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194 廖創興企業: 冀能分享經營成果, 以創造雙贏局面 市場先生自語

來源: http://mrmarketofhk.blogspot.hk/2014/09/194.html

今年筆者推介的一些資產折讓股, 包括川河, 大昌集團, 光大控股, 香港小輪等, 股價紛紛創下52週高位, 證明一支股票的價值最可靠的根源始終是來自相關公司的資產和願意同股東分享的經營溢利. 今次想討論另一支資產折讓股194廖創興企業. 集團主要從事物業投資, 物業發展和物業管理, 酒店經營以及財務投資. 筆者於2009年6月16日首次推介廖創興企業, 當時股價為5.49元, 如果持有至今, 共收取股息4.09元以及每十股送一股創興銀行, 以執筆之時收市價10.2元計算, 投資5年回報率有1.933倍. 現時的廖創興企業與5年前比較已經發生很大的變化. 5年前廖創興企業持有47.82%權益的創興銀行, 但今年2月14日集團已經將1.68億股創興銀行出售予越秀企業, 5月5日又將3,786萬股創興銀行以實物分派形式派發給股東, 5月8日三菱東京UFJ銀行將484.79萬股創興銀行轉讓予集團全資附屬公司廖創興置業, 因此, 現時集團持有1,740萬股,相當於4%創興銀行股權.

另一個主要變化是5年前集團的財政狀況為淨借貸27.3億元, 高借貸水平限制集團派高息的能力. 但根據集團最新中期報告, 持有現金及銀行存款為29.628億元, 而銀行借貸只有25.272億元, 淨現金為4.355億元. 集團持有的主要投資物業包括旺角彌敦道的創興廣場, 出租率達88%, 上半年租金收益約5150萬元. 中環德輔道中的創興銀行中心, 上半年租金收益約2460萬元. 德輔道西的創業商場和淺水灣道的富慧閣, 上半年租金收益約1240萬元. 此外, 上海創興金融中心上半年租金收益約7500萬元. 集團的收租業務(不包括投資物業重估收益)的稅前溢利高達1.625億元, 這是穩定而持續的盈利來源, 以集團投資物業總市值76.5億元計算, 年化收益率大約4.25%.

集團另外重要資產包括發展中物業和待出售物業, 帳面值高達21億元, 主要包括佛山翠湖綠洲花園第一期, 仍然有49%住宅單位和84%停車位待售, 佛山雅麗豪庭第二期則提供1,542個住宅單位, 1196個停車位和2,100平方米的零售和商用面積, 當中474個住宅單位已經售出. 本港方面, 集團購入大埔區一幅佔地26.2萬平方呎地皮, 正研究尋求更改為住宅用途, 而幹諾道西的滙港中心為樓高28層的甲級寫字樓大廈, 已獲城規會同意更改為酒店用途. 此外, 集團持有總值7.05億元的證券投資組合. 當中, 4%創興銀行股權於6月30日帳面值2.464億元, 現時已經升值至3.15億元, 估計每年能提供約1,000萬元股息收入.

集團宣佈派中期息每股15仙, 筆者認為即使全年派息每股60仙, 也只是需要資金2.27億元, 單單收租業務的盈利已經足夠應付有餘, 物業發展業務視乎銷售情況甚至可能綿上添花. 集團每股資產淨值28.269元, 市帳率只有0.36倍, 如果大股東採用派高息政策, 與小股東共享經營成果, 股價折讓便可大幅收窄, 創造大小股東雙羸局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940

194 廖創興企業: 冀能分享經營成果, 以創造雙贏局面 市場先生自語

來源: http://mrmarketofhk.blogspot.hk/2014/09/194.html

今年筆者推介的一些資產折讓股, 包括川河, 大昌集團, 光大控股, 香港小輪等, 股價紛紛創下52週高位, 證明一支股票的價值最可靠的根源始終是來自相關公司的資產和願意同股東分享的經營溢利. 今次想討論另一支資產折讓股194廖創興企業. 集團主要從事物業投資, 物業發展和物業管理, 酒店經營以及財務投資. 筆者於2009年6月16日首次推介廖創興企業, 當時股價為5.49元, 如果持有至今, 共收取股息4.09元以及每十股送一股創興銀行, 以執筆之時收市價10.2元計算, 投資5年回報率有1.933倍. 現時的廖創興企業與5年前比較已經發生很大的變化. 5年前廖創興企業持有47.82%權益的創興銀行, 但今年2月14日集團已經將1.68億股創興銀行出售予越秀企業, 5月5日又將3,786萬股創興銀行以實物分派形式派發給股東, 5月8日三菱東京UFJ銀行將484.79萬股創興銀行轉讓予集團全資附屬公司廖創興置業, 因此, 現時集團持有1,740萬股,相當於4%創興銀行股權.

