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http://news.iheima.com/html/2014/1016/146819.html
Sadaghiani 和他的團隊想表達的是:每個實習生對於他們來說都很重要。<br />
<br />
與此同時,Sift Science 對於實習生的工作時間卻有嚴格的要求。「我們希望實習生在工作時間內能在辦公室上班。如果我們能出現在他們身邊,對於他們的成長是有好處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去輔導實習生、幫助他們學習。我們會讓他們明白,Sift Science 對實習生進行了不小的投資,這種投資所帶來的副作用就是實習生學到了很多內容,為企業生產出了很贊的產品。如果遠程實習的話,達不到這種效果。」<br />
<br />
2、 移除任何可能阻礙成功的障礙。<br />
<br />
在實習生到達 Sift Science 前一個月,他們會收到一封電子郵件,上面寫著實習生可以期待的內容、如何在舊金山找房子、如何與經理和導師以及同事進行聯系等內容。這封郵件可以讓實習生開始與團隊成員進行對話,找到合適的房子租住,在開始工作之前得到任何問題的答案。<br />
<br />
為實習生找房子是一件非常有挑戰的事情,Sadaghiani 說,所以他們會提前建議實習生去 Airbnb 或者 Y-Combinator 培訓生的家中找找,看看能不能在這些地方找到個鋪位。Sadaghiani 和團隊成員將為實習生找到一個舒適、安全的住宿環境作為首要任務,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實習生在工作中做出最好的表現。「我們發現,年輕人總是需要一些幫助和信息,所以我們覺得為他們提供幫助是完全值得的。」<br />
<br />
另外一個例子就是,所有在 Sift Science 的實習生都會收到一臺全新的 MacBook Air 或者 MacBook Pro,跟團隊成員一樣。這麽做消除了他們對技術的擔心,他們也不用去調試自己的開發環境。能想到實習生實習體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並在工作之前就解決了這些問題,Sift Science 為此感到十分驕傲。<br />
<br />
3、融入企業文化跟掌握技術同等重要<br />
<br />
Sadaghiani 說,「對於我們來說,讓每個實習生理解企業精神、企業文化、企業動力、企業政策和做法十分重要。」Sift Science 的運行需要大家一起出力,許多人會為產品解決方案貢獻力量、不斷地叠代開發。許多非常聰明的年輕人喜歡獨立工作。即便 Sift Science 正在考慮的一位實習生確實是特別拔尖的人才,但是他獨立的工作模式和企業文化不符,即便成了我們的實習生,他在 Sift Science 實習的時候也不能獲得良好的實習體驗。<br />
<br />
除了挑選符合 Sift Science 企業文化的實習生之外,Sift Science 的正式員工也會盡可能地在工作中推廣團結意識。在 Sift Science,實習生可以去而且被鼓勵去參加高層次的會議,而在其他企業實習生可能沒有機會去參加。Sift Science 也會組織遊戲之夜、大餐派對來把實習生和員工湊在一起,讓他們共享信仰、挑戰和靈感。還有許多地方的活動能實現相同的功能,但是 Sadaghiani 和 Sift Science 團隊認為這種方式深入交流能提高實習生的工作水平。<br />
<br />
4、產生以獲得成就為目標的友情<br />
<br />
Sift Science 明確表明實習生有機會成為全職員工,但是他們從來不說哪些職位存在空缺或者說哪些職位名額有限。Sadaghiani 說,這麽做產生了一個有趣的事情:實習生之間並沒有進行競爭,他看到了許多實習生相互幫助以完成任務。「我們看到實習生開始相互輔助,這一切發生的時候,整個公司以一個整體進行高效地運作。我們的目標是讓技術實習生們坐在一起,建立聯系。這種方法下,如果實習生遇到了問題,他們更願意向身邊的實習生去請教,不必再去找經理或者導師。」<br />
<br />
「幫助同伴已經成為實習生脫穎而出的主要方式。」<br />
