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青岛啤酒一季度净利环比增75倍 二季度去库存或节约4亿元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5-8/HTML_2SN7SDV4QOGU.html


5月7日下午,就坊间报道青啤将沦为日系一事,青岛啤酒(600600.SH)公共关系管理总部曾部长告诉本报记者,青啤集团不可能放弃控股权,青岛啤酒仍将扛民族品牌的大旗。

出售因筹资

当日,某媒体报道,百威英博将持有青岛啤酒19.9%的股权以6.665亿美元,出售给日本朝日啤酒株式会社,仅保留7.01%的股份。此项交易完 成后,朝日啤酒共持有青岛啤酒26.99%的股份,紧追大股东青岛啤酒集团30.89%的股份,成为二股东。而且,百威英博和朝日、青啤和朝日并未有对增 持股份的限制约定,若百威英博再出售超过3.9%的股份给朝日啤酒,青啤则将面临被朝日啤酒控股的风险。

“这是媒体误报,”青岛啤酒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该消息予以否认:“交割完成后,青岛啤酒股权结构中,朝日啤酒仅持有19.9%的股份,这宗交易不会影响到青岛啤酒控股权,朝日的持股权重并不构成威胁。”

青岛啤酒公共关系管理总部人士解释,“此交易于今年1月23日签署,4月30日正式完成交割,青岛啤酒了解整个交易的过程,原因是安海斯-布希-英博公司需要筹集资金,这是其全球资产出售计划中的一部分。”

去 年11月,英博合并安海斯-布希公司,并获得后者拥有的青啤27%的股份。为筹措两公司合并所需支付的巨额资金,今年1月23日,新英博公司与朝日啤酒签 订协议,新英博公司通过其全资附属公司向朝日啤酒出售青岛啤酒约2.6亿股H股,占总股本19.99%,保留9164万股H股,占总股本7.01%。而这 一价格相对于1月22日青岛啤酒H股收盘价有38%的溢价。

国泰君安行业分析师胡春霞、黄茂认为,百威英博因巨额收购债务缠身,金融危机令 经营环境、融资环境恶化,公司急需补充资金,出售资产在意料之中。而且,2007年,百威英博在中国的啤酒总产量达628万千升,权益产量达476万千升 (均不含青岛啤酒部分权益),超过青岛啤酒506万千升的总产量,成为中国第二大啤酒集团。其实力甚至略胜过青啤的情况下,双方合作无法进一步深入,反而 成为彼此束缚,分手是必然。

去库存或节约4亿成本

“溢价应该是源于青岛啤酒良好的业绩支撑和未来发展前景。”前述青岛啤酒公共关系管理总部人士称。

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8.13亿元,同比增加6.42%;净利润1.99亿元,同比上升53.08%,环比增长75376%。

金融危机背景下,青岛啤酒为何能交出这份成绩单?董秘办人士称,公司一季度也面临消费市场需求不旺的不利局面,通过积极营销及市场推广,保持了销量的持续增长。

青岛啤酒给本报记者的书面申明中强调,尽管股东发生变化,但不会影响公司发展战略,青岛啤酒将继续坚持“成为拥有全球影响力品牌的国际化大公司”的愿景,将公司做大做强。

据黄茂计算,按公布的交易金额,吨产能的交易价格才3700元左右,显著低于当年百威英博收购哈啤、雪津和苏纽收购重啤股权4000-6000元/吨的估值,而且青啤作为行业龙头估值本应该高一些。

东海证券行业分析师卢媛媛认为,经济危机背景下,公司仍能保持高档酒的销售增速,而且部分子公司增盈减亏,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使得合并所得税税率降低也是利润增长的因素之一。

她预计,二季度公司大麦等高位库存将逐渐消化完毕,届时成本下降效用将显现,预计将节约公司成本约4亿元。

华泰证券张芸认为,通过市场推广,公司产品结构的提升和优化成效卓著,“1+3品牌”的成绩突出,2009年将以提升价值链竞争能力为核心,促进产销量和收入的持续增长,预计销量增长率高于全国啤酒行业增长率2个百分点。

此外,随着夏季的到来,啤酒行业正步入销售旺季,对二季度的业绩增长,接受采访的公司人士及行业人士均表示乐观。

5月7日,青岛啤酒收报26.27元,涨1.3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805

东航再获20亿元注资 收购上航依然“沉默是金”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5-12/HTML_5J9TNJX49QN5_1.html


