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哈羅德·詹姆斯:警惕狂人戰略的負面效應

經濟學家凱恩斯曾在其著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提出了一個廣為人知的擔憂:在空中聽取靈感的當權的狂人,他們的狂亂想法不過是從若幹年前學術界拙劣作家的作品中提煉出來的。

盡管沒有具體的理論描述,這種“偽裝”的瘋狂能成為一種以假亂真、強有力以及針對性很強的談判戰略。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總統尼克松就采取了這種戰略,“威脅”當時的北越,如果不好好談判結束戰爭,那麽,核戰爭一觸即發。1986年,里根總統與蘇聯最高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在雷克雅未克會晤。其間,里根提出,美蘇雙方不妨銷毀所有的核武器。這一提議著實讓戈爾巴喬夫吃了一驚。

一場危機的升級或者弱化,與狂人戰略的有效性息息相關。而這一戰略成功與否,依賴於政客的“瘋狂”程度是否被清晰傳達。有時,即便是歷史學家也無法區分這種“瘋狂”是真實的還是偽裝的。

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舉行峰會的消息反反複複,以及特朗普任性退出伊朗核協議、意欲恢複對伊朗的制裁,狂人戰略似乎又重回政治舞臺。如今,這一戰略在許多政客那里頗有市場,又出現了外溢到新領域的趨勢,比如歐洲貨幣與政治體系改革的爭論中。

近來,自2012年以來處於休眠狀態的歐洲債務危機又有死灰複燃的跡象。在低利率的現狀下,意大利政府的債務以可持續方式增長。但是,當意大利政局出現反複變化後,不難想象,金融市場的動蕩隨之而來:利率不斷飆升,意大利的債務情況將對歐元區甚至全球經濟形成致命威脅。

在歷經3個月的政治僵局後,當此前民粹的五星運動黨與右翼聯盟黨組閣失敗的消息傳出後,投資者擔憂,歐元區將爆發又一場債務危機。在3月4日的意大利議會選舉中,五星運動黨與聯盟黨結盟,從而占據議會多數。兩黨追隨特朗普的民粹政策,希望利用意大利的債務危機,實現退出歐盟的目的。

這招管用嗎?首先,也是最基本的是,狂人戰略的一個要素便是引入能給其他國家造成不確定的能力。因此,這一戰略不適用於小國。在與歐洲債權人險些談崩後,2015年的希臘政府就已清楚地領會到這一點。

那麽,即便是一個大到能攪動全球市場的國家,比如意大利,要成功實施狂人戰略,也有其他三個決定性因素。對於初次嘗試這一戰略的政客來說,政府必須向他人證明,它的“瘋狂”是由選民驅動的。畢竟,對於一個民選的民主政府來說,擅自出臺“瘋狂”的舉措不僅很魯莽,也會招致選民通過投票進行懲罰。以意大利為例,民粹主義者就牢牢抓住了選民對中左翼政黨親歐立場的不滿,並大做文章。

當然,在狂人政府中,“鷹派”與“鴿派”也有明顯的區分。在任何談判中,其他各方會通過讓步以強化鴿派的地位,因為他們深知,反之只會激怒鷹派,後果是災難性的。就特朗普而言,這種動態的平衡只體現為一種單一的性格,即在坦率與憤怒之間,傾向於強硬和不可預測性。特朗普政府內部也是如此。強硬派的國家安全事務顧問約翰·博爾頓就扮演著“鷹派”的角色。

在五星運動黨與聯盟黨的聯合政府中,急需一個鷹派的存在,以制衡意大利親歐派總統馬塔雷拉。這也是民粹主義者此前選擇81歲的保羅·薩沃納出任財政部長的原因。意大利前經濟部長維斯科將薩沃納形容為“激進的、拼了命的反德人士”。當馬塔雷拉拒絕這一提名後,五星運動黨與聯盟黨放棄與總統的對話,一度觸發危機。

最後,要成功實施狂人戰略,政府還必須為引發的亂局做好“戰爭”的準備。比如,五星運動黨與聯盟黨就已提出引入一款與歐元平行貨幣的可能性,這顯然是在藐視歐盟的財政紀律以尋求財政擴張。

隨著越來越多的政府、黨派與政客希望采取狂人戰略,政府在任何突發事件中談判的余地變得越來越小。事實上,素來立場強硬的德國經濟學家已明確回應了意大利當前的政治危機:歐元區不會進行任何改革,因為這些改革極易被視為妥協與讓步。

