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空氣推動車?

1 : GS(14)@2012-08-18 15:47:26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 ... edded&v=4cSVVDFgK7M

2 : GS(14)@2012-08-18 15:48:08

http://crave.cnet.co.uk/cartech/ ... ave-world-50008918/


  CNET UK
  Crave
  Car Tech

Tata air-power car looks like robot ladybird, may save world

By Luke Westaway on 16 August 2012, 6:24pm

  Alert me

Car Tech

Indian car maker Tata has constructed a prototype air-powered car, that as well as looking like a massive robot ladybird might just be the next big thing in clean energy.

The company, which built the 'world's cheapest car' and then covered it in gems and also makes terrifying war vehicles completed testing on two vehicles that are powered by compressed air back in May. A joint-venture with MDI, the prototype-stage 'AirPod' cars apparently cost just €1 per 200km, or £0.00631899077 per mile.

Despite looking like the worm car from the Busy World of Richard Scarry, the experimental automobiles are no slouch in the speed department, clocking a speed in the vicinity of 70km/h. I wouldn't attempt a speedy corner in one if I were you, though.

The cars seat three people, which is rather impressive for its small size, but won't win you any style points if you try cruising around town in it. Unfortunately, despite being surrounded by the substance that powers its motors, you'll still need to pull into an air-pumping station to fill it up.

Compressed-air power is still relatively unproven, and not without disadvantages (thanks Wikipedia). For example the compressed air must be completely dehydrated, and the energy conversion involved can be an inefficient proces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090

寄望在「空氣中」創造財富 施慧雅

1 : GS(14)@2012-09-06 12:40:22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k2_ek2a1.htm
【明報專訊】昨天慧雅提到現時央行們手頭上的「子彈」已所餘無幾,市場的信心亦已不斷被磨滅,不少人認為QE3(第三輪量化寬鬆)最多也只能取得一時的效益買得一時的時間和喘息,但根本的問題未能有效解決,因此歐洲經濟最終將無可避免走往崩潰之路,但一旦歐洲經濟出現崩潰,相信誰人也不能獨善其身。
歐經濟崩潰 無人可獨善其身
從這角度看,若多國央行可能出現的集體行動也未能推動市場情緒和經濟,下一回會更加困難,他們餘下的機會不是太多。從這角度看,環球經濟目前可能處於只爭朝夕的時刻,若真的到了最後關頭,可能是任何方法也得考慮。從某角度看,慧雅認為目前環球經濟面對的,是一資產負債表的問題,這問題最初可能主要是存在於部分投資銀行、商業銀行和政府,但在雷曼事件後,政府可能已發覺它們是不得不把問題也揹上身,因此這資產負債表問題已從銀行傳到政府身上。另一方面,一些政府的資產負債表問題也日益浮現。但負債是不會在空氣中消失的。要將之紓緩和解決,我們唯有寄望可在「空氣中」創造一些財富。
但要在「空氣中」創造以萬億美元計的財富,又談何容易?純粹從理論的角度看,慧雅說央行帶頭買股票指數基金是不是不可想,原因是這方法有望可利用全球股市的規模來創造一些財富,為多國政府和眾多銀行還債和紓緩它們的資產負債表問題。在今天,一般大眾對貨幣的信心似乎還未崩潰,因此這方法可能還可行,但一旦大眾開始認定原來相信貨幣只是一場騙局的話,那麼就可能什麼的方法都可能太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419

外國空氣好d ? 赴加打工增5倍

1 : GS(14)@2012-11-03 13:20:20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1102/news/ec_gga1.htm

增幅各地之冠
加拿大移民部本週初公佈最新移民數據,指出去年約有19.08萬人以工作簽證到加拿大,較2010年的17.92萬人上升逾6%;當中以美國人最多,共有3.4萬人;中國排名第14,有2582人,較2010年上升11%;香港去年則有1297人到加拿大工作,與2010年的195人相比,增幅高達565%(見表),增幅為所有國家及地區之冠。
本港與加拿大2010年開始工作假期(working holiday)簽證計劃,每年名額200個;不過即使扣除該200個名額,去年仍有1097人到加拿大工作,增幅按年亦上升逾4倍。根據移民部資料,由2002年至2010年的9年間,每年到加拿大工作的港人介乎102人至195人。
2 : abbychau(1)@2012-11-03 13:29:08

