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7-21 AD
| ||||||
睇上市公司通告,一般嚟講,除咗盈利警告,會令人有少少唔安樂嘅,應該就係換核數師!大家都知核數師對公司盤數,理論上同邏輯上都應該係最清楚嗰個,佢哋份報告更加係盤數嘅指標,換親核數師,通常無好嘢! 不過凡事有例外。噚日華華睇港交所通告嗰陣,見中亞能源(850)通過換核數師,即刻開出嚟『目及』『目及』,換出邊個並唔重要,見到佢換入德勤,先至係重點!財圈界係人都知,有四大會計師樓之一做公司核數師,係幾咁有代表性呢! 咁點解華華會咁留意850換核數師呢?事關佢哋喺今年1月,副主席兼營運總裁鄺社源惹上官非,畀兩個響07年曾經幫佢搞天然資源生意嘅人入稟追佢100萬銀,因為雙方曾經協議可以平分鄺社源響新業務得到嘅收益……唔知換核數單嘢,同呢單官司又有冇關呢? 李華華 |
本月24日-29日,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個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上合組織)7000多名軍人將在內蒙古呼和浩特的朱日和訓練基地舉行聯合反恐演習“和平使命-2014”。(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目前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的空軍戰鬥群已進駐中國空軍某機場。中國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今天表示,中國空軍派出殲-10、殲-11、殲轟-7、空警-200等7型23架飛機和數輛傘兵戰車參加三個實兵行動演練。
據俄新社報道,作為軍演的部分行動,俄羅斯將在里海北岸城市阿斯特拉罕(Astrakhan)地區測試S300與S400防空導彈系統。
印度尼西亞的《雅加達郵報》的報道提到,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UTAS)政治與國際關系學系主任Matthew Sussex評論上合組織此次軍演:
反恐任務動用主戰坦克是很少見的。這次軍演聲稱,要設法聯合演練各成員軍隊的協作,以滿足任何可能發生的不測之需。這種不測換句話說就是戰爭。
此次軍演總導演、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王寧本月18日接受新華社采訪時稱,這是首次全程在中國舉行的聯合軍演,參演五國分別派出了副總長或軍區指揮員組成聯合導演部,並首次由中方擔任總導演。
王寧介紹,參演7000多兵力之中主要包括陸軍、空軍和特戰、空降、電子對抗等部(分)隊,共動用各型裝備440多臺套,是上合組織歷次聯演中動用兵力裝備最多、運用新型作戰力量最多的一次。
上述《雅加達郵報》報道回顧了今年5月中俄海軍首次在靠近中日爭議的釣魚島附近海域舉行聯合軍演,稱中國已經將更充分地做好戰鬥準備置於優先地位,俄羅斯則是啟動了冷戰以來規模最大的軍隊整頓。
以下為參加此次軍演的中國殲-11戰機資料圖。圖片來自《解放軍報》。
以下為同樣參加軍演的中國殲轟-7戰機資料圖。圖片來自《解放軍報》。
以下今年5月中俄海軍軍演的圖片來自新華社。
以下俄羅斯S-400“Triumph”防空導彈系統圖片來自俄新社。
中國向中亞國家的大戰略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之中。塔吉克斯坦經濟副部長表示,中國將在未來三年時間內至少向該國投資60億美元。
塔吉克斯坦經濟副部長Jamoliddin Nuraliev在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表示,中國將在未來三年向該國投資至少60億美元。60億美元的規模達到了塔吉克斯坦2013年全年GDP的三分之二;亦是該國平均直接外資投資規模的40倍。
分析人士表示,中國的經濟觸角正在向中亞的前蘇聯國家延伸。中亞地區的天然資源和屏障作用對於中國而言都具有相當的戰略意義。
對此,塔吉克斯坦總統女婿Dushanbe認為該國需要中國的投資以減少俄羅斯經濟放緩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但是該國對中國的過度依賴也值得關註。
塔吉克斯坦地處中國、俄羅斯和阿富汗三面環繞之中,人均GDP規模僅有1037美元。主要經濟拉動是來自於國外務工者(大多數是在俄羅斯打工)所寄/帶回的現金。受到西方國家經濟制裁的影響,俄羅斯本身的經濟狀況每況愈下,塔吉克斯坦也因此受到嚴重拖累。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今年首季度該國GDP出現回落跡象,為2009年以來首次。
