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神奇半小時 易明的生活點滴

http://eming620.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5330251
  若說昨天是精彩的一天,今天則是神奇的半小時。

  話說前天南亞礦業(705)曾經突然由0.151元抽升至0.18元,昨天卻又跌回0.159元收市,今早卻又突然抽升至0.179元收市,成交量亦同時大增。

  看看其圖表,其股價於2月20日曾經高見0.188元,其後跌至0.12元才止跌回升,這幾天作勢上衝0.188元,如能成功突破的話則將形成一個大「圓底」走勢,上望0.255元,於是把自己看到的情況寫在每天的評論中放上網。

  下午一開市,我密切觀察其股價變動,只見其股價已經跳至0.182元,再跳已是0.188元,當我還未反應過來的時候其股價一路被搶高,於半小時之內已經跳至0.221元了,而此一時候,正是我的評論剛好被放上網的時候,其後其股價出現回吐,收市已經跌回0.193元了,真是神奇!

  為什麼會這樣?我懷疑有人在收到我的稿件之後先偷步買入,然後迅速獲利,這種情況以前亦發生過。

  今年一月十日,當日中午天時軟件(8028)收0.152元,我評其可能突破0.159元並急漲至0.174元,文章於當日的13:13分被放上網,上網之前其股價一度跌至0.147元,文章上網之時回升至0.154元左右,當時買盤只有8千股,而由0.155-0.158元每個價位都有幾十萬股沽出,我還對現場客笑說這8千股真有力,竟然可以頂住數以幾十萬計的沽盤,當時於0.16元更有一個200萬的沽盤,我也在密切留意(通常此類盤十居其九會被人掃清的),隨後大約過了二十分鐘,股價突然一跳已經是0.162元,我心裡大呼糟糕,可惜卻又沒有夠膽量追貨,隨後先出現後抽震回0.158元,之後再急抽,三扒兩撥竟然高見0.177元,真是大嘆走寶,結果收市已經回落至0.166元,自那天之後至今已經有半年時間了,其股價自此一蹶不振,仍然處於0.102元。

  其實於一月六日亦曾出現類似情況,當時我評東江集團(2283)如能突破1.19元可以上見1.35元,評論未上網之前其股價已經跳至1.23元,身邊有朋友聽了我的說話眼明手快地於1.23元就搶,並立即掛於1.35元沽出,不消二十分鐘,其沽盤已經被吃掉,收市其股價已經跌回1.29元,碰巧次日有報章推介,其股價才得以高見1.55元之後才回落至今的1.13元。

  由於今天東亞礦業的神奇半小時,才令我突然想起這兩單印象深刻的經驗,並開始懷疑有人偷步買入的可能性,下周,我將找機會作一些試驗,且看屆時又如何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042

加沙戰火暫停!以色列與哈馬斯同意停火12小時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1426

7月26日,以色列國防軍新聞發言人確認,同意於當地時間周六清晨8點開始,在加沙地區與激進分子開展時長為12小時的人道主義停火。(更多全球財經資訊,請加微信號:wallstreetcn) 巴勒斯坦地區激進組織哈馬斯發言人Sami Abu Zuhri表示,哈馬斯對停火12小時表示同意。 據路透社報道,該發言人還稱,在有限停火期間,國防軍仍將搜尋恐怖組織的藏身之地。但是, 若恐怖分子在此期間攻擊以色列國防軍,或者向以色列平民開火,則國防軍也將回擊。 此前被要求撤離加沙地區的平民不要返回。 哈馬斯稍早表示,它和加沙地區其他激進組織已就“人道主義停火”達成共識。不過,本周五,以色列拒絕了美國國務卿克里提出的在加沙為期七天停火協議。 克里今日表示,針對加沙地區持久性停火的協商將延長到本周末。 此前稍早,以色列國防部長曾警告稱,加沙地帶的地面行動可能很快就會“顯著”擴大。而哈馬斯曾表示,若以色列對巴勒斯坦加沙地帶的封鎖不結束,就不會同意任何長期休戰。 早些時候,加沙武裝分子發射了一枚火箭彈,以色列南部和中部大部地區觸發警報。在以色列“鐵穹(Iron Dome)”火箭彈攔截系統掩護下,此次襲擊之後沒有傷亡報告。 自7月8日以色列和哈馬斯發生軍事沖突以來,已有800多名巴勒斯坦人喪生,多數為平民。36位以色列士兵陣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327

加沙停火協議又失敗 72小時停火僅持續幾小時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2520

巴以停火協議生效不到幾個小時,雙方再次開火。再次開火後,以色列打死50多名巴勒斯坦人。以色列稱,哈馬斯武裝分子在停火協議生效後不久就違反協議,抓獲了一名以色列士兵。 周五,美國國務卿克里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宣布的這次72小時的停火協議,希望通過此次停火協議結束三周以來的戰火。 停火之後,巴以雙方原計劃在開羅展開談判,尋找一個長期的解決方案。 埃及官員說,依然歡迎雙方到開羅談判。但巴勒斯坦代表要求推遲談判至周六或周日,希望達成一個新的停火協議。 以色列軍方說,停火90分鐘後,巴勒斯坦武裝分子襲擊了在加沙南部尋找地道的以色列士兵。軍方發言人Peter Lerner中校說, 最初的跡象表明,一名士兵已被恐怖分子綁架事件。 當被問及停火協議是否已經失效,Lerner的回答是: 是的。我們將繼續我們的地面活動。而以色列軍隊正采取廣泛的努力來找到被綁架士兵的下落。 加沙衛生部表示,停火失效後,已有超過50人死亡,220人受傷。 停火後,以色列地面部隊仍處在哈馬斯主導的加沙地帶。以色列軍方發言人表示,以色列部隊將繼續摧毀隧道。這些隧道被伊斯蘭組織用以威脅以色列南部城鎮和軍事基地。 沒有激進組織表明是否綁架了士兵。哈馬斯發言人Abu Zuhri表示,以色列正試圖誤導世界,並掩蓋Rafah大屠殺的真相。 7月8日,以色列向加沙發起進攻,通過空軍和海軍進行轟炸,以應對激增的跨境火箭彈襲擊。7月17日,坦克和步兵進入加沙進行軍事行動。 加沙官員表示,至少1509名巴勒斯坦人。其中大多數是平民,被殺。7000多人受傷。63名以色列士兵喪生,400多名士兵受傷。在以色列,有三個平民因巴勒斯坦火箭而喪生。 以色列軍方表示,在停火生效後,有8枚火箭彈從加沙向以色列發射。其中一枚導彈被攔截,而其他7枚擊中了以色列的空曠區域。 國際社會呼籲結束沖突。流血沖突在周三炮擊後加劇。周三的炮擊導致15名在加沙聯合國難民營避難的難民喪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827

