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膀胱癌末期 或以醫學吊命疑配合兩會閉幕 徐才厚「適時」病死

1 : GS(14)@2015-03-18 02:11:39





■徐才厚(1943-2015)



【死亡謎團】全國「兩會」落幕,中共軍中「大老虎」徐才厚被宣告同日病亡,時間巧合惹揣測;「抗命自殺」、「被滅口」、「定時毀滅」、「為兩會祭旗」等充斥網絡;有外媒用「按規定死亡」為題報道;更有網絡名人指現代醫學可讓生命在最需要病死時終結,慨嘆徐「死得恰到好處」。軍方昨稱徐在軍方醫院獲充份醫療保障;重申人死不起訴,但財產要追繳。


官方新華社昨凌晨零時剛過發佈徐才厚死訊,指他於三月十五日「因膀胱癌終末期,全身多發轉移,多器官功能衰竭,醫治無效在醫院死亡」;同日正是全國人大落幕,總理李克強舉行記者會。徐的死期如此巧合,引外界關注。日本播送協會(NHK)稱,徐在兩會閉幕當天被宣告死亡,時間太蹊蹺,從宣佈立案調查到死亡又恰好一年,兩會一閉幕就適時病斃,頗有「按規定死亡」之感。



■二○一四年春節,徐才厚(紅圈示)跟隨習近平出席公開活動,不久即被立案拘查。

■網上流傳徐才厚與女兒徐思寧的合照。

■二○○三年徐才厚(左)出訪北韓,獲時任北韓領導人金正日接待。路透社



網民質疑「抗命自殺」

多維新聞網知名博主牛淚昨指,現代科技昌明,無論中西醫都有辦法讓病危者命懸一線,堅持一兩天再告別人生,「讓徐才厚在一個最需要的時候正式病死,對現代醫學來說,不是甚麼難事。」暗示當局可能選擇兩會閉幕這天讓徐一命嗚呼,為兩會祭旗;牛淚感嘆「徐才厚之死,死得確實恰到好處」。內地微博、論壇也充滿「抗命自殺」、「被滅口」、「定時毀滅」等質疑。軍方昨兩度闢謠。《解放軍報》刊文斥有關揣測「聳人聽聞」,指徐被拘查後軍方仍對他積極救治護理,「病魔無情,人道有義」,惟徐「病入膏肓,醫學救不了身,道義救不了命」。軍事檢察院昨進一步解釋徐病情,指徐二○一三年二月四日在解放軍總醫院(三○一醫院)膀胱鏡檢查,確診為「膀胱浸潤性多發性高級別尿路上皮癌」,有關方面十分重視;徐被立案後指定在三○一醫院監視居住接受治療;病重期間又及時安排專家給予充份醫療保障。



人死不起訴 只追贓款

軍事檢察院還指,去年十月二十七日對徐移送審查起訴後,公訴部門對徐涉嫌受賄犯罪證據認真審查,查明徐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升職提供幫助,直接和通過家人收賄,數額巨大,犯罪證據確實,本應以受賄罪追究刑事責任,但在審查起訴階段死亡,依法作不起訴決定,惟其受賄所得依法處理。官方未透露徐涉貪多少。但有內媒透露徐貪污受賄十六億(人民幣.下同),家人斂財達百億。內地著名刑辯律師陳有西指,中國刑訴法規定嫌疑人死亡不予起訴,但人死要追贓,只是要經特別程序「軍事檢察院應公佈偵查報告,徐的家屬可聘律師依法辯護,法院審查雙方意見後,對財產作出判決。」據報道,徐的夫人趙某已瘋,女兒徐思寧也被當局拘查。新浪網/多維網



小檔案

年齡:71歲原籍:遼寧大連瓦房店家庭:妻子姓趙(已瘋),獨女徐思寧(解放軍總政聯絡部軍官)軍銜:上將(2014年7月30日被取消)學歷: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電子工程系畢業經歷:•1968-1971 陸軍39軍農場勞動、吉林省軍區當兵•1971-1972 瀋陽軍區連副指導員•1972-1984 吉林省軍區政治部幹事、副處長、政治部副主任•1984-1985 瀋陽軍區政治部群工部長•1985-1992 陸軍第16集團軍政治部主任、軍政委•1992-1996 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助理、解放軍報社長、總政副主任•1996-1999 濟南軍區政委•1999-2004 中央軍委委員、總政副主任、主任;中央書記處書記•2004-2014 軍委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員•15/03/2014 受中央立案調查•27/10/2014 宣告移送審查起訴•15/03/2015 因膀胱癌病死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網民有話說

