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ouBike騎進台北市民身邊兩年了,每一輛鮮橘色的自行車,每日都有十人以上騎乘過它,比倫敦、巴黎都要有效率,台北市民為什麼這麼捧場?除了車子好騎外,YouBike其實有一套大數據管理術,能順利完成五千輛車的移動魔法。 撰文‧鄧 寧 香港男歌手陳奕迅去年在台灣辦演唱會,沒人想到在正式登台開唱前,陳奕迅竟偷偷跑到台北小巨蛋外面,騎著YouBike繞了一圈,甚至沒讓歌迷發現,他自己透露:「每次看何韻詩(香港女歌手)臉書貼YouBike照片,都讓我很想騎,去年就向朋友借了悠遊卡,在小巨蛋外面騎一圈。」在香港正式建置公共自行車系統前,來台旅遊的香港朋友大概都會像陳奕迅一樣熱中體驗YouBike,而在台北市的成功經驗下,新北市、台中市、彰化市、彰化縣也都將陸續建置,彰化市在五月導入YouBike以來,平均周轉率甚至不輸台北,人氣之高也出乎營運團隊意料之外。 其實,台北並不是全世界第一個擁有公共自行車的城市,卻是市民騎乘最開心的城市,平均周轉率達十至十二次,使用意願高居世界第一,理由說來簡單,但實際要做到「註冊簡單、借車方便、價格親民」,可是一點也不容易,端賴軟硬整合的「大數據管理術」,YouBike團隊才能做到各國皆前來取經的高品質水準。 近兩年來,位在台北信義區的YouBike總部已成為外國貴賓來訪的固定據點,外交部六月邀請丹麥國會兩大黨黨魁來台參訪,雖然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已有公共自行車系統,但也免不了得聽聽台北的營運經驗,YouBike發言人劉麗珠笑說:「丹麥國會議員本來興趣缺缺,聽完我簡報後眼睛卻瞪得老大!還有一次,多倫多副市長甚至直接邀我們去加拿大做,其他像巴西、泰國、墨爾本,不管遠近都跑來取經。」 全球獨步 二十四小時客服專線 已融入台北市民生活中的YouBike,在北市全面布點其實還不到兩年時間,卻有全球獨步的二十四小時客服中心,每天平均要接聽五百通以上的客服電話。「一切都是從消費者角度出發,當初與市政府簽的合約中,其實沒有規畫客服中心,市民只能撥一九九九,當然很不方便啊!」於是從去年年初起,YouBike增設客服專線,客服人員也從四席逐漸增設至十六席,協助處理借還車異常與失物尋找。 對已習慣「二十四小時超商、書店、速食店」的台灣人來說,二十四小時客服中心似乎不是什麼偉大創舉,但國外的公共自行車營運商多半不願負擔大夜班成本,像澳洲墨爾本僅提供早上八時至午夜零時的服務,當地官員聽到YouBike不僅有二十四小時客服,還有三班制的全天候車輛調度,也只能搖搖頭承認辦不到。 「看到YouBike服務一流,確實有不少國家請捷安特去做公共自行車,但我們到現在都沒有這打算。」劉麗珠話說得決絕,原因是為了維護服務品質,「自行車是全球顯學,但要讓民眾有感很難,若當地營運商沒有辦法維持二十四小時的調度與服務,等於打壞YouBike的品牌。」有別於現在到處都希望YouBike前往設點的呼聲,在建置前期,YouBike曾面臨極大的找地障礙,交通局科長劉嘉祐指出,當初團隊花了一年多的時間走訪台北市,會勘九十個地點,大部分民眾都抱持半信半疑的態度,所以第一階段只建置了三十個站點,換句話說,說服台北市民的成功率只有三成,「因為很多站點要用到原有的停車格空間,民眾會不太願意。」但上路近兩年來,會勘、選點變得愈來愈順利,大家搶著要YouBike「靠我這邊」,讓交通局需要花更多心力尋求各方共識;對此,劉麗珠透露一個小祕訣:「若你希望家附近有YouBike,先去說服里長吧!」 