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加州地震不斷地震學家:未來將發生大地震

1 : GS(14)@2017-01-08 19:02:43

2017年跨年前後,加州與墨西哥邊境發生了250次地震,最強的一次達到黎克特制3.9級,雖然沒有造成破壞,但仍引起加州人擔心,到底是不是大地震的先兆呢?《蘋果》專訪了著名的加州理工學院地震學家Egill Hauksson教授,為大家分析加州地震的可能性。駐洛杉磯記者:張紫茵從地理學上,加州正正處於北美板塊及太平洋板塊的邊緣,而除夕夜的地震就是發生於布勞利地震帶(Brawley Seismic Zone)的南端,連接聖安德烈亞斯斷層(San Andreas Fault),南連帝國斷層(Imperial Fault)這兩大著名的破壞性斷層。
Hauksson教授表示,板塊移動並不是經常發生,一年大概移動5厘米,除非有大型的地震才會突然移動5至10厘米,當板塊沒有移動時,壓力會在地下蘊釀,但現時科學家亦未有辦法預測到板塊下的壓力實際上有多少以及板塊磨合的情況,但不難預計的是,加州每日都發生60至70個小地震,但到底在甚麼時候小地震會演化成大災難,就要視乎地震的源頭、所延伸的長度了。「我肯定,未來加州一定會有一個大地震,可能是今日、明日、甚至明年,我們預料不到。」Hauksson教授指,何時會發生地震現時仍沒有一個精確的預測,所以他們主要是研究地震發生後的影響,不同的地震對於南加州的各地區帶來的影響,並將數據交及地震工程師及城市規劃師,盡量避免將房屋建在板塊邊緣或鬆軟的土地,以免地震發生時把房子拆開一半。一旦地震發生在帝王縣索爾頓湖(Salton Sea)的孟買海灘(Bombay Beach)並沿着聖安德烈亞斯斷層延伸向北面,Hauksson教授表示洛杉磯市中心大約40秒就會感到第一浪地震﹐60秒就會正式感覺到主要地震波,屆時高樓大廈有機會倒塌,尤其是洛杉磯市中心是一個盤地,地質較為鬆軟,地震時會較硬石更為搖晃,如果在高處的地方就更能感受到震蕩。他預計,如果南加州真的發生大型地震,死亡人數將會達2,000人,過萬人受傷,由於加州為不少公司的據點,地震亦將會重創美國的經濟,主要港口的長灘市(Long Beach)、以及所有途經聖安德烈亞斯斷層的火車及交通亦會受阻,衝擊進出口貿易,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08/1989034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868

【狂人總統】加州死忠女Trump迷創「讓加州強大」組織力撐

1 : GS(14)@2017-01-18 22:21:21

候任總統特朗普的就職典禮將會周五(1月20日)舉行,對於藍血的加州人來說仍然未能接受,當日在加州各地均會有遊行;另一邊廂共和黨支持者高興又興奮,部份為特朗普助選的人決定成立一個新組織,根據特朗普的競選口號「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讓美國再次強大)為藍本,將會成立「Make California Great Again」(讓加州再次強大),以聚集及教育支持特朗普的政治人才。駐洛杉磯記者:張紫茵「讓加州再次強大」的創辦人Rachel Gunther表示,概念是來自一班加州草根階層,在特朗普當選後希望與其他志願者組成後續組織,希望可以在加州建立地盤。在加州有逾400萬在大選時是投票給特朗普,雖然數字上遠遠及不上民主黨,但不少義工及共和黨人士對於特朗普當選感到非常興奮,並希望他的政策可以在加州順利推行,所以「讓加州再次強大」就順應而生。
Rachel希望新組織可以對民眾起教育作用,在一些議案推出時「他們就不會坐以待斃、任人魚肉」,會為爭取自己的權利而站出來。「我們訓練這些人,讓他們更懂得表達自己的意見,然後派他們出去做代表,推翻不利的議案。」她亦坦言,成立組織的另一個目的是希望留住義工,為2020年(特朗普)再選作好準備。
Rachel表示,成立組織目的並不是一時三刻做到甚麼,而是希望在這4年改變政治景觀,「可以令沉默的人投向特朗普,令更多人政治醒覺」,知道特朗普會幫到他們過得更好。她認為無論在民主黨及共和黨,均有政治精英把民眾玩弄在股掌內,所以她這個組織可以讓更多人發聲。不過,加州作為深藍票倉,在特朗普當選後已經扭盡六壬要搞對抗,尤其是在非法移民等問題上。她表示,感到洛杉磯縣將會是一個原爆點(Ground Zero),所以更加需要有人出頭發聲,為共和黨爭一口氣。現時組織內的人數不算多,但Rachel表示未來將會聯絡更多早前有份支持特朗普的人,去壯大組織的基礎。「特朗普將會由上而下照顧我們,所以我們亦要由下以上的支持著他。」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18/199009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059

