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一個故事:英女陰陽眼 嚇跑追求者
1 :
GS(14)@2012-02-11 11:25:04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35&art_id=16054795
「我常常見鬼,追求者都被嚇跑了。」英國 26歲女郎桑希爾天生陰陽眼,自小見到鬼, 4歲已有感應能力,長大後做了靈媒,但每次結識異性,男人聽到她的職業後,都會嚇得滿臉通紅,打退堂鼓。
「我成長時,覺得很驚懼。我常常看見一個男人晚上站在睡房門口。 4歲時已能預知我們認識的一些人會入獄。少女時代我預知家裏的一個親友有婚外情,準確預測她的婚姻只能維持兩年。」典型英國女郎模樣的桑希爾說:「有時很驚──我聽到怪聲,看見東西飛來飛去,我見到鬼──但我也有靈體保護我。」
2 :
亞力士(1473)@2012-02-12 16:13:48真係驚 搞搞下野 同我講 成間房都係男人睇住 容乜易縮陽出唔番
老樓周記:追求達標隨時撻 Q
1 :
GS(14)@2012-05-12 11:27:44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512/16329825
有心人提醒老樓,無論採取任何措施目的不在於壓抑樓價,反而是穩定樓價為首要目標,便要分流部份合乎享用公營資源興建的住屋需求,在抑壓需求上多做點工夫,私樓樓價升跌便合乎正常化,好處有二。一來不會即時打擊私樓樓價;二來針對性照顧有真正需要住屋人士,兩者並無衝突。
發掘土地成關鍵
不過,老樓認為最大問題是土地從哪裏來?沒有充足的公營土地資源,何以能夠把申請公屋三年內縮短上樓時間,故此在發掘新土地的多個政府部門,必定務求尋找可用的土地,包括荒廢了的政府用地,已不用的學校地和手上勾地表內多時未被「吼」的土地作為選地基礎,全面評估轉為發展公營資助房屋的土地儲備,好讓梁振英上場時有一套房屋大計向市民交出功課。
董伯伯執政時房策便因為過於急進,碰上亞洲金融風暴遭受到滑鐵盧,「撻 Q」收場,樓價暴瀉近七成,激化民怨引致下台。梁振英假若過於進取定出一籃子房策目標,若碰上另一次經濟危機的話,下場與董伯伯……
劉兆昌
2 :
tyan(27180)@2012-05-13 21:07:43今次冇得話唔關自己事.............
女兒國:金愛妍有港男追求
1 :
GS(14)@2015-01-27 00:55:48
攝影:陳俊強
Mandy Lieu旗下韓國模特兒金愛妍(Kim)來港發展其事業大約一年半,成功以美好身段及性感造型打出名堂,工作量繁多,尤其內衣騷為甚。Kim坦言來港一年半但有時會很掛念韓國的家,尤其是母親所煮的美食,但她也大賣口乖的說:「雖然我好掛住韓國,不過我都好愛香港,係我第二個家鄉。」
Kim笑言香港是一個購物天堂,令她花了大部份於去年所賺的錢,不過今年起卻要儲錢,開創自己的內衣品牌,她說:「我會開一間網上商店去賣自己品牌嘅內衣,當然必要時候我都會自己做番內衣model啦!」Kim又坦言有不少香港男士追求,但現在工作為主,所以仍然單身。採訪:文國駿髮型:Chris@Leighton Aveda場地:DJIBOUTII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126/19016162
盛智文:夜店時代已改變 消費者追求高私隱 大場結業不意外
1 :
GS(14)@2015-10-05 23:44:2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05/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DIZZI然後是Beijing Club,近期兩間蘭桂坊大型夜店接連結業,不僅城中夜蒲達人少了落腳地,亦令人感嘆,莫非夜蒲黃金時代已不再?有「蘭桂坊之父」之稱的盛智文表示,夜蒲文化瞬息萬變,就像時尚一樣,人們現在更喜歡面積較小、更私密的會所,大型會所已被人厭倦,它們是「變老了」,但夜蒲生活仍會繼續存在。
明報記者 孫娜
上市紅極一時的「夜蒲股」Magnum(2080)難敵租金高企及收入下滑,今年宣布關閉於蘭桂坊的DIZZI及Beijing Club。翻查資料,兩間會所面積分別為1.2萬呎及7300呎,其中Beijing Club更有3層樓高,已屹立在蘭桂坊有8年之久。