•「人死也得把貪的錢吐出來!」•「他這一死,後面的大老虎就安全了!」•「我不想知道他貪了多少錢,我想知道他怎麼死的。」•「上將知道的太多了,只能死了他一人,保住老虎群。」•「前年3.15辭官職;去年3.15被拘查;今年3.15被死亡。」•「放到凌晨零點來報道,擺明不想第二天見報,有這麼敏感嗎?」•「關了一年都不死,偏偏在這時候死,是給兩會抹黑呢?還是被拿來祭旗?」•「內幕太駭人聽聞了,只好弄死他,一了百了,不然就動了執政根基了。」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317/1907917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632

首位中國女性得主 與愛爾蘭日本科學家分享殊榮研瘧疾特效藥 屠呦呦奪醫學獎

1 : GS(14)@2015-10-07 01:22:53

■屠呦呦畢生研究以現代科技發掘中藥的活性成份,在瘧疾特效藥的突破為她贏得諾貝爾醫學獎。



【諾貝爾獎】本年度首個諾貝爾獎項得主揭盅,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屠呦呦(粵音:優),憑着從中醫古籍尋找線索,發現瘧疾特效藥青蒿素,一年至少救了十萬人命,與另外兩位科學家分享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是首位醫學獎華人得主,也是首位中國本土科學家奪得諾貝爾的科學獎項、首位華人女性得諾貝爾獎。


今年醫學獎的主題,是治療寄生蟲病。屠呦呦獨得半份獎項,即800萬瑞典克朗(744萬港元)的一半獎金;旅美愛爾蘭裔科學家坎貝爾(William C. Campbell)和日本科學家大村智,因發現治療線蟲感染的藥物阿維菌素(Avermectin),平分另一半。



從中醫古籍中草藥發現青蒿素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昨天宣佈結果時,指三名得主助全球受嚴重寄生蟲疾病威脅的34億人抗病,尤其是非洲、東南亞和中南美洲的人,「對人類健康和減少受苦的後果,難以測量」,其中由蚊傳染單細胞寄生蟲所致的瘧疾,可引起發燒、腦損害以至死亡,全球一年約2億人受感染,每年造成45萬人死;由線蟲引起的淋巴絲蟲病,全球感染逾1億人,可導致腳腫如象腿,又稱象皮病,另一種常見線蟲感染病河盲症可致盲。治療瘧疾傳統是用氯奎寧(Chloroquine)或奎寧(Quinine),但成功率日漸下降,到1960年代末消除瘧疾的努力失敗,病例上升。屠呦呦當時領導中國中醫科學院的小組,從傳統中草藥尋找瘧疾新療法,收集整體歷代醫籍和民間治療人類和動物患「熱病」的方藥,得出2,000多種方藥,對其中200多種開展實驗研究,經歷380多次失敗,1971年終從中草藥青蒿的提取物,發現抑制瘧疾原蟲有高效率的成份,名為青蒿素,並證實對動物和人類瘧疾都有效。在此突破之前,她用水煎提煉青蒿藥效不佳,失敗了190多次,後想起東晉葛洪著醫書《肘後備急方》提到將青蒿浸水榨汁,醒起是高溫破壞藥效,於是棄水煎。



■中草藥青蒿

■屠呦呦從晉朝古籍《肘後備急方》找到提煉青蒿素方法。

■青蒿素



大村智 坎貝爾提煉治線蟲藥


青蒿素成當時一種全新的抗瘧疾劑,能在發病早期迅速殺死瘧疾原蟲,治嚴重瘧疾效力特別大。卡羅琳醫學院聲明指將青蒿素結合其他藥物治療瘧疾,整體死亡率低20%,兒童死亡率更低30%,單在非洲就意味一年救了逾10萬人性命。大村智則從泥土尋找有抗微生物功能的鏈絲菌(streptomyces),成功在實驗室培植數千品種,從中挑選約50種較有希望的品種進一步分析。坎貝爾發現其中一個品種的成份可有效對抗人畜感染寄生蟲,提煉成阿維菌素,再在化學上修改成更有效的伊維菌素(Ivermectin),帶來新品種治寄生蟲病特效藥,全球廣為使用。如計1989年得和平獎的西藏流亡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在內,屠呦呦是歷來第13位得諾貝爾獎的華人,其中6人得物理學獎,得化學獎、和平獎和文學獎各兩人,她是首位醫學獎得主兼女性得主。如不計達賴,首名得獎中國公民是2010年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第二位是2012年文學獎得主莫言,屠呦呦是第三位。路透社/諾貝爾獎網站