加州大地震真係會發生?專家:浩劫機率99%

1 : GS(14)@2017-01-27 07:40:33

專家預期未來30年內,美國加州發生黎克特制6.7級或以上大地震的機率高達99%,在三藩市灣區發生的機會也高達七成。意味這場災劫只是遲早的事。有社區機構呼籲市民,現在就要動身做好預防工作,學懂如何自保,警告若地震來襲,可能要等72小時才能等到救援。駐三藩市記者:唐芷瑩社區青年中心(Community Youth Center)近年作為三藩市政府緊密合作的防災教育機構,定期舉辦課程,培訓青年人將防震知識回家傳授老人,除了華裔,對象也包括英語和西班牙語族群。項目負責人黃啟亮(Michael)和輔導員劉家怡表示,大眾對地震的認知存在很多謬誤,最常見是覺得「大地震不會發生,就算發生政府的救援都會很迅速」。Michael表示加州處於地震帶,若再出現6.7級以上的地震,相當於1989年造成近4,000人死傷的「洛馬普列塔大地震」(Loma Prieta),「是絕對的大地震」。「大地震發生時,政府的應急部門會優先處理塌樓、公路截斷和大火救援,我敢說在家中受輕傷或斷水斷電的話,怎打911也不會有人來理你。市政府也預期約3日,庇護所等災害中心才能真正投入運作。」如何在這「黃金72小時」內自救?家怡鼓勵大眾現在就要為自己和家人執好「地震袋」,放在近家門位置。「最主要是確保在這3天內,起碼有水和食物可養活到自己。」她說一個合格的基本地震包內,首要有小急教包(first-aid kit)、水袋(每人每日水量需1加侖,約3.8公升)、能量食品、照明電筒(謹記備電池)和萬用刀等;其次但不是必須的包括現金、手機「尿袋」和個人文件(可存在USB中)等;也可放定令自己快樂的食品或玩具。此外,別忘記家中毛小孩。除了備妥3天份食物及水、碗、藥物(包括心絲蟲即除蟲劑等藥品一個月份),由於毛小孩無法說話,也要幫他們準備包括品種、年齡、疫苗注射等資料的文件。最重要的是,儘早帶毛孩子注射晶片,並把晶片號碼記錄在文件中。家怡又提醒,很多人認知地震時應跑往室外空曠地方,但這在三藩市並非最安全之策。「美國的房屋不少已有防震加固工程,和中國(有很多「豆腐渣」)的結構不同,在室外很多玻璃會掉下,留在室內是安全之策,當然要視乎情況。」她請大家背熟「踎低、掩護、抓緊」這個口訣,應跑到桌下,以手護頭,縮小自己佔的面積;又謂唐人街的家居狹小,但大家平時切勿放太多櫃子包圍自己,要盡量留空一面牆,並黏緊櫃上的飾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27/199108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418

加州大學騷亂阻極右網媒編輯演講

1 : GS(14)@2017-02-05 10:39:36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前日爆發騷亂(圖),幾百名示威者在校園縱火破壞,抗議親特朗普的極右網媒Breitbart新聞編輯揚諾普洛斯(Milo Yiannopoulos)到大學演講,演講最終取消。一名示威者說:「我們成功阻止了這個活動,太好了,任務完成!」