巴以同意將停火協議再延長24小時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300

北京時間19日淩晨最後期限即將到來前數分鐘,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談判代表在埃及會談上同意,將為期5天的停火再延長24小時,以便雙方能就加沙停火展開進一步會談。(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以巴在加沙數周來的血腥沖突,已造成超過2千名巴勒斯坦人死亡、以色列方面也死了67人。

這項延長停火聲明已獲得以巴雙邊證實,時間就在5天的停火期限即將結束前的數分鐘。

法新社援引一名巴勒斯坦高層官員稱,雙邊都同意24小時停火。而巴勒斯坦代表團內的哈馬斯成員也表示,在埃及的要求下同意停火24小時。

一名以色列政府官員說:“為了回應埃及的要求,以色列同意再延長停火24小時以便繼續談判。”

以巴在這項開羅會談中,針對埃及的提議展開談判,這項提案符合巴勒斯坦的部份要求,對象是放寬以色列對加沙的8年封鎖,但其他棘手議題則延後再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303

90後CEO齊俊元:我每周至少工作一百個小時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828/145237.html

8月16日,“騰訊產品家沙龍:90後企業家專場”在杭州舉行,本文是Teambition CEO齊俊元的分享內容。

項目協作工具Teambition,幫助中小創業團隊、研發機構、教育培訓機構或學生團體等降低溝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首發於2013年6月,目前平臺上已有數十萬個項目,並獲得戈壁創投數百萬元的A 輪融資和新一輪美元融資。

騰訊組織“產品家沙龍:90後企業家專場”,主要是提醒世界,包括騰訊自己,要向90後企業家學習,更好地了解90後,00後。

\以下為齊俊元的講話全文。

一、小時候的夢想是諾貝爾獎

我從大三開始創業,很喜歡創業這件事,可以幫助很多人、影響很多人,這比待在實驗室里做實驗有意義多了。這麽說是因為,我的初中和高中基本都是在實驗室里度過的,我小時候的夢想就是成為科學家,希望做出像發現染色體、找到治療癌癥新方法之類的科研成果,然後得諾貝爾獎,讓別人能夠記住我。

我爸是個大學教授,他對我的影響很大。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申請基金、做科研,然後寫報告。小時候,他想讓我對科研有一些認識,又不想把想法強加給我,就有事沒事在書桌上放本《科學美國人》之類的書,引導我自己去看。我就這樣慢慢開始對科研感興趣了。

上中學的時候,我就喜歡在實驗室里鼓搗,總找機會在實驗室里待著,幫老師打雜,有些老師不太願意做的實驗,我就幫忙做。後來正好有個機會,老師就推薦我加入了區里的少兒實驗站,然後又被選到中科院的免疫所參與一個科研項目——如何降低肝炎的檢測成本。

上高中的時候,我又參加了中科院細胞所的一個課題研究“如何鑒定鸚鵡科鳥類的性別”。這個課題很有意思。當時上海野生動物園養了幾只昂貴又稀缺的金剛鸚鵡,就像《里約大冒險》里出現的個頭很大的鸚鵡,但是幾年下來一直沒有繁育出小鸚鵡。動物園就希望幫忙配對,可是鸚鵡是單性態鳥,從外觀上沒有任何辦法分辨它們的性別,除非通過複雜的檢驗來實現。

我帶領的課題組的任務,就是找到不讓鸚鵡痛苦、又不耗時過長的性別鑒定方法。通過一系列的實驗,我們成功找到了通過采集少量樣本就能完成鑒定的辦法,把原本耗時長、樣本量大的過程變得輕松又簡單。

二、放棄科研走向創業

後來我們帶著得出的成果方法去新加坡參加一個科研比賽,我們這個成果在國內得了很多獎,很多人都覺得這個方法既快又簡單,還能有效解決問題。去了新加坡之後,有個教授給我看了他自己做的小離心盒,拔一根羽毛切碎放在離心機里轉,半個小時結果就出來了。原來國外的教授依靠先進的設備,已經可以實現更簡單、省力和省時的方法。

這給我特別大的震撼,從那時候我開始意識到,國內的科研環境支撐不了我得諾貝爾獎的夢想。最基本的,實驗室的設備在精度上都達不到國外的水平。國內做科研還有很大一個瓶頸是,有太多諸如申基金、寫報告等幹擾視線的東西,嚴重分散科研人員的精力。如果我繼續做科研,未來每天應該就是在申請基金、做實驗和寫論文中度過。這並不是我的夢想。

因為在科研和各類比賽中獲得了很多獎項,我可以被保送到上海交通大學,於是高三下學期時就有很多空閑時間可以用來看各類感興趣的書。我自己開公司的想法就是從這時候萌發的。

有一本介紹美國施樂公司的書讓我印象非常深。原來鼠標、個人電腦、圖形交互界面和普通紙複印機等等很多發明最早都是出自施樂自己的實驗室,在那里科研人員可以不用交論文、不用考慮其他事情,只要純粹地做發明研究,公司會提供一切資源和設備。

我當時想,如果能成立一家這樣的公司,支持自己的實驗室,把本來屬於未來的科技和理念拿到現在來實現,讓每個人都摸得到、用得著,應該比在實驗室里做科研更有意義。於是我決定,要成立一家像施樂一樣能給社會帶來改變的公司。

為了實現創業這個目標,大學時我放棄了到生物科系繼續做科研的機會,選擇到上海交通大學的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學習。不過之前幾年的實驗室生活已經給我帶來了很多方面的影響。

除了隨時帶著酒精消毒的潔癖,做科研的經歷讓我對事情、對人都很有耐心,不急於求成。現在的人凡事都很著急,科學家們就不會,他們會一直追求正確的答案,希望把一件事情做到足夠好。

