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紅籌之父榮智健$80億再戰江湖
|
|
一手把中信泰富湊大的前主席榮智 健,因公司炒燶澳元衍生工具而蝕過百億,須要母公司中信集團出手相救,但今次阿媽不再單單揼水,而是要乘勢換血,後來公司遭到商業罪案調查科介入調查,榮 智健與女兒榮明方不單把整個上市王國拱手相讓,二人更隨即被攆走。 對此耿耿於懷的榮智健一直心有不甘,現年六十九歲的他,去年中就成立隆源 企業控股(Yung's Enterprise Holdings Ltd),計及其現金及手頭股票,他有銀彈八十億元,足以再戰江湖,他更親自飛往各地考察房地產項目,足跡遍布海南島、家鄉無錫等地,計劃再創新事業,以 一雪前恥。上月底更邀得紅籌之父——梁伯韜出任其公司的董事。梁伯韜自九十年代初起任榮智健的財務顧問,一手炮製第一間紅籌公司中信泰富,創投資銀行界先 河,而近日梁伯韜入股意馬這間殼公司,市場猜測榮智健再當上市公司主席的日子將不遠矣。 梁伯韜宣布入股意馬國際不消兩個月,公司股價便曾 於一日內急升兩倍,事關投資界憧憬前中信泰富主席榮智健,可能借意馬這隻殼股上市,因而炒個不亦樂乎,股價亦出現大起大落。 無獨有偶,離任 中信泰富主席後的榮智健,去年中成立私人投資公司「榮氏企業」,公司去年底易名為隆源企業控股,公司董事包括榮智健及一對子女明方、明棣。今年三月三十 日,梁伯韜也加入成為董事,榮太子重出江湖並非空穴來風。據知梁伯韜不單出任董事,並且擔任副主席及董事總經理,落手落腳管理隆源。 原來離 開中信泰富後,榮智健較以前更積極勤力,親自出馬四出尋找商機,以往甚少出席同鄉商會活動的他,去年九月,就親自出席了無錫商會在港島香格里拉酒店舉行的 第二屆會董就職典禮,與一眾鄉里兼商家,如唐英年及其父唐翔千、母親尤淑圻及無錫商會會長丁午壽等人碰頭,榮智健隨即受到記者包圍,這次是他離開中信泰富 後首次公開露面,因而成為全場焦點,並透露已成立私人投資公司,對地產、金融等業務都感興趣。 回鄉考察認祖歸宗 榮智健不單出 席無錫商會活動,與一班同鄉打好關係,亦親力親為四出考察,上月底在港又與江蘇省委常委楊衞澤會面,隨後又與鄧小平女婿兼前保利集團董事長賀平,一起到無 錫宜興市考察。賀平的弟弟賀爭曾任中信集團大隆公司董事長及北京隆源實業股份副董事長,而榮智健成立的新公司,同樣叫隆源,估計與賀家可能有合作。榮智健 現時在國內打着的牌頭,是香港隆源企業控股主席身份,並以家鄉無錫作為重出江湖的根據地。 榮氏家族在無錫無人不識,其祖父輩榮德生的梅園及 榮宗敬的錦園,已分別成為旅遊勝地及國賓館,榮智健主政中信泰富之時,就在無錫市濱湖區發展了住宅項目——錦園,地盤面積合共四十萬平方米,現正推售第一 期住宅,而榮智健的私人地產項目,就在中信泰富錦園的後面,地皮較錦園還要大,達六十萬平方米,地盤的工人都知道這幅地屬榮智健私人擁有,並於○三年購 入,現時暫未開發,但地皮鄰近哥爾夫球場及湖邊,將興建低密度高級別墅,較中信泰富的錦園公寓項目更有睇頭。榮智健於今年三月賣掉部分中信泰富股票套現七 億六,連同早前賣出的中信泰富及保利香港股票,合共套現廿三億,相信大可作為發展這個項目的銀彈。 與中信泰富競賽 除了家鄉無 錫,他亦覬覦其他一、二線國內城市的地產項目,其中在海南島的項目今年內將會推出。這個私人項目也是靠近中信泰富發展的海南省萬寧市的神州半島,這個神州 半島距離三亞市大概要兩小時的車程,半島面積有如澳門般大,中信泰富在這裡發展了高爾夫球度假酒店,而榮智健私人亦在附近投資住宅、酒店的綜合項目,據附 近的村民透露,幾個月前曾見到榮智健帶隊來視察地盤;其住宅項目估計今年內可以推出,與中信泰富的項目同步銷售。 所謂不熟不做,除了地產, 以往中信泰富積極在海外開拓能源、礦業等等生意,據知他的隆源企業控股,亦有沾手國內、外的石油、能源業務及礦業等等生意。這一切一切似乎都是衝着中信泰 富來幹,以雪被踢走的前恥,重振榮太子的威風。 炒燶外匯輸身家 中信泰富前主席榮智健,憑藉其榮太子的紅色背景,多年來過着奢 華生活,既有淺水灣大宅和英國度假古堡,又擁有私人飛機和多隻名駒。然而自從○八年十月中信泰富炒燶澳元衍生工具合約,賬面虧損高達一百五十五億港元後, 即拖累公司股價狂瀉五成五,市值一日內蒸發一百七十七億元。榮智健的人生和事業亦就此改寫。 前年十一月,中信集團向中信泰富撥出十五億美元 備用信貸及認購中信泰富新發行的可換股債券,並承擔中信泰富在外匯累計期權合約的損失。一心以為有阿爺打救便「定過抬油」的榮智健,去年初眼見澳元重拾升 軌,以為公司財政壓力得以紓緩,便可化危為機,萬料不到四月初,警方商罪科掩至中信泰富總部調查,五日後母公司中信集團董事長孔丹、副董事長常振明親自來 港,主持中信泰富臨時董事會,榮智健亦要黯然辭去擔任了十九年的主席一職,主席之位由「救火隊隊長」常振明接任。昔日出現馬場,大搞節目派對的他已變得低 調,與家人到國金軒吃飯時也表現得悶悶不樂。 阿爺入主作風大改 常振明去年四月坐正後,隨即將公司內榮智健派系人馬去蕪存菁, 去年十一月,加入董事會十七年的獨立非執董何厚浠,以及任職長達十九年的公司秘書陳翠嫦雙雙請辭。陳翠嫦其後更加入隆源做董事。而上月中,另一老臣子,自 九四年起出任副董事總經理的李松興亦宣布退休。為加強母公司對中信泰富的控制,常振明遂委任張極井等中信集團要員進入公司董事局,為前班子惹下的亂子善 後。 常振明又大刀闊斧重整公司資產,出售非核心業務,包括以逾廿二億出售北京聯合電力電廠、大手減持中鐵建及上置集團股份,及以近十八億將 六成五石鋼股權賣予河北鋼鐵集團。至於最令市場嘩然的,則要數以七十三億元出售國泰航空股份。去年八月,中信泰富以每股十二點八八元,向國航及太古出售其 持有的百分之十二點五及百分之二國泰股權,此舉令中信泰富所持國泰降至不足百分之三,國航在國泰的持股則增至近三成,直逼大股東太古的約四成二股權。過去 榮智健在位時,中信泰富曾穿針引線撮合國航將港龍賣予國泰,而其原本持有的一成七股權,亦可平衡國航及太古之間的角力,然而此次交易之後,中信泰富在國泰 持股已再無法扮演重要角色。 憧憬借殼上市 炒燶外匯事件後,榮智健長女榮明方亦遭殃,她原本是公司財務主管,○八年被降職處 分,只有兒子榮明杰在公司留任。上月中常振明出席記招被問到榮氏子女在公司任職情況時,只說:「榮明杰仍是公司的董事。」 據知,榮智健的幼 子明棣及女兒明方長駐上海,去年六月加入父親新成立的公司,為父親未來在上海的投資鋪路。 