與此同時,塔吉克斯坦2014年的通脹率已經飆升至5.4%,遠高於去年的2.5%。從俄羅斯進口產品的價格增長是通脹走高的重要因素。經濟學家認為俄烏沖突在未來數月都難以得到完全解決,由此所帶來的經濟壓力也不會很快消除。
事實上,中國在中亞的戰略一直處於進行狀態之中。目前哈薩克斯坦全年近四分之一的原油產出由中國公司創造;在土克曼斯坦,中國國有能源公司已經取代了俄國公司Gazprom,成為了該國最大的天然氣買家。
不過對於塔吉克斯坦當地人而言,中國的投資並非都是好事。一位首都杜尚別的商人表示,“在中國人拿走了他們想要的東西之後,我們還會剩下點什麽?”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本帖最後由 優格 於 2015-6-5 19:12 編輯 中亞之行:那些散落在絲綢路上的明珠 作者:一笑 編者按:除了股票,還有詩和遠方。隨著“中國神車”的回歸,一帶一路再次成為大家議論的焦點。本期港股那點事特別分享會員一笑一家人複活節期間中亞之行的遊記,與他們一起領略散落在絲綢之路上這些古代明珠的風光。 一.意外的行程 每年的複活節前後是個長假期,全家一般會選擇出遠門。今年的複活節最初是想去非洲的馬達加斯加。花了幾周終於找好了合適的地面導遊,設計了行程,一路的租車,酒店和機票也都安排妥當,可以說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了。幾乎就在出機票的前夜,馬達加斯加發生了政變,權衡半天只好另尋目的地。 太太說,既然最近我給女兒講了不少成吉思汗和馬可波羅的故事,何不去中亞地區旅遊。我的第一念頭是, 新疆和蒙古都去過了,中亞有什麽新鮮東西可看呢?第二個問題是,從香港出發經漢城轉機去塔什幹的中轉銜接很長,我們以前去不發達地區都是跟旅行團才去,所以有點擔心自由行去中亞會不會是花錢買辛苦。但是,4-5月份和10月份的確是訪問中亞的最佳時段。本來嘛,中亞是地球上最遠離大海的一片土地,全年氣溫的高低變化十分誇張:冬天能到零下30度,夏天高達50攝氏度。至於機票後來也找到個解決辦法,從廣州經過烏魯木齊到塔什幹,南航有方便的銜接。就這樣,半信半疑之中,我們定下了此行。 二.中亞 ![]() 中亞(中亞細亞)就是亞洲中部地區,一般指的是中亞五國: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斯坦。更廣義的定義,中亞還包括阿富汗,中國的新疆地區,以及蒙古,巴基斯坦,印度和伊朗諸國的部分地區。中國古代稱這一帶為“西域”。我們這次旅行去的是前面提到的中亞五國里的頭三個國家。 從廣州橫穿中國大陸到烏魯木齊需要5小時的航程,從烏魯木齊到中亞的交通樞紐塔什幹倒只要飛3個小時。著名的絲綢之路,從西安經中亞到地中海的東岸,其中約有一半的里程是在中國境內;而中國境內的絲綢之路,新疆占了其中的一半,不去新疆是難以體會中國疆域之廣闊的。不過,由於假期有限,這次只是路過新疆而已。 三.塔什幹(4月10日) 我們行程的第一站是烏茲別克斯坦的首都――塔什幹(Tashkent)。從烏魯木齊去塔什幹的飛機滿載了回鄉的中亞旅客,他們每人都帶上飛機很多件大大小小的中國商品:熱水器,電視縈屏,布匹,工具,等等。有位乘警在指揮乘客把沒法裝入行李箱的對象堆放在飛機前排座位前的空間,忙個不亦樂乎。這位乘警和我們正好是鄰座,當他了解到我們三人是去旅行,就有點詫異地問:你們要是想去看清真寺,幹嗎不去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呢,中亞沒啥可看的。落地前,他還說,中亞地區很亂,機場也毫無秩序可言,行李經常需要等幾小時才能出來;沒有上鎖的行李,難保不會被人偷盜。我心里咯噔一下,完,我們有個箱子就沒上鎖。 行前,我們聯系了塔什幹當地的旅行社,旅行社出具的邀請信經烏國政府認證之後,便可以作為落地簽證的依據,所以我們在塔什幹機場進關還算順利。見到行李也很快安全到達,心里一塊石頭落了地。 烏茲別克斯坦是中亞五國中人口最多的國家,總人口約2600萬。它是世界上僅有的兩個雙重內陸國家之一(另外一個是歐洲小國列支頓士敦),也就是說,它所有的鄰國也是內陸國家。 首都塔什幹是中亞最大的城市,大約有300萬居民,它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城。盡管塔什幹名聲不小,但由於在歷史上多次遭受毀滅性的打擊,它保留到現代的古跡不算很多。我們在塔什幹只停留了半天,走馬觀花式地參觀了當地的大巴紮(集市)和兩處16世紀的清真寺遺跡,就坐車前往中亞名城撒馬爾罕。 四.