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財仔」偷雞 推同步二按助買家湊首期 銀行倘發現可追貸款

1 : GS(14)@2015-03-17 02:03:34





■集誠信貸表示可透過同步二按助首期不足人士上會。


【本報訊】金管局上月尾加辣,收緊銀行按揭成數至六成,加重準上車人士首期負擔。有財務公司職員向本報稱可透過「同步二按」,借二按「扮首期」,助其達成上會心願,惟多位銀行界人士表示,若發現類似事件,銀行會追收貸款或即時加按息,籲有心置業者留意相關風險。《蘋果》記者



一般而言,置業前需預備足夠首期,在金管局新招下,銀行最高按揭成數僅六成,以五百萬元樓價計,買家需準備二百萬元首期,以及在符合供款與入息比率(DSR)的情況下,透過銀行敍造一按上會。若然置業者欠缺首期,根本難以實現上車夢。本報記者以「欠二十萬元才湊夠首期」的準業主身份到財務公司查詢,集誠信貸職員主動獻計,稱透過一招名為同步二按,教記者向財務機構借二按充當首期。



「冇人會通知銀行」


該名職員建議記者先到銀行借私人貸款,他熟識行情地介紹大新銀行私貸可達月薪二十一倍,而中銀香港私貸則可達月薪十八倍,後來他說「假若真係借唔到,可考慮同步二按(現時一般二按息率約為十八厘起跳)」。他解釋,同步二按的巧妙之處,在於承造二按的財務機構透過相熟律師樓,在適當時間向田土廳遞上申請,避過銀行「法眼」,一般這類二按年期不會太長,僅讓借款人作過渡用途。本報記者發現中南財務網頁亦標榜提供同步二按,該公司職員更指「理論上需要通知銀行,但實際上冇乜人會咁做」。金管局發言人回應指,注意到有物業按揭貸款申請人或在無通知銀行的情況下,向不受金管局監管的財務公司申請二按,惟強調二按貸款甚或多重按揭,均不會影響銀行作為一按債權人所享有的抵償貸款優先權。現時銀行在發放一按貸款以完成物業買賣交易前,會透過代表律師了解相關物業有否承造二按或多重按揭,而銀行的貸款合約條款亦會要求借款人在承造二按前,必須先取得一按銀行的同意。若銀行發現違規個案,金管局預期銀行會向客戶作出跟進。綜合多位銀行界人士直言,即使客戶存心隱瞞,銀行亦有機會將其揪出,由於客戶以自行申報為主,一經查證其「出蠱惑」,銀行有權追收貸款,或直接加按息。



律師指或涉隱瞞


熟識樓宇買賣交易的葉謝鄧律師行孫楚雍律師稱,同步二按非常見做法,「除非有人應承你某銀行做到一按,臨門一腳做唔到,面對比人殺定風險,導致你要捐窿捐罅籌錢上會,或促使你同步透過二按申請貸款」。他續指,同步二按或涉及隱瞞成份,舉例「借款人申請一按貸款時聲稱無欠債」、「未經銀行批准將物業加按」等,若能成功借二按貸款,而相安無事,主要取決於銀行未有積極處理,「如果銀行用積極態度作出查冊,又發現田土廳有其他貸款登記,或會立刻追收貸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16/190781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551

【事實婚姻?同居?】澳洲法例同居分手可追家用

1 : GS(14)@2016-11-18 17:58:23

就算你已有元配,也可以跟其他人發生「事實關係」。(互聯網圖片)

究竟「事實婚姻」是甚麼?在香港伴侶同居「事實上」很普遍,然而一旦兩人離異後,究竟有多少法律保障,一般人還是很陌生。不過,在澳洲早就有一條家庭法 FAMILY LAW ACT1975- SECT4AA,明文規定同居兩人無論同性與否,分手後都有權向對方追討贍養費。在這條FAMILY LAW ACT1975法例下,一段「事實關係」(de facto relationship)中同居伴侶分手後,任何一方無法獨力維生的情況下,另一方都有責任在財政上支持對方。一般來說,兩人至少要一起住滿兩年,才能算作有「事實關係」,當然如果一起有小孩以及一方持有或使用物業,就更加是鐵證如山,已經是一頭家無異了。有趣的是,假使你真的有「幾頭家」,在澳洲可能得不償失。因為儘管你已結了婚,但也可能會跟其他人發生「事實關係」,那就得當心了,因為一旦分手,這位前伴侶是會跟你攞家用的。參考資料:1)FAMILY LAW ACT1975- SECT4AA(https://www.legislation.gov.au/Details/C2016C01106)2) FAMILY COURT OF AUSTRALIA記者:陳以恒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118/198373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164

