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818/1477329.shtml
最近星美国际 (00198,HK)动作越来越大,当北京“天上人间”被查之后,“传媒富豪”覃辉再度回到公众的视野。
8月16日凌晨, 落款为星美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的一份声明开始在各个网站出现,这份不到600字的声明指出:“近期,国内多家报纸、网站、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刊登、转载和录制 了有关覃辉先生的报道文章和电视节目”,“甚为可笑的是,各文章和节目中所采用的照片并非覃辉先生本人,而是星美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覃宏先生”。
截至昨晚(8月17日)《每日经济新闻》发稿,星美国际(00198,HK)尚未有对此发出公告。
团结的“兄弟连”
通过覃辉曾染指的四家上市公司公告可以发现,无论是早期取道三爱海陵还是后来星美国际的救赎,覃辉和覃宏两兄弟一直十分团结,尤其是在星美的危急时刻,覃宏走到幕前,力挽狂澜。
昨日覃宏在电话中十分温和,覃辉则继续沉默。覃宏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最近(媒体报道)带来一些困扰,希望通过声明避免传播虚假信息。
据悉,这份声明尽管落款为公司,但内文明确,“覃宏先生并星美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特郑重发表”。覃宏透露,早先香港的媒体关于误用图片一事已经清楚。言下之意,内地继续出现虚假信息。
覃辉身上一直散发着神秘的气息,外界对他了解甚少,而他似乎也乐于和大家保持距离,不愿意过多曝光。无论是否覃辉刻意所为,多数时候他都对传闻视而不见,只是偶尔动动嘴澄清。在成为“大众级新闻人物”后,有关他的传闻越来越多,但外界难以看清楚他的庐山真面目。
外界对于覃辉的评价集中在两个层面,一说为非常低调,另外一说则是与之截然相反的高调做派。据悉,早先曾有财经媒体甚至将覃辉描述为“准黑道”人物,这 样的评价让覃辉极为反感,他之前曾对媒体愤怒表示:“媒体对我主观司法定性,乱扣帽子,随意攻击我的隐私,并且以讹传讹,越传越邪乎,而不受法律约束。这 是我最大迷惑。”
值得注意的是,早先覃辉对外界的评价很少回应,而今年年中以来,从之前小范围澄清到此次出声明“维权”,覃辉似乎正在改变他的神秘作风。
是非“天上人间”
覃辉和“天上人间”的关系一直受到关注。今年5月,北京“天上人间”被查同期,星美正投资拍摄《赵氏孤儿》,覃辉的弟弟覃宏一直在片场,剧组的人碰到覃宏,他们都去询问有关“天上人间”的事。
覃宏不断向外界说明他们(覃辉与覃宏)和“天上人间”早已没有了关系,而且撇清关系已经有5年时间了。按照覃宏公开给出的说法,和“天上人间”划清界限的时间是2005年。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这年“天上人间”的商标的确发生了转让,商标总局给出的信息显示,2005年6月15日后,北京的“天上人间”的商标开始转让“待审”,而2005年11月8日,“转让完成”。此后,这个商标还发生了数次转让。
接近覃宏和覃辉的人士透露,他们确实是退出来了,之所以2005年决定退出,原因是受到“高人”指点,让他们专注于传媒产业。
有关“天上人间”的报道很多,然而其中多为负面消息,鲜有正面报道。覃辉对外界那些报道极为不满,他告诉采访他的媒体:“操作天上人间事件,是有境外资 本和国内一、两家同行做幕后推手,借北京公安局查处天上人间的正常执法行动,借题发挥,打压攻击我的企业,通过损害我的形象,达到阻挠星美发展的目的。”
覃辉的十年