全天候車輛調度 十分鐘以內就能騎到車 騎過YouBike的人大概都遇過無車可借或是無位可還的情況,但十分鐘內一定會看到YouBike的調度人員出現,為空站補車或為爆滿的站拉車。 原來,YouBike調度小組人手一台平板電腦,二十四小時與行控中心連線,系統每分鐘會自動更新車輛資訊,並以藍色、橘色、綠色、紅色區分車輛水位,紅燈亮起代表該站車輛過多,調度小組就會即刻前往拉車;橘燈代表車輛過少,載滿YouBike的小貨車也會立即前往補車。 YouBike營運企畫專員王世俊過去在物流公司上班,去年才加入YouBike團隊,他說:「調度跟物流其實很像,背後都需要長期的數據跟資料分析,像台北一○一、公館這些熱門站點,在借車高峰前就得提前來補車,我們會抓緊每個站獨特的模式來調度。」舉例來說,市府捷運站旁的YouBike站點是台北市最大的站,車位高達一八○個,但每逢上班時間,車子半小時內就會被借空,調度小組就會在旁邊不斷地補車;而離市府不遠處的吳興公車總站,車位僅有三十二個,但因位於住宅區內,每天晚上會騎進去兩百輛車,調度小組每晚就得待命拉車,才不會讓住戶還得騎到較遠的站點還車。 「學區、住宅區、商業區都有不同的借、還車高峰期,我們的調度車一共有十二輛,每輛都鎖定區域巡迴,一輛車約負責十八個站點,全天候監控車輛水位,有時候我們來補車,還會有民眾鼓掌叫好哩!」王世俊笑說。 除了上下班時間,捷運打烊後也是YouBike的另一個騎乘高峰,目前YouBike車輛數約五千輛,到了凌晨一、兩點,還有將近四千輛在路上跑,連深夜時段也不放過的台北市民,讓YouBike每天都有五至六萬人次使用,換算平均周轉率約十至十二次,漂亮的數據就來自於調度人員不間斷地在站與站之間搬動車子。 分析車輛使用率 能測出人口流動狀態 若形容客服人員是耳朵,調度人員是手腳,那負責資料庫管理與軟體設計的微程式公司,就是YouBike的大腦。事實上,微程式成立近二十年,台北捷運、公車上的扣款設備,有七成都由微程式提供,握有關鍵的RFID(無線射頻辨識系統)通信技術,因而能接下YouBike這個大案子。 捷安特董事長劉金標曾說,YouBike要做就要做世界第一。衝著這句話,微程式總經理吳騰彥得為YouBike求新求變,「全世界的公共自行車都是一柱一車,但台灣是一柱兩車,一個腦子得控制兩個身體,我只好重新設計控制器。」從車體與車柱的控制器開始,微程式與YouBike一同展開新的商業模式,從後台的流量與使用率,團隊能得知人口流動狀態,進而分析下一個需要設置的站點,甚至因此改變悠遊卡的靠卡扣款時間,從三秒變八秒,更體貼人性需求。 說起這故事,吳騰彥不禁微笑,「一開始設計三秒內要靠卡,不然扣不到錢,但後台顯示交易失敗頻率很高,我們跑到現場觀察,才發現女孩子習慣將卡片放在包包裡,將卡片拿出平均需要八秒鐘,後來我們就改進系統啦!」台北的景色正逐漸改變,如洪水般的汽機車浪潮中,點綴著鮮橘色的自行車,許多人騎著它上班、運動、約會、回家,從「最後一哩路」到綠能環保,YouBike的最高層次,其實是提升城市價值,讓人與街道有更貼近的互動,真正實現樂活、慢活。 四色控管, 隨時補車 綠色 車輛剛剛好,安全 紅色 車輛過多 藍色 臨停區有足夠備車 橘色 快沒車了 YouBike太成功, 其他縣市都想學 2009╱03 推行公共自行車示範計畫。在信義計畫區內設置11站、500輛公共自行車2012╱08新一代YouBike啟動,開始在台北市建置站點2013╱08 YouBike突破100站,近3500輛車2014╱07台北市達166站、5350輛車;彰化市27站、675輛車;新北市、台中市、員林鎮建置中 | ||||||
| ||||||
