯過一個好項目的周奕在之後的日子里都繃著一根弦。「有能夠接觸到新項目的活動就會去參加,雖然知道效率也很低,大量的無效信息,卻也不敢怠慢。」

剛入行的投資人幾乎都經歷過這樣一個疲憊的階段。

所幸,周奕現在倒是從容了不少。「要跟已經結交的創業者朋友保持良好的溝通,他們往往會有很多朋友、合作夥伴都是潛在的 source,反而是同行交流效率不高。」

他也確實花了一段時間來思考社交這件事,「之前覺得 social 不夠多是自己不夠努力,後來我覺得每個人很難改變自己的性格,應該找到自己擅長的方法。」

剛入行的投資人幾乎都會經歷一段「從興奮到迷茫」的曲線,當興奮感不再,取而代之的就是焦慮感了。

王巖向我描述了自己的狀態:「前兩個月看什麽項目都覺得靠譜,恨不得每個都投。兩個月之後,看什麽項目都覺得不靠譜了,因為看到的風險和失敗越來越多。這是非常極端的兩個狀態,會讓我有點不知所措和失去方向。」

而這種焦慮背後都隱藏一種深深的恐懼——投錯公司。

事實上,一些大基金的美元 LP 並不這麽看。周奕告訴我:「如果你的 portfolio 里少有失敗的項目,一些 LP 甚至還會挑戰你——如果你的項目死的不夠多,說明你的風格不夠冒險,而我們就是希望你去找到更多高風險高回報的項目。」畢竟,最終衡量一個投資人投的好不好,不是看他死了多少公司,而是成了多少公司。

所以,年輕投資人應該學會坦然接受一件事情:自己做的是早期投資,投的很多公司就是會遭遇失敗,因為很多時候自己做出的決定就是錯誤的決定。

26

其實,比起經歷項目逐漸死掉的切膚之焦慮,還有兩種焦慮更是延綿不絕,那便是「看到自己沒投進去的公司長的很好」和「好的公司自己壓根沒看到」。

正如熊曉鴿所說:VC 是一個你永遠都在後悔的行業。

但在當下這個風口盛行的時代,錯過一個風口足以讓人後悔的扼腕不已。很多年輕投資人害怕錯失掉風口里的項目,卻變得越來越迷茫。

已經做過兩家基金合夥人的胡博予在自己的知乎專欄里寫道:「等到錯過一些讓人捶胸頓足的機會,然後也用幾百萬美金打過幾個水漂之後,你才能慢慢地冷靜下來,明白一個道理——該是你賺的錢,總歸是你的,不該是你賺的錢,急也急不來。」

周奕對這件事也已經想的很明白:「一個投資人不可能投到所有好的項目,有些東西錯過了就算了,可以反思原因,也可以總結經驗,但千萬不能因為焦慮而變得盲目跟風,從而失去自己的判斷。」

5、擁擠的市場 

與 2016 年的共享單車如出一轍,一年後的今天,共享充電寶掀起了一場資本的狂歡。

3 月 31 日以來的短短 40 天時間里,共享充電寶領域產生了 11 筆融資,近 35 家機構入局,融資金額約為 12 億元人民幣,這是共享單車剛出現時獲得融資額的近 5 倍。而如果仔細對比進入這兩個市場的投資機構的名單,你會發現它們是高度重合的:金沙江、經緯、紅杉、騰訊、滴滴等大資本悉數出現。

「很多好項目沒法投不是你沒有發現,哪怕你早早的 pitch 到,也投不進去。」抖音上線後不到一個星期,黎遠就註意到了這個項目,做了充分的研究後,他發現「都是大玩家在玩,根本沒辦法投進去」,這讓他產生了深深的無力感。

資本圈里,一些機構與機構之間開始形成更深一層的信任關系,這種關系不斷強化,就像神經網絡一般,令圈子之外的資本很難再插手,小基金的日子只會越來越難。

29

可以說,VC 行業已經開始出現寡頭化的苗頭。任何行業一旦進入寡頭階段,就接近成熟了,這意味著行業的紅利期結束,資源都向頭部機構聚集。這景象與 2015 年到 2016 年間發生的 5 次「互聯網大並購」如出一轍——從此,大小互聯網巨頭各占山頭,平臺型機會幾乎消失,優秀的創業公司幾乎都逃不脫 BAT 和 TMD 的觸角。

「幾乎所有好的項目最終都會在這個寡頭化的網絡內被消化掉,比如朱嘯虎想給自己的項目找下一輪,他可以直接找到騰訊戰投的老大溝通。」黎遠說。

如此一來,新人的作用越來越集中在前端的 sourcing 層面,做渠道源的整合,角色就像半導體里面的傳感器芯片——獲取數據、清洗數據,而後端的核心處理部分幾乎遙不可及。

更壞的消息是,在這樣一個本就沒有給新人留下多少空間的行業里,供需關系變得越來越扭曲。

理想的情況是,進入 VC 行業的新人增量與行業自身需求的增量能夠保持增速一致。但實際上,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到這個行業中,而行業本身的增長卻大大放緩。所以,大量新人在爭奪有限的機會,更別提那些由頭部機構提供的鳳毛麟角的機會。

可以說,現在的 VC 行業對年輕人來說機會窗口已經幾近消失。

6、出走的投資人

在 VC 行業自身存在的信息不對稱下,一頭是四面而來的年輕人興致勃勃的湧入行業,另一頭卻是行業里的年輕人陸續出走。

「做投資意味著你在做一件自己無法 control 的事情。」曾經有過兩次創業經歷的吳青之前一直對自己的業務保持掌控度,並且享受於此。

但顯然 VC 並不是這樣。「你對一個項目接觸的深度是由老板決定的,如果老板不看好,你也就沒辦法繼續跟進。」這不僅是吳青一個人的感受,而是投資機構里執行層的集體尷尬。

但即使一個年輕投資人可以獨立於合夥人自己對項目進行判斷,掌握決策權,他自身的能力在一次成功的投資里又能起到多大作用?

