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快訊】樂逗遊戲在美提交IPO申請,招股書解讀

http://news.iheima.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0&id=113796

文件顯示,2012年創夢天地總營收為人民幣1940萬元,其中遊戲營收為人民幣1810萬元,其他營收為人民幣130萬元;2013年總營收為人民幣2.47億元(約合4070萬美元),其中遊戲營收為人民幣2.45億元(約合4040萬美元),其他營收為人民幣180萬元(約合30萬美元 )。2012年創夢天地淨虧損為人民幣930萬元,2013年淨利潤為人民幣2780萬元(約合460萬美元)。

2014年第一季度,創夢天地總營收為人民幣1.741億元(約合2800萬美元),其中遊戲營收為人民幣1.74億元(約合2800萬美元),其他營收為人民幣10萬元(約合2萬美元);去年同期創夢天地總營收為人民幣2210萬元,其中遊戲營收為人民幣2190萬元,其他營收為人民幣20萬元。創夢天地第一季度淨利潤為人民幣3320萬元(約合530萬美元),去年同期淨虧損為人民幣70萬元。

創夢天地董事和高管的持股情況如下:CEO陳湘宇持有約2887萬股,持股比例為22.0%;高煉惇持有約365萬股,持股比例為2.8%;Song Guan持有約365萬股樂逗遊戲普通股,持股比例為2.8%;劉二海持有約2689萬股,持股比例為20.4%;Mingyao Wang持有337.5萬股,持股比例為2.6%。

創夢天地主要股東的持股比例如下:Dream Data Services持有約2887萬股,持股比例為22.0%;THL A19持有約3504萬股,持股比例為26.6%;LC Fund持有約2689萬股,持股比例為20.4%;紅點創投持有約2185萬股,持股比例為16.6%;DT01 Holding International持有約731萬股,持股比例為5.6%。

瑞信證券(美國)公司和摩根大通證券公司將擔任創夢天地IPO交易的承銷商。

創夢天地致力於移動互聯網跨平台遊戲產品研發和發行。旗下樂逗遊戲已發行了近百款遊戲作品,風靡全球的《神廟逃亡》、《水果忍者》、《薑餅人酷跑》、《塗鴉跳躍》、《小鳥爆破》、《狂野飆車6》等國際遊戲產品都是通過樂逗遊戲進入中國市場。

創夢天地於2012年獲得紅點投資和君聯資本投資總計1000萬美元,總部位於深圳市南山區科興科學園,並於美國,香港,北京,成都,南京等地設立分支機構。

招股書解讀:

招股書顯示,THL A19 Limited佔股26.6%,成為創夢的第一大股東,創夢CEO陳湘宇佔股22%,成為個人第一大股東。

憑藉「基於遊戲產品源代碼進行二次開發」的發行模式,創夢在近3年的時間裡,營收保持持續增長並扭虧為盈,2014年一季度創夢的淨利潤達到3320萬人民幣。

遊戲貢獻主要營收

總營收方面,從2012年的1940萬漲到2013年的2.466億元人民幣(4070萬美元)這兩年遊戲業務分別貢獻1810萬、2.448億營收。2014年和2013年第一季度的營分別為1.741億元、2210萬,其中遊戲業務分別貢獻1.74億和2190萬。從這一角度來看遊戲是創夢的主要營收來源。

\
 

瀏覽原圖遊戲是創夢的主要營收來源

從盈利角度來看,創夢天地2013年淨利潤為2780萬元,較2012年的淨虧損930萬元扭虧為盈。2014年第一季度,創夢天地淨利潤3320萬元,較去年同期的虧損70萬元,實現大幅增長。

創夢營收和淨利的快速增長源於月活躍用戶以及Arpu(平均每用戶付費)值的迅速攀升。創夢旗下所有發行產品的月活躍用戶在2012年第一季度為560萬,到2014年第一季度這一數字增長到了9830萬。

在利潤率方面,創夢運營利潤率和淨收益率,分別從2013年的13.7%、11.3%增長到2014年一季度的25%、19%。此外,Arpu也從2013年的6.7元增長到了2014年第一季度的11.3元。

創夢式的研發

2013年以來,移動遊戲市場高速發展的同時也推動著產業鏈的日趨成熟,市場開始形成以研發、發行、渠道三者各自分工明確的產業格局。移動遊戲產業的生態環境特性決定了其極大的依賴於遊戲平台和渠道營銷。而中國移動遊戲市場研發商數量眾多且較為分散,少數渠道商把控著大量用戶資源,既而進一步加深了研發商和渠道商之間的不對等。

而發行商正是起到兩者之間紐帶的作用。對於海外遊戲產品而言,他們需要一些本地化的公司將產品優化幫助其完成端口接入、持續優化、市場營銷、發行、貨幣化、支付支持等服務。

招股書顯示,讓遊戲內容商提供源代碼,創夢則在這基礎上進行二次開發,一方面可以加強對內容的把控,同時還能有效降低開發失敗率。在這一思路的幫助下,創夢簽下了在移動互聯網遊戲早期的多款海外明星產品,如《水果忍者》《神廟逃亡》《地鐵跑酷》。

擁有了源代碼,創夢可以針對中國市場重新設計他們遊戲的時候能夠快速反應。以《神廟逃亡》為例,創夢對該遊戲進行的修改包括:壓縮包,修改計費點(如增加復活),增加漂流玩法,增加柳岩等明星角色。憑藉類似的這種案例,也幫助創夢更容易獲得海外開發者的信任,後者也更願意向其公開源代碼。目前,已經與創夢展開這類合作的海外研發商有Disney, Gameloft,Smilegate,Halfbrick,Imangi等。

海外的精品手游給創夢帶來收益的同時也帶來了高留存率的用戶。根據招股書顯示,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創夢天地旗下產品總裝機量達到4.73億,2013年全年的產品留存率達到45%。

變現能力方面,休閒遊戲月平局付費用戶從2013年一季度的110萬漲到了2014年一季度的510萬,同比增長363%;中重度遊戲月平均付費用戶從2013年一季度的14000漲到了2014年一季度的133000,同比增長850%。

\

自有渠道與第三方渠道並行

創夢在招股書表示,經過二次開發的第三方遊戲將通過樂逗自有的渠道送達到用戶,這些自有的渠道包括交叉推廣渠道、自營渠道「樂逗遊戲中心」,以及游娛網(www.uu.cc)。

招股書顯示,在這些自有渠道上,2013年一共產生了9770萬次遊戲下載和激活(遊戲下載和激活量指的是用戶通過我們的網絡成功註冊的我們旗下遊戲的下載和安裝量),佔2013年創夢所有遊戲下載和激活量的36%,比2012年增長了83.4%。在2014年第一季度,創夢自有渠道共產生了2380萬次遊戲下載和激活,佔所有遊戲下載和激活量的32.2%, 比2013年第一季度增長了35.4%。

創夢稱,基於這些用戶,創夢還將在線收集用戶反饋,通過多維數據分析引擎分析用戶行為,以此來推動遊戲的持續優化和貨幣化。

除了自有的分發渠道,創夢還和以下平台展開合作:中國主流應用商店和移動遊覽器,比如應用寶、360、91無線和UC瀏覽器;手機終端製造商和零售商,比如聯想、華為、中興和蘇寧;通信運營商及移動廣告平台。