台灣之星4G開台前一天,市場傳出頂新買下中嘉,公司高層以「雙喜臨門」來回應。 身負家族統帥重任的頂新二董魏應交,以千億元投資金額進軍電信產業,他究竟有什麼盤算? 撰文‧吳敬寬 八月二十五日,台灣之星4G開台,董事長魏應交夫人林麗棉帶著女兒、外孫三代一行六、七人,在記者會開場前低調進場。林麗棉一身橘色洋裝、拎著愛馬仕皮包很吸睛,記者趨前恭喜董娘,順便問她是否已開始使用自家的手機門號,她二話不說拿出手機,果然,手機螢幕上端的訊號端,正顯示「台灣之星」! 「台灣之星」是魏應交的重要代表作,相關投資總額預計直指千億元,標示的是頂新魏家鮭魚返鄉後,新階段的集團發展藍圖。對魏應交而言,「台灣之星」代表著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的壓力,他的出手表現倒是自信滿滿、攻擊力道十足。 身為領著家族官印的大統帥,頂新集團二董魏應交踩進電信戰場以來的姿態百分百,開台日前一天,市場爆出二董再下一城,買下懸宕在旺旺集團手上多時的中嘉有線系統。 當天晚上,台灣之星副董事長嚴偉誠的手機上來自高階員工的求證訊息不斷,他均「已讀不回」,直到最後,才簡單回覆「雙喜臨門也不錯」,高階主管們一看,答案不點自明。 本來旺旺蔡衍明收購中嘉案被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擋下,導致中嘉陷入尷尬處境,卻因4G執照標售定案,讓案子起死回生,包括鴻海集團郭台銘、遠傳徐旭東都在策略考量下積極出價競標,台灣之星則是從去年五、六月間,開始與中嘉接觸。 傳言指出,三家的出價中,魏應交並非最高,沒想到最後花落魏家之手,讓魏家以約九.五倍EBITDA(稅前息前折舊攤提前獲利)、不到七百億元、遠低於當初蔡衍明的買價,氣走郭、徐。 熟悉市場人士私下透露,魏家能得手,關鍵是與「得到政府高層點頭」有關,中嘉大股東安博凱也密集與主管機關溝通。對照鴻海所發表的聲明:「荒謬的政策和法令,僵化的政府執行力,讓鴻海被認定是『黨政軍可以控制的公司』……,鴻海相信公道自在人心。」似乎並非空穴來風。 「政府同意」是勝出關鍵 事實上,中嘉法務長劉建志也表示,選擇買方的考量重點絕對不會只有價錢,「我們希望這個對象的各方面條件都能達到最好,例如,政府要同意。」另一方面,魏家內部原來也有不同看法,包括大董、三董都認為,有線電視產業處於衰退中,出價應該更保守;其次,行業屬性也隔行如隔山,因此本來希望不要太急著出價競標,但魏應交則認為,買下中嘉絕對有綜效。 據了解,魏應交決定進軍4G以來,不斷思索電信布局,早就擬定數位匯流、電信網路整合的大方向,他也深知身為後進者,已經輸在起跑點,光是電信三雄的客戶數就望塵莫及,這是首先必須解決的難題。 正所謂有客戶才有營業額,「買客戶」顯然是第一要務,這也是台灣之星在4G投標前就與威寶簽署MOU(合作備忘錄)的道理。嚴偉誠也曾表明︰買不到威寶,台灣之星就會退出4G投標,先和擁有百萬用戶的威寶「訂婚」,才敢誇口「不打沒有把握的仗」。 從台灣之星邀集的股東陣容也透露著類似思惟,股東中的中信金(中信創投)、國泰集團(國建、百星投資)後面都有壽險事業,數以百萬計的保單客戶都是未來潛在客戶對象。 而郭台強雖以中影名義投資,然集團旗下則有蘋果電腦銷售據點,不論影視娛樂或是通訊娛樂都具有策略價值。更重要的是,這些股東的持股不至於干涉經營,魏家則以高持股確保主導權。 先前拿下威寶,意味著台灣之星率先拿下一百萬用戶數,對比中華電信等三雄的三、五百萬用戶數,這當然不夠,中嘉的一八○萬用戶數,遂成為魏應交鎖定的目標。一旦連下兩城,台灣之星手中將累計掌握近三百萬用戶。 