<br />
「去年,在實習生進入公司的前幾周里,我們就弄清楚了誰可以教別人,誰是需要學習的。這種方法帶來的幫助大過競爭。實習生相互提高自身水平。他們問了不少很好的問題,比如『你在做這件事的時候是怎麽想的?你有想過這麽做嗎?如果我對你的假設里的某一處提出質疑你會怎麽辦?』」<br />
<br />
5、它給員工帶來可以付諸行動的反饋。<br />
<br />
Sift Science 公司有實習生轉正招聘的企業文化,每個實習生都為企業做出了貢獻,都有機會變成企業的正式員工。Sadaghiani 說:「除了定期與導師和經理的見面會,每位實習生都有中期考核和期末考核。中期考核讓我們有機會知道這位實習生對反饋的反應速度以及如何完成對反饋的反應。這些會議可以給實習生提供許多有效的方法,讓他們提高自己的工作表現。」<br />
<br />
這種方法對於得不到全職工作的實習生來說也是一種緩沖。「如果你得不到工作的 offer,那麽不必驚訝。根據客觀的觀察來向實習生提供非常建設性、清晰的反饋,對我們來說真的很重要。每一次考核、每一次見面,我們都會對這名實習生說一下他的優異表現和有待進步的空間。如果我們沒給他發 offer,我們也會告訴他為什麽 Sift Science 不適合他,有可能是他跟企業文化不符,或者是他們需要更多訓練才行。」<br />
<br />
<strong>| Three. 如何發現明星實習生?</strong><br />
<br />
「跟找全職工程師一樣找實習生,不應區別對待。」<br />
<br />
「Sift Science 並沒有因為實習生資歷淺而降低門檻,但是我們會考慮他們缺乏工作經驗的實際情況。你發現他們的知識儲備量、曾經經歷過什麽事情、查看他們本應做好的事情是否已經做好。計算機科學大二的學生或許不能理解複雜的模型技巧,但是或許可以在其他事情上能給公司帶來貢獻。」<br />
<br />
實習生的一些標準是固定的:<br />
<br />
他們學習成績如何,GPA 多少?<br />
<br />
他們選的課程跟企業要解決的問題方向一致嗎?<br />
<br />
他們能否解決圍繞計算機科學原則、編程、設計的問題?<br />
<br />
他們以前的工作或者研究經歷是否解決過上述問題?<br />
<br />
他們曾經參加過何種課外項目?<br />
<br />
解決問題時是開心的嗎?<br />
<br />
純粹是因為興趣嗎?<br />
<br />
Sadaghiani 說,「即便這位實習生對上述問題的答案都令人滿意,但最後這名實習生也可能不是最合適的。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幾率問題,但是更大的原因是我們需要理解這個人的核心價值、是什麽讓他一直有興趣、一直有動力去工作。你需要直接問他們這些問題,測試他們的反應。」<br />
<br />
為了對實習生進行深度考察,Sift Science 創造了自家的實習生獲取途徑。這里將為各位提供一些參考。<br />
<br />
「我們用過的最好的策略之一就是去跟教授談話,跟教授建立聯系。我們跟教授解釋為什麽 Sift Science 是他手下機器學習或者其他專業學生的不錯的選擇,然後我們會問教授他的學生中有沒有與 Sift Science 正在做的項目契合的?這種方法下,我們可以在學生準備簡歷之前就跟他們進行對話。」<br />
<br />
「我們希望能在知道實習生的成績之前就知道這個學生的人怎麽樣。」<br />
<br />
通過這種途徑找到了很有潛力的學生之後,Sadaghiani 和總裁 Jason Tan 就會用 Google Hangout 或 Skype 跟他們視頻聊天,然後將 Sift Science 介紹給他們。「我們花上一個小時來跟他們講在 Sift Science 工作是什麽樣子的,Sift Science 的願景,對 Sift Science 來說重要的事情,對實習生來說重要的事情。對我們來說,這是一次很巨大的投資,但是確實值得這麽做。這樣做讓我們能直接感覺到這個學生是否符合企業的項目。」<br />
<br />