已有多方面的地產項目,加上子女、舊部都回巢幫 手,榮智健的下一步棋,令人聯想到會否像九○年時,借殼曹文彪的泰富發展上市而成為中信泰富。而梁伯韜與鍾楚義剛於二月份入主意馬,據知鍾楚義入股前最關 注的正是這個殼「是否乾淨」。 舊部子女力撐 事實上,梁伯韜與榮智健早有淵源,八八年梁伯韜與杜輝廉成立百富勤之時,榮智健入 股百分之五,其他大孖沙亦有份入股,如李嘉誠及胡應湘佔百分之八。而百富勤在九十年代走紅,亦離不開榮智健的關係。 八五年中英聯合聲明,令 香港不少公共事業機構,紛紛搵中資做大佬照住,榮智健在父親榮毅仁,即前國家副主席的帶挈下,八六年加入中信香港任董事總經理,在國務院支持下,他掀起一 連串大收購,包括購入三成八港龍航空、一成二國泰、兩成香港電訊,到九○年就透過百富勤,找來泰富發展這個殼上市,正式易名中信泰富,亦成為榮智健香港上 市的旗艦,也是第一間紅籌公司;後在中信泰富收購大昌行一役上,梁伯韜亦為榮智健出謀獻策,最後,成功把大昌行收歸旗下。 之後百富勤協助多 家大型紅籌公司來港上市,包括北京控股、上海實業,梁伯韜亦因而得到「紅籌之父」這稱號。只是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百富勤投資印尼一役,因印尼盾大幅貶值 而一鋪清袋,更於九八年一月被強制清盤,及後梁伯韜輾轉於○一年加盟當時屬花旗集團旗下的所羅門美邦,任亞太區主席,那時他仍與榮智健保持密切關係,並擔 任他的財務顧問,算是「Trusted Advisor」。至○七年任職私募基金CVC,任非執行主席。 但梁伯韜出任這些職務,遠遠不及出 任榮智健旗下隆源企業控股的副主席來得觸目,榮智健對於炒燶澳元外匯衍生工具而令公司虧損百億元,最終令整個王國拱手相讓感到耿耿於懷,澳元在金融海嘯後 來了個V形反彈,若然當時的白武士北京中信沒有平倉,到現在反而成為贏家;所以被踢出中信泰富後為求一雪前恥,榮智健用原班人馬,包括前中信泰富公司秘書 陳翠嫦,自己的私人秘書戴慧娟,幼子榮明棣,女兒榮明方出任隆源董事,再邀來軍師梁伯韜,密謀東山再起,留下一番事業讓子女得以繼承。 榮太 子重出江湖之路 20/10/2008︰中信泰富表示因投資槓桿式外匯產品錄得巨額虧損155億元,公司財務董事張立憲及集團財務總監周至賢 辭職。 21/10/2008︰公司復牌後重挫55%,收報6.52元。 22/10/2008︰證監會對事件展開調查。 27/10 /2008︰中信泰富股價跌至3.51元,創99年以來新低,市值由事件公布起計,合共蒸發75.6%。 11/2008︰母公司中信集團向 中信泰富撥出15億美元備用信貸,又認購公司新發行可換股債券。 3/4/2009︰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手持搜查令,到中信泰富總部調查。 8/4 /2009︰榮智健、范鴻齡分別辭去集團主席及董事總經理之職,由中信泰富大股東中信集團副董事長及總經理常振明,接任主席及董事總經理。 5/2009︰ 中信泰富減持中鐵建,套現約4億元;集團又減持內房股上置集團,套現約3423萬元。同月榮智健減持6000萬股中信泰富,套現7.32億元。 12/6 /2009︰榮智健將其私人持有的2.3億股保利(香港)股份出售,套現7.9億元;同月成立私人的「榮氏企業控股有限公司」,公司於去年十二月改名為 「隆源企業控股」。 17/8/2009︰中信泰富向國航及太古,分別出售12.5%及2%股權,套現73.48億元,令中信泰富在國泰的持 股量降至2.98%。 8/9/2009︰榮智健出席無錫商會活動時透露,計劃在年底前,以個人名義成立一家公司,專營中國房地產及金融業 務。 21-23/3/2010︰無錫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楊衞澤率無錫代表團訪問香港,當時榮智健已經以隆源企業控股董事局主席身份,與代表 團會面。 30/3/2010︰榮智健以香港隆源企業控股董事局主席身份,與前保利集團董事長賀平(鄧小平女婿),到江蘇無錫宜興市考察投資 環境。 26/4/2010︰梁伯韜自爆出任榮智健家族公司隆源企業控股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並計劃拓展金融、地產等業務。 阿 爺打救有前科 七八年來港,憑藉父親,已故國家副主席榮毅仁庇蔭而在港攻城略地,令中信泰富在九七年攀上千億市值的榮智健,在九六年十二月決 定與母公司北京中信集團「分身家」。當時中信集團董事長王軍,同意以兩成半折讓價,即每股三十三元,配售二億九千一百萬股中信泰富予榮智健,令他的持股量 升至一成八(三億八千萬股),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由於認購股份需要九十六億元,估計當時他曾將股票按予銀行融資。 九七年八月,中信泰富股 價升上五十三元,令其身家暴漲到二百億元。惜金融風暴期間,股價插水至十三元水平,令榮智健出現財政困難,並被追收「孖展」,最後要由王軍出手,以三億美 元在市場掃貨穩定股價及為他補孖展,才令他避過一劫。 |
李家誠生仔 一億再買大遊艇
|
|
黃金海岸上週六舉行遊艇展,百通都有去湊熱鬧,仲乘機去參觀全場最貴、價值六千五百萬的英國品牌Sunseeker遊艇,走到入去,以為自己去咗間豪宅,四房兩廳,仲有兩間船員房,簡直睇到嘩嘩聲。
呢隻海上豪宅係Sunseeker最新型號Predator 92,老友爆料話原本係恒基二公子李家誠訂咗,舊年年尾剛剛收貨運到香港,遊艇入面的裝修仲係由二公子搵專人設計,單係裝修費都用咗接近二百萬,不過,唔 知係咪因為徐子淇剛剛响年尾證實懷咗第三胎,所以二公子竟然嫌呢隻艇細咗啲,決定訂過另外一艘多兩個睡房、廳大房大、價值一億零五百萬的Predator 115,不過,呢隻新艇起碼要到年底先到香港。咁呢隻「細咗啲」嘅究竟點算?原來已經有買家表示有興趣,廣東邦家租賃有限公司董事徐坤啱啱响週六已經一口 氣用咗三億買咗五隻唔同大細、唔同型號的遊艇,佢見到呢隻裝修得咁靚,竟然心郁郁想買埋佢。買咁多做乜?徐總話,內地唔少有錢商家想體驗富豪生活,呢類頂 級奢侈品在內地需求甚殷,租賃富豪遊艇生意大有可為噃。
|
永安郭家十二億再戰江湖
|
|