但是,即便不斷強調狂人戰略的危險性,也很難徹底擊敗它。必須告訴人們,存在更好、更契合的選擇,歐洲一體化進程能捍衛他們的利益。在意大利下屆議會選舉以及2019年5月的歐洲議會選舉到來前,歐洲領導人依舊有時間向各國人民證明,歐洲一體化所帶來的遠不是政治僵局以及經濟滯脹,但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

此外,我們還必須了解狂人戰略的負面效應。在1918年退位前,德皇威廉二世其實不必假裝顯得自己很狂躁。他本就如此。由於喜歡炫耀武力,以及在媒體上語出驚人,他在某種程度上與美國當前這位酷愛推特治國的總統有幾分相似。

在另一段令人不安的歷史中,威廉二世經常吹噓自己有能力與俄國、大英帝國的君主達成協議。事實上,當1914年7月,民主制度的危機升級時,他突然宣布一系列宏大的和平倡議,但為時已晚。博弈已經開始,那時,世界主要國家已糾纏在一起,慢慢滑向災難的深淵。

(作者系普林斯頓大學歷史及國際事務教授、國際治理創新中心高級研究員。記者潘寅茹翻譯。版權:ProjectSyndicat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503

進口博覽會倒計時,海關“負面清單”提供便利

伴隨時鐘滴答作響,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即將進入最後3個月的倒計時。海關總署為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口博覽會”)量身定制的檢驗檢疫“負面清單”,也將在籌備和舉辦期間迎來考驗。

海關總署6月制定了《2018年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檢驗檢疫禁止清單》(下稱《禁止清單》)和《2018年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檢驗檢疫限制清單》(下稱《限制清單》),同時又出臺了《通關須知》等文件。

一位接近海關總署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稱,這兩份清單,實際就是進口的負面清單。也即“清單之外都可進口”。

(圖為上海海關工作人員在檢查貨物)

海關的負面清單是什麽

中國報關協會決策咨詢專家組成員,前海關總署官員江小平對第一財經記者進一步解釋說,這應該是出入境檢驗檢疫並入海關總署,整合後的新提法。檢疫檢驗部門之前有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境植物檢疫禁止進境物名錄》。此次《禁止清單》和《限制清單》是關檢融合後,借鑒海關總署令第43號令《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限制進出境物品表》推出的。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則對第一財經記者進一步分析說,這次是海關進行了一次積極的嘗試和突破,有助於提高政府效率和轉變政府職能,如果嘗試成功,還能進一步複制推廣,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政府部門在行政執法過程中利用負面清單的模式。他說,迄今為止,負面清單這種模式更多的使用於投資。例如,中國的自貿試驗區在投資項目的市場準入上使用負面清單;對外,之前的中美雙邊投資協定談判的基礎也是負面清單。從海關總署出臺的這兩個針對進口博覽會的《禁止清單》和《限制清單》來看,負面清單已經不僅用於投資準入,也更多地開始用於政府的行政職能上,法無禁止皆可。

《禁止清單》和《限制清單》明確了參加展覽和銷售商品的條件及商品名錄。《禁止清單》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中規定的禁止進境物(該項下禁止展覽和銷售),具體是,動植物病原體(包括菌種、毒種等)、害蟲及其他有害生物;動植物疫情流行的國家和地區的有關動植物、動植物產品和其他檢疫物;動物屍體;土壤;以及來自日本福島縣、群馬縣、栃木縣、茨城縣、宮城縣、新潟縣、長野縣、琦玉縣、東京都、千葉縣的食品、食用農產品和飼料(上述產地和涉及產品範圍根據風險評估情況動態調整)。

此外還包括納入禁止進口目錄的舊機電產品、舊服裝(舊服裝禁止展覽、舊機電可以展覽)、危險化學品(禁止展覽和銷售)。

《限制清單》還限定了參加展銷條件。例如,動物、動物源性飼料僅限於展覽用途,未獲檢疫準入不能銷售。

負面清單只是海關總署為進口博覽會定制的多項貿易便利化措施之一。

在開幕倒計時100天之際,7月26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海關總署監管司副司長何曉睿介紹說,按照關檢深度融合、通關監管流程再造、模式重構的要求,海關總署還為進口博覽會量身定制了《2018年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海關通關須知》(以下稱《通關須知》)、《海關支持2018年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便利措施》(以下稱《便利措施》)。

其中,《通關須知》對進口博覽會備案、展覽品審批和準入、物資申報、查檢放行、展中監管、展覽品處置、人員及個人物品、記者采訪器材等進口博覽會物資通關全流程規範性要求進行了詳細闡述,為辦展方、參展企業提供了詳細的通關指引;《便利措施》是海關支持進口博覽會的具體舉措,充分體現了創新與便利。