另一個主要變化是5年前集團的財政狀況為淨借貸27.3億元, 高借貸水平限制集團派高息的能力. 但根據集團最新中期報告, 持有現金及銀行存款為29.628億元, 而銀行借貸只有25.272億元, 淨現金為4.355億元. 集團持有的主要投資物業包括旺角彌敦道的創興廣場, 出租率達88%, 上半年租金收益約5150萬元. 中環德輔道中的創興銀行中心, 上半年租金收益約2460萬元. 德輔道西的創業商場和淺水灣道的富慧閣, 上半年租金收益約1240萬元. 此外, 上海創興金融中心上半年租金收益約7500萬元. 集團的收租業務(不包括投資物業重估收益)的稅前溢利高達1.625億元, 這是穩定而持續的盈利來源, 以集團投資物業總市值76.5億元計算, 年化收益率大約4.25%.

集團另外重要資產包括發展中物業和待出售物業, 帳面值高達21億元, 主要包括佛山翠湖綠洲花園第一期, 仍然有49%住宅單位和84%停車位待售, 佛山雅麗豪庭第二期則提供1,542個住宅單位, 1196個停車位和2,100平方米的零售和商用面積, 當中474個住宅單位已經售出. 本港方面, 集團購入大埔區一幅佔地26.2萬平方呎地皮, 正研究尋求更改為住宅用途, 而幹諾道西的滙港中心為樓高28層的甲級寫字樓大廈, 已獲城規會同意更改為酒店用途. 此外, 集團持有總值7.05億元的證券投資組合. 當中, 4%創興銀行股權於6月30日帳面值2.464億元, 現時已經升值至3.15億元, 估計每年能提供約1,000萬元股息收入.

集團宣佈派中期息每股15仙, 筆者認為即使全年派息每股60仙, 也只是需要資金2.27億元, 單單收租業務的盈利已經足夠應付有餘, 物業發展業務視乎銷售情況甚至可能綿上添花. 集團每股資產淨值28.269元, 市帳率只有0.36倍, 如果大股東採用派高息政策, 與小股東共享經營成果, 股價折讓便可大幅收窄, 創造大小股東雙羸局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711

張磊:百億先生的投資秘笈

來源: http://news.iheima.com/html/2014/0917/145735.html

i黑馬:今年41歲的張磊在耶魯可謂家喻戶曉。2010年,他宣布向耶魯管理學院(Yale School of Management)捐贈寓意吉利的8888888美元,這是該商學院有史以來收到的最大一筆校友捐贈款項。
 
 
但出了耶魯大學,張磊則顯得名不見經傳。然而他卻在中國掌管一家資產達130億美元的基金————高瓴資本(Hillhouse Capital),主要投資中國的互聯網創業者與初創公司。該基金的名字就來自紐黑文的一條大街,它距離耶魯投資基金辦公室原先所在地只有一街之隔。該辦公室掌管著耶魯大學總額達200億美元的基金,正是在此實習時,張磊開啟了自己的金融生涯。
 
把張磊與美國上世紀70、80年代的金融家相對比,後者創辦了KKR與黑石(Blackstone)等龐大的上市私人控股公司,然而張磊本人不願與他們相提並論。張磊創辦了自己的投資公司,成為首批支持中國大陸互聯網創業者的私募基金公司,也許把張磊與矽谷的風投資本家相提並論更為契合。

1972年,張磊出生在中國中部河南省駐馬店市(Zhumadian)的一個村莊,他的家境並不算富裕;後以全省高考總分第一的成績考入人民大學(Renmin University),學習金融專業。
 
他曾想到國外攻讀研究生,卻苦於囊中羞澀。“我向美國大學的研究生院遞交入學申請的理由很簡單————我了解到它們是唯一能提供獎學金的研究生院。”他用略帶美國口音的英文解釋道。“我得到了耶魯大學的獎學金。不幸的是,到了耶魯後,我才得知自己得到的只是一年期獎學金(整個研究生階段為期三年)。我急需找到工作,最後我在耶魯投資辦公室找到了一份實習生工作。”
 
史文森在這位真摯的學生身上看到了蘊含的巨大潛質,於是教給他各種投資技巧。在耶魯求學時,張磊就把史文森的著作《機構投資與基金管理的創新》(Pioneering Portfolio Management, An Unconventional Approach to Institutional Investment, 2000)譯成了中文,在此文中他開創性地將“fiduciary”和“endowment”這兩個詞翻成中文的“信托”和“承兌”。
 
在耶魯時,張磊如饑似渴地博覽群書。“當我獲悉企業年報是免費提供時,就向標普500的每家公司發文索要年報,”他說。“讓我難以置信的是,這些年報竟然是免費的,從管理層討論公司經營以及資本與股本投資回報的這部分內容中,我受益匪淺,這是非常好的培訓。”
 
他說自己曾一度對實習生工作感到了絕望,於是趕到波士頓一家管理咨詢公司去面試。這場面試註定無果而終。由於囊中羞澀,張磊預先要求公司支付其來回路費,而不是事後再報銷,要知道,事後報銷乃是通行做法。“對方問了我某公司應在某一設定區域內建多少家加油站的典型實例。我則反問對方,‘消費者為何需要加油站?’”

