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麥多勞是一隻收租股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4630

巴黎:

我記得打工的時候,一次有一個部門的主管窒我。事源是他大聲要求另一個主管不要把一些什物放到近他部門的地方,因為巴黎已制定要收各部門佔辦公室面積的租金規則,他也會收非法佔據他地盆的同事租金幫補。

"人人都應該關注的呀公物資,就會無人關注",這是很簡單的道理,要同事為呀公著想的唯一方法就是收費!電腦要收租金,地方要收租金,貨車要收租金.....那麼同事就會很用心去管理、組織呀公的物業、生財公具。麥多勞當然明白此道!

在 分析麥當勞時,我特別留意到它在2006年尾決定把所有拉丁美洲原先是自已運作的店以Franchised形式賣斷給承租人,根據它年報說,麥當勞是按店 鋪的營業額抽Royalties,同時它們會先選地方、後裝修,再以20年租約租給Lessee(Franchisee),有一些錢多的合作人,或會買下 那物業連裝修。整個環球系統的Franchisee店,有1半的店舖,以租金+Royalties方式運作。拉丁美洲的交易的目的是,只收租金和 5% 的Royalties,讓拉丁人自已管自已。

以下是麥當勞未賣斷前,2006年,2005年的在拉丁美洲自已經營的成績:
                                                 2006            2005
銷貨(美元百萬)                   $ 1,552         $1,237
未扣行政費利潤                       212              141
%                                                 13.7%         11.4%
行政費用                                      4%              4%
淨利潤                                        9.7%            7.4%

如果以資產 750M計,ROA是    20%         14.8%。

這樣好的回報,為何賣走它呢?!下回開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98

青笑怒罵:多勞多得的敵人

1 : GS(14)@2011-10-31 22:55:59

http://m.sharpdaily.hk/detail.ph ... 5307&category=daily
「多勞多得」這四個字我們經常掛在口邊,以示鼓勵自己要努力上進。
但很多時候,多勞多得原來只是理想,多勞不等於多得卻是現實。簡單的經濟學理論,亦證明很難會有多勞多得這回事。
作為打工仔,你會深明能者多勞,但多付出不代表有多報酬的殘酷事實。你的勞力及時間付出就代表供求關係上的供應曲線supply
curve。如果供應曲線是垂直,就代表了你就算不斷工作,不斷付出,實際回報其實是一直不變。當然,如果供應曲線是傾斜,甚至橫向,就會代表你的付出愈
多回報就愈大,甚至是無限大。
不幸的是,供應曲線的方向擺位,絕對不是由投入生產力的員工話事,而是由生產線產權持有人決定。經濟學只是假設每個人是理性,但從來沒有一個經濟理論有計及生產線或產權持有人有個人喜好、及有不公平的利益輸送惡習的因素。
投資市場涉非理性行為
多勞不等於多得,很有程度上是由於生產單位、或大部份機構的初次收入分配,都未盡完善及有欠公平所致。所以,如果你的上司能夠提供一條橫向或傾斜的供應曲線,那就要好好恭喜你。否則,就請閣下好好為自身再作打算。
就算在一個公平獎賞的環境下工作,亦不代表你的多勞會獲取百分百對等的多得。因為經濟理論核心部份有一條是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s,讀者都會知道,這是說明如果生產規模不變,在愈投入更多相同生產資源,邊際回報率就會愈低;這個理論教曉我們,縱使遇到初次收入分配公平
的僱主,都要不斷增值自己,避免向公司不斷投入相同的資源以影響自己的最終回報。
由於有太多不能控制的外在因素制肘,令到在工作層面上出現多勞不等於多得,套用於投資市場,情況都是一樣。
又有例子,假如你做足功課,有充份客觀數據及分析,得出結論是一隻股份不值得投資、或反過來有一隻股份相當抵買,但現實中股份表現又多數剛好相反──不買的升,買的卻不升反跌。
為甚麼?通通都因為市場涉及非理性行為,而且非理性行為在大部份時間是主導了市場升跌,更扭曲了基本因素。
我絕不是鼓勵讀者在工作崗位上要放棄拚搏,甚至懶惰散漫;同樣,亦非建議閣下在投資課題上要拋掉基本分析,轉而投靠運氣或索性加入羊群;但工作環境複雜,投資市場混濁,命途多舛,令你以為有的,也不代表會有,耕耘與收獲的關係也非理所當然。好好反思吧!
胡孟青
獨立股評人
2 : wilyty(1376)@2011-10-31 23:03:12

勁! 上次肥青吹隻 (小高盛), 而家就快執, 服哂!
3 : GS(14)@2011-10-31 23:06:50

小高盛?
4 : wilyty(1376)@2011-10-31 23:11:47

"裁員都唔掂 - 交易商: 明富環球 MF Global -39.15%"

肥青 called it 小高盛 smile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429

青心直說:分析員多勞未必多得

1 : GS(14)@2011-12-02 16:50:2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26&art_id=158336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813

