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2%股权迟迟未划转 五矿整合湖南有色踟蹰前行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28/1MMDAwMDE4OTA1Mg.html


仅仅2%的股权,却让五矿集团对湖南有色的整合难以迈开大步。

这2%的湖南有色股权属于湖南省国资委。按照湖南省政府7个月前的承诺,它将被无偿划转至五矿有色金属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五矿有色)。一旦划拨成功,五矿有色持有的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下称湖南有色)股权将上升至51%,整合将名正言顺。

但五矿集团总裁周中枢近日对记者表示,虽然增资扩股湖南有色的计划已完成,“可2%的股权尚未完成划转。”这意味着,五矿有色迄今未获湖南有色的控股权。

湖南省政府方面回复本报记者,2%股权至今未划给五矿有色的原因,是“还在办手续”。而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由于这2%股权将决定谁掌握湖南有色的控股权,因此,“比正常手续时间要长一点”。

关键性的2%

2008年9月1日,五矿有色从湖南省国资委获得湖南有色40%股权。

此后,五矿有色增持湖南有色的传闻一直未断。去年年底,传闻终于变成了现实。

2009年12月,五矿与湖南省政府签订协议。按照协议,五矿有色将以55.59亿元现金,向湖南有色增资扩股,获得其49%的股份;湖南省国资委将其持有的湖南有色2%股份无偿划转至五矿有色。

但7个月过去了,2%的股权划转却一直没能完成。

“我们在积极推进,争取早日将股权划给五矿。”湖南省商务厅一位官员说

上述知情人士进一步表示,双方在人事任命、重组湖南有色具体方案上,尚未达成完全一致,这是导致股权划拨“比正常手续时间要长一点”的主要原因。

上述知情人士还透露,湖南省政府承诺无偿划拨2%股权的条件是:增资扩股的55.59亿元现金也将全部用来重组湖南有色,并且全部投资于湖南市场;此外,五矿针对湖南有色的未来业绩做出一定承诺,并拿出令人信服的整合方案。

据本报记者了解,五矿集团已基本同意上述条件,但重组湖南有色旗下资产的思路尚不完全明晰。

五矿有色一旦控股湖南有色,将承担整合湖南有色系上市公司的任务。目前,湖南有色拥有*ST中钨(000657.SH)、株冶集团(600961.SH)、湖南有色(2626.HK)三家上市公司。

市场人士曾预期,在五矿入主湖南有色后,面临退市危险的*ST中钨将有望保壳,而株冶集团将进一步掌握上游资源。可目前看来,五矿有色对于上述两家公司的整合思路尚不明晰,尤其是对株冶集团的定位模糊。

尽管如此,周中枢仍强调,五矿有色一定会获取湖南有色的控股权,在重组后的湖南有色董事会中,“会占多数(董事会席位)”。

上述湖南省商务厅官员则用“有惊无险”这四个字来形容五矿控股湖南有色的进程,“五矿想控股湖南有色,不是一两年的事情了。目前看来,双方都做了很多工作,五矿获得控股权也是迟早的事情。”

上述知情人士预计,股权划拨可能将在年内完成。

有色板块南移

为了获得湖南有色,五矿还决定把旗下的有色业板块总部设在湖南。

据本报记者了解,五矿有色注册地在北京。此次重组后,五矿集团将通过新设长沙五矿有色的方式,把注册地搬到长沙。在未来一年内,五矿有色将把管理和运营总部全部搬到长沙。

这并非五矿第一次将集团板块业务迁至外地。

在整合江西赣州稀土资源时,五矿曾承诺将稀土业务板块总部迁至赣州。

按 照周中枢公布的计划,未来3至5年,新的湖南有色将对省内钨、锑、锡、稀土和铅锌等优势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对钨、锑进行有效整合;打造国际领先的硬质合金 产业和铅锌产业集群,使湖南有色成为世界钨锑工业和铅锌工业的领导者。而五矿有色将通过在湖南省内累计新增投资100亿元以上,并加大对外的整合、并购力 度。

据本报记者了解,五矿在湖南省内的投资计划已经启动。

今年5月18日,五矿集团与湖南省郴州市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以湖南有色集团为实施主体,于未来5年内在郴州境内新增投资45亿元至55亿元,开发钨、稀土、锡、铋等有色金属资源及精深加工。目前,双方首批合作的9个项目均已展开前期工作。