龍淵子﹕港股不貴 復星可追

1 : GS(14)@2017-10-15 13:58:05

【明報專訊】今年真是半點清高扮不得,國慶前港股很有調整味道,尤其是今年最猛內房和汽車股。正常反應應是減半倉,袋袋平安,過了中秋再觀大市形勢,then?國慶、中秋這幾天港股漲了近1000點,破了2015年大時代高點,而內房、汽車、手機產業鏈這些板塊全部大幅反彈,銀行板塊也因為定向降準大幅抽升,大市強到沒朋友,美股也是……今年太清醒真是好大鑊!現在怎麼辦?港股貴嗎?

今年港股表現在全球都屬搶眼,恒指已從去年到現在累漲33%,從底部累計上漲53%,恒指點位在28330點,已破2015年高點。估值方面,恒指估值已恢復到12.5倍,如果對比歷史,也已是5年新高。所以,港股貴了嗎?龍淵子去年指出,市場機制的變化,滬港通將使香港市場徹底擺脫估值窪地局面。之前香港市場作為典型「離岸市場」,內地經濟的下行風險往往伴隨匯率風險釋放,兩種風險疊加,使海外投資者拋售「中國相關資產」,港股估值能跌不見底。過去幾年,內地經濟又處於從「高增速」向「中低增速」的換檔期,也使「窪地」現象難以改變。但南向資金的參與,使港股市場有了「估值底」,今年供給側改革的推進,「舊經濟」的盈利復蘇超預期,盈利和估值的共振,推動市場反轉,並創新高。

從外資角度,對比其他國家,香港仍是全球最廉宜市場,市盈率才12倍,標普500市盈率23倍,納斯達克市盈率40倍,英、法、德主要股指的估值分別為20至25倍,這些國家股指對應的盈利增速也只有2%至10%。新興市場代表國家如印度市盈率是23倍,所以對比全球,港股還是超廉宜;從內資角度,相對內地A股,H股仍有20%至30%折價。今年以來,在弱美元環境下,資金配置新興市場,未來3至6個月海外資金將在邊際上更重要。過去3個月,美元貶值幅度是超市場預期的,美匯指數從103跌回93,弱美元往往驅使全球資金對新興市場的配置需求提升。內地企業盈利基本面改善,海外投資者對內地的興趣和關注變大。但對南向資金而言,去年這個時間點,配置生逢其時,如今美元弱勢下,未來3至6個月,海外資金對港股的配置變化更為重要。

復星「保險+投資」雙輪驅動

復星國際(0656)本是大明星股,過去兩年陷於郭董政治風險而備受冷落,股價長期不振,現在能追的第一大前提是政治風險已解決。公司本身基本面很強,自1992年成立以來一直積極實行「中國動力嫁接全球資源」的投資模式,矢志成為世界一流的投資集團。公司以「保險+投資」雙輪驅動,定位中國中產階級的需求,圍繞富足、健康和快樂三大方向進行投資和業務整合。復星國際在植根中國業務的基礎上提出「深度全球化戰略」,先後在日本、英國、俄羅斯、巴西和印度等國收購或建立深入當地的本土公司,全球投資逾50個項目,並在去年宣布建立「全球合伙人」制度。

復星國際的綜合金融板塊以保險為核心,將其作為長期且穩定的資金來源。截至2016年底,保險資產佔集團總資產比例達42%,收入貢獻比例達37%。自2007年起先後投資/成立永安財險、復星保德信人壽、鼎瑞再保險、復星葡萄牙保險、Ironshore及MIG 6家海內外保險公司,享受保險板塊帶來的自然高槓桿率。2017年初復星持股20%的復星聯合健康險開始營業,進一步拓展復星保險佈局。公司在產業運營板塊注重與中國中產階級生活方式有關的消費市場,打造健康與快樂生態圈。2016年健康與快樂板塊營業收入為286.2億元人民幣,佔總收入比例達38.7%。公司的大健康產業已構建了從健康保險到醫療服務到健康管理,再到藥品零售和醫藥器械研發閉環的雛形,主要投資的公司包括復星醫藥(2196)、星堡老年服務等。快樂生態圈主要通過持股地中海俱樂部、亞特蘭蒂斯、太陽馬戲團等經營適用於家庭客戶生活方式的快樂產業。