空氣好就一定arm...其實我都有諗過US/CA 果邊, 門檻低人工高
3 : greatsoup38(830)@2012-11-03 13:42:56

2樓提及
空氣好就一定arm...其實我都有諗過US/CA 果邊, 門檻低人工高


盧森堡
4 : abbychau(1)@2012-11-03 13:46:37

3樓提及
2樓提及
空氣好就一定arm...其實我都有諗過US/CA 果邊, 門檻低人工高

盧森堡

唔好咁大聲, 到時個個去我去唔到就慘
5 : greatsoup38(830)@2012-11-03 13:52:50

4樓提及
3樓提及
2樓提及
空氣好就一定arm...其實我都有諗過US/CA 果邊, 門檻低人工高

盧森堡

唔好咁大聲, 到時個個去我去唔到就慘


你去到記得請我
6 : skfv(15984)@2012-11-03 18:21:21

小弟有嚴重鼻敏感, 細過都去過加拿大住過一排, 鼻敏感自動好返, 個鼻未試過咁通, 但一返到來就..........唉..........我覺得天文台唔洗係條街度set機度有幾污染, 淨係扎起幾個我呢d人係燈柱度不停索下d空氣就得~
7 : skfv(15984)@2012-11-03 19:07:54

mannishmark: 對上一次有咁通既感覺係我個鼻發炎, 個醫生隊小小可卡因入我個鼻度, 我先覺得:「嘩! X! 正呀!」

hh0610: 我去過清境, 真係唔錯~可惜留得太少時間了~~
8 : taotao1689(34228)@2012-11-04 00:30:17

歐洲你無個master都難搵份香港degree做得ga工...
9 : greatsoup38(830)@2012-11-04 12:05:25

8樓提及
歐洲你無個master都難搵份香港degree做得ga工...


咁悲?
10 : qt(2571)@2012-11-04 12:53:16

4樓提及
3樓提及
2樓提及
空氣好就一定arm...其實我都有諗過US/CA 果邊, 門檻低人工高

盧森堡

唔好咁大聲, 到時個個去我去唔到就慘


不如直接去德國讀書
11 : hh0610(1603)@2012-11-04 13:04:01

10樓提及
4樓提及
3樓提及
2樓提及
空氣好就一定arm...其實我都有諗過US/CA 果邊, 門檻低人工高

盧森堡

唔好咁大聲, 到時個個去我去唔到就慘

不如直接去德國讀書


以前, 去歐洲讀書, 人地政府補貼你, 一年先係收你幾皮港紙.

不過入學條件係識當地語言. 當年人人去美英加澳, 跟本冇人留意去德法讀書係咁SO.
12 : qt(2571)@2012-11-04 13:36:25

11樓提及
10樓提及
4樓提及
3樓提及
2樓提及
空氣好就一定arm...其實我都有諗過US/CA 果邊, 門檻低人工高

盧森堡

唔好咁大聲, 到時個個去我去唔到就慘

不如直接去德國讀書

以前, 去歐洲讀書, 人地政府補貼你, 一年先係收你幾皮港紙.
不過入學條件係識當地語言. 當年人人去美英加澳, 跟本冇人留意去德法讀書係咁SO.


都係02~03年識得個係德國讀書網友才知呢樣嘢, 連書都唔洗買, 直接去library.
13 : abbychau(1)@2012-11-04 13:37:40

大學除左一本二手ge Econ 無買過書
14 : hh0610(1603)@2012-11-04 14:06:57

12樓提及
11樓提及
10樓提及
4樓提及
3樓提及
2樓提及
空氣好就一定arm...其實我都有諗過US/CA 果邊, 門檻低人工高

盧森堡

唔好咁大聲, 到時個個去我去唔到就慘

不如直接去德國讀書

以前, 去歐洲讀書, 人地政府補貼你, 一年先係收你幾皮港紙.
不過入學條件係識當地語言. 當年人人去美英加澳, 跟本冇人留意去德法讀書係咁SO.

