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一屆立法會開鑼,政黨大洗牌, 議會有唔少新臉孔,就連議會內最肥、最高、最矮嘅議員都大執位。上一屆最高嘅立法會議員,係身高六呎嘅自由黨方剛,不過今屆佢只能屈居第二!上星期四眾議 員企喺政總門外為南丫島死難者默哀,一望之下,嘩!漁農界、民建聯議員何俊賢一枝獨秀,高過身邊嘅馮檢基、葉國謙足足成個頭。原來呢位立法會新丁身高一米 九三、即有成六呎三吋半。 「民建賢」話,佢屋企人唔係特別高,但佢由中二、中三開始飆高,飆吓飆吓,就變成而家咁。佢同記者呻,咪以為高人一等好過癮,其實喺生活上都好唔方便,好 似買衫褲就好麻煩,啱長度又未必啱腰圍,所以好多時佢唯有度身訂做。佢話最慘係以前讀書時,啲枱櫈都唔係設計俾高人坐,所以坐到佢頂手頂腳,好唔舒服。而 家立法會啲座位雖然窄過以前,但點都會好過學校嗰啲枱櫈啩!至於今屆最矮嘅議員係邊個呢?民主黨五呎二吋的高達(李永達)今屆出局,相信佢黨友何俊仁會接 棒,事關仁哥身高唔夠五呎五吋,男人嚟講,已經算矮囉。最肥嘛?自稱二百三十磅(止唔止呀?)嘅金融服務界張華峰當之無愧!其實唔少議員都有大肚腩,但張 華峰「分量十足」,大肚腩達四十二吋(起碼報細四吋),佢咁嘅身形,應該係回歸以來,前無古人啦!唔怪得立法會初哥訓練班時,佢堅持唔肯試坐張櫈,莫非怕 坐唔落?(梁美寶、周展鴻) 唔使週一鑊周一嶽國慶舔雪糕 每逢國慶,高官們少不免要出席各類應酬活動,唔攰死都悶死。但係前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喺呢個卸任後嘅第一個國慶,就過得非常快活喇!記者响國慶日撞到 佢同老婆行山頂,無官一身輕嘅佢,終於可以享受吓公眾假期同二人世界,同老婆拍住拖周圍行,响山頂睇住靚景食晏。食飽飽撩完牙之後,仲要歎番杯雪糕,仲要 係兩公婆食一杯,一人一啖咁,食得幾咁滋味,認真sweet又寫意! 前高官就過得愜意,立法會議員又點呢?今屆首次當選立法會議員嘅田北辰田二少就選擇喺國慶日同朋友high tea。二少竟然唔係喺酒店歎下午茶,反而走咗去茶餐廳,之不過,佢去嘅係中環翠華餐廳,翠華出名貴,佢想洗脫公子形象,都係揀錯地方喇。(林璐菁) 湯家驊何秀蘭傾掂數撐枱腳 泛民主派同建制派呢排展開攻防戰,爭做立法會各個小組委員會嘅正副主席,其中內務委員會主席個位,已經係建制派囊中物,泛民只能爭做副主席,不過,呢個位 竟然都有三個人爭,分別係公民黨湯家驊、工黨何秀蘭同衞生服務界嘅李國麟。上個星期五,泛民一早開飯盒會講數,同一個晏晝,記者竟然撞到湯家驊同何秀蘭响 酒樓撐枱腳。點解兩個咁friend?原來佢哋自以為已經傾掂數,諗住响今屆立法會任期內,輪流做內會副主席,難怪要即刻食飯交流感情啦。不過呢個如意算 盤係咪打得響都成問題,事關建制派講到明一定唔准何秀蘭做內會副主席。究竟建制派點解咁憎何秀蘭,眾說紛紜,不過,記者就好記得,而家代表建制派同泛民協 調嘅葉國謙,就曾經响區選輸過俾何秀蘭囉。(周展鴻) |
美國去年石油日產量增加了超過100萬桶,創下全球之最,這也是美國歷史上的最大增幅。
英國石油公司(BP)發佈的《世界能源統計評估》(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稱,去年美國原油產量跳升14%,至每日890萬桶。這是表明頁岩革命對世界能源市場起到深遠影響的最新一份報告。
BP首席執行官Bob Dudley說:「美國增產是油價未出現大幅上漲的主要因素,儘管世界連續第二年出現重大石油供應中斷。」
去年美國石油日產量增加104萬桶,這超過了1967年增加64萬桶的記錄。
大部分的新產量來自緻密頁岩地層,譬如北達科他州的Bakken頁岩和德克薩斯州的Eagle Ford頁岩。水力壓裂技術的發展已使得這些石油資源得以釋放。
加拿大石油產量也上升了約7%。
北美的石油繁榮,與許多石油生產大國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譬如,尼日利亞和委內瑞拉因油田老化和政治衝突而出現產量大跌。
儘管石油產量上升,但美國仍是一個石油進口大國。不過,目前美國的石油進口量要低於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的任何時期。