樂觀估計,若這些用戶數未來能夠全數轉換為4G用戶,即使以台灣之星目前推出的超殺價格算,「每月創造十億元營收仍非夢事」。何況,有投行人士表示,就算是七百億元的案子,循台灣之星股東持股比率來算,以目前這麼低的利率,魏家實際出錢金額不高,「是個划算的案子!」然而,魏應交的策略不僅是「買用戶」,也要「買內容」。於此同時,東森電視頻道的出售案,正透過投行如火如荼遞往每個有興趣的買家手中。出得起價格,又對擁有媒體有興趣的魏家,也是買家之列,而魏應交的團隊也確實審慎考慮評估可行性。 先搶用戶,購併東森暫緩 不過,魏應交不僅有來自投行的邀請,據了解,東森電視創辦人王令麟籌畫東山再起的關鍵之一,就是拿回東森電視,而他也找上了魏應交。 對魏應交來說,投資東森的誘因不小,理由有二:一,旺旺啟示錄。魏家與蔡家同樣鮭魚榮歸故里,但蔡衍明拿下《 中時》、中天之後,縱橫兩岸,尤其備受對岸政治場域看重,影響力直線上升。 其二,去年十一月的假油事件之後,頂新魏家發覺握有媒體發言武器的重要。兩者加乘之下,加上東森電視本身七大頻道的生產內容及經營績效的魅力,在在加大魏應交買東森的誘因。 不過,東森電視投資案躺在魏應交的一○一大樓辦公室多時,魏應交承認「曾經評估中」,但在台灣之星4G開台當日,頂新發言人賈先德卻向媒體表示,暫時沒有其他購併計畫,似乎東森電視投資案「已遭魏家暫時擱置」。東森電視高層也透露,目前沒有任何積極買家,也不急於易主。事實上,魏家兄弟對於買媒體的反對意見似乎更強烈,不贊成為了保護自己而去買媒體的作法。 即使如此,但從二○○八年返台投資後,魏應交的人生舞台已經頓時大開大闔。 房產斬獲豐,跨足電信事業 在家族分工中,他負責土地開發資產投資,先小買一○一大樓,擔任副董事長、執行長,接著把彰化祖厝擴建為魏成美堂,買地、買樹砸幾個億也不眨眼。一一年八月又成立頂禾、頂基開發,全面搶進台灣房地產市場,更挖來漢神巨蛋前董事長林信成擔任頂禾開發總經理,震驚業界。 一一年九月,他以約四十六.三億元搶下中華票券金融大樓,打響第一炮;一三年五月,又以總價十一.三五億元,買進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鄰近市民大道四段土地,連年來,獵地已經投入近兩百億元。 決定進軍4G之後,魏應交與鴻海郭台銘、擁有台灣大的蔡明忠三人曾闢室密談,據聞,席間蔡明忠認為魏應交不熟悉電信產業而有勸退之語,郭台銘則維持一貫的「豪氣」口吻,高手過招讓魏應交點滴在心頭,更認定非做不可。 如今,台灣之星順利開台,細數魏應交目前手握地產投資、電信為首的數位匯流兩大事業,操盤的投資金額超過千億元,重心所在當然是以4G為核心的電信事業,魏應交自己都說「這是頂新的大未來」。 然而,後發想先至,後續的燒錢投資恐不能少,策略的第一步贏,不保證後續每一步都能贏,如此龐大投資,套句嚴偉誠所言,台灣之星「每一步都不容失敗」。 從處處受人牽制到反拿一手好牌 台灣之星倒吃甘蔗? 繼三大電信商4G開台後,台灣之星4G服務也正式起跑,開台記者會選的場地、主持人都和中華電信如出一轍,叫陣意味濃厚。更殺的還在後頭,端出月付599元、享受4G上網兩年吃到飽的超低資費,震撼市場。 其實,從頂新集團決定跨入電信產業,參加4G頻譜標售開始,台灣之星的動向就一直備受市場矚目。然而,過程歷經內部人馬大換血,原本找來的台灣大前副董事長李大程人馬相繼離開,加上後來頻譜標售結果不如預期,台灣之星意外僅標到五兆赫,都讓業界頗有「雷聲大、雨點小」之感。 直到找來台灣大前總經理賴弦五擔任台灣之星總經理,才有了比較像樣的掌舵手。如今,賴弦五一出手就用最低資費要殺遍三大電信商,讓人見識到台灣之星要顛覆電信市場的企圖心。 