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稅改影響 聯想料一次過扣減31億
1 :
GS(14)@2018-01-15 02:26:21【明報專訊】聯想控股(3396)和聯想集團(0992)聯合公布,將會就美國稅改法案,重新計量美國遞延稅項資產可能產生的影響,預計聯想集團在截至去年底止9個月的未經審核業績中,作出一次過扣減約4億美元(折合約31.2億港元)。聯想控股和聯想集團昨日逆市下跌,分別收報27.55元及4.59元,全日跌1.07%及1.5%。
稱削減企業稅 長遠利業績
聯想控股指,子公司聯想集團的一次過扣減將導致聯想集團年度貢獻純利金額減少約7.6億元人民幣。聯想集團補充指,由於扣減屬於非現金性質,因此並不預期調整對運營或現金流狀况構成任何重大影響。法案亦會削減美國企業所得稅法定稅率,公司相信有關削減長期會對聯想集團美國業務的未來收益產生正面影響。聯想控股在3月底公布年度業績,聯想集團在2月1日公布第三季業績。
中銀航租受惠 預告純利大增
早前,中銀航空租賃(2588)宣布受惠於美國稅改,預計去年純利將大幅增加。集團指,由於美國削減聯邦稅率,初步評估去年底遞延所得稅負債淨額將減少約8800萬美元至9300萬美元(6.86億至7.25億港元),帶動純利增加。中銀航租賃昨天股價大升8%,報46元。
上月初,瑞信發表報告指,萬洲(0288)亦會受惠稅改,原因是其美國業務貢獻約五成盈利,若稅率下降,有望提升盈利約8%;新秀麗(1910)前年收購同業TUMI,美國盈利佔比近四成,預計稅改後有助盈利提升約5%。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606&issue=20180111
特朗普稅改下 美企掀再投資潮
1 :
GS(14)@2018-02-04 21:36:06【明報專訊】美國政府推出30年來最大規模的稅改只有數周,卻已在美國商界引起廣泛迴響。《華爾街日報》表示,不論規模大小的美國企業,都重新考慮一些已擱置的投資計劃,並對現有項目重新評估,研究投資新廠房、新設備的大計。
特殊藥品生產商Amicus Therapeutics已決定投資多達2億美元,在美國建新生產設施。即使正在關閉部分廠房及裁員的健力氏(Kleenex)紙巾製造商Kimberly-Clark Co.也會投資數億美元,為美國一廠房添置新設備。食品服務供應商Aramark亦預計,最近完成的兩宗收購交易將節省近5億美元成本。
蘋果承諾2340億投資美國
《華爾街日報》稱,自稅改通過以來,沃爾瑪、AT&T、Comcast等已相繼宣布向員工派發1000美元獎金,或上調基層員工的最低薪酬,不過商界的響應行動都只是剛開始。iPhone製造商蘋果除了準備匯回海外現金,還承諾將其中的300億美元(2340億港元)投資於美國。
在新稅法的20多個條款中,美國財政部和美國國稅局(IRS)目前只為部分條款提供指引。企業開始研究複雜的稅務規定,包括海外利潤最低稅率、合作伙伴的稅務寬減、資本支出抵免,以及對利息和營業虧損抵免限制的新規等,從中節省更多稅款。
藥企Amicus將本土建生產設施
美國輪胎生產商Goodyear Tire & Rubber Co.估計,2025年前不用以現金納稅,因為在企業稅率下調後,其現有抵稅金額將可多用5年。至於一直利用中國合約製造商供貨的藥企Amicus將建立自己的生產設施,以把握美國企業稅降至21%的好處。Amicus將於未來一兩個月決定美國工廠選址,預計工廠耗資1.5億至2億美元,至少僱用200人。
在過去兩個月,食品服務供應商Aramark斥23.5億美元完成兩次收購,受惠於稅改,兩項收購都比以往省錢。根據新稅規,企業可立即扣減購買某些資產的成本,毋須按舊稅法分幾年扣減。這相當於讓Aramark立即獲得部分交易的現金折扣。根據Aramark的公布,這兩宗交易的稅後成本為18.6億美元,比稅前價格低21%。
利潤增再投資 形成良性循環
稅改無疑會對美國企業財政產生顯著影響,但對各公司的具體影響差別很大。《華爾街日報》引述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美洲首席經濟師Joseph LaVorgna稱,分析人士已預計稅改將使今年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企業的每股整體收益提高7%至8%。增加的利潤很大部分來自企業擴大投資,從而促進其他公司的收入,迅速形成良性的循環。
回購派息 外國投資者同受惠
不過一些經濟學家警告,稅改對經濟的影響,也許及不上對公司利潤增長的影響。諮詢機構Oxford Economics估計,稅改將在2018年為原已增長強勁的美國經濟,額外貢獻0.4個百分點的增幅,到2019年再貢獻0.1至0.2個百分點。稅改其中約一半的經濟增長貢獻,可能來自企業支出,其餘則來自家庭。
Oxford Economics參照以往先例及國會預算辦公室的研究等,估計企業稅每減少1美元,就會產生40美仙的支出。但這很大程度是一次過支出。減稅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利潤,並將刺激開支。但這種開支很快成為新常態,進一步的增長需要經濟整體擴張或其他因素。部分美國企業已計劃將部分節省的稅款用於派息或股票回購,意味部分稅改的好處,也會流入外國投資者手上。
明報記者 黃展翹
[企業地球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146&issue=2018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