三、首次創業以失敗告終

從進入大學,我就開始為創業做準備。由於以前埋頭做實驗時不愛講話、人比較內向,我就找機會參加各種比賽、辯論賽鍛煉自己的口才,順便多認識朋友。因為你要開一家公司的話,就要吸引人加入你。你只有能表達你的夢想,能夠給他們畫大餅,才能吸引他們不停地往前走,這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所以,只要有場子能夠講話我就去,大二時我已經能做到上了臺,至少別人不會踢你下去。

大三時候,也就是2011年,我和合夥人註冊了一家公司,也就是我現在的公司。最開始,我想做健康檔案的項目,想法是讓人們把病歷等資料上傳到在線檔案平臺上,實現病例的聯網、在線管理與在線診斷。

舉個簡單的例子,兩個糖尿病的病人,之前數據都一樣,一個月後,其中一個人的血糖指數不可控的升高了,另外一個人狀況就很好。那麽這中間發生的所有的事情,吃的藥、采取的運動措施、看的醫生等,都可能導致了這個變化,這些都會變成很有用的信息。數據量再大一些的話,這件事就會特別有意義。

這個事情也感動了很多人,當時團隊招募了30多人,還拉到250萬人民幣的天使投資。

現在來看,這個項目的市場價值仍然很大,也很有意義,但是當時在線醫療的市場成熟度很低,很難普及,也不接地氣。後來團隊成員又紛紛畢業、就業,公司就只剩下兩個人了。就這樣,我的第一個創業項目以失敗告終。

四、一個人寫了22萬行代碼

我想要對投資人負責,也想再給自己一個機會。於是,一筆錢、一家公司,沒等第一個項目暫停多久,我就開始了第二次嘗試,就是現在的Teambition項目協作工具。

這其實是我們在做第一個項目時,團隊內部自己設計、使用的一個協同工具。當時公司30幾個成員間的協作效率很低,常常因為溝通不到位影響項目進行,我們就想用一個團隊協同用的軟件。當時在國內外找了30多個產品,一個個的在公司里去試驗,可後來發現這些都不夠好,為什麽?

第一,它們上手成本很高。你一定要經過培訓,比如我在瑞典交流時,有門課叫項目管理,用半個學期的課程來教你怎麽用微軟的軟件做項目管理。這在真正的企業里是不可接受的,因為公司不可能半年什麽也不做,只去做這樣一個培訓。

第二,它們的交互界面都非常糟糕,用戶體驗很差。我聽過無數人抱怨自己的企業軟件難看,每天都不想見這個東西。

第三,它們設計過於老舊,而且移動端無法使用。看起來就像是給上個年代的人用的,沒有人去做改變。

這些軟件根本沒法解決我們的問題,索性我們自己開發一個。後來在尋找二次創業的方向時,我發現很多項目都不可行,反而是這個團隊協同軟件在周圍很受歡迎,常常有小團隊來向我們要去用。這就是巨大的市場需求啊,我當時就決定把Teambition專心做起來。

可是當時,公司只剩下我和做後端的CTO兩個人,連前端程序都沒人寫,為了項目繼續進行,我就開始自己學編程。當時又不好意思告訴父母公司開得不好,還沒地方住,就住學校里。早上5點趕班車到閔行紫竹園區的辦公室,一路上在車上看編程的書,進了辦公室就開始寫代碼,晚上再趕最後一班車回徐匯的宿舍。後來,我又自學了AI、PS和視頻制作。

快到大四下學期時,我們才把Teambition的第一個版本寫出來,花了大約半年時間。那時候我自己寫了22萬行代碼,還刪過30萬行代碼,我沒有覺得枯燥,反而很有趣。我很享受自己做一個東西,同時還能幫別人解決問題的過程。回過頭來看,其實只要努力去做一件事,不需要在乎其他任何東西,一切都不是困難。

2013年6月,Teambition的第一版正式發布,個人版免費,企業版收費,企業版的管理者用戶可以查看所有項目的進展及企業成員的工作情況,及時幫員工解決問題。目前平臺已上有數十萬個項目。

相比明道、Tower等國內競爭對手,Teambition的主打特點是功能明確、用戶體驗優化,排除社交等附加功能,通過任務板、分享墻、文件庫、日程表和回顧等項目的設置最大程度簡化用戶操作。去年,我們獲得了來自戈壁的數百萬人民幣的投資,不久之後Teambition又將完成新一輪的美元融資。

五、每周最少工作一百個小時

前一陣子有大學生問我,創業給我帶來的最大變化是什麽,我覺得是創業讓我開始關心別人。你給別人工作的時候,想的永遠都是你自己怎麽樣,你能得到什麽,還有你要不要跳槽。一旦開始創業,你心里想的都是別人。

比如我們最終決定停掉第一個創業項目時,下這樣的決定是非常困難的。但我自己在創業過程中,學到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你要為別人著想。

首先,我們要為自己的投資人著想。那個時候我們資金在不停地變少,但我們的天使投資人依然非常支持我們。當時就意識到,我們如果要考慮他未來的投資回報的話,繼續這麽燒錢就是錯的。

其次,我們要為自己的員工著想。很多的醫學院的博士生來我們這邊做事,可能五年之後,他不僅沒有讓更多的人變得更健康,反而還錯失了成為一個好的醫生的機會。

最後,特別關鍵是,我們要為用戶著想。我們做健康檔案沒有成功的原因,很大的程度是因為沈浸理想化中,最終用戶的健康狀況是否真的變好,有沒有真正解決他們的問題,我們並不知道。所以我們做Teambition的時候,非常關註幫用戶解決問題。我們每兩周就會邀請用戶到Teambition來,坐在辦公桌旁用我們的產品,觀察他用的怎麽樣,有沒有滿足他的預期、解決他的問題。

所以你要關心你的員工到了你的公司後有沒有成長,因為他們放棄了其他的機會來到你的公司,你要讓他們得到在其他地方得不到的東西,你要為他們負責。你還要為你的用戶著想,解決他們的問題,因為他們才能決定你的公司能不能活下去。你還要為你的家人著想,因為創業往往很忙,回家會很晚,你要考慮他們的感受,不要讓家人擔心你。