「60% 的運氣,20% 的資源,10% 的努力和天 10% 的天賦。」這是黎遠給出的答案。

胡博予在 DCM 時遇到了快手,而如今再談起這個明星項目,他也毫不掩飾的承認:

「投進去純屬運氣,動作快,而且如果當時能成功見到美拍的人,說不定就投了美拍。」

投資人們都不否認理論和邏輯框架的重要性,只不過,在個人能力面前,他們幾乎都更強調運氣和大勢。這讓投資這件事本身就變得難以掌控。

而想要擺脫這種難以掌控所帶來的不安的人,離開了。

吳青選擇進入一家 FA。「做賣方的話 deal pipeline 會比較大,一個個項目推進下去,總是會有些成果。」相比投資,FA 擁有一個更加標準化的流程,吳青覺得,只要每一個環節都做到位,推進到無法推進為止,即使失敗也沒什麽遺憾。「至少我明確地知道我是這個項目的 owner。」

比起沒有掌控感,學習曲線放緩則更讓戴康焦慮,而這也成為了他離開 VC 的主要原因。

隨後,他加入了他參與投資的第一個項目,而他選擇的職位是 CEO 助理。「CEO 需要匯集所有需求、了解所有信息、快速做反應,所以他一定是在迅速成長的。那麽,我會假設離 CEO 越近,成長曲線越好。」

同樣選擇加入自己 portfolio 的王巖倒是沒有太多不安和焦慮,他只是想做點冒險的事情。「我骨子里總是有一股蠢蠢欲動的東西在作祟,我沒想過做一輩子投資人。」

「投資人創業」一直是個有爭議的話題。

大多數人認為投資人不適合創業,連王巖自己也承認這一點:「投資人習慣於考慮風險、分散投資,沒有人願意把所有錢 all in 在一個項目上。但創業就是 all in,賭上你的 career。」所幸天性樂觀的他早已經想好了冒險的後果:「大不了公司沒做成再回來做投資就是了,這件事的 downside 對我來說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當然,從投資人變成創業者,要承擔的不僅是風險,還有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完全轉變,這給他們帶來很大的挑戰。

在創業公司的兩年讓戴康變得更加務實:「在 VC 的時候,我都是在理論上解決一個問題,但在創業公司我需要把這件事執行到底,會把一個理論上的問題無限拆解到最小單元的維度,在每個維度上給出解決方案。創業公司需要執行,所有不能給出最後解決方案的行動、策劃、接觸都是無效的。」

而對於王巖來說,他遭遇的是「帶團隊」方面的挑戰。「投資都是單打獨鬥,自己做好判斷就可以了,像一個獵手,但做一家創業公司的 COO 意味著你要做羊群中的頭羊。」 

昔日的投資人們在創業公司的每一天也在面臨新的焦慮。正如許多創業者的感受:創業就是和時間賽跑,公司每天都面臨著生死的考驗。而對於做出選擇的投資人來說,這大概又會是一段焦灼但投入著的時光。

7、迷茫中的自我救贖

盡管不少投資人的熱情和堅持被焦慮、不安、迷茫、失望所蠶食,但也依然有很多年輕人對這份職業愛的深沈。在被挫敗拽入谷底後,他們總是選擇看到希望,然後拍掉身上的塵土,再次出發。

如今入行 3 年的周奕已經輾轉過 2 家投資機構,投出過數個估值在 1 億美元上下的項目。他說,「目前對這份職業很滿意」。但實際上,這幾年他也並非一帆風順。

頭 5 個月里,周奕一直處於認知和判斷缺失的階段。「當時我沒有自己的 view,沒辦法從自己的過往經驗來判斷一個項目好不好,非常依賴於同事和老板的反饋。」 

但他一直在調整,試圖把自己從迷茫中解救出來。

第 6 個月,他終於鼓起勇氣自主的推了一個項目上去。這個「第一次」是他強逼自己學會下判斷的開始。「合夥人給了像我這樣的年輕人很多本不該給予的權利和責任,這逼迫我不得不提前成長。」 

這種成長雖令人痛苦,但也幫他更快的看到希望。

他變得更加努力。2015 年下半年,已進入第二家機構的他花大半年時間把自己關註領域內所有的項目幾乎都看了一遍,開始對行業有了自己系統的判斷,尤其是對市場上被瘋狂追捧的項目也有了不從眾的觀點。「現在,至少在我關註的領域內,合夥人都會相信我的判斷。」

巧的是,在這個時間節點上,他在第一家機構出手的項目也開始有了亦或好壞的結果。「我突然意識到,自己就這麽過了那個急於靠投項目證明自己的階段了。」

角色的轉變讓他的思維方式開始更加接近一個成熟的投資人。「我會開始更加關註項目自身能不能賺錢,或者是不是一個能夠 save the fund 的項目。」 看著 3 年時間里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成長,他更加堅定的要在這條路上走下去。

但跟周奕這樣能夠自己拿項目,甚至體驗跟 3、4 家機構的 VP 一起搶項目的投資人相比,許揚傑就沒那麽幸運了。

「將近 2 年的時間里我推的項目老板都沒有投。」並且,由於自身機構投資方向的轉變,他所關註的市場對於公司來說變得不那麽重要。「整個 2016 年我幾乎都在休息。」

雖有焦慮,但他卻並沒有對這個職業喪失信心。投資人的身份讓他可以不斷接觸到那些「最聰明的人」。並且,因為在投項目上沒有了壓力,他可以不帶目的的、輕松的與這些聰明人交流。「我對今日頭條很感興趣,就通過各種方式認識了二三十個頭條的人,把這家公司徹底了解清楚了。做投資不一定非要到處聊項目,一個典型案例同樣可以帶來很多收獲。」

雖然暫時離開了 VC,戴康言談間依然流露出「很可能過幾年又回來了」的憧憬。「當時跟我的老板商量過,他建議我去一家創業公司鍛煉一下,這樣如果再回來做投資的話也能更好的理解公司。」

吳青也是如此。「做過 FA 之後再回到買方,會更有耐心應對那些不可控的事情,好好等待機會。」

想要留在行業里的投資人不得不把自己的心練得堅硬又平和,讓它能抵抗情緒的幹擾,這是他們讓自己走下去的方式。

胡博予說起自己在 DCM 時的感受:「那時我還處於 VC 成長曲線的早期,特別興奮,喜歡的項目就拼命推。我想不起來當時還推過什麽不靠譜的項目了,肯定推過,被合夥人給斃了。當然也有比較靠譜的,比如滴滴,知乎之類的。但人就是這樣,會選擇性記住好公司,同時遺忘爛公司。」

