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位「七顧茅廬的老將」、一位「白手創業的參謀」郭台銘布局中國通路的兩大先鋒戰將


2010-03-01 今周刊





甚麼樣的人才在年屆63歲之際,還能讓鴻海霸主郭台銘願意「七顧茅廬」誠心邀請,胡國輝,這位幫蘋果在亞洲打下漂亮戰役的老將,已經成為郭台銘圓中國通路夢的關鍵人物。

撰文‧周啟東

﹁我正在開會,晚一點再打給我。﹂過年前的最後上班日,深夜九點,上海延安高架橋邊一棟大樓十六樓燈火通明,鴻海集團通路事業群董事長胡國輝仍然充滿精力的加班工作。很難相信,這位年已六十三歲,比郭台銘還大三歲的董事長,就是負責實現郭台銘中國通路大夢的關鍵人物。

一次參訪 決定進軍通路六十三歲是一般人退休的年齡,但是一年前擁有蘋果電腦十二年工作經歷的胡國輝被郭台銘相中。據了解,為了說服這位在品牌及通路戰績彪炳的老將出馬替鴻海打通路,郭台銘透過幹部、朋友,七度拜訪、說服,才說動胡國輝接下這個鴻海未來十年的轉型重任。

從事代工的郭台銘早在二○○○年就對中國內銷市場有興趣;當時有位做手機通路的朋友,帶他到賽博上海淮海路的第一家賣場參觀,想將中國的手機通路事業賣給郭台銘。

但是郭台銘參觀賽博這個當時全上海最新的3C賣場後,立即對它充滿興趣。第二年郭台銘取得內銷許可權,為布局中國通路市場,遂以廣宇轉投資海外公司及個人名義,取得賽博六成以上股權,正式入主賽博數碼。

二 ○○三年賽博擴充受挫後,賽博總部就從上海遷往深圳龍華,由郭台銘直接管理,○六年底交由其弟郭台成負責。郭台成不幸病逝後,郭台銘將賽博併入通路事業 群,並進一步提升通路事業群位階。他在內部會議中對重要幹部指出,﹁通路事業群是郭特助(郭台成)的心血,一定要好好照顧通路事業群的員工,一定不可以失 敗!﹂足見郭台銘對中國通路的重視程度。

去年初胡國輝加入郭台銘團隊後,考量深圳是製造中心,四周都是工廠,為了接近消費者,方便與品牌商 及通路商等客戶互動,又請郭台銘下令將通路事業群遷回上海;胡國輝在此坐鎮指揮,並由各專業經理人負責推動賽博、麥德龍合作案等各種通路事業進展。由於﹁ 萬馬奔騰計畫﹂正在醞釀中,且牽涉富士康資源問題,目前由胡國輝直接負責,並每周與郭台銘開會討論最新進度。

胡國輝接掌通路事業群後,旗下敢創國際與大潤發合作的店中店已在江蘇、浙江的賣場中開出三十幾家店,員工人數暴增近百人;再加上與麥德龍合作開店的員工也逐漸增加,上海總部已擠不下新增的員工,不得不在附近另覓辦公室。

個性溫和的老派紳士

但胡國輝上任已一年,最關鍵的﹁萬馬奔騰計畫﹂卻仍未定案,讓他壓力非常大,除了陪同郭台銘到重慶考察通路及拜訪地方官員外,平時保持低調態度,不接受任何採訪及非相關的拜訪,﹁一年來我還沒有做出成績,不能說什麼,等做出成績再對外說明。﹂他以濃濃的廣東腔對記者說。

據 了解,相對於郭台銘暴烈的脾氣,動不動就當眾訓斥幹部,胡國輝與郭台銘是完全相反的性格。﹁他非常的溫和,開會時從不會對員工大聲說話,﹂一位通路事業群 員工指出,胡國輝穿著總是合身的西裝,像一位老派的紳士,由於曾任教於紐約州立大學及史丹福大學,最喜歡人家稱呼他為博士。

胡國輝可說是科 技業的老將,一九八七年就負責替蘋果電腦進攻亞太地區市場。一九九○年鴻海還在辛苦發展時,他已在台灣籌設蘋果分公司,並成為台灣蘋果電腦的首任總經理; 四年後,他轉往新加坡替蘋果電腦設立亞洲第一個研發中心,後來自行創業擔任企管顧問,並擔任香港多家上市公司董事職務。