2009年5月11日上午,沪深股市开盘不久,ST东航(600115.SH)和*ST上航(600591.SH)即双双直奔涨停。收盘时,虽然上证综指下跌了近43点,航空股普遍大跌,但东航和上航两只股票的涨停始终没有打开。

一时间,“东航与上航的重组即将启动”的说法,再次在业界流传。

当天晚间,记者从可靠渠道获悉,东航集团公司再次获得国务院国资委20亿元的注资,连同此前获得的70亿元注资,迄今东航集团共已获得国家注资90亿元。

其中,2008年12月和2009年1月,国资委先后两次向东航集团注入30亿元和40亿元资金,正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注入ST东航。但证监会对此尚未批复,东航集团副总裁刘江波4月末曾告诉本报记者:“还在走程序。”

重组迷雾

2009年4月16日,东航股份公布的2008年度业绩报告,令市场大吃一惊:东航总资产731.84亿元,总负债却高达842.49亿元,每股净资产-2.37元。

而 2008年12月11日,东航股份向其控股股东东航集团定向增发30亿元时,还曾向媒体和投资者宣称:“截至2008年9月30日,东航股份资产负债率为 98.49%,一旦本次注资到位,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将降低3.77个百分点。”2009年1月,国家给东航的注资总额提高到70亿元后,东航股份称,其资 产负债率将降低8.36个百分点。

殊料,仅仅过了3个多月,东航的资产负债率竟高达115%。

“这既是企业的一种策略,同时也是出于企业的战略考虑。”东航的一位高管向记者坦承。而上海德邦证券投资经理万丛林认为:“东航洗了个大澡,有利于今后轻装上阵。”

事实上,早在东航2008年度业绩报告正式发布前,国家将再给予20亿元注资的消息,就已在东航内部悄悄流传。但对于一个严重资不抵债的企业,这20亿元新的注资仅是杯水车薪。

业界盛传,这20亿元注资另有用途——收购*ST上航。

巧合的是,截至今年3月底,上航的第一大股东联和投资持有上航38646万股股份,若按上航最近的平均股价5元计算,东航要取代联和投资,成为上航的第一大股东,需要掏出真金白银近20亿元。

“这可能是上航股价近期一直在5元以下徘徊的原因,因为如果其股价太高,东航的收购成本就会超过20亿元。”万丛林说。

东航收购上航的脚步似乎渐行渐近,但上航掌门人周赤最近的多次讲话,却给两个公司的联合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东航和上航的重组近期不会启动。”近日,周赤对媒体明确表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上级部门通知公司要与东航重组,董事会层面没有讨论过,东航高层也没有向上航方面表达过这一意向。”

在 东航与上航的重组中,上海市政府的态度无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报记者从东航及其他有关方面获得的信息是,上海市高层明确表示支持东航收购上航。坊间传言 称:前不久,上海市高层领导作出“八字批示”,要求加快推进东航与上航的重组。但上航方面传出的信息,却与此大相径庭。

另有一种说法是,国务院国资委确实与上海市国资委就东航收购上航事宜,进行了多次商讨,“但价格还没谈拢,上海方面觉得,东航大股东的价格出得较低。”

谁在搅局?

东航与上航的重组何时能见分晓?国家这20亿元新的注资,是否会加快两个公司重组的步伐?业内的普遍看法是,2009年6月底就可揭开谜底。

4月29日,东航董事长刘绍勇在参加上海世博会的活动时还表示,6月底,东航将会公开宣布究竟加入哪一家国际航空联盟。

根据东航现有的航线网络和与国际航空公司的合作情况,业界猜测,东航很有可能加入天合联盟。但此前,上航已经加入了星空联盟,因此,东航正式宣布加入哪个航空联盟之时,也许就是东航和上航的重组态势明朗之日。

但5月初,一篇题为《中国航空公司的重组之路》的文章,开始在网络媒体上流传。

文章直截了当地指出:东航与上航“弱弱相联式的并购重组,只能使这个家庭‘体力’更弱”。而“上航与国航一直合作愉快,两家企业没有战略冲突,在国际航线上可以互补以及资源分享。并且,两家企业不同处一地,合并重组后必将保留现有的经营模式,不会造成大规模的裁员”。