“反对派”何仁春

央企对地方国企的并购行动,往往会受到地方国企原有管理层的反对。可真正能拍板的并非这些管理层,而是当地政府。

对五矿集团控股湖南有色一事,湖南有色董事长、党组书记何仁春也曾投下反对票。

就在湖南省政府与五矿集团达成重组协议的3个月前,何仁春还对本报记者表示,“湖南有色不需要并购者。五矿集团可能会扩大股权受让比例,但不会超过一半。”

但他也没有把握抵御住五矿集团的收购行动。“最终是不是让五矿集团收购我们,还得看政府的意见。”

何仁春的底气强弱,来自于湖南有色的实际业绩。

在他的领导下,湖南有色在资本市场一度颇受瞩目,还曾在2006年打败五矿获得*ST中钨的控制权。但近两年来,湖南有色的经营状况急转直下。

“遭受重大挫折”,去年3月份,湖南省政府一位官员曾对本报记者形容湖南有色的经营状况。

一位接近湖南有色高层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何仁春曾对湖南省政府承诺,在2009年使湖南有色香港上市公司回归A股,这也是何仁春抵御五矿集团获得控股权的筹码之一。但该计划以失败告终——由于和湖南有色集团旗下的株冶存在同业竞争关系,证监会并未放行。

当下,五矿入主湖南有色已无太大悬念,何仁春的职务也将做调整。

7月13日,湖南省政府宣布免去何仁春的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职务。显然,在重组背景下,湖南有色已拉开新一波人事任命的帷幕。

“(湖南)省里面关于免去何仁春(湖南有色)党组书记一职的决定,是因为湖南有色已经处在了与以往不同的发展阶段,因此需要调整一下他的岗位。”湖南省政府一位人士说。

本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何仁春有可能调任五矿有色副总经理一职。与此同时,湖南省国资委副主任王宏拟任湖南省政府派驻重组后的湖南有色监事会主席(正厅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37

勤上光電向大股東劃轉18億元隱瞞兩年 資金來源成迷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3/4587615.html

勤上光電向大股東劃轉18億元隱瞞兩年 資金來源成迷

一財網 楊佼 2015-03-18 22:06:00

2013年和2014年,公司與大股東之間發生高達18.27億元以上的非經營性資金往來,然而,勤上光電賬上的貨幣資金,最多時也未超過17億元,18.27億元的資金規模,已經超過其擁有的現金總量

時隔信披違法違規被處罰僅10個月,勤上光電便因信批違規再吃罰單。

勤上光電日前公告稱,2013年和2014年,該公司與大股東之間發生高達18.27億元以上的非經營性資金往來,卻在長達兩年的時間里沒有披露。為此,廣東證監會對公司相關人員給予警告、罰款的處罰。

目前,投資者最大的疑問是,雙方往來的巨額資金,究竟從何而來。數據顯示,2013年~2014年,勤上光電賬上的貨幣資金,最多時也未超過17億元,18.27億元的資金規模,已經超過其擁有的現金總量。

大股東挪用資金隱瞞兩年

勤上光電此番受到監管處罰,起因是與大股東之間存在金額高達18.27億元的非經營資金往來,但卻未履行信批義務。

根據廣東證監局下達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下稱《決定書》),2013年、2014年,勤上光電累計向其勤上集團劃轉資金18.27億元,勤上集團及其子公司則分別累計向上市公司劃轉10.29億元、7.98億元。

在長達兩年的時間里,勤上光電卻對此沒有進行公開披露。然而,早在2014年12月,證監會向勤上光電下發調查通知書,對其進行立案調查。今年3月17日,中國證監會廣東監管局對公司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事項已調查、審理終結,並對公司及部分人員進行處罰。勤上光電表示,接受上述處罰,不申請行政複議和提起訴訟。

為此,廣東證監局責令勤上光電改正,給予上市公司、李旭亮、毛曉斌、胡玄跟、溫琦警告處分,並分別向其處以50萬元、30萬元、15萬元、10萬元、3萬元罰款。

“如果定價公允,可能就只是信披問題,否則就構成損害上市公司利益。”法律界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分析,從支付利息的情況來看,且又非經營性往來,應當是勤上集團動用了上市公司資金,如果已全部歸還,其性質已構成挪用上市公司資金。