各諾貝爾獎公佈時間表

6/10(今日) 物理學獎7/10(明日) 化學獎8/10(後日) 文學獎9/10(周五) 和平獎12/10(下周一) 經濟學獎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1006/1932233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757

諾貝爾醫學獎今揭曉細胞學家大熱

1 : GS(14)@2015-10-07 01:48:27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今天由醫學獎揭開序幕,日本生物學家森和俊及美國加州大學生物化學家瓦爾特(Peter Walter)是大熱人選之一。諾貝爾醫學獎委員會秘書倫達爾在瑞典時間今早約11時30分(香港今午5時30分),宣佈本年度醫學獎的得主。路透社轄下Thomson Reuters預測,日本京都大學的森和俊及美國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的瓦爾特是大熱。兩人主力研究細胞內「未折叠蛋白反應」機制,如何像質量控制系統般,操控受損細胞的生與死,他們兩人去年亦為此奪得邵逸夫獎「生命科學與醫學獎」殊榮。此外,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戈登;以及由美國凱特林癌症研究中心的魯堅斯基、日本免疫學家、大阪大學的坂口志文、美國國立衞生研究院的舍巴特組成的研究三人組,亦有機會奪獎。戈登主力研究腸道微生物如何影響人類的健康;「三人組」魯堅斯基、坂口及舍巴特則揭示免疫細胞「調節型T細胞」及Foxp3蛋白質如何運作。今年有327名科學家獲提名醫學獎。諾貝爾委員會訂明,學者或研究人員只有受邀,才可參與醫學獎提名程序。諾貝爾醫學獎委員會負責首輪評選,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醫科大學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大會負責最後評選工作。


■奧巴馬2009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卻被質疑資格。

奧巴馬獲和平獎受質疑


諾貝爾醫學獎今日揭盅,諾貝爾委員會明日至下周一,將陸續公佈物理、化學、和平及經濟等各個獎項,至於文學獎的公佈日期仍有待敲定。諾貝爾獎舉世矚目,但部份獎項得主存在爭議,歷年受爭議得主,包括2009年和平獎得主、美國總統奧巴馬。他上任不足一年即獲頒和平獎,外界大舉質疑;相反,印度聖雄甘地五度提名和平獎,卻始終未獲獎。路透社/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1005/1932103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795

台醫學界253人集體逃稅涉款2.6億

1 : GS(14)@2016-03-11 00:51:08

台灣醫學界爆發史上最大規模集體逃漏稅醜聞,中央研究院院士蔡作雍(圖)成立的思源教育學術促進基金會及李鴻(已歿)的成漢基金會,被揭涉以「假捐贈、真逃稅」方式,幫助國防醫院畢業教授、三總醫師等253人,以假捐款約2.6億元新台幣(下同,約6,200萬港元),逃稅逾7,840萬元(約1,854萬港元),其中蔡等225人認罪今獲緩起訴;三總醫師吳佳駿等27人不認罪,依違反《稅捐稽徵法》起訴,僅1人罪證不足獲不起訴。



不乏醫學界權威涉案

台灣《蘋果日報》取得252名涉案醫師完整名單,其中不乏醫學界權威,除國防醫學院前院長蔡作雍、蔣友柏岳父兼神經科權威林欣榮、中國醫藥大學教授徐偉成外,還包括曾任疾病管制署署長的抗煞名醫張峰義、三軍總醫院前院長孫光煥、台退化性膝關節炎診治權威三總骨科醫師花世源、乳房重建專家三總教學醫院副院長陳錫根、國防預防醫學研究所所長朱德明、牙科名醫兼國防醫學院牙醫系教授傅鍔、以及積極投入八仙塵爆救援的台北議員厲耿桂芳女婿戴念梓。離譜的是,2011年醫學界集體舞弊案爆發時,當時擔任三總院長的孫光煥,還出面為蔡作雍的犯行背書,向媒體表示:「蔡作雍設立基金會的宗旨,是補助研究文章發表,就我了解,申請補助的醫師都有提出研究成果,並非左手捐給右手。」沒想到他也是這宗醜聞的被告。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10/195236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480