這些都讓創業非常有意義,讓我足夠喜歡我正在做的事情。我們這個年齡的人與上一代人的最大區別在於,我們有自己的追求,每個人都非常想做出一些事情,大家的價值觀都是創造些什麽。這時候,一定的透明空間就是對我們最好的成長方式。

我非常喜歡Teambition,甚至希望有一天Teambition有一個更出色的CEO,這樣我可以全情投入地去學習人工智能,然後讓Teambition成為每一個人工作時的智能助手。不過目前來看,我不認為有任何人比我更適合做Teambition的CEO,我每周至少工作一百個小時來讓公司成長得更好,沒人比我更了解Teambition,也沒人能比我做得更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353

對二代測序產品獲批事件的不同觀點9 小時前 任魯風/科學網博客 Pune的碎片哥

來源: http://xueqiu.com/2915442382/30234860

對二代測序產品獲批事件的不同觀點9 小時前 任魯風/科學網博客

導讀:中國的醫療市場堪比全球巨無霸,國外廠商從來都是垂涎欲滴的表情。受限於法律法規的約束,此前還只能靦腆的過來咬一口,現在面對基因測序臨床應用產業的爆發式發展,終於耐不住要亮出獠牙了。如果沒有正確的導向和扶持政策,我國未來個體化醫療這個萬億級市場將成為老外的活期存折。

引言

7月10日,《中國科學院》記者向我采訪有關CFDA批準二代測序產品上市的看法,我第一句話就是,我說的你們敢發表不?所幸,對我的采訪文章發表在《中國科學院》今天的第八版,題為“引狼入室還是自主創新——對二代基因測序產品獲批的冷思考”,網頁鏈接為: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4/7/289497.shtm 

這次采訪,記者希望我能寫一篇文章,我“嬉笑怒罵皆成文章”的寫作風格估計不為人所喜,只能貼在這里拋磚引玉了。閑言少敘,言歸正傳。

正文

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不要成為資本的傀儡

——對二代測序產品獲批事件的不同觀點

任魯風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DNA序列測定技術研究開發中心

2014年7月2日,CFDA(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發布公告,“第二代基因測序診斷產品批準上市”,一時間業界轟動,新聞報道橫飛,儼然成為基因測序領域里程碑性質的大事件。本人在這個圈子廝混些許年頭,面對這一為眾多媒體推崇的重大進展,在北京高溫橙色預警的時節,背生陣陣寒意。到底是劃時代意義還是鬧劇收場,十多年前瘋狂的基因檢測產業潰敗的教訓讓人不寒而栗。

關註這一行業的人士相信不會陌生,此次華大獲批的4個產品,說穿了就是華大去年3月收購CG公司(Complete Genomics)所獲得的測序系統,以及LifeTech公司(Life Technologies,現被Thermo Fisher收購)的Ion Proton系統(也有說法是Ion Torrent系統,但從唐篩測序技術上看,Ion Torrent即使采用318芯片,其最大500萬條讀出序列的通量也遠遠不夠用,國外在唐篩方面的應用一般需要測到3000萬條序列),搖身一變成為了BGISEQ-1000和BGISEQ-100兩款儀器,至於試劑盒,則是這兩款機型的配套基礎測序試劑。從CFDA數據庫信息顯示,這兩款儀器在武漢生產,試劑則是在深圳生產。對此,本人的直接反應就是,困惑和疑問。

本人有幸去年底在深圳瞻仰過華大的CG系統,當時僅有的4臺設備,半年時間就完成了醫療器械註冊流程所需的標準體系建立、產品檢驗、臨床試驗和審批程序,當真如公告中所言,“在相關產品註冊工作中精心組織、加強協作、嚴格審評,在確保產品安全、有效前提下,保證了工作的進度”,可謂前所未有的效率。

LifeTech的Ion Proton系統2012年9月宣布上市,就開始在美國FDA申請註冊,至今未果,華大在去年10月份購入一批,應該還不是如CG一般買斷技術,結果同樣8個月的時間就拿到了註冊證書,老美是不是該自慚形穢一下,而且,這個證書是不是應該給LifeTech共享一下,畢竟是人家的技術,人家的設備,連芯片耗品也是人家的。

另一件有意思的事,此次發證的兩個試劑盒產品,根據CFDA數據庫信息,產品性能結構及組成一項,即便都是羅列了測序前建庫的試劑,壓根沒有測序反應的試劑組分,特別是對於Ion Proton系統最為關鍵的半導體測序芯片也沒有提及。我們不得不當一次好奇寶寶,“胎兒染色體非整倍體(T21、T18、T13)檢測試劑盒”難道不應該是建庫加測序嗎?Ion Proton I芯片是不是也能在“深圳市鹽田區北山工業區11棟六樓西側、綜合樓九樓(901-905室)”(CFDA公布的試劑盒生產場所)國產了?亦或是註冊審評過程中的專家們,啥叫建庫啥叫測序,傻傻分不清楚?

為什麽這麽急於拿證,不惜落人口實,實際上關註一下近半年來基因測序產業風潮就能有所了解。今年2月,衛計委和CFDA聯合叫停基因測序臨床應用,主要影響的就是此前風風火火的基於二代測序技術的產前唐氏綜合征篩查業務,該行業國內幾大機構經歷寒冬,華大上市受阻,貝瑞和康上市受阻,安諾優達投資信心動搖,諾禾致源進軍產前診斷急剎車。再看如今,六月份華大放出消息,搞定20億融資,隨即針對這一應用的產品註冊獲批。不難看出,並非水到渠成,而是不得已而為之,如果不能按時拿下註冊,資本市場上將輸幹玩凈。註冊中的效率和變通是否與之有關我們不能妄下結論,但是所謂的科技創新、產業健康發展已經成為資本運營手中的玩物。

從另外一個角度出發,中國的醫療市場堪比全球巨無霸,國外廠商從來都是垂涎欲滴的表情。受限於法律法規的約束,此前還只能靦腆的過來咬一口,現在面對基因測序臨床應用產業的爆發式發展,終於耐不住要亮出獠牙了。LifeTech與達安基因和華大或明或暗的合作,Illumina和貝瑞和康的技術“國產化”轉移,都將實行對中國市場的圍剿。雖然國內在這一領域的技術水平還不足以與國外大鱷PK,但終歸已經取得了具有顯示度的進展,假以時日必將承載中國基因測序產業的希望。國家在這一領域的投入匱乏(十二五以來,針對測序技術研發的國家級科研項目支出不足2000萬元,美國平均每年投入超過2000萬美元,已連續資助10年),國內企業貪圖一時之快、一己之利引狼入室,我們永遠改變不了給老外打工的身份,更不要談什麽科技創新和自主產業發展之類了。如果沒有正確的導向和扶持政策,我國未來個體化醫療這個萬億級市場將成為老外的活期存折。