都係02~03年識得個係德國讀書網友才知呢樣嘢, 連書都唔洗買, 直接去library.


幾皮港紙已經算貴, 有D係一兩皮就搞掂. 有冇恒心學一兩年德文/法文先?

有咁O既恒心, 香港讀都唔會差得去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829

疑不堪北京空氣 食品 水質污染 駱家輝傳返美換肝

1 : GS(14)@2013-12-10 00:02:3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31209/18542769

                              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辭職要提前回國,一度引外界揣測,甚至懷疑他有婚外情,駱本人及妻子則強調是因家庭原因。台灣《聯合報》昨爆料稱,駱家輝是因健康理由辭職,返美是要換肝,準備入全美著名的癌症專科中心醫院治療。在京的外籍人士對北京空氣、食品和水質污染等,因而產生更多疑慮。新一輪霧霾困擾多日,幸有冷空氣打救。

                據報導,駱家輝及家人在京的健康一直由美國專屬醫療團隊負責,約數月前發現他的肝臟有問題,駱妻李蒙和三名子女已先行返美,駱家輝則待明年一月才返國。此前,北京外交圈都不知駱家輝因何辭職。北京消息指,駱發現肝臟有問題後,曾向美國和台灣求醫,最後仍決定返回美國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University of Texa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治療。
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位於德州休士頓,創建於1941年,屬德州大學轄下機構,是集腫瘤臨床診斷、綜合治療及基礎醫學研究於一體的大型專科醫院,在美國乃至全球皆享盛名。該院多次被評為美國最佳癌症研究機構,也是美國「國家癌症行動」指定最早的三家綜合癌症治療中心之一。

水質專家拒飲自來水

                                    有關駱家輝請辭回國換肝,美國國務院東亞局官員回應《聯合報》查詢稱:「從未聽說過這樣的消息,駱家輝請辭是為了回美與家人團聚。」駱辭職消息傳出後,曾有報導揣測他因婚外情、不堪霧霾空氣、甚至與中共關係不和諧等原因。但駱本人和妻子均否認,強調是家庭因素,三個子女要在美國接受教育,「這對任何家庭都很重要」。
報導無透露駱大使因何要換肝。有專科醫生指,換肝手術大多因嚴重肝硬化和肝癌。駱家輝的健康狀況,使在京的外籍人士對北京的環境污染產生更多懷疑。北京空氣不佳人所共知;內地食物安全問題頻生;內地環保部門近期檢查發現,北京地表五大水系50條河流,九條已枯乾,其他全部污染物超標;有北京水質專家,20年來只飲用礦泉水,從不飲用自來水。
63歲的駱家輝2011年8月獲任命駐華大使,在京兩年多,諸多行為備受中國輿論關注,包括赴任時全家坐經濟艙、領到訪的拜登去北京街邊小吃店等,被指是煽動中國民眾對中共官員奢華的不滿;美媒又質疑他「本國交代的大使任務」和「作為華裔被大陸民眾寄予厚望」有矛盾。駱家輝一再表示自己是美國人,只執行美國政府交付的任務。
台灣《聯合報》
2 : GS(14)@2013-12-10 00:02:4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31209/18542772
【話你知】
肝硬化和肝癌都是肝臟病變,後者為惡性腫瘤,前者可演變為後者。肝癌是死亡率僅次於胃癌、食道癌的第三大常見惡性腫瘤,初期病徵不明顯,西醫多是施手術切除部份肝臟或換肝,以及化療;中藥則強調服湯藥辯證施治。
肝癌病因尚未完全明瞭,初步顯示與病毒性肝炎感染、食物黃曲黴毒素污染及飲水污染有關。黃曲黴毒素多存在於變黴玉米、花生等食品中;亞硝胺類、酒精、有機氯農藥等均可致癌;一些飲用水被多氯聯苯等污染亦可致癌。
《蘋果》資料室
3 : hh0610(1603)@2013-12-10 23:37:31