審計密探CIA - Bittermelon 蘋果多勞卻未多得 2013年11月12日

1 : GS(14)@2013-11-13 14:07:17

http://www.am730.com.hk/column-180813
蘋果公司(NASDAQ:AAPL)最近公布截至2013年9月底全年業績,收入增9.2%至1,709.1億(美元,下同)。但由於銷售成本急增21.4%至1,066.06億元,令毛利減6.3%至僅643.04億元,毛利率也因此跌6.2個百分點至37.6%,加上經營開支增14%,令溢利減少11.3%至370.37億元。
未深入探討溢利減少前,不如先看看銷售成績。相信大家很關心iPhone5s和iPhone5c的銷量吧?雖然年報沒有披露詳情,但翻查蘋果新聞稿,兩款手機短短開售頭三日就賣出900萬部。至於iPhone整體銷量,今年全年賣出1.5億部,按年升20.2%,iPhone的營業額也因而增加16%至912.79億元。心水清的朋友可能已察覺到了吧?營業額升幅不及銷量,代表手機的平均售價下跌。計算了一下,均價由去年每部629.3元下降3.5%至607.5元。根據年報解釋,此乃產品組合偏向低價版本所致,特別是iPhone4,由於減價促銷關係,需求於今年相當殷切。有一點值得留意,iPhone今年銷量的增幅相當於2,521.1萬部,當中35.7%就是來自iPhone5s和iPhone5c首三日的銷量。換句話說,若不是新手機能及時在今個年度開賣,銷量的增幅可能只有13%。
另一矚目產品iPad又如何?今年賣出了7,103.3萬部,按年升21.8%,較iPhone的升幅還要高。也是這個原因,iPad今年的營業額增3.3%至319.8億元。與iPhone同一命運,iPad每部產品的平均售價由去年的530.7元降至今年的450.2元,減幅達15.2%,是其他蘋果產品之冠。不過,此現象皆因推出了較低價的iPad mini及iPad 2降價促銷所致。
至於型格產品Mac,今年銷量比較差,全年只賣出1,634.1萬部,按年倒退10%之多。不過,由於每部產品的平均售價上調2.8%至1,314.7元,彌補了部分銷量下跌的影響,因此,營業額只下跌7.5%至214.83億元。其實蘋果也不諱言說,因個人電腦市場疲弱,Mac機不論在銷量和收入方面都出現倒退。
此外,在軟件和應用程式的銷售方面,今年的收入有160.51億元,增幅達24.5%之多,而且貢獻集團營業額的比重,也由去年的8.2%進一步提升至9.4%。此業務的收入持續增長,相信不久就能攀逾10%。
蘋果今年溢利之所以倒退,主要原因是毛利下跌。按年報解釋,問題包括現有產品成本較高,但卻未能全數轉嫁至消費者,以及銷售組合偏向低毛利的產品。以iPad mini為例,蘋果坦言,其邊際利潤較集團整體的平均值低得多。其他問題還包括服務和保修成本增加、個別產品例如iPad 2和iPhone4於年內減價促銷,以及匯兌因素影響。
綜合來看,雖然今年做多了生意,可是銷售成本和經營開支上漲,最後埋單計數反而賺少了,證明「多勞未必多得」。不過,蘋果近期的股價仍然相當「硬淨」,皆因他們一改守財的作風,大派股息之餘,還計劃回購股份。按年報披露,今年的股息為每股11.4元,以每股基本盈利40.03元計算,派息比率達28.5%。此外,管理層還預期於未來每個季度派發每股3.05元的股息。
不單如此,蘋果早前宣布動用100億元去回購股份,現在更加碼至600億元。截至2013年9月底,花在回購上的資金累計已有229.5億元,當中139.5億元是通過所謂「加速股票回購計劃(Accelerated share repurchase)」,其餘的90億元,則是自行在市場回購。整個派息和回購股份計劃已於2012年8月開始,並且將於2015年12月完成,預計涉及的總金額達1,000億元。
蘋果之所以能如此大手筆,因為他們的手頭現金包括短期和長期證券投資實在太多。截至2013年9月底,現金加上這些容易變現的金融資產合共有1,467.61億元,佔總資產逾70%。不過,錢多並不等於可以運用自如,記得於今年6月曾寫過3篇關於蘋果如何避稅的文章嗎?雖然蘋果不缺錢,但當中有75.8%都是存放在海外,若調回美國作派息和回購股份用,就需要繳納巨額稅款,因此蘋果於今年4月底,發行了總值170億元的債券。如此看來,若要實行派息和回購股份大計,蘋果還要繼續借貸。
「多勞卻未多得,錢多也要借錢」,以此來形容蘋果的現況看來頗貼切吧? http://bittermelon2009.blogspot.hk/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109

試揸的士搵食甄詠珊:多勞多得!