對於過去的戰績,胡 國輝並沒有太多的包袱,據通路事業群幹部透露,脾氣溫和的他常對通路事業群團隊說,﹁你今天打出全壘打了嗎?﹂他也常常如此問自己,﹁過去的勳章、戰果都 是過去的,我要把它放下、忘掉,歸零重新開始。現在打出全壘打才是現在的!﹂六十三歲的科技老將還能重新歸零上戰場,胡國輝的拚鬥精神令人動容,對在郭台 銘麾下工作所承受巨大的壓力,他時常勉勵員工,﹁壓力是一定有的,否則郭董找我們來幹什麼?﹂每天從早到晚加班工作,還要隨時接到電話,馬上趕到機場飛往 深圳與郭台銘會合開會,胡國輝雖然已經六十三歲,但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讓許多年輕幹部自嘆弗如。為了維持精力,胡國輝堅持晚上決不應酬,只要有空一早就 到運動場打網球健身,以全部的精神面對郭台銘交付的重責大任。

由元帥轉任的最重要軍師

相對於胡國輝的紳士風度、西裝革履,另一位郭台銘長期倚重的通路大將、通路事業群副董事長張瑞麟就是另一種性格。據員工透露,張瑞麟時常穿著賽博短袖POLO衫就來上班,說話直接,不留情面,充滿創業性格。

實 際上,賽博數碼廣場就是張瑞麟於一九九九年與幾位好友創立的。創立賽博之前,他已在台灣創立精實行銷公司,一九九三年西進中國發展,主要接一些台商的廣 告、行銷專案。一九九八年由頂新集團四董魏應行創立的百腦匯賣給藍天電腦,藍天接手後找張瑞麟規畫新賣場的行銷計畫,因此開始與3C賣場結下不解之緣。

藍天接手百腦匯後,派大批台幹進駐,引起當地幹部不滿,在總經理率領下集體出走;由於張瑞麟對中國3C賣場通路有興趣,與賽博雙方一拍即合,立即在一九九九年成立賽博數碼廣場,並在二○○○年開出第一家上海店,也種下與郭台銘合作的契機。

貧 苦出身的張瑞麟讀大學開始就想自己創業,在美國紐約大學讀書時,白天讀書、晚上打工,就是為了累積創業資金;為了省錢,他曾經每天靠一塊麵包、一瓶牛奶度 日,甚至為了坐午夜的火車而睡在火車站。一九八八年在台灣創業時,張瑞麟就與妻子、朋友三個人創業,自己站在街頭發海報、樣品,一路走來充滿辛苦。

同樣是白手起家,郭台銘對這位小老弟相當欣賞,賽博賣給郭台銘後,仍由張瑞麟擔任董事長。○三年後,郭台銘派人整頓賽博,並自己親自掌管通路業務,張瑞麟在郭台銘的力邀下舉家搬到深圳,隨時就近與他開會,賽博員工因此戲稱張瑞麟是到富士康總部擔任﹁人質﹂。

目前鴻海通路事業群已火力全開,胡國輝在上海坐鎮,張瑞麟在深圳負責協調及策略諮詢,一○年最關鍵的﹁萬馬奔騰計畫﹂即將上馬狂奔,今年將是郭台銘中國通路的大反攻年。

胡國輝

63歲通路老將,為當年帶領蘋果進入亞洲市場的功臣,郭台銘親自七次拜訪才答應加入。

張瑞麟

白手創業起家,因公司被收購而進入鴻海體系,郭台銘最倚重的通路軍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24

“您是客人,請您先講” 副參謀長和他的“香會朋友圈”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7575

6月的新加坡,孫建國副參謀長與泰國武裝部隊最高司令宋邁交流。孫建國副參謀長說:“許多朋友比去年還要熱情、友好、信任。”(萬彬華/圖)

在這個防務朋友圈里,“碰撞無時不在”。不過,更多場合的共同關鍵詞是“合作”。

“所有會拳擊的人都知道,真正拿到冠軍的,不是最能打的人,而是最能挨打的人。”

“對不起,由於近兩天連續的會談,我嗓子出了點小毛病。”2016年6月5日,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孫建國上將面帶微笑地望了一眼臺下,用略微沙啞的嗓音開始這一天的大會發言。

