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國裕物流資金鏈斷裂 4億短融券正式違約

8月8日下午,上海清算所發布公告稱,8月8日是武漢國裕物流產業集團有限公司2015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資券(簡稱:15國裕物流CP001)的付息兌付日。截至日終,清算所仍未足額收到國裕物流支付的付息兌付資金,暫無法代理發行人進行本期債券的付息兌付工作。

國裕物流曾在8月1日發布了“15國裕物流CP001”將於8月6日(節假日順延至8月8日)到期,到期兌付存在不確定性的公告。武漢國裕公告中表示,因行業整體市場低迷導致公司財務狀況惡化,目前公司資金鏈十分緊張,旗下主要子公司揚州國裕船舶制造有限公司生產活動處於停滯狀態。

據悉,該債券發行總額為4億元,本計息期債券利率為7.00%,到期應兌付本息4.28億元。募集時大公國際給以主體評級為 AA-,債項評級為8月1日,且無擔保。大公國際在8月3日將其主體評級下調至CC,“15國裕物流CP001”信用等級下調為D。該短融的主承銷商和簿記管理人為浦發銀行。

大公國際在最新的評級報告中稱,國裕物流已基本喪失外部支持,資金鏈斷裂情形未有改善,通過自有資金償還到期債務的難度極高,信用風險進一步加大。

並且“15國裕物流CP002”此前就曾被改變募集資金用途,發行文件規定為“歸還公司本部成本相對較高的銀行借款”,而後被改為用於償付“14國裕物流CP002”,到期的銀行借款由發行人通過自有資金或其他方式償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213

盾安10億短融完成兌付,下期債券5月24日到期

5月9日,第一財經記者從機構投資者處獲悉,盾安集團2017年發行的10億超短融債券“17盾安SCP008”已經完成兌付。

8日晚間,江南化工(002226.SZ)發布公告稱,大股東盾安集團有限公司將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1.575億股,質押給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行,該部分股份占盾安集團總持股數的34.25%,占總股本比例為12.61%。

據了解,此次質押股份市值達超過8億元,而在該次質押前,盾安集團未有對江南化工的股份質押。

一位信評人士認為,盡管此次短融債券已經完成償付,但市場對於盾安集團其他幾只存量債券仍然比較擔憂。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盾安集團存量債務依然較高,短期債務到期尤為集中。

而完成此次短融償付後,年內盾安集團還有6只短融和中票需要還本付息,最近的一期中票將於5月24日到期,年內到期債券達63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790

上海華信20億短融違約,存量債券還有276億

5月21日晚間,上海華信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公告稱,未能按期償付“17滬華信SCP002”本金及利息合計20.89億元。

上周,上海華信已經提示到,受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不能正常履職以及3月1日媒體新聞事件等不利因素的沖擊,公司正常經營已受到重大影響,本期償付資金暫無法落實。

記者註意到,3月以來,上海華信不斷爆出重大訴訟、控股子公司股權凍結等一連串負面消息。3月28日,上海華信公告稱,控股子公司上海華信集團商業保理有限公司在鳳凰金融平臺發行融資產品發生逾期。

4月14日,上海華信在公告中提到,海南華信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與上海華信因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受到中原信托有限公司起訴。

《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書》裁定凍結發行人、上海市華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的銀行存款人民幣13.15億元或查封、扣押相當於 13.15億元的財產,訴訟案件被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執行凍結股權,涉及金額3.6億元,此後上海華信又在公告中披露,公司及控股子公司股權多次遭遇凍結。

值得註意的是,在此次債券違約後,上海華信在二級市場上仍有大量存量債券尚未到期,包括公募債、私募債、中期票據和短期融資券等。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不包括本期到期的20億短融,上海華信尚未償還的債券還有12只,總規模為276億元。

4月28月,上海華信公告稱,因上會會計師事務所對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華信國際2017年度財務報告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華信國際股票自2018年5月2日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股票簡稱由“華信國際”變更為“*ST華信”。

而在此過程中,上海華信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持續遭遇多家評級公司降級。

3月以來,上海華信主體評級遭到多家評級公司的12次評級下調,其中,中誠信國際就已經先後四次下調公司主體評級,對上海華信的最新主體評級為BB。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515

人行首認兩月注7700億短錢

1 : GS(14)@2014-11-07 17:15:57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107/news/eb_eba1.htm
【明報專訊】「空穴來風,未必無因」10月份盛傳內地人民銀行,設立中期借貸便利(MLF),昨日人行在第3季貨幣政策報告內,首次證實相關措施。在9月及10月向不同級別的銀行,「泵水」7695億元(人民幣‧下同),有分析員認為此舉可助提高市場流動性,但能否有助實體經濟則要視乎銀行有否將資金貸出。