對於第三方渠道態度,創夢在招股書中顯示,第三方發行渠道網絡能夠使其觸達中國絕大部分安卓和iOS移動設備;創夢的渠道一大優勢在於針對不同渠道做深度定製遊戲。例如,為百度定製《地鐵跑酷》百度爭霸賽版,利用百度最有價值的百度貼吧用戶,提升付費用戶的ARPU。

此外,創夢還和中國絕大部分支付商開展合作,包括三大運營商和其他主流支付商,比如支付寶、銀聯、易寶支付、微信支付。

創夢在招股書中透露,未來將與韓國合作夥伴一起分發及運營神廟逃亡系列,並在日本經營分公司,同時持續投入研發平台,通過戰略聯盟及併購策略支撐遊戲多樣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971

中國人一年在美購房220億美元 偏愛高檔房產 現金購房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2161

7月8日,全美房地產經紀人協會發佈的一份報告,引起了廣泛熱議。報告顯示,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的一年間,中國人在美國購房總額達220億美元,約佔國際客戶在美國購房總額的四分之一,是美國房產的第二大海外買家,僅次於加拿大,也是增長最迅速的海外買家,佔比從2013年的12%上升到了16%。相比其他在美置業的外國人,中國人偏愛購買高檔物業的特徵尤為明顯,在美購房中位數高達52萬美元(2013年,美國全國房價中位數僅20萬美元左右)。

2013年4月—2014年3月在美購房均價前5名國家(資源來源:全美房地產經紀人協會 )zero/圖

值得注意的是,有76%的中國人選擇了全額現金支付房款。報告稱,中國已成為美國房地產市場中最重要的海外現金來源。加利福尼亞州、華盛頓州、紐約州、賓夕法尼亞州和德克薩斯州依次是中國人最喜歡的購房地點。

中國買家在美購房偏好(資源來源:全美房地產經紀人協會 )zero/圖

數據調查顯示,大約一半的中國買家購房主要用於度假和出租,約5%購買者用於商業租賃使用,剩餘39%則主要用於居住。

中國買家購房的預期用途(資源來源:全美房地產經紀人協會 )zero/圖

報告顯示,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的一年間,國際客戶在美國購房總額達922億美元,同比前一年的682億美元,增漲了35%。其中加拿大、中國、墨西哥、印度、英國五個國家合計成交額佔總比重的54%。加拿大仍是美國房地產市場中最大的海外買家,但是佔比已經從2013年的23%跌至19%;中國是第二大海外買家,也是增長最迅速的海外買家,佔比從2013年的12%上升到了16%。此外,墨西哥佔比9%,英國和印度分別佔比5%。

國際購房銷量分佈(資源來源:全美房地產經紀人協會 )zero/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936

奧巴馬:埃博拉在美爆發風險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495

美國總統奧巴馬周三表示,如果全面實施適當保護措施,埃博拉疫情在美國廣泛蔓延的風險非常低。

奧巴馬發表上述講話之際,美國已發現三例在境內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病患(第一例已死亡)。目前美國公共衛生官員正在尋找第二位被證實感染埃博拉病毒的護士在發病前同她一起乘坐一架飛機的132名乘客。

第二個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美國醫護人員在出現癥狀一天前曾搭乘商業飛機在美國國內旅行的新聞傳出後,奧巴馬星期三取消了出差計劃,召開緊急內閣會議。

奧巴馬周三在關於埃博拉的內閣會議上講話時提出成立一支聯邦緊急醫療隊,立即部署到診斷出埃博拉病毒病例的醫院,確保采取預防措施。他說:“我們要確保這樣的事情不重複發生,而且我們在以更積極的方式監測、監督、監察在達拉斯起初究竟發生了什麽,一定要把得到的教訓傳播到全國各地的醫院和診所。”

新增埃博拉病例暴露美國應對機制缺陷

美國政府官員們15日警告說,未來幾天達拉斯可能會出現更多埃博拉病例,之前德克薩斯州官員表示,該州一家醫院第二名護工確診感染該病毒。

此前,達拉斯一家醫院出現了第二名護士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情況,而且這名護士在出現埃博拉病狀的前一天,曾乘坐商業航班。

29歲的護士安貝爾·喬伊·文森(Amber Joy Vinson)是照看埃博拉患者托馬斯·埃里克·鄧肯(Thomas Eric Duncan)的團隊成員。鄧肯於9月28日入院,並被隔離。聯邦衛生官員表示,文森周一登上了邊疆航空(Frontier Airlines)從克利夫蘭飛往達拉斯-沃思堡機場(Dallas-Fort Worth)的1143航班,她當時不應該乘坐商業航班。

一名官員表示,文森在登機前曾給聯邦衛生官員打電話,報告稱自己體溫略高,但她獲準乘坐飛機。

在德克薩斯長老會醫院(Texas Health Presbyterian Hospital)醫治鄧肯的10天期間,有將近100名醫生、護士及助手參與,醫護人員中出現第二例感染病例並不出人意料。數日來,聯邦衛生官員警告稱,除了第一名確診感染埃博拉病毒的護士妮娜·範(Nina Pham)之外,還有可能出現其他病例。

奧朗德:歐美領導人同意對埃博拉實施更嚴格管控

法國總統奧朗德周四表示,他已經與美國總統奧巴馬、以及英國、意大利和德國領導人討論並達成了一致,同意對埃博拉進行更嚴格的管控。

“我們同意,我們必須加強管控,明天開始將會對幾內亞和法國之間的空中運輸實施管制。”奧朗德說。

奧朗德表示,歐美領導人同意,他們將采取措施來檢查來自埃博拉病毒感染國家的人。他強調,一定要有更強有力的國際“動員”來抗擊病毒。

_78247060_ebola_cases_outside_africa_624_v5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375

沃爾沃計劃今年在美銷售中國產轎車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982

路透社,沃爾沃集團計劃今年在美國銷售中國產轎車。同時還將考慮在美國設立新的汽車生產廠。

浙江吉利汽車的一位高管告訴路透社,沃爾沃可能向美國出口一款大型“旗艦”轎車。此外,產自成都的沃爾沃S60L也有可能出口美國。吉利汽車於2010年收購沃爾沃。隨後沃爾沃在成都建廠,並於2013年末正式投入使用。

沃爾沃CEO漢肯·薩繆爾森2014年初在接受國內媒體采訪時曾表示,中國成都制造的沃爾沃汽車將銷往美國市場。

研究機構IHS Automotive汽車咨詢主管趙英智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稱,如果中國產沃爾沃能出口美國,對中國汽車業,都是一個重大突破。

此前,中國車企出口主要集中在南美、東歐、非洲等發展中經濟體。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3年中國汽車出口目的地國家排名中,阿爾及利亞、俄羅斯、智利占據前三位,出口量累計達到27.6萬輛,占到了總量的30%。

然而,匯率不穩定、保護主義情緒漸漲等因素,成為近年來中國車企在新興市場的隱憂。2014年12月, 吉利汽車發布盈利預警稱,盧布貶值帶來外匯匯兌虧損,當年的純利將大跌約五成。

2011年巴西曾超過俄羅斯成為中國第一大汽車出口國。當年11月,巴西將進口汽車工業產品稅上調30%,導致中國出口巴西汽車競爭力大打折扣。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297

面對華爾街之狼-在美上市中國公司的生死博弈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402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2-12 16:26 編輯

