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深圳跨境電商占進出口比重6年翻17倍,這些產品是出口熱門

深圳官方發布報告稱,6年來深圳跨境電商交易額增長勢頭迅猛,占當地外貿進出口總額的比重從2011年的0.69%增至2017年的11.86%,且該占比提升空間仍然巨大。

5月25日,深圳市經貿信息委副主任喬海燕發布《2017年深圳電子商務發展白皮書》。作為全國首個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以及第二批跨境電商綜試區,深圳電子商務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2017年,深圳電子商務依然保持高速增長,發展規模持續攀升,區域布局更趨平衡,助推經濟發展的作用愈發凸顯。

數據顯示,2017年深圳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23429.71億元,占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的比重為8.0%。從網絡零售額來看:2017年深圳市網絡零售額達3101.75億元,同比增長35.18%,占全市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的13.2%。網絡零售增速高於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速,網絡零售對社會消費的拉動作用持續增強。

從跨境電商來看,2017年深圳跨境電商交易額達491.6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319.6 億元),同比增長21.84%,占深圳全市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的14.17%。

報告稱,深圳跨境電商交易額占外貿進出口總額的比重從2011年的0.69%增至2017年的11.86%,且該占比提升空間仍然巨大。這意味著,2017年深圳跨境電商交易額占外貿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約是2011年的17倍。跨境電商日漸成為深圳外貿進出口的重要增長引擎。

深圳跨境電商總體上仍保持出口為主、進口為輔的市場結構。在出口上,深圳企業主要以科技含量高、單位體積小、盈利能力強的優質單品打開市場,出口產品科技含量不斷提升。

出口產品中具有“三高”(高新技術、高附加值和高效益)和“三自”(自主品牌、自主營銷渠道和自主知識產權)屬性的產品占比高達85%,其中以手機、平板電腦、無人機、智能家居等3C數碼產品為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799

前4個月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同比增11.9%,增速達今年以來新高

6月5日,商務部服貿司負責人就2018年1-4月我國服務進出口情況發表談話。

今年前4個月,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達到16653.5億元,同比增長11.9%。其中,出口5526.1億元,增長13%;進口11127.4億元,增長11.4%;逆差5601.3億元。商務部服貿司負責人指出,2018年1-4月,我國服務進出口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是,服務進出口延續高增長態勢,增速達到今年以來的新高。以美元計,1-4月服務進出口、出口和進口增速分別達到21.4%、22.6%和20.8%,都是今年以來的新高。服務進出口快速增長,表明全球經濟整體向好帶動國際市場需求回暖,為服務貿易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同時表明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支持服務貿易發展的舉措,對於穩預期、促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是,服務出口增速繼續快於進口增速。去年全年服務出口增速快於進口增速,今年1-4月延續了這種發展態勢,服務出口增速達到13%,快於進口增速1.6個百分點。

三是,新興服務出口占服務出口總額的比重突破50%。1-4月,新興服務進出口5477.9億元,增長18.7%,占服務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32.9%,比上年同期提高1.9個百分點。其中,新興服務出口2886億元,增長23.4%,占服務出口總額的比重突破50%,達到52.2%,比上年同期提高4.4個百分點;進口2591.9億元,增長13.9%。

四是,傳統服務進出口實現快速增長。1-4月,旅行、運輸和建築等傳統服務進出口11049億元,增長8.7%,其中出口2595億元,增長3.3%;進口8454億元,增長10.5%。從具體領域看,旅行進出口6967.5億元,增長8.3%;建築服務進出口783.3億元,增長14.6%;運輸服務受貨物貿易增長拉動作用明顯,進出口2955.1億元,增長1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387

前5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增長8.8%,對美國等主要市場進出口均增長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5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1.63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8.8%。其中,出口6.14萬億元,增長5.5%;進口5.49萬億元,增長12.6%;貿易順差6498.1億元,收窄31%。

5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2.53萬億元,增長8.6%。其中,出口1.34萬億元,增長3.2%;進口1.19萬億元,增長15.6%;貿易順差1565.1億元,收窄43.1%。