撒馬爾罕 (4月11日) 19世紀末的英國詩人James Elroy Flecker曾有如下詩句描述撒馬爾罕(Samarkand)這座中亞最負盛名的古城: We travel notfor trafficking alone By hotter windsour fiery hearts are fanned, For lust ofknowing what should not be known We make theGolden Journey to Samarkand. 千里迢迢何止僅僅是為了交易 熱風煽起一波早已燃燒的心瀾, 沖動全為了知道不該知道的事 金色之旅將我們帶到撒馬爾罕。 由於它在絲綢之路上的中樞位置,撒馬爾罕早在公元前三世紀就是個頗為繁盛的城市,我國在隋唐時期稱它為康國。撒馬爾罕曾經是中亞古國花剌子模(Khorezm)的首都,在13世紀初被成吉思汗攻破後慘遭屠城。 撒馬爾罕的聲名主要來自於帖木爾(Timur)在14世紀下半頁以它為首都建立的一個龐大的帝國。 帖木爾(1336-1405)自稱是成吉思汗第7代後裔,但是,很多史家認為他更可能是以突厥血統為主而非蒙古人。他有個妻子倒的確是“一代天驕”的後代,所以,稱為成吉思汗的外子一系更為準確。在他長達40多年的征戰生涯中,帖木爾不僅收編了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國的後繼國的領土,如西察合臺,東察合臺,伊爾汗國,金帳汗國等,帖木爾大軍的鐵蹄(帖木爾在本地語言中是“鐵”)還攻陷了伊朗,阿富汗,印度,敘利亞,東歐等地。 我們在撒馬爾罕參觀的第一個景點是帖木爾的皇陵(Gur-e Amir Mausoleum),那里葬有帖木爾,他的兩個兒子,兩個孫子,以及他的一位導師。 ![]() ![]() 這處建築本來是為他的長孫(這位指定的繼位人先於帖木爾而死)所建的,帖木爾本人在家鄉另建有為自己準備的陵墓。但是,當帖木爾本人死於1405年2月時通往家鄉的道路被大雪封住,所以撒馬爾罕成了他最後的安身地。帖木爾的墓是以一具深綠色的玉棺為標誌的。據說,一生殺人如麻(有的估計高達1900萬之多)的帖木爾曾告誡後人,誰要是膽敢開啟他的棺木將會遇到比他還兇猛的敵人。1941年6月21日,帖木爾的棺木被蘇聯的一個考古隊開啟,遺骨被運往莫斯科做分析; 次日, 納粹希特勒開始大舉進攻蘇聯, 這場戰爭持續了4年,期間蘇聯軍民死亡人數不下2500萬。看來,“玉棺之咒”不是玩笑之事。 隨後,我們前往撒馬爾罕的中心廣場(Registan)。這個廣場的周圍有三座富有紀念碑意義的建築,它們同時也是宏偉的宗教學院(madrasah):坐北往南看,左手的那座是帖木爾的孫子兀魯伯(Ulugh Beg)在15世紀初建造的, 右手和中間的兩座是由烏茲別克族的昔巴尼王朝(Shaybanids)的國王在17世紀上半葉建造的。烏茲別克族的祖先是遊牧民族,他們在16世紀初結束了帖木爾所建王朝對本地區的統治,現代烏茲別克斯坦的民族構架基本是那時奠定的。每座宗教學堂面對廣場的正門都是高約35米的方形結構,其正面和側面都裝飾帶有各種彩色的幾何圖案的瓷磚,正門的兩側有穆斯林建築典型的暸望塔(minaret)。雖說到訪撒馬爾汗之前就知道它的盛名,實地見到這組精美宏大的建築群我們都不由得張口瞠目,仰視良久。穿過拱型門洞,里面是個由約二十米高的雙層結構圍住的庭院。當初這里是最高的宗教學府的所在地,樓下用作教室,樓上則是師生們的宿舍。 在撒馬爾罕眾多的清真寺(mosque)中,有一座是以帖木爾的“中國皇後”(可能是維吾爾族)Bibi-Khanym命名的。 Bibi-Khanym Mosque是在1399年帖木爾攻克了印度的德里之後建造的,據當時駐撒馬爾罕的西班牙使者記載,戰利品中光是寶石就用了90頭俘獲的大象才能運回。關於這個建築,還有個動人的傳說。據說帖木爾視Bibi為紅顏知己,除了愛慕其美貌之外也敬重其智能。這麽雄偉的清真寺一般需要十年以上才能建成,但是,Bibi想在帖木爾外出征戰的三年時間內建好它以彰顯她的能力。有一位年輕的建築師欣然答應Bibi,他能完成這個使命。 ![]() ![]() 當清真寺只差封頂即將按時完工之際,天才的建築師突然對Bibi提出給他一個親吻的請求。雖然猶豫再三,Bibi還是同意了這位比她年輕許多的愛慕者的請求。深情的一吻在Bibi白玉般的臉頰上留下了印記,被返國之後的帖木爾發現。不顧Bibi的解釋(不過是隔著面紗的小小一吻)和懇求,帖木爾下令捉拿建築師,但是年輕人早已登上自己建好的瞭望高塔一躍而下。 帖木爾的孫子兀魯伯統治撒馬爾罕長達40多年,在15世紀的上半葉他建立的多所高等學府吸引了很多數學家,天文學家,詩人等來到撒馬爾罕這個伊斯蘭世界當之無愧的科學和文化中心。他本人還是個中世紀著名的天文學家和數學家, 例如,他測量到太陽年的長度和現代測量結果相比誤差不到一分鐘。可惜,他建造的天文觀察臺只有地下的一部分還保留至今。其後,我們在撒馬爾罕還參觀了一組從11世紀到19世紀之間建成的陵園和紀念堂(Shah-i-Zinda Ensemble)。 五.旁及幹(4月12日) 中亞有兩條著名的河流,阿姆河(Amu Darya,古名Oxus)和錫爾河(SyrDarya)。 