面對華爾街之狼-在美上市中國公司的生死博弈
作者:黃冠

背景介紹

對於國外投資者來說,阿里巴巴(NYSE:BABA)是在中國的一家極具戰略抱負,有顯著成長潛力的公司。以IPO當日收盤價計算,阿里巴巴集團市值達到2314億美元,超越Facebook(NASDAQ:FB) ,成為僅次於Google (NASDAQ:GOOG) 的全球第二大市值互聯網公司。可是即使是阿里巴巴這樣的企業在面臨下行風險時也會措手不及。在工商總局2015年1月28日發布的《關於對阿里巴巴集團進行行政指導工作情況的白皮書》以及1月29日阿里巴巴公布的第四季度財務報表低於預期的共同作用下,阿里巴巴股價1月29日當日暴跌8.78%,市值損失在220億美元以上。截至2月2號為止,一共有7家律師事務所對阿里巴巴發動了集體訴訟。面對危機阿里巴巴董事長馬雲積極應對,在與工商總局局長張茅的會見中,承諾將加大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投入,進一步解決現有的網絡假貨難題。此次應對也穩固了投資者的信心,遏止了此前兩天連續重跌的勢頭。

中國企業在想要在美國資本市場有所發展,如何應對危機則成為了他們的頭等大事。其中世紀互聯 (NASDAQ:VNET)、聚美優品(NYSE:JMEI)等公司曾遭遇到了賣空機構的阻擊。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世紀互聯被研究機構Trinity Research Group質疑存在“財務與證券欺詐”,其股價在公司發表公開聲明前已暴跌35%。

聚美優品被指控其向投資者發布了虛假的,有誤導性的聲明,受到了律師事務所的集體訴訟。其市值從2014年8月18日的55億美元降至2014年12月11日的19億美元,縮水60%。

在沈寂了將近三年之後,中國概念股2014年又陸續遭到了賣空機構的打擊。據不完全統計,如圖1所示只有8%被賣空的上市公司未收到賣空機構的影響,而很大一部分的公司則離開了美國市場。


圖1. 被做空的上市公司現狀

什麽是賣空

賣空,又稱沽空、做空,是一種理性的逐利行為,可以解釋賣出自己本不擁有的股票,或者借來的股票。賣空的動機來源於賣家相信股票未來的價格會下跌,從而在未來以更低的價格買進股票歸還券商,以賺取中間差價。

舉個例子來說,假設股票X目前價格為20元,投資者A基於對股票未來的判斷,認定股票有下跌的趨勢,但是自己手中並沒有股票,所以他決定向經紀人借出100股並賣掉。如果初始保證金比例為50%,那麽投資者A將交納100*20*50%=1000元,以借出這100股。為了簡化分析,假設投資人無需追加保證金,在整個賣空過程中需要交納每股0.5元的手續費以及1元的利息。當股票價格降到15元時, A買入股票歸還給經紀人,那麽在這段時間內,他的回報為(20-15-0.5-1)*100/1000=35%。如果股票價格上漲到25元,X買入股票歸還給經紀人,那麽他的回報為(20-25-0.5-1)*100/1000=-65%。


圖2.賣空流程

由於只需交納一部分保證金,賣空可以被看作是杠桿交易,使投資者可交易金額被放大的同時,也使投資者承擔了更大的風險。賣空的本身只是反映了投資者對股票價格意見上的分歧,為市場信息提供了更強的流動性。那麽為什麽中國概念股在被賣空時損失如此慘重呢?

賣空產業鏈

賣空在美國已經形成了一條專業的產業鏈,主要是由做空機構,對沖基金以及律師事務所三方組成。中美文化差異的存在又導致了中國上市公司缺乏透明度,不經常與投資人進行溝通,再加上美國人對於某些中國的產業理解有誤,使得中國上市公司成為了一些海外做空機構的首要獵殺目標。


在做空機構鎖定目標之後,做空公司會進行實地考察,搜集各種信息,例如在公司的工廠頂樓安裝攝像頭,來計算出貨的數量,甚至去找目標公司的銷售人員聊天,口頭談話中出現的不準確銷售數字和內容往往會被暗中錄音。負面質疑報告往往是基於上述信息誇大而來的,而在質疑報告發布的一兩個星期前,已經有合作的做空基金入場做好做空準備了。

當質疑報告發布後,股價會因投資人拋售股票而大幅下跌。而律師事務所則會以風險代理的方式為中小股東發起集體訴訟,如果訴訟成功,律師事務所能夠分到高額的賠償金作為利潤。同時律師的集體訴訟會進一步影響投資人對上市公司的信心,從而導致股價繼續下跌。最終以上市公司受重創為代價,賣空機構,基金和律師事務所共享利益。

集體訴訟是指多數成員彼此間具有共同利益,由其中一人或數人為全體利益起訴。集體訴訟在美國是一種常態,包括谷歌、亞馬遜(NASDAQ:AMZN) 等大企業都曾遭受過。這種訴訟的威力在於只要有一人發起訴訟,其他所有相同利益受損者會一呼百應,最終導致的賠償數量非常驚人。

圖4描繪了上市公司在賣空發生前15天至賣空後一年的股票價格表現及交易量平均變化。由於已退市及已摘牌的公司不計入考慮,所以計算結果存在選擇性偏差的問題,實際表現要差於圖中描述。


圖4. 賣空前後的股票平均表現

質疑理由

在遭到獵殺的中國公司中,有因為自身存在嚴重問題的,也不乏因為美國人沒有理解而被誤殺的。而作為做空中國概念股的主要機構,香櫞公司和渾水公司屢以財務造假為出發點撰寫質疑報告。

基於19份香櫞和渾水的質疑報告,陳彬、劉會軍總結了10大質疑公司“財務造假”的理由。


圖5. 十大質疑公司“財務造假”的理由

在上述遭到質疑的中國公司中綠諾科技(OTCMKTS:RINO)就因財務造假而慘遭退市,而新東方(NYSE:EDU)對於渾水公司的反擊則尤為精彩。那麽在綠諾科技和新東方這兩個案例中,美國人怎麽做空,而中國公司又是怎麽保護自己的權益的呢?

案例分析

大連綠諾環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於1984年的大連綠諾環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綠諾科技)致力於中國鋼鐵行業的廢水處理、煙氣脫硫脫硝器材以及高溫抗氧化系統的開發、工程設計、產品制造、以及安裝工作。為了能募集擴張資金,綠諾科技反向收購了一家名為JadeMountain Corp的在美國場外交易市場的殼公司,於2009年7月13日轉板進入納斯達克市場。

綠諾科技在2010年11月10日遭到了賣空機構的質疑,而在隨後短短的一個月內,股價迅速跌至谷底。


圖 6. 綠諾科技面臨做空危機時的表現

第一天:渾水公司發布長達30頁的報告,質疑其銷售額,公司毛利率以及上交工商部門和美國證券交易所的報告存在差異等問題,股價當日跌幅15.07%,至11.1美元

第二天:綠諾科技對質疑作出回應,並開始內部審查,股價當日跌幅15.78%

第六天:綠諾科技盤前公布第三季財報顯示多項指標低於預期,股價當日跌幅31.42%,至7.55美元

第八天:美國律師事務所Sohmer & Stark, LLC對綠諾科技發動集體訴訟,稱其向美國證券交易所遞交的1.93億美元營收與向中國審計機構遞交的1100萬美金嚴重不符,使得投資者利益受到損害。盤中交易被停止,當日跌幅14.97%,至6.07美元

第十天:綠諾科技首席執行官鄒德軍先生承認渾水公司質疑的6份合同中有2份造假,在此期間多家評級機構下調綠若科技至“賣出”