言盡於此,謹以此文給有識之士和弄潮驕子消暑降溫。

2014年7月11日淩晨

後記

其實,我和華大沒有任何新仇舊恨可言,相反,我還相當推崇華大在基因組科學領域做出的貢獻,在我為數不多的授課中都對華大的成就做出過客觀的評價。雖然我能理解作為企業所不得不承擔的壓力,但是任何淩駕於國家民族責任、行業健康發展規律和政策法律法規之上的行為,只為滿足一己之利一時之快,終將為人所唾棄。雖知此舉會在圈中得罪些許大佬,慶幸的是,我好歹還留有一絲血性和一點狼性。

2014年7月13日,我以公民身份正式向CFDA提出政務公開申請,申請內容如下:

所需信息的內容描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辦法》,本人因工作和研究需要,向貴局申請對以下信息公開。

一、“國食藥監械(準)字2014第3401126號”、“國食藥監械(準)字2014第3401127號”、“國食藥監械(準)字2014第3401128號”、“國食藥監械(準)字2014第3401129號”四項醫療器械產品註冊工作的相關資料,具體包括:

1、申請註冊時間;

2、申請註冊提交的資料目錄;

3、出具產品檢驗報告的醫療器械檢驗機構名稱,檢驗報告出具時間和報告結論;

4、完成產品臨床試驗並出具臨床試驗報告的醫療器械臨床試驗機構名稱、資質證書,以及在所在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備案證明;

5、產品說明書;

6、向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提交審評意見的技術審評機構名稱,審評意見出具時間和結論;

7、註冊並發放的醫療器械註冊證。

二、“YZB/國4121-2014”、“YZB/國4131-2014”、“YZB/國4132-2014”、“YZB/國4095-2014”四項產品標準的相關資料,具體包括:

1、標準提交審批和通過審批時間;

2、標準通過審批證明。

三、“武漢華大基因生物醫學工程有限公司”、“華大基因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兩個醫療器械生產單位的相關資料,具體包括:

1、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

四、貴局組織研制完成的基因測序診斷產品相關國家參考品的可公開的有關資料。

所需信息的用途:

本人多年來從事基因測序技術、設備、應用和市場方面研究開發工作。貴局於2014年6月30日批準“國食藥監械(準)字2014第3401126號”、“國食藥監械(準)字2014第3401127號”、“國食藥監械(準)字2014第3401128號”、“國食藥監械(準)字2014第3401129號”等四項醫療器械產品註冊,因該四項產品均涉及基因測序技術應用,從技術發展和技術應用角度出發,本人認為有必要了解相關產品在國內醫療器械註冊和生產監督管理層面的政策導向,以及相關工作所適用的法律法規,以指導本人在此領域工作中完善認識,並通過法律法規認可的途徑開展後續相關工作。懇請批準。

時至發布此帖為止,尚未收到CFDA的任何回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074

李鵠大當家 泣談96小時餿油風暴始末

2014-09-15  TCW
 
 

 

「什麼百年老店嘛!」「太誇張,誰要吃啊!」帶著空盒來退貨的婦人,不聽店員解釋,一坐下就拍桌大罵,吸引電視台攝影機一擁而上。一旁,打臨時工的女學生嚇得不知所措,資深員工則默默轉身,擦拭眼淚??。

這是中秋節前夕,基隆李鵠餅店重複上演的場景。

一則消息,給老店最難過的中秋20位備戰員工,從銷售線站上退貨線

只有十二坪大的店面,牆壁上還貼滿顧客的中秋節訂單,但現在,受「餿水油」事件影響,剛賣出的禮盒多被退回店裡,採用全統香豬油製成的綠豆沙餅、咖哩酥全成了紅色垃圾袋裡的廢棄物。

光是週日下午一個小時,就有超過百位顧客上門退貨,一捆捆千元大鈔不斷被送到前方收銀台應急。原是為中秋檔期「備戰」的二十位時薪人員,也從「銷售線」成了彎腰道歉、退錢、拆包裝、倒糕餅的「退貨線」,光客訴與退換貨電話就由三個人專責應答;走進廚房,五個大烤箱全部停擺,師傅只能反覆做銷毀動作。

眼看我們採訪團隊等待已久,店員遞上蛋黃酥、略帶歉意的說:「只是不知道你們還敢不敢吃??。」這一個中秋,李鵠餅店預計損失達數百萬,但傷害更大、更難彌補的,是百年老店的商譽。

「一百年都好好的,怎麼現在給我出這麼大的事??,」因勞累感冒、戴上口罩的第三代老闆娘李張富枝已經近八十歲,服下藥後更顯疲態。她不諱言,今年中秋節,是她生命中最難過的一次。

對比老店過去的風光,現在的低潮更顯難堪。

阿公那代的堅持,為何棄守?怕買到病豬,三年前捨棄自製豬油傳統

成立於一八八二年、清光緒年間的李鵠餅店,不只是台灣最老、也是北部最知名的傳統餅店之一。被譽為「北李鵠、南舊振南」,李鵠一直是基隆市政府接待訪客、外賓指定的伴手禮,與連珍糕餅店、新新牛軋糖被網友稱為「基隆三寶」。

因堅持不展店、每天限量製作,熱門商品如鳳梨酥、蛋黃酥常中午過後就售罄,旺季不只須提前半個月預訂,還曾限購盒數,外界預估全店年營業額超過一億元。

清朝時期,這家店從做豆沙餅開始。當時,自福建遷居基隆的李源祥,因手製的豆沙餅皮薄餡純,名聲在短時間內傳開。傳到第二代李獻文,為迎合日治時代吃咖哩習慣,研發咖哩酥,成為當時熱賣品。