但預計美國石油增產只能給油價帶來溫和衝擊。儘管美國是僅次於沙特和俄羅斯的世界第三大原油生產國,但其產量也僅佔世界的約十分之一。此外,美國石油出口限制也弱化了其潛在影響。
美國原油產量增加的同時,把石油從油田運至煉油廠的輸油管道設施未能跟上,這造成了區域性過剩,並壓低當地油價,在俄克拉荷馬州一個主要石油貿易中心的情況就是如此。去年,歐洲基準的布倫特原油均價為每桶111.67美元,相比之下,俄克拉荷馬州僅為94.13美元。隨著更多輸油管道的建成,這一情況將有所改觀。
北美石油供應的增加,使得美國和歐洲更容易對伊朗施加嚴格制裁。BP說,伊朗石油日產量下跌了16%,至370萬桶,這是主要石油生產國中的最大降幅。其他石油市場分析師說,自從去年夏天制裁完全生效以來,伊朗石油日出口量下滑了超過100萬桶。
BP稱,去年世界油價仍處於歷史較高水平。去年的布倫特原油均價為每桶111.67美元,這只比2011年均價低2美元。
世界銀行週三預計,全球油價今年將從每桶105美元降至102美元(該價格為全球基準油價的均價)。世行稱,隨著頁岩油產量增加,油價料繼續下跌。
英國石油公司(BP)12日發佈了最新的《世界能源統計評估》(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本文將與讀者分享其中的一些精彩圖表。
首先是要點:
【石油篇】
截至2012年底,世界已探明的石油儲量達1.6689萬億桶,能夠滿足52.9年的全球生產。
在去年新增的已探明石油儲備中,伊拉克增加了69億桶,是增長最多的國家。
2012年世界石油日產量增加了190萬桶,其中,美國石油日產量增加了100萬桶,是全球之最,也是美國歷史上的最大增幅。相比之下,2012年全球石油日均消費量僅增加89萬桶,歐洲和北美的下滑抵消了世界其他地區的增長。
汽油價格已漲至每桶120-125美元:
1861-2012年的世界油價變動圖:
2012年,全球平均煉油廠利用率略升至82.4%,為自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下圖為去年的世界石油貿易流動,可見沙特仍是世界石油貿易的中心,但美國的地位正在上升。
【天然氣篇】
截至2012年底,世界已探明天然氣儲量達187.3萬億立方米,能夠滿足55.7年的全球生產。但相對於2011年年底的數據,2012年的已探明儲量下降了0.3%,為BP記錄該數據以來的首次下降。
全球天然氣產量在2012年增加了1.9%,其中美國產量增長為最大。去年全球天然氣消費量增加2.2%,低於歷史平均水平。歐盟天然氣消費量降至2000年以來低點。
美國天然氣價格跌至10年未見水平:
下圖為2012年的全球天然氣貿易流動:
從最新的瑞信財富報告來看,俄羅斯從共產主義走向資本主義道路導致史無前例的貧富懸殊。
該國110位富豪持有全國35%的財富,意味著該國貧富懸殊程度為世界之最(剔除富人居住的加勒比小島)。
報告的作者之一、Global Economic Perspectives Ltd的Anthony Shorrocks表示,
幾乎沒有國家像俄羅斯那樣。如果你看俄羅斯人是如何賺錢的,以及那些有必要維繫的政治紐帶,那麼你就知道幾乎沒有什麼地方的情況與俄羅斯類似。
福布斯公佈的數據顯示,俄羅斯有1.43億人口,但只有110個富翁。
瑞信的報告稱,俄羅斯國家財富有1.2萬億美元。如果俄羅斯富翁擁有35%的比例,那麼相當於4200億美元。但顯然這個數據已經有點過時了。
更壞的是,根據瑞信的數據,富人佔據的財富比例幾乎沒有下降。93.7%的俄羅斯成人僅有不到1萬美元的財產。
下圖顯示,從某種角度來看,美國也表現出與俄羅斯類似的狀況。現在我們要記住,美國已經不能算是最平等的國家了,不過情況看起來比俄羅斯要好很多。
當然,我們有必要進一步發出警告。因為瑞士信貸的俄羅斯財富數據並不囊括金融資產。彭博社也曾撰文解釋為何計算財富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工程——特別是在俄羅斯。因為該國的個人財富中不計入物產資產。
另一方面,不平等往往是以收入來衡量的,因為這一數據容易獲悉。然而至少有一項以上數據表現出俄羅斯的收入水平比美國更公平,所以衡量收入是否能更準確的解釋財富分配的情況仍難確認。同時累積財富往往是高收入人群的專利,但是「守財」的代價往往比累財要高得多。