與《禁止清單》和《限制清單》一樣,《通關須知》《便利措施》已於今年6月份以公告形式對外發布。

負面清單與擴大進口擴大開放

而這些量身定制的背後,是中國政府繼續擴大開放、擴大進口的政策意圖。

習近平主席7月25日應邀出席南非約翰內斯堡金磚國家工商論壇,發表《順應時代潮流實現共同發展》的重要講話,他說,“中國敞開大門搞建設,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大力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等,將讓更多國家和人民分享中國的發展成果。”

外資領域的負面清單早已啟動。6月28日和6月30日,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官網分別公布了《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下稱“2018全國版清單”)、《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下稱“2018自貿區版清單”)。兩部委稱,2018版清單自今年7月28日起施行。2018全國版清單長度由63條減至48條,共在22個領域推出開放措施;2018自貿區版清單由2017版的95條措施減至2018版的45條措施,比全國版的48條措施也減少3條。

6月1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進一步擴大進口的措施,促進調結構惠民生和外貿平衡發展。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為推進互利共贏開放戰略、維護自由貿易,在穩定出口的同時進一步擴大進口,倒逼國內產業改造提升,以更好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

會議稱,支持關系民生的日用消費品、醫藥和康複、養老護理等設備進口,落實降低部分商品進口稅率措施,減少中間流通環節,清理不合理加價,讓群眾切實感受到降稅帶來的好處。大力發展新興服務貿易,促進研發設計、物流、咨詢服務、節能環保等生產性服務進口。完善免稅店政策,擴大免稅品進口。增加有助於轉型發展的技術裝備進口。

會議要求優化進口通關流程,開展海關“經認證的經營者”(AEO)國際互認,提高進口貿易便利化水平。清理進口環節不合理管理措施和收費。

值得關註的是,5月28日,為配合首屆進口博覽會相關工作,及時、準確掌握進口消費品供給和需求情況,商務部公布了近期主要消費品供需狀況統計調查。結果顯示,不論是流通企業亦或消費者,對於進口的意願和消費需求都較旺盛,未來進口市場潛力巨大。

調查結果還顯示:進口商品已成為中國市場供給的重要補充。進口商品銷售占商品銷售總額比重達到五成以上的企業占全部調查對象的比例為24.4%,其中乘用車、家居和家裝用品、鐘表眼鏡、電器電子產品、食品類企業比例分別為51.1%、34.6%、31.0%、25.9%和25.4%。

而且,商品進口更重品牌。39.2%的企業認為品牌是進口商品的決定性因素,其他受關註的因素依次為安全、價格、設計和原料。

此外,擴大進口意願較強。未來一年,在調查的92個商品品類中,企業增加進口意願較強的有34種。

在消費者這一端,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對進口商品的需求旺盛。進口商品消費占商品消費總額比重達到三成以上的消費者占全部調查對象比例超過20%,其中化妝品、母嬰用品、鐘表眼鏡、乘用車、珠寶首飾比例分別為36.1%、33.4%、28.9%、27.3%和22.7%。吃類更重安全,用類更重品質。超過90%的消費者認為安全是購買進口食品和母嬰用品的主要關註點,超過70%的消費者認為品質是購買進口文教體育休閑用品、化妝品、家居和家裝用品的主要考慮因素。

未來半年,31.0%的消費者計劃增加進口商品消費,需求列前五位的商品依次為化妝品、鐘表眼鏡、母嬰用品、乘用車和珠寶首飾。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應民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734

加快落實新版負面清單 上海擴大開放100條已落地74條

近日發布的特斯拉二季度財報稱,特斯拉在中國的獨資工廠將會在接下來幾個季度啟動建設,第一輛車有望三年內下線。

這家位於上海浦東臨港地區的超級工廠,是特斯拉在美國之外的第一個超級工廠,將用於滿足不斷增長的本地市場需求。工廠初期產量將達到每年25萬輛,後期增長到每年50萬輛。

財報中,特斯拉對在中國建設超級工廠表示“興奮”(we are excited about this opportunity)。原因在於中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且中國對於電動汽車的支持非常有力。

加快落實新版負面清單

“當前,我們正加快落實新版負面清單,努力形成開放新優勢。” 浦東新區區委常委、副區長,上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陸方舟說,特斯拉新能源整車項目在浦東落地,就是新版負面清單取消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外資股比限制、上海“擴大開放100條”頒布後,在國內成立的第一家外商獨資汽車生產項目。