萬南 二五中環 棄醫從商變醫學美容一哥

1 : GS(14)@2016-03-13 02:05:07

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304361&search=1
今日上市醫思醫療(2138)名字可能唔多人識,不過佢旗下嘅Dr reborn,相信未幫襯過亦見過佢鋪天蓋地宣傳,數數手指,公司創辦人Eddy鄧志輝同萬南識接近十年,算係見證佢哋公司成長,度恭喜Eddy踏入新一頁,今晚即管玩得開心,第二朝起身要畀多兩錢肉緊幫公司打拼。
萬南同Eddy其實係不打不相識,當年在下代表一位阿太,投訴Eddy公司做醫療手術出錯,要求巨額賠償。通常呢情況都係大家互發律師信往來,點知對方竟要求見面,而且由老闆Eddy親自出馬,向在下解釋阿太的手術其實成功,以及早已同阿太講清楚最多做成點樣。萬南事後盤番阿太,佢粒聲唔出就取消委託,明顯身有屎。

萬南就咁開始同Eddy做成朋友,漸漸發覺佢相當傳奇,當年考入港大讀醫,卻選擇中途輟學做sales搵到第一桶金,輾轉又做老闆搞醫學美容。佢覺得好多人對呢行存有誤解,成日誤以為sales會困客人入黑房迫買療程,幾年前搵成村律師及營銷高手,設計一套行內首創客戶關係系統,客人購買任何預付套票,有7日冷靜期可無條件全額退款;另外若然收到任何負面回應,承諾48小時內有專人處理,7日內進行審查。老實講,如果唔係對公司充滿信心,點敢咁樣倒自己米。

如果以市值計,醫思甫上市已成為醫學美容一哥,不過Eddy唔敢自滿,繼續橫向擴展,除賺女人錢之外,男性市場亦唔放過,為開拓男士脫鬚根療程,索性自己做埋白老鼠,咁先夠說服力咁話喎,而且每朝早仲慳番唔少剃鬚時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662

多張擬出選名單表明「ABC」醫學 社福界選委 或盡歸反梁陣營

1 : GS(14)@2016-09-30 08:05:51

【本報訊】泛民銳意於特首選委中爭取300席,以阻止特首梁振英連任,醫學界及社福界多張有意參選選委的名單亦指明ABC(Anyone But CY)。醫學界最少3張名單表明反梁,包括以佔中醫療隊召集人歐耀佳和醫學會會董及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成員為核心的名單,而社福界亦有4個組織、約近90人有意參選選委,他們全部反對梁連任,換句話說,兩個界別合共佔90個選委議席,有極大機會全數落入反梁陣營手中。記者:陳沛冰 陳雪玲



過去兩屆個人出戰及勝出特首選委的歐耀佳表示,現時社會氣氛有別於過去10年,希望組成一張名單競逐選委,清晰表達醫生的政治訴求。名單主打踢走梁振英、反對8.31框架及重啟政改,成員包括年輕醫生。他個人希望名單15至20人,因若擺出搶盡醫學界30席的姿態,或會惹來中方陣營更大動員,令爭取議席更困難,但仍需與其他醫生商討。



料多年輕醫生當選

連續3年成為醫學界特首選委「票王」的醫學會會長蔡堅表示,會以醫學會會董為核心成員組成名單,希望有30人,但以個人名義出戰。他個人想踢走梁振英,會找理念相同的醫生組成名單。因業界民調可能支持梁連任,故暫未決定跟隨民調或競選政綱投票。他指,對於與其他名單協調持開放態度,相信今年會較多年輕醫生當選。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吳志豪表示,該會核心成員以個人名義組成名單參選的機會很大,也會聯絡其他公立醫生組織。名單主打爭取公營醫療資源、改善同工不同酬等議題;他個人反對梁振英連任,相信與其他醫生達成此共識不難。


方津生潘德鄰上陣

據悉,上屆由城中7位名醫組成的名單,部份成員今屆很大機會再組隊出戰,包括著名骨科醫生方津生、潘德鄰、外科名醫朱建華及葉維晉等,高永文因已是食衞局局長而不能參選。相關醫生希望今屆名單增至10人,傾向反梁振英連任。至於社福界方面,泛民在上屆選委會60席中取得59席。今屆多個有意出戰選委會的非建制社福界組織早前碰頭,據了解初步有社總、民福60及社工復興運動3個組織外,還有由基層街坊、長者、照顧者等組成的社福同行,4個組織初步合共有89人有意參選,他們將會再協調,盡量將人數減少至70人以內,務求全取界別的60席。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930/1978647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653