耐人寻味的是,此文最初刊载于香港媒体,刊发时间正值东航与上航的重组处于胶着状态的敏感时刻。

这很容易让人想起2007年“东新恋”时,国航就是在香港发动了针对东航与新加坡航空公司重组的狙击战。通过持续不断地收购东航的H股,国航成为了东航的第三大股东,最终成功地将新加坡航空阻挡在东航大门外。

事实上,国航一直觊觎上海航空市场,并渴望将上航揽入怀中,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去年以来,国航在上海建立的基地也搞得有声有色。

而近期在各大航空公司高层间流传的一则消息,更加凸显了上航的价值。

该消息说,民航局正在考虑出台一项政策:只有基地航空公司才可执飞由该基地城市起飞的国际航班。“如果这项政策正式实施,国航和南航的国际航班大都会被阻挡在上海航空市场之外,将主要由东航来享受这块蛋糕。而国航、南航青睐的,恰恰是上海国际航空枢纽港的地位。”

据本报记者了解,在这样的敏感时期,这篇重提国航与上航的“合并重组”的文章,已引起相关利益方高层的关注。

沉默是金

尽管东航与上航的重组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但刘绍勇自担任东航掌门人以来,在公开场合对与上航重组一事,始终三缄其口,明确表示“双方在重组问题上没有接触”。

但据知情人士透露,信奉“沉默是金”的刘绍勇,其实一直在有条不紊地推动着这项工作的进展。在这位人士看来,“与上航重组,对东航的发展、对刘绍勇都事关重大。”

而两个公司的重组,对上海市政府更有别样的意义。

在国务院前不久批复的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文件中,上海“国际航空枢纽港的建设”被列为重要配套措施之一。上航与东航的重组,无疑有利于上海航空市场的资源整合,有利于“两个中心”的建设。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贸易与经济系主任江可申教授认为,推动上航与东航重组,凸显了上海市高层的战略眼光和谋略。

“这两个ST公司的重组,看似是弱弱联合,由行政推动,但上航进入央企东航后,上海市政府在东航就拥有了话语权,这对上海航空枢纽港的建设乃至经济发展,都会带来潜在好处。”

记者从多个渠道采访获得的信息显示,若无意外,东航与上航的重组将在年内完成,2010年世博会开幕前,两个公司的整合将会完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848

华润创业重启收购 30亿元备用零售扩张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5-14/HTML_45VLGWK4JU8K_1.html


2008年下半年以来,停歇了不到一年的华润集团又开始启动收购征程,记者从华润万家内部获悉,近期,该公司不仅完成了对无锡永安超市连锁有限公司旗下25家门店的收购,将深圳民润超市纳入囊中也指日可待。

“今年将是华润万家扩张最快的一年。”5月13日,华润万家公共事务部经理姜艳介绍,“根据公司今年的扩张计划,将以自有资金30亿元进行并购或自行开新店,其中今年计划新增自开门店300家。”

今年年初,华润万家原CEO陈朗荣登华润创业(00291.HK)的执行董事及董事总经理职务后,零售业务的收购扩张更加获得母公司的支持了。

重启收购

据姜艳介绍,从今年5月起,华润万家分5批开始接收、改造无锡25家永安超市,至下个月,这些店面将全部完成改造后重新开业。

目前,华润万家在无锡及周边地区共10家店,公开资料显示,无锡永安超市连锁有限公司是无锡永安集团有限公司下属集批发、零售为一体的连锁企业。永安超市的25家门店遍布于无锡市区及各主要乡镇,其销售额和利润目前均保持持续增长。

通过此次收购整理,原永安超市的员工、后台体系和采购系统都统一纳入华润万家管理,华润万家店铺网络可以铺满整个无锡市场。

根据2008年中国连锁百强排行榜,华润万家(加上苏果超市)依然以638亿元的销售规模保持在第四位,截至去年底,该公司共有门店2698家,比2007年增加约200家。

根据华润今年的计划,将投资30亿元新增约350家新店,其中新增自开门店约300家,包括大卖场、便利店、生鲜超市等多种业态并进。

华 润旗下目前有大卖场、综合超市、社区超市、OLE、Vango便利店及社区购物中心等7种业态。今年3月底,华润万家成功中标成为天津市和广东省的家电下 乡流通企业,之前,该公司参与“家电下乡”项目的门店已经达到281家,覆盖华北、西北、东北、中原、华东和华南等共25个城市。