星美国际正试图重回辉煌,从掌控四家上市公司到目前唯一的资本市场平台,覃辉过去数年一直在解决他的历史问题,2010年当算星美新起步元年。
大佬重回,神秘依然,外界对他关注甚多,但了解甚少。从铁矿商转身夜总会老板,而后转身资本市场,几度风雨,覃辉特立独行。
坊间依然在谈论 “天上人间”,这里广泛的知名度无论如何都避不开覃辉,他是一位包装高手,在包装上的才华和他在资本市场上的财技相比,毫不逊色,从名不见经传的铁矿石商人到大名鼎鼎的夜总会老板,可以说覃辉凭借“天上人间”,从“人间”一步到了“天上”。
不过,“天上人间”那些吸引眼球的故事不过是覃辉的一页往事,覃辉本人也一度像明星一样受到追捧,他似乎擅长于制造和利用神秘气息,在一次又一次的事件中,他逐渐成为关注焦点,比如有关买下天价宾利一事……
更接近真实的判断或许是:覃辉拥有成功商人相机而动的特质,他过去数年的商海打拼,大起大落的经历中让他吸取了更多的经验和教训,外环境的制约和本身的财技需要在他的身上表现出了复杂性,而他本人超强的适应和运作能力也在此间表现得淋漓尽致。
覃辉真相一直扑朔迷离,或许这也正是他的高明之处,商海多年,保身有道。回顾和覃辉有类似经历的传奇商人实在屈指可数,值得一提的可能是和他同样曾在重庆涪陵征战且有交情的资本市场玩家张良宾、张斌兄弟,不过张良宾、张斌随着朝华系的覆灭而后落罪。
涪陵是覃辉走向资本市场的第一站,当下距离他那神奇的一步正好过去十年。
|
||||||
代言保險商品的大明星要有業務員資格、基金虧了要投信老闆自行負責、金控業所謂綜效幾乎都是唬人的??,因為金管會許多不食人間煙火的規定,讓金融業者無所適從,幾乎要窒息。 撰文‧劉俞青 今年一月二十七日,金管會的網站上出現一則新聞稿,標題為﹁保險商品廣告代言人須具備保險業招攬人員資格﹂,內容是說,將來保險商品的廣告代言人,都必須具備保險業務員執照,像是最近許多保險商品廣告都找名人或明星代言,依金管會的規定,這些代言人必須有保險執照才行。 隔 天,有一場小型的保險業記者會,席間有保險資深人士無奈地說,﹁哪天連台灣阿龍(代言台灣人壽的卡通人物)都要去考照了。﹂不尊重:經辦員電話指揮金控董 事長這幾年,金管會不斷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發函各種業者眼中﹁不食人間煙火﹂的指令,不經過事前溝通,一張函令就要業者聽命遵守。業者如果想找金管會溝 通,通常是碰一鼻子灰,除了無奈,別無他法。 ﹁從來只有金管會單向找業者,業者很難見得到金管會的長官,能見到組長已經很給面子了,如果能 直接見到局長,那簡直是……至於主委,根本就不可能!﹂一位前大型外資機構台灣區負責人表示,在香港市場,香港金融局與業者之間溝通毫無障礙,針對每位業 者,金融局都派有一位專責的窗口負責,這位負責人鉅細靡遺地了解業者的所有業務,甚至連董事會都列席參加,業者如果有各種需求,金融局都會即時答覆,和台 灣的情況有如天壤之別。 在此氛圍下,主管機關金管會與金融業者之間的關係,陷入空前的低迷,金管會越管越緊,金融業者的抱怨聲浪越來越高,壓力鍋眼看就快要爆炸,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前 財政部次長楊子江忍不住提醒:「監理只是手段,不要忘了,發展才是目的。」金管會認為,每隔一段時間就主動召集業者來聽取意見,這樣的溝通方式,其實已足 夠;但業者覺得應雙向溝通,而不是單行道;更何況還有業者說,﹁主委召見時,業者表達的意見也不見動靜,摸頭大會的成效能有多少?﹂除了業者常常找不到官 員溝通,經常是﹁一位經辦人員打電話來,就要董事長乖乖照辦﹂的不對等性之外,事實上,更困擾業者的,是﹁二次金改、重大金融事件後遺症﹂,許多第一線的 經辦人員為求自保,對法令的解釋越形嚴格,對業者執行業務有莫大的局限。 無擔當:官員求自保 凡事「正面表列」執法者越來越保守嚴謹,其實從台灣的金融監理至今仍採行﹁正面表列﹂,就可看出。 