“仔細想想,這並非愚蠢問題。加油站的作用是啥?能改作它用嗎?比方說,這個地段是否更適合開雜物店?能轉行嗎?比方說由於電動汽車普及而不再需要加油站。但面試我的那位老兄同情地看著我說,‘您可能欠缺當咨詢師的能力。’‘一回遊’的面試我參加了真不少,但收到複試邀請的則廖廖無幾。”
 
這段有趣的往事揭示了高瓴資本的投資理念。“我們一直專註於公司的長期表現,”張磊說。“我們只問最基本的問題,而這通常能讓我們得到與眾不同的洞察力。”
 
張磊在七歲時就展露出經營天分。他家的房子位於京廣鐵路(廣州是中部南方的最大城市)的火車站旁邊。放暑假時,張磊就在車站旁排上小椅子,把自己的連環畫書租給候車旅客以及散步者看。
 
就在高中生張磊考入人民大學的那個暑假,他擴大了自己的租書生意。1990年,鄧(Deng Xiaoping)仍掌握著中國的最高權力,全民爭先恐後地掙錢————各種新雜誌都專門登載如何快速致富以及如何到深圳(Shenzhen)等飛速發展的經濟特區創業的故事,深圳在辟成經濟特區前10年,還是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張磊大量購進此類雜誌後再轉手倒賣。
 
張磊回憶稱:“剛開始租書時,我曾遭遇庫存問題,而且我發現自己掙的錢都花在給人買水喝上了。於是我決定只訂少量雜誌,然後看看哪些雜誌好賣。並且我還開始賣礦泉水、方便面以及湖南臘腸。如果幾樣東西都買的話,我會相應打個折扣。”開學到北京時,這位經驗豐富的推銷員已凈掙了800元人民幣(當時約合170美元)。
 
張磊說相對而言,自己的童年生活無憂無慮。他的父母那一代人經歷過文革(cultural revolution),但他1972年出生時,文革的動亂已接近尾聲。他說,父母親在文革中吃了不少苦頭,但他們總是樂觀向上,對往事從不提及。“我父母那一代人就沒有我們這樣的好機會,”他說。時至今日,自己的生活仍很節儉,幾乎到了清心寡欲的地步。
 
如今,很多新近畢業於美國頂尖大學的中國學生選擇留在美國就業。唯一例外就是“princelings“————中國統治精英階層的子女,他們除了回國之外,別無選擇。移居海外的年輕中國人開始用美國人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祖國。他們看到了國內的環境汙染、政治貪腐以及缺乏言論自由,擔心回到國內後難以適應。
 
但張磊說自己一直清楚有朝一日會返回國內。“我於2005年回國,”他補充道。從耶魯畢業後,他就職於華盛頓的一家新興市場對沖基金。“我當時就知道中國即將雄起,整個國家煥發勃勃生機,每個人都能發大財。國內湧現了眾多朝氣蓬勃的創業者與高科技創業公司。“一回到國內,史文森就從耶魯投資基金撥出2000萬美元起動基金,幫助他創辦高瓴資本公司,隨後又追加了1000萬美元。”
 
2005年,很多投資者還看不到中國大陸存在很多朝氣蓬勃的創業者與高科技初創公司。“以前往往都是全世界向學習美國,”張磊說。剛開始,很多人認為中國的網絡公司只是盲目模仿美國及其它國家的公司,並無獨創的商業模式以及原創技術。“但中國在很多方面跨越式地趕超了美國,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尤為如此,”張磊說。中國網絡企業的發展規模及發展速度獨步天下。如今,中國大陸約有6億網絡用戶,很快就會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
 
張磊把一開始從耶魯籌集的大部分基金投到了中國最大的網絡服務與社交門戶網站騰迅公司。這是他開天辟地第一筆投資,也是回報最為豐厚的投資,盡管他說自己當時並不看好騰迅公司的QQ社交網絡平臺的發展前景。為了解騰迅公司的發展後勁,他實地調研了當地市場。“我當時認為:隨著用戶越來越見多識廣,就會擯棄QQ,轉而升級換代使用其它網絡服務,”他說。“但在國內,雖說並非人手一部手機或傳真,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QQ號。”時至今日,他仍繼續保有騰迅股份,騰迅已在香港成功上市。
 