第二十四天:綠諾科技收到納斯達克交易所的退市通知

第三十天:綠諾科技被清理至粉單市場,股價暴跌48.1%至3.15美元

在綠諾科技被阻擊的背後反映出了很多中國公司在美國反向收購的問題,這些公司急於上市以獲得擴張的資金,同時卻沒有達到主板市場對於上市公司的要求,只能通過“反向收購+轉版上市”並加以“包裝”的方式耗資更少,耗時更短的進入主板市場。而在賣空公司的密切關註下,這些公司往往首先成為了獵殺對象。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簡稱新東方)是中國最大的私人教育服務提供商,其教育項目包括英語及外文培訓,海外及國內測試備考,以及中小學教育等。新東方於2006年9月7日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海外上市的教育機構。

下表呈現了以新東方宣布簡化股權結構為起點,新東方在整個賣空行為中的重大事件匯總:


在質疑報告中渾水公司宣稱新東方有大量特許加盟店,卻自稱所有店面歸新東方自有。其他質疑包括毛利率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以及新東方所獲得的稅收減免不合理等。

然而在新東方的回應中,加盟費只分別占2010年和2011年總收入的0.009%和0.045%。之所以未從季報中體現只因所占比例太小,屬於細化項目,遠不是渾水公司所描述的是其商業模式的基礎。雖然新東方在進行披露時不夠嚴謹,沒有將加盟費體現在季報當中,但是從這個案例中可以發現賣空公司不負責任的“誇大”行為,真正將“粉刺”誇大成了“癌癥”。

正是由於新東方在第一時間準確的一一回應了渾水公司的質疑,才打消了市場對新東方的恐慌。在這之後,東方的股價逐步恢複,賣空公司終於失手了。依照俞敏洪的總結,能打贏這場翻身仗首先是確認自己沒有問題,而在這基礎上,請一流的會計事務所,投資者關系公司則是非常必要的。


圖7. 新東方自賣空以來的表現

應對的要點

很多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一心只想把自身的運營做上去,相信把企業做好,股價自然會隨之上漲。但在美國的資本市場里運作中,由於之前多次出現問題,中國概念股現在面臨著更深層次的不信任問題。當危機發生,中國概念股公司很少與投資者進行有效溝通,讓自己和投資者都陷於被動。對於美國股民來說不回應往往就意味著默認了。不明就里的投資者就很容易拋售股票,導致股價一瀉千里。

如何回應危機固然重要,想要在美國資本市場獲得長足的發展的前提則是自身不能作假,保證財務清白。然後在保持良好的業績的同時加強與美國投資人之間的溝通互動,建立更多共識和信任。這樣無論做空公司發布多麽負面的報告,只要有投資人們堅定的支持,賣空方只會是跳梁小醜,不足為懼。

最新動態

隨著中國政府開始限制獲取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的文件,以及越來越原意調查和起訴出於商業目的的利用信息人士,賣空機構利用這些文件來發動質疑的風險正在逐年增加。但是正可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2014年9月先後有天河化工(HKG:1619)、世紀互聯和神冠控股(OTCMKTS:SHGXY)三家上市公司遭到了匿名方式的唱空披露,從而導致股價大跌。而2015年1月15日中國手遊(NASDAQ:CMGE) 遭到GeoInvesting的調查報告《中國手遊—誰真的被愚弄了?》導致首日跌幅達到7.83%。

但是無論唱空機構如何“創新”,堅守自身財務清白的同時和美國投資人建立長期積極的溝通關系才是保持股價不受波動的必要條件。

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應該註意以下幾點:

保持財務披露的精確性,確保匯報給工商和稅務部門和美國證券交易所文件的一致性

重視包括盈利預測和其他影響投資決定的信息披露,定期拜訪機構投者者,建立長期信任的關系

隨時保持對做空的警惕預案,隨時監測市場上是否有異常行為。一旦遭受攻擊,及時的回應以及與投資人迅速的溝通將變得尤為重要。



轉自:我是投資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119

中醫針灸在美陷最大規模論戰 較“針”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7866

白人針灸師Ripi每個禮拜都要在四個城市奔波,給40個美國職業橄欖球賽的運動員做針灸治療。 (CFP/圖)

四十多年來,海外中醫針灸師一直試圖在現代科學體系內,證明和捍衛自己的古老醫學理論。當全球最權威的醫學刊物載文稱“針灸無效”,自不免引發軒然大波。

中醫學界很難發出有國際影響的文章。懂西方理論體系的海外針灸師,沒有構建大規模試驗的科研條件;而擁有眾多樣本的國內中醫圈,卻玩不轉國際規則,很難做出高質量的試驗設計。

中醫針灸有療效嗎?針刺止痛是不是安慰劑效應?

把這兩個貌似簡單的問題扔進中國醫學界也會爭執不休,何況是在美國。

2014年10月,美國醫學會雜誌(下稱JAMA)發表了一篇關於針灸對慢性膝關節炎療效的學術論文,文章稱:無論是針灸還是激光針灸(一種利用激光的微細光束照射穴位的新型針灸方法),對治療中度到重度慢性膝蓋疼痛,都和安慰劑效果一樣。換言之,針灸對關節炎止痛無效。

這顛覆了針灸師的經驗判斷:關節炎是針灸應用最多的適應癥之一。

以美國中醫藥針灸學會前會長李永明為代表的華人中醫群體,發起了針灸進入美國40年以來最大的一場保衛戰。

最新的消息是,美國當地時間2015年2月11日,JAMA雜誌將同時刊登李永明、中醫師何紅健和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勞力行教授等五人的反駁觀點和作者的回應。

“我知道這篇文章引發了很多討論。這個結論挑戰了以針灸為職業的人,挑戰了那些相信針灸有效的公眾。”論文的第一作者瑞娜·希曼博士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稱,試驗的爭議已經超出了試驗本身。

針灸對膝關節炎無效?

2014年10月,當李永明把JAMA的文章扔進兩三百人的北美中醫針灸師的微信群時,“一下子就炸鍋了”。

“這不可能。”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是不相信。JAMA是全球最權威的醫學刊物之一,與《柳葉刀》、《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英國醫學雜誌》並稱為世界四大權威綜合醫學雜誌,代表著美國主流醫學界的立場,它的研究結論往往左右著臨床醫生的選擇和政府決策。

直至今日,在很多人第一眼看來,這都是一個設計精美、流程嚴謹、樣本量充足的高水平試驗。研究者是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運動醫學中心的瑞娜·希曼團隊,他們召集了282名50歲以上、膝蓋疼痛超過3個月的關節炎患者。

研究者將誌願者隨機分為4組:對照組(不治療)、針灸組、激光針灸組以及假激光針灸組(安慰劑組)。12周的治療結束後,針灸和激光針灸對膝蓋疼痛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這種改善效果並不比安慰劑更好。在治療結束一年後,這種改善效果消失了。因此研究者建議:“不支持對這些病人使用針灸治療。”

刊發後,JAMA極為罕見地為這篇文章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包括路透社、福克斯新聞等美國主流媒體紛紛報道了這一結論。

微信群響個不停,華人針灸師們開始從不同的角度給文章“挑錯”。李永明把原文找了出來,反複研讀。

“第一遍,我也覺得沒問題,試驗看起來很漂亮。”李永明曾為美國健康研究院(NIH)做了十幾年的項目基金評審,對判斷論文水平很有信心。很快,他覺得自己被作者誤導了。

按照作者希曼博士的最初設想,針灸一定優於假激光,因此,她想用此差異來對激光針灸做對比,從而得出針灸和激光針灸的差異。但很可惜:針刺、激光和假激光之間都沒有差別。於是只能推演出針灸無效的結論。