上月底,銅鑼灣廣場一期招標求 售,十一個財團分別入標,當中包括銅鑼灣兩大地主,希慎及華人置業爭相角逐。誰也料不到,結果竟然爆冷,物業最終由沉寂十多年的永安郭家,以高於市場預期 的十二億元奪得。繼富麗華酒店傅家後,香港又一老牌家族重出江湖。市場一直揣測,永安會將銅鑼灣廣場一期,改裝成永安百貨公司,但實情卻並非如此。由郭泉 家族控制的永安,除了是香港百貨業鼻祖之一,還在二十世紀初進軍上海,令當時本來相當繁華的十里洋場也為之側目。時至今日,永安這百年祖業傳至第三代郭志 樑兄弟,但百貨生意已風光不再,而且連年虧蝕。由百貨起家,後靠地產大富的郭家,已有所部署,準備捨百貨,全攻地產。永安郭家近年轉向低調,即使今次一擲 十二億投得銅鑼灣廣場一期,亦只派出發言人,表示交易與上市公司無關。今次買入項目的,是永安地產證券有限公司,大股東是郭家第三代第五房的郭志樑兄弟。郭志樑兄弟,亦是上市公司永 安國際的主要股東。他們今次購入的銅鑼灣廣場一期,集合商場及寫字樓,總樓面面積共二十五萬六千呎,作價十二億即平均每呎四千七百元。現時該廈空置率少於 一成半,每月租金約六百萬,回報率六釐。原來,銅鑼灣廣場一期與郭家早有淵源。八十年代尾,為原業主麗展設計這幢物業的,就是郭志樑的堂兄郭志舜,所以今 次投標之前,郭志樑也曾向志舜「攞料」,例如問清該座大廈的樓面面積,有沒有僭建物等。郭志樑兄弟今次重鎚出擊,皆因看好地產前景,郭志樑書面回覆本刊: 「本公司能投得銅鑼灣廣場第一期,當對香港未來物業市場投以信心,更憧憬是次投資,能為公司將來業務有所得益。」
第五房資產豐厚郭志樑與三 名親弟弟,於三年前私有化永安集團,現持有不少貴重資產,包括中環永安集團大廈三十、三十一樓,油麻地永安九龍中心約三成半業權,以及新加坡、美國一些物 業;據私有化文件披露,這批資產當時約值六億四,另外還有十四億現金,相當「疊水」。因此郭志樑兄弟有彈藥以高於市場預期兩成,搶購銅鑼灣廣場一期。而郭 志樑成為郭家頭號人物,原來只是近十多年的事情。曾是百貨業大王的永安郭家,第一代郭泉郭樂兄弟在澳洲經營果欄,至一九○七年,回港創立永安百貨。「永 安」名字寓意「永保安寧」。現時持有永安百貨的上市公司永安國際,早於戰前已上市。郭家其後還進軍保險、銀行及地產業務,並在七三年把這些業務,以永安人壽名義上市,其後改名為永安集團,擁有永安國際。
醜聞動搖管理權原有兩間上市公司的郭家,後人逐漸移居外國,八三年,第二代最後一個代表人物,五叔郭琳珊離世後,兩間永安系上市公司, 股權主要由第三代第三房的郭志權、郭志匡兄弟,以及第五房的郭志樑、郭志桁兄弟持有。而兩公司的管理權,旗艦永安集團由郭志權出任主席,其弟志匡則負責附 屬銀行業務;至於經營百貨的永安國際,則由郭志權的三姑姐陳郭惠珍做主席。就在郭志權兄弟掌權期間,永安集團卻爆出醜聞。八三、八四年中英談判,香港樓市 暴瀉,引發一輪銀行風潮。永安銀行於八五年,須股東集資一億二解困。八五年八月底,核數師發現永安銀行出現龐大虧損,年底港府邀請恒生注資接管永安銀行, 始發現永安銀行的全部資產,以及剛集資而來的一億二,全部蝕清外,更揭發患有癌病的郭志匡,曾以五百多萬抵押,向銀行借貸七千多萬元。喜歡賭兩手的郭志 匡,在永安銀行爆煲前幾個月,在美國去世,那筆貸款一去無回。永安銀行最後要重組注資,恒生持股五成五,控制權不保。
第三代主攻金融郭家第三房,因醜聞而退出永安集團管理層,管理權遂落在第五房手中,由郭志樑接任做主席。同年,郭志樑兄弟增持兩間上市公司股 權,成大股東。郭志樑上場後,主要集中火力於金融及保險業務,對百貨用心並不多。直至九五年前後,料理百貨的三姑姐陳郭惠珍,及當永安國際總經理的第四房 堂兄弟志仁相繼退休,郭志樑才派親弟志一全權孭起百貨生意,但永安百貨自此連年見紅。在永安打了十多年工的鄭先生憶述,上一批掌管永安百貨的郭家中人,做 事親力親為,「以前啲老闆緊張好多,陳郭惠珍自己睇番女裝,另外志雄(第一房)負責形象設計,佢成日來睇貨品擺成點,見到擺得唔靚會親自郁手去換過 display。以前喺永安做的員工,都好有歸屬感,因為老闆都好親民,好像志仁喜歡踢波,永安就搞咗支足球隊。而每年三月永安百貨的員工會一齊去春茗, 最高峰時期試過一百四十幾圍。」鄭先生回憶道。
百貨流血不止自九四年起,永安國際的主要盈利,來自地產及海外業務,例如澳洲墨爾本及美國德 薩斯州的商業大廈,去年帶來二億四千萬盈利。另外,於九二年收購五成美國大昌行汽車,其銷售亦是盈利的來源。全靠這些「副業」,永安國際全年總計才有錢 賺。反觀百貨業務,過去五年累積蝕了六億八千萬元。永安在九三年全盛期,共有十三間分店,其後因虧蝕陸續結業,至今只餘六間,分別是上環總店,油麻地永安 Plus,及位於九龍灣、黃埔、太古城及愉景灣分店,除了頭兩間旗艦店,其餘分店規模較細。持有永安國際股份的郭志權幼弟志舜預期,永安或會進一步關閉分 店,下一個目標可能是德福分店,估計最後只保留中環總店及九九年才落成的油麻地永安Plus。
望保着旗艦店「六間(永安)已經好多,就算日 本大型百貨公司,都唔會有咁多間。做百貨根本就無錢賺㗎,繼續經營永安百貨,只係因為呢盤係家族生意,由阿爺開始做起,作為郭家的後代,我覺得應該繼續 做。」郭志舜說。永安近十年大倒退,被日資百貨遠遠拋離,皆因其市場定位模糊。好像新開的油麻地永安Plus,地下那層有不同名牌化妝品專櫃,就如走高檔 路線的崇光百貨一樣,但樓上賣的卻是名不見經傳的Leo男裝,平價的Wanko及Bess女裝。永安其餘分店,貨品種類更是雜亂奇怪,例如德福分店,有特 價攤擺賣平價玉器、文具。而永安的老牌管理作風,亦嚇怕不少專櫃夥伴。在永安已擺了十多年專櫃的雅芳婷,老闆許章榮如此評價:「我們在日本百貨公司設專 櫃,他們平時會抽三成至四成佣。有時我們想做特價催谷貨品,日資百貨也願意配合,肯抽少些成數,甚至只收一成半。但永安卻收得好緊,專櫃抽佣比其他百貨公 司高百分之五,也不會理會你有無做特價,企硬收三、四成,咁我便將特價貨擺在其他百貨內賣囉。永安就這樣,趕走咗好多想入去開專櫃的客。」他表示這幾年永 安開始有所改變,與專櫃租客的分成較有彈性。然而,永安已扭轉不了頹勢。永安百貨今天已日落西山,不少員工表示,現時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希望二○○ 七年慶祝一百周年時,永安仍可保着自置物業的上環總店及油麻地分店。而郭家第三代各房後人也來往不多。郭志權退出永安集團後,現自行投資健康食品,問他堂 兄弟郭志樑收購銅鑼灣廣場一事,他只說:「我唔想講關於永安嘅事。」他的親弟志舜表示,他與志權一年大概見面三次,至於與堂兄弟志樑一房,更只會因公事而 通電話。
|
安邦「大躍進」進行時:23億再買民生、斥資5億成立基金公司 weike369
來源: http://xueqiu.com/4106327074/35814707