待到中國企業家互相進行往來業務後,張磊就通常成了“退居幕後”的“推波助瀾者”。作為騰迅股份的長期持有者以及電子商務巨擘京東(JD.com)的首批投資者,他負責為兩家公司之間的戰略合作事宜出謀劃策。京東最近成功在納斯達克(Nasdaq)上市,在這之前,張磊就是京東的第三大股東。“兩者的合作意義非凡,”他說。“騰迅擁有電子商務平臺,而京東的網絡銷售非常出色,而且已經建立了完整的物流倉儲渠道,京東則一下子獲得了騰迅的龐大用戶群。”
 
“京東相當於亞馬遜(Amazon)與美國聯合包裹速遞服務公司(UPS)的二合一,”他補充道,這個實例生動說明了中國如何在發軔於美國矽谷的商業模式方面成功實現跨越式發展;同時解釋說中國國內並沒有與UPS這樣的公司,而中國的實體店零售效率遠遜色美國。
  
五月底,京東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市值達到260億美元————高瓴資本再次大獲其利。它2250萬美元的原始投資到五月底一下子變成了39億美元。(京東創始人劉強東(Richard Liu)如今是中國科技富豪榜的一分子,完全能比肩百度、騰迅以及阿里巴巴的創始人。)
 
張磊經常邀請私營企業主參加高瓴資本的非正式聚會,對方很多屬於科技類公司,是高瓴資本的咨詢及投資對象,其中很多公司即將上市。“本人投資組合公司里的企業主們可相互取長補短,”張磊說,並指出自己曾鼓勵京東與自己投資的某連鎖超市舉辦研討會。“線上與線下零售商相互了解學習對方的思維模式。”
 
他列舉了線下與線上公司互相學習的一個實例:張磊曾投資液體洗滌劑生產廠家藍月亮(Blue Moon),並讓其高管接洽京東。那場研討會讓藍月亮重新設計自己的補充包,旨在讓它們容易裝進京東的投遞箱。“現實生活中,大體量包裝在吸引消費者方面具有顯著優勢,但在線上銷售則屬劣勢,”他說。
 
張磊如今把中國的投資模式推銷至國外市場。“相比較臺式電腦拉動的美國消費模式,靠移動端拉動的中國消費模式更適用於新興市場,”他說。“中國與新興市場之間的社會經濟概貌更為接近。我們有能力幫助騰迅這類公司走出國門,快速促進其它新興市場的移動互聯網業務發展,其它新興市場也可借以實現跨越式發展。這是雙贏策略,我們正在改變亞洲內部貿易(Intra-Asian Trade)的發展格局。”
 
比方說在印尼,張磊撮合騰迅的微信(WeChat)移動通信平臺與印尼最大的媒體、電視以及付費電視集團Global Mediacom建立了一家合資公司。“如今的印尼酷似幾年前的中國,”他說。
 
張磊把自己視作東西方文化結合的產物。他的投資理念可概況為史文森的學說與中國佛教道家聖人學說的綜合。訪談臨近結束時,張磊又背誦了一些道家的名言。他對我說了不要刻意追逐過多機會的重要性。“弱水三千,”他一邊伸手取蘇打水,一邊吟詠道:“一瓢足矣。”
 
在旁觀者看來,張磊酷似巴菲特(Warren Buffett)————買入並長期持有股票的投資高手。(這兩位曾一起共進過午餐。)張磊引以為豪的是:高瓴資本的多數投資者是耶魯與其它一些大學的捐贈基金。他本人是耶魯亞洲發展委員會(Yale Asia Development Council)主席、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理事以及母校人民大學校董會的理事兼副董事長。他表示自己將捐出大部分財富。
 
看到自己已經遲到了下一場會面,張磊婉拒了再喝咖啡或茶水。臨走之前,最後說了一句富有哲理的話:“得有這樣的能力————不要急著感恩,”他說。“得集中心智,頭腦清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212