在上述公告中,勤上光電並未披露資金往來的時間、構成、使用期限等詳細情況,亦未說明上述資金往來性質。僅稱勤上集團已為此支付利息2800.83萬元,截至去年底,雙方非經營性資金往來余額為零。

如果按照使用期1年計算,勤上集團使用上述資金的年化利率僅為1.6%左右,而這遠低於同期銀行貸款利率。2014年11月央行降息前,1年期貸款基準利率為6%。即便按下浮20%的下限計算,1年期貸款年化利率亦為4.8%。

在此期間,勤上光電自身經營也每況愈下。業績快報顯示,該公司2014年實現營業收入9.26億元,同比下降18.73%,實現凈利潤3122萬元,比上年大幅下降75.19%。而在2013年,該公司實現凈利潤1.03億元,同比下降1.17%。

“勤上集團負的利息是什麽時候進賬的,上市公司又是什麽時候劃轉,為什麽當初不公告?”有投資者質疑,如果按照市場公允價格計算,勤上集團所付利息,根本就不足以支付上述資金成本。在公司經營顯著下滑的情況下,大股東還以如此之低的成本,挪用上市公司資金,已經損害了上市公司利益。

錢從何來

如此巨額資金往來,使得勤上光電淪為其大股東的提款機。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和2014年9月,勤上光電總資產為31.8億元、32.75億元,凈資產則為22.7億元、23億元。據此計算,上述資金已分別達到其同期凈資產的80%以上。

上述劃轉給勤上集團的巨額資金,勤上光電從何籌集而來,是此事的另外一大疑問。在上述公告中,該公司沒有進行任何說明。

從公開信息來看,勤上光電顯然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13年和2014年6月底,勤上光電貨幣資金分別為16.02億元、15.34億元。即便是在2012年底,其貨幣資金也不到17億元。

勤上光電自身現金流並不見佳。2013年和2014年前三個季度,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為1332萬元、3945萬元。在2014年三季報中,該公司甚至連貨幣資金情況都沒有披露。

值得註意的是,在向勤上集團劃轉資金期間,勤上光電並沒有對外融資。《第一財經日報》查閱公告發現在,2-13年——2014年,該公司沒有任何對外融資紀錄。2014年7月,勤上光電披露定增預案,擬以以12.3元/股發行股份募集資金,但此事至今沒有實質進展。

按照上述數據計算,勤上光電即便拿出同期全部貨幣資金,也與向勤上集團劃轉的資金存在2億元的缺口。這些資金從何而來,成為巨大疑問。

“這種情況有兩種可能,一是上市公司披露的資產數據本身就是不真實的,也有可能分批劃過去的。從所付利息來看,分期劃轉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上述法律界人士說。但截至發稿,記者未能聯系上勤上光電置評。

而勤上光電信批違規已非首次。早在2014年5月,該公司就因信披違法違規受到廣東證監局局處罰。廣東監管局認定,勤上光電2008~2011年與廣州市芭頓照明工程有限公司、廣東品尚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關聯交易未依法披露;2009年與內銷第二大客戶的交易情況未依法披露。

編輯:王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6363

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需求迫切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704596.html

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需求迫切

一財網 郭晉暉 2015-10-29 22:28:00

面對養老保險所面臨的收支不平衡,政府只有劃撥國有資產和繼續財政現金補貼兩條路可走。當前各地財政收入的下降實際上已經使得第二條路走不通了。

當各地財政收入增幅進入“個位數”增長的新常態之後,養老金支付的壓力正在與日俱增,自1998年養老保險制度建立以來,劃撥國有資產充實社保基金的需求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麽迫切過。

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提出,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實現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汪德華認為,中國養老保險制度已經陷入了“繳費多,待遇低,收支還不平衡”的三角悖論之中。從2015年的政府預算中可以看出,養老保險本身支出已經大於收入,需要財政補貼才能維持收支平衡。

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表示,公報中所言的社會保險的可持續性主要是指基金的可持續性,現行社會保障高費稅率卻難保持續性。

她說,五險費率高達企業工資總額的40%以上,但征繳率不足70%,社會保險資金在流失。部分失業保險金和低保金常年發給有工作能力甚至有工作的人;冒領亡人養老金的事件時有發生,流失資金高達幾百萬、上千萬;重複參保、套取醫保基金和過度治療大處方比比皆是。