兩者都是來源於帕米爾高原,大致平行地自東南朝著西北方向的鹹海流去。這兩河之間的肥沃土地上,有過一個中亞古國――粟特(Sogdiana)。從公元前二世紀到公元後十世紀期間,這個以撒馬爾罕為中心的粟特民族一直是絲綢之路上十分活躍的商業和文化的傳導人。唐朝時安史之亂的主角,安祿山和史思明,應都是沿著絲綢一路東進長安的粟特族人。 粟特人從文化傳統和血緣上講是波斯人的一族,但是自伊斯蘭在中亞興起之後,他們逐漸式微了。波斯語除了是伊朗的國語,還在當今的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也是官方語言之一,烏茲別克斯坦的撒馬爾罕和布哈拉地區也有很多人講波斯語。這次我們沒有去伊朗和阿富汗的計劃,但是導遊替我們申請到去塔吉克斯坦的簽證,所以我們決定當天來回去一下離撒馬爾汗只有50公里的塔吉克斯坦一側的旁及幹(Panjikent)古城。 烏茲別克與塔吉克的邊境十分清靜,除了我們之外,還遇見一個法國的遊客,別的好像連當地人都沒見到什麽過境的。在塔吉克一側,已經有地導的車等著我們。法國人婉拒了我們請他同車的邀請,選擇步行進城;他是個慕名前來塔吉克登山的,風和日麗的幾十公里平地對他來說是小菜一碟。 旁及幹地處塔吉克斯坦的最東邊,那里有個公元5世紀的粟特王國的遺址。粟特人是拜火教(Zoroastrianism)的信徒,所以他們的遺城的中心不難找到供奉火種的設施。從那里遠遠地眺望帕米爾高原最西部的山麓,它們都整齊地帶著白帽子。四月中旬的天,我們渾身裹著冬衣還是覺得寒風淩厲。在古城的博物館里, 我們看到的壁畫上畫的當地人物依稀帶有中國人特征,難道1500年前有中國畫師來過此地? ![]() ![]() 午飯時我們應邀到一個當地人家里做客。女主人做的羊雜湯十分暖心,就著奶酪吃的紅皮蘿蔔也覺得爽口,還有羊肉,新鮮面包,熱茶等等;雖然語言不通影響了交流,我們對塔吉克人的好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六.布哈拉 (4月13-15日) 由撒馬爾罕去布哈拉的路上,我們經過了帖木爾的故鄉――沙利薩布孜(Shahrisabz)。帖木爾在十五世紀初建造的皇宮沒能保留下來,但是它高達40來米的龐大的門廳建築,雖然經過了六個世紀的風吹雨打以及戰爭和地震依然矗立。 ![]() ![]() 關於帖木爾這個歷史人物的評價,相當程度上取決於你問的是誰。現代的烏茲別克人視帖木爾為他們的民族英雄,他的巨型雕塑充斥塔什幹,撒馬爾罕,和沙利薩布孜。以攻城略地而言,帖木爾這位軍事天才可以和亞歷山大大帝,查理曼大帝,成吉思汗,拿破侖等相提幷論;在建築藝術等方面,帖木爾和他建立的王朝也是頗有成就的。但是,帖木兒這位跛腿的征服者也曾無端地毀滅了一批如巴格達,德里,大馬士革這樣的名城。所以,在周邊國家和地區的人民眼里,他毫無疑問是一個枉殺無辜的殘暴君主。有意思的是,帖木兒除了對中亞地區的歷史發展有巨大的直接影響,他還間接地影響了歐洲的歷史進程。帖木爾在1402年的安卡拉戰役中擊敗了當時如日中天正向歐洲迅速擴張的奧托曼帝國,俘虜了後者的蘇丹王。奧托曼的挫折讓中世紀末期的歐洲國家得到了幾十年的喘息機會。有理由相信,這個事件間接地保存了基督教文明,所以帖木爾在歐洲人心目中有較為正面的形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明太祖朱元璋於1368年滅元而建立大明之後要求西域各國繼續進貢,帖木爾也曾多次遣使向明朝進貢。但是,晚年的帖木爾大概覺得他的千秋功業必須加上征服中國方能圓滿,所以,68歲高齡的他在1404年冬天率20萬大軍揮師東進;次年二月,當帖木爾的大軍行至今哈薩克斯坦斯坦境內時他病死了。既然帖木爾和明成祖朱棣的大決戰沒有發生,帖木爾在中國歷史上也就沒有留下深刻的印記。 布哈拉是絲綢之路上一個著名的宗教聖城。在伊斯蘭世界里,和它齊名的聖城還有沙特阿拉伯的麥加(Mecca)和麥地那(Medina),伊拉克的巴格達(Baghdad),阿富汗的馬紮里沙里夫(Mazar-e Sharif)。公元9和10世紀時,中亞的大部分地區是被來自伊朗的薩瑪尼(Samanids)王朝所統治,我們在布哈拉首先參觀的是一個保存完好的薩瑪尼帝王的陵墓。這個時期的建築在裝飾上還沒有掌握後來盛行伊斯蘭世界的彩色瓷磚技術,這個陵墓用的是土磚結構。它的外墻裝飾所用的幾何圖案也是土磚拼成,簡潔而優美,樸素而莊嚴。 ![]() ![]() 由於布哈拉在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位置,成吉思汗曾遣使敦請布哈拉的君主為通商行使方便。豈料,那君王的兒子將數百個人的蒙古商團殺了大半,剩下的幾個使者被割去胡子才予釋放。成吉思汗再度致信布哈拉,要求君王懲罰其子;但是據說那兒子是由君王最寵愛的妃子所出,一陣枕頭風之後,該君王精神抖擻地給成吉思汗如下回複:“我是亞歷山大大帝之轉世,爾乃區區一個異教徒小統領,怎敢給我發號施令?”