一般貿易快速增長且比重提升。前5個月,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6.84萬億元,增長12.7%,占我外貿總值的58.8%,比去年同期提升2個百分點。其中,出口3.48萬億元,增長10.7%;進口3.36萬億元,增長14.9%;貿易順差1177.1億元,收窄45.8%。同期,加工貿易進出口3.09萬億元,增長1.7%,占26.5%,下滑1.9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95萬億元,增長0.3%;進口1.14萬億元,增長4.3%;貿易順差8002.9億元,收窄4.9%。此外,我國以保稅物流方式進出口1.27萬億元,增長17.2%,占我外貿總值的10.9%。其中,出口3998.6億元,增長19.7%;進口8652.6億元,增長16%。

對歐盟、美國、東盟和日本等主要市場進出口均增長,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速高於整體。前5個月,中歐貿易總值1.7萬億元,增長7.3%,占我外貿總值的14.6%。其中,我對歐盟出口9976.2億元,增長4.4%;自歐盟進口7061億元,增長11.8%;對歐貿易順差2915.2億元,收窄10%。中美貿易總值為1.57萬億元,增長5.3%,占我外貿總值的13.5%。前5個月,我與東盟貿易總值為1.49萬億元,增長11.9%,占我外貿總值的12.8%。其中,我對東盟出口8114.5億元,增長10.4%;自東盟進口6796.6億元,增長13.7%;對東盟貿易順差1317.9億元,收窄4%。中日貿易總值為8382.9億元,增長4.5%,占我外貿總值的7.2%。其中,對日本出口3754.1億元,增長0.8%;自日本進口4628.8億元,增長7.8%;對日貿易逆差874.7億元,擴大53.6%。同期,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3.21萬億元,增長11.1%,高出全國整體增速2.3個百分點,占我外貿總值的27.6%,比重提升0.6個百分點。海關統計顯示,我國與俄羅斯、印度、巴基斯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7個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進出口增長較快。今年前5個月,我國與上海合作組織其他7個成員國進出口6363.1億元,同比增長10.3%,高出同期我國整體外貿增速1.5個百分點;其中,出口4130.9億元,增長6.5%;進口2232.2億元,增長18.2%。前5個月,我與俄羅斯貿易總值為2605.2億元,增長18%,其中出口1173.8億元,增長12.2%;進口1431.4億元,增長23.2%。

民營企業所占比重進一步提升。前5個月,民營企業進出口4.52萬億元,增長11.7%,占我外貿總值的38.9%,比去年同期提升1個百分點。其中,出口2.9萬億元,增長7.8%,占出口總值的47.2%;進口1.62萬億元,增長19.3%,占進口總值的29.6%。同期,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4.95萬億元,增長4.3%,占我外貿總值的42.6%。其中,出口2.56萬億元,增長2.2%;進口2.39萬億元,增長6.6%。此外,國有企業進出口2.11萬億元,增長13.8%,占我外貿總值的18.1%。其中,出口6766.5億元,增長9.4%;進口1.43萬億元,增長16%。

機電產品出口增長,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下降。前5個月,我國機電產品出口3.61萬億元,增長7.9%,占出口總值的58.8%。其中,電器及電子產品出口1.59萬億元,增長8.6%;機械設備1.09萬億元,增長10.6%。同期,服裝出口3510.5億元,下降9%;紡織品3052.3億元,增長3.1%;家具1358.6億元,下降2%;鞋類1161.5億元,下降11.8%;塑料制品1057.8億元,增長2.8%;箱包666.5億元,下降7.9%;玩具506.4億元,下降3%;上述7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合計出口1.13萬億元,下降4.1%,占出口總值的18.4%。此外,鋼材出口2849萬噸,減少16.3%;汽車44萬輛,增加26.1%。