但這並不符合常理。李永明指出,在作者的試驗設計中,並沒有針灸的對照組,因此不可能得出針灸無效的結論。一個可能的推測是,作者偷換了概念,從比較激光針灸和針灸,改為驗證針灸的療效。

為了進一步證明這個猜想,他找出了這個項目的所有資料。作為澳大利亞的國家基金項目,所有的相關材料都會在國家基金評審網上公布。

“我發現在原始試驗設計中他們根本沒有計劃要比較‘針刺治療’與‘假激光針灸’。但作者最後發表論文時的結論正是通過比較‘針刺治療’和‘假激光針灸’得出的。”李永明說。

在他看來,現在的結論完全是“試驗失敗”的結果。

40位中醫師集體向雜誌投稿

一周時間內,微信群里選出了四十位中醫師作為代表,並開了一場電話會,試圖發揮各自優勢,從不同的角度找到作者失誤的理由,有人研究試驗設計、有人研究邏輯推演、有人研究論證過程……

“我們要避免情緒化,爭取做到有理有據的反駁。”北京中醫藥大學海外校友會主席田海河博士說。

在歷次海外針對針灸的爭議中,因為意見分散和情緒化,他們的反駁難以奏效。現在,田海河覺得他們有理由反駁成功,“我們有來自中國23所中醫院校的專家,代表了真正的中醫理論水平”。

至於為什麽本應該起效的針灸在治療中會失效,中醫師認為是“試驗設計出了問題”。比如樣本量不夠;針刺治療時間不足;試驗方法有缺陷等,尤其是作者采用的澤倫(Zelen)設計是“非常有爭議和局限性的”方法。

如果如他們所言,實驗室是失敗和錯誤的,後果可能會無法預測。一個例子是,2014年,英國國家衛生與保健評價研究院在關節炎診療指南中專門補充了一項建議:反對將針灸用於關節炎的治療,原因是“缺乏證明針灸治療關節炎有效證據”。

很快,四十位中醫師分別向雜誌社寫信。

像是一場宣戰,他們集體向論文結論的科學性發出質疑——這本身在學術界就十分罕見。

和以往的沈默不語相比,華人中醫圈開始主動走到臺前,並願意承擔由此引發的輿論風暴。一個月後的11月2日,在休斯敦舉行的2014年世界針灸學術大會上,主辦方專門開辟了一個章節討論文章爭議。

會上,李永明的觀點被詳述:一個高水平、精美的大規模試驗在一系列的“致命傷”之下,最終得出了錯誤的結論,並用他們的邏輯誤導了雜誌編輯和大眾。一百多位針灸師“群情激奮”,恨不得當時就寫倡議書向社會公開。

但他們最終按捺住了沖動,怕變得“盲目和情緒化”。中醫常常是被切割的對象,越接觸現代科學體系的人,越急於表明自己和中醫沒關系。一個信中醫的人,往往會被貼上“無知、不理性”的標簽。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西醫和中醫容易被劃分為科學和反科學的代表。

論文遺漏了重要事實?

“通過JAMA雜誌,我收到了很多意見信。”希曼說,她已經把正式答複交給雜誌編輯,願意回應質疑。

像所有的科學研究一樣,希曼的團隊開始的是一場漫長的探險。

7年前,澳大利亞政府拿出一大筆資金支持針對醫學替代療法的研究。希曼獲得了這一國家基金課題,並開始臨床研究。

她試圖證明針刺針灸和激光針灸的療效,卻得出了不一樣的結論。

在試驗設計上,沒有“假針刺組”恰恰是希曼認為的設計亮點。因為,社會上普遍應用的“假針刺”會給病人帶來一定刺激,從而引起試驗偏差。

時間不夠是個問題嗎?在大部分針灸師看來,試驗中的治療次數太少了。在中國,常規病人每周會接受三到四次的治療,而試驗只有一周一次的治療頻率。

希曼不贊同這個說法。在她看來,12周是有實際意義的時間,除非有人設計出試驗驗證長時間的針灸療效更好,否則這種批評沒有意義。在澳大利亞,醫保可以負擔12周內8~12次的治療。如果頻率提高,對臨床的參考價值將大大降低。

針對華人中醫師對“療程短”“沒有遵循中醫理論”“試驗目的前後不一致”等的一系列質疑,希曼也都不認可,“我們的試驗步驟和標準是由經過澳大利亞針灸大學考核認證過的針灸師,根據實際應用情況設計的。從此前一萬七千名患者的研究數據來看,這些細微細節對於療效沒有明顯影響。”

“他們沒有一個是針灸的專業人士。”李永明不同意希曼的說法。在他看來,這項試驗的主要作者幾乎全是科研博士,沒有臨床醫學專家,也沒有針灸的專業人士,以從事運動康複和物理治療的研究人員為主。他們是對激光針灸感興趣,而不是針灸。因為按照大多數國家包括澳洲的法律,沒有針灸執照的治療師是不能刺破皮膚的。所以,物理治療師感興趣的是用“激光針灸”代替金屬針具,想證明激光同針刺效果一樣或更好。

對於這點,希曼並沒有正面回應。她覺得社會應該反思和推敲之前那些正面結果,而現在,所有的矛頭都對準了她。

“我不指望我們的研究推翻以往大量的研究結果,但重要的是要讓大家意識到他們得到的療效可能只是安慰劑效果——這就是我們這次試驗想傳達的。”希曼認為,病人、臨床醫生、政策制定者會根據已有的證據和他們的認識做出選擇。

遭遇針灸療效困惑的不止是臨床醫生,美國國立健康研究院(NIH)和美國衛生部(HHS)都曾為證明針灸療效而組織多次論證。

針對這一棘手的問題,上述兩個機構向南方周末記者推薦了美國針灸研究會聯合主席、哈佛醫學院教授維塔利·拿巴多接受采訪。拿巴多認為,希曼的試驗設計存在不足,但“這些批評和爭論都是正當的,未來的研究或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他也指出了至關重要的一點,無論是在真針灸組(針刺和激光),還是假針灸組,經過12周內的治療後,的確顯示是有一定的治療強度和效果的。可希曼團隊卻沒有提及這個結果。

“論文中改善效果的提高程度都高於30%。在科學圈內,30%是一個決定效果顯著與否的門檻,所以我真的不確定為什麽他們把這樣具備臨床統計意義的數據和事實給淡化了。”維塔利·拿巴多說。

針灸療效無法驗證?