大汗聞訊,仰天大喝一聲,此仇我必報。在兩年之後的一個嚴冬,大汗的四兒子拖雷大元帥攻陷了布哈拉並實施屠城。在1220年的這場蒙古颶風之後,布哈拉僅有兩三座建築保存了下來,其中一座就是前面提到的薩瑪尼帝陵;這座1100年前的建築得以完好保存,是因為它很久以來處於半掩埋的狀態,幷且周圍是一片墳地。還有,就是作為布哈拉城市標誌的高塔(Kalyan Minaret)。該塔距今有約900年歷史,高達46米,塔身由土磚砌成,裝飾的幾何圖案以及阿拉伯文字形形色色,幾無重複。為何複仇心切的蒙古大軍,對這個地標性建築網開一面,則不得而知。 布哈拉作為中亞的宗教和文化中心,湧現過許多的伊斯蘭文明史上的巨人,其中最耀眼的一顆明星要數阿維森那(Avicenna,公元980-1037)。阿維森納說過一句名言,“我情願有個廣闊然而短暫的人生,而不是狹隘但是漫長的人生 ”(I prefer a short life with width to a narrow onewith length)。如果以在多個領域有卓越建樹而論,從亞里士多德(Aristotle)至達芬奇(Leonardoda Vinci)之間的近兩千年人類歷史上,無人能出阿維森納之右。阿維森納在詩歌,哲學,邏輯學,數學,天文,化學(蒸餾提煉法),物理(提出“動量”的概念),地質(關於地層年代的原理),考古,神學等多方面卓有貢獻。他最為著名的成就是在醫學醫藥領域。作為古代波斯醫學,印度醫學,希臘醫學等的集大成者,阿維森納結合自己實踐而寫的醫學著作直到17世紀還是歐洲許多醫學院的標準教材。阿維森納是正確描述眼球解剖結構的第一人;他對傳染病,心理學科和神經學科都有劃時代意義的多樣貢獻,今天我們提及的眾多神經心理和其他醫學現象都是阿維森納所歸納描述,如幻覺,憂郁,亢奮,失眠,中風,癲癇,癱瘓,等等。 舊時布哈拉統治者的稱號是埃米爾(Emir或Amir),他們平時住在一個城堡式的內城(The Ark)王宮里。從正門進入內城的街道有一側是一排帶有柵欄的窗戶,據說主要用於關押欠稅者;進出城門的人都可以透過窗戶看見關在里面的不幸的人們,埃米爾大概就是按這個思路設計了監獄? 七. 梅爾夫 (4月16日) 我們在布哈拉多呆了一個晚上,原因是要等待旅行社替我們申請土庫曼斯坦的簽證。到中亞的旅遊者都可能知道,土庫曼的簽證不僅比較難申請到,而且有不少附加規定:一是滯留的時間一般不能超過三天;二是,遊客必須按事先定下的口岸進出該國;三是必須有導遊全程陪同。 我們一大早就離開布哈拉前往幾十公里之外的烏茲別克和土庫曼邊境。過完了烏方一側的邊檢就是土庫曼的士兵,他們隨便看了一下我們的護照就揮手讓我們過去了。意外的是,停車場里只見到幾輛運輸大卡車,並沒有接我們的地導。因為語言不通,我們也沒能從卡車司機那里問到什麽有關消息。等了很久,我們才發現,土庫曼一方的邊境設施還在兩公里之外! 我們從布哈拉去目的地――梅爾夫(Merv)的路上先要經過阿姆河(Amu Darya),然後還需要穿過卡拉庫姆大沙漠(Karakum是黑沙的意思)。土庫曼地處里海的東面,鹹海的南邊,以及阿姆河的西南側;土庫曼的80%面積是卡拉庫姆大沙漠。阿姆河長達2400公里,它源自帕米爾高原的雪山,本來是一直流入鹹海為止。但是,二十世紀的計劃經濟體制下,蘇聯在阿姆河上遊的土庫曼境內建造了許多人工運河,把河水引入棉花地。處於阿姆河下遊的烏茲別克,則叫苦不叠;在布哈拉周圍的半沙漠地帶,很容易見到白花花的鹽堿地。鹹海沒有了來自阿姆河的水流,它最終是很難逃過幹枯的命運。 梅爾夫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紀亞歷山大大帝在前往征服印度的途中建立的一個城市。從里海的東岸到阿姆河之間的這片土地,基本是環境惡劣的沙漠和半沙漠。梅爾夫是少數幾個能支持少量遊牧民族生息的綠洲之一。但是,13世紀初梅爾夫遭受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毀滅性打擊之後,它再也沒能恢複過來。所以,今日能見到的是方圓十幾公里的古城遺跡了。 在梅爾夫東北大約70公里處,有一個叫做Gonur (也稱Murghab)的地方埋藏了一個古文明的首都。據說那里有可能是拜火教的起源地,至少有4000年的歷史。很多考古專家認為,那里的社會很可能具有獨立於兩河,埃及,中國,印度的第五大古文明。可惜, 由於時間關系,我們沒能去Gonur參觀。 八.阿什喀巴 (4月17日) 次日清早,我們坐內陸機從梅爾夫前往土庫曼首都阿什喀巴(Ashgabat)。 阿什喀巴座落在離土庫曼和伊朗邊境只有幾十公里的地方,這是我們去過的中亞城市之中最整潔的一個。城里的每座建築物的外墻都明亮潔凈,而且大多數是以白色的大理石作為外墻。阿什喀巴的基礎設施也挺現代化,市民們開的車不少是日本和德國制造。 