第三代時分家,由二房之子、即李張富枝的先生李儀宗繼承李鵠餅店,開發出現在最受歡迎的鳳梨酥。大房、三房則另立門戶,分別開設李製餅家、李儀餅店。

「從阿公那一代就很重視品質,你咁知(你知道嗎),我們滷肉都要煎炒兩次,很麻煩,」「所以才想說油要用比較好的,誰知道……,」李張富枝三十一歲時,和先生一起接手餅店,直到幾年前先生過世,轉由她一人打理;她說,配方、工序,阿公怎麼做就怎麼做,她從沒改過,所以過去,從米糠油到塑化劑、毒澱粉事件等食安風暴,李鵠全躲過,好不容易走到今天。

只是,一百三十二年的生意,卻在她手上出了最嚴重紕漏,「不要再說了啦,我會哭出來……,」李張富枝如今的懊悔,來自三年前的一個關鍵決定,種下現在的危機。

因李鵠習慣將豬油和入麵粉,在酥皮、外皮提香,過去逾一百三十年,為控制食材品質,豬油全由店內手工自製,並另聘兩人專責製油;但李鵠餅店第四代、李張富枝的兒子李俊青稱,三年前,眼見病死豬疫情擴大,怕進的豬有問題,決定直接購入豬油。

「那時候,中盤商就和我們推薦全統啊,說品質好,SGS、ISO都拿得出來,也不便宜啊!」李俊青出示採購單據,八月向強冠企業購入兩種全統香豬油(分別用於酥皮、餅皮),單桶價格分別為九百八十元、一千零六十元,李鵠一個月用掉兩百桶豬油,是強冠在基隆最大客戶。

做餅50年,分不出豬油好壞?80歲第三代:我真的感覺不出有問題

「豬油如果用來煎、炒、炸會知道,但我們是和進麵粉,所以我真的感覺不出來有問題,」二十三歲就嫁進李家、做餅資歷超過五十年的李張富枝喊冤。

只是,若真想用頂級油,為什麼不用市占率最大、價格最貴的正義豬油?「我們的餡是用正義,是幫我們做綠豆餡的合作廠商在使用,我們自己另外進的時候,中盤商推薦全統,用了也覺得還不錯,才兩家並行,」李俊青解釋。

無論真相是否真如李家所言,但在三年前,李張富枝決定不再自製豬油的那刻起,就已經將油品品質的掌控權交到他人手上,這並非被迫接受,而是主動的選擇,風險,自然也應由進貨商承擔。

而這個未爆彈,選擇在中秋前夕爆發,也確實給李鵠最沉重的一擊。

「中秋節,是我們一年最重要的檔期,」李俊青說,過去,中秋節檔期,每天能賣出超過千盒糕餅;以每盒平均約三百二十元計算,相當於一個月業績可破千萬,所以除了平常的五位店員外,還多聘請了二十位時薪人員備戰,六位師傅也全在廚房待命。只是,沒想到,九月四日的一則新聞,讓這一切全都變樣。

李張富枝說,她因不看電視,第一時間是朋友電話告知,「我真的嚇到,你想連我這麼老都慌了,那些年輕的怎麼辦?」她口中指的,是店裡的店員。據了解,當天,許多同事都緊張得哭出來,怕店裡再也做不下去。

只是,沒時間讓她多想,隔天、九月五日一早,衛生局就到店裡查封近兩百桶違法油品,要求銷毀相關製品,在百年名店的招牌下,她瞬間成了做錯事的小孩。

政府稽查員、攝影機、記者,要退貨、買貨的客人,和趕來打氣的親朋好友全擠在狹小的店裡,場面混亂;那天是她第一次面對這麼多媒體,還找了會說國語的弟妹在旁幫忙。

但是,也因為當天的混亂,讓她和店裡討論後,決定現階段專心處理賠償、退貨問題,希望在最短時間平息民怨、挽救商譽,「我們想把事情單純化,一邊退貨、一邊售貨,不是很奇怪嗎?」李俊青說。

所以,事件發生的第三天、九月六日起李鵠全面停售商品六天,不只綠豆沙餅、咖哩酥兩款,包括沒使用全統香豬油的鳳梨酥、蛋黃酥、草莓酥等,也全部停售,專心處理退貨。但是,第一次遇到這種事的他們,還是把人性想得太單純。

即使已經公告退貨規定,憑空塑膠袋、空盒子要求退費,或只拿一顆綠豆沙餅就要求退整盒錢的人不斷出現;甚至送禮者拿發票退一次,收禮者拿商品再退一次,連台中北上的顧客,都硬要了三千元車資。

百年來第一次的危機,讓李鵠成落水狗,店員透露,退費到第三天,賠的錢已經是他們預期的兩倍。

失去的顧客,還能找回來?不敢想,「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以後,就是全部自己送驗,」李俊青說,身為個人店家、不是大廠,對供應商沒有太多置喙空間、就算訪廠也只能看到光鮮的一面,因此至少做到自我保護,對目前使用的二十多種原料進行檢查。

只是,受損的品牌形象,多久能復原?「現在不敢想,只能走一步算一步,」李張富枝坐在店裡最角落,看著店員挨罵、貼上招牌紅紙的紙盒一個個被拆開、丟棄。

百年在顧客間累積起來的聲譽和信心,至今還剩多少?是否能重回高峰?在她心裡,已不是一時能算清楚的問題了。

品牌形象的建立需要數十到百年,但破壞,往往只是一瞬間。華頓商學院管理學教授凱薩琳.克萊恩(Katherine Klein)曾分析:「品牌最大的損傷,是讓毫無防備的公眾受害,這會讓公眾認為這間企業裡面的人不合格、或不道德。」

一個油品的選擇,就像一顆沒有拴緊的螺絲,不只影響營收或獲利,更讓企業所有人牽連其中。如果當時,李鵠餅店繼續手工製油,是否就能避開此次危機?沒有人知道。但一如品牌大師凱文.凱勒(Kevin Keller)所說:「市場相信魅力,不相信眼淚,」李鵠要再重新振作,必須堅守競爭優勢:即再推出能讓顧客埋單的特色商品,一再強調受害者形象,絕非上策。

一家百年餅店的危機,是全台近三十萬家食品相關業者、上萬家糕餅業者的縮影:在食安危機環伺下,每一步,你是否審慎評估?真的犯錯,如何再起?這對每個企業主來說,都是不得不學的一課。

