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我三十五歲,我的辦公室不在台灣

2016-05-09  TCW

這個題目在我心中醞釀好久好久了。終於,有三位年輕人把它做出來了:他們是三十四歲的俊劭、二十八歲的育萍、二十七歲的維孝!

「當人們抱怨台灣22K的低薪環境,難道沒有年輕人勇敢走出去?」投入了二百七十天時間,採訪近三百人次,在製作人劉佩修的帶領下,這群年輕團隊終於把答案找給我了。

他們發現,在伊拉克、在緬甸、在印度……,真的有一群年輕人願意從台灣走向世界,帶進新的做法、新的技術,成就自己、改變世界,他們說:只要敢跨出台灣,你的能力就會被放大一百倍。

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任務。譬如,「你願意為了去伊拉克採訪,放棄未來兩年前往歐美的可能性嗎(被懷疑與恐怖分子有關)?」這是俊劭面臨的抉擇;即便願意,簽證也不容易辦,有人花了五個半月才辦成,俊劭則是在伊斯坦堡滯留了四十八小時,才拿到簽證,當時最壞的打算是,原地折返。

除了找出精彩故事,我們還想知道,對年輕人而言,未來十年最具潛力的新戰場何在?

經濟本科系出身的研究員維孝,埋首資料堆中,爬梳二十多份國際研究,結合六大經濟數據指標,進行篩選,最後並與台經院、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合作,完成了這份為年輕人量身打造的大亞洲戰略:「未來七國關鍵報告」。

過程中,我們也遇到質疑:你們這不是加速台灣人才外流嗎?為什麼不去歐美、日韓、中國等台灣人熟悉的環境?非洲、拉美成長迅速,為何只挑亞洲?你們挑這些地方叫年輕人去創業,是要叫他們去送死?東協有十國,為何台灣人最愛去的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都不推薦?

每個質疑,都是一份提醒,讓我們重新檢視這份報告的邏輯。

報導付印前,我們照例召開了產品測試會議,「我會買給女兒看,也會珍藏下來等她大學畢業時送給她,」一位受測者說。這也是我與製作團隊共同的心聲,我們相信,這一期的《商業周刊》,會是給台灣年輕人最珍貴的一份禮物。

撰文者郭奕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115

教育重點》五歲開始學程式 教育投報率傲視全歐

2016-06-13  TCW

小學生,動腦做研發程武課中,學生用手機閃光燈,操縱慼光的遙控車移動,這堂課不考試、打分數,讓他們自然學會軟硬整合。

台灣可能很少注意到,愛沙尼亞在學科教育上的表現,其實在歐洲名列前茅,甚至已力壓歐洲教育典範芬蘭。

根據二○一四年公布的最新一次PISA結果,愛沙尼亞在數學、閱讀與科學三個項目,都是全歐洲前五名,數學項目勝過芬蘭,科學則比瑞士和列支敦士登都強;同時,表現較差學生的比率,在評量的六十五國中最低。愛沙尼亞的英語成績表現,根據瑞典教育機構Education First的評比,是受試的七十個國家中第七。

而且,根據美國智庫全國教育與經濟研究中心主席塔克(Marc Tucker)調查,愛沙尼亞在每位學生身上的平均支出,少於大多數OECD國家, 可以說是教育投資最有效率的國家之一。

做中學,小學1/3課程玩創意表》,可以說是教育投資最有效率的國家之一。

做中學,小學工1/3課程玩創意「愛沙尼亞曾籠罩在鐵幕下,缺乏基礎建設,我們什麼都沒有,能仰賴的,只有『好教育』。」愛沙尼亞總統艾維斯(Toomas Hendrik llves)在一次演講中,提起教育的重要性。

愛沙尼亞學科上的好表現,跟過去蘇聯及德國統治時期打下的基礎有關,但真正深埋在人民心中、引領他們走向創新之路的教育特色,是「從做中學」。

這觀念,源於愛沙尼亞二十世紀初期的教育大師凱斯(Johannes Kais),他為愛沙尼亞打造現代化的小學系統,認為小學教育應將重點放在每一個孩子的興趣及能力,強調課程的實用性與動手、動腦。

當時因為凱斯,北歐地區大報《赫爾辛基日報》 (Helsingin Sanomat)讚賞說:「全世界都知道從做中學的教學理念,是源自愛沙尼亞。」愛沙尼亞人讓孩子從國小一年級開始,就大量的「手腦並用」,每週二十小時的上課時數中,有六小時、約三分之一的課程,都跟創意、美育有關,學校走廊貼滿了學生的畫作,水準不輸藝廊。