所謂「正面表列」的監理方式,就是「法令規定許可的才可以做,沒說的,統統不准做」,這樣的監理精神和國際主要先進國家相較,有明顯落差。 負面表列則是「法令只規定不可做的部分,其他的都可以做」,代表﹁開放﹂、﹁信任﹂與﹁進步﹂兼具的監理態度。前不久,新加坡才將監理風格從正面表列改為負面表列,而香港更是老早就已經落實負面表列的管理精神。 一位曾在香港金融業工作多年的銀行總經理表示,香港雖是負面表列,但是絕對嚴格監理。負面表列讓主管機關和業者間的關係有好的開始。但是開放不代表鬆散、放任,相反的,香港金融市場監理非常嚴格,但卻是監理到「應該監理」的地方,讓業者心服口服。 但在台灣,正面表列讓許多業務的發展被延宕。舉例來說,八年前,成立金控最重要目的之一,就是為了發揮綜效,讓各子公司之間可以彼此行銷。但現實狀況卻是,所謂的「綜效」在正面表列的規範下,根本無法發揮。 因 為︽個人資料保護法︾的規定,就是採取正面表列。也就是說,雖然同屬一家金控底下,但在證券開戶的客戶資料,除非客戶特別簽名同意,否則銀行不能隨意拿來 做行銷使用。「但在這個詐騙集團氾濫的社會氛圍下,我們實際的執行狀況,是十個客戶不到一個會簽名同意。」儘管業者急得跳腳,但現況就是這樣,無法改變。 如 此一來,綜效無法發揮,金控幾乎等於白做了,許多業者都向金管會提出過這個嚴重的問題,但金管會只推說︽個資法︾非金管會業務,「不知道是金管會向法務部 的溝通無效,還是金管會根本沒有去幫業者溝通,總之,現在我只要聽到『綜效』兩字就火大!」一位金控業者表示。﹁這就是主事者的心態,只求嚴格監理、不犯 錯,把每個人都當小偷審,不知道業者更急的是業務的推展。﹂影響所及,許多法令的訂定,都沒顧及執行的難度,只求﹁越嚴越好,反正先定再說,到時如果出 事,至少金管會事前都有規定﹂。 又例如關於公司關係人股權計算的認定,攸關每家金控的申報,也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如果真要按 照現行法令認真計算,最遠到﹁二親等所持有超過三分之一股權的公司法人,其所持有的股權﹂,也必須計算在內,試問,有多少人可以一一釐清自己兄弟姊妹(二 親等)的投資動向?如果真要把目前所有金控公司的董監事逐一翻開清查,有多少人遺漏申報股權?實踐大學教授彭金隆舉例,如果兄弟同為同一公司董事,例如蔡 明忠與蔡明興兄弟同為富邦金董事,是否會有重複申報股權的問題?該公司的董監事持股是否應該重新計算? 缺遠見:防弊為先 不見關注長期規畫業者說,若真要按法令逐一清查,可能絕大部分的金控董事向金管會申報的股權數字,都大有問題。彭金隆說,這種法令其實是陷人於不義,是惡法,但講了很多年也沒改。 更令業者幾乎要窒息的是,很多時候為了顧及﹁社會觀感﹂,金管會甚至不惜違背公平正義的基本道理,要業者背黑鍋,扛下許多不該扛的責任。 業 者說,每檔基金的說明書底下一定有一小行字:﹁投資人應自負投資風險﹂,但台灣投資人很幸福,金管會從不教育投資人的風險觀念。從一九九八年國揚公司債跳 票開始,當時主管機關財政部就要投信老闆扛起債券型基金虧損的責任,一直到六年前投信業爆發連動債風暴,許多債券型基金虧損慘重,金管會的態度如出一轍, 又要投信老闆跳出來承擔虧損,監理態度歷經多年,顯然沒有任何進步。 對金管會而言,還是自保的心態,社會的公平正義擺一邊,只要沒有民怨, 就能確保官位,久而久之,搞得所有業者人仰馬翻不說,往往還附帶一堆罰單。過去,金融業者視主管機關的處分有如天塌下來一般的嚴重,但如今,彼此對望,人 人手上都捧著一疊厚厚的罰單,似乎也就無所謂了,﹁最嚴格的監理,最後反而失去了功效﹂。 這就是台灣的金管會。監理大權失衡,在處處防弊的心態驅使下,不見產業的長期規畫,阻擋了金融業的進步,也讓金融環境,蒙上一層厚不見光的雲層。 近 期金融監理8大爭議作為爭議作為 說明 相關法規、行政函令1.「關係人」的股權認定過於精細 自然人或法人之關係人規範,範圍涉及甚廣,實務上很難落實。 