安邦“大躍進”進行時:23億再買民生、斥資5億成立基金公司安邦保險集團“大躍進”式擴張仍在繼續,本周一公告顯示其斥資23.56億元再度大筆增持民生銀行,此外安邦人壽擬出資5億元人民幣設立基金管理公司也已獲得保監會批準。
根據本周一提交給香港交易所的披露公告,安邦保險1月20日(上周二)買進2.515億股民生銀行A股,均價每股9.367元人民幣,共耗資23.56億元,持股比例由18.35%增至19.28%。
這是最近兩個月里安邦第9次增持民生銀行。以本周一收盤價10.49元/股計算,安邦這9次增持已累計實現浮盈約23.5億元。
安邦上一次增持民生是在1月19日(上周一),安邦以9.191元/股的均價買入1.64億股民生銀行A股,共耗資15億元。值得註意的是,安邦1月19日對民生銀行的再次增持,可謂踩準了時點和價位。當日上證指數大跌7.7%,重災區金融股幾乎全線跌停,民生銀行最後以跌停板——9.19元/股收盤,而安邦買入民生銀行上述股份,均價為9.191元/股。
此外,保監會網站今日發布公告,同意安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設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據批複件內容顯示,安邦人壽擬出資5億元人民幣,設立安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出資額占比100%。批複件內容顯示,保監會已於15日批複同意該設立基金公司的申請。
根據法定程序,安邦人壽還應向中國證監會提出申請。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594$民生銀行(SH600016)$
安邦“大躍進”進行時:23億再買民生、斥資5億成立基金公司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594
安邦保險集團“大躍進”式擴張仍在繼續,本周一公告顯示其斥資23.56億元再度大筆增持民生銀行,此外安邦人壽擬出資5億元人民幣設立基金管理公司也已獲得保監會批準。
根據本周一提交給香港交易所的披露公告,安邦保險1月20日(上周二)買進2.515億股民生銀行A股,均價每股9.367元人民幣,共耗資23.56億元,持股比例由18.35%增至19.28%。
這是最近兩個月里安邦第9次增持民生銀行。以本周一收盤價10.49元/股計算,安邦這9次增持已累計實現浮盈約23.5億元。
安邦上一次增持民生是在1月19日(上周一),安邦以9.191元/股的均價買入1.64億股民生銀行A股,共耗資15億元。值得註意的是,安邦1月19日對民生銀行的再次增持,可謂踩準了時點和價位。當日上證指數大跌7.7%,重災區金融股幾乎全線跌停,民生銀行最後以跌停板——9.19元/股收盤,而安邦買入民生銀行上述股份,均價為9.191元/股。
此外,保監會網站今日發布公告,同意安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設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據批複件內容顯示,安邦人壽擬出資5億元人民幣,設立安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出資額占比100%。批複件內容顯示,保監會已於15日批複同意該設立基金公司的申請。
根據法定程序,安邦人壽還應向中國證監會提出申請。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瑞安57億再售內地物業 李錦記攜萬科低價接盤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24377.html
瑞安57億再售內地物業 李錦記攜萬科低價接盤
一財網 羅韜 2015-12-11 15:40:00
瑞安目前的整體自持項目回報率不足3%,以這麽便宜的價格賣出去也實屬無奈。“瑞安肯定非常缺錢,不然不會把那麽好的項目以這個賣給了領展,而且這個項目未來還有增值空間。”一位地產基金高層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12月10日晚間,瑞安房地產(0272.HK,下稱“瑞安”)發布公告,以57億元出售企業天地3號樓物業。買方為BaylineGlobalLimited,這個公司為合資公司,其中李錦記健康產品集團占股90%,萬科置業香港占股10%。
瑞安方面指出,支付債務及扣除交易成本與開支後,集團完成上述項目出售錄得所得款項凈額約16.79億元;完成貸款轉讓後所得款項為26.53億元,從而將使集團的凈資產負債比率降低12%。
資料顯示,企業天地3號樓可售總建築面積為87295平方米,其中辦公樓的可售面積為56518平方米,零售部分的可售面積為30777平方米,上述物業在今年上半年完工,並計劃2015年底開始營業。目前該物業的辦公樓預租率為88%,零售物業的預租率為41%。
瑞安主席羅康瑞對外表示,這個買賣符合年初瑞安制定的戰略,而未來瑞安還將繼續執行這個策略,持續提升其財務能力。
企業天地位於上海市中心,緊鄰淮海路商業街,其中有2棟小高層辦公樓宇沿太平湖而築。這樣的規格,在寸土寸金的上海,租金自然高昂。戴德梁行數據顯示,2014年第四季度上海新天地區域平均日租金約為10元/平方米,其中“企業天地”項目超過12元/平方米。從外表上看,這個寫字樓項目也顯得比其他寫字樓高檔不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註意到,入駐“企業天地一期”的商鋪以名車、名表品牌和咖啡廳為主,禮來制藥、索尼、迪士尼等也均是企業天地客戶。
今年8月,香港領展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66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瑞安房地產位於上海新天地的“企業天地1號及2號”。領展首席資產管理執行官霍業生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領展每個月可以從企業天地1、2號樓收入租金在2400萬~2500萬。未來我們還是長期持有的,我們主要看這個項目的長期增值。如果按照這個數據計算,領展收購的上述寫字樓收益率在4.3%~4.5%左右。而目前整個國內寫字樓的回報率基本不超過4%,考慮到未來企業天地的增值效果,可以說領展的收購非常的劃算。