2018年全國版負面清單、2018年自貿區版負面清單分別於7月28日和30日開始施行,包括汽車、金融等行業的進一步對外開放頗受關註。

作為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試驗田,上海自貿試驗區的開放力度、開放效果更為人矚目。

陸方舟說,金融開放的舉措正在加快落實。比如,位於上海自貿試驗區的英國韋萊保險經紀公司今年獲批成為全國首家獲準擴展經營範圍的外資保險經紀機構,工銀安盛人壽保險公司今年獲批籌建第一家合資保險資產管理公司。

全國第一張外商投資負面清單是在上海自貿試驗區誕生的,近5年來經過4次修訂,從最早2013版的190條縮減到2018版的45條。

以數字展示開放的效果,截至今年6月底,上海自貿試驗區2批54項擴大開放措施中已累計落地2600多個項目。其中包括了我國首家獨資醫院、首家再保險經紀公司、首家獨資遊艇設計公司、首家獨資職業技能培訓公司、首家金融類投資性公司等一批首創性項目。

今年5月31日,國際信用評級三大評機構之一的穆迪公司也在上海自貿試驗區落戶,註冊成立穆迪(中國)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億元人民幣,填補了外資資信調查和評級服務領域的空白。

開放也提升了上海自貿試驗區對外資的吸引力。截至目前,上海自貿試驗區內累計新設外資企業1萬多戶,外企占比從自貿試驗區掛牌初期的5%上升到20%左右。

推動開放的力度不斷加碼。7月10日,上海發布“擴大開放100條”行動方案。上海市發改委稱,目前落地實施的已達到74條。

其中,取消在滬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外資持股比例限制等66條舉措是國家已經明確的開放事項和上海的特色事項,自發布之日起立即啟動。另外34條因涉及中央事權所以需進一步爭取國家支持的舉措,目前已有8條落地。

消除不確定性

除了通過開放為外資、外企提供更多空間,長寧區區長顧洪輝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美貿易摩擦打破了原有預期,帶來不確定性,因此政府需要通過放管服的改革,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為企業盡可能地消除不確定性。

長寧區國際化程度較高,10%的居民是境外人士,區域內的駐滬領事機構和外交官官邸分別占上海全市1/3和1/2。外資企業7400多家,占全區企業總數的近1/4。

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也要求,繼續研究推出一批管用見效的重大改革舉措。要落實擴大開放、大幅放寬市場準入的重大舉措,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向縱深發展,精心辦好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對將於11月舉辦的進口博覽會,紐仕蘭充滿期待。在此前不到一年的時間里,長寧區的一項改革舉措讓企業實現了進口鮮奶銷量的10倍增長。

紐仕蘭新雲(上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盛文灝介紹,過去進口乳制品的檢驗檢疫需要7~8天,再加上空運,等到產品上架,保質期只剩下一半不到的時間。這不但影響消費者的消費體驗,也影響了企業銷售,使得優質的進口產品失去了競爭力。

去年12月,紐仕蘭成為上海長寧區首批5家貿易便利化的試點企業,探索鮮奶進口的“快檢快放+外檢內放”。由此實現了周一擠牛奶、周二上機、周三到港、周四上櫃的速度。也就是說,鮮奶從紐仕蘭在新西蘭的29個自有牧場直達中國消費者餐桌,從以前的8天縮短為3天。

這個質的變化,推動紐仕蘭銷量大增,目前已經成為全口岸進口鮮奶第一品牌。數據顯示,2017年9月,紐仕蘭每周的銷量是3000瓶,到2018年8月,已經達到30000瓶/周,增長9倍。“2018年底預計達到80000瓶/周。”盛文灝說。

 “在營商環境中,成熟企業更關註的是政策的可預期性。從基層政府的角度,就是把企業的問題清單匯總到政府部門形成任務清單,通過兩張清單的管理,在幫助企業解決問題中,為企業提供確定性的發展環境。”顧洪輝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中國巨大的市場需求,加上良好的營商環境,成就了企業穩定可期待的發展預期。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7月的例行發布會上稱,中國有穩定的投資環境、較強的產業配套能力,有潛力巨大、正在升級而且不斷開放的消費市場。“我們將繼續改善營商環境,保護外資企業在華的合法權益,使中國繼續成為外國企業投資的首選之地。”

8月3日,國務院辦公廳通報了部分地方優化營商環境典型做法共28項,長寧區的“一照多址”和“一證多址”改革試點位列其中。

“擴大開放100條”也提出,2018年組織實施上海營商環境改革年系列行動,以打造投資環境最便利、政府服務效率最高、服務管理最規範、法治環境最完善為核心,集中推出一批務實管用的改革舉措。