据姜艳介绍,华润万家正在研究对策以最便捷的方式实施“家电下乡”工程,构建零售网络下乡是重要渠道之一,像永安超市这样遍及主要乡镇的网络零售企业将是华润万家青睐的收购对象。

记 者从深圳零售业知情人士了解到,深圳民润超市正是华润万家理想的并购对象,虽然民润超市财务亏损严重,但是在深圳、广州、珠海销售网络广泛,尤其是社区店 面资源有相当收购价值。而今年年初,在深圳市政府的撮合下,深圳农产品正在与华润集团整体商讨民润超市和深深宝饮料资产的重组事宜,华润业是这次华润系收 购的主角。

4月份,华润万家首席运营官洪杰曾公开表态,将民润纳入华润体系只是时间和方式的问题,但目前正在了解和考察民润的情况,因此暂 无收购的时间表。洪杰表示,民润的经营管理是以华润派出的班子为主。华润接手民润的经营管理,会对民润门店资源进行整合,陆续关闭一些效益不好的门店,关 闭门店的员工将通过内部渠道重新上岗。

谨慎扩张

据记者从华润集团内部员工了解,华润万家洽购永安超市始于2008年年初,时值华润集团战略扩张期。到去年第二季度后期,华润集团开始暂缓收购项目,控制资本支出。

“去年下半年到今年第一季度,公司主要是整理内部资产,同时对原来未完成的投资和收购项目进行落实,基本停止了新洽谈收购项目。”上述人士声称,“暂停收购使华润集团手里攒了不少钱,今年总体基调应该还是谨慎扩张。”

据集团首席财务官蒋伟曾透露,去年,华润集团在海外金融危机出现后,有预见性地将融资重点转移至国内,通过人民币银行贷款、中长期票据融资券等多种 方式,在市场上发行了85亿元的长期债,以及25亿中期券(分别为10年、15年),此外,去年6月份,华润集团还在香港市场上成功获得三年期40亿港元 的银团贷款。

今年上半年,华润股份在二级市场再次融资50亿港元,目前,华润创业虽然没有新的融资计划,但是据其2008年年报显示,截至去年年底,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存为76亿港元,用于收购的现金流充沛。

去 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国的消费需求增幅下滑,据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统计,以全国重点大型批发零售企业为例,去年第四季度商品销售总额的增速分别是:10月份 10.74%,11月份9.52%,12月份11.24%,大大低于全年累计增长19.19%的水平。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楚修齐认为,市 场形势急转直下对零售行业的影响非常明显,零售企业资产估值迅速下跌,给资本实力强的企业提供收购机会。

对于华润万家前任总裁陈朗看来,危 机过后正是企业快速发展的机会。今年1月份,华润创业董事总经理陈树林辞职由陈朗接任。陈朗2003年进入华润万家,时值华润万家内部管理层动荡,扩张整 合乏力,陈朗上任后叫停了华润集团“5年投资50亿元,达到500亿营业额,5亿元纯利”的“四个五工程”,近6年来,一直对华润万家进行管理整顿,苦修 内功。

上述华南零售业内人士认为,“新任母公司总经理,陈朗自然会对自己一手改造出来的华润万家扶植有加,华润万家经过这么多年的内部整顿,加上金融危机过后收购时机,该是出手大肆扩张的时候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911

中电国际44.65亿元控股五凌电力


From


http://www.caijing.com.cn/2009-06-09/110180037.html


【《财经网》北京专稿/记者 李其谚】中电国际对五凌电力的收购尘埃落定。

  6月8日晚,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香 港交易所代码:02380,下称中电国际)发布公告,称中电国际已与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下称中电投)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签订了收购协议。根据协议,中 电国际收购中电投拥有的湖南五凌电力有限公司(下称五凌电力)63%的股权,收购价格为44.65亿元人民币。其中,70%的收购款将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 筹集;30%的收购款将通过现金、银行借款等方式支付。

  “通过收购五凌电力,中电国际完成了在湖南和贵州的市场布局。更为重要的是,中电国际可以借此进军中国内陆核电市场。”一位业内资深分析师告诉《财经》记者。

  2007年,中电投与五凌电力共同投资组建了湖南核电有限公司,双方各占50%的股权。该公司主要负责湖南岳阳小墨山核电的开发、建设。

  此次收购完成后,中电国际权益装机容量将增加至10114兆瓦以上,增幅达28.30%。

  今年两会期间,中电国际董事长李小琳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争取在今年上半年收购母公司的水电资产,以对抗煤价上升带来的风险。