面對養老保險所面臨的收支不平衡,政府只有劃撥國有資產和繼續財政現金補貼兩條路可走。當前各地財政收入的下降實際上已經使得第二條路走不通了。

正是基於這樣的現實,財政部長樓繼偉才會公開表示,只有劃撥部分國有資產補充社會保險基金的基礎上,才有條件適時降低社會保險的費率。

“劃撥國有資產充實社保基金”最早是2004年10月寫入十六屆三中全會決定中,十年之後又寫入了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中。今年5月18日,超過33億元的國有資本正式劃撥到新成立的山東省社保基金理事會名下,這一文件在紙上停留了11年之後正式落地。

楊燕綏表示,建立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是提高國民就業率以改善養老金待遇,應該啟動大齡人員50+行動計劃,扶助他們從第一、二產業轉入服務業,特別是一小一老的服務業,同時還應當制定償還舊賬和規劃未來的養老金頂層設計,切忌以短期行為損害長期利益。

公報還要求,促進就業創業,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完善創業扶持政策,加強對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的支持,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縮小收入差距,堅持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健全科學的工資水平決定機制、正常增長機制、支付保障機制,完善最低工資增長機制,完善市場評價要素貢獻並按貢獻分配的機制。

編輯:任紹敏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274

有房還要住好房? 黨國英建議劃轉增加1億畝城市建設用地

“北京的某房地產開發商老拿中國的樓房和東京等國外的獨棟房子比,說中國的房價不高。怎麽能這樣比”?

7月28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黨國英來到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舉辦的關於城鎮化與土地制度改革的論壇上。在談起當前居高不下的房價時,黨國英表示,“北京獨棟房子的價格非常高,樓房也是一樣。老百姓即便買得起房,也住得非常密集,居住形態遠遠趕不上東京和歐美國家的標準。”

中國老百姓的居住品質能否才能達到國外的水平? 黨國英建議,能否從農村建設用地中劃出1億畝,增加城市建設用地量。

呼籲增加1億畝城市建設用地

黨國英以東京新宿一家地產中介公司展示的賣地廣告信息為例,在新宿,買200平方米的土地需要100萬元(人民幣),建築、安裝、裝修成本算下來一平方米要2萬元,200平方米的房子建成差不多要花500萬元。

黨國英表示,這個價錢在東京新宿能住上獨棟樓房,但在北京三環以內可能還買不了滿意的樓房。

不過,據了解,日本買房出了支付土地價格之外,不僅要支付高額的房產稅費,還要考慮遺產稅的情況。

對於中國人的居住形態能不能像國外一樣的問題,黨國英認為還是有可能性。

黨國英在會場上表示,他最推崇的是荷蘭人的居住狀態。黨國英出示的一個圖表顯示,在荷蘭一些主要城市,50%以上的居民住在獨棟樓房,有的城市這個數字甚至高達80%。 “荷蘭是發展緊湊型城市的典範,人口密度是我們的3倍,他們能做到,為什麽我們做不到?我們在居住形態上的問題不是資源問題,而是政策問題,是規劃管理體制的問題。”

黨國英說,“中國我們的建設用地大概是5億畝,城鎮村及工礦占地約4.6億畝。我們不能把高樓都炸掉,不能把大量的已經是工廠的地方變成居民區,但是如果我們從農村建設用地中劃出來9千萬畝或1億畝做住宅用地的話,中國人的居住品質就可以達到歐洲的水平”。

建議劃定農業保護區防止耕地被侵占

目前,外界擔憂的是,如果在土地政策上做一些調整的話,會不會侵蝕農業用地?農業用地會不會減少?黨國英給出的方法是劃定農業保護區。

黨國英表示,“中國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有60億畝,其中30億畝如果被劃成農業保護區的話,再去掉20%的河流道路,還有24億畝。劃了農業保護區之後,在保護區內非農建設只能少不能增,非農建設的占地只能減不能增。”