Sift Science 使用的另外一個策略就是讓已經在公司的實習生或者之前的實習生跟未來的實習生進行對話。「我們之前請過一位實習生,她很特殊。當她跟其他學生講她在 Sift Science 工作的前兩周就完成了多麽多麽大的項目時,其他聽她講的學生紛紛表示懷疑,他們說,『哇哦,他們真的讓你這麽做?』這樣的推介讓學生覺得,Sift Science 不僅僅會給他們提供一份需要在暑假結束之前完成的小項目,還能得到更多。作為一家小公司,我們的優勢就是實習生可以對公司產生不小的影響力。」<br />
<br />
在這樣的對話中,Sadaghiani 認為以下兩件事情至關重要:<br />
<br />
1、不要對實習生撒謊。<br />
<br />
「選實習生的標準相當高。每個實習生都希望能成為公司人才的一員,希望能留下自己的足跡,他們也有機會為公司提供幫助。在他們有機會這麽做的時候,不要去欺騙他們。如果你騙了他們,他們會覺得不滿意。實習生糟糕的實習體驗對公司來說更糟糕。」<br />
<br />
「除非你的公司對某個項目有緊急的需求,不要告訴實習生公司要他們來實習的目的只是要做這些事。」<br />
<br />
這對於小型的創業公司來說尤其重要,因為小公司承擔不起讓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去解決一些不需要解決的問題。「經常聽到有的實習生去了一家創業公司之後,他本想為企業帶去一些新的東西,然而這家公司還處於產品制作、漏洞修複階段,根本沒空去添加新功能。結果這個實習生發現他們整個夏天都在找 Bug,感覺那段時間沒有任何可以去表現的機會。」<br />
<br />
2、對公司正在做的事情講得非常清楚。<br />
<br />
Sadaghiani 說,「在 Sift Science,我們會告訴所有的實習生申請者公司現在正在努力的內容和遇到的問題,以及公司從里到外看起來什麽樣子。我們會告訴實習生工程和產品團隊被分成三個部分:基礎架構、機器學習、產品推廣(即讓消費者更簡單地了解我們在做的東西)。如果實習生能夠理解這三塊內容,我們就知道他們適合加入公司的哪一個團隊,知道他們能不能在這種環境下很快對公司產生影響。」<br />
<br />
<strong>面試過程還應該包括什麽?</strong><br />
<br />
在面試的過程中,要默認這些來參加面試的年輕人知道的知識不多,技能也不如全職的工程師。Sadaghiani 說,請記住,這些學生應該接觸了很多知識,技能也應該相當熟練,他們對於在面試中提到問題應該大致了解。<br />
<br />
「學生應該對數據結構、算法非常熟悉,因為每天都在學校學習,肯定比畢業 10 年對這些知識已經生疏的工程師掌握的要好。我們在面試中真正想知道是這個人能不能寫代碼,能不能解決問題。他們能不能理解產品代碼?他們知道把代碼寫成應用程序的限制嗎?這就是我們在面試中要測試的內容。」<br />
<br />
每一個申請者都需要在協作應用中寫一段代碼,這樣 Sadaghiani 或參與招聘的經理就可以看到這個人在工作中的思路。能否通過寫代碼的測試可以體現這個人的技能水準,但是當許多人都通過了測試的時候,其他評選標準將顯得尤為重要(有些標準不能靠面試來進行評判)。<br />
<br />
「我們會非常直接的問他們:『什麽樣的問題會讓你充滿幹勁地來工作?在駭客馬拉松上,你最喜歡做的是什麽?』提出問題之後,我們就等著他們回複,看看是什麽東西帶給他們動力來工作。我們希望實習生充滿活力,樂於解決問題,但是並不是隨便一個問題,而是我們現在手頭上急需解決的問題,也希望知道他們願不願意與其他人合作來解決問題。」<br />
<br />
如果實習生的體驗不佳,經常是因為某個環節沒有對上。要麽是他們對面前的工作提不起勁,要麽就是不喜歡 Sift Science 在所有產品上都應用的協作方式。<br />
<br />
「企業必須對實習體驗考慮周全,因為這些學生實習完之後會把在公司的這段經歷告訴他的朋友。」<br />
<br />
有能力的人總是聚在一起。如果一個具有影響力的實習生在你的公司實習的時候並沒有和公司的項目完美的契合,實習的時候體驗不佳,作為雇主你的名聲可能會下降。「這就是為什麽我們花了那麽多時間來確定找到的實習生是最合適的實習生的原因,也是為什麽我們對實習生能否興奮地解決問題如此上心的原因。」<br />
<br />
<strong>| Four. 那麽,如何讓人才在實習協議上簽字呢?</strong><br />
<br />