自然課,他們將學生拉到國家公園中,讓他們親自在湖畔研究水中的無脊椎生物。高中生花一個月時間親自走訪波羅的海三國,用科學儀器檢測各地區的水、空氣及土壤。

程式課,比英文課還早開始教而愛沙尼亞教育近年受國際矚目的焦點——程武教育,也是從做中學最好案例。

二〇一二年,愛沙尼亞開始在國小及幼稚園推動電腦程武課程,連英美都在其後仿效。在這國家,孩子們五歲開始接觸電腦程武,七到九歲才學英文,程武就像是他們的第二外語。推動近四年,目前全國有七成的義務教育學校已實施程武教育。

採訪的這一天,我們定進公立中小學的電腦教室裡,約四十名來自三年級和四年級的學生,大家三兩成群,或站在電腦螢幕前看著教學影片,自己組裝可以跟電腦互動的電子套件,或坐在地上用手機遙控車子,與身旁的同伴討論原理。

最近,他們的教室剛裝好一台3 D列印機,之後會請業界講師教導小學生們如何設計、打印。

「為什麼你們這麼強調,『動手做』這件事?」我問。

「如果他們未來沒辦法用腦袋找到工作,至少能自己動手,生存下來。」愛沙尼亞公立中小學Pelgulinna GumnaaSium 的老師暨該校資訊科技經理羅倫斯(Birgy Lorenz),看著眼前一群只有八到十歲的孩子回答。

羅倫斯說,課程目的,不是要讓每個人都當工程師,而是讓他們不害怕科技:「以前沒有從小上程武課的世代,碰到這些(程式),很容易覺得 『這太難了我不會』 『我是女生我不行』,但現在這些孩子從小接觸程武,會覺得『這沒什麼,我也做得來』。」「動手做」的概念,引領了愛沙尼亞人的創新。

「想要什麼,就得自己動手的想法,深植在我們的文化中,這種精神,正好跟新創企業一致。」愛沙尼亞創業領袖協會總裁藍伯普(Rein Lemberpuu)認為,這是這國家如 罷有源源不絕的創新的原因之一。

困境:薪水低,年輕人不想當老師但蓬勃的科技與新創產業,目前卻也反過頭來,為愛沙尼亞教育帶來挑戰。

愛沙尼亞教師的平均薪資水準,原先便僅有OECD國家教師平均薪資的三到四成,近年,資訊科技產業發達,更將人才吸往資通訊產業,「年輕人如果有選擇,他們不會想當老師,」負責在愛沙尼亞推動程武教育的資訊科技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爾瓦(Erki Urva)表示。

數位公民計畫負責人柯瓊斯(Kaspar Korjus)舉例,自己的弟弟過去是德州撲克職業選手,退役後上了幾個月的資訊課程,現在從事相關工作,薪水是他擔任幼稚園教師的母親的三倍。

同時,資訊產業蓬勃所造成的缺工,也讓許多主修資訊工程的大學生,休學投入就業市場。

這是一個剛滿二十五歲的年輕國家真實處境。如何在前進過程中不失去平衡,正考驗著愛沙尼亞人的智慧。

撰文者 吳中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820

聯合國報告:空氣汙染致每年60萬名五歲以下兒童死亡

“空氣汙染是造成每年全球約60萬名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的一個主要原因,並且每天對數億兒童及他們的未來造成威脅。”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執行主任安東尼·雷克(Anthony Lake)表示,“汙染物不僅對兒童正在發育的肺部造成損害,還可能侵入血腦障壁,永久性損傷兒童正在發育的腦部,從而影響他們的未來。空氣汙染給社會所造成的後果是不容忽視的。”

2016年10月31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最新的《為兒童凈化空氣》報告中指出,全球3億兒童,即大約每七名中便有一名兒童生活在戶外空氣汙染最嚴重的地區,這些地區的空氣汙染水平高出了國際標準的6倍或者以上。

上述報告借助衛星圖像技術首次呈現了正在遭受戶外空氣汙染兒童人口的數量及他們在全球的分布,他們所在地區的空氣汙染水平超出了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國際標準。