VC 到底值不值得年輕人投身其中?沒有人可以給出一個結論,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都是冷暖自知。不僅是對財富和功名的欲望,還有對知識和成長的渴求,這一切都推著一群年輕人在資本的潮水中不斷向前求索,哪怕他們看不清前方到底是什麽。

333

這些前赴後繼的年輕人,想要參與到這個充滿荷爾蒙的商業世界中來,而他們中的一些人,也正在真切的影響著這個商業世界的樣貌。

而對於更多人來說,無論是咬緊牙關的堅持,還是灰頭土臉的離開,哪怕參與過一場充滿想象力的廝殺,也足夠了。

*應部分采訪對象要求,文中梨遠、周奕、王巖、戴康、吳青、許揚傑等均為化名。

VC 行業 投資人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029

焦慮、迷茫、失望、自救,這個時代下投資人的冒險故事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531/163361.shtml

焦慮、迷茫、失望、自救,這個時代下投資人的冒險故事
張雨忻 張雨忻

焦慮、迷茫、失望、自救,這個時代下投資人的冒險故事

外表光鮮的 VC 行業總是吸引著最優秀的年輕人,他們履歷不凡、野心勃勃、從四面八方湧來,讓這個行業充滿著過剩的智商、荷爾蒙和廝殺。

來源 | 42章經(ID:myfortytwo)

文  |  張雨忻

謹以此文致敬那些曾經或正在這個行業中奮鬥著的人們。

--------------

黎遠把所有文件扔進了碎紙機,按下開關,一陣轟鳴聲過後,辦公室歸於沈寂,他靜悄悄地把門掩上,離開了他所供職的第 4 家投資機構。同樣被他留在身後的,還有長達 7 年的投資生涯。

像黎遠這樣的 VC 從業者,在中國大概數以萬計。

外表光鮮的 VC 行業總是吸引著最優秀的年輕人,他們履歷不凡、野心勃勃、從四面八方湧來,讓這個行業充滿著過剩的智商、荷爾蒙和廝殺。

然而,滿載希望而來的他們,卻又有不少帶著失望而走。仍然堅守著的,也難免需要在焦慮和迷茫中,努力抓住那轉瞬而逝的成就感。

在這樣一個突然膨脹又驟然緊縮的大資管時代,VC 行業的個中滋味,恐怕只有這些年輕人自己最清楚不過。

1、聞風而動的年輕人

伯克利畢業的王巖在一家頂級美元基金工作了 2 年,這是他繼 KKR 之後的第二份工作。

123

從 PE 進入 VC 看起來是一個不明智的選擇,「降薪很多,思維方式也完全不同」。但王巖並不在乎,PE 的嚴謹和保守已無法再滿足他。「大 PE 總是會選擇比較安全的,能夠穩賺兩三倍的 deal,這就必然會錯過高成長、高回報、當然也是高風險的 deal。」

他舉了個例子:「2012 年,國內一家大型互聯網公司希望融資來回購大股東的股份,估值才 300 億美元左右。當時我很看好這家公司,但老板的質疑是,當時最大的互聯網上市公司百度的市值也不過 700 億美元,這家公司還有多少 upside?而且,即使投進去也只是一個小股東,違背了 KKR 謀求控股的投資邏輯。」

就這樣,不僅是 KKR,大部分 PE 都錯過了這個原本可以帶來超額回報的項目,這也讓王巖再一次意識到,自己更向往的是充滿冒險精神和無限可能的 VC 行業。

「我是個特別理想主義和樂觀的人,更容易看到想象力和可能性,所以更適合早期投資。而且,VC 要找的是黑天鵝,我喜歡這種反常規的思考方式。」

同樣從頂級 PE 出走後進入 VC 的周奕在大三的一次實習後就認定了這份職業。

大二時他在一家投行 TMT 組實習,為微博等互聯網公司做股票分析。「原來從沒有認真研究過我們每天在使用的互聯網產品的商業模式、財務模型,但這些東西突然一下就把我吸引住了,當時我幾乎把所有業余時間都花在上面。」

那時正是 2011 年,移動互聯網正在快速興起。

就讀商學院的周奕想與更多的互聯網公司產生交集,VC 便成了他心中最理想之選。第二年,他給紅杉、IDG、KPCB、富達等頂級機構的合夥人發郵件尋求實習機會,並如願以償地進入了其中一家,而他的同學們幾乎清一色去了投行。

其實,VC 跟他最初想象的有點不一樣。

「大家做決策時不太看盈利,尤其對於移動產品來說,只要有高增長就投。這讓我在學校學的東西幾乎都用不上。」即便如此,他還是非常熱愛這份工作,「每天接觸的那些公司我都很感興趣」。所以,畢業後雖然進了一家頂級 PE,但 10 個月後,他還是回到了 VC 行業。

放棄了高年薪的周奕想的很明白:「來 VC 的目的就是投出獨角獸。即便沒有機會實現,也希望能投出健康發展、持續盈利的公司,並且和他們共同成長。」

已經從業 7 年 VC 的黎遠則坦承,自己進入 VC 行業的直接目的就是「賺錢」。

「至少在早期,VC 行業很賺錢的,達晨有 100 多家 portfolio 都 IPO 了,找準機會,在這個行業里是可以賺到大錢的。如果投出獨角獸,更是名利雙收。」黎遠說。

但更多年輕人入行還顧不上考慮財務回報,「個人成長」是他們最直接的目的,即使這個過程總是伴隨著焦慮。

離開百度戰略辦公室後,戴康轉身加入了一家新基金,他的期待就是「更快速的個人成長」。「人的成長可以從兩個層面來看:獲取信息的速度和獲取信息的質量,而 VC 恰巧很好地滿足了這兩點。」

2、消失的機會 

在這個容量有限的市場中,一旦碰上壞的光景,原本層不出窮的機會就會驟減。

「除了充電寶,最近還有什麽風口?」這是 42章經 近期被同行友人問及最多的問題。這恐怕是中國 TMT 風險投資歷史上最焦慮的一段時光之一。

回溯到 2014 年,那時的市場還非常火爆。根據 IT 桔子數據,2014 年成立了 10059 家創業公司,達到了近 5 年的峰值。同時,投資機構也都在瘋搶。

彼時入行僅 2 個月,正在看文娛領域的周奕經歷了一次難忘的「失之交臂」。「那天我跟著合夥人去看一個項目,約了創始人晚上 7 點見面。這家公司已經在這一天里見了 7 波投資人,當輪到我們時,價格已經翻了一倍。」這次擡價不僅讓他錯失了一個好項目,更讓他在第一線感受到了廝殺的慘烈。