  五凌电力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10月,总部设在长沙市。中电投及湖南湘投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其63%及37%的股权。1996年,五 凌电力获得授权,负责沅水流域梯级电站开发经营。目前,五凌电力在沅水流域建成投产五强溪水电厂、凌津滩水电厂、洪江水电厂和碗米坡水电厂,在湘江流域建 成投产了近尾洲水电厂,五座电厂总装机容量约210万千瓦时。此外,五凌电力还有装机容量约490万千瓦时的六个在建项目,新化、白市风电项目及湖南核电 项目也在筹建中。

  6月8日,中电国际收于2.70港元/股,上涨1.1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23

志高空调确认赴港上市筹资10亿元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612/20090612015919864.html


每经记者  岳伟  发自北京

        近日,坊间传言志高空调欲在今年赴港上市,并在初期筹集10亿元资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随后至电志高空调新闻发言人黄通华,他表示,这一消息属实,但不能透露其中更多细节。

        其 实,志高空调早在2003年就活跃在资本市场,上市的传闻也一直是业内热议的焦点。2003年上半年,志高空调董事会李兴浩的身影开始出现在资本市场上, 曾与多家上市公司频繁接触,目标一度锁定在原广州华凌、香港小轮两家上市公司,并进行了秘密谈判,准备借壳上市。

        2004年年初,志高还与国内某A股上市公司达成了意向性协议,其中商用空调分拆上市的计划在此时开始浮出水面,但在当年6月,商用空调A股借壳方案遭到弃用,志高与该上市公司正式解约,原因是志高发现要借的“壳”有关财务指标不理想。

        提出筹集10亿元资金则是在2005年底。当时李兴浩曾公开表示,美林证券已经正式确定为志高的保荐人。据可靠消息,志高空调去年已经通过港交所聆讯,后因金融危机影响,公司主动撤回申报材料,而随着今年香港资本市场的回暖,公司计划在年内挂牌。

        家电分析机构中怡康数据显示,综合上半年国内外市场情况来看,志高全年销售量有望保持10%的增长,达到400万台,有望超过海尔,进入全国空调行业前三。

        黄通华介绍,今年以来志高空调以积极的价格策略抢占市场,在6月1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的“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节能空调推广目录中,志高一级能效中标产品达到112个,其中有8款一级能效产品的售价低于2000元。

        据了解,格力、美的全年销售量均在1500万台左右,形成空调第一梯队,而排名第三的海尔则仅维持在500万台规模,海尔空调总监王友宁也因业绩不佳而辞职。如此,志高空调有机可乘,行业第二阵营之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31

中環在線:億元國美股份陳曉贈愛女 李華華


2009-07-07  AppleDaily





 

自黃光裕出事7個月嚟備受壓力嘅國美電器(493)主席兼總裁陳曉(圖),不但為國美引資復牌,亦為自己同埋班前永樂電器舊部與相關利益人士所持有嘅6.97%國美股份做股權重組,由原先「集體持有」,改為「各人自己揸番自己個份」。

為舊部散水鋪路?

華 華唔知陳生係咪為咗方便舊夥計散水,但就發現佢喺自己個份撥出7000萬股送畀囡囡,華華按國美噚日收市價1.76元計,呢筆饋贈成1.2億銀,而陳生自 分身家後,雖然剩番2.4億股或4億幾,之不過經已厚過好多人,睇怕佢都唔係幾在意。點解華華咁講?因為陳曉近日接受內地傳媒訪問時話,黃光裕出事加上金 融危機對國美造成雙重打擊,佢同班同事力撐咗7個月,如今國美終於度過危機,呢個對佢嚟講反而係「一筆重要嘅人生財富」,做好以上安排後,下一步就要搞番 國美嘅管理層期權激勵計劃,嚟保持團隊穩定,至於佢頭上兩頂帽,佢話應該會喺適當時候培養接任人做總裁,各位國美高層,聽到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28

华润集团入驻民润 4亿元欠款尚待重组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7-15/HTML_NPNU239B20UR.html