他補充道,這樣的話,政策實施起來比較簡單,而且對保護耕地更有利,犬牙交錯的基本農田不容易被蠶食。

黨國英表示,土地本不應成為問題,卻成為中國發展最大的問題。土地問題之所以成為目前城鎮化進程中的一個顯著問題,黨國英認為主要是由於農村土地產權制度強化中國城鄉二元結構,造成農業低效率,農產品相對昂貴,加劇了消費抑制,減弱國民創新活力;而土地規劃管理制度的缺陷形成中國現行居住形態,抑制消費,從而影響中國經濟長期增長;再者,政府幹預土地出讓交易, 影響最終產品的價格形成機制,加劇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資源配置失衡,形成資源浪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754

寶鋼股份:寶鋼集團所持8億股擬劃轉至中石油集團

寶鋼股份8月15日晚間發布公告稱,為加強寶鋼集團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石油集團”)戰略合作,優化公司資本結構,公司控股股東寶鋼集團擬通過無償劃轉方式,將持有的公司8億股A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4.86%)無償劃轉給中石油集團。

本次無償劃轉前,寶鋼集團持股占公司總股本的79.74%,中石油集團未持有公司股份。劃轉完成後,寶鋼集團持股比例降至74.88%;中石油集團持股占比4.86%。此次無償劃轉不會導致公司的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

根據此前公告顯示,中石油集團已向寶鋼集團無償劃轉其持有的中國石油(601857)A股股份6.24億股,占中國石油總股本的0.34%,該無償劃轉的股份過戶登記手續已辦理完畢。

附公告全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383

寶鋼集團擬無償劃轉9.76%寶鋼股份給三家國企

寶鋼股份19日晚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寶鋼集團擬無償劃轉股份給誠通金控、國新投資和中石油集團,劃轉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2.45%、2.45%和4.86%。

公告稱,根據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總體部署和國務院國資委的有關工作安排,寶鋼集團擬將其持有的本公司403,439,717 股 A 股股份無償劃轉給北京誠通金控,403,439,717 股 A 股股份無償劃轉給國新投資。

上述無償劃轉前,寶鋼集團持有本公司 13,130,265,267 股 A 股股份,占本公司總股本的 79.74%,

上述無償劃轉完成後,寶鋼集團持有本公司 12,323,385,833 股A 股股份,占本公司總股本的 74.84%;誠通金控將持有本公司403,439,717 股 A 股股份,占本公司總股本的 2.45%;國新投資將持有本公司 403,439,717 股 A 股股份,占本公司總股本的 2.45%。

同時,寶鋼股份還公告,寶鋼集團擬將其持有本公司8億股 A 股股份,占本公司總股本的4.86%,無償劃轉給中石油集團。本次無償劃轉完成後,寶鋼集團持有本公司 12,330,265,267 股A 股股份,占本公司總股本的 74.88%;中石油集團將持有本公司800,000,000 股 A 股股份,占本公司總股本的 4.8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489

午間公告|中兵紅箭國有股份無償劃轉

中兵紅箭:國有股份無償劃轉

中兵紅箭17日午間公告,公司控股股東豫西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一致行動人上海迅邦投資有限公司經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同意,豫西集團與中兵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簽署了《股份無償劃轉協議》,豫西集團擬將其持有的本公司股份1億股無償劃轉至中兵投資;上海迅邦與中國兵工物資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了《股份無償劃轉協議》,上海迅邦擬將其持有的本公司全部股份無償劃轉至物資集團。

富春通信:擬變更公司名稱、證券簡稱及經營範圍

富春通信17日午間公告,擬變更後公司名稱為富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擬變更後的證券簡稱:富春股份;公司證券代碼不變,仍為“300299”。

千方科技:實際控制人的一致行動人增持299.4萬股

千方科技17日午間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夏曙東先生自2016年12月13日起,合計增持2,994,344萬股,增持數量占總股本的0.27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764

華貿物流:間接控股股東擬向兩央企劃轉全部持股 繼續停牌

華貿物流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間接控股股東中國旅遊集團公司擬將其間接持有華貿物流的510,451,432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51.09%)全部劃轉給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出資監管的其他兩家中央企業,公司間接控股股東將發生變更。上述事項的具體實施方案涉及政府主管部門的事前審批程序,尚存在不確定性,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有關規定,為避免公司股票價格異常波動,維護投資者的利益,經公司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申請,公司股票自2017年5月4日開市起繼續停牌不超過10個交易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738