南亞成重災區

根據衛星圖像證實,全球約有20億兒童生活在戶外空氣汙染水平高出世衛組織規定的空氣質量標準的地區,這些地區的空氣汙染是由機動車排放、對化石燃料的過度使用、粉塵和垃圾焚燒造成的。

其中,南亞有6.2億兒童生活在戶外空氣汙染超標地區,居世界首位;非洲僅次於南亞,生活在戶外空氣汙染超標地區的兒童達到了5.2億人。東亞和太平洋地區有4.5億兒童生活在戶外空氣汙染超標地區。

同時,研究探究了室內汙染的嚴重影響。室內汙染通常由用於做飯和取暖的煤炭和木柴等燃料燃燒引起,主要受其影響的是農村地區低收入家庭的兒童。

而戶外和室內空氣汙染與肺炎和其他呼吸道疾病有直接聯系,這些疾病是造成近十分之一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的罪魁禍首,空氣汙染也因此成為影響兒童健康的首要危險因素之一。

具體而言,兒童的肺部、腦部以及免疫系統仍處於發育階段,他們的呼吸道更容易被滲透,因此他們比成人更容易受到室內和室外空氣汙染的影響。此外,幼兒呼吸也比成人要快,與他們自身的體重相比,幼兒吸入的空氣更多。最弱勢的兒童在空氣汙染所導致的疾病面前處境最為不利,因為他們的健康狀況在很大程度上本已不佳,又無法享有完善的醫療服務。

盡量避免兒童暴露在汙染的空氣中

此次,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呼籲采取以下4項措施來保護兒童免受空氣汙染的影響:第一,減少汙染:為了增強兒童的安全和健康狀況,所有國家應努力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空氣質量標準。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各國政府應采取如減少使用化石燃料、投資於增加能效和可再生能源等措施。

第二,改善兒童衛生保健服務:投資於全面的兒童衛生保健服務,包括免疫接種活動、提高認知、改善社區管理、使更多的肺炎(五歲以下兒童的主要殺手之一)患者就診,從而改善兒童對空氣汙染的抵抗能力,提高兒童患病後以及受到影響後的康複能力。

第三,盡量避免兒童暴露在汙染的空氣中:工廠等汙染源不應靠近學校和遊樂場所。改善垃圾管理可減少社區內的垃圾焚燒量。更清潔的廚竈有助於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從整體上減輕空氣汙染有助於降低兒童暴露在空氣汙染中的風險。

第四,監測空氣汙染:改善監測力度已被證實有助於降低兒童、青年人、家庭和社區在汙染空氣中的暴露度,使他們更清楚地認識到汙染的成因,並倡導行為的改變以使空氣更安全。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代表花楠(Rana Flowers)則認為,減少戶外空氣汙染是一項需要長期努力的目標,可以通過立即采取行動來實現。

這些行動包括使用清潔能源、確保良好的通風、建造節能的住宅和學校、在所有室內場所禁煙。花楠表示,家長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改善兒童對空氣汙染的抵抗能力,以降低患上因空氣汙染所引致的疾病的風險。具體措施包括,減少孩子暴露在煙草環境中、避免營養不良、對6個月以下的嬰兒進行純母乳餵養。擴大肺炎疫苗的接種覆蓋、提供適當的治療以減少肺炎的發病率也是挽救幼兒生命的關鍵措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458

五歲女煮飯燒着衣服成火球

1 : GS(14)@2015-01-20 08:50:25





■受傷前的蘇國雲。


「誰家的小孩着火了!」河南鄭州一名5歲貧戶女孩,替父親在家燒柴煮飯時不慎被火燒着衣服,如同火球般奔跑出屋外,獲救後全身燒傷面積達55%,臉和身已經燒黑,連手皮也整塊脫下來。女孩蘇國雲的智障母親失蹤多時,由父親獨力照顧三名年幼子女,家中一貧如洗。上周六中午,蘇幫父親煮午飯時,沒燒盡的柴火掉出爐灶,火苗燒着木柴,蘇伸手去取時衣服燒了起來,她受驚嚇後朝屋外跑。村民見狀紛紛往她身上潑水、潑土、拍打,終於把火撲滅。蘇被送往醫院時已嚴重休克,燒傷面積主要分佈在面部、四肢、軀幹、臀部及會陰部。雙手及末端手指成燒焦狀態,燒傷嚴重,情況並不樂觀。據村民說,蘇家是鎮上有名的貧困家庭,村民湊了一萬元(人民幣.下同)給女孩作醫療費,據院方告知,像蘇這樣的大面積燒傷,治療費用保守估計也要二十至三十萬元。河南《鄭州晚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120/1900865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372