無論最終試驗是不是存在缺陷和致命弱點,希曼博士都不是孤獨的否定者。

自針灸傳入美國之後,反對者一直有兩種觀點。一種是安慰劑效應,他們認為病人對針灸效果有所期望,再加上很多癥狀本身有主觀性,所以病人治療後會感覺好多了。另一種觀點是,針灸的刺激可以讓身體產生內啡肽(一種類嗎啡激素),從而緩解癥狀。

“針灸就是安慰劑加上一些刺激內啡肽分泌導致的鎮痛作用。”東京大學醫學博士呂洛衿說。他的觀點代表著相當一部分西醫的看法。

一個頗有意思的數據是,在全球範圍內,大型針灸臨床試驗在不同地區的正負結果相差很大。據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勞力行院長介紹,全世界說針灸有效和無效的文章各占50%,在俄羅斯,90%的論文都顯示有效。期刊《對照臨床試驗》對1998年至今的針灸研究做了一份系統性的回顧,發現每宗來自中國的臨床報告都是有效的,換句話說,中國從來未發表過失敗的臨床試驗結果。

“中國的期刊是不是不願意發表陰性(無效)的文章?”勞力行問。他猜測,這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中國學者的國際影響力。

40年來,中醫針灸始終渴望被世界接納。這種傳統療法和憑借經驗生長的古老醫學,一直試圖在西方科學理論體系內,用他者的範式,證明和捍衛自己的醫學理論。

“但這看似簡單的問題,困擾了臨床醫生和科學家幾十年。”李永明有些惆悵。

按照循證醫學理論,臨床治療的經驗和病例不是“證據”,任何療法如果不可重複,不能經過嚴格的“臨床隨機對照試驗”,就不能證明該療法的有效性。而中醫講究辯證治療,很難固定用一種方法治療某種疾病。這也是華人中醫師們反駁JAMA文章作者的一個重要理由,“他們對病人沒有辯證治療,企圖用同一種針法治療所有人。”

也有人指責,一些醫學期刊對待中醫針灸存在一種“偏意”。檢索JAMA歷史文章發現,他們曾發表過5篇針灸的大型臨床試驗結果,全部是陰性(無效)結論。南方周末記者把這個問題和文章引發的爭議拋給JAMA雜誌的主編、副主編及文章編輯,遺憾的是,三位編輯無一接受采訪。“我們不能就刊發文章的爭議發表觀點”。

“這是價值觀的差異。”世界針聯主席、中國中醫科學院常務副院長劉保延說。他相信針灸一定可以驗證,但更看重個體化和臨床療效。

聯合是唯一選擇

但是中醫學界很難發出有國際影響力的文章。

一方面,在海外的華人針灸師多是臨床醫生,他們理解並認可循證醫學,但卻沒有構建大規模試驗的科研條件;而擁有眾多病人和群眾基礎的中國國內,卻玩不轉國際規則,很難做出高質量、大規模的試驗設計。

所以,很多時候,不是沒有臨床效果,而是對起效機制和療效的解釋始終不明朗。針灸師常常是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做出的結果,卻是兩組療效“沒有統計學差異”,和這次JAMA的文章一樣。

經過幾十年的抗爭之後,華人中醫師悟出了一個道理:想要捍衛他們所代表的中醫理論,影響美國主流社會的認識,聯合是他們的唯一選擇。

此前,他們沈默、拘謹、畏懼諫言、極少參與公共事務。現在,他們開始隱藏起天生的羞澀和保守,在非母語的體系下,寫傳單,開宣講會,進入主流協會,參與國際研討,讓大家知道“不能隨便欺負華人”。

勞力行和李永明等醫生都表示,希望國內能給予他們更多的支持。他們知道,僅靠在美國的幾千名針灸師難以抗衡日益發展的其它團體。

在全美近4萬名執業針灸師中,華人只有幾千人,主要集中在加州、紐約和佛羅里達。

“我們要還原中醫針灸的本質,要呼籲國內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來研究。”田海河說。

但這畢竟不是在中國。在美國學術自由、觀點開放的社會背景下,針灸行業是充分競爭的自由市場,誰更強大,誰就可以制定遊戲規則。美國的針灸學會和法規制定部門的負責人大多是非華人。在國際期刊發表研究文章的也多是西方學者。

JAMA事件前後,華人中醫師組成了好幾個聯盟,希望改變以往松散的架構,他們開始定期聚會,探討重要議題。

2015年1月24日,距離中國的農歷新年不到一個月,紐約暴雪。一百多名華人針灸師在著名的中國城“法拉盛”舉行了新年歡慶晚宴,並給這一年中最出色的五名針灸師頒獎。“新年快樂!”眾人歡呼,並以一曲最傳統的大合唱“明天會更好”作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362

投資者做空在美A股ETF 押註A股上漲即將終結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563

W020120227245170319755

據彭博報道,投資者做空在美國交易的A股ETF,押註中國內地股市上漲即將終結。

Markit和彭博匯總的數據顯示,追蹤A股的美國最大ETF空頭頭寸占發行在外份額的比例於周一達到6.3%。而在去年年底,該比例僅為0.1%。自2月18日以來,在中國市場春節休市期間,德銀X-trackers嘉實滬深300中國A股ETF上漲了0.6%。

在寬松的貨幣政策推動A股“牛冠”全球主要市場後,交易員們正在追加該直接投資A股的ETF的空頭頭寸。盡管經濟增速放緩威脅到企業利潤增長,監管機構正在采取措施給股市融資交易降溫,但A股在過去幾個月中的大漲已推動上證綜指估值升至三年高位。

資產規模達2.45萬億美元的嘉信理財國際研究主管Michelle Gibley在電子郵件中告訴彭博:

幾個月來我們一直在說,A股市場的投機行為令人擔心,股市的上漲可能已經過頭。做空A股ETF可能正是這種心態的反映。

A股今日開啟羊年首個交易日,但未能實現“開門紅”。兩市高開低走, 上證綜指下跌0.56%,深成指數大跌1.53%。在過去12個月中,上證綜指累計上漲了52%。

新添做空渠道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介紹過,作為中國進一步開放國內股票市場的最新舉措,海外投資者3月2日(下周一)起首次可以通過滬港通做空A股個股。

目前有414支上海A股上榜滬港通賣空股票名單,“兩桶油”、“四大行”這樣的權重股自然名列其中。

研究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學者Fraser Howie告訴英國《金融時報》

這將是海外投資者首次被允許通過一個明確的機制做空中國股市。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122

麥當勞在美停用含抗生素雞肉 中國暫無時間表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8151

資料圖:位於芬蘭南部的一家麥當勞快餐店。 (新華社記者 趙長春/圖)

麥當勞3月4日宣布在美逐步停用抗生素雞肉,但僅適用於麥當勞在美國的大約1.4萬家餐廳,暫不影響海外包括中國在內的2.2萬家餐廳。

3月5日,麥當勞(中國)官方網站宣布,將與相關政府部門、專家、供應商協作,根據中國農業的實際情況,逐步推進相關舉措。但對於具體時間表,麥當勞未披露。

“在動物治病過程中使用抗生素是必須的。美國麥當勞停用的某些人類使用的抗生素,並非完全停用抗生素。”麥當勞中國在給媒體中的聲明中表示。

麥當勞在官網聲明中解釋稱,以雞禽飼養為例,供應商會在獸醫的指導下,僅在需要時使用抗生素,用藥的種類、用法和用量嚴格遵守中國相關法律法規和麥當勞相關政策。麥當勞也嚴格要求供應商執行關於停藥期的相關規定,雞肉經第三方實驗室抽檢。

此前,麥當勞(美國)已宣布逐步停止采購在飼養過程中使用了某些人類抗生素的雞肉產品。據京華時報消息,3月4日,麥當勞美國公司宣布將停止出售使用了人類抗生素的雞肉,並提供未註射人工生長激素的奶牛所產牛奶,預計這一改革在兩年內完成。

對此,雞肉供應商泰森食品表示支持麥當勞的行動,將與其合作提供符合新標準的雞肉。泰森公司發言人稱,從2011年開始,泰森食品的雞肉業務已經將人類藥物中使用的抗生素在雞飼養過程中的用量減少了84%。