【核心提示:尽管农产品半年前即公告称,该公司正在与中国华润集团洽谈转让其旗下民润连锁商业有限公司股权。然而双方至今依然没有签订收购协议。关键是民润超市对外拖欠供应商货款高达3亿-4亿元。】

“我们公司今年以来还没有结过账,总额已经超过200万了,听说要把这些欠债打折处理。”7月13日,顺德某食品公司老板卢坤抱怨。

卢坤的食品公司主要向超市和大卖场供应速冻食品,与各大商家皆有合作,包括华润万家和民润商超。其中,商业巨头华润万家是卢坤的大客户。

因此,此次民润拖欠的货款让卢坤犯难,“民润超市现在由华润万家管理,以后可能会统一采购,要是为了这200多万元连同华润万家一起得罪,就得不偿失”。

据另一民润超市供应商向记者介绍,民润超市对外拖欠供应商货款高达3亿-4亿元,华润万家管理层入驻后,一直在协调处理这笔债务,华润集团也因此迟迟未能与农产品最后签署收购协议。

民润惊人欠款

去年12月,农产品(000061.SZ)公告称,该公司正在与中国华润集团洽谈转让其旗下民润连锁商业有限公司股权。然而,半年过去了,双方依然没有签订收购协议。

今年4月,农产品公告称,民润公司股东举行了临时会议。全体股东一致同意由华润集团指定的华润万家华南区标超营运总监谢刚为负责人的工作团队接替原民润公司管理团队负责民润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而华润集团直接提出了对民润的运营状况进行摸底。

“事实上,从今年年初以来,谢总他们就开始参与民润的经营管理了。我们只是派出代表托管民润,还没有正式收购。”华润万家公关部姜艳表示。

华润万家内部人士表示,民润这几年管理不理想,负债很高,华润集团目前针对收购事宜尚有顾虑。据另一民润超市供应商介绍,截至目前,民润超市拖欠供应商的货款大约有3亿-4亿元,而民润的多数超市仍然在亏损之中。

供应商在民润管理团队有所变化后,加紧追讨拖欠的货款。卢坤就是其中的一员。“我们担心的是新进的管理方到时候不承认原来的旧账,或者消极处理老账。”卢坤说。

事实上,卢坤听到其它货款数额较大的供应商透露,新进管理层在帮助民润进行债务重组,给供应商开出的条件是将欠款打六折后再偿还。

“如果以六折的方式重组债务,我们能收回来的钱不到150万,跟超市做200万元的生意,大多数时候我能赚到5万块的利润就不错了。”卢坤说。

据华润集团内部人士透露,民润的巨额债务确实让华润集团感到棘手,此次华润集团重组农产品资产是基于华润集团与深圳市达成战略合作的项目之一,“收购是迟早的事,但是华润集团可能期望首先要解决该资产的历史遗留问题,其次是解决控股权的问题。”该人士说。

民 润公司多年来一直亏损。2008年亏损额约7000万,2005年以来累计亏损超过4亿元。与此同时,记者从农产品2008年公告发现,除了拖欠巨额供货 商货款,2008年9月份,农产品尚为民润负有两笔贷款担保,共计1.3亿元。截至2008年年底,农产品向民润农产品配送连锁商业有限公司提供资金达 1.59亿元。

农产品如何解决与民润的关联资金往来和关联担保问题,与重组民润债务一样需要列入与收购方的商讨范围。

华润缩减投资

与此同时,收购方华润集团正收紧自己的钱袋。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华润创业(00291.HK)曾因收购万佳百货,在尚未完成整合期间拖累上市公司业绩,致使华润创业出现亏损,之后集团对直接收购企业注资上市公司的举动相当谨慎。因此,先通过托管解决民润一些历史问题或经营上的顽疾,扭转经营局面是有必要的。

5 月底,华润创业公布的第一季度业绩时,今年新任总经理陈朗称,由于一线城市销售不太理想,以及寻找店铺难度增加,该公司将缩减今年在中国及香港超级市场的 扩展规模,由原来的计划新增300家降至200家,预期扩张所带来的资本开支将下调最少20%。今年年初,该公司零售业务企业华润万家曾宣布今年将新增 30亿元进行扩张。

今年第一季度,华润创业超级市场及物流业务净利润与去年同比减少1.1%。截至今年3月底,华润创业在中国内地及香港共经营逾2600间超市店铺,同店销售同比下降3.6%。且根据陈朗透露,4月及5月的同店销售较首季将再下跌1-2个百分点。