對於不確定性,上海也在加強分析研判和對外貿企業的跟蹤研究,以拿出切實有效的舉措,幫助企業發展。

上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政策研究局常務副局長鄭海鰲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截至6月底,上海自貿試驗區目前的實到外資、外貿數字都在增長。

美國是上海自貿試驗區保稅區域投資企業的第一大貿易往來國,2017年,與美國的進出口額占到保稅區域投資企業總貿易額的12.7%。

上海自貿區管委會保稅區管理局信息中心主任戴擎宇對照了自7月6日開始實施的中美兩國加征關稅的商品目錄,發現中方公布目錄中(影響進口額),保稅區域前5個月涉及商品範圍約28億元;美方公布目錄中(影響出口額),保稅區域前5個月涉及商品範圍近5億元。兩者合計約占保稅區域進出口額0.8%。

陸方舟對記者表示,目前自貿試驗區的相關指標還是良性增長,“作為改革開放的試驗田,自貿區還是要在‘增’上做文章,為全國的‘穩’發揮作用。”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楊小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951

中國明確2019年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動態調整機制

中國給出了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動態調整機制的時間表。

8月14日國務院辦公廳對外發布的《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轉變政府職能電視電話會議重點任務分工方案》稱,2019年建立實時和定期調整相結合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動態調整機制,建立全國統一的清單代碼體系。

國務院同時要求,2018年修訂形成並全面實施新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建立信息公開平臺,實現清單事項網上公開便捷查詢。

實行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不斷縮減清單事項,推動“非禁即入”普遍落實這是今年國務院推動的重點任務,相關政策將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負責落實。

所謂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是指國務院以清單方式明確列出在我國境內禁止和限制投資經營的行業、領域、業務等,各級政府依法采取相應管理措施的一系列制度安排。而在負面清單以外的行業、領域、業務等,各類市場主體皆可依法平等進入,政府不再審批。

也就是說,在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下,無論是國企還是民企,無論是內資還是外資,無論規模大小,均“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享有同等市場準入條件。

負面清單最早是國際上針對外商投資準入的一種管理模式,我國最早在自貿試驗區內試行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制度,進而將之引入國內經濟治理,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

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也標誌著我國市場準入管理從以正面清單為主向以負面清單為主的全面轉型,打破各種形式的不合理限制和隱性壁壘。

5月16日,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孟瑋曾表示,待形成《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18年版)》征求意見稿後,將充分聽取有關部門和各地區意見,擬於6月底前按程序上報國務院。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此前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要逐步探索建立清單的動態調整機制。

央行行長易綱此前也表示,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的編制完善是一項長期工作,是依據市場發展情況不斷調整的動態過程。他同時表示,編制完善要堅持漸進原則,對新技術、新業態留下包容空間,不急於納入清單管理。

除了上述兩項措施外,國務院還要求,由海關總署負責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五年內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再壓縮一半。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汪時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299

銀監理財產品新規 摩通﹕短期負面

1 : GS(14)@2014-07-14 11:43:1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714/news/ea_eac1.htm

【明報專訊】中國銀監會再次整治銀行理財產品業務。銀監上周五發布通知,要求銀行業進一步規範理財業務發展,提出包括理財業務與信貸等其他業務分離、信貸資金不得為理財產品提供融資和擔保等要求。同時規定,對一般個人客戶,銀行只能提供貨幣市場和固定收益類等低風險、收益穩健的理財產品。


中銀監在其網站上發布《關於完善銀行理財業務組織管理體系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要求銀行按照單獨核算、風險隔離、行為規範、歸口管理4項基本要求規範開展理財業務,銀行未來須將理財業務與信貸等其他業務分離,產品之間亦須相分離。運營方面,中銀監要求對每隻理財產品開立託管帳戶,建立獨立的託管機制,意味禁止行業一貫採用的資金池做法。


摩根大通報告指出,理財與信貸業務分離,理財產品之間分離的要求,或令銀行不再給理財產品提供保證收益,亦增大理財產品再融資的難度,並最終導致違約。此項政策短期內可能對系統流動性產生負面影響,但同時此舉長期來說對內銀是好事。報告指出,在內銀板塊中,理財產品業務比重較高的招行(3968)、中信銀行(0998)及民行(1988),短期風險會較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825

信証受查 標普列負面觀察 4高層捲入 中證監主席助理料涉案

1 : GS(14)@2015-09-19 19:43:02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918/news/eb_eba1.htm



