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分析:強勢可期 亞洲續有壓力 美元主導今年環球金融走勢

1 : GS(14)@2017-01-04 00:32:45

【明報專訊】毋庸置疑,美國已經進入加息周期。雖然美聯儲過去兩年都只加息一次,但主席耶倫在上一次議息會議表明,2017年有機會加息3次,令市場對是否處於加息周期的爭議畫上句號。加息預期推升美元,美元指數在2016年累升3.63%,新興市場資金流走、人民幣大跌等現象均與美元上升有關。而展望2017年,分析均認為,美元仍然會主導環球金融市場走勢。

明報記者 廖毅然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推升美元及美債息,但年底前卻有所回吐。美元指數在12月見過103.65的高位後,上周五收報102.21。而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亦從2.63厘的高位,收爐日回落至2.44厘。

渣打:明年美債息挑戰3厘大關

「相信只是倉位調整,屬技術性因素。」渣打財富管理投資策略主管梁振輝指出,通常年底前基金會平倉以鎖定利潤,他估計2017年會再開倉。「除非美元指數明顯回落,亞洲市場仍然會有走資壓力。」受美元急升影響,人民幣在2016年累跌6.95%,跌幅是1994年匯率併軌以來最多。美元急升亦左右股市走勢,過往美元與亞洲股市表現亦多次呈反比,2016年底美元指數開始飈升時,MSCI亞洲(日本除外)指數亦一直回落。

但梁振輝認為,在通貨再膨漲的預期下,明年美債息仍有機會挑戰3厘大關。但他相信美元會在年初稍為偏軟,因為市場已經消化了明年加息3次的預期,「即使耶倫講話後,歐元、日圓等外匯亦沒有太大變幅,反映在現時的加息預期下,美元難以再延續2016年的強勢。」

東亞銀行首席經濟師鄧世安則指出,最近一次的議息聲明已反映耶倫會採取更進取的加息步伐,以回應特朗普的政策方向。增加就業及提高收入、減少稅收一直是特朗普主張的經濟政策。

鄧世安相信,特朗普上任後美國的薪金及通脹壓力將會上升,加息預期可能會比現時更強。「2017年美國經濟仍然一枝獨秀,資金流向美元速度只會加快。」

恒生:倘歐洲出事 資金投向黃金

恒生私人銀行及信託服務主管陸庭龍認為,2017年的金融市場仍然由美元走勢主導,但投資者要留意,過往多年依靠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而作出投資決定的方法,是否仍然有效。「2016年兩大黑天鵝事件,即英國脫歐及特朗普當選,都反映了市場不能再單純只分析財政政策。」他指出,2017年歐洲多國會舉行大選,一旦再出現政治風險,資金會流向一些全球通行的資產,因此除了美元,黃金亦值得留意。

〔再戰2017系列之六 (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366&issue=201701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123

內銀估值重估 股價升幅可期

1 : GS(14)@2018-01-22 06:14:21

【明報專訊】內銀股在踏入2018年後大爆發,成為恒指破頂的主要動力來源。一向被市場看高一線的建行(0939)、工行(1398)和招行(3968)均已升穿上市高位,各家國有銀行和大型股份制銀行的股價今年均已升逾一成。過去內銀估值因資產質素和金融風險被低估,拖累平均市帳率一直徘徊1倍以下,分析認為,隨着中國加強市場監管,內銀今年估值可望修復。

野村:內銀估值較歐美日同業低

野村中國及香港銀行業股票研究主管江利表示,雖然一些內銀股價創新高,不過今年的預測市帳率只有1倍,並非高水平。雖然內銀比歐美日同業的股本回報率高,但估值則較低,所以明顯被低估。她認為,以市帳率和未來盈利前景計算,未來兩年首選內銀股的估值有進一步上升的空間。