1 : GS(14)@2016-04-15 04:29:05

2016-04-14 NM

前女子組合Freeze成員甄詠珊10年離隊轉投亞視,更拆彈由D cup還原B cup。之後傳出婚訊,但臨門撻Q的她,日前卻被發現揸的士,素顏開工入型入格,由導彈變身的士司機的甄詠珊坦言,揸車搵食,多勞多得!撞車留陰影

最近甄詠珊以歌手身份再戰娛圈錄歌出碟,又遠赴韓國接受跳舞唱歌訓練兼客串劇集,還有將公演的舞台劇《借用下一世的男朋友》,幾路出發。上星期,剛由韓國集訓返港的甄詠珊,出現觀塘碼頭,著住一身便服的她,在碼頭附近跟一名中年男子在的士旁密密斟;之後更打開車頭蓋研究。兩人傾了約十分鐘,之後甄詠珊便坐上司機位,校好後鏡開車走人。當時的士冚了旗,並冇準備載客。「其實自從前年佢喺交通燈位俾人撞,到而家都有陰影,每次見到由黃燈變紅燈,成個人會怯一怯,更加唔可以揸得快。」知情者說。

全程龜速

一四年撞過車留有陰影的她,當日揸住冚旗的士全程龜速,由觀塘碼頭到啟德郵輪碼頭短短路程,足足花了十五分鐘,極之安全。到達郵輪碼頭後,甄詠珊落車同中年男子調換位置,做乘客直出旺角睇 中醫。對於是否轉行揸的士,甄詠珊未有否認,「揸的士唔差呀!最緊要服務態度好,多勞多得。(咁究竟係咪轉行呢?)總之有新搞作再話你哋知。」

的士族

娛圈有藝人間唔中就會話自己撈唔掂,要走去揸的士,但十居其九都係得個講字,例如方大同和出身無綫的陳凱怡,就係其中代表。

方大同去年6月,方大同揸的士載客的一段短片被放上網,隨即引來網民關注,指做歌手收入少要揸的士幫補,其後方大同被踢爆揸的士攞靈感,兼為演唱會《音樂很窮》造勢。

陳凱怡前大台陳凱怡(改名陳思齊)在公司一直坐冷板櫈,試過因為做唔夠騷,被要求還半年騷錢外,又被高層揶揄叫她揸夜更的士幫補生計,不過陳凱怡話自己唔識路,唔會做到的士司機。

撰文、攝影、攝錄:娛樂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263

【飲食籽】送外賣多勞多得 大學生兼職做步兵

1 : GS(14)@2017-10-09 03:55:05

樹仁大學學生陳浩然(Johnny)月入約2,000多元,課餘後會做part-time「步兵」,希望不依賴家人,自己賺基本生活費。



【飲食籽:識飲惜食】入大學是一個銳變,再沒有中學限定的上課時間表,沒有太多的框框,時間管理就由自己來決定。大學上堂的時間亦不多,有人會選擇多姿多采的上莊生活,亦有人會運用課餘時間去做part-time賺錢。大學生陳浩然(Johnny)今年是樹仁大學四年級學生。



就讀樹仁大學的Johnny,每年學費昂貴逾6萬多,他深知父母為自己付學費已殊不容易,故自入讀大學後,四年來再也沒有向家人拿零用錢,自己賺基本生活費。大學生做part-time大都會任職補習老師、文員或售貨員等環境較舒適的工作。Johnny卻選擇做外送速遞員,即坊間俗稱的「步兵」(Walker),「啲人一諗就會諗到茶餐廳食住口煙個種外賣仔,好多同學聽到嘅反應就係問我點解要送外賣,係咪搵唔到工,仲話介紹畀我!」他覺得其實送外賣是一個正當職業,不應覺得是低人一等,並笑言:「老土啲講職業無分貴賤,我係用自己嘅勤力同勞力去換取金錢,其實係無壞嘅,係一個十分值得尊重嘅職業。」



男孩子的送外賣三寶便是叉電器、雨傘和零錢。

工作時間自由 外勤當做運動

Johnny所屬的外送公司是近年興起的外送app公司,兼職底薪有40元,每單外送再多15元,視乎距離平均每小時可送2至3單不等。而且很多客人會以現金付款,所以有機會收到小費,增加收入。他指時薪甚至比其他同學所做的文職更高,每更上班時數為4小時,變相他雖然一星期工作3日,但亦可同時兼顧學業。做外送員毋須留在餐廳,可以在所屬區域任何地方等單,相對比較彈性自由,「冇人睇住你做嘢,有時讀書好辛苦會唔想返工,但呢份工並冇呢種感覺。」所以近年吸引了越來越多年輕人投身做「步兵」,現時兼職大學生人數佔這間外送app公司所有員工的10%,相信漸漸成為趨勢。記者就跟Johnny做一天「步兵」,看看整個外送流程。作為一個「步兵」,他指最重要是攜帶三寶,就是充電器、雨傘和零錢,以便接單和找續給客人,缺一不可。每次上班他需要於中上環stand by,甫打開app約5分鐘就收到第一單工作,需由上環出名長與斜的「樓梯街」街尾領取食物,再送至樓梯中段地區。成功送達第一單後,還未有喘息的時間,app又緊接着發派下一單工作給他。Johnny說:「其實唔係每單都會有tip,現在我已經做了兩單,平日再行快啲勤力啲,收入就會更多。」Johnny表示如果你不怕日曬雨淋,就可以寓工作於娛樂,外勤當做運動,他自己亦十分喜歡這份工作,因為很適合現在的「他」。



記者:吳業紅攝影:鄭明川、劉永發、王國輝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25/2016115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3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