全國社保基金突破2萬億,劃轉國資充實將提速

雖然受到2016年A股大跌的影響,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下稱“社保基金”)的年收益率降到了1.7%的低位,但這並不能抹殺它這些年來跑贏通脹的好業績。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下稱“社保基金會”)的數據顯示,2016年底,社保基金會管理的資產總額為20427.55億元,過去3年,社保基金累計投資收益達到4033.18億元,年均投資收益率9.37%。

社保基金會理事長樓繼偉日前在該機構第六屆理事大會第一次會議上作報告時表示,2017年將進一步擴寬社保基金投資範圍,並推動完善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實施方案按期出臺。

社保基金突破兩萬億

為了應對老齡化帶來的養老金支付缺口,國務院於2000年8月設立“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並設立“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

社保基金屬於“國家戰略儲備錢”,由中央財政預算撥款、國有資本劃轉、基金投資收益等資金構成,這與由用人單位、個人繳費構成的社會保險基金不同。雖然不是老百姓自己交的錢,但仍堪稱民生領域的“定心丸”。

從最初財政撥款的200億元起步,社保基金在16年的時間里規模擴大了約100倍。社保基金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社保基金會管理的資產總額20427.55億元,比2014年初增加8011.58億元,增長64.53%。

其中,基金權益19492.34億元,比2014年初增加7564.56億元,增長63.42%。在基金權益總額中,全國社保基金權益16,047.67億元,個人賬戶基金權益1,181.22億元,地方委托資金權益2,263.45億元。

在過去3年間,投資收益達到4033.18億元,年均投資收益率9.37%。在2016年國內股市大幅下跌的情況下,社保基金投資收益總額313.18億元,收益率1.70%,其中,已實現收益905.88億元,收益率5.38%。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已實現收益和實際收益率之間的差距,說明2016年社保基金在一些投資領域受到股市大跌的影響,但總體來看,社保基金仍保持了收益率為正。

樓繼偉表示,在低回報和多波動市場環境下,今年將研究開展長期價值、高股息等穩健型投資策略。繼續推動拓寬社保基金投資範圍、豐富投資工具。加大對股權母基金(即投資於股權基金的基金)的研究力度,尋求發起設立母基金投資養老、醫療、健康等行業。

在今年社保基金的投資版圖中,直接股權投資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樓繼偉表示,直接股權投資要註重尋找優質地方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項目,在境外投資策略上,還將進一步豐富境外固定收益產品鏈條,適時提高投資規模和配置比例。

養老金“入市”安全有保障

具體來說,社保基金由三部分組成,最大的部分為全國社保基金權益,即為未來基本養老金缺口準備的戰略儲備基金,第二部分為個人賬戶權益,即社保基金理事會受托管理的9省市做實個人賬戶的資金,第三部分是地方委托資金權益為受托管理的地方養老保險基金。

上述會議披露的第三部分資金“地方委托資金權益2,263.45億元”,是指最近3年來,廣東、山東各自拿出1000億元養老金進行市場化投資的本金和收益。截至2016年底,2015年初與山東省簽署的1000億元養老基金的委托投資合同,其委托資金已全部到賬運營。

今年以來,基本養老金市場化運營進入了實質性操作的階段。人社部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北京、上海、河南、湖北、廣西、雲南、陜西等7個省(區、市)政府與社保基金會簽署了委托投資合同,合同總金額3600億元,其中1370億元資金已經到賬並開始投資,其他資金將按合同約定分年、分批到位。

樓繼偉表示,未來養老基金與儲備基金的預期收益率會存在較大差異,大概率下養老基金的預期收益率會低於儲備基金。

這是因為養老基金屬於階段性結余,流動性要求高,風險承受能力較低,各委托省份均要求有保底收益率,在投資運營上更為謹慎。

樓繼偉稱,與儲備基金相比,養老基金重點配置固定收益產品,不能投資境外資產和私募股權基金,投資股票等資產的比例也較低。因此,養老基金的安全性更有保障,但預期收益率也會相應低一些。

劃轉國有資產需精算在先

在未來3年,社保基金會的重要任務之一,是做大做強戰略儲備基金和受托管理規模,其中關鍵的一項是,推動完善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實施方案,爭取方案盡快出臺。

2013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會保障基金”。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明確提出“制定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辦法”。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今年要 “穩步推動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