鐵礦砂、原油和天然氣等商品進口量增加,大宗商品進口均價漲跌互現。前5個月,我國進口鐵礦砂4.48億噸,增加0.7%,進口均價為每噸455.1元,下跌15.8%;原油1.9億噸,增加8%,進口均價為每噸3099.3元,上漲15.6%;煤1.21億噸,增加8.2%,進口均價為每噸553元,下跌7%;大豆3617萬噸,減少2.6%,進口均價為每噸2728元,下跌6.9%;天然氣3480萬噸,增加36.4%,進口均價為每噸2509.7元,上漲13.3%;成品油1427萬噸,增加12.4%,進口均價為每噸3629.6元,上漲10.7%;初級形狀的塑料1328萬噸,增加14.1%,進口均價為每噸1.11萬元,下跌3.2%;鋼材563萬噸,減少0.7%,進口均價為每噸8059.8元,上漲10%;未鍛軋銅及銅材215萬噸,增加16.7%,進口均價為每噸4.74萬元,上漲9.3%。此外,機電產品進口2.43萬億元,增長14.7%;其中汽車46萬輛,減少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605

內企造假 出口一日遊 進出香港騙退稅

1 : GS(14)@2013-04-13 17:17:1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412/18225203


輸入熱錢 賺人幣利差

                  上述驕人數據已經引起監管部門關注,並已展開專項調查,但目前還不能輕易得出虛假貿易的結論。接近商務部人士指,從過往的資料監測來看,中港兩地雙邊貨物貿易並無如此規模的進出量。
綜合內地傳媒報道,中港貿易數據出現異常變動,除熱錢外與賺人民幣利差,據外貿系統人士透露,包括華東在內的內地不少省市,被中央要力保全年10%外貿增速,不少省市為達標,便參與虛假外貿交易。亦由於此,一直存在的商品「香港一日遊」與「保稅園一日遊」又在熱鬧起來,有心人不但騙取出口退稅,且借此方便之門輸入熱錢、賺取人民幣利差。在需求大增下,在上海與廣東省已有以百計的商品「香港一日遊」與「保稅園一日遊」公司。
部份地方政府支付運費,知會海關特殊監管區內的企業將倉儲的商品運去香港,隔日再從香港運回監管區的倉庫,一個貨櫃車按400萬美元的貿易額額計算,一進一出就完成了800萬美元的貿易額。消息指,通過這種方式,有的地區40天就能完成16億美元的貿易額。

「香港一日遊」收費800元

                據悉,本報在商務網站阿里巴巴查詢,目前可提供「香港一日遊」服務的公司多達33間,連裝卸、報關一條龍服務的收費普遍為800元(人民幣.下同)左右。更有86間公司聲稱可提供「深圳保稅一日遊」服務,有公司標榜「不用到香港兜圈」,全程操作可於兩小時內完成,全包價只是760元。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劉利剛亦懷疑,中港雙邊貿易數據可能表明部份熱錢通過貿易管道流入中國境內,以獲取中國境內較高的利差。此外近期香港市場上的人民幣存款存量也出現十分明顯的上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536

內地6月進出口數據遜預期

1 : GS(14)@2014-07-11 16:08:35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711/news/eb_ebb1.htm

【明報專訊】繼早前公布溫和的通脹數據後,內地昨公布進出口數據遜市場預期。6月出口按年增長7.2%,較5月進一步加快,但明顯低於市場預期的10.4%;進口由5月負增長轉為正增長5.5%。貿易順差由359億美元縮小到316億美元。不過,分析師認為,6月進出口增長仍保持穩健的回暖步伐,由於中國出口數據一向波動,投資者未因此感到失望。


據中國海關總署,今年上半年,按美元計出口值按年增長1.2%,按人民幣計則下跌0.9%。中國與美國的雙邊貿易按年增長2.8%,與東盟的雙邊貿易按年增長2.6%,惟內地與香港雙邊貿易按年跌24.1%。





與港貿易按年跌24%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綜合統計司司長鄭躍聲指出,近兩月進出口逐步回暖,從1至4月由於基數高導致的負增長,到第二季恢復為正增長,尤其在5、6月份,進出口增速逐月擴大。

鄭躍聲預計,下半年進出口增速將顯著高於上半年,但外貿仍然面臨嚴峻複雜的形勢,要完成全年7.5%的增長目標,任務十分艱巨。

美銀美林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陸挺指出,6月出口增長仍保持穩健的回暖步伐,改善主要由於去年同期基數低以及政府近期一系列的穩外貿措施效果顯現。進口恢復正增長亦說明國內需求改善。數據雖然低於市場預期,但這主要由於早前匯豐公布遠勝預期的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初值後,經濟師紛紛調高出口預測。此外,中國的出口數據一向十分波動,經濟師對出口的預測實際意義不大,投資者並不會因此而感到失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819