“愈发达的城市(销售)下跌愈多,一线城市下跌程度最大。”陈朗在记者会上说。而民润的主要经营范围于深圳、广州、珠海和中山,其中广州、珠海和中山只有少量店面。去年,该公司门店数由原来的148家减至125家,据姜艳介绍,目前民润总店面数只有90多家。

目前,农产品持有民润47.76%的股权,另外52.24%的股权尚在汇科系统(香港)有限公司手里,华润集团若收购农产品手中所有股权后,尚需要从汇科手中再次收回其余股权,以完全控制民润。

而上述供应商则表示,也不排除由农产品先从汇科手中回购所有民润股权,然后一起出售给华润集团,这样便于整体解决民润的负债和关联交易、关联担保等问题。

“华润万家为此次托管民润成立了专门的项目小组,谢刚是华润万家华南区标超营运总监,在零售界已有10多年的从业经验,此次确定由营运工作经验丰富的谢刚率队前往民润,可见华润集团还是希望先解决民润的经营问题。”上述供应商说。

此前的5月27日,本报记者从华润集团获悉,该公司旗下华润万家已于日常业务中与民润签订供应协议,未来3年内将会供应不超过8.36亿元的商品给民润公司。这是谢刚进入民润后,首次从营运方面推动华润万家与民润之间的业务整合措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90

招行拟配股筹资180亿元 海外追捧海内观望


From


http://www.caijing.com.cn/templates/inc/webcontent.jsp?id=110224462&time=2009-08-14&cl=100&page=all


 【《财经网》北京专稿/记者 温秀】为补充核心资本充足率,增厚未来的发展基础,招商银行(600036.SH/03968.HK,下称招行)拟向A股与H股股东进行配股,预计筹资额最高将达到180亿元。

  招行8月13日晚间发布公告称,经董事会和监事会同意,该行拟以每10股现有股份配售2股的方式供股集资,该行A股和H股符合资格的股东都可参与配售,预计筹资额将在150亿元到180亿元之间。

  海内外投资者对同一信号做出了不同反应。受该消息影响,14日开盘,招行A股跌1.53%,报17.41元/股。当日上午招行H股开盘后,股价则被迅速拉升,出现较大幅度上涨。

  经历了上半年高速增长的信贷投放,招行在监管部门对资本充足率监管渐趋严格,且不鼓励通过银行发行次级债方式补充资本金的背景下,做出了配股融资的抉择。

  官方统计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招行新增贷款(本外币全口径)2700亿元,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位列第三,仅次于交通银行和中信银行。新增贷款使其资本充足率有所下降。

  不少上市银行都面临资本充足率的约束。此前,发行次级债一直是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比较方便且惯用的办法。但在金融危机之后,核心资本充足率的重 要性日益得到广泛关注。由于次级债是银行间互相持有,不足以分散风险,而且补充的仅仅是附属资本,有关部门正在考虑,不再把发行次级债作为银行主要的资本 金补充渠道。这使得银行不得不另谋生路。除招行,目前还有几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也都有融资计划。

  知情人士透露,如果能融资180亿元,那么招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将有望超过8%,资本充足率将超过12%,未来即使市场发生变化,也有较强的抵御能力。目前,该行的资本充足率在10%左右,核心资本充足率略高于6%。

  “中国的资本市场每两三年就会关一次门,不是企业缺钱的时候马上就能融资,所以素有审慎和稳健之风的招行,倾向于未雨绸缪。”接近招行的权威人士透露,对此融资,最初股东层面曾有争议,担心资本回报率会受到影响,而且融资会在短期内使其股价遭到打压。

  知情人士证实,招行曾就几种可能的融资方式的利弊进行过探讨,并最终选择了配股的办法。

  如果选择公开增发,对市场的影响会比较大,审批有一定困难。如果搞定向增发,因为对象只能有十家股东,认购金额会比较大,且“现有股东是否会愿意让新股东进来,也是个问题”。而配股对现有股东而言,比较有吸引力,更容易实现,而且还有一定的折让。

  配股方案最终获得了招行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全票通过。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主要的股东单位都对此十分支持,认为意义正面。仍有一些国企背景的中小股东单位需要沟通,但预计能够顺利地赢得支持。