听闻是有小三wo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261

佔領期間 「中銅旺」空氣質素改善

1 : GS(14)@2015-01-05 08:20:52





【本報訊】佔領運動為中環、銅鑼灣和旺角帶來短暫的新鮮空氣。綠色力量指出三區路邊監測站錄得數據大跌,中環路邊空氣「跑贏」中西區一般監測站,旺角路邊空氣與深水埗相若,銅鑼灣路邊空氣與東區相若。綠色力量科學及自然護理總監鄭睦奇指,佔領運動猶如一場實驗,數據證明行人專用區保障市民健康,交通改道亦屬可行。



應推展行人專用區


以AQHI計算,佔領運動前一個月,銅鑼灣空氣大致較東區惡劣1至4級,但9月29日佔領開始,AQHI便大致相若。旺角路邊空氣自9月29日起AQHI指數與深水埗一般監測站相若,但警方在10月中重開部份路段後,AQHI跳升一級。中環情況相若,10月初路邊空氣「跑贏」中西區一般監測站,但10月中警方重開德輔道中、金鐘道後,空氣污染普遍惡化1至6級不等。綠色力量總幹事文志森指,政府多年前一直拒絕開行人專用區,今次數據證明,只要有適合交通措施,「政府冇藉口唔做」。環保署指路面空間有限,加上市民及地區人士關注行人專用區內的街道管理,當局需要等候適當機遇,例如地區重建或發展新區,並從不同持份者意見,考慮是否推展新的行人專用區計劃。而來年運輸署及專營巴士公司仍會繼續透過巴士路線計劃,及「區域性模式」重組巴士路線,亦會把握新鐵路啟用的契機去檢視巴士服務安排。■記者潘柏林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105/189918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955

家居空氣不流通或致癌

1 : GS(14)@2015-01-24 08:30:10





平日我們較少留意家中的空氣質素,但英國有科學家警告,家居的空氣含有超過九百種化學物或粒子,有機會導致「有毒家居綜合症」(Toxic Home Syndrome),增加患上癌症及心血管疾病風險。



須注意濕度


修咸頓大學過敏症及呼吸道醫學專家豪沃思(Peter Howarth)教授表示,「有毒家居綜合症」是指人們「因家居通風不足而暴露在空氣污染物嚴重混雜的環境,導致更頻密地患上呼吸道及皮膚疾病」。衣服、煮食爐及清潔劑等常見的起居用品當中或含有霉菌、花粉、氡(radon)及一氧化碳等化學物,影響室內空氣質素,令人更容易出現咳嗽、頭痛及打噴嚏等小毛病,較嚴重的會導致眼睛刺痛、肌肉痛、哮喘、發燒、流鼻血及肺病。豪沃思表示,「家中有霉菌反映了空氣不流通及濕度增加,發霉的家居易有較高的塵埃致敏源水平,或會令呼吸道及皮膚狀況惡化;通風不足亦可能帶來非過敏性有毒氣體,損害健康」。豪沃思呼籲人們要注重保持家中空氣流通,建立空氣清新的無毒家居。英國《每日郵報》



無毒家居小貼士


1.確保家居空氣流通2.使用含較少毒素及污染物的環保產品3.避免用噴霧式除臭劑及化妝品4.避免用地毯,因會暗藏塵埃及細菌5.科技產品用完要關機,以免製造有毒電磁場6.入屋前除鞋,避免將花粉及泥塵帶回家7.檢測建築材料,確保家中無氡8.房間髹油漆後,須等到乾透才使用9.盡量在室外晾衫,在室內晾衣物須開窗通風10.定期更換浴簾,避免用易發霉的乙烯基(Vinyl)浴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124/190143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419

機艙毒霧綜合症殺機師空氣受引擎潤滑油污染 飛機常客高危

1 : GS(14)@2015-02-23 14:24:34





■機艙空氣安全威脅經常乘搭航機的乘客。互聯網


【英國首確認】客機空氣安全響起警號!英國死因研訊報告首次確認,英國航空公司副機師韋斯特蓋特(Richard Westgate)三年前死於「機艙毒霧綜合症」(Aerotoxic syndrome)。不但威脅機組人員,乘客也受影響,估計佔總數約10%,報告促當局採取緊急措施預防事件重演。事件恐掀起患上此症的多間航空公司機組人員或乘客的索償官司。



