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翠珊政府敗訴 親歐陣營增談判籌碼英啟動脫歐須國會批准
1 :
GS(14)@2017-01-26 18:08:11【英國脫歐】英國去年公投決定脫歐,但政府執行過程一波三折。最高法院昨以八票對三票,裁定首相文翠珊(圖)必須經國會批准,才可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與歐盟展開脫歐談判。政府對判決表示失望,但將在數日內把脫歐議程擺上國會,計劃3月底前啟動脫歐的時間表不受影響。今次判決意味國會在脫歐談判過程中取得更大主導權,親歐陣營談判籌碼大增,或令最終的脫歐條款變得較溫和。
文翠珊政府原本計劃動用「皇家特權」,作為繞過國會啟動脫歐的合法行政權力,惟最高法院院長廖柏嘉宣讀判決時,指「公投有重大政治意義,但構成它的國會法案沒說明最終應發生甚麼事,因此任何令公投生效的法律改動,必須按英國憲法、即由國會法案制訂。採取其他方式的話,將違反可追溯多個世紀的既定憲法原則」。法院同時裁定脫歐毋須交到蘇格蘭、威爾斯及北愛爾蘭的地方議會諮詢。
如期3月底前啟動
這次訴訟始於反脫歐商人米勒入秉法院,指脫歐將改變基本公民權利,不得不經國會審議。案件被視為近代最重要的法律爭議,釐清了英國政府體制是由國會執掌最終權力,而非首相及內閣。政府被指在最高法院公佈判決前已打定輸數。英國政府已經通知歐盟,3月底前啟動脫歐的計劃將如期進行。文翠珊發言人表示尊重最高法院決定,但英國人已投票通過脫歐,因此昨日的判決「不會帶來任何改變」。總檢察長衞俊明稱政府對判決感到失望,但是承諾會遵守。去年公投期間推動脫歐的舵手、外相約翰遜在Twitter發帖稱:「最高法院已經表態,現在國會必須表達人民的意願。」
脫歐條款料較溫和
隨着國會即將成為爭議脫歐的新戰場,親歐陣營人人磨拳擦掌,務求阻止當局落實為限制移民而不惜脫離歐洲單一市場的「硬脫歐」條款。蘇格蘭民族黨預告將提出50項「嚴肅及實質性」的修正案;自由民主黨甚至要求人民要有權投票決定最終脫歐條款,否則不會投票支持啟動脫歐;工黨黨魁郝爾賓據報將向文翠珊提出,一旦政府的脫歐方案被國會否決,須交到歐盟作「修訂或改良」,但疑歐派批評建議會削弱英國政府在脫歐談判中的地位。法律專家相信,文翠珊會把立法範圍盡量收窄至只集中在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以減少脫歐條款在下議院審議期間被修改及延遲執行的機會。但即使政府提出的議案順利在下議院過關,非民選的上議院亦可拖延通過,最遲可令英國延至2020年代中期才正式脫歐。路透社/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25/19907785
中共以弟作籌碼逼妥協
1 :
GS(14)@2017-02-11 18:37:44「可能在這個國家,我作為劉曉波的妻子就是一種『罪』吧。」2013年,已被軟禁兩年多的劉霞寫公開信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沒被法院定罪的劉霞不單多年來對外通訊被控制,居所外亦有人把守,只獲准與少數人聯繫。而她的弟弟被指詐騙定罪後獲「保外就醫」,一直被視為令劉霞妥協的籌碼,而情緒壓抑的她亦曾患抑鬱症,她的父親去年9月去世,亦不准告知身陷囹圄的丈夫劉曉波。在2012年底,美聯社記者及維權人士胡佳先後突破當局的守備,到劉霞的居所探望,當時劉霞情緒激動,哭訴「我不能出門,這一直覺得太荒謬。」到了翌年,她的弟弟劉暉則被指詐騙,遭判刑11年,家屬認為是當局對劉霞與外界見面的懲罰。胡佳昨對《蘋果》記者表示,他不認為劉霞這次對外通話是當局放寬,因為她始終是長期受軟禁的公民,而劉暉獲刑後「保外就醫」,是當局一直令劉霞妥協的手段,讓她不得不中止對劉曉波案及自身遭遇的申訴。「弟弟劉暉有相當的關係,怕受到影響。」胡佳指,劉霞就算能跟少數的朋友通電話,但當說到要見面,劉霞就會拒絕,因為擔心令事情變敏感。
劉霞父去世 禁告知劉曉波