這是孫建國第二次以中國軍隊代表團團長身份來參加香格里拉對話會(簡稱“香會”)。過去的這個周末,他一直訪朋會友,與“十多個國家同事們”進行了雙邊交流和互動。

6月的新加坡,沒有了4、5月間的悶熱,但天氣變得陰晴不定,當地習慣將室內空調開到凍人的15度,強烈的室內外溫差讓許多人感到不適應。

在此召開的香會,如同這種氣候。見與不見,都是冷暖的信號;在多邊對話的場合,外交行為乃至禮儀的點滴細節,無不透露著國與國之間的關系。

大多數時候,當主賓相互介紹進入主題時,孫建國副參謀長會主動說,“您是客人,請您先講。”大會交流之前,孫建國就體會到了“許多朋友比去年還要熱情、友好、信任”。不過,對於一些聒噪之聲,無論會上還是會下,他都要堅決闡明中國政府的立場。

多次參加香會的鹿音上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從近年來香會的各場會議議題看,中國幾乎年年‘被熱點’,會場上尖銳的問題,似乎也都沖著中國來提。”

“這個防務朋友圈里的碰撞無時不在。”同樣多次參會的趙小卓大校說。

卡特“平衡術”:會前強硬會上溫和

往年香會前,中美雙方都會提前見見面。去年例外,今年依舊例外。美國防長阿什頓·卡特顯然知道這意味著什麽。

“他是一個‘中國通’,經常來中國,來的時候很多中國朋友會宴請接待。”趙小卓大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卡特於1981年成為美國國防部的一名文職分析人員,研究領域為導彈防禦和核武器與核戰略。

2016年5月25日,卡特在美國海軍學院發表演講中,22次提到中國,措辭強硬。

“美國必將面臨長期與中俄‘競爭’的局面,面對崛起的中國,美國保持亞太地區穩定與安全的努力類似於過去50年美國同蘇聯的冷戰對峙。”他說,“這將是堅決、溫和但強有力的長期對抗,我們的亞太再平衡不會淺嘗輒止,而會長期進行。”

這與他去年的做法一脈相承。2015年香會前數天,卡特在夏威夷直指中國“違反國際法準則”,濃濃的火藥味,彌漫到了當年的香格里拉對話會場。

2015年5月29日晚,在香會期間,南方周末記者曾走到他的身邊,“卡特博士,你會對中國說‘硬話’嗎?”

這位物理學博士出身的國防部長嘟起了嘴,用力地搖頭:“當然不會,我的講話會和李顯龍總理一樣(註意平衡),你會看到的。”

這段對話,給人留下了耐人尋味的註腳——會前強硬,會上溫和。

與去年不同的是,在今年的香會開幕式上,卡特主動與孫建國握手寒暄。不過,在之後的第一個公開發言中,卡特用了38次“原則”這個詞,並表示美國要設立有原則的“安全網絡”。

這位全世界最忙的國防部長,用“今年已第五次到亞太訪問,也不會是最後一次”。表達對亞太的重視,為自己和歷屆前任的“亞太再平衡”進行表態。奧巴馬說過,卡特曾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在11任國防部長手下工作過。

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副教授李明江看來,“他反複宣示要求遵守規則,這是一個核心的意思。安撫南海周邊國家,更不會接受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地區秩序。”

卡特演講後,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院長賈慶國教授向他提問:美國在南海僅僅盯著中國,對有同樣島礁擴建行為的菲越等國則視而不見?中美都遵守航行自由原則,但有一個差異,中國認為,這並不意味著其他的國家有權進行軍事上的航行。

卡特的回應模棱兩可,看起來是有意回避:“我們所堅持的是法治,以及遵守國際法……這意味著航行自由和飛越自由。這就是我們所堅持的,我們不是要特別聚焦中國,我們聚焦的是原則。”

針對卡特的演講,中國中央軍委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主任關友飛海軍少將回應說,在地區和平問題上,美國不僅沒有發揮維護者的作用還致力於搞亂亞洲;在南海問題上,卡特說中國“自我孤立”的觀點是杜撰出來的;對於卡特呼籲中美展開緊密的軍事合作,中方樂於接受,並願意與美國一起共同維護地區的和平與安全。

中國的態度:交流大門隨時敞開

“孫(建國)先生是這里的明星。”法國國防部長勒德里昂在大會發言時說道,因為中國備受關註。

中方團長的登臺演講,是香會的重頭戲之一。面對32個國家的代表和觀察家,孫建國副參謀長表示,“當前亞太安全環境總體穩定,但強化軍事同盟,加強軍事部署,給地區帶來不安全因素。”