瑞安目前的整體自持項目回報率不足3%,以這麽便宜的價格出手企業天地3號或許實屬無奈。“瑞安肯定非常缺錢,不然不會把那麽好的項目以這個賣給了領展,而且這個項目未來還有增值空間。”一位地產基金高層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在瑞安的11月業績中,其合約銷售額共計145.8億,除去此前賣樓的收入,瑞安在今年前11月的銷售業績為79.8億。這個銷售額顯然過低,而面對其太平橋舊改項目持續拖延開發影響現金流,瑞安低價賣樓也是無奈。而羅康瑞自己也對外表達了其還將銷售目前商辦物業的想法。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同時註意到,除了瑞安,今年上海的寫字樓大宗交易非常頻繁。據鏈家市場中心研究部數據顯示,2015年前十月全市辦公樓整購交易共涉項目15個、樓宇24棟,累計成交面積64.68萬平方米,金額295.08億元。仲量聯行統計發現,2015年前三季度上海大宗寫字樓交易占據中國市場的44%,位居第一。在商辦市場整體低迷的情況之下,資本已經開始了寫字樓抄底。
多位參與購買的資本人士對記者表示,認為未來上海寫字樓資產價值還會提高,而自持還能獲取租金,這個還會是一個穩定的投資。可以預見,上海未來的大宗交易可能還會保持一個活躍期。
編輯:吳狄
豬八戒網燒光26億再融資?官方回應:沒有融資計劃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219/153369.shtml
導讀 : 今年6月15日,位於重慶的眾包網站豬八戒網宣布獲得總計26億元融資
i黑馬訊 12月19日消息,昨日,有媒體爆料稱,豬八戒網正在尋求以100億元的估值進行一輪10億元的融資。而今年6月,豬八戒網剛宣布完成26億元的的融資,估值也為100億元。
對於該消息,豬八戒網官方正式回應稱,“近期沒有新的融資計劃。”
據悉,豬八戒網成立於2006年,先是在2007年拿到500萬元首輪融資,網站獲得寶貴的發展期。2011年,IDG創始合夥人熊曉鴿宣布對豬八戒網進行千萬級的註資。2014年,IDG與文投集團再度對豬八戒網進行數千萬美元級的投資。
今年6月15日,位於重慶的眾包網站豬八戒網宣布獲得總計26億元融資,其中16億元來自賽伯樂集團,剩余10億元來自重慶市北部新區下屬國有公司。

定增收緊殼股承壓 兩萬億再融資臨拐點
證監會2月17日宣布修訂再融資規則,旨在抑制上市公司過度融資,引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最需要的地方,避免資金“脫實向虛”。
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要盡快形成融資功能完備、基礎制度紮實、市場監管有效、投資者合法權益得到充分保護的股票市場”的重要指示,當前監管層對資本市場的基本定位非常明確,即服務實體經濟、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然而長期以來上市公司“金融化”特征明顯,再融資規模快速膨脹,其中不乏編項目、炒概念過度融資的案例,還有部分公司募集資金大量閑置,頻繁變更用途,或者脫實向虛,變相投向理財產品等財務性投資和類金融業務。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2016年滬深兩市再融資總規模達到1.79萬億,是同期IPO融資規模的近13倍。
在業內人士看來,新規從多個維度引導投資者關註價值投資而非短期逐利,明確募集資金用到實處,有助於營造健康的投融資市場,真正實現脫虛向實。“通過再融資,上市公司具有發行有價證券的準金融機構功能;但規則調整後,上市公司這種功能得到抑制。”上海一家大型券商保薦人代表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新政實施後,依賴於這一邏輯的殼股價值會遭受重創。
重塑融資格局
證監會2月17日宣布修訂再融資規則,新增了對定增發行的股本限制、整個再融資間隔期的設定。其中,上市公司申請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擬發行的股票數量不得超過本次發行前總股份的20%。上市公司申請增發、配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本次發行董事會決議日距離前次募集資金到位日原則上不得少於18個月。值得註意的是,前次募集資金包括首發、增發、配股、非公開發行股票。但對於發行可轉債、優先股和創業板小額快速融資的,不受此期限限制。
另一重要調整,是當前《實施細則》中將非公開發行的定價基準日,明確為發行期首日。而此前的規定中,定價基準日可以是董事會決議公告日、股東大會決議公告日,也可以為發行期的首日。此次調整後,定增將全面進入市價發行階段。
另外,證監會在2月18日晚發布答記者問,宣布上市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時配套融資的定價也按照新規執行,且配套融資規模需要符合不超過20%總股本的監管要求。
從此次調整的具體內容來看,對非公開發行的沖擊最為直接,再融資格局將生變。股本限制和間隔要求,將直接限制定增市場規模。據華泰證券統計,2010年至2016年非公開發行的公司中,有近4成發行股票占比大於20%。有券商投行高管直言,20%總股本的限制下,年內定增的整體融資規模會出現明顯降幅。
另有業內人士表示,考慮近半年的在會審核時間,未來上市公司近兩年才能完成一次股權融資。華泰聯合風控部副總經理、保薦人代表王驥躍在電話會議中也表示,18個月間隔期要求的影響更大。“在23倍市盈率限制後,有IPO公司等到市值漲起來之後再融資;目前從上一次融資結束到這次董事會啟動要間隔18個月,兩次融資間隔會達到24個月甚至更長時間,這個對整個市場規模影響挺大”。
市價發行的最新調整,對定增市場內部結構也形成較大沖擊。此前,非公開發行的定價方式有兩種:鎖價和市價;三年期定增因鎖定期長而多采用在董事會決議日鎖價的定價形式,至發行時通常會出現高折價的現象。