【延伸閱讀】1桶油毀掉1世紀努力,4天危機應變還原——李鵠餅店餿油風暴大事紀

9月4日 餿油出事●老闆娘接獲友人通知全統豬油出事,下架問題商品●衛生局、媒體來電,內部研擬說法、退貨規則●決定隔天上午衛生局稽查完畢後,對外公開說明、道歉

9月5日 退貨止血●頒布退貨規則●店內仍持續營業,分為售貨、退貨兩個櫃檯●因買家與退貨人潮混合,場面混亂,晚上決定隔天起全面停售產品,6天專心處理退貨

9月6日 全面銷毀●10人一組依序處理說明、退款、檢查商品、丟棄、回收紙盒等工作●3名資深員工電話應答●廚房內場負責銷毀產品

9月7日 退款爭議●陸續出現一貨兩退等不合理要求,老闆娘再上火線,公開重申退貨規定●計畫12日復工生產其他商品●接觸其他豬油供應商

整理:郭子苓

【延伸閱讀】強調豬油古早味,老店「中彈」倒一片

從基隆李鵠餅店到台北犁記、彰化什倆漉(玉珍齋分支)、高雄吳記,一桶黑心香豬油,為何讓眾多老牌餅鋪全「中彈」?

台北市糕餅公會理事長吳官德解釋,傳統中式糕餅習慣以豬油提香餅皮、內餡,後來因為西化、素食、健康等因素,現代烘焙業多早已改用奶油、沙拉油取代;但對這些強調古早味的老店來說,隨意更改配方是大忌,為怕老客人無法接受,老餅鋪仍相當依賴豬油。

但用到劣質豬油,這些老經驗的餅鋪真的毫不知情?

「用的人一定都知道!」一名資深業者指出三個疑點:第一,業界都知道,相較於頂新旗下的正義豬油,全統屬次級油品,價格約差一成,棄正義選全統,成本絕對是關鍵考量。

第二,雖然受害業者紛紛拿出採購單據自清,說全統「還比較貴」,但業界普遍存在「補油」的潛規則:即買百送十等優惠,因此,單據上的單價,未必是每桶實際的進貨成本。

第三,好豬油外觀乳白、反之偏黃。就算外觀欺人,次級豬油還是存在熔點低、不易塑型的缺點,適合用在與麵粉混合的餅皮上,不適合用在豬油比例較高的內餡。因此,這波問題商品多是餅皮用油中鏢。

就算真的沒有判別能力,台北市糕餅公會榮譽理事長張國榮仍建議店家至少要有「生產履歷」的意識,向上溯源,要求供應商提出如豬農姓名、屠宰場名稱,「只要一切合法,要提出這些都很容易!」

或者,回歸傳統,如鼎泰豐許多原料都採自製,或像過去的李鵠、高記自製豬油,把每個細節掌握在自己手裡,也是明哲保身的做法之一。

(文●郭子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056

創始人徐智明反思:一小時到貨的“快書包”為何起不來?整個方向錯了

來源: http://news.iheima.com/html/2014/0918/145835.html

9月1日,快書包創始人徐智明在微博上宣布停止一小時到貨服務,上線“愛搶貨網”。

快書包網上線於2010年6月9日,並先後於2012年4月先後拿到新浪微博基金900萬元投資、2014年8月常州龍城英才公司的800萬元投資。

因為主打“1小時”的概念,快書包在上線4年來,先後得到了多家媒體和投資人的關註,並積累了大量的忠實粉絲。

之前曾關閉過龍之媒書店的徐智明說,快書包上線“愛搶貨網”並不是另一個階段的轉型,而是一個新的戰略方向的開啟。快書包網仍然還存在,與之前相比,只是取消了1小時送貨服務,商品架構基本沒變。

快書包為何要做出這種戰略轉型?徐智明對此有哪些反思與經驗?《創業家》&i黑馬專訪了快書包創始人徐智明。
 

\\i黑馬註:O2O大潮下,搶占用戶家門最後一公里已經成為一個大趨勢。各種生鮮電商采用O2O模式,各顯其能。但是很多都死在了探索的大路上,因為生鮮電商對於物流、倉儲要求是非常高的,這樣重的模式,是很多小公司無法承受的。京東本身物流已成體系,在此基礎上,通過與小區便利店合作,實現2小時送達到底靠不靠譜呢?看下面的文章。

億邦動力網日前得到消息,京東正在秘密內測一款名為“京東快點”的新產品,定位社區外送,並承諾2小時送達。

\\億邦動力網了解到,目前京東快點僅在望京地區測試,主要經營6個類目的商品,分別是奶品凍品、生鮮果蔬、休閑零食、酒水飲料、米面糧油和護理用品等日用百貨產品。

測試區域內的用戶可以在每天上午9點到晚上8點半之間下單購買商品,而京東快點會在下單兩小時內將商品送達。此外,京東快點的免運費門檻為每單10元。在支付方式上,京東快點目前僅支持貨到付款。

另外,雖然京東快點目前主要以移動端呈現為主,但PC端已經在進行相應的布局。億邦動力網在京東主站發現了京東快點的旗艦店,但其頁面還在裝修中,暫時不支持購買。

\京東官方已向億邦動力網證實,“京東快點”確實是京東正在測試的產品,其表示,京東會選取幾個地區收集用戶需求和使用場景信息,試圖為用戶提供更便利的服務。但對於該產品更詳細的細節,還不方便透露。

對此,有業內人士預測,從商品類目(日用百貨)、送貨速度(2小時送達,基本上是京東目前送貨速度的極限)、送貨區域等跡象來看,京東很有可能采取了與當地便利店合作的方式。

不過億邦動力網查看京東快點的商品信息,並未提供商品的具體來源,因此這些商品是京東自營還是來自第三方商家還不得而知。

據億邦動力網了解,此前京東已經陸續與唐久、36524等萬余家便利店展開了社區化配送的合作,讓社區便利店成為京東物流的“毛細血管”,完成最後一公里的配送,號稱能實現“1小時達”,甚至“15分鐘達”。這在此前京東廣為認知的“211”、次日達、隔日達、極速達(三小時送達)等配送速度上又提速了不少。而與便利店的合作,也基本上成為京東O2O大戰略中的主打業務。