三大條件選擇價值股 (副題: 533金利來) 市場先生自語

來源: http://mrmarketofhk.blogspot.hk/2014/09/533.html

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曾經由年初的高位3.01%下跌至最低位2.34%, 最近市場的揣測在提前加息與否之間徘徊, 而上星期五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已回升至2.62%. 目前影響股市的因素, 美國方面包括經濟表現, 尤其是就業市場, 工資增長以至通脹狀況, 均影響美國加息時間和步伐, 以致環球資金流向, 今年2月份奧巴馬簽署行政命令, 將聯邦政府合同僱員的最低工資時薪由7.25美元調高至10.1美元, 2015年1月1日開始實行, 到時會否帶動更多美國人提出加薪要求值得關註. 無論如何, 聯儲局極可能於10月結束買債計劃, 正式終止第3輪量化寬鬆措施. 歐洲方面, 央行將指標再融資利率降至0.05%, 並宣佈購買資產支持證券和資產擔保債券以支持歐元區經濟. 地源政治方面, 美國和歐盟加強對俄羅斯的制裁, 將招致俄羅斯採取報復措施, 以及美國奧巴馬政府正式向伊斯蘭國宣戰, 蘇格蘭將進行獨立公投. 中港方面, 內地正經歷經濟結構調整,轉型和升級, 不太可能採取激進的寬鬆貨幣政策, 至於滬港通固然是令人憧憬的因素, 不過, 如果你是內地投資者, 你會否有15.69元人民幣的國壽A股不買, 反而來香港買23.1港元的國壽H股? 不過, 有些在內地有名氣但不在內地上市的股票可能成為跑出的黑馬.

筆者於5月27日推介的香港小輪, 以當日收市價6.69元(港元, 下同)計算, 持有至今股息加上股價升值回報率有23.8%, 以筆者的持股平均成本計算, 回報率則有27.3%. 筆者會繼續以高資產折讓, 高股息率, 和淨現金三大因素去選股, 並建立一個資產折讓與被動收入組合. 今次討論533金利來, 集團連續12年全年派息金額都是中期股息的3倍, 集團最新中期股息為每股8仙, 如果繼續維持傳統, 表示全年股息為每股24仙, 以上星期五收市價3.21元計算, 預期股息率為7.48%. 集團持有現金及銀行存款高達12.058億元, 沒有任何銀行借貸, 集團總負債只有7.864億元, 當中有46.13%為可能永遠不用找數的遞延所得稅負債, 即使如此, 淨現金仍然有4.193億元, 截至6月30日集團股東資產淨值為每股3.538元, 市帳率為0.9倍, 資產折讓不大, 不過仍然能夠以符合筆者3大條件中的兩項入圍. 集團資產負債表中, 投資物業價值高達22.49億元, 佔總資產的52.8%. 投資物業主要包括沙田的金利來集團中心, 廣州天河區的金利來數碼網絡大廈, 以及瀋陽巿的金利來商廈, 期內為集團提供租金收入和管理費收入分別為7,235.3萬元和2,109.1萬元, 年化租金回報率為6.43%. 如果全年派息每股24仙, 共需資金2.357億元, 集團上半年撇除投資物業重估收益以及出售上海長寧區安化路物業特殊收益的淨利潤為1.37億元, 已經達標58.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590

俄羅斯反制裁的秘密武器:普京的“人民幣先生”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630

在烏克蘭危機爆發之後,西方國家就不斷向俄羅斯施加制裁壓力。不過對於普京而言,人民幣這一秘密武器的存在,使得他有底氣和歐美國家抗衡。

作為將人民幣交易帶入俄羅斯的領路人,Igor Marich(俄羅斯Micex副總裁)被銀行家們稱為“人民幣先生”。早在2010年,他就力主將受監管的人民幣交易引入俄羅斯。隨著西方國家的制裁壓力逐漸加大,越來越多的俄羅斯企業開始東進政策,“人民幣先生”的地位也從半信半疑變為一種尊稱。

在俄羅斯交易所(Micex),人民幣-盧布的交易量幾乎翻了十倍,截止到8月就達到了7.49億美元。盡管和美元-盧布3670億美元的規模相比還是相距甚遠,但是增長依然驚人。2010年首次登陸俄羅斯Micex的時候,人民幣交易僅有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參與的銀行也只有9家。到2012年的時候已經有70家銀行參與,而現在這一數字達到了140家。

在7月31日歐盟宣布制裁俄羅斯最大銀行OAO Sberbank的當日,人民幣-盧布的交易量達到了歷史峰值1.09億美元。和歐元及美元投機性交易為主不同,Micex內涉及人民幣的交易基本為了是商業合同。Marich認為,隨著歐盟和美國制裁措施的加劇,以及俄羅斯與中國關系的日漸加深,人民幣-盧布的日交易額可能很快達到​​​​10億元人民幣。

今年5月普京訪華期間,中俄兩國簽署了規模4,000億美元的30年期供氣協議。據匿名俄羅斯高級官員透露,俄羅斯正在考慮接受人民幣作為供氣合同的結算貨幣。

除了兩國之間直接的聯系外,伊朗也有可能涉足其中。俄羅斯商務部的“俄-伊”委員會負責人Melnikov認為中俄之間的合作關系可以進一步擴大。中國是伊朗最大的原油出口需求國,並且中國也用人民幣支付;因此俄羅斯公司在向伊朗出口的時候也開始接受人民幣結算。