去年,證監會就開始對非公開發行定價機制進行改革,鼓勵一年期市價發行,對三年期鎖價發行不斷設置標準和門檻。此次調整後,定增全面啟用市價發行。王驥躍認為這壓縮了原先套利空間,而且“三年期的定增可能會因為這個規則的出臺結束了”。
值得註意的是,在此次再融資規則調整中,疏堵結合的思路較為明確。可轉債、優先股和創業板小額快速融資都不受目前總股本和間隔期的限制。
王驥躍認為,由於此前定增幾乎沒有門檻,市場上最簡單的就是做定增,導致發行可轉債的公司很少。可轉債的發行條件中有收益率要求,這符合證監會鼓勵優質公司發展的導向,“可轉債是非常好的品種,會成為未來市場的新熱點”。
長期結構失衡
首次公開發行、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以及並購重組配套融資,是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主要方式。IPO一直是投資者最為關註的部分,但是統計數據顯示,再融資規模數量其實更為驚人,融資結構長期失衡。
2006年,兩市IPO融資1304億,2016年為1388億,十年總計融資規模2.04萬億。而這十年間,受新股發行暫停政策影響,還出現過年度IPO融資規模為0的情形。
2006年,兩市再融資規模519億,2016年為1.79萬億,十年總計融資規模6.12萬億。十年間,融資規模逐年增加,增速居高不下。
這一巨大反差背後,是股票市場基本功能的扭曲——IPO堰塞湖遲遲難以化解,上市公司概念炒作此起彼伏,退市制度形同虛設,殼股傲視群雄,“不死鳥”神話難破。
具體到上市公司,過度融資傾向明顯,有些公司脫離公司主業發展,頻繁融資;有些公司編項目、炒概念,跨界進入新行業,融資規模遠超過實際需要量;有些公司募集資金大量閑置,頻繁變更用途,或者脫實向虛,變相投向理財產品等財務性投資和類金融業務。
另一個失衡體現在融資品種結構上。非公開發行由於發行條件寬松,定價時點選擇多,發行失敗風險小,逐漸成為絕大部分上市公司和保薦機構的首選再融資品種,公開發行規模急劇減少。可轉債、優先股等股債結合產品和公發品種發展緩慢。同時,股債結合的可轉債品種發展緩慢。
證監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月16日,排隊審核的再融資項目總計384個,其中公司債1例、可轉債14例、優先股2例、配股10例,而非公開發行項目有357例,占到總項目的93%。
非公開發行定價機制選擇存在較大套利空間,廣為市場詬病。“非公開發行股票品種以市場約束為主,主要面向有風險識別和承擔能力的特定投資者,因此發行門檻較低,行政約束相對寬松。但從實際運行情況來看,投資者往往偏重發行價格相比市價的折扣,忽略公司的成長性和內在投資價值。
監管層發現,投資者過分關註價差會造成資金流向以短期逐利為目標,不利於資源有效配置和長期資本的形成。而且限售期滿後,套利資金集中減持,對市場形成較大沖擊,也不利於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
為了優化市場資源配置功能,引導規範上市公司融資行為,完善非公開發行股票定價機制,證監會2月17日宣布對《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下稱《實施細則》)部分條文進行了修訂,同時發布了《發行監管問答——關於引導規範上市公司融資行為的監管要求》。
壓垮殼股的最後稻草
加快IPO、嚴控借殼、打擊炒作、強推退市,A股上市公司的殼價值恐已所剩無幾。而如今再融資新規出臺,恐成為壓垮殼股的最後一根稻草。
一系列的再融資新規發布,市場對具體影響、應對之策的解讀仍存在程度上的分歧。有部分觀點指出,從過往幾年超過20%總股本、18個月期限規定的公司數量來看,直接影響並不大。但上海某大型券商保薦人代表看來,該觀點過於靜態。通過再融資,上市公司具有發行有價證券的準金融機構功能;但規則調整後,上市公司這種功能得到抑制,這也讓依賴於這一邏輯的殼股價值遭受重創。
“之前,中小創享受高估值的邏輯主要通過兩種途徑來支撐:不斷增發來稀釋泡沫,不停收購優質資產合理化。”該保薦人代表指出,新規的抑制效應加之目前IPO提速的影響,上述支撐上市公司尤其是中小創公司高估值的邏輯再次遭到重創,上市公司殼價值會大幅下降。
上海一家券商投行部執行副總也表示,部分再融資目前變成了資本運作、市值管理甚至投資的工具,已經脫離了真正的經營需求;通過規模和頻率限定,能夠對此類情況予以約束和限制。如果IPO審核政策保持當前趨勢,“明年這個時候來回頭看,A股市場會大變樣的,投資心理和環境會發生巨變”。
據證監會發言人鄧舸介紹,下一步證監會將繼續強化再融資發行監管工作,督促保薦機構梳理在審項目並開展自查。另外,進一步規範募集資金投向,繼續加強監管理財產品等資金參與非公開發行認購,強化證監局對募集資金使用的現場檢查。
“新規從多個維度引導投資者關註價值投資而非短期逐利,明確募集資金用到實處,有助於營造健康的投融資市場,真正實現脫虛向實。”華泰金融沈娟分析認為,對二級市場而言,依賴高折價率來獲取定增市場套利的機會將減少,定增市場的投資將更加關註公司的成長性和長期投資價值。有助於引導二級市場回歸理性,回歸價值。
2006-2016年IPO、再融資及配股業務規模統計

數據來源:Wind資訊、華泰證券
天地源擬1.68億再布局江蘇 與碧桂園合作開發太倉地塊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3-10/1197911.html
每經記者 李琦蕊 每經編輯 曾健輝
天地源(600665.SH)在與一線房企合作開發的道路上正越走越遠。
3月10日,天地源公告,為加快公司經營發展,公司下屬蘇州天地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天地源)擬出資1.68億元, 收購上海鴻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鴻業) 持有太倉卓潤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倉卓潤)28%股權。目的是為參與開發太倉一宗土地。除天地源與上海鴻業外,參與開發的還有碧桂園及金科股份(000656.SZ)旗下公司。