患罕見病衰退失智五歲囡走回那些年

1 : GS(14)@2016-01-19 23:04:43

「我們每天逐小失去哈德曼。看著患病的她,就像是一個漫長、痛苦的道別。」英國五歲小女童哈德曼(Effie Hardman),患上罕見的致命性神經退化疾病,不能再自己進食、走路、說話或記著簡單東西,身體機能一天較一天差,預料活不過10歲。折磨哈德曼的是隱性遺傳病「貝敦氏症」(Batten Disease),會逐漸破壞神經系統,令身體慢慢衰退,以英國計每年只有5名孩子患上此病。哈德曼曾經學過的事物,如形狀、動物、顏色或數字等也已經不能記著。「她忘記自己最喜愛的食物是香蕉……四歲開始更忘記自己在吃東西,要我們提醒她咀嚼。」母親稱在她三歲時首次出現病癥,有次洗澡時突然暈倒,接受血液測試及磁力共振檢查後一切如常,估計是癲癇症。不過後來情況越趨嚴重,會突然發作暈倒數分鐘,後來才證實是貝敦氏症。此病暫未有根治方法,患者很少可活過10歲,意味哈德曼只餘下數年生命。「她有位健康的弟弟,現在他的成長已經超越了她。看著其他孩子突飛猛進時,哈德曼卻在倒退,這很令人心碎。」不過父母決心不讓哈德曼就此完結短短一生,繼續讓她上特殊學校學習新事物,希望讓她每一秒也活得精彩:「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要讓她充滿笑容。」英國《每日鏡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119/194581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566

勇媽為救五歲囝同美洲獅隻揪

1 : GS(14)@2016-06-20 05:45:13

美國科羅拉多州阿斯彭一個5歲男童,與哥哥在屋外玩耍時,遭一隻美洲獅襲擊,男童母親見狀,不顧安危上前與美洲獅搏鬥,拯救兒子逃出獅口。事發於周五晚上8時,當地警方指勇媽聽到兒子在屋外尖叫「母親衝出屋外,見到美洲獅壓著兒子,立即出手驅逐牠。」結果男童頭部、臉部及頸部受傷,母親手腳亦受輕傷。男童父親駕車送他們到醫院,男童需要留醫,但情況令人滿意,林務局職員稍後找到傷人美洲獅,並將牠射殺。美國《紐約每日新聞》/美國廣播公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620/196619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231

【網上熱話】商場禁五歲童入異性厠所 家長可以點?

1 : GS(14)@2016-12-07 07:41:53

有家長近日在九龍灣某商場廁所門外見到這張告示,隨即在網上親子討論區出post,引起熱烈討論。



近日有家長在網上親子討論區大呻,在九龍灣某商場廁所門外見到一張告示,上面寫着「請勿帶同5歲以上之異性小童進入」,引起很多家長討論,意見正反兩面都有,有人認為家長應訓練年長的孩子自己上廁所,但亦有人認為5歲孩子仍然就讀幼稚園,根本未有足夠的自理能力在外上廁所,我們亦在街上訪問了一些媽媽的看法,當中有人覺得「唔人道」,亦有媽媽會把孩子帶到傷殘人士廁所,她們對香港商場的親子廁所設施又有甚麼意見?全港哪些商場有提供完善的相關設施?立即睇片!



記者:黃子配攝影:劉永發


香港目前只有很少商場在男女廁外設有獨立的親子洗手間。

家長認為,最理想的親子洗手間是內設大人和小童馬桶各一,最好還附有適合小童高度的洗手盆,圖為屯門V city的獨立親子洗手間。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206/1985615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546

花絮:五歲豪粉親身撐

1 : GS(14)@2017-06-10 13:09:52

豪哥嘅球迷眾多,其中年僅五歲嘅嘉軒(圖)着上落場版5號港隊波衫,同家人到場「撐自己人」。年紀輕輕嘅佢好醒目咁話:「我知,今日睇陳偉豪。」原來佢睇本地波已有兩年!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ports/art/20170608/200483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009

【專題籽】孩子挑戰按清單購物 五歲仔孖細妹超市完成任務

1 : GS(14)@2018-02-28 07:36:43

五歲的Adam(左)帶着三歲的妹妹Emma(中)去超級市場購買派對的食物材料,而媽媽Karen會跟在兩兄妹後面觀察。他們可否完成任務呢?