專注發展內地中產消費市場

公司預計2017年上半年完成出售旗下Ironshore的交易,稅後收益約3億美元。此外,公司的私募基金項目也逐步進行IPO、所持股票的解禁、資產證券化等都提高流動性,有助盈利穩定增長。估值方面,公司市場預測2018年P/E為8倍,遠低於港股上市綜合企業的平均值(P/E的15.4倍),且相對於上市保險公司平均估值亦有大折讓(P/E為14.5倍)。復星最近漲了不少,可這股是落後太多,而上升空間也很大。

[龍淵子 清源茶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891&issue=201710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477

日圓年內望100 短線可追入 分析:倘升至高位 防央行「激進」行為

1 : GS(14)@2018-02-27 08:06:01

【明報專訊】美匯指數走弱,昨更跌破90關口,帶動日圓持續轉強,兌港元升破7算後仍節節向上。有分析預計年內日圓兌美元或有望升至100水平,隨着日本經濟持續向好,央行未來或會開始退市,而且最近美債孳息向上反有利日圓,建議投資者短線可追入;但提醒一旦升至這個水平,央行或可能有「激進」行為,宜待回調後才追入。

日圓踏入2018年後持續升值,本月兌美元突破108至115運行區間,曾升穿106水平;美匯指數跌穿90水平,一度低見89.507。永豐金融集團研究部主管涂國彬表示,美元短期弱勢一時難以恢復,相信仍會在低位調整;並改變對日圓看法,目前較為看好。日本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按年升1.4%,略高於預期的1.3%,按月計算亦連升13個月。

iBEST FINANCE高級副總裁盧楚仁認為,日本出口和國內生產總值(GDP)持續向好,反映央行有機會減少買債甚至退市,而且日本逐漸走出通縮,通脹向2%目標邁進,市場看好日圓後市將帶來支持。

盧楚仁:短線可升至104

美國10年期債息持續走上,距離3厘也只是僅一步之遙, 盧楚仁表示:「以往美債息抽升帶動美元向上,往往不利日圓;但今次升勢與以往不同,因反映市場恐慌,反而會刺激日圓走上。」他又稱,日圓短期於105至108區間爭持,參考圖表未來走勢較有可能會再挾上,短線有機會升至104關口,並指一旦升破這關口,屆時升至100水平已無懸念,不排除會於今年底前觸及這水平。不過,他提醒當日圓升至100至101水平,日本央行或有「激進」行為,建議投資者屆時「等回一回再追揸」。至於短線部署,他認為目前可追買日圓,因預料今天美國聯儲局新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的講話會偏鴿,不會影響市場,建議投資者可於107至107.25的阻力位買入。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早前提名央行行長黑田東彥連任,瑞信亞太區投資策略師邵志銘稱,這反映央行政策仍偏向支持弱日圓,並在經濟和通脹目標未達成下,不會改變支持經濟的政策。黑田近期亦多次表明,退市仍言之尚早,會維持強而有力的寬鬆貨幣政策,昨亦再稱未有計劃全面評估貨幣政策。

瑞信較看淡日圓前景,美元兌日圓未來3個月預測為109,未來12個月為105。邵志銘表示,即使近期日本經濟和通脹皆升,但未來一年或仍未達通脹2%目標,央行政策仍會偏向鴿派;相信在經濟未達標下,政策不會有大變化。他稱除非美國息口大幅抽升,否則央行都不會有太大動作。路透一項調查亦顯示,逾半數日本企業不計劃在本年度提高底薪,而且最近股市受挫或讓企業有藉口推遲加薪,將導致日本央行更難撤出刺激政策。

瑞信邵志銘:經濟仍弱 央行難退市

邵志銘認為,即使暫時日圓有向上趨勢,在105.5和104水平有支持;但料在央行仍偏鴿和美元經歷回吐後會有所反彈,預計日圓會跌回109水平。他引用花旗經濟驚奇指數(ESI)為正19點,反映經濟也只是稍勝預期,不至於太好,料鮑威爾的講話也不會有太大驚喜。

明報記者

[王俊騏 理財專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214&issue=201802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02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