同日,天地源發布公告稱,經公司董事會審議,同意申請非公開發行不超過20億元的公司債券,期限不超過3年,可一次或分次發行。值得註意的是,作為西安高新區管委會旗下的國有上市地產公司,近年來天地源頻頻布局蘇州及其周邊城市, 而在大本營西安卻鮮有拿地。
易居院研究總監嚴躍進稱,天地源較早布局沿海城市,有較先進的管理經驗,但是品牌知名度尚不是很高。而布局三四線城市,將是提升品牌影響力的有效途徑。
1.68億收購太倉卓潤28%股份
天地源3月10日公告,擬出資1.68億元收購太倉卓潤28%股份。
事實上,早在今年1月11日,天地源就曾公告,下屬公司蘇州天地源與上海鴻業、上海新碧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新碧)、 金科集團蘇州百俊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百俊)等三家公司合作,共同開發太倉WG2017-25-2地塊(以下簡稱標的地塊)。上海鴻業設立全資子公司作為開發主體,合作各方通過對項目公司增資擴股的方式參與開發。
其中蘇州天地源出資2240萬元,持有28%股權,上海鴻業、上海新碧分別持有25%股權,蘇州百俊持有22%股權。
根據最新公告,合作方式擬由項目公司增資擴股方式變更為股權轉讓方式。
上述標的地塊位於蘇州市太倉縱一路西,橫七路北,占地面積6.61萬平方米,容積率2.0,建築面積13.23萬平方米,土地規劃用途為城鎮住宅用地。該地塊由上海鴻業通過招拍掛方式獲取,並於2017年12月19日與太倉市國土資源局簽訂了《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成交價格為 109020.00萬元。
公告顯示,根據測算,該項目竣工後預計可實現不低於 6%的銷售凈利潤率。
值得註意的是,上述上海新碧為碧桂園的全資子公司,而蘇州百俊則為金科股份旗下全資子公司。
在此前,天地源也曾與碧桂園等六家房企合作開發蘇州青劍湖某宅地,亦曾與廣東城南投資、廣東城際置業合作,投資開發佛山市南海區里水鎮流潮項目。
布局三四線城市提升影響力
對於上述投資,天地源公告稱,本次交易有利於拓寬天地源經營模式和土地資源獲取途徑,有利於提高公司在蘇州區域的品牌影響力。
事實上,過去幾年間,天地源頻繁布局蘇州、深圳等一二線城市,目前更是將大量精力用於在這些核心城市周邊地級市拿地。
對此,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天地源在上海、深圳、天津這樣一些東部沿海城市有較早的布局,這種布局使得它在房地產開發方面相對來說管理經驗是不錯的,這是類似企業主動從西安市場走出來的原因。走出來之後,開拓還是不錯。它現在的投資策略更加專註一些相對規模比較大的城市,增長性有爆發力的城市,比如蘇州。”
他還表示:“將來企業要做大規模的話,還要註重地級市,尤其是一些三線城市的投資。目前天地源品牌影響力還不是特別大,要做大品牌影響力,布局三四線還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式。”
此外,天地源作為西安高科集團旗下一家地產公司,由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控股。其官網資料顯示,天地源作為西安高新區開發的班底,曾經參與了西安高新區的開發建設。作為西安本土國企,地緣優勢自不必說,然而過去幾年,天地源卻鮮少布局西安市場,而將更多精力放在蘇州、深圳等地。
對此,嚴躍進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判斷樓市投資主要考慮物流動人口或者外來人口,這個指標對於這個樓市發展有很重要的作用。像蘇州市場一直很強勁,西安市場相對就比較弱一些。”
謝霆鋒1.2億再掃中環舖
1 :
GS(14)@2012-08-18 13:04:07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818/News/ea_eaa1.htm

獲老闆楊受成轉讓擺花街28號舖(右)後,謝霆鋒於上月再豪斥1.17億元購入26號舖(左)。(劉焌陶攝)

近年積極掃舖的謝霆鋒,堪稱「藝人舖王」。上月由謝霆鋒購入的擺花街26號地舖,面積1400方呎,成交呎價約83,570元,月租7.5萬元,回報不足1厘,原業主為商舖投資者羅家寶,於今年6月份以8900萬元購入,持貨約半個月「摩」出(成交前已轉讓),帳面獲利2800萬元,升值逾31%。
早前由楊受成轉讓的28號舖位,面積亦同為1400方呎。對於有指謝霆鋒有意在區內開辦餐廳,他的經理人霍汶希接受本報查詢時則表示,是次買舖為霆鋒的個人投資,但並非用作開辦餐廳。
謝05年2080萬購3舖 升值8倍
事實上,兩舖之間相隔一條住戶所用的樓梯,故未能打通成巨舖,市場料是次純粹是收租投資。
謝霆鋒向來鍾情擺花街舖位,05年亦曾斥資2080萬元一口氣購入擺花街壹號廣場6至8號舖3個舖位,據知現時6號舖正由時裝店租用,面積約239方呎,而7、8號舖則由珠寶店租用,面積共620方呎,總租金回報逾7厘,屬極理想水平,市場估計該三個物業已升值至1.9億元,升值約8倍,亦令謝霆鋒現時的擺花街物業總值達4億元水平。
古巨基同街舖 叫租11.5萬
至於今年5月以5400萬元購入擺花街22號舖的古巨基,由於原租客近日已遷出,正積極將物業放租。據代理透露,物業原叫租12.8萬元,但近日已回落至11.5萬元,但仍較3年前的舊租約4.5萬高1.6倍。
四太梁安琪亦不甘示弱,上月大舉斥資共4.78億元掃入壹號廣場3至5號地舖,以及1至3樓樓上舖位,涉及樓面達1.8萬方呎,成為該地段的最大業主。
受到名人效應帶動,擺花街的商戶亦由以往的本地小本經營商戶,加入新的知名食肆。
有指以「豬扒包」揚名的澳門大利來記,近日亦以每月11萬元預租擺花街52至60號地下4號舖,料將進一步帶動該地段人流。
明報記者 歐陽慧恩
2 :
greatsoup38(830)@2012-08-18 14:05:32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818/16613637
鍾情擺花街 擬開餐廳
早於6月份,謝霆鋒動用9120萬元購入28號地下連閣樓(早前英皇老闆楊受成指買入後送贈予霆鋒),面積同樣1400方呎,有意開設餐廳。