為何給家禽註入抗生素?簡單來說,抗生素是能幹擾其它生活細胞發育功能的化學物質,具有殺菌功能。在家禽生長過程中使用抗生素,雖然會讓它們避免得病,但是使用的抗生素並不能完全代謝出去,一部分抗生素會殘留在家禽體內。當消費者把家禽當做食物吃掉之後,該部分殘留的抗生素會在人體內沈積,人體產生耐藥性。

如今麥當勞為何決定封殺此類抗生素?對此,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食品研究專家朱毅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隨著人類對抗生素的頻繁使用,細菌抗藥性越來越強,甚至產生大量超級細菌(對幾乎所有抗生素有抗藥性的細菌統稱),麥當勞要求供應商禁用部分抗生素是一個進步,順應了產業發展趨勢,但理想狀態應該是全面禁止將抗生素作為生長促進素加到動物飼料里面。

北京青年報引援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數據顯示,每年有超過200萬美國人出現具有抗生素抗性的病菌感染癥狀。抗生素抗性的日益蔓延是一個全球性的健康危機,而主要的成因就是肉制品行業在過去幾十年中的藥物濫用。

不過,有分析人士指出,對於麥當勞而言,防止超級細菌的出現顯然不會是麥當勞高層考慮的主要因素,抑制逐步下滑的本土市場才是麥當勞率先在美國限制抗生素使用的重要原因。

新京報消息,麥當勞公布的財報顯示,截至2014年9月30日,麥當勞第三季度總營收69.9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73.2億美元下降4.6%;凈利降至10.7億美元,同比下降29.61%。同時,麥當勞在全球開業13個月以上的餐廳營收下降了3.3%,下滑幅度遠超分析師預期。

另據來自美國快餐連鎖消費者調查報告顯示,越來越多的美國消費者喜歡In-N-Out、Chipotle Mexican Grill、Chick-fil-A 這類在食物和配料上更為健康的速食品牌。面對激烈的競爭,麥當勞和肯德基如何重新樹立健康、安全的形象至關重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838

阿里在美投資的10大著名項目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514/149828.html

黑馬說:2015年5月9日,阿里旗下的投資公司5600萬美元增持Zulily的480萬股A類股,增持後,阿里所持有的股份達1150萬股,比例將超過9.3%,成為Zulily最大的股東。

用資本的方式,做資源的重構和整合永遠是產業發展的高級階段。近些日子以來,不管是滴滴、快的的聯姻,58和趕集的結合,甚至傳聞去哪兒攜程好事臨近,無不都透露著中國相關產業的發展已經由混戰走向成熟。

阿里在投資並購方面一直走得很快,這幾年來投資並購的腳步更加快速,據相關數據,2014年,阿里投資了包含快的、高德、茵曼、Lyft等30多家知名的公司,總金額達數百億美金。自上市後,阿里的資本格局也更加廣闊,對美投資更加大張大合,那麽下面的盤點為阿里在美投資的十大有名的項目。
 

(以上數據源於網絡)

文 | i黑馬 劉惜墨

1、5600萬美元投資母嬰電商 Zulily

2015年5月9日,阿里旗下的投資公司5600萬美元增持Zulily的480萬股A類股,增持後,阿里所持有的股份達1150萬股,比例將超過9.3%,成為Zulily最大的股東。

Zulily是專註於10歲以前的孕嬰童電商,以閃購為營銷、盈利模式,在美國很有影響力。最近股價大跌,此次阿里趁機買下,除了在股市中的考量,更多的是基於母嬰電商行業的把握。

毫無疑問,2014年是中國母嬰行業的爆發之年,這一年內,誕生了眾多估值超10億美金的公司,而作為國內電商之網的阿里,眼看著眾多新秀虎口奪食,雖然天貓也有母嬰專區,但是目前還沒有有效還擊的辦法。此次趁機成為Zulily最大的股東,也是想趁機擴大自己的母嬰電商實力。

2、阿里2億美金註資Snapchat

2015年3月,據CNN Money 消息,前段時間被傳得沸沸揚揚的阿里2億美金註資Snapchat已經被落實。但是雙方都不對此發表聲明。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媒體將兩家公司聯系在一起了,早在2014年7月份,阿里意圖投資Snapchat都在眾多媒體的期待中不了了之。

主打閱後即焚功能的Snapchat因為擁有眾多的用戶量而成為美國最熱門的社交應用之一,而阿里作為電商巨頭為何遲遲對它傾心呢?

這個也很容易理解,阿里在社交應用方面一直是短板,即使大力推廣自己的來往,也最終效果寥寥。而另一方面,微信為主導的騰訊大力開拓電子商務,這讓阿里心急如焚。當然,即使投資Snapchat ,它並沒有在社交上拓展國際業務的可能性,讓人不禁聯想到,阿里與它聯手未來電商的可能性。

3、電視遙控器應用Peel再獲阿里5千萬美元投資

2014年10月,Peel再次獲得來自阿里的5000萬美金的融資,而這之前,2013年Peel的2000萬美金的天使融資里就包含阿里的500萬美金。

Peel是一家以開發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應用來幫助用戶通過這些設備去遙控電視機,從而取代傳統的電視機和機頂盒遙控器。對於阿里耗重金投資這樣一家企業,目的何在呢?

眾所周知,上市前後的阿里一直在開拓其他業務領域,包括媒體、影視、遊戲甚至汽車制造。而Peel作為通向家庭的軟件,不僅有利於未來的電商推廣,更對於其在媒體影視方面的布局有重要意義。除此之外,2014年阿里還對打車服務應用Lyft、遊戲制作商Kabam和消息應用Tango都進行了大筆投資。

4、阿里1.2億投資遊戲制作商Kabam

2014年8月,Kabam首席執行官周凱文在ChinaJoy的演講中透露,Kabam將獲得來自阿里的1.2億美元投資。Kabam是一家大型多人社交遊戲開發公司,主要開發大型多人在線遊戲。其開發的遊戲通常都劇情複雜,通關需要很長時間。而且它的很多遊戲可與Facebook打通,社交性非常強。

此次合作,周凱文的評論是:“同阿里巴巴的戰略聯盟能為Kabam帶來資源、基礎設施和發行渠道,幫助我們將現有的以及未來的系列品牌遊戲推廣至中國及亞洲各地,帶來即時的轟動效應。”

對於阿里來說,一方面是利用Kabam遊戲,帶動阿里遊戲發展,更多的是有關泛文化生態的考慮。

5、11 Main 阿里在美投放的精品電商平臺

2014年6月,阿里在美的全額子公司Vendio和Auctiva推出了精品電商平臺11 Main 成為阿里在美國的電商布局中的一環。

11 Main 的理念和淘寶不同,淘寶是商品優先模式,用戶根據商品選擇商家。而11 Main采用的是商家邀請制,只有達到它的標準才能入住。最好品牌自身有很多粉絲。具體標準為:有優秀的品牌故事;出售的商品設計出眾,質量出色,價格貼近消費者;能夠提供快捷低價的快遞服務。

就美國目前的電商模式來看,以亞馬遜為首的B2C模式和以C2C為模式的eBay依然占主導地位,此次推出11 Main算是試水。

6、阿里入股美國拼車軟件 Lyft

2014年4月,阿里入股了美國拼車軟件 Lyft ,此次Lyft 的融資達2.5億美金,將成為與Uber對陣的彈藥。

國外情況還處在燒錢的情況,而國內阿里的快的與騰訊的滴滴已經合並,燒錢大戰已成過去式。

7、阿里領投視頻社交應用Tango2.15億美元

2014年3月社交應用Tango完成D輪2.8億美元的巨額融資,值得註意的是,其中2.15億美元是由阿里投資的。巨額投資其實在意料之中,早在Whatsapp被Facebook以190億美金收購以後,大家都在設想Tango的未來。