和烏茲別克斯坦以及塔吉克斯坦類似,土庫曼斯坦本來也是原蘇維埃聯邦的一個加盟共和國,其共產黨第一書記尼亞佐夫(Niyazov)是戈爾巴喬夫的親信人物。在1991年土庫曼脫離原蘇聯而獨立後,尼亞佐夫 搖身一變成為總統,他建立的鐵腕統治延續至今(尼氏死於2006年底)。在外交事務上,土庫曼效仿瑞士而宣布執行永久中立不結盟的政策。 由於土庫曼認為自己是突厥(Turkic)民族的發源地,它和當今的土耳其有著緊密的經濟和文化的聯系,因為後者是突厥民族人口最大的一支。因為土庫曼是內陸國家,所以它的能源輸出也必須依賴鄰國的合作。除了經由俄國和伊朗的輸油輸氣管道和鐵路運輸,通往中國的管道也已建造完成。 由於土庫曼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十分豐富而人口僅有600萬左右,所以它的人均GDP高出周邊國家許多。雖然土庫曼斯坦國民的收入不算特別高(公務員月收入大約500美圓),但是他們的許多日常消費都是由國家免費提供(比如水,電,汽油等), 市民只需要買食物和衣服, 所以土庫曼人民的生活比較富足。當然,這種“石油社會主義”也有它的代價,那就是當權者的對內控制也十分嚴密。在我們下榻的四星酒店找不到因特網的蹤影,記載領導人言論的小冊子倒是前臺擺放。土庫曼民風純樸,路不拾遺;在土國期間,我們有兩次遺落了東西,都有當地人歸還給我們。 絲綢之路上最富盛名的早期旅行家探險家非西漢的張騫莫屬。當時,漢武帝為了對抗宿敵匈奴,依照“敵人的敵人即是我們的朋友”的原則,決意連手遭匈奴打擊的月氏(讀作“越之”或“肉之”)國。公元前138年,應漢武帝的招募,張騫帶著100多人出使月氏;但是剛出隴西,就被匈奴的單於擒獲。所幸的是,單於大概不想激怒漢朝,就沒有殺張而是令其在當地娶妻生子,一扣留就是十年。後來張騫乘匈奴看管不嚴而逃脫,當他經過千辛萬苦終於找到月氏人時,後者早已棄兵務農,不思與匈奴抗爭了。當張騫歷盡艱辛回到長安給武帝匯報西域見聞時,提到了他在途中所見的“汗血寶馬”(也作“天馬”)如何了得。武帝立刻明白了獲取優良戰馬的重大意義,隨即派人攜帶黃金二十萬兩以及一匹黃金鑄成的馬前往阿什喀巴(古時稱貳師城)求換寶馬。據說,這類馬匹在中原繁殖不很成功,現代學者認為這可能是因為飼料缺鉀;另外,棕紅色的汗血最可能是吸血的寄生蟲引起的現象來著。由於繁殖的困難,漢唐以下這種寶馬得靠西域進貢(唐太宗“昭陵六駿”中就有來自西域的“特勤驃”)。而今的土庫曼人仍然保留著馬背傳統,賽馬是當地人十分鐘情的一項運動。土庫曼的國徽里有一種叫做Akhal-Teke的名馬的形象,它的前身就是汗血寶馬也未知。 ![]() ![]() 西漢時,土庫曼的名駒引起了中原皇帝的遐思萬千;二十多個世紀的星移鬥換之後,中國和西域之間的貿易交流的主題仍然是驅動力的東輸--源自卡拉庫姆大沙漠的天然氣管道已在2010年將要通到東海之濱的上海。 九.希瓦 (4月18日) 在阿姆河下遊地區有一片綠洲叫做Khwaresm(中國古代稱之為花剌子模),我們這次中亞之行的最後一站――希瓦(Khiva)就是就是花剌子模古國的首都。希瓦的南面就是卡拉庫姆沙漠,它的東面也是沙漠,但是阿姆河使得這片綠洲成為農業高度發達的地區。和絲綢之路上的許多重鎮一樣,希瓦在歷史上曾幾次遭受過滅頂之災(13世紀初的成吉思汗,15世紀末的帖木爾)。在蘇聯統治期間,這個城市被作為博物館而修複。 ![]() ![]() 16世紀末以後的300年間,希瓦經營了一個臭名昭著的奴隸市場。希瓦周邊的沙漠居民,包括土庫曼和哈薩克斯坦的遊牧民族,經常襲擊過往這一帶的商人;他們有時還深入里海一帶綁架當地居民,然後帶到希瓦的奴隸市場來販賣。身強力壯的俄國男子可以換四頭駱駝,波斯籍的奴隸則能換得兩頭駱駝。1717年俄國曾派一支四千人的軍隊來到此地,當時的可汗打開城門迎接俄軍。可汗對俄軍統領說,城里地方狹窄,請俄軍分住周邊的數十村莊。當夜,俄軍上下被“好客”的主人弄得酕醄大醉之後被殺得所剩無幾。到了1873年,由一個叫考夫曼(Konstantin Kaufman)的俄國將軍率領13萬大軍攻下希瓦, 才報了這狀深仇大恨。 在希瓦古城南門的右側,有一座青銅雕塑甚為引人註目。走近一看,方知此乃大名鼎鼎的數學家花拉子米(Al-Khwarizmi)的雕像。他在公元820年寫的《代數》一書首次系統地論述了代數方程的解法。英文的代數一詞,Algebra,就來自那本書里的一個解方程的步驟。最早把源自印度的“阿拉伯數字”的十進制,零的使用等等介紹到西方的就是花拉子米。計算器科學里面的程序一詞,Algorithm,其實就是由他的名字拉丁化而成。花拉子米出生時的希瓦屬於波斯帝國的一部分,而且他的主要研究是在當時的伊斯蘭文化中心巴格達完成,所以他是以波斯數學家而聞名於世的。 十.結言 十天的中亞行程中我們見到了多個絲路名城――塔什幹,薩馬爾汗,布哈拉,梅爾夫,希瓦,還造訪了旁及幹和沙利薩布孜。