助開發癌病柏金遜症藥物 研細胞自噬機制 日學者奪醫學獎

1 : GS(14)@2016-10-05 11:29:10

【諾貝爾醫學獎】細胞有如小型工廠,需要不同部門分工合作維持最佳運作,但如當中出現不良機件和產品,就有需要大掃除和回收,自噬作用(autophagy)就是細胞清理老舊蛋白質、失常的細胞器和入侵微生物的過程。日本東京工業大學學者大隅良典憑發現和闡明自噬作用的相關基因和機制,令科學家從胚胎形成、老化、感染到癌症、柏金遜症和糖尿病等病症都加深了解,更因此獨得今年諾貝爾醫學獎。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昨宣佈71歲的大隅良典得獎時,形容他的發現「對我們了解細胞如何循環再用其內容,帶來了新範式」。大隅將獨得800萬瑞典克朗(727萬港元)獎金。評審團指出,科學家在1960年代已發現自噬作用現象,觀察到細胞有種叫自噬體(autophagosome)的物體,像囊泡那樣包圍細胞內不要的物質,有時甚至將核糖體、線粒體等整個細胞器也包圍,然後送到跟溶酶體(lysosome)結合,分解內裏物質。不過隨後20多年,科學家未找到有效研究方法,也很少人投身研究,自噬作用研究進展很少。



■大隅良典

發現自噬作用關鍵基因


大隅良典1980年代末從較易研究的酵母菌細胞入手,但由於酵母菌細胞太小,內部結構難以觀察,他連酵母菌是否有自噬作用也不知。他想出妙計,就是以基因改造培育一種欠缺囊泡降解能力的酵母菌細胞,再令這種細胞捱餓,觸發自噬作用,令大量未能分解的自噬體積聚,在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這實驗不止證實酵母菌有自噬作用,更帶出他可用同一方法去辨識跟自噬作用有關的基因。大隅透過用不同基因異變的酵母菌細胞做實驗,逐一發現自噬作用的關鍵基因,1993年一口氣發表發現了15種基因和其作用,並展示自噬作用是由不同的蛋白質控制自噬體形成的各個階段。研究員後來證實人體細胞的自噬作用機制基本上沒有分別。由於自噬作用是一種細胞基本過程,很多健康和疾病都與它有關。胚胎形成、細胞分裂、細胞面對飢餓等惡劣情況和病毒細菌入侵,都涉及自噬作用,細胞亦透過自噬清理受損的蛋白質和細胞器,對抗老化的負面效應。自噬作用失調,就與柏金遜症、二型糖尿病、癌症等疾病有關,自噬作用的基因變異則會帶來遺傳病。科學界正針對自噬作用在這些疾病的作用,研發藥物。


日人連續三年獲諾獎


評審團指出,在大隅的先驅性研究後,自噬作用研究在2000年代數目大增,發表數目由每年不足100份暴增至現時逾4,000份。評審團成員韋德爾表示:「很少見一個人主導一個研究範疇這麼長久,又做了這麼多原創研究。他做第一個研究時,很少人對自噬作用有興趣,所以他幾十年來差不多一個人奮戰。」大隅得獎是日本人連續三年獲諾貝爾獎,包括美籍得主在內,大隅是第25位日裔諾貝爾獎得主,在醫學獎則是繼去年大村智後的第4位日本得主。諾貝爾獎網站/歐新社/中央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04/1979034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056

梁卓偉嘆忽視本土醫學館

1 : GS(14)@2017-01-07 00:25:14

【本報訊】故宮文化博物館毋須諮詢就進佔西九臨海地皮,連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院長梁卓偉亦提出質疑。他指出,滿懷愛國興建故宮博物館的同時,不應忽視本土文化。上環的醫學博物館21年來只能臨時租借場館,令他不免有所感觸。


21年來靠租場勉力為繼


本身是食衞局前副局長的梁卓偉昨在報章《am730》的專欄中指出,長期展出故宮珍藏,讓港人及遊客近距離觀賞國寶,是一大好事。但在滿懷愛國自豪感去興建新博物館的同時,應否同樣關注香港獨特的歷史烙印。聯想到醫學博物館21年來還只能臨時租借場館,勉力為繼,不免有所感觸。醫學博物館位於上環半山堅巷,前身是建於1906年的細菌學檢驗所,是法定古蹟,1996年起租予由醫學界成立、非牟利的醫學博物館。梁卓偉指出,醫學博物館毗鄰1894年鼠疫大爆發的上環疫區,是本土歷史的一部份,而當年法國的耶爾森醫生來港調查,發現引致鼠疫的耶爾森氏桿菌,更是改變世界醫學史的重大突破。他續稱愛國和愛港並無衝突,提升香港既有的博物館,與西九的鴻圖偉略,可互相輝映。■記者麥志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06/198882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558