2015 年,行業仍在升溫,對於年輕人來說,這時候進入 VC 行業還可以抓住行業紅利的尾巴。據 IT 桔子統計,僅上半年來自 PE 和 VC 的投資額就和 2014 年全年持平,其中一半以上投入到了 TMT 行業。

但到了 2016 年,市場迅速降溫,新成立的創業公司只有 2070 家,同比下降 76%。雖然 2017 年資金又開始重新湧入市場,但優秀投資標稀缺的狀況卻沒有改善。

盡管從業者都在講今年的市場在變好,但這並不能解決資產荒的本質問題。現在正是資產端的供給跟不上、投資主題青黃不接的時候,這讓很多投資人感到焦慮和迷茫。

黎遠在一個月前決定暫時離開 VC 行業,「紅利期已經結束了」,他很悲觀。在 7 年的從業時間里輾轉了 4 家完全不同性質的投資機構,讓他幾乎經歷了創投市場一輪完整的起落浮沈。

「2008 年投資很容易,很多好項目大家都是按 PE 的回報來算的,5 到 6 倍,最多也就 8 到 9 倍。當時市場非常好,VC 收割了一批高利潤的公司。」

隨著高利潤的公司逐漸枯竭,大家會把註意力轉移在高收入的公司上,再之後,便是高流量的公司。2011 年,移動互聯網興起,高流量的公司成為焦點。因為只要找到變現途徑,高流量就能迅速轉化成高收入。

如今,移動互聯網紅利也處於消耗殆盡的邊緣,高流量的公司在這幾年悉數被挖掘。缺乏利潤、收入甚至流量的支撐,「高成長性」無從談起,而「高成長性」又恰好是支撐 VC 投資邏輯的核心。

無疑,對於想投出獨角獸的投資人來說,高成長性公司的稀缺令他們不安和迷茫。所以,一旦市場上冒出了高速成長的潛力股,投資人都一擁而上,風口就此產生了。

跟風現象引來非常兩極化的評價,但其實對很多年輕投資人來說,他們顧不上參與這樣的討論,因為他們大多數連抓住風口的機會都沒有——這些領域總是迅速被催熟,被收割,當你意識到時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

3、抓不住的成就感 

要學會與焦慮、不安和平共處,投資人們都需要想辦法平衡天平的另一端——成就感。

22

在 VC 這個極度奉行結果導向的行業中,最強烈的成就感無疑來自於投出好項目。

作為一個比較成熟的投資人,黎遠非常認這一點。「如果沒有辦法投出可以退出的項目,看不到錢在哪,待在這個行業就沒有意義了。這跟做一家公司是一樣的,如果公司已經沒有增長了,那不如早點關掉。」

但對於許多入行不久的年輕投資人來說這簡直是奢望,他們甚至沒有出手一試的機會。

「自己看好的項目沒辦法出手是經常的事,而且這些項目里不少都是明擺著可以賺錢的。」2014 年是黎遠進入行業的第 4 年,那時他在上一家機構已經投出了不少好項目,但也依然無法避免錯失獨角獸的遺憾。

「2014 年,我非常看好一家人工智能公司,一共推了 3 次,當時估值 4 億人民幣,轉老股的話可以到 3 億,但老板不看好,3 次都沒出手。這個市場上沒有幾家獨角獸,錯過一次獨角獸,很可能這輩子都沒有什麽機會了。」

那些比黎遠資歷更淺的投資人對項目就更加沒有掌控力了。

戴康推項目很謹慎,他一年時間里對 50 多個項目做了 Pre-TS 的盡調,最終讓他下決心一推到底的卻只有 3 個項目。然而,直到最終環節,「我們的合夥人帶著 TS 去見創始人,卻又拿著 TS 回來了。」這種功虧一簣的感覺讓他很沮喪,「合夥人可能本來對項目就沒有十足的把握。通常,在面對這種可投可不投的項目時,合夥人大概率會選擇不投。」

比項目推到最後卻沒成更慘的是,自己推上去的項目合夥人根本就不理會。許揚傑是某二線美元基金的投資經理,將近 2 年的時間里他沒有出手一個項目。

「推項目很困難。雖然我對項目很有把握,但老板就是不想投,我挺受打擊的,甚至會質疑老板的判斷力。」

無法通過投出項目來證明自己,就必須切換獲取成就感的方式。

戴康一直在調整自己的預期,「後來我想明白了,我看好的項目,不管誰投了,最後公司做的好我都挺高興的,這是對我個人判斷的一種肯定。」

所幸,對於一些拿到融資的項目,它的成功與否很快就可以被驗證。但更多的項目卻需要在動輒數年的時間跨度里才能被檢驗出成色來——即使是一次成功的判斷,所能帶來的成就感也是非常滯後的。

當然,那些大量看項目的投資人或多或少會看到自己的變化,一方面,他們的綜合判斷能力和認知水平在上升,另外,對細分行業也會有自己的 benchmark。黎遠說:「大多數行業並不像手機,能通過跑個分那麽直觀的看出好壞。只有看的足夠多,才能基於技術、產品、團隊等諸多因素來對公司做判斷,這個 benchmark 完全就在於自己的經驗。」

他從第一家基金離開時大約 27 歲,除了投出了幾個項目之外,他最大的收獲是「能夠看清楚哪些公司能賺錢,哪些不能」,這便是一定認知水平的建立。「時代總在變,在投資這個行業里,只有建立了認知,當運氣來臨時才能牢牢抓住。」

吳青曾在一家準一線美元基金工作 2 年,投了一個項目。即便出手過,成就感對他來說也是一件奢侈品,「投資人的學習很分散,不會在一個項目上投入過多精力,所以學到的東西很難系統化,而這種碎片式的的知識無法帶來明顯的成就感。」