| ||||||
對台灣人來說,世界盃足球賽不只是「每四年解釋一次什麼是『越位』」而已。在這一個月的足球盛事裡,有不少看點也可讓「一月球迷」增廣知識,以下精選世足賽經典「之最」。 傳奇球員》梅西週薪千萬元,克洛澤進球數最多 最高薪球員——阿根廷隊梅西(Lionel Messi):世界盃三十二支參賽隊伍,每隊球員二十三人,在這總共七百三十六名球員中,身價最高的,是效力於西班牙甲級足球聯賽(西甲)巴塞隆納(巴薩)的梅西。他的週薪為二十九萬二千英鎊(約合新台幣一千四百萬元)。 另一名在西甲皇家馬德里踢球、世界盃代表葡萄牙出戰的C羅(Cristiano Ronaldo),則以週薪二十八萬八千英鎊排第二。梅西和C羅的薪資都是稅後數字。事實上他們兩人都與球隊有特別合約,那就是其薪資是以稅後為準。 若以未稅薪資計算,最高薪球員是英格蘭的魯尼(Wayne Rooney)。魯尼效力於英格蘭超級足球聯賽(英超)的曼聯,其週薪三十萬英鎊,不過課稅後收入就比梅西和C羅要少。 在前十名最高薪球員裡,除了梅西與C羅外,還有和梅西同隊的內馬爾(Neymar da Silva),也出身西甲。不過前十名最高薪球員裡,來自英超的最多(六位),這也反映英超乃歐洲五大聯賽(英超、西甲、德甲、義甲、法甲)之首的地位。 進球最多的現役球員——德國隊克洛澤(Miroslav Klose):三十六歲的克洛澤至今參加過四次世界盃,共踢進十四球(至六月十七日為止),是所有現役球員在世界盃進球數最多的。事實上克洛澤若再踢進一球,就可追平世界盃史上進球數最多的巴西傳奇球星羅納度(Ronaldo)十五球紀錄。 克洛澤進球後的招牌慶祝動作是前空翻,不過近年來他比較少做這個動作,原因是他小孩在家裡會模仿而撞壞家具。本屆將是克洛澤職業生涯最後一次參加世界盃,這也是觀眾見證這位活傳奇在世界盃表演的最後機會。 最老的球員——哥倫比亞隊蒙德拉貢(Faryd Mondragon):蒙德拉貢是守門員,在本屆世界盃期間將度過他四十三歲生日。蒙德拉貢早在一九九四年就參加過世界盃,本屆參賽的一些年輕球星,如英格蘭的斯特林(Raheem Sterling),當時甚至還沒出生。 至於本屆世界盃最年輕的球員,則是喀麥隆的奧林加(Fabrice Olinga),只有十八歲又一個月。喀麥隆一直是年輕球員的大戶,在世界盃史上參賽最年輕的前十名球員裡,有四位來自喀麥隆。 最高薪教練——卡佩羅(Fabio Capello):俄羅斯隊教練卡佩羅是義大利人,執教功力被譽為「戰術大師」,上屆世界盃出任英格蘭總教練。在英格蘭鎩羽而歸後,卡佩羅跟著下台,被俄羅斯網羅擔任本屆國家隊教練。他也是本屆世界盃最老的教練,世界盃期間將過六十八歲生日。 在本屆所有隊伍總教練中,卡佩羅年薪最高(一千一百萬美元),和年薪最低的墨西哥隊總教練赫拉(Miguel Herrera)相比,卡佩羅週薪比赫拉年薪(不到二十一萬美元)還高。 焦點球隊》德國最值錢,俄國「純國產」 最有價值球隊——德國:英國勞氏保險(Lloyd's)與經濟商業研究中心,根據球員的薪資與代言收入,估算每個球員的終生職業收入,然後計算出其保險價值。本屆所有球隊中,價值最高的是德國隊,為六億四千萬英鎊(約合新台幣三百二十億元)。第二名是上屆冠軍西班牙(五億九千萬英鎊),英格蘭排第三(五億五千萬英鎊)。 價值最低的球隊是台灣前邦交國哥斯大黎加(一千八百三十萬英鎊)。至於本屆世界盃參賽隊伍中,台灣唯一的邦交國宏都拉斯,價值排名倒數第三(三千四百萬英鎊)。 最多本土聯賽球員的球隊——俄羅斯:俄羅斯參加本屆世界盃的球員,全數來自俄羅斯本國的足球聯賽,是所有隊伍裡唯一一支完全「國產」的球隊。排名第二的則是英格蘭,二十三名球員中,只有一名球員佛洛斯特(Fraser Forster),是來自英超以外的聯賽(蘇格蘭超級足球聯賽)。 本土聯賽球員最少的球隊是波士尼亞、象牙海岸、迦納、烏拉圭。這四支球隊都只有一人在其本國聯賽踢球,其他二十二人全徵召旅外聯賽選手。 平均球員最老的球隊——阿根廷:阿根廷隊此次參賽世界盃的球員平均年齡二十九歲,是所有隊伍裡「最老」的。最年輕球隊則是迦納,平均年齡二十五歲半。事實上迦納在上屆也是平均年齡最年輕的球隊。 球隊平均年齡未必能反映在成績上。上屆南非世界盃中,最老的兩支球隊是巴西和英格蘭,這兩支球隊最後都沒打進四強;而上屆冠亞軍西班牙與荷蘭,當時的平均年齡分別是二十五歲.九歲與二十六.八歲,都算是年輕的球隊。 貢獻最多球員的聯賽——英國:本屆世界盃七百三十六名球員裡,來自英國的聯賽球員最多,共有一百一十四名;來自德國和義大利聯賽的球員比重,則分居二、三名。 以單一球隊來說,本屆參賽球員數最多的球隊是德甲的拜仁慕尼黑,共有十五位球員參賽。拜仁慕尼黑是德甲龍頭,向來是德國國家隊主力。第二名是英超的曼聯(十四位)。 | ||||||