多塞特高級驗屍官佩恩(Stanhope Payne)上周五就韋斯特蓋特的死因交報告,指他的身體確實出現長期暴露於航機空氣中有機磷酸酯(organophosphate)的症狀,確認他死於機艙毒霧綜合症,但報告沒提及他駕駛了多少小時民航機才染病。韋斯特蓋特死前有嚴重頭痛、精神錯亂、眼疾和失眠。報告指機艙空氣中存有機磷酸酯,長期暴露會損害健康,機組人員更有可能因此死亡;機艙也沒有實時監察系統確保空氣質素,報告促英航和民航局(CAA)八星期內提交改善措施。


死者韋斯特蓋特

前英航空姐失工作能力


這是英國官方首次承認機艙毒霧綜合症導致機組人員死亡。經常坐飛機者易患此病,皆因機艙空氣受污染,由於客機在高空飛行時,外面空氣寒冷且稀薄,若要將外面空氣抽入機艙,乘客會難以抵受,故客機會抽取飛機引擎壓縮空氣進入機艙,但這些空氣常被機械和潤滑油磨擦時產生的有毒霧體污染,或混入鎳及鎘等重金屬微粒,過量吸入會引起神經性症狀。英航前空姐帕松(Dee Passon)亦飽受機艙毒霧綜合症困擾逾十年,指報告令業界正視問題。她九六年首次在機內遇到毒霧,當時機組人員都因呼吸困難送院,自此她便長期咳嗽,健康日漸轉差;○八年感全身神經痛,其後確診患上機艙毒霧綜合症並永久喪失工作能力。她六年前成立關注團體,促業界正視問題。



受影響乘客佔一成


韋斯特蓋特的代表律師坎農稱:「這份報告強而有力,英國驗屍官首次得出機艙空氣確實對機上的人造成損害的結論,而業界多年來矢口否認。」他正代表另外約五十名同樣患上「機艙毒霧綜合症」的機組人員和兩名乘客訴訟,包括國泰、阿聯酋、阿提哈德航空公司、Thomas Cook和easyJet。他還指出經常搭飛機的乘客容易患此症,料受影響的佔乘客量一成。國泰機艙服務員工會主席黎玉嬋曾接觸英航香港機艙服務員工會主席吳敏兒,引述吳稱英航的機艙毒霧問題在波音757和767珍寶客機等細機的情況較嚴重,黎表示,據她了解目前僅波音787客機宣稱不再用引擎泵氣系統,國泰多用大機,問題不似細機嚴重。黎玉嬋表示,據吳敏兒稱,英航一直堅持機艙空氣無問題,指去世機師是患情緒病,死因報告還機師清白,仍有其他機師正受同樣問題困擾,工會協助他們籌款解決生活困難,而據真人真事拍攝的新電影《A Dark Reflection》,亦會講及毒霧事件。本港律師黃國桐指,機組人員可按僱傭合約追討公司,乘客方面,若航空公司知道空氣中存在的物質會影響機艙中所有人的健康,公司有責任賠償,惟乘客比機組人員停留在機艙的時間短,要證明被機艙空氣影響,要依靠科學數據支持。BA稱會考慮死因報告建議,CAA則指「乘客和機組人員毋須過份擔心」。英國《星期日電訊報》/本報記者



機艙毒霧綜合症Q& A

Q:甚麼是「機艙毒霧綜合症」?
A:因在飛機機艙長期吸入受污染的空氣所引致的疾病。客機在高空飛行時,從引擎抽入的壓縮空氣,會被機械和潤滑油磨擦時產生的有毒霧體污染,令機艙空氣混了太多機油。
Q:這病有甚麼症狀?
A:出現疲勞、呼吸困難、視力模糊和出現認知障礙等急性或慢性症狀,部份不適症狀只屬暫時性,但嚴重可對神經造成永久損害。
Q:如何得知機艙空氣受污染?
A:輕微機油外洩會產生異味,乘客會出現出汗或嘔吐的症狀;嚴重的污染會令機艙煙霧瀰漫,並透出淺藍色煙霧。
Q:誰是高危一群?
A:機組人員長時間在機艙工作,最易中招。經常乘搭飛機的乘客都有機會將吸入的毒霧累積體內,因為身體未及分解就再登機吸入毒霧。
Q:有甚麼預防措施?
A:死因研訊報告要求英航和民航局於四月十三日前提交改善措施;惟現時機艙沒監察系統確保空氣潔淨。據報現時只有波音787客機是唯一民航機安裝獨特裝置,讓機組人員和乘客可吸入沒高溫分解及有毒機油污染的空氣。