吳青對自己這段投資人的經歷頗有無奈,「這 2 年里,我幾乎沒有什麽成就感,對於自己投的項目是否成功也無法檢驗,只能交給時間。」

4、如影隨形的焦慮

比起飄忽不定的成就感,如影隨形的焦慮感更加折磨著這群年輕人。

23

對於極少數有機會出手的年輕投資人,品嘗所投項目的失敗總是痛苦的。周奕跳槽到一家新基金沒多久,他在老東家所投的第二個公司就宣告了死亡。

其實,周奕心里對這個結果早就有數,但這個過程依然令他倍感煎熬。「投的時候合夥人就說這個項目的成功率可能非常低,但還是鼓勵我放點錢試試。在投了之後的 3 個月里,產品的數據已經越來越不好,那時每天都很焦慮,好像在等著宣判死刑的那一天。」

而那些還活著的公司對他來說同樣也是焦慮的來源,尤其是當他知道公司現金只能再支撐 1、2 個月的時候。「每天晚上 12 點躺下後,這個公司過往的一切會像電影一樣在腦子里放個不停,持續好幾個小時。」

能盡早品嘗失敗的周奕已經屬於幸運的少數了,因為他所在的機構很有魄力地給予新人大量的決策權。而更多的年輕投資人根本無緣體會到扣動扳機時雙手的顫抖,他們全部的焦慮幾乎都集中在前期 sourcing 上——不少喜歡做研究、求知欲旺盛年輕人進入這個行業的第一天就意外地發現:這個行業更需要他們的 social 能力,這給他們帶來很大壓力。

「最早的時候出差很多,時間安排的滿滿的。」因為晚去了幾小時、價格翻倍而錯過一個好項目的周奕在之後的日子里都繃著一根弦。「有能夠接觸到新項目的活動就會去參加,雖然知道效率也很低,大量的無效信息,卻也不敢怠慢。」

剛入行的投資人幾乎都經歷過這樣一個疲憊的階段。

所幸,周奕現在倒是從容了不少。「要跟已經結交的創業者朋友保持良好的溝通,他們往往會有很多朋友、合作夥伴都是潛在的 source,反而是同行交流效率不高。」

他也確實花了一段時間來思考社交這件事,「之前覺得 social 不夠多是自己不夠努力,後來我覺得每個人很難改變自己的性格,應該找到自己擅長的方法。」

剛入行的投資人幾乎都會經歷一段「從興奮到迷茫」的曲線,當興奮感不再,取而代之的就是焦慮感了。

王巖向我描述了自己的狀態:「前兩個月看什麽項目都覺得靠譜,恨不得每個都投。兩個月之後,看什麽項目都覺得不靠譜了,因為看到的風險和失敗越來越多。這是非常極端的兩個狀態,會讓我有點不知所措和失去方向。」

而這種焦慮背後都隱藏一種深深的恐懼——投錯公司。

事實上,一些大基金的美元 LP 並不這麽看。周奕告訴我:「如果你的 portfolio 里少有失敗的項目,一些 LP 甚至還會挑戰你——如果你的項目死的不夠多,說明你的風格不夠冒險,而我們就是希望你去找到更多高風險高回報的項目。」畢竟,最終衡量一個投資人投的好不好,不是看他死了多少公司,而是成了多少公司。

所以,年輕投資人應該學會坦然接受一件事情:自己做的是早期投資,投的很多公司就是會遭遇失敗,因為很多時候自己做出的決定就是錯誤的決定。

26

其實,比起經歷項目逐漸死掉的切膚之焦慮,還有兩種焦慮更是延綿不絕,那便是「看到自己沒投進去的公司長的很好」和「好的公司自己壓根沒看到」。

正如熊曉鴿所說:VC 是一個你永遠都在後悔的行業。

但在當下這個風口盛行的時代,錯過一個風口足以讓人後悔的扼腕不已。很多年輕投資人害怕錯失掉風口里的項目,卻變得越來越迷茫。

已經做過兩家基金合夥人的胡博予在自己的知乎專欄里寫道:「等到錯過一些讓人捶胸頓足的機會,然後也用幾百萬美金打過幾個水漂之後,你才能慢慢地冷靜下來,明白一個道理——該是你賺的錢,總歸是你的,不該是你賺的錢,急也急不來。」

周奕對這件事也已經想的很明白:「一個投資人不可能投到所有好的項目,有些東西錯過了就算了,可以反思原因,也可以總結經驗,但千萬不能因為焦慮而變得盲目跟風,從而失去自己的判斷。」

5、擁擠的市場 

與 2016 年的共享單車如出一轍,一年後的今天,共享充電寶掀起了一場資本的狂歡。

3 月 31 日以來的短短 40 天時間里,共享充電寶領域產生了 11 筆融資,近 35 家機構入局,融資金額約為 12 億元人民幣,這是共享單車剛出現時獲得融資額的近 5 倍。而如果仔細對比進入這兩個市場的投資機構的名單,你會發現它們是高度重合的:金沙江、經緯、紅杉、騰訊、滴滴等大資本悉數出現。

「很多好項目沒法投不是你沒有發現,哪怕你早早的 pitch 到,也投不進去。」抖音上線後不到一個星期,黎遠就註意到了這個項目,做了充分的研究後,他發現「都是大玩家在玩,根本沒辦法投進去」,這讓他產生了深深的無力感。

資本圈里,一些機構與機構之間開始形成更深一層的信任關系,這種關系不斷強化,就像神經網絡一般,令圈子之外的資本很難再插手,小基金的日子只會越來越難。

29

可以說,VC 行業已經開始出現寡頭化的苗頭。任何行業一旦進入寡頭階段,就接近成熟了,這意味著行業的紅利期結束,資源都向頭部機構聚集。這景象與 2015 年到 2016 年間發生的 5 次「互聯網大並購」如出一轍——從此,大小互聯網巨頭各占山頭,平臺型機會幾乎消失,優秀的創業公司幾乎都逃不脫 BAT 和 TMD 的觸角。

「幾乎所有好的項目最終都會在這個寡頭化的網絡內被消化掉,比如朱嘯虎想給自己的項目找下一輪,他可以直接找到騰訊戰投的老大溝通。」黎遠說。

如此一來,新人的作用越來越集中在前端的 sourcing 層面,做渠道源的整合,角色就像半導體里面的傳感器芯片——獲取數據、清洗數據,而後端的核心處理部分幾乎遙不可及。