【專題籽:教養之道】港孩經常被人笑甚麼都不會,親子平台「ohmykids」則選擇相信小朋友的能力,舉辦「相信孩子學會」活動。平台逢周三發放新任務,叫怪獸家長放手讓小朋友實行一周一挑戰,證明香港小朋友不是「臘鴨」(垃圾)。記者邀請前港隊山地單車選手Brian Cook一對子女,五歲哥哥Adam和三歲妹妹Emma接受挑戰,跟着清單去購物。


平時Brian已經帶他們上山下海,跳水、50cc迷你電單車、山地單車樣樣齊。膽就夠了,但要記得買甚麼材料,又要抵抗誘惑,第一次獨自購物的小兄妹能否完成任務呢?為了和朋友仔舉行派對,Adam和Emma要買用來製作啫喱糖和紙杯蛋糕的材料,包括牛油、牛奶、蛋糕粉、格格脆、箒喱粉和樽裝水,買齊才算完成任務。去到超市門口,媽媽Karen比他們還緊張,幫他們作最後溫習。一出發,最近門口的是蔬果部,哥哥已被大芒果吸引,好彩他最後都沒有被誘惑,很快找到牛奶和牛油。來到早餐類食品貨架要選購朱古力格格脆時,兩兄妹興奮得失控,妹妹說:「媽媽,你上次說買這個給我的。」哥哥又說:「這個很好味,我想買啊。」媽媽按捺不住說:「好,不過先買完清單上的東西吧!」最後Adam更哭起來,究竟發生甚麼事呢?原來是為了包裝盒上的卡通人物,Emma很快拿起公主款式,Adam則想買《反斗車王》,爸爸笑說:「裏面的材料是一樣的。」

媽媽:最驚喜他自己解決問題

一直在兩兄妹後面跟着的媽媽整體都好滿意他們的表現,給他們90分。哥哥成功買到在貨架上層的樽裝水令她最高興,「覺得很驚喜,我沒想到Adam會自己解決問題。平時他都叫我幫手,今次他一個人搬走阻礙他的六支大樽裝水,再爬上去,我覺得他長大了。」當時記者和攝影師都叫Adam找媽媽或職員幫手,但他成功自己解決問題,原來小朋友的能力真的超過我們所想像的。其實平時爸爸Brian都給很多機會兩兄妹嘗試新事物,Brian分享說:「以上星期打邊爐為例,爐火熄了,要換gas,他們覺得很有趣,問我可否試吓,我便讓他們試。」最後爸爸示範了一次,Adam便懂了,「有時他們真的看一次就行。」Brian的爸爸是軍人,自小讓他從嘗試中學習,六歲已懂得換單車胎,「四歲起,我已經在村內周圍踩單車,爸爸已經說單車爆胎時,要自己修理。」成為父親後,他用同樣的方式教育小朋友,「每件事物都讓他們試,Adam現在也是自己維修單車。有人說我讓他修理單車危險,如果拿着螺絲批周圍篤,當然會弄傷。但我會教他不可這樣,要小心,也教他正確的姿勢,所以從來沒有試過拿着螺絲批周圍碰到別人。」他坦言每次這樣教是麻煩的事,「不過可以令小朋友更獨立,也學習到很多東西,看你覺得值不值得,是家長的選擇。」「相信孩子學會」活動將持續一年,參加者隨時加入,隨意揀選挑戰去完成,鼓勵父母放手讓孩子嘗試。


出發前的家庭會議要商量準備買甚麼食物和飲品。

雪糕和汽水都被Emma打交叉,大家都不可以買。

Adam今年參加爬山越野落山訓練班,是他每星期最期待的時間。


他們八個月大便學習平衡車,曾奪得「新地Baby Rider兒童平衡車慈善賽」冠軍。

主張讓孩子嘗試新事物的Brian坦言這樣教養孩子是麻煩的,不過他們會變得更獨立。

食住奶嘴的Emma幫忙紮營,太可愛了。


媽媽Karen會讓兩兄妹做家務,烹飪、大掃除、洗碗都要幫手。



「相信孩子學會」活動
Facebook:ohmykids記者:列淑華攝影:徐振國(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227/2031599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0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