普京曾表示將終結美元一家獨大的地位,不過他所面臨的挑戰也十分明顯。美元儲備貨幣和全球金融體系中的地位十分強勁,日交易量53萬億美元的外匯交易中,有90%涉及到美元,這一比例和1989相比沒有任何減弱的跡象。反觀盧布,在制裁壓力之下,俄羅斯貨幣持續走低,2014年對美元已經貶值15%,對人民幣也有14%的貶值幅度。

俄羅斯交易所經理Potemkin相信中俄之間的合作將逐漸削弱美元和歐元的主導地位,盡管這個過程可能漫長,但是趨勢已經十分明顯。“所有人都不相信美元的地位會出現改變,但是這一天終將到來。”(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076

資產折讓股組合成員再公佈佳績 - 26 中華汽車 (補充版) 市場先生自語

來源: http://mrmarketofhk.blogspot.hk/2014/09/26.html

中巴公佈2014年度業績:

1. 股東淨利潤增加50.28%至6.664億元或每股14.62元.
2. 股東資產淨值增加10.47%至73.369億元, 每股資產淨值為160.9元.
3. 末期股息每股0.1元, 特別股息每股1.8元, 加上第一次中期股息和第二次中期股息, 全年派息每股2.8元, 增加21.7%.


以今日收市價63.8元計算, 市帳率只有0.397倍, 股息率有4.39%.
以筆者平均成本62元計算, 市帳率只有0.385倍, 股息率有4.52%.

另外, 今日880澳博股價再創52週新低15.06元, 筆者終於忍不住再買多一註15.2元, 平均成本下降至16.98元. 筆者相信滬港通之後, 濠賭股是內地投資者的必然選擇, 濠賭股是真正有實際需求的滬港通概念股. 即使以基本因素計, 現價的澳博預期市盈率為10倍, 預期股息率高達7.2%, 集團現金扣除所有債務之後仍然有淨現金78.2億元, 財務狀況良好.


後記: 有網友留意到中巴的現金減少了4.799億元至20.249億元或每股44元. 如果大家留意資產負債表, 合營企業投資增加7.058億元至到22.06億元. 該合營企業是指同太古地產合作大家各持50%權益的Hareton, 將在黃竹坑興建一幢樓高 28 層的甲級寫字樓, 已經補地價10.6973億元, 而隨後所需的發展成本, 中巴同太古會共同承擔. 因此, 現金減少是增加對Hareton的投入. 對股東是好事, 因為當項目完成後, 集團的租金收入會大增, 同一筆資金, 投資寫字樓的回報率會比現時做定期存款高.

集團扣除所有負債後的每股淨現金仍然有41.74元, 佔現時股價65.8元的63.43%. 

此外, 根據最新的披露報表, 集團於9月26日回購26,200股, 股價由65.6元至66元, 平均成本65.8634元. 有跡象顯示, 管理層作風有些微改變, 由增加派息至到回購股票, 對小股東的要求開始有回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373

力寶可能出售力寶華潤 市場先生自語

來源: http://mrmarketofhk.blogspot.hk/2014/10/blog-post.html

星期五226力寶和156力寶華潤雙雙停牌, 收市後發出以下的公告, 下星期一會恢復買賣.

經審閱力寶華潤公佈後,本公司董事會知悉力寶華潤獲一名與力寶華潤或力寶華潤之任何關連人士(定義見上市規則)並無關係之獨立第三方(作為潛在買方)接洽,該接洽乃涉及本公司實益擁有之大部分力寶華潤股份之潛在交易。倘交易落實進行,其可能導致力寶華潤之控制權變動。於本公佈日期,本公司透過其間接全資附屬公司Skyscraper Realty Limited擁有6,544,696,389股力寶華潤股份之權益,約佔已發行之力寶華潤股份之71.24%。

力寶華潤即使以上星期的收市價0.305計算, 力寶持有71.24%力寶華潤股權價值19.96億元, 如果全部分派給現有股東, 每股可分配4.05元, 相當於現股價4.22元的95.97%. 筆者相信如果力寶華潤真的賣得出, 價錢應該較0.305元更高, 即使力寶未必會將所有套現所得派給現股東, 但現股東持有力寶股票的價值也應該提升不少.

此外, 力寶還持有65.84%655香港華人的股權, 以現價1.77元計算, 價值23.29億元, 如果全部分派給現有股東, 每股可分配4.72元, 較力寶現股價還要高. 根據集團2014年財務報告, 力寶每股資產淨值17.5元, 現價PB只有0.24倍, 折讓率高達75.89%. 