內地去年進出口增長遠遜預期

1 : GS(14)@2015-01-14 15:47:35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14/news/ec_ecb1.htm

【明報專訊】中國去年外貿不如理想,據中國海關公布,2014年進出口總值為4.3萬億美元(約33.5萬億港元),按年僅升3.4%,遠遜於政府去年初預期的7.5%,亦是連續3年不達目標。綜合統計司長鄭躍聲預計,今年中國外貿總體增長將較去年快,但去年抑制中國外貿的負面因素將帶到今年,例如全球經濟復蘇疲弱、國內低成本優勢減弱、製造業減少吸引外資等。

出口升進口縮 貿盈急增47%

據中國海關資料,去年出口總值按年升6.1%至2.34萬億美元(約18.3萬億港元),進口總值微升0.4%至1.96萬億美元(約15.3萬億港元),貿易順差急增47%至3825億美元(約2.98萬億港元)。

單計12月份則表現較好,該月進出口總值按年升4%至4054億美元(約3.16萬億港元),高於市場預期;至於出口總值則按年升9.5%至2275億美元(約1.77萬億港元),進口總值跌2.3%至1779億美元(約1.39萬億港元),貿易順差亦急升93%至496億美元(約3869億港元)。

輸入通縮壓力升 中央料出手

鄭躍聲表示,去年貿易順差再創新高,主因是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急跌,拖低進口值,但亦令中國減少外匯支出。中信証券研究部首席宏觀經濟學家諸建芳則認為,貿易順差擴大有助紓緩人民幣貶值壓力,但亦反映內需偏弱,以及進口油價急跌,加劇中國輸入通縮的壓力,令貨幣政策更應進一步放寬,預計第一季為放寬貨幣的「時間窗口」。他又預期,今年人民幣兌美元將相對穩定,但兌日圓、歐元等則「被動」升值,將拖累出口增長由6.1%放緩至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194

人行傳逾4800億注國開行進出口銀行

1 : GS(14)@2015-04-21 12:38:15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421/news/ea_eaa5.htm
【明報專訊】內地媒體昨日報道,人行將以外匯儲備委託貸款債轉股形式,曲線向兩大政策性銀行國開行及進出口銀行注資,涉及總金額達到620億美元(折合約4836億港元),注資完成後,人行將成為國開行的第二大股東,以及進出口銀行的第一控股股東。

國務院傳批准政策銀行改革

《財新網》報道稱,之前人行會同有關部門提出有關國開行、進出口銀行、農發行的改革方案已經正式獲得國務院批准;「合理補充資本金,提升資本實力、強化資本約束機制」是這次政策性銀行改革核心措施之一,過往3家政策性銀行長期面臨資本金嚴重不足的問題,例如進出口銀行於1994年成立時註冊資本為33.8億元(人民幣‧下同),2000年財政追加資本至50億元,直至匯金2008年發債200億元注資進出口銀行,此後再未獲得增資,目前該行資產總額已突破2萬億元,資本金缺口嚴重。

因此,補充3間政策性銀行資本金成為此次改革重點之一,報道引述一名國開行資深人士稱,人行今次用外儲委貸債轉股的注資方式沒有增加新的現金流;其中注資國開行金額為320億美元;注資進出口銀行金額為300億美元;農發行由財政部追加資本金。

截至2014年末,國開行、進出口銀行、農發行總資產分別達到10.1萬億元、2.47萬億元和2.6萬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741

港進出口終止逾一年跌勢

1 : GS(14)@2016-09-28 04:57:29

【本報訊】本港最新進出口貨值均終止連續逾一年的跌勢。政府統計處昨公佈,8月本港整體出口及入口貨值,分別按年回升0.8%及2.8%,錄得3,097億及3,418億港元,出口終止了連續15個月跌勢,進口則終止了連續18個月跌勢。以地區劃分,輸往印度、台灣及內地出口分別按年錄得27.4%、20.8%及4.3%升幅;而輸往越南、日本和菲律賓的整體出口貨值則分別跌13.5%、11%和2.3%。