防暴警射橡膠子彈

抗議活動原本和平進行,有1,500名示威者抗議揚諾普洛斯到訪,但後來約150名蒙面人士突然加入,令示威演變成警民衝突,他們向警方投擲爆竹,又砸爛商戶櫥窗和汽車玻璃,防暴警察發射橡膠子彈驅趕。揚諾普洛斯要由警方護送離開,指當時有人向他掟石和雜物,他說:「這座號稱自由派的校園,顯然仇恨任何敢於表達意見的自由主義者或保守派人士,還特別討厭我!」校方發聲明強調大學自1960年代起,一直都是「言論自由運動」的搖籃。
Breitbart新聞網站由特朗普親信班農創辦,去年美國大選期間不但極力附和特朗普的極右主張,也常散播虛構的陰謀論針對其他候選人。特朗普昨日Twitter威脅,若該校不容言論自由或向無辜者使用武力,他會撤銷給該校的聯邦資助。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03/1991639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289

【加州大學騷亂】特朗普轟違權 港人教職員:仇恨言論不算言論自由

1 : GS(14)@2017-02-05 10:48:25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周三晚因邀請極右網媒「Breitbart」的編輯揚諾普洛斯(Milo Yiannopoulos)演講,在校園釀成暴力反抗示威,活動取消收場。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事後在twitter轟該校「不實行言論自由」,欲切斷聯邦資助。主辦方柏克萊共和黨學生會(Berkeley College Republicans)成員接受《蘋果》訪問,對特朗普發言力撐叫好;有教職員則體諒校方取消演講決定,認為「言論自由(free speech)不等於仇恨言論(hate speech)!」駐美記者:唐芷瑩加州柏克萊市報道事隔一夜,當地仍處處可見示威的痕迹。柏克萊市中心有大通銀行、富國銀行、美國銀行的提款機和玻璃窗碎裂,服務受阻,工人忙着以木板圍封,有Starbucks分店亦遭殃。校內昨夜遭到縱火及破壞的學生會大樓,地上的紅油亦未清理,學校加派警員駐守。港人林敦頴(Charles)在大學的商學院任職,他相信事後面對批評的校長德克斯(Nicholas B. Dirks)在處理「Breitbart」編輯到校也面臨兩難,無法阻止邀請哪些嘉賓。他展示一封校長早於上月26日發出的電郵:「雖然收到很多阻止這名嘉賓到校演講的要求,但不論在法理或是學校一貫的開放言論空間的作風,學校也需讓活動如期進行。」但Charles則質疑揚諾普洛斯所發表的極右(反同、反移民等)言論,不是真正的言論自由精神:「言論自由不等於仇恨言論!」對於特朗普就此事威脅學校切斷聯邦資助,林敦頴表示不太擔心,「雖然他作風很戲劇化,但沒想過他會說這樣的話。學校資助除了從聯邦政府,很多是來自州政府撥款,相信州政府會挺身而出支持校方,加上校友的捐款一直都很熱烈」。本報找到邀請「Breitbart」到校的柏克萊共和黨學生會(Berkeley College Republicans)成員現身說法。讀歷史系三年級的中國、古巴混血兒學生Jonathan Chow表示,邀請揚諾普洛斯全因要捍衛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賦予的言論自由,失望同學不能吸納不同的言論聲音,「我覺得校方要更強烈的企硬去維持言論自由!有老師試過批評我(作為共和黨人)是『白人至上主義者』,我想說我根本不是白人」。不過不論是支持或反對方,Charles和Jonathan不約而同和昨晚的暴力示威者劃清界線,表示不相信加大生會這樣蒙面施襲,估計他們或來自奧克蘭(Oakland)等地的慣常暴力分子。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04/1991784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415