面對破壞遊戲規則的殺價質疑,賴弦五不認同,「如果一開始的4G覆蓋率只有40%到50%,就不應該跟消費者收全部4G的費用。」間接回擊了三大電信商端出的4G高費率。 是否可能低價搶市殺敵不成、反傷自己?賴弦五很清楚,「要做4G,前兩年都不要想會賺錢,因為這是一個手機補貼的市場,每支手機補貼6000元,我拿到兩萬個用戶,就得付出1.2億元,拿到五萬個用戶,就要3億元,好像做越大、虧損越多?效益是中長期才看得見。」這次台灣之星用超低費率成功抓住消費者目光,之後頂新若能順利入主中嘉,勢必將扭轉台灣之星起步維艱的頹勢,頂新的數位匯流大夢能否倒吃甘蔗,市場等著看。 (賴筱凡) |
繼決定在貿易結算中增加使用兩國本幣後,中俄在“去美元”的道路上更進一步,在探討成立新的銀行間交易系統,替代現有的全球銀行交易系統SWIFT。(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本周華爾街見聞文章稱,中國副總理張高麗與俄羅斯副總理舒瓦洛夫(Igor Shuvalov)達成一致,承諾加強兩國間銀行合作,加大盧布和人民幣在貿易結算中的應用,“鼓勵中俄企業多些采用本幣結算,避免使用第三國貨幣。”
昨日俄羅斯官方通訊社俄塔社報導,舒瓦洛夫在北京會談結束後透露,中俄討論了建立替代SWIFT的系統,“我們已經批準這一提議。”中國銀聯已準備與尚未成立的俄羅斯全國支付系統全面合作,將為此提供一切基礎設施方面的配合。
俄塔社報道稱,自美國首批制裁生效以來,國際支付系統Visa和萬事達卡都拒絕為一些遭到制裁的個人旗下的俄羅斯銀行服務,俄羅斯政府希望金融市場減少對SWIFT的依賴。
SWIFT組織全稱環球銀行金融電訊協會,其官網今年7月報稱,當月每日傳遞約2100萬條金融信息,推動215個國家的1.05萬家金融機構及企業完成支付。
去年斯諾登爆出美國國安局(NSA)監控Visa信用卡和SWIFT系統的數據,俄羅斯政府可能從那時起就有了戒心。而此次以全新系統取代SWIFT的想法也許是針對近來西方制裁威脅做出的回應。
上月底彭博報道稱,一名英國政府官員透露,英國將向歐盟施壓,敦促歐盟領導人考慮阻斷俄羅斯使用SWIFT系統的渠道,將這種措施納入最新一輪對俄經濟制裁中。
當時莫斯科一家咨詢機構Macro Advisory的高級合夥人Chris Weafer評價:
“切斷俄羅斯與SWIFT系統的聯系將是對俄制裁的極大升級,很可能引發俄羅斯同樣嚴厲的報複行動。被SWIFT排除在外不但會阻礙大型貿易交易,也會導致跨境銀行活動出問題,會幹擾貿易流。”
不過,同在上月末,俄羅斯副財長Alexey Moiseev表示,俄羅斯政府已經草擬法案,將創建國內銀行轉款使用的俄羅斯全國系統。
俄塔社上述報道稱,舒瓦洛夫還透露,俄羅斯在與中國商討建立一家獨立的評級機構,今年年底以前將拿出具體方案。
華爾街見聞文章幾個月前就提到,舒瓦洛夫表示,中俄計劃共建評級機構,打破歐美對資信評級的壟斷。
今年6月,舒瓦洛夫訪華期間稱,聯合評級機構最初將評估中俄投資項目,以圖吸引大量亞洲國家的投資者,隨著該機構不斷發展及樹立威信,其評級觀點會逐步吸引其他國家關註。
當時他未透露成立該機構的具體時間表和詳細條件,但知情者向英國《金融時報》透露,中國評級機構大公國際和一家俄羅斯政府支持的機構可能參與。
金融博客zerohedge預計,一旦中俄展示出不但可以在去美元方面聯手,而且還得感謝美國推動雙方合作,那麽其他國家會立即以他們自己的方式追隨這種反SWIFT軸心。奧巴馬政府留下的一大遺產將是,迫使全球超級大國放棄石油美元,終結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地位。