更壞的消息是,在這樣一個本就沒有給新人留下多少空間的行業里,供需關系變得越來越扭曲。

理想的情況是,進入 VC 行業的新人增量與行業自身需求的增量能夠保持增速一致。但實際上,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到這個行業中,而行業本身的增長卻大大放緩。所以,大量新人在爭奪有限的機會,更別提那些由頭部機構提供的鳳毛麟角的機會。

可以說,現在的 VC 行業對年輕人來說機會窗口已經幾近消失。

6、出走的投資人

在 VC 行業自身存在的信息不對稱下,一頭是四面而來的年輕人興致勃勃的湧入行業,另一頭卻是行業里的年輕人陸續出走。

「做投資意味著你在做一件自己無法 control 的事情。」曾經有過兩次創業經歷的吳青之前一直對自己的業務保持掌控度,並且享受於此。

但顯然 VC 並不是這樣。「你對一個項目接觸的深度是由老板決定的,如果老板不看好,你也就沒辦法繼續跟進。」這不僅是吳青一個人的感受,而是投資機構里執行層的集體尷尬。

但即使一個年輕投資人可以獨立於合夥人自己對項目進行判斷,掌握決策權,他自身的能力在一次成功的投資里又能起到多大作用?

「60% 的運氣,20% 的資源,10% 的努力和天 10% 的天賦。」這是黎遠給出的答案。

胡博予在 DCM 時遇到了快手,而如今再談起這個明星項目,他也毫不掩飾的承認:

「投進去純屬運氣,動作快,而且如果當時能成功見到美拍的人,說不定就投了美拍。」

投資人們都不否認理論和邏輯框架的重要性,只不過,在個人能力面前,他們幾乎都更強調運氣和大勢。這讓投資這件事本身就變得難以掌控。

而想要擺脫這種難以掌控所帶來的不安的人,離開了。

吳青選擇進入一家 FA。「做賣方的話 deal pipeline 會比較大,一個個項目推進下去,總是會有些成果。」相比投資,FA 擁有一個更加標準化的流程,吳青覺得,只要每一個環節都做到位,推進到無法推進為止,即使失敗也沒什麽遺憾。「至少我明確地知道我是這個項目的 owner。」

比起沒有掌控感,學習曲線放緩則更讓戴康焦慮,而這也成為了他離開 VC 的主要原因。

隨後,他加入了他參與投資的第一個項目,而他選擇的職位是 CEO 助理。「CEO 需要匯集所有需求、了解所有信息、快速做反應,所以他一定是在迅速成長的。那麽,我會假設離 CEO 越近,成長曲線越好。」

同樣選擇加入自己 portfolio 的王巖倒是沒有太多不安和焦慮,他只是想做點冒險的事情。「我骨子里總是有一股蠢蠢欲動的東西在作祟,我沒想過做一輩子投資人。」

「投資人創業」一直是個有爭議的話題。

大多數人認為投資人不適合創業,連王巖自己也承認這一點:「投資人習慣於考慮風險、分散投資,沒有人願意把所有錢 all in 在一個項目上。但創業就是 all in,賭上你的 career。」所幸天性樂觀的他早已經想好了冒險的後果:「大不了公司沒做成再回來做投資就是了,這件事的 downside 對我來說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當然,從投資人變成創業者,要承擔的不僅是風險,還有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完全轉變,這給他們帶來很大的挑戰。

在創業公司的兩年讓戴康變得更加務實:「在 VC 的時候,我都是在理論上解決一個問題,但在創業公司我需要把這件事執行到底,會把一個理論上的問題無限拆解到最小單元的維度,在每個維度上給出解決方案。創業公司需要執行,所有不能給出最後解決方案的行動、策劃、接觸都是無效的。」

而對於王巖來說,他遭遇的是「帶團隊」方面的挑戰。「投資都是單打獨鬥,自己做好判斷就可以了,像一個獵手,但做一家創業公司的 COO 意味著你要做羊群中的頭羊。」 

昔日的投資人們在創業公司的每一天也在面臨新的焦慮。正如許多創業者的感受:創業就是和時間賽跑,公司每天都面臨著生死的考驗。而對於做出選擇的投資人來說,這大概又會是一段焦灼但投入著的時光。

7、迷茫中的自我救贖

盡管不少投資人的熱情和堅持被焦慮、不安、迷茫、失望所蠶食,但也依然有很多年輕人對這份職業愛的深沈。在被挫敗拽入谷底後,他們總是選擇看到希望,然後拍掉身上的塵土,再次出發。

如今入行 3 年的周奕已經輾轉過 2 家投資機構,投出過數個估值在 1 億美元上下的項目。他說,「目前對這份職業很滿意」。但實際上,這幾年他也並非一帆風順。

頭 5 個月里,周奕一直處於認知和判斷缺失的階段。「當時我沒有自己的 view,沒辦法從自己的過往經驗來判斷一個項目好不好,非常依賴於同事和老板的反饋。」 

但他一直在調整,試圖把自己從迷茫中解救出來。

第 6 個月,他終於鼓起勇氣自主的推了一個項目上去。這個「第一次」是他強逼自己學會下判斷的開始。「合夥人給了像我這樣的年輕人很多本不該給予的權利和責任,這逼迫我不得不提前成長。」 

這種成長雖令人痛苦,但也幫他更快的看到希望。

他變得更加努力。2015 年下半年,已進入第二家機構的他花大半年時間把自己關註領域內所有的項目幾乎都看了一遍,開始對行業有了自己系統的判斷,尤其是對市場上被瘋狂追捧的項目也有了不從眾的觀點。「現在,至少在我關註的領域內,合夥人都會相信我的判斷。」

巧的是,在這個時間節點上,他在第一家機構出手的項目也開始有了亦或好壞的結果。「我突然意識到,自己就這麽過了那個急於靠投項目證明自己的階段了。」

角色的轉變讓他的思維方式開始更加接近一個成熟的投資人。「我會開始更加關註項目自身能不能賺錢,或者是不是一個能夠 save the fund 的項目。」 看著 3 年時間里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成長,他更加堅定的要在這條路上走下去。

但跟周奕這樣能夠自己拿項目,甚至體驗跟 3、4 家機構的 VP 一起搶項目的投資人相比,許揚傑就沒那麽幸運了。

「將近 2 年的時間里我推的項目老板都沒有投。」並且,由於自身機構投資方向的轉變,他所關註的市場對於公司來說變得不那麽重要。「整個 2016 年我幾乎都在休息。」