【加州獨立】集58萬個簽名推公投 民主黨華人:會投反對

1 : GS(14)@2017-02-05 10:48:25

自從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當選後,主張「加州獨立」(Calexit)的小火點愈燃愈旺,越來越多人關注以及支持加州獨立,脫離美國。加州州務卿於上月26日開綠燈,允許申請加獨的組織「Yes California」收集簽名,只要於7月25日前收集到585,407個簽名,就可以發起在2018年11月的大選公投;投票若然通過,2019年加州有機會成一個獨立的國家。不過洛杉磯的華人對於公投一事並不熱烈,意見甚至以反對居多。駐洛杉磯記者:張紫茵特朗普上任後,路透社及研究公司Ipsos發表報告,指每三個加州人當中,就有一人支持加州獨立。調查的500名受訪者中,有32%的加州人認為加州應該和平地脫離聯邦政府,較2014年只有20%支持獨立大幅上升;而「CalExit」官網的參與人數亦由選前不足2,500人,至今增至約11萬人。美藉華人陳先生表示,本身是支持民主黨,對於共和黨特朗普上場不太滿意。而加州獨立這個概念聽起來很好,可是實際運行上未必可行,因為真正獨立,就無法影響美國其他州的政治方向。他知道「Yes California」已經開始在收集簽名,他說也許會簽一個名,讓加州人可以就獨立一事投票,不過就算有得投,他亦會投反對:「對加州不好,對於整個美國都不好,獨立以後加州就不可以利用自身的影響力影響到美國。」一名不願露面的退休華人表示,如果加州宣佈獨立,早年交的稅就白交了,到時加州能否提供與聯邦政府相約的退休福利仍是未知之數,而他作為美國公民,到時為了保障自己的權益,或者會搬去美國其他州分居住,繼績領聯邦政府的福利。亦有華人對於加州獨立抱中立態度,Michael表示,加州獨立對他的影響不大,如果到時要投票就看看朋友的意見,就算最後成功獨立,脫離聯邦政府亦都「Okay」。不過,真正要讓加州獨立仍然要過五關斬六將。除本身公投,也要取得三份二其他州分(38個)的立法機構和美國聯邦參眾兩院各三分之二的議員同意,才能提出憲法修訂案。現在看來,「CalExit」仍是長路漫漫。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04/1991784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416

呂麗君加州搞環保 獲福伯撐場

1 : GS(14)@2017-02-18 09:51:47

■呂麗君以主人家身份在加州出席晚宴,並和夏里遜福合照。互聯網圖片



劉鑾雄(大劉)去年11月發聲明,公告與呂麗君已於14年協議分手,身份亦由紅顏降級為前女友,呂麗君專心照顧二人所生的14歲大女秀盈及6歲細仔子鋒,行蹤甚為低調。除照顧一對子女外,呂麗君亦專注由她創立的同名基金會,日前基金會專頁宣佈會和沃爾瑪超市(Walmart)集團繼承人羅伯沃爾頓(Rob Walton),共同創立「呂.沃爾頓地球創新研究基金」,推動全球對愛護自然環境的關注。



■蘋果教主喬布斯遺孀Laurene(右)現身支持呂麗君,擔任晚宴司儀。互聯網圖片

逾300賓客

雙方單位因此而在美國加州舉行晚宴,作為主人家的呂麗君日前已出發,出席當地時間16日的晚宴活動。昨日呂麗君在她的基金會facebook專頁上載了相片及短片,晚宴在加州門洛帕克基金會總部舉行,出席人士超過300人。呂麗君身穿由意國設計師Giambattista Valli設計的象牙白色連身裙,襯珍珠長耳環的端裝打扮,與羅伯沃爾頓齊齊上台講述成立研究基金的目的,其他出席名人包括有蘋果教主喬布斯(Steve Jobs)遺孀Laurene Powell Jobs,以及荷李活影星夏里遜福(Harrison Ford),而Laurene亦為晚會擔任司儀。


趁機集郵

難得見到一眾名人,呂麗君趁機和夏里遜福及Laurene合照。據知福伯為了參加今次晚會,他所駕駛的小型飛機準備降落於加州的機場時,誤以為滑行道是跑道,險撞向載滿逾百人的波音737客機,幸而最終沒造成意外。撰文:唐如


■呂麗君與羅伯沃爾頓在台上分享成立基金的理念。互聯網圖片

■晚宴邀請了三百人出席,場面熱鬧。互聯網圖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218/1993195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884

反侵侵全美大罷工冇晒人全因加州大暴風?