由於謝霆鋒希望將餐廳面積進一步擴大,故加碼豪掃舖位。除兩個地舖以外,謝霆鋒同時間買入28號5樓連天台的單位,涉資880萬元,故持有26及28號舊樓共25%業權,成為大業主之餘,亦可避免物業被人收購強拍。
投資眼光一向甚為獨到的謝霆鋒,其實在05年舖市尚未熾熱之時已開始買舖投資,目標都是擺花街,以2080萬元買入擺花街1號壹號廣場地下6至8號舖,現每月收租18萬元,料市值已升至逾1.2億元,較購入價多出1億元,故被譽為「擺花街舖王」。入市舖位外,08年以9638萬元購入南區赤柱舂坎角15號海天徑 Ocean Bay全海景獨立屋,市值已達1.5億至1.7億元。單計物業,身家已逾5億元。
3 :
greatsoup38(830)@2012-08-18 14:06:04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818/16613638
收入豐厚的城中影星藝人,向來鍾愛投資物業,無論商舖或豪宅,均見影視紅人足跡。不過,並非人人逢買必賺,有人樓市高峰摸頂入市,導致焦頭爛額,慘輸離場;有人則轉手沽售物業大賺一筆,投資眼光各異。
鍾鎮濤曾淪為負資產
普遍人相信磚頭有價,藝人也不例外,但卻有人賺錢,有人蝕錢。歌手鍾鎮濤與前妻章小蕙,97年前炒賣豪宅,如灣仔會景閣及大潭紅山半島,金融風暴淹至,不但損手離場,更一度淪為負資產一族。近年樓市重現升浪,藝人謝霆鋒06年買入淺水灣寶晶苑,持貨兩年賣出賺逾1800萬元。他期後在08年中一擲9638萬元買入赤柱 Ocean Bay獨立屋,現時已升價至1.5至1.7億元。而有「娛圈富婆」稱號的鄺美雲,今年初以1.18億元沽出壽臣山文禮苑洋房,賺近9000萬元。
4 :
自動波人(1313)@2012-08-19 14:21:27霆鋒似乎青出於藍,比佢老豆好幾倍
男人之中,雖然佢後生果時係串D,但我幾欣賞佢
5 :
GS(14)@2012-08-19 15:56:234樓提及
霆鋒似乎青出於藍,比佢老豆好幾倍
男人之中,雖然佢後生果時係串D,但我幾欣賞佢
呢幾年的表現真是一洗頹風
6 :
greatsoup38(830)@2013-04-17 00:54:52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416/18229812
娛樂圈富豪謝霆鋒,除咗拍戲亦鍾意投資物業,舊年用超過2億元連環掃入中環擺花街兩個地舖,曾經成為城中熱話。聽聞其中一個地舖最近以月租20萬租出,雖然加租1.7倍,但回報只得2厘左右,低到冇朋友,隔籬個吉舖仲放緊租,睇嚟呢個真係長線投資!
加租1.7倍 月收20萬
謝霆鋒老闆楊受成一樣鍾意投資商舖,謝霆鋒唔知係咪受佢影響,舊年中先後買入擺花街26同28號地舖,成交價分別1.17億同9,120萬元,孖屐當時聽到哇哇聲。兩個舖面積都係1,100呎左右,前者買入時有間時裝店租緊,後者交吉。
謝霆鋒原本打算將兩個舖合併一齊租,可惜兩個舖中間隔住一條大廈樓梯,冇咁實用,最終惟有分開租。新近租出嘅26號舖,之前月租7.5萬,今年約滿,租客已經搬走咗,o依家轉租畀另一間時裝店,月租加到20萬。即係話,呢個舖每年為謝霆鋒帶來240萬元租金收入。隔籬仲係吉嘅28號地舖,聽聞都係以20萬放緊租。
歌手古巨基舊年都喺擺花街以5,400萬元買入一個面積約500呎嘅22號地舖,原本放租12萬,幾經考慮最終留為自用。呢個地舖投資熱潮究竟熱完未呢?
7 :
qbbsclassic(33468)@2013-04-17 08:42:00錢從何來?
佢唔係簽約係幫老豆還債咩
咁又點會冇啦啦有咁多錢投資(又開公司又買舖)
咁巧合好多英皇的藝入都不停買樓買舖
中間的關係你自己想啦
8 :
投機仁(34693)@2013-04-17 08:45:52佢好有,國內生意做唔停
9 :
qbbsclassic(33468)@2013-04-17 21:02:008樓提及
佢好有,國內生意做唔停
你信呢個故仔?
一個冇權冇勢人平時唔使多理盤生意
而個拍擋/手下做晒所有野
但係又唔會起佢飛腳/自立門戶
而又甘心分大份比佢
你睇下麥紹棠同劉華間公司最終點?
當然如果個真正大老細好惡
郁d就會打人就另計
唔知點解英皇的藝人通常做生意特別叻
冇乜野做果d都可以隨時買幾個單位/幾個舖位
真係想來想去都唔明點解其他公司的藝人唔得
10 :
greatsoup38(830)@2013-04-17 22:58:487樓提及
錢從何來?
佢唔係簽約係幫老豆還債咩
咁又點會冇啦啦有咁多錢投資(又開公司又買舖)
咁巧合好多英皇的藝入都不停買樓買舖
中間的關係你自己想啦
大陸跑碼頭好多聽講
11 :
greatsoup38(830)@2013-04-17 22:59:169樓提及
8樓提及
佢好有,國內生意做唔停
你信呢個故仔?
一個冇權冇勢人平時唔使多理盤生意
而個拍擋/手下做晒所有野
但係又唔會起佢飛腳/自立門戶
而又甘心分大份比佢
你睇下麥紹棠同劉華間公司最終點?
當然如果個真正大老細好惡
郁d就會打人就另計
唔知點解英皇的藝人通常做生意特別叻
冇乜野做果d都可以隨時買幾個單位/幾個舖位
真係想來想去都唔明點解其他公司的藝人唔得
番大陸登台囉,唔好話人洗x錢啦
12 :
投機仁(34693)@2013-04-17 23:23:129樓提及
8樓提及
佢好有,國內生意做唔停
你信呢個故仔?
一個冇權冇勢人平時唔使多理盤生意
而個拍擋/手下做晒所有野
但係又唔會起佢飛腳/自立門戶
而又甘心分大份比佢
你睇下麥紹棠同劉華間公司最終點?
當然如果個真正大老細好惡
郁d就會打人就另計
唔知點解英皇的藝人通常做生意特別叻
冇乜野做果d都可以隨時買幾個單位/幾個舖位
真係想來想去都唔明點解其他公司的藝人唔得
其實好多可能都有既,不能完全否定呢個可能性。但國內後期製作確係有市場既
13 :
greatsoup38(830)@2013-04-17 23:23:5912樓提及
9樓提及
8樓提及
佢好有,國內生意做唔停
你信呢個故仔?
一個冇權冇勢人平時唔使多理盤生意
而個拍擋/手下做晒所有野
但係又唔會起佢飛腳/自立門戶
而又甘心分大份比佢
你睇下麥紹棠同劉華間公司最終點?
當然如果個真正大老細好惡
郁d就會打人就另計
唔知點解英皇的藝人通常做生意特別叻
冇乜野做果d都可以隨時買幾個單位/幾個舖位
真係想來想去都唔明點解其他公司的藝人唔得
其實好多可能都有既,不能完全否定呢個可能性。但國內後期製作確係有市場既
但他留人情節好似好淡化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