王健林非常善於觀察和反思。在瀋陽項目失敗之後,他主動承擔責任,不僅給商舖客戶退了款,而且因舊的購物中心難以改造而毅然拆掉、重新規劃開發建設,摸索出下一代購物中心的基本模型,為萬達贏得了口碑和商譽。
萬達管理的秘訣是其發明的「模塊化管理」,在模塊化管理體系的支撐下,萬達就像一台設計精良的機器一樣,雖然公司離職率很高,一些項目上的高管如走馬燈似地更換,但整個公司仍能保持有序、高效地運作。
在萬達的商業模式中,關鍵成功要素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 與政府等公共關係的經營與維護;2. 井井有條、環環相扣的資金運作方式;3. 龐大而和諧的商業生態系統。
2013年,萬達集團營業收入有望突破2000億元,成為中國民營企業中的佼佼者,萬達的董事長王健林也成為中國首富。
很多人對萬達有不同的看法,如有人怒斥其為「土豪」—以26億美元收購美國AMC院線、以1.72億元從海外買下據說是畢加索的一幅不知名的作品;有人對其百貨業務不屑一顧,戲稱其為「中老年百貨」;有人對其大手筆進軍文化、旅遊產業,開發長白山、武漢漢街、青島影視城等褒貶不一;有人對其以「大數據」為噱頭的電商業務充滿疑慮;街頭巷尾的人們在茶餘飯後談論著王健林與馬云的1億元賭注(已經以王健林「毀約」而終結)……
儘管如此,不可否認的是,每年接近20座萬達廣場在全國各地如雨後春筍般開工、開業,而且「開一座火一座」,正如萬達廣告所說「萬達廣場就是城市中心」。很多供應商,包括一些國際一線品牌,都長期跟著萬達走。
萬達已成為中國商業地產第一品牌、亞洲最大的不動產企業、亞洲最大的滑雪場、中國最大的文化企業、亞洲最大的商業管理企業、全球最大電影院線運營商、中國最大的五星級酒店品牌管理運營公司、中國最大的連鎖百貨企業之一……
萬達取得的這些成績是實實在在的。以我長期從事管理研究工作以及曾經在萬達工作的經歷來看,萬達取得這些成績並非偶然。
一、王健林
每一個成功企業的背後都有一個偉大的企業家(創始人):聯想有柳傳志、海爾有張瑞敏、華為有任正非、蘋果有喬布斯……是的,萬達有王健林。
事實上,管理學家吉姆·柯林斯在《從優秀到卓越》一書中總結了一些長期卓越企業的成功經驗,發現這些企業都有偉大的領導者(柯林斯稱之為「第五級領導人」)。換言之,先有成功的企業家,才會有成功的企業。企業家的高度、格局決定了企業能取得多高的成功、多大的格局,企業家的瓶頸就是企業發展的瓶頸。
在業界和萬達內部曾流傳著一句話:「在萬達,只有一個大腦,那就是王健林。」這句話雖然有些誇張,但誰也無法否認王健林對萬達的影響。
儘管每個人都是複雜的、有多面性,且人無完人,但綜合各方面的信息,我認為,王健林的確堪稱一位優秀的企業家,他具有下列四個特點,也正是這些特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萬達今天的成績。
第一,王健林出身軍旅,具有旺盛的精力、規律的生活,並且一心撲在工作上。據報導,王健林的私生活不像一些地產大亨那樣充斥著各種花邊。他每天7點上班,5點下班,除了喜歡唱歌,沒有更多愛好,他甚至很少上網,連一個不加V的微博都沒註冊過。據萬達內部人員透露,王健林週末也常常在公司加班、開會、審圖,甚至堪稱「工作狂」。
第二,也許是因為出身軍旅,王健林具有並要求各級下屬具有超強的執行力和速度。在萬達,執行力強是其企業文化的突出特點之一,包括「說到做到、算到拿到、獎罰分明」。無論是日常工作溝通還是每月一次的例會,都可以讓人感受到管理中濃重的「軍事化」色彩。按照萬達的「模塊化管理」,每一個萬達廣場建設的每一個步驟、每一項工作都有明確的時間、目標、質量要求和責任崗位、責任人,而且由計算機系統來管理;一有延誤跡象,就會亮起「黃燈」,而如果業績未達標,上級幾乎馬上就會問:你行不行?不行,讓別人來幹!