1 : GS(14)@2017-02-19 13:59:35

自從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以來,每個周末加州都有不同的示威及遊行,表達對於新政府的不滿。周五就有團體Strike4Democracy發起全國罷工示威,其中逾百個組織響應,不過撞正南加州幾年以來最大暴雨,周五的集會從原本的潘興廣場(Pershing Square)移師到附近劇院The Regent舉行,更有九成參加者「放飛機」。駐洛杉磯記者:張紫茵主辦方在facebook開活動專頁,有4,200人表示有興趣、1,300人表示會參加;不過就現場目測,參加人數只得百餘人,比預期少九成。「#F17 General Strike」洛杉磯負責人馬歇爾(Derek Marshall)表示,上次全國罷工是美國工人革命,已經是一個世紀以前的事情,因此今次的全國罷工活動只是未來幾場的首次行動,純粹試水溫。未來仍會有幾場全國罷工活動,分別在3月7日婦女遊行以及5月1日勞動節。「每當洛杉磯下雨,人們都不會出現。」馬歇爾對於現場有近120名活躍的社運人士,已經感到滿意。對比過去的遊行及示威,主要的形式是「走出來表達自己訴求」,周五的活動更着重「組織起來」,有相同理念的社運人士可以互相認識,令未來的遊行更有規劃。今次活動其中一位講者、韓裔的Jenni Chang就覺得,示威目的是為了讓更多人知道他們的訴求,但現時團體之間的關係相當疏離,這次活動可以將大家連結起來,有助未來舉辦社會運動。
Jenni代表的「Campaign for Healthy California」是爭取改善醫療系統的組織。她批評現時的醫療制度過於複雜,不少病人受制於保險公司而得不到最適當的冶療,就連她的醫生朋友都大呻,不想經常花時間與保險公司周旋,只想盡醫生的職責去醫人。另外藥局亦一直在謀取暴利,過去大花金錢在議會及行政上,以圖阻止政府嚴格監管藥業。不少病人都要跨境買藥或是將藥品分幾次食,令人感到沮喪,不少新移民來到美國,都會被其複雜又昂貴的醫療系統嚇怕。加州參議員拉臘(Ricardo Lara)周五就宣佈了一項改革醫療系統的議案,將加州的醫療保健系統轉為單向支付給政府(Single Payer Healthcare System),而不用再支付給私人保險公司。Jenni表示,一旦這個議案通過,將會為美國的醫療系統帶來翻天覆地改變,屆時醫療費用將會算入稅項當中,市民就不用再支付額外的保費以及自費金額,而無證移民亦會得到保障,政府將支付各項醫療開支,間接將醫療公營化,她表示更多細節要留待2月22日公佈。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19/1993339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007

加州城市通過彈劾特朗普共和黨員批「搏出鏡」

1 : GS(14)@2017-02-26 13:24:01

美國加州不少城市聯同紐約等地,正積極捍衞作為對無證移民和難民等的庇護城市(Sanctuary City)的地位,正面迎戰總統特朗普。不過有民意調查指出,大部份受訪的加州人對此並不受落。有三藩市共和黨代表透露,這幾天就會正式提出一份表決方案,力阻市議會(Board of Supervisors)支持三藩市維持庇護城市狀態。而對於有城市正式通過彈劾特朗普案,更批評是小城市「搏出鏡」之舉。駐三藩市記者:唐芷瑩雖然加州只有少於三成人是共和黨選民,但未必代表只有少數人贊同這個共和黨總統極富爭議的移民政策。史丹褔大學的最新民調數據顯示,特朗普欲終結庇護城市地位的主張,得到逾四成(41%)加州受訪者支持,36%人反對,其餘人無明確立場;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政府研究學院的一項類似的調查,問及認為地區政府應否無視聯邦要求,保住無證移民(undocumented immigrants),僅27%受訪者認為「應該」,但逾七成人(73%)覺得「不應該」。正於加州首府舉行的州共和黨代表大會剛開幕,將赴會的三藩市共和黨(SFGOP)政治事務副主席盧健強(Ken Loo)向《蘋果》透露:「未來幾天,三藩市共和黨就會公佈本年度首份建議方案,將抗議市議會推動庇護城市的相關法例。我們相信市政府一旦面臨聯邦要求時,一定要交出有干犯重罪(felony)刑事紀錄的非法移民。」特朗普大舉搜查無證移民的消息四起,猶如締造白色恐怖,甚至連持一般綠卡(永久居民身份)的移民都擔驚受怕會遭遣返。盧健強表示:「根本不用怕!不犯罪的話就不會有問題,我們(共和黨人)對他們沒有負面意見。」但他指自己也不是完全同意特朗普上任後,多次以行政途徑干預立法機關的手段,認為有點「踩界」,影響權力制衡。不過面對民意,各市政府似乎仍無懼聯邦撥款遭大刀切的風險,準備好未來四年與這位共和黨總統打持久戰。周五,加州列治文市議會(Richmond City Council)的六名民選議員,更全數通過彈劾總統決議案,成為特朗普上任後,全美國首個將此舉付諸於行的城市。盧健強不認為會令其他城市仿效,批評:「(列治文市這舉動)100%只是一個小政府的議會想增加曝光率,他們未至於會對聯邦政策有影響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26/199408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120