Sadaghiani 說,「不管即將來公司的實習生要加入機器學習團隊還是進入大數據團隊,又或者是做營銷和視圖化,都會歸結到一件事上,那就是影響。實習生希望知道他們的到來能給你的公司帶去看得見、摸得著的影響。」<br />
<br />
這就意味著要讓實習生給消費者帶去不同。「在 Sift Science,我們努力讓實習生明白消費者關心的內容,這樣每個實習生都想讓消費者在使用 Sift Science 的產品時說『太厲害了,我喜歡這個產品!』」<br />
<br />
要讓實習生申請人覺得這種影響是可以實現的,Sift Science 會告訴這些人以前的實習生在這麽短的時間內曾經完成過什麽樣的大任務。「這確實是我們的競爭力。Sift Science 的系統中有無數的部分完全是由實習生創造的。我們非常在意實習生,所以才在實習生培訓系統中投入了更多的資金。他們的成績讓我們贊嘆。」<br />
<br />
不管你相信與否,即便你正在面試的人可能不能成為公司的實習生,如果你給了他一次很好的應聘體驗,他也會幫助你找到合適的人選。許多應聘的實習生都是在一起的,他們的之間的聯系頻率很高。「請確保你所交談的每一個申請人,包括那些被你拒絕的人,都感覺到被公平地對待,能感受到你的誠懇、和親切,從他們嘴里說出來的應該是『真希望能進入這家公司啊』而不是『我沒去真是他們的損失』。」Sift Science 一直努力為應聘者提供這樣的體驗,以至於一些被拒絕的申請者會主動地向他們推薦朋友來申請。<br />
<br />
但跟我們想的不同的是,在報酬上,Sift Science 並不給申請人討價還價的余地。「我們知道自己可以提供給實習生的是什麽,這些內容也算是一定量的補償。如果他們不能看到在我們這里實習和工作的價值,那麽這些實習生就跟企業的要求不符。我們希望實習生的動力來自於工作,而不是來自於金錢。我覺得,能認識到這一點的實習生會做出更多的努力。」<br />
<br />
<strong>| Five. 實習生登門後怎麽培訓?</strong><br />
<br />
Sift Science 的實習生實習培訓主要包含兩部分內容:立即產生影響力、獲得信任的第一天和逐漸融入公司的第一周。<br />
<br />
Sadaghiani 說,「每個人進入公司的第一天,他們都需要在公司的網站上進行一些改動。一般來說,我們會把實習生的照片、資料和簡介放到官網上。這樣做不僅僅是炫耀他們的技能,更是傳達出 Sift Science 信任他們。為了實現這種變化,我們還給實習生接觸完整代碼的權限以及代碼部署的密鑰。他們可以在第一天就把自己寫的代碼推送到客戶手上。」<br />
<br />
隨後就是為期一周的輕松職責課堂,幫助實習生融入到 Sift 的企業文化,了解企業當前的任務優先級。例如,第一堂課上,他們會了解到公司的大致情況,從消費者的角度看到公司的產品。「我們從這一層開始,然後一層一層深入地給他們講解,讓他們對整個公司和產品的全貌有深入的了解。」<br />
<br />
Sift Science 總裁 Jason Tan 會在他的那堂課「Sift 101」上講得更深入。「他會告訴實習生們公司真正的價值定位是什麽?我們真正的市場是什麽?我們正在面臨的風險是什麽?為了成功我們絕對需要做的是什麽?還誠實地告訴他們我們面臨的挑戰是什麽,競爭對手是誰。Tan 對此毫無保留。」<br />
<br />
就像 Sadaghiani 說的那樣,實習生能得到跟公司投資者一樣的消息。他們也要看公司的融資演示文稿,也得聽一下公司的弱點和擔心的地方。如果小公司的總裁能做到這一點,那麽大公司的總裁也應該可以做到,而且這麽做是完全值得的。「信賴那些為你做事的人,這並不是在展示弱點,而是傳達出他們也能和你一起創造一些真實的東西。」<br />
<br />
最後,每位實習生都得跟銷售人員一起與消費者通電話。他們會被告知當前的消費者是預期消費者還是新購買產品消費者又或者是早就購買了產品的消費者。他們會聽到銷售人問的提問和消費者的回答,「你們開心嗎?有什麽可以讓我們做的更好?您有什麽問題嗎?」<br />
<br />
「我們發現實習生和消費者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但是我們想讓他們靠得更近一些,」Sadaghiani 說,「他們需要學習我們的語言,包括開發產品時的技術語言和銷售時的推銷用語,我們承諾會教會他們。」<br />
<br />