第三,王健林具有清晰的頭腦,善於抓住每一個機會。在2013年一篇講話中,王健林回顧了萬達的四次轉型,其實在每一次轉型背後都隱藏著王健林對未來的洞察力和市場機會的把握。例如,王健林下海時,抓住了舊城改造的機會,進入尚未紅火起來的房地產行業。之後,又較早轉型進入商業地產、商業、酒店及旅遊、文化產業。這都體現了王健林敏銳的商業頭腦。
第四,王健林具有超強的學習力和創新思維。在一次電視訪談節目中,王健林曾提及,自己在當兵時,為了吃飽飯,他不像其他人一樣,一開始把飯碗盛滿,而是先盛半滿,很快吃完之後再去盛一滿碗。這雖然是一個很小的例子,但能反映出王健林具有創新思維、敏銳的觀察和行動力。同樣,在承接舊城改造時,他率先推出了誰先搬遷、誰有更大回報的機制,很快就完成了拆遷,並採取差別化定位策略、在設計、施工和營銷等方面勇於創新(如率先採用當時東北很少使用的鋁合金窗、每戶安裝防盜門、設計了明廳、配備洗手間等),獲得極大收益,北京街小區1000多套房子兩個月全部賣完,而且均價達到1600元,創造了當時的記錄。企業獲得近1000萬元利潤,賺到了第一桶金。
王健林善於學習,還體現為他非常善於觀察和反思,例如他從購物中心的人流動線中悟出了「中國人喜歡吃」這一樸素的道理,並把餐館放到萬達廣場的頂層,從而形成「瀑布式人流」的動線設計原則;在瀋陽項目失敗之後,他主動反思並承擔責任,不僅給商舖客戶退了款,而且因舊的購物中心難以改造而毅然拆掉、重新規劃開發建設—雖然當時虧損了15個億,但太原街萬達廣場2009年重新開業後生意興旺,不僅實現了長期的盈利、摸索出了下一代購物中心的基本模型,更為萬達贏得了口碑和商譽。
二、模塊化管理—對地產建設項目的高效集中管控
萬達管理的秘訣是其發明的「模塊化管理」,這也是集團垂直管控眾多項目而不失控、並保持較高效率的重要原因。
雖然「模塊化管理」並不是什麼新鮮玩意兒,從本質上看,就是縱橫交錯的項目管理方法論在商業地產建設中的應用:從橫向上看,萬達把項目的建設從拿地到滿鋪開業分為籌備、摘牌、交地、四證等12個「階段」;從縱向上看,萬達從項目管理到銷售、財務、成本、人力資源、採購、規劃設計、工程、招商、質量、安監等多個「條線」,對各個項目實施高度集中控制的運作管控模式。在每個階段,各個「條線」幾乎都有明確的任務、目標、職責分工以及質量要求。從縱橫兩個維度組合起來,就構成了由318個「節點」組成的模塊化管理體系。
儘管如此,很多公司也曾試圖推行類似管控模式,但萬達在執行「模塊化管理」方面做到了嚴格執行到位,並不斷改善、日趨精細化,這才是其真正的成功要素。
一方面,如上所述,萬達的管理中有「軍事化」的基因,在推行模塊化管理的過程中,萬達從如下五個方面設計了相關的配套措施,確保嚴格執行到位:
(1)萬達自主開發了模塊化管理的IT系統,只要把某個萬達廣場的啟動時間或計劃開業時間輸入進系統,就可以推算出各個節點的啟動和完成時間,通過公司內部網,讓每個相關的部門和個人都知道什麼時間做什麼事;
(2)萬達內部有覆蓋全國各個萬達廣場的視頻監控系統,可以隨時抽查各項工作的真實狀況,做到「不留死角」,不給員工「犯錯誤」的機會;
(3)每個月,全國各個萬達廣場項目公司的總經理、銷售、財務、工程、設計等分管領導,都要集中開月度例會,進行情況通報和工作部署,做得好的進行經驗分享,做得不好的要進行檢討,甚至通報批評;
(4)把模塊化管理與責任人的績效掛起鉤來,並有明確的規定與公式來計算獎懲,而且力度頗大,極大地調動了執行者的責任心與積極性;
(5)儘管每個項目都會有其特殊性,一些任務也難免無法如期完成,但萬達文化中強調積極主動、克服一切困難、不接受任何藉口,如果你完成不了,馬上換人。當然,對少量的特殊情況,及時向上級說明或申請,也可能會得到寬限或對計劃、方案做出調整。
另一方面,萬達通過不斷摸索和改進,使其模塊化管理日趨精細化、嚴密。在這方面,集團有專門的部門負責推行和監控模塊化管理的實施,對各項工作都做出了明確的質量標準,也會定期進行修訂和補充;同時,由萬達學院和商業地產研究部等牽頭,都每個萬達廣場的建設與運營進行復盤、經營品質評審,總結經驗、教訓,發現共性的問題、待改進的「漏洞」或「短板」,不斷優化。
在模塊化管理體系的支撐下,萬達就像一台設計精良的機器一樣,雖然公司離職率很高,一些項目上的高管如走馬燈似地更換,但整個公司仍能保持有序、高效地運作。就這樣,萬達集團每年有近20個萬達廣場開工、建設,大多數都能如期開業,而且有的項目從拿地到滿鋪開業只用了10個月甚至更少時間(如廣州白雲萬達廣場,11個月實現40多萬平方米商業建築整體竣工開業;武漢中央文化區,10個月實現十幾萬平方米商業竣工開業),的確令人稱奇。