江利表示,股價驅動因素來自銀行盈利能力獲肯定,近來內地加強監管減低了風險,增強未來盈利增長的信心,所以去槓桿、強監管對內銀估值是「根本性利好」。她較偏好行業內去槓桿壓力較低、整體風險偏好保守、資本較充足、今明兩年息差有擴張的銀行。

匯豐:金融風險降 利好市帳率

匯豐前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證券研究部總經理孫瑜表示,防範金融體制風險將繼續是今年的政策重點,中長期對內銀是利好,因為過往外資對中國經濟最擔心的是金融風險,而近一年當局推出多種措施,令投資者相信中長期爆發金融危機漸降,內銀股風險溢價下降。他認為,過往數年內銀股市帳率多在1倍見頂,但未來市帳率肯定不止1倍。孫瑜認為,供給側改革見成效,令國企盈利恢復增長,提升資產質量。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收益率曲線漸見陡斜,也有利銀行息差。他今年看好金融股,尤其是大型內銀股。

廣發證券財富管理部高級投資顧問文賦認為,市場高估銀行監管壓力,目前對銀行資產負債有較大影響的政策已經基本出台,銀行資產負債表調整亦與M2增長吻合,而且收緊監管對大型銀行亦是好事。他認為,當前階段還可以看好銀行業,這個低估值行業有配置價值。

華泰:看好建行招行信行

華泰證券首席金融分析師陳姝瑾表示,雖然有內銀股價破頂,不過以市帳率計仍在1倍以下,相對歷史高位仍有一段距離。過去全球資金配置銀行股較少,隨着中國系統性風險降低,利潤增長可以回復,應會為內銀帶來新增資金。她預期,今年內銀還有上升空間,較看好建行、招行和信行(0998)。

[周一投資專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865&issue=201801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232

Follow Me:和諧盈利破紀錄可期

1 : GS(14)@2018-02-13 03:17:03

和諧汽車(3836)前日大震盪期間,股價一度跌至5.10元,距本欄去年10月23日於4.77元分析時,只高7%,較今年1月22日發表盈喜後高位6.80元,已回落25%,又屆翻兜時候,目標價維持8元,比現價5.23元,升幅53%!上次薦買和諧時,恒指企28487點,現回站30323點,仍升6.4%,反映和諧過去三個月走勢緊貼大市,扭轉自2015年底開始的長期疲弱走勢,2017年中期業績大翻身是引擎所在,加上預期全年盈利創2013年6月上市以來高紀錄,期待股價可重遊舊峯11.76元,看似過份樂觀一點,但完成大跌浪之後的黃金比率0.618倍反彈目標8.20元,在紀錄佳績支持下,應無太大難度。和諧2017年中期多賺84%至5.65億元人民幣,已超越2015年全年所賺的5.63億元(2016年虧損3.7億元人民幣),下半年只須維持中期水平,2017年至少賺11億元人民幣,與和諧上月預期全年盈利不少於10億元人民幣十分接近。只以盈喜預測水平計,每股盈利折約0.78港元,現價預測PE僅6.7倍,相對主要同業正通汽車(1728)預測PE10.6倍,折讓38%,反映現價估值吸引。和諧在內地從事銷售汽車及提供售後服務,亮點是夥拍騰訊(700)研製電動汽車,勢必成為盈利勁增的催化劑。高盛最新分析報告將和諧目標價,由5.08元調高至6.90元,理由之一就是和諧電動汽車公司FMC,於今年消費電子展中發布最新電動SUV型號,獲媒體一致認可。大行對和諧多予好評,瑞信已提升目標價至7元,最樂觀是第一上海睇7.97元,與本欄目標價8元最接近。和諧股價昨前兩日受大市急挫影響,分別跌至5.10元及5.11元低位,剛觸及100日線,以去年12月中甫跌至此線即強力回升至今年1月高位6.80元而累升60%評估,今次若歷史重演,同彈六成,即可上試8.16元!高彰坡
http://fb.com/kocheungbor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08/2029846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33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