  前述接近招行的权威人士称,由于还要经过股东大会和证监会的批准,预计最终执行供股计划的时间,最早在今年12月,最晚应不超过明年1月。

  “有了‘粮草’,心里就没那么慌了。”招行有关人士坦承,如果按照现行监管要求,中小股份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保持在10%左右的话,配股后,招 行的资本充足率将使该行在未来两三年里,有较为坚实的发展基础。但如果监管要求提高的话,未来还会有一定的压力。但在核心资本充足率得到补充之后,附属资 本的补充空间也随之打开,难度会小得多。

  资深业内人士预计,此次配股如果在年底进行,对该行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会略有摊薄,但仍将能保持在15%以上。在国外,15%是衡量一个银行投资回报的基本指标。不过,该行的每股净资产则会有所提高。

  截至14日11点30分,招行A股报每股17.27元,跌2.32%;H股报每股18.12港元,涨2.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64

阿里巴巴2.08亿元收购阿里软件部分业务


From


http://tech.sina.com.cn/i/2009-08-17/09173357152.shtml


  新浪科技讯 8月17日早间消息,阿里巴巴B2B公司今日发布公告称,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收购协议,以2.08亿元收购阿里软件管理软件业务,其中包括小企业的应用软件产品线及相关资产。

根据相关公告,此次收购总额为2.08亿元,其中阿里巴巴将支付1.9344亿元现金给予阿里软件,并向阿里软件员工授予总价值1456万元的受限制股 份单位。另外,阿里巴巴还将承担约1962万元的业务责任,主要为从阿里软件转来尚未到期的客户合约下的递延收入及预收账款等。

阿里巴巴在公告中称,该收购将为公司在运营商带来显著的协同效应,与阿里软件分享提供小企业应用软件产品线方面的客户群、销售团队及客服。


  “今天我们从事的电子商务将不再是阿里巴巴B2B的一切,三年后新商业文明愿景下的大阿里巴巴一定会浮出水面。”阿里巴巴B2B公司CEO卫哲 此前在一份内部邮件中透露说,“阿里巴巴把未来十年的愿景概括为通过小企业的IT化,解决小企业采购、销售、管理和融资的难题,提升小企业的竞争力,实现 全社会的产业升级。”

  转移至阿里巴巴的业务管理软件分部产品包括一系列让企业老板管客、管货和管钱的小企业应用程序。“新增了这些软件产品及有关服务后,阿里巴巴将 能够为小企业提供新的工具,让他们在网上管理主要的业务范畴,从而推动我们由‘meet at alibaba’进一步迈向‘work at alibaba’。”卫哲表示。

  阿里软件为阿里巴巴集团全资拥有子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24

国美电器中报净利润5.8亿元 同比下降近半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822/20090822024858496.html


每经记者  岳伟

        昨日下午,国美电器(00493,收盘价2.24港元)公布了2009年中报,公司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204.6亿元,同比下降17.73%,环比下降2.63%;基本每股收益0.045元。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净利润仅为5.8亿元,同比下降49.57%,相较

苏 宁电器  (002024,收盘价14.43元)之前在业绩快报中公布的12.6亿元的中报净利润落后一半之多。对于净利润下滑50%的情况,国美CEO 陈晓表示,公司上半年关店110家,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付出成本4000多万元,同时影响销售额18.2亿元。另外,在财务方面,公司还计提了下半年 的关店成本,将其摊入上半年的成本,因此在销售额下降的同时,净利润也下滑。

        国美新闻发言人何阳青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今年净关店应在100家,但在上半年关闭110家的同时新开了30家,因此,下半年将关店20家左右。国美还将进入三级城市,陈晓表示将会有新的模式出现,但暂时保密。

        此外,国美已开始进行旗舰店布局与展示区的改造工程,以进一步提高顾客的消费体验。陈晓介绍,国美下半年将在北京、上海、深圳复制中塔店的“新活馆”模式。同时,公司将参照苏州人民路店的旗舰店模式新开30家~50家。

        在贝恩入股后,国美现金已达55亿元。贝恩董事长竺稼表示,将会在下半年向国美派观察员,对国美财务、法务及管理进行咨询,并为国美寻找相关人才。而近期贝恩的工作重点是协助国美改善IT和ERP系统、财务分析系统及推广电子商务。

        对于国美是否参加9月8日香港法院对黄光裕的聆讯,陈晓明确否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9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