常搭機名人回應

旅遊作家項明生:「一年搭超過廿次。拜神都會被麒麟撞倒,有乜好擔心?坐噴射客機未試過不適,喺肯雅同緬甸坐螺旋槳小飛機時要全程彎腰,令我有啲不適。」





立法會議員陳家洛:「擔心機艙空氣質素,航空公司應公佈機艙空氣質素、致病物質數據。試過喺機艙感到頭痛不適、手腳麻痹,空氣唔好亦會引致咳嗽。」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223/1905167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932

【科健籽】牛油果可減低空氣污染對肺部影響

1 : GS(14)@2015-05-19 23:03:08

英國兩大學研究發現,牛油果、菠菜等含豐富維他命E的食物,或可降低空氣污染對肺部造成的壞影響。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及英國諾定咸大學(University of Nottingham)報告指出,人類身處高懸浮粒子污染空間後,血液內的維他命E含量明顯相對降低。倫敦國王學院教授Frank Kelly指出,哮喘患者體內的維他命E含量亦較少,維他命E或可抵抗空氣污染對肺部造成的損害。除牛油果外,豆腐、橄欖油、西蘭花及南瓜亦含豐富維他命E。



資料來源:英國獨立報



記者:楊麗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0519/191520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487

飲齋啡 踩空氣單車 學者減13磅 抗中年發福

1 : GS(14)@2015-07-29 08:36:52

林大慶


【今日少甜】【本報訊】中年發福無得救?不少人面對身形隨年齡暴脹十分無奈,推廣健康生活的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社會醫學講座教授林大慶,身體力行示範透過降低糖份攝取及勤做運動如踩「空氣單車」,戰勝發福體形,體重由最高峰時達73公斤(約160磅),減去6公斤(約13磅)。記者:嚴敏慧林大慶叫人戒煙、做運動,推廣健康生活的形象深入民心,原來身形瘦削的他,亦曾有中年發福的時候,體重最高峰時達73公斤,因擔心推動公共衞生策略欠說服力,故決心減磅,首要是實行少甜飲食,加上做運動,結果成功減至現時的67公斤(約147磅)。他認為減甜最重要是堅持,嘗試適應,達到目標就會有成功感。嘗試減甜最早於80年代開始,當時在倫敦看見當地人常喝俗稱「齋啡」的咖啡不加糖,他亦嘗試,「飲嘢唔加糖會發現一種新味道,慢慢接受,甚至重新欣賞食物獨特味道」。但只靠咖啡減甜始終力度不足,人到中年身形難免發脹,「肥胖係好大嘅健康問題,自己又做公共衞生,如果自己都肥,叫人減肥就會冇說服力」。



戒飲汽水十多年

林指體重40多歲時達到高峰,徘徊72至73公斤,醫學研究上有所謂標準體重,即70公斤,做研究招募受試者亦以此為指引,「好想做番個seventy-kilogram man,覺得要做啲嘢」。健康飲食是減重必備元素,其中減甜非常重要,都市人糖份攝取,很多時來自加糖飲品,除了秉持飲齋啡外,他說已十多年沒有飲汽水,「同朋友食飯,我只飲水或茶,朋友如果飲幾罐啤酒,即使大家食嘅份量差唔多,佢哋都會吸收多我幾百卡路里」。選購食物飲品時閱讀營養標籤亦很重要,林指攝糖最重要是不過量,控制卡路里及糖份攝取。他亦重視血糖水平,故食物升糖指數也會考慮,「有啲食物唔一定甜,例如白飯、白粥,但升糖指數高,食咗血糖上升快,要盡量少食」。他的飲食原則包括少脂肪、多菜等,加上經常步行及每周跑步一、兩次,結果體重回落至70公斤以下。近年有醫學研究發現,即使周末運動,平日坐太多,仍會使人肥胖有肚腩。林認同此概念,於是推廣零時間運動,利用坐着、站立及行路時間多做簡單運動,藉此燃燒更多能量。他已維持零時間運動3年,平日最常坐着踩空氣單車,結果體重竟然再有下跌空間,腰圍再瘦兩吋,肌肉耐力也大為改善。個人的減甜習慣也可推廣至工作間。他指,數年前在大學一個慶祝聚會中,看到放着一排排高糖飲品,覺得不健康,建議以後聚會、記者會不以加糖飲品招待,全部換成清水及無糖茶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729/192358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863