除了這些歷史氣息濃厚的古城之外,阿什喀巴這顆沙漠明珠也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如果它在不久的將來會和杜拜一樣齊名,我們一點都不會感到驚訝。 這個地區數百年以至上千年前的建築物上一般都有無數的精致圖案。由於正統的伊斯蘭教義反對偶像崇拜,所以裝飾圖案中花草和動物形象不多見到,最常見的是優美的幾何拼圖。清真寺的圓拱形頂部大部分是用金色,綠色,和各種各樣的藍色來裝飾。當地人民在建築,科學,哲學,藝術等領域的成就,令人嘆為觀止。 來中亞之前我的一些疑問已然化解,但是,離開時心中又多了許多別的問題。Flecker的詩句for lust of knowing what should not be known we make the GoldenJourney to Samarkand值得回味。“知道不該知道的事”指的是什麽呢?玉棺之咒為何就這麽靈驗?Bibi和建築師是否僅是一吻之緣?絲綢之路上的駝隊是被何種沖動所驅使?古人雲,“行千里路,讀萬卷書”,中亞之旅是這句話的絕佳詮註。 格隆匯聲明:文章系格隆匯會員個人文章,代表其特定立場和看法,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轉載本文,請務必註明來源“港股那點事”及作者。 |
四方過境運輸協議第二次技術磋商會。攝影/章軻
中國、巴基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正聯手重啟《四方過境運輸協議》,以便為中亞各國運輸企業提供更為便捷、高效的過境運輸服務。
該協議於1995年8月簽署,旨在將中亞內陸國家與阿拉伯海的港口連接起來。
“中巴吉哈四國過境運輸協議確定的運輸線路是從巴基斯坦卡拉奇經中國喀什地區、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至中國霍爾果斯口岸。這是中亞地區國家最近的入海通道。”9月8日,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王水平對記者說。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當日在烏魯木齊召開的“四方過境運輸協議第二次技術磋商會”上了解到,各方正在就重啟該協議的許可證發放、統一封識、車輛標準、簽證發放等一些技術性問題進行商談。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王水平參加四方過境運輸協議第二次技術磋商會。攝影/章軻
王水平介紹,中巴吉哈四國1995年簽訂了上述協議,但由於各國在行車許可證數量和過境費用收取方面存在意見分歧,一直未能實施四國過境運輸業務,直到2008年10月四國聯運的過境運輸才真正得以實施。
通過這一平臺,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國家的貨物可以由公路運送到巴基斯坦的卡拉奇港出海。而新疆北疆地區的貨物也可以從霍爾果斯口岸到達巴基斯坦,比繞行烏魯木齊通過喀什到巴基斯坦的運輸路徑要減少1000公里。
但2010年1月喀喇昆侖公路(Karakoram Highway,簡稱KKH,又稱中巴友誼公路)發生嚴重山體滑坡形成堰塞湖,四國聯運被迫中止。
2012年9月,KKH改線段項目開工。在中國和巴基斯坦兩國的共同努力下,該路段於今年9月2日重新開通。
“我這次來烏魯木齊,就是自己駕車走KKH線過來的。路況非常好!”磋商會上,巴基斯坦運輸部兼理部長Aurangzeb Haque說。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王水平接受記者采訪。攝影/章軻
王水平告訴記者,目前四國過境運輸線路中國境內段公路交通基礎設施條件已經完全能夠滿足各種運輸車輛通行,紅其拉甫、吐爾尕特、伊爾克什坦口岸基礎設施條件和通關環境也得到了明顯改善,特別是吐爾尕特、伊爾克什坦口岸,設計通過能力分別為每年100萬噸和150-200萬噸,但2014年通過量只占設計能力的33%和21%,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中國與中亞國家擁有長達3200多公里的共同邊境,地緣相近、資源豐富、優勢互補,經濟合作發展迅速,交通往來密切。
參加四方過境運輸協議第二次技術磋商會的中外代表合影。攝影/章軻
磋商會上提交給各國代表的一份《四方過境運輸協議(QTTA)手冊草案》介紹,“重啟《四方過境運輸協議》非常及時且至關重要。所有締約方都能夠從中獲益,包括巴基斯坦的海港和基礎設施的利用率和收入增加,從吉爾吉斯、哈薩克斯坦和中國新疆可供選擇的路線運輸時間和運費降低,並且還可促進沿線物流和運輸樞紐的發展。”