上月底內地曾流傳一份中金固定投資部門的假報告,令中港股市一度亢奮,雖然其後中金否認曾發表有關報告,然而人行昨日的報告則明確表示,9月份開始設立MLF,目的是為了降低社會融資成本,並鼓勵銀行貸款給三農、小微企業等。今次MLF放貸期限為3個月,而利率則為3.5厘,9月及10月分別貸出5000億元及2695億元。至於,向來為市場提高流動性的常備借貸便利(SLF),則未有在第3季開展,而SLF餘額仍維持為零。

放貸期3個月 利率3.5厘

巴克萊中國銀行業研究主管顏湄之指出,人行向市場投放MLF已非新聞,但10月的2695億元則是新鮮出爐,此前市場估計介乎2000億到3000億元之間。她又表示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降準)是屬長期措施,假如降低0.5%,約釋放6000億元,效果與短期措施MLF相近。不過,由於降準不涉償還及利率問題,「故此,人行採用MLF手段,意味放棄長期措施,而選擇短期內提高流動性,相信短期內不會降準。」

澳新銀行高級經濟師楊宇霆則認為,人行所設的MLF,兩個月的額度接近1個月的新增貸款,措施形同降準。「內地資金錯配問題很嚴重,故今次要看銀行獲這筆資金後,是否借給農民及小微企業,否則難助經濟增長。」他指出,過去1年所放出的貸款,主要在貨幣市場內炒賣,未能投入到實體經濟內,而措施對銀行則屬中性,因有SLF及MLF補充流動性。

9月份新增貸款8572億

不過,根據人行報告顯示,9月份新增貸款為8572億元,按月增加22%或1547億元。然而,額度按年只增加8.9%或702億元,今年相較去年同期未見明顯增長(見圖)。至於,第3季社會融資規模為2.31萬億元,按年減少1.51萬億元,而首3季則為12.84萬億元,減少1.12萬億元。首3季下跌主因調整經濟結構及加強監管,令委託貸款、信託貸款及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較去年同期減少1.78萬億元。

明報記者 岑豪、顧冷冰
2 : GS(14)@2014-11-07 17:16:1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107/news/eb_eba2.htm

【明報專訊】內地上月盛傳人行開設MLF,取代以傳統SLF繼續向市場注資,惟人行直至昨日才首次確認。


有分析員指,人行棄SLF取MLF,主要由於後者貸款期較長,更有利推動銀行加大放貸力度,在刺激經濟效果上較為理想。

與SLF為銀行放貸票據

所謂SLF(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即「常備借貸便利」,與人行今次採用的「中期借貸便利(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MLF)」,同同樣屬於央行向銀行體系放貸的一種票據,兩者最大分別在於貸款期不同,SLF貸款期一般介乎1至3個月,而MLF則至少為3個月,而且可循環續期,其中人行過去兩個月發行的MLF,貸款期即為3個月。

內銀放貸傾向審慎

有外資行分析員指,人行棄SLF取MLF,最主要原因是貸款期較為合理,因現時內銀放貸傾向審慎,人行需考慮以短期票據形式「放水」,銀行體系未必願意將資金貸出,因此採用MLF「放水」,力度會較SLF更大,同時亦需考慮以過長貸款期貸出資金,並不符合銀行近年控制壞帳方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354

市傳中證金 延發千億短債

1 : GS(14)@2015-07-21 12:17:09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21/news/eb_ebc1.htm
【明報專訊】路透引述4名消息人士表示,中國證券金融公司(中證金)原計劃近日發行1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短期融資債券,並指上周已向多間金融機構諮詢問價,但據指集資計劃目前將會延期。

擬由招行承銷 為期3月

報道引述消息稱,中證金擬發行的1000億元短期融資債券,原由招商銀行作為主要承銷商,期限為3個月,票面利率則為4.4厘。

報道引述消息人士稱,上周已向多間金融機構會面,說要發行,但至今卻沒有任何消息。報道也另引述其他消息人士稱,該批債券原本計劃上周發行,惟最終被一再延期,至今仍沒批下來,在等通知。

指為救市籌集資金

此外,報道也表示,中證金為是次救市籌集資金,此前已發行了800億元的短期融資債券,並指該次所採取的為非公開發行方式,期限同樣為3個月,利率也為4.4厘。

A股早前波動,中證金一直被視為中證監救市的主要出資方,早前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 已對外表示,為增強投資者信心、穩定資本市場,中證監決定由中證金出資購買公募基金,為基金公司提供流動性,保障公募基金平穩運行。

此後,人民銀行已對外表示,將通過多種方式向中證金流動性提供支持後,商業銀行紛紛向中證金公司伸出援手,早前據內地報道,中證金獲商業銀行授信規模約2萬億元。截至7月13日止,17家商業銀行也為其借出近1.3萬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49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