雖有焦慮,但他卻並沒有對這個職業喪失信心。投資人的身份讓他可以不斷接觸到那些「最聰明的人」。並且,因為在投項目上沒有了壓力,他可以不帶目的的、輕松的與這些聰明人交流。「我對今日頭條很感興趣,就通過各種方式認識了二三十個頭條的人,把這家公司徹底了解清楚了。做投資不一定非要到處聊項目,一個典型案例同樣可以帶來很多收獲。」

雖然暫時離開了 VC,戴康言談間依然流露出「很可能過幾年又回來了」的憧憬。「當時跟我的老板商量過,他建議我去一家創業公司鍛煉一下,這樣如果再回來做投資的話也能更好的理解公司。」

吳青也是如此。「做過 FA 之後再回到買方,會更有耐心應對那些不可控的事情,好好等待機會。」

想要留在行業里的投資人不得不把自己的心練得堅硬又平和,讓它能抵抗情緒的幹擾,這是他們讓自己走下去的方式。

胡博予說起自己在 DCM 時的感受:「那時我還處於 VC 成長曲線的早期,特別興奮,喜歡的項目就拼命推。我想不起來當時還推過什麽不靠譜的項目了,肯定推過,被合夥人給斃了。當然也有比較靠譜的,比如滴滴,知乎之類的。但人就是這樣,會選擇性記住好公司,同時遺忘爛公司。」

VC 到底值不值得年輕人投身其中?沒有人可以給出一個結論,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都是冷暖自知。不僅是對財富和功名的欲望,還有對知識和成長的渴求,這一切都推著一群年輕人在資本的潮水中不斷向前求索,哪怕他們看不清前方到底是什麽。

333

這些前赴後繼的年輕人,想要參與到這個充滿荷爾蒙的商業世界中來,而他們中的一些人,也正在真切的影響著這個商業世界的樣貌。

而對於更多人來說,無論是咬緊牙關的堅持,還是灰頭土臉的離開,哪怕參與過一場充滿想象力的廝殺,也足夠了。

*應部分采訪對象要求,文中梨遠、周奕、王巖、戴康、吳青、許揚傑等均為化名。

VC 行業 投資人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030

自媒體要失望了,信息流救不了你的公眾號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mote/2017/1030/165749.shtml

自媒體要失望了,信息流救不了你的公眾號
李星 李星

自媒體要失望了,信息流救不了你的公眾號

信息流的產品邏輯並不適合公眾號,強行引入將加速衰落

 一

公眾號改版信息流“疑雲

一張非官方的Demo截圖讓自媒體們再也無法淡定,有人猜測微信要開始“打土豪,分田地”了,原創小號的好日子終於要來了;有人說騰訊為給今日頭條下馬威,為其入股今日頭條增加談判籌碼。

關於公眾號是否真的會改版為信息流?目前還沒有實錘,但可以斷定的是,張小龍對追風口沒有太大興趣,推動微信叠代的內驅力是對用戶體驗近乎“強迫癥”般的較真。

去年直播火的時候,很多產品聞聲而動內置了直播功能,手Q也加了Now直播,但微信姍姍來遲地推了10秒短視頻分享朋友圈;年初馬化騰在朋友圈留言讓Keso等等公眾號的付費閱讀,但是到現在還沒有影子,反倒是千聊、鵝點通、小密圈(知識星球)等付費性質產品寄生在公眾號渠道上火了。

而微信的重大產品變動,比如把公眾號推文數字提醒變成不計數的紅點點,在朋友圈設置“三天可見”、“半年可見”以及朋友圈消息不提醒等,上線微信實驗室的“搜一搜”、“看一看”都毫無預兆地推出。

由於還沒出官方聲明,更沒有說什麽時候推出,不妨進行假設公眾號做成了信息流閱讀,會怎麽樣?

信息流的產品邏輯並不適合公眾號,強行引入將加速衰落    

如果把訂閱號現在單個“信息孤島”形式改版為以信息流形式展示,的確能給一些中長尾公眾號分配一些流量,這不過是把“看一看”放置在訂閱號位置在之中。而就筆者體驗“看一看”功能,發現盡管有編輯進行熱點歸納和運營,但加入了很多不相關的公眾號,一般用戶連續點三次“不想看見”,很容易放棄從這個“入口”。

(如果信息流推薦內容不佳,點擊次數還多余現有公眾號的閱讀路徑)

正是由於微信平臺不幹預、不運營,才是公眾號爆發的關鍵。眾號的用戶自主訂閱、自主查看的模式使得閱讀數與其粉絲數大體呈正相關,自媒體必須以抓眼睛的選題,讓粉絲有充分的點擊欲望、並在閱讀後產生轉發朋友圈的沖動;而粉絲受內容調性和主題的吸引而聚集起來,形成一個畫像清晰的“圈層”,短短幾年時間,公眾號生態上已經生長出覆蓋不同品類和場景的訂閱號,看看新榜就知道了。

廣告主投放公眾號正是看中“流量精準”這一點,比如在一些地方的房地產公眾號,1萬的閱讀量廣告報價在10萬左右,追著讓KOL寫樓盤測評的媒介還得預約,而同樣的內容放在頭條號閱讀量破10萬,你要是喊1000元,人家懟你在搶劫。運營者渴望的是閱讀量,但廣告主看中的是“轉化率”。

(老道消息說做公眾號的都是下九流,都是出來賣的,只不過無論是2C、2B還是2VC,還是有價碼區別)

公眾號與頭條號之間的根本差距,並不在流量高低或分配上,其根本的差距是在頭條號與微信號之間用戶賬戶價值的差距上。微信本身是社交資料最豐富、功能最齊全的超級App,如果說支付寶幹掉的是錢包,那麽微信不僅幹掉了錢包,還取代了“電話”、“名片”、“個人博客”、“企業網站”等等。僅憑這點,頭條號ID並不能營造出相對穩定的社交關系鏈,用戶之間也很難通過內容形成“信任中介”;更難形成朋友圈刷屏的“群體自嗨”效果了。

筆者運營頭條號2周年,總閱讀加在一起是234萬,但我卻叫不起一個頭條粉絲的名字,也沒有哪位金主單獨“幸臨”我的頭條號。即使這樣聽起來還不錯的流量,也不如一個爆款視頻,在深度閱讀場景方面,訂閱號依然無出其右。最有價值的流量在微信里,但是微信自身的流量還得自媒體自己去爭取。