不及時改變 就會被淘汰
盛智文稱,自己在會所行業數十年,看慣了不同的會所來來去去,因為人們總是喜歡去新的地方,就像時尚一樣。他稱,當下人們更喜歡可以真正聊天及跳舞的小型會所,而不是吵鬧的大型會所,無論歷史多久、名聲多響的會所,若不及時改變就會被淘汰。他指,「Beijing實在太大了」,相信結業後會分拆出租。
近期內地遊客減少令本港零售及旅遊倍受打擊,不過盛智文表示,酒吧及餐飲業所受影響不大,稱「我們還好」。他指,內地團隊遊客向來不是蘭桂坊的主要客人,而租客中也沒有高端奢侈品牌,反而近期珠寶展等大型活動在港舉辦,令晚上光顧的商業旅客增多。
相比起寸金尺土的香港,內地蘭桂坊項目擴張迅速,目前成都蘭桂坊已薄有名氣,而海口蘭桂坊將於年底開業,上海及無錫的項目亦正在動工,估計分別於2017年及2016年落成(見表)。與香港蘭桂坊不同,內地的項目不僅包括餐飲及會所,還包括購物商場、電影院甚至辦公樓等,位於上海的「夢中心」面積更達46萬平方米,盛智文笑稱「更像一個村莊」。
他表示,5年前與政府合作的蘭桂坊成都項目相當成功,四川悠閒的生活方式與蘭桂坊的酒吧文化相得益彰。
蘭桂坊進駐內地多個城市
他又透露,現在幾乎每天都能接到不同內地城市政府的電話或郵件,包括武漢、重慶、大連及青島等,希望他可以把香港的蘭桂坊酒吧街也帶到該城市,至於下個蘭桂坊會落戶哪個城市,他稱目前正在逐個城市研究。
盛智文指,內地經濟雖然正經歷放緩,但生活方式(Lifestyle)相關消費依然高速發展,尤其是國家主席習近平大力促進內需,相信內地市場增長潛力依然巨大。不過,他稱自己同樣重視香港業務,目前發展重點是改建後的新加州大廈, 已有多間餐廳營業,預計11月會正式開幕。
2 :
GS(14)@2015-10-05 23:44:48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05/news/ea_eaa2.htm
籲港府主動投資創意產業
2015年10月5日
【明報專訊】「Hong Kong is stuck.(香港被困住了)」 談及香港正面臨的問題,盛智文這樣評論。他稱,香港社會正在走向兩極化,人們互相指摘,個自懷著不同的目的。同時,中國內地卻飛速發展,香港靜止不動。他稱,香港政府需主導發展創意產業,因為「這是一切產業的未來」,而為保證快速有效的行政須實現特首真正由香港人民普選選出,呼籲雙方都要妥協。
像風險投資機構 扶持創業
盛智文表示,近來各種衝突是反映社會系統問題,因為住房短缺、年輕人上升無路等問題,很多香港人將生活艱辛怪罪到內地遊客、政府身上。他指由於租金昂貴,許多科技創業的年輕人只能借用他們父親辦公室,而另因黨派反對,政府連一個創科局長都選不出來。他稱,儘管香港有低稅率、法制完善等優勢,但隨覑電子商務等產業崛起,周圍的世界正飛速發展,若不能創造新的產業,香港永遠只會回到發展地產和金融的老路上。
盛智文稱,要發展創意產業,政府必須承擔更多責任。他指,香港本身並不缺乏創意因子,當年香港電影、粵語流行歌曾享譽世界,惟近年卻輸給了韓國。他表示,在土地如此昂貴的情下,政府應該像風險投資機構一樣,廣泛扶持創業公司,「不需要收那麼多錢」,就算輸錢也不要緊,因為總有一些會開花結果。他稱,「創意行業是一切行業的未來,不是政府可以隨便丟下不管的事情。」
特首無法普選 「香港被困」
盛智文表示,特首無法實現普選是「香港被困」的重要原因,因為即便特首在現行體制下是合法的,但人們總是可以說他是小圈子選出來的不代表我,這也導致政府施政阻力重重,提案總是在政治口水中被淹沒,無法真正著手社會急需解決的問題,令香港落後於周邊地區。他稱,「年輕人需要明白,他們在傷害他們的未來。」
3 :
GS(14)@2015-10-05 23:45:0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05/news/ea_eaa3.htm
仍積極參與海洋公園事務
2015年10月5日
【明報專訊】雖然盛智文已於去年「被卸任」海洋公園董事局主席一職,轉任顧問,但他依然心繫海洋公園發展。他稱,現在幾乎每天都會與現任管理層討論公園所面臨的挑戰,笑稱自己仍「very very involved(非常積極參與)」。
坦言「被卸任」不開心