| ||||||
八月二十日的喜來登國際會議廳,一位身穿黑色T恤,戴著眼鏡,看似學生的年輕人站在講台上;而台下則坐著一群花了一萬元買門票入場的台灣資安界科技人士。 他是徐昊,在網路圈綽號windknown。白天,他是中國科技公司的軟體工程師,晚上,他則有另一個身分:駭客。兩個月前,他因為開發蘋果iOS 7.1.1系統的越獄(編按:利用蘋果行動裝置系統漏洞,取得最高許可權,Jail Break,簡稱JB)工具,而讓他隸屬的盤古越獄團隊在駭客圈竄紅,不僅成為中國第一支成功越獄蘋果系統的團隊,也是亞洲首例。 「如何繞過簽名檢查、通過沙箱、開發核心漏洞、輸入代碼……,」徐昊向台灣資安界工程師這麼解說,如何找出蘋果iOS 7.1.1系統的漏洞。用過蘋果手機的人,對「越獄」一定不陌生。七年前,iPhone第一代推出時,使用者若想在手機上,安裝蘋果軟體商店(App Store)以外的應用程式,或是變更手機介面,就必須下載「越獄」軟體。 越獄軟體需求大兩個月就有兩千萬人下載 以越獄手機使用的第三方線上軟體商店「Cydia」為例,短短兩個月就有兩千萬蘋果行動用戶(手機和平板)下載使用;而根據市場研究機構創市際去年底的報告顯示,台灣有兩成蘋果手機用戶曾使用越獄工具。 破解蘋果最新系統,很難嗎?「需要投入很多時間和人力,」台灣駭客年會召集人蔡松廷表示,自iPhone第一代發布以來,歐美駭客早已開始著手找漏洞,設法達到完美越獄境界(編按:手機重開機後仍是越獄狀態),而近年蘋果公司除了持續修補駭客找到的漏洞,也不斷強化產品,「通常要有三到四的0–day(未修補漏洞)才能破解,」 他說。 iPhone問世七年,iOS系統歷經五十次更新,蘋果堅持的不開放原則,燃起駭客破解的動力。第一代系統由美國、法國、英國工程師組成的團隊破解,接下來的版本也都由美國人拔得頭籌。 用戶「等很久了!」系統更新到破解花三個月 因此,今年六月,iOS 7.1.1越獄工具發布的消息一出,震驚駭客圈,因為開發者竟是中國人。蘋果仁網站總編輯呂哲宇說,這是目前最難破解的版本,從系統更新到破解長達三個月,用戶已經「等很久了!」 徐昊是其中的核心成員,他表示,發布當天,他在IP位置清單中,發現來自美國矽谷的蘋果公司,「從美國時間晚上九點到凌晨兩點,一直在測試和分析,」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旗下的工程師徹夜研究工具。目前,他們在越獄工具中應用的漏洞,也還未在更新的iOS 7.1.2系統中被修補。 一般人對駭客有負面印象,也讓「駭客」這個身分充滿神秘感。蔡松廷說,駭客白天也是一般上班族,不少人在政府、企業的資安部門上班,甚至還有相關科系的大學教授。 徐昊也一樣,一直研究微軟Windows系統為主,直到五年前,他換第一支蘋果手機iPhone 3GS,赫然發現手機的主人不是自己,而是蘋果公司。「沒有辦法瀏覽手機上的磁盤(硬碟)和目錄,用戶能做的事情很少,」徐昊說,相較於微軟Windows的使用者,可以自行下載驅動程式、組裝硬體,蘋果用戶卻無此權限。於是,他和幾位駭客朋友組團,直到去年底,他們發現手中掌握的漏洞,不論類型和數量,都達到一定規模,這才讓研究有了轉機。 曾面臨破局危險發布前團員只睡五個小時 團隊成員分布在上海、北京、美國和深圳,「工具發布前一兩個月,為了線上討論,每天只睡五、六個小時,」徐昊表示,研究中間,蘋果修補了他們發現的其中一個漏洞,讓他們不得不拉長研究時間,而且隨時都有可能破局。 過去破解蘋果系統的知名駭客,像是尼古拉斯.