【明報專訊】內地調查股市違規操作事件仍繼續發酵。中央撒下大網,與券商老大中信証券(6030)關係密切的中證監助理張育軍,亦涉嫌違紀被調查。加上中信証券高管半數落網,最新被標普列入「負面觀察」名單;《人民日報》撰文,指金融反腐進入深水區。專家分析稱,此舉對於重塑內地股市信心非常正面,內地股市底部可以確認,將重回升軌。

明報記者 顧冷冰

標準普爾將中信証券列入為負面觀察名單,這是自8月末以來,中信証券多名核心高管被調查後,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的首次回應。

標普:恐增信用風險

標普指出,中國股市的動盪和國家救市措施讓券商行業面臨更高的市場與信用風險,而中信証券高層被警方調查可能嚴重削弱其信用狀,並對其證券業務運營造成極大的挑戰。再者,一旦高管被查出任何不當行為,影響將極為嚴重。

4高管被查 管理層四分五裂

目前,中信証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程博明、首席財務官葛小波、經紀業務的最高執行領導徐剛,以及資本中介業務最高負責人劉威,均被接受調查(見表)。而多個重要業務部門中,唯一未涉及事件的是公司投行部門的高管。但有分析指,相信人事變動仍會繼續。

另一方面,由於4名中信証券高管均正接受調查,令管理層呈四分五裂狀態。但其實目前中信証券高管仍不乏重量級人馬,除董事長王東明仍繼續坐鎮外,還有其執行董事兼副董事長劉樂飛。

劉樂飛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劉雲山之子,並於2014年入職擔任副董事長,而其父劉雲山為江派(前主席江澤民)政治局常委。而第一批被調查的高管徐剛,亦是直接聽命於劉樂飛。

內地學者:重塑市場信心 利股市

招銀國際資產管理投資董事鄭磊指出,中信証券各種人事變動,正好反映中央重整金融秩序的決心。

他相信內地股市已經處在大的底部,此時入市須小心底部不平。他認為,此輪A股暴跌並不是市場化的正常回調,中央所謂「惡意做空」確有其事,故目前中央應當已經「全盤在握」,接著將揪出更多落網者。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認為,股市暴跌後,中央實施「秋後算帳」,重建法制化。這對於重塑市場信心非常正面,他相信A股已經企穩,會重新回到上升軌道。

而中信証券股價在連跌3個交易日後,昨日稍作反彈,全日升1.8%,收報15.56元。
2 : GS(14)@2015-09-19 19:43:4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918/news/eb_eba2.htm
張育軍傳負責深港通
  2015年9月18日

【明報專訊】中證監助理張育軍涉違紀被查,此消息較中信証券(6030)半數高管被查更震撼。股市違規操作調查,已從「國家隊」查到監管方。張育軍被查為金融系統高層落網第一人,此前內地反腐風暴中,金融系統一直沒有太大動靜。

成金融機關落網第一人

今年8月份,市場正盛傳張育軍將赴央行就任副行長職位,且據了解,張育軍當時亦已經在證監會系統內部,進行離職審計等流程。另張育軍在此輪救市當中,也扛起大旗,他多次召集券商、基金等業內高管推出救市策略。招銀國際董事鄭磊指出,張育軍更是深港通的直接負責人,但他相信,深港通未必會被事件影響,並坦言「應該會立刻有人頂上」。據了解,張育軍之前曾執掌深交所,並在任上籌建創業板,隨後轉任上交所總經理,也是迄今唯一執掌過滬深兩大證交所帥印的官員。

事實上,在近日中信証券以至張育軍涉違紀被查事件上,有覑千絲萬縷的關係。如張育軍與中信証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程博明,份屬師兄弟,二人都在五道口金融學院學習過。 7月份,程博明接受《財經》記者王曉璐採訪;8月底,王曉璐因涉嫌編造並傳播虛假資訊,和中信証券高管一起被調查。而事有湊巧,張育軍被接受調查前一日,中信証券總經理程博明,已率先因涉嫌內幕交易接受調查。
3 : GS(14)@2015-09-19 19:43:55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918/news/eb_eba3.htm
已清理3577帳戶 佔非法帳戶六成
  2015年9月18日

【明報專訊】自7月大跌市後,中國證監會嚴打場外配資,更發布《關於清理整頓違法從事證券業務活動的意見》,清理違規帳戶。中證監昨於微博表示,截至本月16日,已完成清理近3600個違規帳戶,涉違法活動,佔整體非法帳戶逾六成,指場外配資不應「一刀切」,建議證券商應與客戶協商。