《金融控股公司法》第4條2. 客戶資料管制過嚴 規定未經客戶同意,金控子公司之間的客戶資料不能共用,例如銀行的客戶資料不能為證券商所用,以致金控「綜效」趨近於零。 1. 2010/6/24金管會新聞稿《金融控股公司法》第4條2.《銀行法》第22條、第129條第1款3.《金融控股公司法》第54條第1項3.客戶轉介規 定過當 同一金控之國內外子公司之間的客戶轉介,雖事先經律師評估,仍遭主管機關課以重罰。 4.關係人交易規定為德不卒 某金控旗下子公司,欲將殘值10多萬元之設備售予另一子公司,為符合關係人交易規定,竟須花費80萬元、90萬元鑑價。 《金融控股公司法》第45條5.外商銀行缺失裁罰較鬆 受託投資申購保盛豐集團(PEMG)商品涉有相關缺失的6家銀行中,唯獨1家外商免於裁罰,其餘5家本土銀行皆受重罰。 1.2010/9/9金管會新聞稿2.《銀行法》第61條之1第1項6.廣告代言人資格認定過頭 要求保險商品廣告代言人須取得保險業招攬人員資格,但這些代言人並未實質促成交易或藉成交賺取部分佣金。而台灣人壽之卡通代言人「台灣阿龍」,又該如何處 置? 2011/1/27金管會新聞稿7.基金銷售考試限制過嚴 理財專員須通過個別考試,才得以銷售該檔基金,全市場近2000檔基金,若要全部上架銷售,必須通過近2000次考試。 金管會公文8.金融交流規範,台灣比中國嚴苛 銀行申請赴大陸投資,僅能就設立分行、子行或參股投資,三選二辦理。參股,也以一家金融機構為限,如金控旗下的銀行若赴大陸參股,證券就不能再參股。 1.《兩岸金融業務往來及投資許可管理辦法》第6條、第33條及 第36條 2.大陸政府無相關規定 資料來源:各業者提供 |
繼360雲盤宣布即將關閉雲盤服務之後,樂視雲盤也已停止上傳服務。
進入樂視雲盤官方網站,會看到發布的通知稱,為配合國家關於利用雲盤傳播淫穢色情信息專項整治行動,將暫停視頻文件上傳服務,用戶原有視頻數據保留。該聲明還指出,公司將配合國家有關部門積極開展雲盤上涉黃、涉盜版內容的清查工作,一經發現將自動清理,對於此類內容將無法提供備份下載服務。
而通知的落款時間為今年5月21日。樂視雲盤的上傳服務至今仍未恢複。
此前10月20日,360宣布停止個人雲盤服務。360雲盤通過其官方微博發布服務轉型公告稱,由於雲盤存儲的私密性、管理的複雜性,導致無法解決盜版侵權等問題,360雲盤即將轉型企業雲服務,同時停止個人版雲盤,將在2016年11月1日起停止上傳服務,在2017年2月1日起關閉服務。360官微還稱,當前部分不法分子利用360雲盤存儲傳播非法文件、侵權盜版牟利、傳播淫穢色情信息等違法犯罪行為屢有發生,嚴重侵犯正版企業的合法權益,更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危害。
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負責人對此表示:“360公司出於防止部分不法分子利用360雲盤進行侵權盜版等違法犯罪行為的目的,主動停止個人雲盤服務,未來轉型企業雲服務,這種做法值得充分肯定,反映了360公司高度重視版權保護工作、積極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的態度,為其他互聯網公司強化版權保護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而截至日前,除了360雲盤、樂視雲盤以外,還有多家公司宣布關閉個人雲服務或停止網盤部分服務功能。3月9日,115 網盤關停部分功能;3月18日,UC網盤宣布將終止存儲服務;4 月 25 日,新浪微盤停止普通用戶存儲服務;;4月26 日,迅雷快盤停止個人用戶的存儲服務;4月28日,騰訊微雲已於5月27日24:00關閉微雲“文件中轉站”功能;5月3日,華為網盤停止用戶數據存儲分享服務。