利益申報: 筆者持有226力寶. 目前筆者正不斷收集一些資產有大折讓的股票, 筆者不介意它們冷門或悶, 筆者正正喜歡它們是冷門股和悶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860

有現金才有機會 市場先生自語

來源: http://mrmarketofhk.blogspot.hk/2014/09/blog-post_30.html

恆生指數於9月4日升上25,362.98點, 創下年內最高位, 隨後摩根士丹利將恒指目標上調至27,600點, 甚至認為最樂觀情況下可以升到33,000點. 大行的樂觀目標最終能否達到仍然言之尚早, 不過以上星期恆指收市位23,678.41點計算, 肯定就要先吃目前虧, 較9月初高位下跌了1,684點. 筆者一向認為股市越升得高, 應該增持的是現金而不是股票, 因此, 如果你發現恆指在25,000點的時候持有的現金, 比較恆指在20,000點的時候持有的現金少, 那麼可能你需要考慮風險管理有否改進的空間. 股市能夠創52週高位, 通常伴隨不少能夠說服市場以及投資者為何股市升得有理由的利好因素. 不過, 在投資市場裡, 市場的價格通常已經反映已知的事情, 有時甚至過度反映. 因此, 大家不難見到, 盈利預期升5成, 股價已經升1倍, 或者盈利預期跌2成, 股價已經跌5成的情況. 投資者不要見到股市越升越心雄, 如果見到某類股票因為一些負面因素而股價大跌也不需要心慌. 筆者於恆指24,150點的水平開始減持股票, 至到恆指不斷創年內高位的這段時間, 基本上是執行越升越沽的策略, 並且於9月3日沽清941中移動, 因為當時中移動的股息率已經跌至3.1%的不吸引水平. 目前筆者現金充裕, 但不會心急, 因為未到大舉入市的時機, 目前基本上只做2種操作, 第一, 長期收集以3大條件(高資產折讓, 高股息率和淨現金)選擇的價值股, 第二, 專揀一些有人盡皆知的壞消息而股價因而已經大跌的股票, 最好是所有大行都看淡, 無人看好的股票.

有朋友問筆者, 專家話持有現金輸通脹, 為何筆者目前持有相對高比例的現金. 筆者同意如果是永遠持有現金, 那麼一定會輸通脹和持續喪失購買力, 但策略性持有現金等待機會則是另一回事. 記住, 賺錢機會永遠都會有, 錯失一次可以等下次. 但現金用完就無, 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再儲蓄累積, 最重要的是, 投資不一定穩賺不賠的, 股神巴菲特的投資法則第一條是不要虧本, 第二條是千萬不要忘記第一條. 既然投資有機會賺也有機會蝕, 投資者應該選擇賺錢機會較大的時候才出手, 也要在某些時候令自己承受的風險下降. 筆者認為在恆指25,000點時出手投資, 賺錢的機會比恆指20,000點時低, 但要承受的風險卻較高. 理由好簡單, 如果你在恆指25,000點才買, 當恆指跌至24,000點時你沽就馬上蝕1000點, 不沽又可能繼續下跌, 但如果你在恆指20,000點已經買了, 即使恆指由25,000點下跌1,000點, 你仍然有4,000點利潤, 因此, 很多時候, 什麼水平入場已經幾乎決定賺蝕的機會. 朋友又問筆者, 如何忍得住有錢都不買股. 有一個可行的方法, 就是將手上的現金分為5份, 然後去銀行做5份定期存款, 存期分別為1個月, 3個月, 半年, 9個月和1年. 目的不是為了利息, 而是為了保證未來一年內, 你段段都有資金可以入市, 至於到時是否值得出手, 當然要看到時股市的水平.


後記: 筆者的意思並非指所有無人看好的股票都值買, 筆者的意思是指在無人看好的股票當中, 選擇值得投資的股票, 買股票永遠都需要分析和揀選. 大家會發覺同一支股票, 大行有時會唱好, 有時會唱淡, 如果你等到全部大行都唱好的時候去買, 價錢一定唔會平, 筆者寧願選擇當全部大行都唱淡的時候才去買. 此外, 行業的經營難免有起有落, 如果你俾筆者選擇, 在行業好景時或者低潮時買, 筆者會選擇在行業低潮股價大跌時買, 然後等待復甦, 多過選擇在行業好景股價已經大升時買, 然後期待行業繼續更加好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861