中證監:場外配資不應「一刀切」

中證監於微博指,截至本月16日已清理3577個資金帳戶,佔涉嫌違法從事證券業務活動的帳戶64.3%。而於完成清理的帳戶中,有逾八成帳戶以合法交易的方式進行清理,約1%的帳戶僅餘停牌股票。至於其餘帳戶,則再無資產餘額或採取產品終止、銷戶等方式處理清理。中證監建議各證券公司不要單方面與客戶解除合約,亦不要以「一刀切」的方式解決,反之應與他們溝通及協調,如違規帳戶可將資產轉移至另一正當戶口,或以合法交易方式等處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260

穆迪列三桶油負面觀察

1 : GS(14)@2016-02-18 22:30:03

【明報專訊】評級機構穆迪昨發表報告表示,正考慮下調中國多家國有石油公司評級,當中包括AA3評級的「三桶油」,即中石化(0386)、中石油(0857)及中海油(0883),並將其列入負面觀察名單。穆迪表示,油價復蘇或會較多家公司預期更為緩慢,甚至存在進一步下跌的危機;即使最近油價有溫和復蘇?[象,但仍預計中國國有石油公司的財政狀?會受到現金流疲弱的問題而惡化。



現金流疲弱 財政狀?將惡化

自伊朗解除國際制裁,重返原油市場後,原油供應過剩問題加劇,令油價持續受壓。報告表示,現時原油的名義價格已經創下10年來低位,面對原油供應增加而需求平穩,穆迪已經大幅下調對油價的預測。油價低企亦會進一步打擊「三桶油」的現金流,影響其主要財政比例。昨日石油股股價亦見下跌(見表),三桶油股價均跌逾3%。

另外,據《彭博》引述中石化勝利油田旗下的《勝利日報》報道,中石化油田將關閉小營、義和莊、套爾河、喬莊4個油田,屬50年來首次,但就未有透露確實時間。報道指,勝利油田現時營運的70個油田中,以上4個油田的收益排行榜尾,若關閉4個油田,料每年可節省1.3億元(人民幣.下同),並將公司每年虧損收窄至2億元。自勝利油田去年首次陷入盈虧後,全年虧蝕逾92億元,今年僅1月份的虧損已高達29億元。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218/news/eb_ebc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161

穆迪降華評級展望負面 新華社:無眼光

1 : GS(14)@2016-03-04 23:26:43

【明報專訊】美國評級機構穆迪昨日表示,由於中國的政府債務上升,外匯儲備持續下降,實施改革的能力存在不確定性,因此把中國政府信用評級的展望,從穩定調整為負面,但維持其Aa3的債務評級。新華社隨即罕有作出回應,認為穆迪缺乏全面眼光,並指這是海外機構對中國經濟的「習慣性看空」。



債務升外儲降 憂國企改革難成功

穆迪主權風險部高級副總裁Marie Diron表示,中國增長疲弱,銀行資產品質惡化,國企槓桿率將進一步提高,因此地方政府、政策性銀行及國企的或有負債,轉化為政府真正債務的機會逐漸上升。

另一方面,中國的外匯儲備正大幅下降,應對外匯儲備下降及人民幣貶值壓力的措施,將會對經濟及金融業產生負面影響,例如加強資本管制會降低政府關於放開資本帳戶承諾的可信度。若改革不徹底進行,將削弱政策制定者的公信力,但中國有可能為保持經濟增長而推遲改革計劃。

Marie Diron表示,如果中國政府成功作出平衡,例如通過重組產能過剩的國企來降低政府負債,而市場對經濟的信心改善使資本外流減緩,則評級展望可能會調整為穩定。 相反,若國企改革進展停滯,資本管制明顯加強,中國政府的評級將會下調。

新華社:償債能力遠勝主要經濟體

現時內地的債市以國債為主,上周內地宣布向海外機構投資者開放債市,取消額度限制。但權威評級機構卻隨即作負面展望,打亂中國吸引外資的部署。

新華社昨日發文表示,看空中國經濟的觀點缺乏事實支持,因中國的外匯儲備佔GDP比重高達32%,財政赤字佔GDP比重僅2.3%,中國政府的償還能力遠較許多西方主要經濟體為佳。文章並批評,穆迪的評級存在滯後性,其信譽早已備受質疑。

摩根資產管理環球市場策略師陸庭偉表示,穆迪主要是觀察資本外流的情?,若中國的外匯儲備持續多個月下跌1000億美元,穆迪很有可能下調評級,但他認為發生的機會不大,因為最壞的時間已過去,外匯儲備下跌的步伐將會減慢。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303/news/ea_eab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643