阿萊格拉(Nicholas Allegra)和綽號Comex的駭客,都因破解蘋果iOS系統而聲名大譟,相繼被蘋果延攬,擔任公司內部重要職位。 根據蘋果安全專家查理.米勒(Charlie Miller)表示, iOS的漏洞價值高達二十五萬美元, 而 iOS 7的漏洞預估值更高達五十萬美元,過去常有「不道德駭客」販賣漏洞給有心人士,從事非法行為。以此計算,盤古發現的四個漏洞,在地下市場達約新台幣六千萬元價值。 盤古在其官方網站的感謝名單中寫道:「感謝蘋果公司帶給我們優秀的作品」,意味著沒有蘋果,就沒有他們。換個角度來看,蘋果更新軟體的動力,其實也是來自這群駭客。 今年六月,庫克才在蘋果開發者大會上,大力讚賞預計九月推出的新產品iOS 8,如今,全球駭客們已摩拳擦掌,預計秋季一推出,全球駭客圈又將掀起一波激烈攻防戰。 【延伸閱讀】在台灣「越獄」,違法! 根據現行美國圖書館版權局「千禧年數位版權法案」(DMCA)的豁免條款,蘋果手機的越獄具備合法性,但如果越獄後使用盜版軟體,或是取出合法軟體中的程式碼修改,仍屬違法行為。 然而,DMCA只適用於美國,在台灣越獄仍算是違法。立勤國際法律事務所科技律師黃沛聲表示,美國一開始不准使用者越獄,當時為人詬病,甚至出現「刮鬍刀柄與刀片,要出自同一家廠商,才能使用」的反對聲音。因此,在二○一○年才將越獄納入了不罰項目。台灣雖參酌美國做法,但在豁免條款上,並沒有與其並進,根據著作權法,台灣仍不允許使用者解除蘋果手機的限制。 整理:莊雅茜 |
i黑馬註:大眾點評將戰略入股石川科技,投資後在石川科技的持股比例將超過10%。石川科技團隊透露,這是公司自成立以來獲得的第二輪融資。石川科技將與大眾點評在商戶數據及商戶管理系統等方面展開合作。
根據協議,雙方將共同實現包括菜單在內的信息數據的打通,實現大眾點評的核銷、訂座、點菜、預訂、外賣、驗券、CRM等O2O閉環服務和石川科技相關軟件產品和管理系統的無縫連接。
大眾點評方面表示:“石川科技與大眾點評的合作,將幫助餐飲商戶提高管理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傳統商戶互聯網能力。例如:大眾點評用戶在團購消費結賬時,商家可以直接在石川科技的系統里輸入大眾點評的團購券驗證碼,後臺將自動驗證並同步到系統的各項運營統計報表中;再如,用戶在使用大眾點評APP訂座時,可以實時查詢餐廳的座位是否可以預訂,實時完成預訂,不必再等待短信確認。”
大眾點評副總裁姜躍平表示,此次與石川科技的合作,使得大眾點評能更好的連接線上用戶與線下商家。用戶在線下的消費體驗會更好,商家的管理效率會更高,這不僅是大眾點評在開放戰略下又一個領域的涉足,也意味著大眾點評向本地生活O2O全平臺的目標更進了一步。
2014年,中國餐飲行業面臨轉型升級,餐飲企業進行互聯網轉型,尋求通過互聯網思維來拓展商業版圖。
此前,中國烹飪協會在《2014中國餐飲產業發展報告》中透露,移動端將成為餐飲O2O的戰略性發展方向,發展也將由線上驅動轉變為線下驅動。如何協助傳統商戶迅速提升互聯網能力,對於餐飲ERP廠商和本地生活O2O平臺而言,意味著巨大的機遇。
有關石川科技
石川科技14年專註於餐飲信息化領域深耕,為餐飲企業提供完整的信息化管理解決方案。石川科技客戶群定位為中高端餐飲企業,客戶覆蓋全國,截至目前,覆蓋商戶總數已經突破2萬家。針對不同餐飲業態,石川科技提供從單門店日常營運到連鎖總部集團管控的系列管理軟件與信息平臺。
石川科技依托餐飲服務獨特流程創新信息化管理手段,為餐飲企業連鎖發展提供可複制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