三、商業經營與管理—把握商業的本質
萬達用「模塊化管理」管住了萬達廣場的建設,接下來更長期、持續的「商業經營與管理」(萬達內部通俗地稱之為「商管」)是萬達另外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換言之,如果萬達不能把建成的萬達廣場經營好,萬達這台高速運轉的機器就可能會出故障,甚至累及整個體系的運轉。
這一點兒也不是危言聳聽。因為萬達的發展靠的並不只是其自身,歸根結底離不開眾多的消費者、合作商家和商舖投資人—只有大家都得到實惠、需求得到滿足,萬達所營造的龐大「商業生態系統」才能得以生生不息;此外,萬達之所以能保持高速成長,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正是「萬達廣場,開一座火一座」的實力與口碑而給它帶來的對地方政府的吸引力和談判實力。
因此,萬達在商業經營與管理方面也非常重視,不僅有專門的「商管系統」,而且由商業地產研究部等部門對商業經營與管理進行研究。實際上,在萬達發展的早期階段,王健林本人通過觀察、琢磨,研究商場的人流動線、旺鋪和冷鋪的經營策略、廣場業態組合、品牌落位以及促銷活動安排等,也體現了他對商業經營與管理的重視。
四、商業模式
如果只有項目建設與商業經營方面的專業能力,萬達也很難取得今天的成績。在這方面,我個人認為,萬達另外一個不為人所熟悉的成功因素,是王健林精心設計的、精巧的商業模式,可以並不多的資金啟動大規模的投資建設,實現超常規發展:2011年,集團營業額不到1000億元;2012年,預期目標是1200億元,實際完成1417億元,淨利潤超過100億元;而2013年,集團營業額有望突破2000億元,利潤140億元。
在萬達的商業模式中,關鍵成功要素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 政府關係
在很大程度上講,萬達的成功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如前所述,因為萬達廣場能為地方(不少是二三線城市)帶來國際一線品牌、豪華的五星級酒店和嶄新的「城市中心」,而且萬達廣場有「快速建成」(這一點對很多官員來說很重要)、「開一座火一座」的口碑,因此,一些地方政府主動找上門去、希望和萬達合作,並為此開出了優厚的條件。這不僅降低了萬達項目運作的成本,而且為其高效運作(包括建設、銷售等)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不僅王健林本人擅長於政府與公共關係的經營與維護,萬達集團也專門設有相關部門負責選擇項目、「拿地」、與政府談判、協調拆遷與建設、「取證」等事務。在這方面,萬達的確是「專家」。
2. 資金運作
萬達的資金運作也是一個設計精妙、運作井井有條、環環相扣的體系,令人拍案叫絕:
(1)由於前期有了政府的支持,萬達只需支付不高的「拿地」成本,就可以啟動建設;
(2)由於和國有大型建築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夥伴,對供應商有較強的談判實力,部分工程建設資金可以讓合作夥伴墊付;
(3)由於萬達有大量的自有物業,與銀行有著長期良好的關係,可以輕鬆獲得大量優惠的銀行貸款;
(4)一旦達到預售條件,萬達可快速將城市綜合體中的商舖、寫字樓、公寓或住宅等出售,實現資金回籠(在有些項目上,這些收入都能打平成本、支付工程款和銀行貸款,從而為盈利奠定了堅實基礎);
(5)由於萬達廣場的品牌、口碑和實力以及萬達與銀行的良好關係,可以協助商舖、公寓等購買者、投資人申請貸款;
(6)一旦廣場建築封頂,萬達就可以申辦產權證,從而向銀行申請抵押貸款;
(7)等到廣場開業,合作品牌/商舖的租金、管理費、萬達自有的百貨、酒店、院線、娛樂等業態的營收,就可以實現「細水長流」。
就這樣,萬達就能以不多的資金實現跨越式、超常規、滾動式發展,屢屢有投資幾十億、數百億的項目啟動,加上前面所述的運作體系以及其他風險管控措施,萬達甚至可以做到「遊刃有餘」。
3. 商業生態
以萬達廣場為平台,萬達一頭連著消費者,一頭連著合作夥伴(包括銀行、建築企業、政府、商家和投資人等),構築起來一個龐大而和諧的「商業生態系統」,各司其職、各取所需:
消費者:因為萬達廣場有一線品牌、購物環境好、位置不錯(如位於市中心等)以及便利性(「吃喝玩樂一站式購物、消費、娛樂」),因而可以吸引到較大的客流(除少數廣場之外,大多數萬達廣場都有不錯的客流量);