醫學界何栢良表明撐曾

1 : GS(14)@2017-01-23 07:41:55

■曾俊華昨與妻子及工作人員慶祝競選辦正式啟用。曾俊華fb圖片



【本報訊】醫學界特首選委、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早在參選時表明不支持特首梁振英連任,他昨日於facebook表態支持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入閘,令曾俊華繼自由黨榮譽主席田北俊後,可能取得第二張選委提名票,但何栢良強調提名和最終投票意向會分開考慮,提名曾俊華是希望建制派之間有競爭,最終投票意向會重點考慮候選人對醫委會改革的取態。


競選辦啟用


何栢良昨稱,雖曾俊華仍未發表政綱,但認同他的治港方向,包括香港未來要休養生息、聆聽不同政治光譜人士意見等,稍後亦會與曾會面,又形容曾選情「危危乎」,「有人講到個別參選人好似被欽點咁」,故冀靠手中一票令選舉有競爭,「唔希望只係得一個建制派候選人入閘」,據他觀察醫學界「都幾清晰應該要畀提名票佢(曾俊華)」。曾俊華昨繼續大打「網絡戰」,在facebook公佈其位於灣仔合和中心的競選辦公室正式啟用,其後又上載早前到訪「嶺南貓社」的相片和感想。曾在影片中向職員致謝,稱「我哋有一個非常之好嘅開始,剩下嘅時間大家要繼續努力」,其間不小心擺烏龍,看手錶後稱:「今日已經係2號吓嘛(正確應為21號)」,惹來眾人糾正,他即自嘲「眼唔係咁好」,更自言:「我覺得我哋個勢係好好嘅」。另一特首參選人胡國興昨力銷溫情,與大仔到歌賦街的銀杏館吃素食西餐,指該店是以「營商創福利」的良心社企,很值得支持。葉劉淑儀透過新聞稿,透露曾與高等教育界「港大教師及職員會」5名選委會面,討論學術自由、院校自主、高教誠信及政制改革等問題。林鄭月娥昨出席社聯前總幹事、立法局議員許賢發追思會,未談論選舉問題。■記者林俊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22/1990499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614

醫學界55%人撐曾俊華做特首

1 : GS(14)@2017-03-23 06:18:32

【本報訊】香港醫學會向會員發出的問卷調查顯示,業界首選的下任特首是候選人曾俊華,支持比率高達過半數的約55%,而反對候選人林鄭月娥出任下屆特首的比率高近32%,較曾的反對率高出近3倍。


民主派全投曾 胡官失望


香港醫學會於本月初就特首選舉向會員發出1.5萬多份問卷,月中收回4,600多份回覆,結果顯示約五成半受訪者首選的下任特首是曾俊華,較首選林鄭的人多出約27個百分點;而次選中最多人選的是胡國興,約有三成三,仍較林鄭(約7%)高出近26個百分點,而且到第3個選擇時,選林鄭的百分比只有約13%。另一方面,林鄭以近31.5%的反對率遙遙領先兩名對手;反對胡國興的受訪者僅近14%,而反對曾俊華的更不足8%。醫學會義務司庫梁子超稱,醫學會本身沒有立場,今次調查只是提供給醫學界選委參考。提名曾俊華的醫學會會長蔡堅就指,他會履行參選承諾,按調查結果投票給曾俊華;另一醫學界選委梁家騮則未有透露投票立場,只稱會按候選人的整體民意及業界意見投票。另外,對於民主派選委全投曾俊華,胡國興坦言感失望,目前難以估計自己的選情,只強調不會棄選,並覺得自己已做好份內事而心安理得。不過他表明,對民主派選委傾向支持曾俊華感到很失望,尤其「(民主派選委)投畀一個8.31框架之下去進行政改或者唔進行政改、完全唔提(基本法)第22條立法保障一國兩制、完全冇提全民退保嘅人」,同時希望選委重新想清楚。■記者呂浩然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322/1996614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3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