盛智文在海洋公園工作逾10年,得知不獲續任時,雖坦言「不開心」,但這不影響他繼續以顧問身分為海洋公園出謀劃策,稱「無論政府說什麼,海洋公園仍是我的小孩(still my baby)」,他更表示,「我從來不聽政府說的,我只做我覺得對的事情。」
近期香港旅遊業不景氣,曾創造無數輝煌的海洋公園也難免受衝擊。盛智文表示,內地旅行團遊客減少為主因,他指海洋公園7月份表現很差,8月份有提升,最近幾個星期內地遊客似乎又有所增長。他稱,內地及周邊國家大型主題公園迅速擴張,香港需要加快發展;但他亦稱海洋公園特別之處在於對香港人的「世代價值」,是「祖父母、 父母及小孩長大的地方 」。
黃金周表現或高於預期
針對黃金周,盛智文表示儘管業界普遍悲觀,但他仍認為本港總體旅遊表現可與去年持平,稱長假期及中國遊客數目龐大等因素會令黃金周最終表現高於預期,持謹慎樂觀態度。
芷晴等男仔做手工追求
1 :
GS(14)@2016-03-11 13:31:21黃芷晴昨到觀塘擔任羽毛藝術展嘉賓,見她右眼有少少眼腫,她指是韓國旅行後發現有少少敏感。本身對藝術設計興趣甚濃的她首次接觸羽毛藝術,令她都想試做。早前跟女性友人到韓國旅行,順道欣賞BIGBAND演唱會,並大讚氣氛好好。已單身一段時間的芷晴,坦言此行未有艷遇,不過本身都鍾意韓國男仔,她還表示媽咪都經常鼓勵她出街結識朋友,友人也落力介紹男仔,問到有沒有合眼緣男仔?她尷尬笑說:「未呀,又唔係成日有人介紹男仔畀我識。我都享受陪家人、朋友,感情事慢慢嚟。」但她透露若果男仔整手作仔追求她,定必加分,因為覺得對方有心思之餘亦是細心的人。採訪、攝影:馬建華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311/19524492
【周日狂徒】追求殺人快感印度漢鎚殺逾70人
1 :
GS(14)@2016-07-17 16:01:34上世紀70年代,印度狂魔申克賴亞(Kampatimar Shankariya)在短短一年間用鎚殺害至少70名男女,為的只是追求殺人所帶來的快感,由於他殺人眾多,被列為印度史上10大殺人犯之一。申克賴亞生於1952年,他在1977至1978年間,於拉賈斯坦邦齋浦爾一帶犯案。他的犯案手法如出一轍,都是用鎚直擊目標頭側的耳咽管,好等受害人在痛苦中死去。至少70名男女被殺,最終他在1978年被捕。1979年,27歲的申克賴亞被判罪名成立,同年5月16日遭絞刑處決,不過在死前他良心發現,招認所有謀殺,遺言這樣說:「我殺人是枉然的,無人應該變成我這樣。」《蘋果》資料室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717/19698634
林少陽﹕李嘉誠坦然 長和追求穩
1 :
GS(14)@2016-08-15 05:25:37【明報專訊】剛過去的周末,歷史上獲得最多奧運金牌的「水神」菲比斯,剛於里奧100米蝶泳決賽輸了給他當年的一名小泳迷、新加坡的舒古寧。這是他今屆至今唯一的一面銀牌,因為其餘他有份參賽的項目,他全都拿了第一。這位慣了贏第一的神級泳手在丟失金牌的一刻,竟然沒有一絲失落,而是游到舒古寧旁邊,伸手向這名後輩道賀。
大家可能會說,菲比斯已贏得了太多的榮耀,多一個或少一個金牌,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我們作為旁觀者,當然可以說得輕鬆。假如不是對爭勝有世人難及的欲望、決心與鬥志,平常人是不可能輕易獲得任何世界第一。
菲比斯失金不失風度
這個世界其實從來不缺乏天才。全球74億人口,即使擁有天才本領的運動員只佔當中的0.00001%,這批天才運動員,總數竟然還有740人之多!要在這700幾個精英中成為當中的世界冠軍,當中的差別可能只是訓練時的刻苦程度、練習效率、賽前準備、比賽當刻的身體及心理狀態的差異,便決定了這批同樣具備頂級質素的天才運動員,最終誰能得金。
對於一個曾經付出過無數汗水、犧牲了大量吃喝玩樂時光,為游泳付出一切而一直以來所向無敵的泳手來說,即使他之前得獎無數,我亦不大相信,他在失落金牌一刻會完全不當是一回事。
只是,鏡頭前的菲比斯,他就是那麼的坦然。這並不是說他沒有爭勝的鬥心,而是他懂得落場一刻用盡自己的洪荒之力,寸步不讓對手;比賽結束後,他亦懂得及時抽身,為比自己表現更好的對手喝彩。這不單是體育精神,而是識英雄重英雄!