加州州大加學費學生哭訴:想下一代都享受教育

1 : GS(14)@2017-03-24 17:07:59

美國加州州立大學(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CSU)董事會周三通過極具爭議的議案,全線分校將於2017至2018學年調整學費,為六年以來第一次調整。學士學位年度學費將增加5%,以解決學校經費不足問題,料可以為學校增加7,750萬美元(約6.05億港元)收入,但學士學位年度學費漲270美元(約2,106港元),研究生學費漲更多。不少CSU學生一早到位於長灘市(Long Beach)的校董會辨公室門外示威抗議,爭取可負擔的學費。駐洛杉磯記者:張紫茵周三清早,在長灘市(Long Beach Downtown)的校董會辨公室門外,有百多名CSU學生穿戴畢業袍及帽,在門口示威抗議,他們大叫口號「The more we pay, the longer we stay」(我們付愈多,我們待愈久),亦有部份學生在場內旁聽校董會會議,並於公眾發言時間表達訴求。不少學生及教師表示,學生難以負擔學費上漲,有教師更指過去十年看着學生為了要交學費而身兼數職,學習及上課時間減少,導致延遲或無法畢業。校董會成員亦持不同意見,會議上亦有為修正議案而有所爭論,最後在主席艾森(Rebecca Eisen)主持下舉手投票,以11票贊成、8票反對,通過調整2017至2018年CSU學費。在場不少學生情緒激動,在席間大叫「Shameful」(可恥),並有學生忍不住落淚。校董會成員之一、加州副州長及2018年州長候選人紐瑟姆(Gavin Newsom)一直反對議案通過,會議過後他到門外安慰學生。他表示,投票結果令人意外,但若然不是學生前來表達自己訴求,相信票數不會這般接近;又成功引起了會議內難得有的辯論,目前應該將焦點放在加州州政府在教育開支上的預算。他認為,以加學費彌補經費這種策略,反而會令州政府依賴大學自己想辦法增加經費,變相不會為大學撥額外預算,但他未能夠說服到校董會成員「博一鋪」,待到州長布朗(Jerry Brown)5月份檢討預算案時爭取增加撥款。另一位投反對的校董會成員西蒙(Lateefah Simon)表示,她三星期前原本想投贊成,但真的投不下手。她雖然身在校董會,但她亦同時站在學生一方。雖然270美元聽起來不是一個大數目,但對於不少學生家長是無證移民或單親家庭,甚至無家庭支持,西蒙說:「他們會有辦法拿出270美元,他們都是聰明的孩子,但有必要嗎?」就讀100公里以外聖馬科斯(San Marcos)分校的研究生拉米雷斯(Emilee Ramirez)對投票結果感到失望,她與其他學生已經在組織下個月到首府薩克拉門托(Sacramento),遊說州政府參議員等人增撥大學預算:「不少加州的學校已經開始免學費,不是CSU沒有錢去辦,而是他們不懂得好好分配。」除了學生外,亦有不少教師到場反對增加學費。來自聖馬科斯分校的歷史系教授恩金(Darel Engen)表示,他前來支持學生,就像學生去年支持教師罷課抗議一樣。他認為學校要增加預算不應該從學生口袋中掏錢,增加學生的財務壓力,但另一方面又無膽向州政府爭取,令他非常失望。雖然CSU過去六年無加學費,但自2006年至2011年間,學費已經漲了一倍。議案通過後,料下學年CSU學位年度學費增270美元,漲到5,472美元(約4.27萬港元);連文憑(如教育文憑)學位學費增加312美元(約2,430港元),漲到6,660美元(約5.2萬港元),而研究生學費亦會增加438美元(約3,420港元),漲至7176美元(5.6萬港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324/1996863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6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