合作商家:因為萬達廣場具有良好的形象、環境與定位、有大量的客流,能為商家創造更多的生意,賺到更多錢,所以很多合作商家長期與萬達保持緊密的合作關係,甚至「跟著萬達走」(包括一些國際奢侈品品牌);同時,萬達也對合作商家實行統一管理、區別對待,設定了明確的准入條件和考核標準,並建立起來龐大的品牌庫制度,劃分為三六九等,實行不同的合作政策與管控模式;
建築公司:因為萬達信譽好、項目多,國有的中建系統下屬幾家公司長期與萬達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並可為其墊付建設資金或在付款上給出更好的條件;另一方面,因為這些大牌的建築企業也可以保障工程進度與質量,實現雙贏和共同發展;
供應商:由於項目眾多,萬達對供應商有很強的議價實力,公司內部有明確的採購規範和制度,如對大宗、高價值商品進行全國集中招標;對特殊商品或低值易耗品,可由項目公司當地採購等,既做到了有效管控,又不失靈活性;同時,萬達對供應商也有明確的要求、考核與淘汰制度。
正如馬云的阿里巴巴(淘寶和天貓)經營著線上的平台,王健林的萬達也經營著線下的平台,二者都是一個商業生態系統。按照現在頗為流行的「平台戰略」,這樣的商業模式是非常具有威力的。只要不發生重大的變故,萬達就能長期保持持續發展。
事實上,在萬達建構起來以實體的萬達廣場為支撐的商業平台之後,它自身可以在此基礎上拓展文化娛樂、旅遊等相關產業,構建起更為龐大、健全的商業價值鏈。從種種跡象來判斷,萬達目前正處於這個轉型過程之中。
五、風險管控
如果離開了執行力,再好的商業模式也只是空想—如上所述,萬達的成功,依賴於這兩方面都做得不錯。同時,任何商業都不可能完全按計劃推進,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風險。在風險防範和管控方面,萬達也建立了相對健全的體系,有一些獨到的做法。
首先,萬達通過集中管控,包括財務核算與管理、成本控制、採購體系與規範等,來控制成本;
其次,萬達實行嚴格的流程管控體系,非常注重制度建設,經過20多年的積累,已經建立了非常具體而實用的制度,各項制度的彙編多達好幾本書、近200萬字;同時,公司每兩年都會對制度進行一次修訂,從9月份開始,到12月完成,歷時3個月,力求不斷改進、完善。例如,萬達員工入職後需自己墊付資金、購買辦公用機,並對什麼級別的員工需購置的筆記本價格在什麼範圍內都有明確的規定。
第三,為了配合各項制度的實施,萬達集團內部的OA系統非常複雜,很多事項都需要向多個部門申請或通報,一些涉及成本支出的申請流程很長,手續繁多,甚至已經到了繁瑣的地步。以上述員工購置辦公用機為例,員工轉正之後可申請按一定標準報銷,而這一事項,雖然有明確的標準,但在OA中的流程甚至需要集團主管副總裁批准。
第四,萬達內部有直接向總裁匯報的審計部,集團層面有專門的安監、質控部門,負責相關事項的檢查、稽核、審計,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對於一些涉及廉政方面的事件,甚至會召開全公司會議進行通報。
總結:萬達的成長引擎
內部高管揭秘萬達運作
綜上所述,萬達的關鍵成功要素包括:
1. 一把手的領導力
2. 組織學習能力
3. 嚴格的管控體系
4. 超強的執行力
5. 高效的商業模式
6. 商業生態系統
7. 風險管控體系
這些要素相互搭配、彼此依賴或增強,構成了一個環環相扣的增長引擎,如同滾雪球一樣,推動著萬達滾滾向前。
在上圖中,共有5個增強回路,分別對應者本文分析的萬達的核心能力與關鍵成功因素:
★ R1反映的是萬達成立至今、以商業地產開發為主業的發展格局—項目越多,資金實力越強,對各方的吸引力越大,新項目(「拿地」)也就越多,從而導致項目更多。
★ R2反映了萬達通過項目鍛鍊、總結復盤,不斷完善制度與管控體系,同時依靠超強的「執行力」,不斷提升「內功」,不僅加速了項目開發速度,而且降低了風險,使得R1的循環得以有效運作;
★ R3反映的是萬達依靠上述實力,獲得了很多合作夥伴的信任與穩固的長期合作關係,從而獲得了地方政府的青睞,不僅增加了萬達「拿地」的機會,降低了拿地的成本,也會進一步增強自身的實力,從而進一步鞏固與商業合作夥伴和地方政府的關係;
★ R4反映的是萬達憑藉強有力的商業合作夥伴關係和商業經營管理能力,可以因其便利性、定位、購物環境等條件,獲得消費者的青睞,產生很旺的「人氣」。說到底,這是萬達發展的根基。
★ R5反映的是萬達憑藉現有產業優勢基礎,可以進一步拓展文化娛樂、旅遊產業,從而擴展「商業帝國」版圖,打造更為穩固的商業價值鏈,實現更長期、持續的成長。