世上無長勝將軍 學懂適時抽身
這個世界,其實沒有所謂的長勝將軍。即使是歷史上打仗最叻的長勝將軍,也有英雄遲暮的時候。看不慣這千古定律的,再多的獎牌,亦屬枉然。
近年,以地產投資發跡的首富李嘉誠,投資策略明顯轉趨保守。坊間有很多的傳言,認為那是因為李嘉誠不看好中港兩地樓市及經濟前景,因而將兩地的實物資產逐步變賣。集團屬下的資產負債表,很可能是創業以來最保守的。
上周末,長子李澤鉅更於分析員會議上明言,除了自己身處的總部長江中心以及一街之隔的和記大廈之外,集團所有的投資物業,只要價錢適合,都可以賣。這多少印證了,集團或有意在短期之內,出售其持有多年應佔樓面約100萬呎的中環中心。集團對中港兩地的經濟前景看法審慎,可能只是部分的事實。上個月,李先生剛剛過了88歲生日,雖然現今醫學昌明,他老人家看來長命百歲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只是英雄遲暮,今天的李嘉誠,難道還要跟馬雲及馬化騰這些後輩鬥身家嗎?以李先生的慧眼,他怎可能會將這些放在心上?
進取投資者 唯選擇「雙馬」
今天,買入長和(0001)及長實(1113)股票的股東,心態應該像大股東一樣,最緊要穩陣──「只要唔輸,就一定贏」。進取的投資者,唯有做雙馬的小股東了。
(作者客戶持有長實股份)
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
[email protected]
[林少陽 細味.投資]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404&issue=20160815
何濼生﹕經濟應追求高質素增長
1 :
GS(14)@2016-08-15 05:26:20【明報專訊】美國前財長、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最近(今年8月8日)在《金融時報》撰文。他提出一個今天很多青年人不大接受的觀點。他說太多人一心追求公平卻忽略了經濟增長的重要性。經濟增長創造職位又支撐眾人的收入。經濟增長為政府帶來的收入讓政府提供社會保障、改善醫療、也容許政府推政策改善在職貧窮。他沒有說的是:美國眾多道路橋樑早已失修。政府財政收入增加可以把危機四伏的基建變得安全。
他說經濟增長造成緊張的勞工市場。緊張的勞工市場正是世上最佳的社會服務。僱主被迫僱用經驗淺的人士,為他們提供寶貴的工作經驗。因此經濟增長特別是少數族裔和低技術的人士的朋友。
勞工市場緊張 最佳社會服務
大家不再關心經濟增長的一個原因,據薩默斯的觀察,可能是過往為刺激經濟增長多用減稅和放寬管制等被視作明益富人的手段。在過去,經濟增長又的確為富人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很多有較穩定工作的人士,特別是中產人土不覺得受惠。薩默斯認同中產人土收入長期滯後和日益尖銳的貧富懸殊是急需正視的政治問題。
在香港,中產人士同樣是冷待經濟增長的群體。對於衣食住行都已大致解決的中產人士而言,經濟增長肥了富人的腰包卻損害大自然。瀕危物種有被趕盡殺絕之虞;青翠郊野變成石屎森林。繼續追逐增長,倒不如奉行簡樸生活知足常樂。
這些想法對已能安居樂業的中產人士完全可以理解。然而社會上仍然有大批居住條件欠佳和未能解決溫飽、或待照顧待醫療的人士。沒有經濟增長,沒法闢地建樓,20多萬輪候冊上的家庭如何能上公屋?
中產另有追求 高質素增長惠及大眾
貧富懸殊的問題的確要處理;我們的海洋、山川,和大氣層亦的確要保護。我們當然不能罔顧代價去追逐增長。但我們肯定不能沒有增長。
內地有意識地下調了增長目標,再不一味追逐高增長而是追求高質素的增長,和更惠及眾人的增長。這個策略調整十分合理。我們亦宜朝這個方向制訂我們的政策。
[何濼生 濼觀天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203&issue=20160815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