但實際上,京東的社區O2O業務進展並不盡如人意。一位接近京東的人士向億邦動力網透露,與便利店的合作實際上存在不少難題,比如便利店的配送成本,再比如便利店的物流配送速度是否能符合京東期望等等。

一個已經得到確認的消息是,京東原O2O業務負責人已經由侯毅換成鄧天卓(原今夜酒店特價CEO)。因此,“京東快點”有可能是鄧天卓接手O2O業務後的新舉措,其是否會采取與京東此前社區O2O不一樣的玩法,將拭目以待。
-----------------------
歡迎O2O創業者 加入O2O創業QQ群 交流, 群號:
361970018


貼身觀察72小時 馬雲連簽名都客製化

2014-09-22  TCW
 
 

 

自從阿里巴巴躍升為世界級公司之後,集團大當家——馬雲,就成為各界追逐、訪問的對象,越發的神龍見首不見尾。台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盧希鵬,是少數跟馬雲有近距離接觸的台灣人,連續四年獲阿里巴巴邀請年度最重要的網商大會並發表演講,盧希鵬接受《商業周刊》獨家專訪,分享他所認識的馬雲:

我第一次見到馬雲本人,是在二○○八年九月阿里巴巴的年度網商大會上。他是杭州師範大學畢業,所以每年九月十日中國的教師節那天,他都會舉辦網商大會,這可說是阿里年度最重要的大事,上萬人會湧入杭州人民大會堂,套句馬雲喜歡引用的金庸小說術語,就是華山論劍大會。大會的高潮,是十大年度網商的決選。不知為何,他們竟然發信請我這個台灣學者,擔任年度網商的評委(審)。想不到這一當,就一連當了四屆的評委。

一副武林高手的樣子:雖是評審大會,但他一直在講他的夢

二○○八年,正逢中國舉行APEC高峰會,阿里有意展現實力,特別擴大舉辦網商大會,將會期延長為三天兩夜。

我以為馬雲對於評選只是虛應故事,想不到他非常重視,一路跟著我們十名評委,參與會議。

會議主要在馬雲辦公室舉行。他的辦公室很有趣,幾乎被一個很大的長方形會議桌占滿,桌上放了文件。馬雲說,他的工作就是開會,辦公室只要有會議桌就行。每一個人的位置,都有一張很大的沙發,比阿羅哈客運那種七四七頭等艙的椅子還寬,材質也比較厚,他說因為要在這裡的時間很多,一定要舒服。辦公室後方,有幾幅金庸的題字,寫著:「天下武林豪傑,必先廣納人才。」

他自稱是《笑傲江湖》裡的風清揚,有獨孤求敗、無招勝有招的特質,可能也跟他瘦瘦的外表有關。

開會那幾次,他都戴著一串佛珠,他常合十,在他瘦弱的身上,掛著一個寬大的袍子,確有三分武林高手的樣子。雖是評審大會,但他講的內容,一直圍繞在講他的夢、他的想法。

一講話全場都安靜:他太太抱怨說,在家講話也慷慨激昂

不管是開會或吃飯,他只要一講話,大家都會安靜下來,內容神態幾乎與演講一模一樣,他太太在吃飯時就complain(抱怨),說他在家裡講話也是這樣子,帶點浙江口音的普通話,講起話來慷慨激昂,精神飽滿,三天兩夜的相處,我們沒看過他打過一個呵欠。

我們開一個會要三個鐘頭,大概有兩個多鐘頭都是他在講話,你會發現自己的氣勢不如他,跟他相比,就自然而然不太會講話。

他身邊沒有電腦,別人發言時,他不插話,會默默的做筆記,在會上有他找來的業界先進,態度也很溫和尊重。他演講時,不會站在講台中間,他會在講台邊緣走來走去,會讓你覺得,他是在看著你。

他還透露一個秘辛說,他的第一份工作其實是賣房子,但賣得很糟,每一次出門都跟自己講今天賣不了房子,所以他只要賣了一棟,就會很開心。從此,他做事,永遠都朝最壞的想。

一點架子都沒有:我叫他比什麼姿勢,他就跟著比

那年網商大會結束前,阿里巴巴還招待大家看了《印象西湖》,看完出來的時候,現場兵荒馬亂,就跟電影散場一樣,但不知為何,在人群中,就是可以看見個頭很小的他,逐一跟貴賓們打招呼,一點也不急著離開。

我當時也湊上一腳。我叫他 比什麼姿勢,他就跟著比,一點架子都沒有。開完網商大會,有人要請他簽名,他也會每個人都簽,他給我簽了一個「永不放棄」,為每個人下一個註解。我說,你這簽名怎麼跟書上的簽名不太一樣,他說,他每一年的簽名不一樣,所以單單看簽名就知道,這個文件是哪一年簽的,不知道是開玩笑還是什麼,我覺得他非常friendly(友善)。

二○一一年的網商大會,我除了擔任評委外,阿里巴巴還特地邀我做一場演講,同場還有包括《世界是平的:一部二十一世紀簡史》作者湯馬斯.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

當時,我正好出了一本書叫《為什麼無法控制我的狗》,我跟他秘書要了十分鐘獨處的時間,他也爽快答應,他並沒有質問我怪異的書名,反而靜靜的聽我講完「人定勝天」這種邏輯,在網路世界中的謬誤,網路是一個混亂、且開放的生態系,不應該想用制式規範框架住。

不過,我也見識過不這麼溫和的馬雲。

有一次我半開玩笑說:「其實天底下沒有真正為客戶著想的企業。」當淘寶的店小二說在為客戶著想的同時,基本上是maxima(極大化)他自己的利益、打擊對手。這時,他卻一改溫和,立刻高聲反駁說,「客戶要先賺錢,賺錢之後才有阿里巴巴!」對他而言,電商重要的是在建立一個以客戶為中心的生態系,在生態系中沒有敵人,真正的敵人,就是自己頑固的思想!

也許是客氣,有一次馬雲特別吩咐他的司機,用他的Audi大黑車,我想應該是A8,載我一個人去搭機。閒聊中,這個年紀五十開外的司機說,他最常載馬雲去的地方就是機場,馬雲一上車就睡覺,司機直說:「他比馬雲幸福,因為下了班,就可以走路、散步,?馬雲沒有下班時間,他太辛苦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46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