在同一場合,俄羅斯副國防部長安東諾夫也表達了類似的遺憾,“我不太理解五角大樓的同事們。”安東諾夫認為,說服美國和自己對話的要求是失敗的。

談及南海仲裁時,孫建國用了“情不自禁”一詞。在簡短介紹南海歷史時,他“很難露出笑臉”,希望“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國的人和國家,不要自我孤立,(要堅持)以合作取代對抗,共贏取代獨占”。盡管這還有一段路要走。他還表示,“有學者說菲律賓新總統願意對華開展對話,我們交流的大門隨時是敞開的。”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副教授李明江說,“中國沒有想到自己發展太快,讓別人感到害怕,現在想低調都很難。”

少數國家看到中國突然強大而感到不適應,而孫建國則以翔實的數據,讓他們也看到中國軍隊的差距。

“當前,中國軍隊正在進行一場整體性、革命性變革,並裁軍30萬。我認為中國軍隊目前相較世界先進軍隊,差距較大。每個軍人,人均軍費只有6萬多美元。與美、英、法、日等每一個軍人20萬至30多萬美元相差甚遠。所以,中國軍隊必須推進改革,提高效益,加強建設,加快發展。”孫建國說。

在香會期間,孫建國帶領的中方代表團經常被“包圍”。孫上將總是面帶微笑表現出個人親和力,同會晤高官以老友相稱,在外界看來,這些都展現了中國軍方開始走積極靈活的路線。

不同級別的中國軍事學者也非常活躍。在會議茶歇期間,軍事科學院中美防務關系研究中心主任趙小卓大校與美國海軍作戰部部長約翰·理查德森海軍上將相遇,很快熱絡起來。

“今年9月我要到北京和海軍司令員吳勝利上將會面,中美之間有著非常複雜的關系,在某些方面我們也有共同的利益。”理查德森上將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在會議茶歇期間,軍事科學院中美防務關系研究中心主任趙小卓大校與美國海軍作戰部部長約翰·理查德森海軍上將相遇。理查德森上將說:“中美之間有著非常複雜的關系,在某些方面我們也有共同的利益。”(南方周末記者 姚憶江/圖)

共同的心聲:合作越多越好

香會是一個“揚聲器”和社交場,無疑也是各國政策與交往的觀察口。

“美國一定要在此展示實力,以此來維護地區穩定。”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麥凱恩對南方周末記者的表態,似乎代表了一些美國軍方人士的態度。

美國前國防部長科恩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卡特以很清晰的、直接的態度表達了在亞太地區安全的原則。”他希望南海局勢會出現緩和的變化。

與美國的直接和強硬相比,許多國家的態度則更複雜。

三年前的香會上,南方周末記者聽到,時任新西蘭防長科爾曼對剛剛擔任法國國防部長的勒德里昂說了幾句悄悄話:“對於中國,我們的立場比較微妙。當然,我們和美國在軍事戰略上是一致的。”“我們和中國有更多的共同利益,雖然也有分歧……當然,歐洲和美國都會更重視亞太區域。”

這個防務朋友圈像是一個江湖,糾纏著各國各自的利益和政治意願,合作與競爭並存,沖突與挑戰同在。

不過,在香會的更多場合,各國防長和安全專家的關鍵詞是“合作”。這不僅降低了過於聚焦爭端的“熱度”,還推進了地區安全合作的“興奮度”。

在多個雙邊會談中,孫建國與多國防長加強了軍事合作:包括越南歡迎中國軍艦訪問越新開放的港口,中越還將進一步加強海上搜救等科目的聯合演練,並加強兩國海岸警衛隊之間的合作;中柬兩軍加強高層交往和軍兵種合作,及陸軍學院、軍隊總醫院等方面的合作;中法兩軍商量在反恐問題上加強情報合作。

“行一里,各自走;行萬里,攜手走。”韓國國防部長韓民求用了一句非洲諺語表達自己的立場,“我們需要各國的安全合作,合作的傳統應該成為催化劑,各國的信任需要合作來提升。”

美國“海軍分析中心”中國研究項目主任馮德威認為,決定中美軍事關系的,應該是一個更廣闊的議程,而不應該單單是南海問題。中美之間雖有不信任,但另外一方面中美之間的軍事關系是前所未有的好。

印尼防長亞米紮爾德說,怎樣建立雙軌機制,用全面的方法來協商解決相關問題,印尼希望在其中發揮橋梁的作用。

馬來西亞防長希沙慕丁認為,中美之間要控制管理分歧和可能會出現的危機。“中美之間互相溝通交流的機制有109個。我們必須要確保我們不管做什麽,大國不管做出什麽樣的決定,都不會把我們拋在海灘上,當退潮的時候我們就被晾在那兒了。”他的說法,代表了一些國家的態度。