我們不妨設想,訂閱號呈現方式開放之後,大號和小號的內容顯示在用戶的關註列表之中,原先的公眾號“置頂”功能沒有意義;公眾號的推送將不再起到立即喚醒用戶點擊的效果;同一個公眾號的頭條推文與二條推文再在列表之中重新被打散;而一些團體運營的日更號將把那些基於興趣而寫作低頻高質量創造者徹底壓制;那種寫不出文章發圖片以及文字還能否會展示也成了問題。

信息流的產品邏輯突出內容的曝光率和系統推薦,而公眾號的初心是打造個人品牌;所以信息流產品最後賺錢一定是平臺自己,比如今日頭條去年90%的收入來自於信息流廣告,百度Q3信息流貢獻10億美元營收。

微信公眾號所搭建生態更像是類似淘寶吸引個體戶和商戶創業的生態,一些大V甚至開了公司比如邏輯思維、咪蒙等,分析人士稱騰訊在為他人做嫁衣因而要“去壟斷”,但這忽視了公眾號作為移動端流量中心的戰略價值。在任何一個社媒平臺之中,讓大V獲利是平臺生態運轉的關鍵,市值近4000億美金的騰訊沒有與大V爭利的必要。甚至如果形成不了這種“馬太效應”,本身就是平臺的失敗。

但是一旦微信的流量“大鍋飯”機制推出後,那些被粉絲點燃寫作激情的原創者很有可能是第一波擠壓出局,他們再怎麽做流量,也肯定比不過那些做號團隊和標題黨。

具備運營與內容的人本身就很少,但絕大多數公號汪渴望逆襲

目前看來,微信似乎並沒有動力來做公眾號信息流改版。

一來信息流並非是新鮮事物,微博、QQ空間、朋友圈本就是信息流,朋友圈廣告與頭條號里的原生廣告都是信息流的一部分。被自媒體詬病的公眾號的打開率CTR為1%,其實在信息流產品之中,這樣的打開率並不算低的,只是單個公眾號覆蓋的樣本人群與開放的流量平臺相對更少一些。

再加上以往公眾號主要依靠站內推薦以及朋友圈分享,而微信的“搜一搜”、“看一看”的設計已考慮到了定向分配或基於興趣推薦分配給自媒體流量,日益嚴格的原創保護爭取給優質自媒體導流,這樣的多層次的產品設計已相對成熟。張小龍並沒有必要冒險改動公眾號的閱讀方式。

當然,這將意味著給絕大多數的公眾號亟需的增粉和流量難題依然無解。換個角度來看,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做自媒體、做內容,微信不是救世主,不能確保所有自媒體都活的滋潤,優勝劣汰本身就是生態活力的一部分。

早有自媒體人認清現實,做多渠道分發和運營,既然自媒體是打造個人品牌,公眾號也只是渠道之一,一些大V抓住手機內存擴大的紅利,上線了App以更深度圈住粉絲,或規避封號的風險。對於一些中長尾自媒體來說,流量平臺其實多的是,資訊端適時彌補這種需求,類似網易號、一點資訊對優質公眾號獎勵並未停滯過,這意味著自媒體投入在運營上的精力加倍了。筆者曾經請教過程芩峰老師為什麽不在知名科技媒體上分發公眾號內容以獲取更多的流量,他的回複代表一部分公眾號捍衛者的想法:“只有自己的粉絲才是真的,其他只是錦上添花,你靠他們撐不死,也救不了命。”

目前公眾號傳播效果的衡量標準主要是閱讀量及朋友圈轉發,這個一刀切的標準並不合理,比如一篇寫影視創意的深度文章,在一個編劇公眾號轉發閱讀量只有1000個,說明可能有數百個編劇有了解到,堪比一場行業大會的效果。而一些優秀作者創作的文章原創閱讀量不理想,被多個大號轉發,以及垂直媒體發表情況卻很好,能打穿單個公眾號的局限,不一定就比大號的傳播效果差。

或許自媒體的焦慮在於太著急變現了,而忽視了對內容的打磨以及專業的沈澱。太多的自媒體成功的勵誌故事,把人們帶向野路子,實際上自媒體做成什麽樣的程度很多是厚積薄發的結果。我曾遇到一個失聰的小帥哥做自媒體,粉絲不到300,就問我怎麽通過公眾號養活自己?類似信息流改版的傳聞,是他們願意發生的。

張小龍曾說過:“不能用戶要什麽就給他什麽,要變個花樣給他,用戶要的不一定是對的”,把“用戶”換做“自媒體”,這句話也成立。信息流改版對自媒體而言就像是飲鴆止渴,目前相對封閉、用戶做自主篩選的機制已經被證明是有機會成功的,至少在文字創作上,信息流產品還沒有土生土長的大V出現過。

作者:李星,公眾號:靠譜的阿星,科技媒體專欄作者,互聯網分析師,個人微信即QQ:1598145405,歡迎交流

微信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658

欠革命性創新沒推12.9吋失望

1 : GS(14)@2014-10-18 23:04:06



iPad Air2更薄更快,並配備了Touch ID指紋識別功能,不過分析認為Air2只是功能略有改善,沒有革命性的創新,難令消費者有驚艷感覺,相信未能如過去數年般掀起熱潮,但料銷量仍會較iPad Mini3優勝。分析指Mini3僅增加Touch ID,在Air2和iPhone6 Plus「夾擊」下,Mini3銷量將受影響。業界雖較看好Air2,但研究公司均指,蘋果只是改進iPad,沒有革新,難以扭轉蘋果在平板電腦市場佔有率日漸萎縮的趨勢。資訊科技研究公司高德納的分析師貝克(Van Baker)批評蘋果無新意,「只是反覆改善iPad」。Forrester研究公司的分析師鞏德(J.P. Gownder)亦明言:「對蘋果沒有推出12.9吋iPad感到失望,尤其對企業用家來說。」對於有評論認為,平板電腦巿場開始冷卻,並已出現「身份危機」,評論員福勒(Geoffrey Fowler)就不認同,他認為板腦地位特殊,一機在手就能上網和玩遊戲,又指蘋果毋須徹底改造iPad,只要改良便可。中央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1018/1890389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12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