穆迪降中國評級展望指債務升外儲減 調低至負面

1 : GS(14)@2016-03-05 01:09:26

【本報訊】國際評級機構穆迪(Moody's)向中國「亮黃牌」,下調內地評級展望,由「穩定」轉為「負面」,主要原因是政府債務上升,資本外流導致外滙儲備減少等,更警告若果中國經濟轉型失敗,將會降低主權評級,央企債務成本隨時飆升。記者:周家誠 陳洛嘉


不過,官媒新華社隨即反擊,提到穆迪慣性睇淡中國,形容他們有誤讀性,又質疑歐債危機時對希臘維持高評級,對債權人未起到實際警惕作用,指其權威性及重要性正在下降。評級機構針對財務實力等因素,對國家、企業進行評級,而有關評級將影響發債息率,例如評級跌,融資成本則會提高。但今回穆迪下調的屬於「評級展望」,反映未來調低評級可能性增高,而非下調評級。現時中國主權評級為「Aa3」,屬於第4級,若果下調1級將會是「A1」。



新華社反擊:無眼光

穆迪解釋,地方政府、政策性銀行及國企負債增加,會使中國政府或然債務(Contingent Liabilities)上升,而中國債務水平佔GDP比例,由2012年的32.5%升至去年底的40.6%,2017年將進一步升至43%;加上過去18個月資本外流嚴重,導致外滙儲備顯著下跌7,620億美元;該行又質疑北京對經濟改革的執行能力及效率,有機會使債務顯著提升。新華社撰文反擊,指他們缺乏眼光、誤讀,又稱中國外滙儲備佔GDP比重截至去年底達32%;去年財政赤字佔GDP比重亦僅為2.3%,反映政府償債能力良好,強調債務水平提高是為了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並非毫無產出的壞賬投資。星展銀行(香港)大型香港及中資企業主管鄭思禎解釋稱,評級展望下調,難對企業融資構成負面的影響,若果降低評級,由於大型央企如中石油(857)與主權評級具相連性,將會提高國外舉債的成本。不過,由於早前人民幣滙率趨跌及接連減息,使企業傾向在國內舉債,故此評級調整的影響有限。



銀行界預料影響有限

此外,渣打香港高級利率策略師劉潔認為,目前中國政府債務佔GDP比重,相對其他發達城市仍低,所持外幣債規模亦不大,所以未需要特別擔心,目前企業亦傾向回歸融資成本較低的境內舉債,故相信穆迪今次下調中國評級展望的實際影響有限。劉潔又指出,今次中國評級展望僅被降至負面,而非進入負面觀察名單,後者除意味有50%機會被下調評級外,評級機構亦需於短時間內決定保留或調整評級,反而負面評級展望則可維持一段長時間,故相信穆迪未來將中國主權評級降級的機會不大。上海商業銀行研究主管林俊泓指,穆迪擔心中國負債規模上升,但卻忽略了國內利率不斷下降下,中國的償債能力其實並無惡化。中文大學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表示,評級機構有「策略性考慮」,「西方通常會睇淡中國經濟,睇唔到內地服務業,例如電影、娛樂蓬勃發展」。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03/195141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661

Can Bank:負面危機陸續蔓延

1 : GS(14)@2016-03-15 14:50:54

穆迪在上周六「出乎意料」地將本港主權信用展望評級下調至負面,原因一國兩制隨着中國內地的影響力增加,香港的體制長遠會失去部份其獨立性。這會對香港政策的有效性和可信性產生負面影響,並削弱香港相對於內地的體制實力。本港近年均錄得財政盈餘,財政儲備高達8,600億元,相當於政府24個月開支,而經濟增長確有放緩迹象,卻未至於下行之下,政治不穩的確是影響對其信貸評級因素,但這個因素卻難以如數字般客觀衡量。本港負面來自於中國信貸評級展望被下調,這個展望有進一步拓展的迹象,昨日穆迪已將港鐵(066)展望下調至負面,以港府作為大股東的企業,尚包括領展(823),機管局以及港交所(388)(持有5.71%)之下,這個「負面」似乎陸續有來。撰寫這份報告的是穆迪主權評級部高級副總裁Marie Diron,她曾任職Oxford Economics的宏觀預測總監,曾在對沖基金公司Brevan Howard工作;並曾為歐央行的首席經濟師,單看這些工作履歷,則未見她「中國通」的一面。與穆迪看齊的其餘兩間評級公司,惠譽確認香港「AA+」評級,標普在上月中已警告,中國債務急增或對評級有壓力,若標普落實下調中國評級,相信這個「負面危機」將進一步蔓延。散子本欄逢周二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15/195293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90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