面對各種網盤是否也將關閉個人存儲服務的疑問,百度網盤表示,將繼續向用戶提供個人雲存儲服務,並持續對盜版侵權、網絡色情等內容進行嚴厲打擊;騰訊微雲官方微博發文稱“不管你曾經在哪,我們都一直在這,給你的文件提供一個安穩的家~”。
11月28日,三星雲發布公告稱,將關閉個人網盤業務。三星雲公告稱,因業務調整無法繼續向三星用戶提供三星雲服務,三星雲將從2016年11月28日起停止新用戶註冊及現有用戶數據上傳服務,並自2017年1月20日起停止所有用戶的網絡存儲服務,三星雲將被予以關閉,三星雲APP也將從三星應用商店下架。
三星建議,三星雲用戶在2017年1月20日之前,盡快下載、備份或轉移此前在三星雲上存儲的所有數據資料。2017年1月20日之後,原三星雲賬號中的所有數據將被刪除且無法恢複。
對於為何三星雲會停止服務,三星表示,三星雲服務是三星與合作公司合作提供給三星用戶的服務,由於合作方的業務調整,經過協商,共同做出了停止該業務服務這個艱難的決定,但是我們相信是盡責的決定,我們將竭盡所能的妥善處理好後續事宜,如果您為此受到影響表示最真誠的歉意。
需要指出的是,本次終止的服務只包含三星雲APP和cloud.samsung.cn web端,設置中的備份功能為獨立的服務,通過設置備份的數據不受影響。
10月20日,360雲盤官方微博曾發布公告,稱將停止個人雲盤服務,在網盤存儲、傳播內容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得到徹底解決之前不再考慮恢複,之後轉型企業雲服務。2017年2月1日起不再保留雲盤數據,關閉所有的雲盤賬號並清空數據。僅一個月後,360正式發布了企業雲盤。需要註意的是,360企業雲盤為付費業務,用戶使用360賬號登錄後,需提供姓名、手機號等實名信息進行認證。
據360手機微博,因版權合法性、雲服務儲存的私密性、管理和技術的複雜性等問題,360手機決定對雲服務做出如下調整:自2017年1月27日零時起,停止360手機雲服務中的雲相冊、微信聊天記錄、錄音、雲盤功能的上傳服務。用戶可下載360企業雲盤遷移數據。
此前2016年10月20日,360雲盤發布公告稱,決定停止個人雲盤服務,在網盤存儲、傳播內容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得到徹底解決之前不再考慮恢複,之後轉型企業雲服務。對於停止原因,公告表示部分不法分子利用360雲盤存儲傳播非法文件、侵權盜版牟利、傳播淫穢色情信息等違法犯罪行為屢有發生,嚴重侵犯正版企業的合法權益,更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危害。
2016年11月23日,360正式發布了企業雲盤,官網顯示,360企業雲盤適用於小微企業、企事業單位、醫療和教育機構、創業團隊,攝影工作室,自由職業者等等,有需要的用戶均可以進行申請。用戶使用360賬號登錄後,需提供姓名、手機號等實名信息進行認證。服務開通後,可通過360企業雲盤的一鍵導入功能,將原個人雲盤數據導入到企業雲盤,無需下載再上傳。
特斯拉創始人CEO馬斯克正在籌劃一個新的初創公司,該公司的研究和人工智能密切相關。但這次,馬斯克的設想更加科幻,他想把微型電極焊入人腦。
馬斯克曾在Twitter和其他場合多次提及關於“神經織網”(Neural lace)的概念,這種技術能夠將電腦技術和人腦結合,通過向人腦植入微型電極,使得人的思想未來也能夠實現上傳和下載。
據《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馬斯克的這家新公司已經取名為Neuralink,在加州註冊,類別是“醫學研究”。據了解,馬斯克自己將積極領導參與該項目,並擔任重要職位。今年1月在Twitter上回應網友關於“神經織網”的進展時,馬斯克表示很快會宣布新動作。