作為養老保險頂層設計的重要政策之一,“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的路線圖正在成型之中。

南京財政大學公共管理教授林治芬對第一財經表示,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的前提,是要對歷史債務進行精算,責任要分清楚、缺口要算清楚,這樣才能保證劃轉具有科學性。

樓繼偉表示,今年將按照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向,立足精算平衡和國有資本存量實際,全力配合財政部完善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實施方案,推動劃轉實施方案按期出臺。同時,社保基金會抓緊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國有資本劃轉後的管理模式和運營機制,提高國有資本管理運營效益,促進我國社會保障的可持續。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210

盾安集團債務風波持續,旗下江南化工被強行劃轉2.1億元

5月初引爆的盾安集團債務危機仍在繼續。

5月7日晚間,盾安集團旗下兩家A股上市公司盾安環境(002011.SZ)和江南化工(002226.SZ)先後發布公告。盾安環境稱聯合信用評級有限公司(下稱“聯合評級”)將對盾安環境及“17盾安01”“18盾安01”債項信用等級列入可能下調信用等級的觀察名單。江南化工則稱,2018年5月4日下午收到杭州銀行合肥分行告知函,其已於2018年5月3日晚間自本公司募集資金三方監管賬戶中扣款2.1億元。江南化工方面表示,杭州銀行合肥分行的行為已構成嚴重違約,要求其歸還強行劃轉的募集資金。

據了解,江南化工在杭州銀行合肥分行共計2.10億元人民幣貸款情況為:1億元人民幣貸款由盾安控股提供擔保,7000萬元人民幣貸款由浙江盾安人工環境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擔保,4000萬元人民幣貸款為信用貸款。

稍早前,盾安集團內部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浙江省內的金融機構將會力挺盾安集團挺過此次債務危機,但是杭州銀行合肥分行的強行劃轉已經表明有機構開始意識到可能的風險從而選擇“止損”。

而這次強行劃轉使盾安集團債務危機急速發酵。

記者發現,評級機構大公國際已在5月4日晚上將盾安集團主體信用評級從AA+下調至AA-,評級展望調整為負面。

大公國際表示,盾安集團可用貨幣資金緊張,即將到期債券的兌付資金仍在落實當中。截至5月4日,盾安集團存續債券共計113億元,其中將於2018年到期的債券總額73億元,債券到期期限較為集中。有不願具名的分析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意味著相關風險已經被金融市場感知到,在銀行銀根收緊,不斷縮表的背景下,未來盾安發債可能會面臨困難。

記者查閱公開資料發現,2014年到2016年,盾安控股集團營業收入分別為503.19億元、516.39億元和525.68億元,營業利潤分別為15.28億元、14.03億元和13.38億元,很明顯,在經營收入持續增長的情況下,利潤卻呈下降趨勢。

由於盾安奉行業務板塊多元化擴張路線,近年來,盾安集團債務規模膨脹較快。根據最新評級報告,大公國際稱,2014-2016年末及2017年3月末,隨著經營規模不斷擴大,所需資金持續增加,盾安集團總有息債務規模逐年上升,新能源和新材料的投資需求推動債務負擔上升。

截至2014-2016年末及2017年3月末,盾安集團總有息債務規模分別是226.91億元、272.86億元、338.41億元和338.34億元。截至2014年,盾安集團總資產463.6億元,到2017年9月末增至677.20億元,負債規模達到437.05億元。2014-2016年及2017年9月末,盾安集團資產負債率分別為64.44%、62.27%、63.64%和64.54%。

債務雪球越滾越大,盾安集團每年的財務費用支出也逐年增多,2016年,盾安集團利息支出為19.65億元,到2017年上升至21.17億元。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目前盾安集團正在與相關金融機構協調解決方案。早前流出的文件中提及,盾安集團經與浙商銀行協商,目前已初步達成化解危機的方案與思路:一、由浙商銀行出面,增加臨時流動性支持,包括提供供應鏈金融和區塊鏈產品等;二、浙商銀行、浙商產融等盡快啟動“鳳凰行動”專項基金,收購盾安所持有的優質項目,以激活現金流,置換債務;三、托管盾安光伏(多晶矽)、華創風能(風力發電裝備)等項目,減輕債務壓力。不過部分工作至少需要6個月才能達成最終交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7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