至於投資的目的,和前面所說的Snapchat 類似,阿里一直對社交耿耿於懷,此次投資Tango,或許與改善來往的視頻通話技術有關。

8、阿里領投美物流商ShopRunner

2013年10月,美國電商巨頭eBay出售了其在ShopRunner的30%的股份,阿里就順利領投了美國電商的物流公司ShopRunner的2.06億美元的投資。

2013年8月份的時候就有消息稱阿里7500萬美金入股ShopRunner,此次是上輪融資的繼續。

多年來中國電商巨頭阿里一直謀劃進軍美國市場,阿里旗下的“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com)和B2B網站Alibaba.com都是以美國為目標市場的。但是有亞馬遜和eBay兩大巨頭在前面,阿里只能迂回前進。

9、阿里投資應用搜索公司Quixey

2013年10月,Quixey宣布,公司獲5000萬美元資金,由阿里巴巴領投,Quixey的三輪融資的總金額是7400萬美元。

Quixey始於2009年,2011年正式發布應用搜索引擎業務,主要用途是幫助人們匹配正確地應用和服務。搜索引擎會依據用戶輸入的關鍵詞,推薦相應地搜索結果,其中包括所有符合你的查詢條件的Web、Windows、Mac、iPhone、Android、Firefox、 IE和Chrome應用程序。

10、阿里投資體育產品垂直電商Fanatics

2013年6月,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新加坡淡馬錫和阿里巴巴投資了Fanatics。因為正值阿里上市風波,Fanatics也格外受到關註。

原來這家電商原來就是線下的賣體育用品的門店,始於1995年,1997年啟動了電商模式,銷量大增。據估計,2013年Fanatics的營收為10億美元。此次融資之後,Fanatics將成為美國最大的特許產品電商公司。而阿里在美國的特許產品電商的布局也算是初步完成。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劉惜墨,由i黑馬編輯,文章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與zzyyanan聯系,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一財網 申敏雅 2015-06-05 17:18:00

在專家委員會少數派所投的6張反對票中,問題集中於氟立班絲氨與酒精同時服用導致的低血壓、昏厥等負面傷害。與此同時,該藥物的短期藥效以及長期服用的安全性仍缺乏有力的數據支持。

周四,美國一專家委員會敦促監管機構批準全球首個刺激女性性欲的藥物——氟立班絲氨(flibanserin)進入市場。專家委員會投票小組最終以18:6的票數同意由Sprout制藥公司生產的氟立班絲氨上市出售。氟立班絲氨也被俗稱為女用“偉哥”。

盡管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並沒有義務與投票小組意見保持一致,但通常會遵循小組的建議。在6張反對票中,問題集中於氟立班絲氨與酒精同時服用導致的低血壓、昏厥等負面效果。與此同時,該藥物的短期藥效以及長期服用的安全性仍缺乏有力的數據支持。盡管如此,否決了氟立班絲氨的專家委員會小組成員也承認女性性功能障礙是需要面對的一個問題,因為性功能障礙將導致壓力、婚姻以及伴侶關系破裂。

大多數專家表示,氟立班絲氨的準入首次為性功能障礙的女性提供了一種選擇,只需“在推廣上市前制定部分風險管理措施”以供醫生今後培訓時用做樣本參考。

曾兩度被食藥管理局否決

《華爾街日報》稱,氟立班絲氨長期爭議焦點多半圍繞女性性功能障礙是否真正屬於醫學問題、是否應該采用藥物治療、以及FDA是否對治療女性性功能藥物的批準存在性別歧視而展開。“大量的民間謠傳以及誤解使得氟立班絲氨陷入了困境。”Sprout公司首席執行官辛迪·懷特黑德(Cindy Whitehead)說。

一直存在爭議的氟立班絲氨曾兩次被FDA拒絕。2010年以及兩年前,該藥被拒的原因是藥效不強以及使用者服藥之後的性滿意度上僅為“一般”。

Sprout公司的回應方式是通過加入由制藥商以及消費團體聯盟而組織“Even the Score”的在線運動,他們試圖給FDA施壓以批準更多治療女性性功能障礙的藥物。該運動獲得了國會的部分支持,並促使他們願意和FDA進行談判。

該運動倡議提到,FDA批準了20多種藥物用以治療男性勃起功能障礙,但並沒有治療女性性功能障礙的用藥。盡管FDA已指出21種批準的用藥里有包含采用雌性激素治療性交疼痛以及陰道幹澀的藥品,但都並沒有達到預想目標。

在專家委員會投票前所進行的文件中,FDA骨骼、生殖以及泌尿產品部門主任海爾頓·約菲(Hylton Joffe)寫道,FDA拒絕性別歧視的說法是“誤導以及不正確的。”相反,FDA同意Sprout公司對氟立班絲氨進行短期實驗,並研究使用者是否服藥後降低了有害風險以及與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

FDA研究小組對Sprout公司提交的氟立班絲氨的用藥安全性以及有效性並未留有深刻印象。因為其適度的療效並未超過其副作用,比如服藥後的女性出現的頭暈、嗜睡、暈厥等癥狀。此外, 投票小組還表示了對氟立班絲氨與酒精相互作用的擔憂。雖然藥物顯示女性對性生活數量有顯著改善,按月衡量的性欲也在增強,但這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變。

專家委員會小組成員、芝加哥婦產科助理教授艾米·惠特克(Amy Whitaker)說。“我們很激動能有這樣一種藥物,但我們希望藥效更好。”

 “作為一名女性主義者,我很高興地看到人們嚴肅對待女性性問題,但建議批準這種藥物上市並不是一個正確決定。”國家婦女健康網執行主任辛迪·皮爾森(Cindy Pearson)說,“這只會降低藥物準入門檻。”

市場開發度遠落後於男用“偉哥”

雪莉·金斯伯格(Sheryl Kingsberg)是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大學醫學院的行為醫學系主任,她說,美國市場有著約7%至10%的女性患有性欲障礙,並強調這種障礙與女性年齡增長造成的自然性欲下降並不相同。

“我們有數據顯示性欲障礙對女性的生活質量產生著深遠的負面影響,包括身體健康以及夫妻關系,”金斯伯格說,“兩性關系的性生活和諧會提高15%至20%的生活值,但當夫妻毫無性生活或者情況很糟糕時,則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路透社稱,盡管目前還沒有獲批的女版“偉哥”進入,但部分女性已開始嘗試治療性功能障礙。FDA稱,這還是一個“尚未飽和的醫療市場”。相比之下,輝瑞公司的藍色藥丸“偉哥”從1998年被FDA獲批後,在男性性生活中已無處不在。據輝瑞發布的年報顯示,2014年“偉哥”萬艾可銷售額達16.6億美元,而另一種性功能促進藥物希愛力的銷售額甚至達到22.9億美元。

 “紅色藥丸”氟立班絲氨直接作用於女性大腦控制性愉悅區,以恢複女性逐漸衰退的性欲。同時,氟立班絲氨還降低了大腦中的血清素水平,促進多巴胺和去甲上腺素的含量,其最初被開發為一種抗抑郁藥物。

編輯:馬俊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