根據Neuralink的一位聯合創始人Max Hodak的描述,馬斯克的這家初創公司還處在“胚胎期”,各項計劃目前還非常模糊,他拒絕透露更多細節。Hodak是另一家初創公司Transcriptic的創始人,該公司是提供網絡機器人服務的。而Hodak本人也是杜克大學醫學院的一名研究員,建立了猴子大腦和機器交互的界面。
Neuralink已經招聘了包括勞倫斯利物莫國家實驗室工程師Vanessa Tolosa在內的腦神經領域的領軍專家加盟。目前Neuralink可能研發的產品類型並不清楚,但是熟悉該項目的人稱,未來產品可能用於針對某些神經性疾病的治療。據統計,目前僅僅是抑郁和癲癇等疾病的市場規模就高達幾十億美元。
盡管馬斯克目前已經擁有了最大的電動車企業特斯拉和最有前景的“火星殖民路線圖”,但是45歲的馬斯克仍然不甘於只做一個商人,他更是一個預言家。在他的提議下,兩家高速鐵路公司Hyperloop和Hyperloop One正在進行積極測試。
馬斯克在腦神經領域的最新布局也印證了人工智能是未來的方向。清華大學教授魯白在剛剛結束的博鰲論壇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人工智能要發展,需要腦科學帶動人工智能。”斯坦福大學教授張首晟也在同一場合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通過摩爾定律的推進,機器認知理性的能力肯定能超過人類。”
目前來看,人腦計算機的第一步是治愈目前藥物難以對付的腦疾病,比如癲癇、重度抑郁和帕金森等神經紊亂引起的癥狀;第二步則是幫助人類避免受到人工智能機器的統治。馬斯克在2016年6月曾表示:“無論從哪個標準來衡量人工智能,你都會發現人類將來會落後於人工智能。”
馬斯克建議的是建立一種叫“人腦皮層界面”的解決方案,主要是在人腦中加上一層人工智能“皮層”,從而幫助人類實現更加高等的功能。如果能夠證明有效和安全,並得到政府批準,Neuralink未來還能進行腦科手術,來加強人類的認知功能。馬斯克曾經表達過希望提升人類吸收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我們現在信息輸出的水平還很低,看看你在iPhone上打字的速度有多慢就知道了。相對於輸出信息,我們獲取信息的能力要強得多。”馬斯克在2016年的一場演講中說,“因為我們有高速運轉的視覺‘寬帶’,眼睛看到的東西傳送到大腦的速度很快,眼睛吸收了大量的數據。”
不過馬斯克的這一概念也不是僅此一家。支付創業公司Braintree的創始人Bryan Johnson就表示將斥資1億美元成立一家叫Kernel的初創公司,目前已經招募到20人的團隊,也將致力於類似Neuralink的人腦計算機的研究。他表示已經和馬斯克就此問題聊過,兩人意見相近,都認為神經界面的應用前景不可估量。
Facebook近期也在求職網站上放出“人腦計算機界面工程師”的職位,公司同時引入了多位腦神經科學家參與人工智能項目。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也已經宣布了一項四年投資6000萬美元的計劃,發展可植入神經界面技術。
盡管馬斯克的“神經織網”的概念聽起來很振奮,但是還是面臨著不小的障礙。首先是安全問題,在人腦中植入微型電極必須把侵害性的風險降到最小,而且必須保證微型電極的穩定性。而且如何去記錄人類日常生活中所有的舉動,並且將這些決策解碼成計算機能夠識別的語言,目前也面臨技術的難點:比如,如何區分一個人究竟是想上廁所還是吃意大利面。最後,要說服人們去做開顱手術更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馬斯克在上周接受采訪時說:“對於有意義的局部人腦界面而言,我們可能還需要4~5年時間來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