韓國國立外交院教授金漢權表達了相似觀點,“中美兩國在軍事和戰略上的利益都是相互交織的,如果兩國能夠避免沖突的話,將會帶來有利的結果,當然這樣的努力不僅需要美國也需要中國,而非是單一國家的行為。但是中國和美國之間仍會有競爭,這種競爭更多的會是一種軟實力的競爭。”

香格里拉對話上,可以看到中美之間戰略競爭的一個縮影,從長遠來看,這將是有關國際秩序的競爭。

“所有會拳擊的人都知道,真正拿到冠軍的,不是最能打的人,而是最能挨打的人。”黃靖說,中國需要立場堅定,也需要態度淡定。

知名軍事專家姚雲竹少將與國際海洋法專家們進行交流。(南方周末記者 ❘姚憶江/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665

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王建平被查,涉嫌受賄犯罪

12月29日,在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新聞發言人楊宇軍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武警部隊原司令員王建平因涉嫌受賄犯罪,目前正接受調查。

會上,記者提問稱,“據媒體報道,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武警部隊原司令員王建平缺席了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近期也未見他的公開活動報道,請問發言人,王建平目前是否正在接受組織調查?”

對此,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表示,王建平因涉嫌受賄犯罪,軍事檢察機關已對其立案偵查。

王建平

王建平簡歷:

王建平,男,漢族,1953年12月生,河北贊皇人,生於遼寧省撫順市,1969年1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畢業。

1969-1994 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歷任炮兵42團團長,陸軍第40集團軍炮兵旅參謀長、副旅長、旅長。

1994-1996 陸軍第40集團軍120師長,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120師師長。

1996-2000 武警西藏總隊總隊長、黨委副書記(1997年7月晉升為武警少將。)

2000-2006 武警部隊副參謀長。

2006-2009 武警部隊參謀長(2007年7月晉升為武警中將。)

2009.6-2009.12 武警部隊副司令員(2012年7月30日晉升武警上將。)

2009.12- 2014.12 武警部隊司令員、黨委副書記。

2014.12-2015.01 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

2015.01—2015.12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任全軍軍事訓練監察領導小組組長

2015.12,任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937

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王建平因涉嫌受賄目前正接受調查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1964

王建平(資料圖/圖)

新華社快訊: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說,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王建平因涉嫌受賄犯罪,目前正接受調查。

(來源:新華社)

簡歷:

王建平,1953年12月出生,籍貫河北贊皇,出生在遼寧省撫順市。中共黨員。

1969-1994 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歷任炮兵42團團長,陸軍第40集團軍炮兵旅參謀長、副旅長、旅長

1994-1996 陸軍第40集團軍120師長,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120師師長

1996-2000 武警西藏總隊總隊長、黨委副書記(1997年7月晉升為武警少將。)

2000-2006 武警部隊副參謀長

2006-2009 武警部隊參謀長(2007年7月晉升為武警中將。)

2009.6-2009.12 武警部隊副司令員(2012年7月30日晉升武警上將。)

2009.12-2014.12 武警部隊司令員、黨委副書記

2014.12- 副總參謀長

2015.01— 兼任全軍軍事訓練監察領導小組組長。

2015.12—— 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

中共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329

巴基斯坦參謀長正常交棒

1 : GS(14)@2016-11-29 00:14:29

巴基斯坦政府前天宣佈任命巴杰爾(Qamar Javed Bajwa圖)出任陸軍參謀長,接替明天完成三年任期退休的拉希勒.謝里夫(Raheel Sharif),是20年來軍頭首次正常交棒,官員稱反映政變前科多的巴國邁向「正常國家」。


20年來首次

巴國的陸軍參謀長正常任期三年,可續任一次,不過1996年起的三位參謀長,分別因辭職、政變和爭取續任兩次失敗,沒正常交棒。事實上,巴基斯坦1947年獨立以來,到2013年才首有民選政府政權交替,讓謝里夫(Nawaz Sharif)第三度出任總理。與拉希勒沒親屬關係的謝里夫,1990年代兩任總理時,分別遭軍頭逼宮辭職和政變踢下台,這次他在五名參謀長人選中,沒選軍方為接棒培植多年的陸軍第二軍團司令艾哈邁德,而是選了巴杰爾,分析指他在五人中選了最不可能作反的一個。巴杰爾曾任第十軍團司令,現任陸軍總部訓練與檢討部門的負責人,分析指他雖未必是最稱職的參謀長人選,但他在軍中亦聲譽甚好,被譽為「士兵中的士兵」。美國《華爾街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28/1984793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3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