亞洲開發銀行當日公布的技術咨詢報告認為,在KKH公路全線貫通後,公路的通行能力明顯提升,新疆與巴基斯坦的貿易額將大幅回升,紅其拉甫口岸貿易有望達到10億美元的規模,口岸過貨量將達到10萬噸以上,物流的時間會縮短8天左右,運輸費用降低至少USD100元/噸,屆時,喀什到伊斯蘭堡的卡車運輸費約為USD320元/噸。
與此同時,在“中巴經濟走廊”框架下,中國在巴基斯坦的公路、鐵路、港口、電力等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將加快。
在油氣改革方案發布前,天然氣管網改革已經開始逐漸實施。
中國石油25日晚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批準子公司中油勘探對中亞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進行內部重組,並向國新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控制的曼松控股有限公司出售完成內部重組後中亞管道公司50%股權,交易價格約為150億至155億元人民幣的等額美元。
這是傳出油氣改革天然氣管網獨立以來,石油公司首單對管道資產的交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環所郭焦鋒研究員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中亞管道出售股權和管網公司獨立的方向不沖突,股權轉讓可以是一個過渡。
中亞管道資產重組
截至2014年底,我國天然氣管網超過8萬公里。基本覆蓋除西藏外的行政區域,形成全國“一張網”的大格局。
中石油在國內天然氣供應、管道運營中占據優勢。天然氣主幹管網中的陜京一線、二線、三線、四線,西氣東輸一線、二線、三線都是由中石油運營管理,只有川氣東送由中石化建設管理。
按照一般的統計,天然氣管網里程的80%左右都歸中石油運營,可以說管網改革落實主要看中石油怎麽操作。中國石油公告稱,中亞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內部重組後,向國新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控制的曼松控股有限公司出售50%股權,交易價格約為150億至155億元人民幣的等額美元。
國新國際是國新控股的子公司,國新控股2010年底成立,承載著國資委優化中央企業布局結構、國有資產經營與管理的企業化操作平臺的責任。
國新控股介紹說,公司職責之一是持有國資委劃入國新公司的有關中央企業的國有產權並履行出資人職責,配合國資委推進中央企業重組,接收、整合中央企業整體上市後存續企業資產及其他非主業資產,配合中央企業提高主業競爭力。
這意味著中亞管道公司股份出讓涉及到國資委推動的資產重組,後續可能成為上市的平臺。此前,中石油對管道資產也曾有引進民資和社會資本的操作。
2014年在混合所有制火熱時,中石油曾提出成立東部管道公司,公然後通過產權交易所公開轉讓所持東部管道公司100%的股權。更早之前,中石油西氣東輸三線工程曾引入社保基金、寶鋼和國聯產業投資基金,並出現在基礎設施向社會資本開放的名單中。
與管網獨立沒沖突
針對管網改革,中石油總裁汪東進在此前的業績發布會上曾提出,改革會結合中國的油氣管網當前實際情況分步實施,目標是完全實現管道的獨立和市場化。
郭焦鋒分析稱,國新公司本來是國資委的一個操作平臺,中亞管道公司重組後50%股份劃入國新公司,對管網獨立沒有影響,可以過渡到獨立和市場化。
對於組建國家管網公司,此前的消息都顯示,成立天然氣管網獨立公司較為容易操作,主要是將主幹管網獨立運營,國家核定輸送費用。同時,繼續執行能源局推動的加強儲氣設施、接收站的公平準入。
一位參與油氣改革前期課題的研究人員對本報記者稱,國家管網公司即便成立,LNG接收站在內的基礎設施的公平準入也會強化,相應的管網輸送能力、接收站容量、液化能力、儲氣庫的庫容等都將成為有價值的信息,可以形成有效的交易市場。
也有券商分析稱,中石油出讓中亞管道股份是為了應對利潤下滑、籌措資金。中化原總地質師曾興球分析說,低油價利潤下滑,使得油氣改革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會推動內部改革的進程。
重組後的管道資產,存在重新上市的可能。在目前背景下,上遊受到低油價影響利潤減少,管道業務反而顯得穩健,單獨上市將會籌集更多資金。
管道涉及的股東錯綜複雜,包含了中石油內部上下遊的企業。同日,中石油公告還提到,昆侖能源可通過收購中石油昆侖燃氣股權、資產或其他方式實現整合。
中石油公司的地方公司還與對應的石油管理局、勘探局簽訂資產轉讓協議,涉及的天然氣儲量價值合計35.09億元,將受到油價影響較小的天然氣資產置換進入上市公司。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