<strong>| Six. 導師扮演什麽角色</strong><br />
<br />
「每名實習生都會分配給一名員工導師,這個導師會對這名學員的成功 100% 負責,在任命的時候我們告訴導師,將學員培訓成功是首要任務,排名第二任務的才是做好自己的工作。」<br />
<br />
這樣一來,導師就可以根據他們的觀察或者他們已有的知識來指導學員。「這就意味著導師可以將學員拉到一邊,對他講解某個特殊的副系統的工作原理,或者了解一下學員今天幹了些什麽,對於全職團隊來說,這樣做的成本是很高,但是這種方法卻非常適合我們。」<br />
<br />
公司也告訴導師要不斷地提高實習生在公司的影響力。如果一名實習生對於不同級別的問題產生興趣而這種興趣的轉換是是在接受範圍內的,那麽導師的工作就是鼓勵實習生完成這種轉換。這些全都包括在為實習生提供優秀的體驗上。<br />
<br />
「如果實習生能自己完成代碼審查的話,那我們就知道導師聯系制度正在奏效。」<br />
<br />
「如果實習生能夠審查導師寫的代碼的話,那表明他們對該領域的代碼已經有了充分的掌握,可以成為全職工程師的助手。我們的實習生一直都在審查員工寫的代碼。」<br />
<br />
經過良好指導的實習生也是那種可以參加會議、左右公司決策的人。「如果一名實習生參加會議說出『我們決定在 xx 時候上線 xx 功能』,而另一名實習生說 『我會對產品的這個重要功能負責,下面是我怎麽想的』。後者充滿了自信,而且有導師的支持。」<br />
<br />
最近的一次實習項目中,有一位實習生寫出了公司統一搜索 API 的運作方式。「這就是給別人信任和信仰的力量。」Sadaghiani 說,「這是創業企業招聘的另一大優勢,實習生正做的事情可能就是公司在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br />
<br />
<strong>| Seven. 如何保持實習生的參與度?</strong><br />
<br />
許多公司花了好幾周的時間來讓實習生保持註意力集中、對工作充滿熱情。所以,Sift Science 除了精心挑選合適企業項目的實習生之外,它還采取了多種策略來讓實習生充滿活力。<br />
<br />
「我們內部有一個電子郵件列表叫做 Launches,當有實習生設計出了很酷的東西或者是解決了很難的問題時,他們或者他們的導師會給列表上的所有人發送電子郵件,告訴公司其他人這個好消息。例如,如果一名實習生創造了產品的新 UI 界面,他的導師會給其他人發送前後的對比圖片來闡述這樣做可以提高消費者的參與度。」<br />
<br />
在團隊會議上,實習生也經常被要求站起來對他們正在進行的項目進行簡述,還要說一下現在面臨的挑戰以及準備如何解決它。這麽做可以讓實習生保持警惕,激勵他們做好準備,同時也讓他們有機會發光發熱。<br />
<br />
除此之外,所有的會議都成了鼓勵實習生的場合。「有時候導師會請求在會議上對實習生和他們的工作做出表揚。我們鼓勵導師這麽做。即便某個員工不是導師,如果他手上的項目得到過實習生的幫助,他們也可以在會議上贊揚實習生的行為。我們會以掌聲來作為鼓勵。」<br />
<br />
<strong>| Eight. 結束一段實習的最好方法是什麽?</strong><br />
<br />
Sadaghiani 說,首先要弄清楚判斷實習生成功的標準是什麽,然後將實習生的成功看成是一件大事。以 Sift Science 為例,實習生的成功已經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了。<br />
<br />
「Airbnb 的總裁曾經說過,如果被人記住的不僅僅是它能幫助人們找到好的住處,還有公司的文化,那麽這家公司在 100 年里都是成功的。在 Sift Science,我們也抱有相同的態度。在招聘和實習中建立起正確的企業文化,將帶領企業走向正確的道路。所以,在實習期結束的面談中,我們想的第一件事就是實習生做的事和企業文化有多大關系。」<br />
<br />
Sift Science 的領導層將企業文化定義成三部分:I(我)、We(我們)和 It(它)。I 指的是員工每天上班的時候都盡可能保持最好的狀態。We 代表著員工合作的能力、代表對任何有意義的部分和成員的尊敬。最後,It 的意思是服務消費者以及員工和實習生能否理解他們提供的產品給消費者帶來的不同。要創造偉大的體驗,他們需要承擔多少責任?<br />