受惠新型號手機推出

中華廠商會副會長徐炳江認為,由於臨近聖誕節長假期,令上月出口定單回升,當中亦不排除受去年同期基數比較低所影響。不過,貿發局環球市場首席經濟師潘永才認為,自從2008年金融海嘯後大部份零售商都不敢過早落定單,因此上月出口主要是受惠於新型號手機推出,導致亞洲地區出貨量表現優勝。期內亞洲以外的地區,包括美國、英國及德國,8月份出口分別錄得8.7%、8.3%及8.5%的跌幅,徐炳江認為市場已經消化英國脫歐公投的消息,加上美國未必於年內加息,因此未必對未來出口量有太大影響。他提到,由於外圍經濟環境較差,以及內地經濟向下行,預料9月出口數據將會持平或只有輕微升幅,貨幣貶值對刺激出口作用有限。另外,潘永才亦同樣認為「9月同8月差唔多」,惟9月因仍有手機付運,有利本港出口量。今年首八個月,商品整體出口貨值按年跌3.4%。轉口貨值跌3.3%,港產品出口貨值下跌13%。同時,商品進口貨值下跌4.2%。首八個月錄得有形貿易逆差2,648億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的10.5%。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28/1978416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368

中國11月進出口勝預期 內需回暖

1 : GS(14)@2016-12-09 07:55:36

【明報專訊】中國海關總署昨日公布,11月以人民幣計,中國出口按年增長5.9%,進口按年增長13%,雙雙優於市場預期的下跌1%和增長3.6%。分析認為,進出口齊報捷,反映中國內需的確轉強, 經濟進一步回穩。

11月進出口以美元計亦實現雙增長,出口按年增長0.1%,優於市場預期的下跌5%,為8個月來首次轉正;進口按年增長6.7%,優於市場預期跌1.3%,兩年來最高增幅。不過11月貿易順差為446.1億美元,低於預期和10月數字。

對發達國家的出口由負轉正,是出口回升的主要原因。按美元計算,11月對美國出口由10月的按年跌5.6%轉為增長7%,歐盟出口由跌8.7%轉為增長5%。不過11月對香港出口按年跌幅由10%擴大至16%。

大宗商品升幅強勁

主要大宗商品進口升幅強勁,大豆進口量較10月大升五成,銅材亦升三成,煤炭及原油分別升25%和12%。銅和煤炭進口規模分別創5個月和18個月新高。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表示,11月進出口改善和基數無關,進口增速大幅回升,主要因國內工業行業由去庫存階段進入到補庫存階段,考慮到11月人民幣維持貶值對進口的影響,顯示中國內需的確回暖,經濟回升勢頭強勁。

分析:或受惠年尾節日因素

中銀國際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朱啟兵認為,11月出口轉正,主要是歐美聖誕節季節因素所致;而進口升幅較大,主要因內需轉強及大宗商品價格漲幅較大。他指出不宜高估人民幣貶值對促進出口的作用,而明年仍有諸多不確定因素,如特朗普會否針對中美貿易出台貿易壁壘將影響進出口數據。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266&issue=201612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814

中國上月進出口好過預期

1 : GS(14)@2017-04-14 10:34:17

【本報訊】中國海關總署昨日公佈,以美元計價3月出口按年增長16.4%,進口按年增長20.3%,高過市場預期的增長3.2%和18%,3月貿易順差為239.25億美元。以人民幣計價,中國3月出口按年增長22.3%,進口按年增長26.3%,貿易順差1,643.42億元人民幣。海關新聞稿指,中國第一季度進出口延續去年下半年以來回穩向好的走勢,但第一季度的情況不能代表全年。招商證券指,3月出口大幅好於市場預期與前值,再加上之前公佈的PMI新出口定單分項進一步上升至51,是近五年來的最高水準。2月美國製造業PMI進口分項創近兩年新高,發達國家的製造業復蘇和需求改善還未終止。華泰證券則指,出口修復趨勢將在二、三季度持續,但存在地緣政治層面的不確定性。近期習特會面和貿易百日計劃降低了貿易戰和滙率制裁的可能性,但敘利亞問題和朝鮮問題又使中美關係複雜化。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14/199897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50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