力寶集團架構複雜, 資產折讓巨大 市場先生自語

來源: http://mrmarketofhk.blogspot.hk/2014/10/blog-post_7.html

美國最新公佈的9月份失業率跌至5.9%, 是6年來的最低水平, 非農業新增職位和私人市場職位分別增加24.8萬份和23.6萬份, 均較市場預期為高. 筆者留意到美國2年和3年期的國庫債券孳息率均較年初大幅上升, 分別由0.39%和0.76%上升至0.57%和1.05%, 顯示明年提早加息的機會提升了不少. 上星期恆生指數以23,064點收市, 比年內最高位25,363點下跌了9.06%, 也比今年第1個交易日的收市位23,340點為低, 不過, 由於涉及除淨因素, 衡量大市表現最好以盈富基金為代表. 盈富基金上星期收市價為23.95元, 加上期內15仙的中期息, 年初至今持有9個月的回報率為2.55%. 如果投資者不知道買什麼好, 可以聽從巴菲特的建議, 耐心等待機會收集指數基金吧, 盈富基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筆者仍然繼續慢慢收集資產折讓股, 今次想討論#226力寶. 根據集團2014年的財務報告, 股東資產淨值每股高達17.5元, 但上星期收市股價只有4.22元, 市帳率只有0.24倍, 資產折讓高達75.9%. 集團持有的資產並不差, 單單計手上兩項上市公司股權, 包括持有71.24%#156力寶華潤股權和65.84%#655香港華人股權, 已經分別值19.961億元和23.288億元, 相當於每股8.77元, 已經是現股價的2.08倍. 集團於今年3月底止持有現金和銀行存款42.65億元, 銀行借貸則有13.405億元, 表示現金淨額有29.245億元或每股5.93元. 集團之所以有如此大折讓, 相信同集團現行架構相當複雜有關, 集團業務的確很多元化, 包括物業投資, 發展和管理, 酒店營運, 食品業務, 礦產勘探, 開採及提煉, 基金管理, 企業融資, 證券經紀和投資, 放款, 銀行以及金融服務等等. 有跡象顯示第二代接班人有意精簡業務架構, 包括將非核心業務引入策略性股東, 甚至出售資產. 事實上, 集團旗下力寶華潤最近動作多多. 包括以12.783億元出售子公司股權, 變相出售兩幅地盤總面積約為14,142平方米的土地, 加上以2.826億元出售力寶中心一座42樓整層的交易於4月份完成, 集團資金將更為充裕, 集團2014年度經營現金流淨額大增2.98倍至15.27億元, 每股派息也大增85.7%至13仙. 如果集團能夠繼續增加派息, 相信資產折讓有望漸漸收窄.

後記: 筆者最近繼續集中收集3支核心股票, 3支一直以來都是好冷門的悶股. 有一支筆者於今年一月份已經推介過, 另外一支多年前筆者曾經不開名提過, 第3支就從來未在網誌提過. 本來以為悶股無人爭, 點知有2支最近好似坐火箭, 一飛沖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633

力寶可能出售力寶華潤 市場先生自語

來源: http://mrmarketofhk.blogspot.hk/2014/10/blog-post.html

星期五226力寶和156力寶華潤雙雙停牌, 收市後發出以下的公告, 下星期一會恢復買賣.

經審閱力寶華潤公佈後,本公司董事會知悉力寶華潤獲一名與力寶華潤或力寶華潤之任何關連人士(定義見上市規則)並無關係之獨立第三方(作為潛在買方)接洽,該接洽乃涉及本公司實益擁有之大部分力寶華潤股份之潛在交易。倘交易落實進行,其可能導致力寶華潤之控制權變動。於本公佈日期,本公司透過其間接全資附屬公司Skyscraper Realty Limited擁有6,544,696,389股力寶華潤股份之權益,約佔已發行之力寶華潤股份之71.24%。

力寶華潤即使以上星期的收市價0.305計算, 力寶持有71.24%力寶華潤股權價值19.96億元, 如果全部分派給現有股東, 每股可分配4.05元, 相當於現股價4.22元的95.97%. 筆者相信如果力寶華潤真的賣得出, 價錢應該較0.305元更高, 因為力寶華潤每股資產淨值高達0.451, 如果以NAV出售, 力寶股東每股可分得大約5.985元即使力寶未必會將所有套現所得派給現股東, 但現股東持有力寶股票的價值也應該提升不少.

此外, 力寶還持有65.84%655香港華人的股權, 以現價1.77元計算, 價值23.29億元, 如果全部分派給現有股東, 每股可分配4.72元, 較力寶現股價還要高. 根據集團2014年財務報告, 力寶每股資產淨值17.5元, 現價PB只有0.24倍, 折讓率高達75.89%. 

利益申報: 筆者持有226力寶. 目前筆者正不斷收集一些資產有大折讓的股票, 筆者不介意它們冷門或悶, 筆者正正喜歡它們是冷門股和悶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63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