<br />
Sadaghiani 將實習生的成功分解成三種類型:能帶來一些具體的事情、至少主觀上是可以看到變化、除了跟技術人員將還要跟領導層講。當然,或者是所有評價都有的部分,也是未來招聘決定的參考因素,但是文化分析更重要。<br />
<div>
</div>
<div>PermaLink: <a href='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163'>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163</a></div>
</div>
<hr />
<div>
<h2>“產業政策”大論辯火力四射,林毅夫張維迎將同臺對決</h2>
<p>最近一段時間,林毅夫和張維迎對產業政策問題的觀點交鋒已逐漸演變成一場全民大辯論。第一財經獲悉,11月9日,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將舉辦“關於產業政策問題的討論”,論戰雙方林毅夫與張維迎均將出席,展開面對面的辯論。</p>
<p style=)
討論會預告截圖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的林毅夫和張維迎教授爆發的這場爭論,聚焦於政府的產業政策這個沈寂多年的重大問題。雙方各執一詞,觀點完全對立。
8月25日,張維迎以《為什麽產業政策註定會失敗》引發熱議開始,林毅夫與張維迎進行了數輪爭辯,二人爭論的焦點在於“發展經濟是否需要產業政策推動”,實質是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場“無形的手”關系之間的爭論。
張維迎認為,“自由的市場”才能更好配置資源,產業政策不過是穿著馬甲的計劃經濟。產業政策阻礙企業家精神的發揮和市場經濟的發展,還帶來尋租行為和腐敗,產業政策註定會失敗。企業家要靠市場的邏輯賺錢,健康的市場才能促進企業家走正道。哪個項目好只有市場能判斷出來。只有政府減少對資源的控制,把市場的還給市場,企業家精神才能用到正道上,才能給整個社會真正帶來好處。
林毅夫則認為經濟發展需要產業政策才能成功,“有為的政府”必不可缺。新產業所需的資本規模和風險通常會比原有的產業大,政府需要給第一個吃螃蟹的企業家一定激勵,企業家才會有積極性去冒這個風險。同時,政府能夠動員和配置有限的資源。他認為,中國道路的成功秘訣,就在於打破新自由主義所謂自由化、私有化、市場化的神話。
爭論自8月底來持續發酵,甚至發改委在9月14日的記者會上也對此做出了回應。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趙辰昕稱:“從目前的國際情況看,不同發展階段的各個國家都在運用產業政策,比如日本實行了‘產業重生戰略’,德國也發布了‘關於實施工業4.0戰略的建議’。 從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產業政策確實對我國的發展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產業政策對拉動經濟發展、促進結構調整、調節供求關系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更是我國產業發展取得輝煌成績的重要保障。” 趙辰昕在肯定產業政策的必要性的同時,也承認目前的產業政策確實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認真評估。
經過第一輪辯論後,林毅夫10月15日在《求是》刊發《照搬西方主流經濟理論是行不通的》,再次論證政府在產業發展中的重要性,又掀波瀾。
在此之前,張維迎在9月21日由北大國發院博士項目(DPS)與東方戰略與領導力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主題為“企業家精神與中國新商道”的論壇中,發表演講強調市場的作用。
有評論指出,林毅夫與張維迎之爭,是一場在學術界紛擾良久的爭議,雙方都在為自己堅持的立場而正名。回到本質,這是一場關乎市場與政府的命題。