需要說明的是,本圖做了適當簡化,未充分展開其他一些因素(如一把手的領導力、萬達和銀行、建築企業等的合作關係以及萬達的風險管控體系等);同時也未涉及潛在的影響因素—事實上,任何成長過程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限制因素,萬達也不例外。
在我2009年出版的《系統思考實踐篇》(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一書中,我曾提出,對於企業家來說,核心任務有兩項:一是設計或找到企業的「成長引擎」,推動並維持它的有效運轉,以推動企業的成長(「陽」);二是預見或識別影響「成長引擎」運轉的潛在挑戰與風險(「陰」),採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化解它們的不利影響,正如《周易》云:「一陰一陽之謂道」。在我看來,這就是企業家的領導力之所在。
從萬達的案例來看,王健林做到了這兩點。這可能也是萬達成功的根本原因,也是萬達未來發展的關鍵。
英國8月房屋要價降幅創同期紀錄最大,其中倫敦房屋要價環比下跌5.9%,創逾六年來最大跌幅,又一跡象顯示倫敦房產市場正在降溫。(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地產網Rightmove Plc公布數據,倫敦8月房屋要價環比下降5.9%至55.2783萬英鎊,創2007年12月以來最大跌幅。而8月英國房屋要價環比下跌2.9%,創同期降幅紀錄。
通常而言,夏季是英國房產需求淡季。Rightmove表示,今年房屋要價跌勢較預期更甚。而英國央行行長卡尼引入的更嚴格按揭貸款規則,和市場對高利率的預期均給房產市場施壓。
Rightmove主管Miles Shipside表示,因按揭貸款成本上升、監管更為嚴厲,買方和賣方都對個人財務狀況愈發謹慎。這限制了買家支付的意願和能力,也幫助降低了賣家對價格的預期。
倫敦房價跌幅最大的要數一些價格相對較貴的地區,包括肯辛頓、切爾西、卡姆登、哈默史密斯和富勒姆。
在一些所謂的“百萬英鎊”地區,肯辛頓8月房屋要價環比跌7%,均價降至220萬英鎊,同比跌1.4%;卡姆登環比跌7.2%。
Shipside表示,高端房賣主是最為“酌情”決定的一群人,所以他們能等到一年中交投最活躍的時間入市。因此該趨勢給倫敦高價住宅地區房價構成的打壓更大。
ProShares Ultra Bloomberg Crude Oil 基金價格走勢
追蹤原油價格走勢的基金受到兩年來最大程度的熱捧,投資者認定原油價格必然會從熊市中反彈。
彭博數據顯示,在美國上市交易的四只規模最大的石油上市交易產品(ETP)本月截至20日流入資金總額達到3.34億美元,創出了2012年10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包括United States Oil Fund和ProShares Ultra Bloomberg Crude Oil在內的這四只ETP的流通股數量已增至5530萬股,創下九個月高點。
作為美國市場和全球市場基準的西德克薩斯中質油(WTI)和布倫特原油(Brent crudes)的價格各從6月份高點下跌20%以上,按通常定義由此進入熊市,不過最近資金開始源源不斷流入上述產品的基金。包括法巴和美銀在內的多家銀行已發出了原油市場頹勢可能很快就會過去的預測。
追蹤WTI油價的United States Oil Fund昨日上漲0.5%,今年以來下跌了11%,追蹤Bloomberg WTI原油分指數的ProShares fund昨日上漲1.3%。今年以來下跌了17.5%。
“有些投資者就喜歡接下落的飛刀,”舊金山ETF.com的首席投資官Dave Nadig昨日表示。”看著眼下石油市場正在發生的一切,你可以想都不想地說’到了一定時候總要見底’。許多投資者依然認定油價的長期趨勢必是要上百。”
昨日紐約市場WTI期貨上漲10美分至每桶82.81美元,之前該合約價格曾在10月15日創出每桶81.78美元的2012年6月以來最低水平。倫敦市場布倫特原油價格昨日上漲82美分至每桶86.22美元,之前它也曾在10月15日創下每桶83.78美元的四年低點。
Tyche Capital Advisors基金經理Tariq Zahir表示,“大家都想在這個價位抄底,ETF是購買石油最簡單的方法,所以你看到了大量的資金流入。油價下跌的有點太多,太快。”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