煙花過後 空氣致癌毒物爆升十•一污雲不散

1 : GS(14)@2015-10-05 07:19:37

■放煙花後,維港上空積聚了厚厚一層煙霧。易仰民攝



【本報訊】前晚十•一煙花歷時23分鐘,過後維港上空留下一道濃厚煙霧帶,環保署在多區錄得空氣污染物濃度爆升。中環前晚7時空氣中的致癌物二氧化硫濃度原本只有每立方米8.2微克,但至晚上10時放煙花後急升近4倍至38.1微克;旺角同一時段更急升6倍。製作煙花的公司認為煙花影響輕微,但環境學者認為無風環境會令煙花造成的污染惡化,社會應考慮在弱風環境時停放煙花。記者:潘柏林


獨立環境政策評論員朱漢強指,有朋友前晚於煙花過後在銅鑼灣嗅到大陣煙味,「成個銅鑼灣都係黑煙」。翻查環保署資料,晚上9時放煙花後維港兩岸主要區域污染物濃度急增,中環晚上7時PM2.5每立方米29.6微克,但9時升至40.5微克,11時更錄得90.9微克,升幅逾兩倍。中環PM10濃度在晚上7時僅每立方米40.9微克,到9時放煙花增至50.5微克,在11時達頂峯103微克。



醫生建議心臟病人避看


各區空氣中致癌物二氧化硫也急增,旺角晚上7時原本只錄得每立方米4.9微克,但9時增至34.1微克。中環更由7時的8.2微克急升近4倍至晚上10時的38.1微克。所有污染物濃度直至午夜過後才逐漸回落,環保署指煙花主要產生可吸入懸浮粒子,包括小量重金屬。10月1日下午6時至11時持續處於靜風或低風速,不利污染物擴散,故多個空氣監測站都錄得多種污染物濃度在下午6時後持續上升,但未超出空氣質素指標濃度的限值,對健康不會構成影響。惟醫生郭家麒指,放煙花不僅影響觀賞的市民健康,對維港兩岸的居民亦帶來風險,患心臟病、慢阻肺病者、患哮喘兒童及長者均屬高風險人士,吸入過多污染物或引致病發。他認為政府在放煙花前應發出健康忠告,提醒上述人士避免到現場觀賞。當晚使用23,888枚煙花,共4.5噸火藥,費用逾800萬元。負責製作煙花的港星多媒體製作有限公司行政總裁毛偉誠指,當晚吹北風,只有港島可能受影響,而空氣監測站收集污染物來自各處,包括汽車和船隻,不應只歸咎煙花,「任何大型活動都對環境有小影響,換番嚟好多好嘢,帶動經濟、帶來好多歡樂」。




專家:無風日宜考慮停放


不過,科大環境學部教授劉啟漢指,煙花爆發時會產生大量塵粒,令PM2.5、PM10濃度短期內急增。當遇上弱風和無風環境空氣污染便急增,如2006年農曆煙花匯演,空氣中懸浮粒子每小時濃度達每立方米300微克,較前晚嚴重多3倍。今年2月農曆煙花匯演污染濃度變化不大,或與風力強有關。他認可考慮在無風環境時停放煙花,減少污染物累積。健康空氣行動行政總裁鄺芯妍指,世衞轄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在2013年10月把戶外空氣污染列為人類致癌物,包括二氧化硫和懸浮粒子等。世衞標準無釐訂每小時PM2.5標準,但指PM2.5在24小時平均濃度高於每立方米25微克屬超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1003/1931927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72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