光影人文館 - 金巴利 《情迷藍茉莉》—姬蒂白蘭芝光芒四射之作 2013年10月28日
1 :
GS(14)@2013-10-29 00:55:47http://www.am730.com.hk/column-178549
澳洲女星姬蒂白蘭芝(Cate Blanchett)自08年返老家出任Sydney Theatre Company的藝術總監後,因專注於藝術行政和舞台演出而減少亮相大銀幕。她主演的活地亞倫新作《情迷藍茉莉》(Blue Jasmine)絕對是其強勢回歸之作,相信奧斯卡影后之路亦不遠矣。
姬蒂白蘭芝於《情迷藍茉莉》中飾演落難的紐約闊太Jasmine,人財兩失的她不得不投靠住在三藩市、於超市打工的妹妹Ginger。一無所有的Jasmine被迫腳踏實地打工,但她始終放不低上等人的身份,其「重新做人」的過程因此相當痛苦兼困難重重。故事講述她重整生活時的內心掙扎、跟藍領階層在相處上的衝突、尋覓第二春的過程,以及最終自作自受的悲劇結局。
姬蒂白蘭芝氣質非凡
活地亞倫說,撰寫劇本時已認定姬蒂白蘭芝是飾演Jasmine的首選,說的也是,試問當今荷李活一線女星中還有誰比她更適合?先說外形和氣質,她的美從來都不是來自濃妝艷抹或性感衣著,其高挑身形、雪白肌膚、亮麗金髮以及雍容儀態,已讓她擁有脫俗的懾人魅力,難怪她可以在《魔戒》內展現精靈女王的非凡氣質和靈氣。而《情》片內的Jasmine,儘管是一個跌落凡塵的貴婦,但仍不失知性美和魅力,足以令身邊的男士為之傾倒。這種角色倘若找個相貌和氣質皆平庸的女星來演,又怎能具說服力呢?
魅力四射的演繹
姬蒂白蘭芝是飾演Jasmine的最佳人選,當然還因為她爐火純青的演技。Jasmine的角色絕不討好:即使寄人籬下,依舊尖酸刻薄、諸多挑剔和不可一世,她看不起勞動階層,認為Ginger的朋友低等和無出息。她同時是勢利的機會主義者,當年Ginger跟前夫如大鄉里出城般到紐約探望她時,她就相當嫌棄這對寒酸夫婦。要凸顯Jasmine令人憎惡的面向不難,困難卻在於同時演活她自負、勢利和謊話連篇背後的脆弱、不安和焦慮,這樣才能令Jasmine成為叫人又愛又恨的角色,而非單向的負面形象。姬蒂白蘭芝無疑準確拿捏了角色的複雜性和內心矛盾,看見Jasmine最終瀕臨崩潰,獨自坐在長椅上自言自語時,即使深知一切是她自作孽,但觀眾還是不禁同情她、替她唏噓,這除了是因為活地亞倫對Jasmine一角豐富的建構外,還因為Cate Blanchett具層次地演繹了Jasmine說謊猶如天性、終日緬懷過去、神經質的複雜個性,其深邃的演出可媲美《慾望號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1951)的 Vivien Leigh或《日落大道》(Sunset Blvd.,1950)的Gloria Swanson。
戲路縱橫的專業演員
姬蒂白蘭芝一向可塑性高、戲路廣,她擅演不同角色,當中苦練口音扮演的角色更彰顯了她一貫的專業態度:《哭泣的戀人》(The Man Who Cried,2000)內美艷的俄羅斯舞蹈員、《柏林暗戰》(The Good German,2006)內顛倒眾生、惹人憐憫的德國女子以及《奪寶奇兵之水晶骷髏國》(Indiana Jones and the Kingdom of the Crystal Skull,2008)內的奸角-蘇聯特務等。其實姬蒂白蘭芝早於06年已演過內心脆弱、瀕臨崩潰的角色,她在《醜聞筆記》(Notes on a Scandal,2006)中演藝術科老師,因為跟學生搞師生戀而受盡千夫所指,角色的複雜性不比《情迷藍茉莉》的Jasmine低,因為當中涉及同性戀、老夫少妻以及教師道德等層面,而姬蒂白蘭芝在兩大老戲骨Judi Dench和Bill Nigh面前仍能表現突出,可惜她當年未能憑它贏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不然其豐碩的獎項上便能再多一尊小金人。
姬蒂白蘭芝總給人淡薄名利之感,看她已躋身荷李活一線女星之列,還選擇回澳洲演舞台劇便略知一二。已為三子之母的她,更覺家庭生活比電影事業更為重要,而她下一個挑戰將會是當導演,執導由小說改編的《The Dinner》。願她如Meryl Streep般縱橫影壇四十年,為影迷留下一次又一次難忘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