總部設在香港的中國人權民運信息中心近日就指,在農曆新年期間,劉曉波的兄長劉曉光、劉曉輝及弟弟劉曉暄都不准到監獄探望,他們三兄弟對上一次探監已是去年8月,之後再也沒與劉曉波見面。而據知,劉霞的父親在去年9月去世,雖然被軟禁的劉霞知道,但是卻不能告知在獄中的劉曉波。《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10/19923723
「特習會」前平壤賺政治籌碼北韓射導彈 美反常冷待
1 :
GS(14)@2017-04-06 07:41:23■北韓在2月首次試射「北極星2型」中程彈道導彈。資料圖片
中美峯會前夕,北韓武力示威,昨天試射了一枚可能是新型中程導彈,有分析認為平壤意在「特習會」前吸引視線,賺取政治籌碼。日韓齊聲譴責平壤,耐人尋味的是美方回應一反常態,超簡短三句聲明沒提譴責,而是「再無評論」。
北韓昨天清晨6時42分左右在咸鏡南道新浦一帶,向朝鮮半島東部海域,以高角度發射一枚彈道導彈,飛行高度達到18.9萬米,在飛行約60公里後落入日本海,未入日本專屬經濟區。美國太平洋司令部認為北韓是地上發射「北極星2型」中程彈道導彈。法新社則引述美一國防官員,指射的是延長射程版「飛毛腿」導彈,但飛行途中失敗。南韓政府隨即緊急開會商討應對措施,日本政府則說「決不容許再三挑釁」,稱已向北韓提出嚴正抗議。
美疑改對朝策略或動武
北韓上月亦發射了四枚彈道導彈,飛行約1,000公里後落入海中,但昨天發射一枚2月份首次試射的北極星2型卻令專家更憂慮,美國加州詹姆斯馬丁核不擴散研究中心專家哈納姆形容試射「駭人」,原因在於用上了固體燃料,「導彈速度更快,衞星更難監測」。但這次北韓試射事件中最堪玩味的,卻是美國的反應。國務卿蒂勒森的書面聲明說:「北韓再射中程導彈。美國對此已說得夠多。我方再無評論。」三句話簡短而含糊,跟以往國務院總是強烈譴責、揚言制裁的義憤回應大相逕庭。有意見認為,如此回應似是為營造總統特朗普經常強調的「戰略不可預測性」,要讓對手難以捉摸,專家分析更說這反映美國在特朗普領導下,確然改變對朝策略。蒂勒森早前明言,美國對北韓的戰略耐性已用罄,若北韓的威脅持續加劇,美國不排除軍事選項。白宮官員之前已指,北韓問題將是特朗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會面「緊急關切」的議題,特朗普日前亦表示如中國不合作約束北韓,就會獨力對付北韓。分析認為北韓在特習會前生事,意欲賺取談判籌碼,蒂勒森的回應是強硬表明美國不賣賬。南韓前外長、韓國大學教授金星煥說:「蒂勒森意思清楚不過,北韓除非真誠去核,否則無論耍何種花招,美國都不會跟其直接對話。」
中方稱與習特會面無關
蒂勒森的姿態或者同時是做給北京看。延世大學北韓專家奉英植(音譯)認為美方是藉此強調,北京「做事」的時候到了。這亦意味以後北韓試射等作挑釁行為,「美國已毋須次次回應。美方取態已改變,用宏觀角度解決問題。」中國外交部昨則指,看不到北韓射導彈跟中美元首會面有關係。日本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北韓專家道下德成指出,要是特朗普光是撂狠話,平壤和北京不會被嚇倒,若無實際行動,「特朗普政府的信譽將受損」。美聯社/路透社/《紐約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06/19981357
歐盟輿論:英只有假籌碼
1 :
GS(14)@2017-06-23 02:58:14英國脫歐首場談判周一舉行後,歐盟各國官員和輿論認為英國已暴露了其弱勢,手上僅有一拍兩散這個假籌碼。意大利《新聞報》甚至揶揄英國代表戴德偉首日便「拋毛巾投降」。英國《泰晤士報》引述一名有份參與籌備的德國政府高官透露,「我的感覺是歐盟形勢遠為佔優」,並指「當你預期倫敦政府支持不了12個月,你為何還要有彈性?」有消息人士透露會場內「雙方沒有激烈爭論,會議室內泛着奇怪氣氛,歐盟代表巴尼耶有點不耐煩」。首輪談判按照歐盟的劇本進行,英歐雙方同意優先討論歐盟提出的三個棘手議題,英方未有力爭之前強硬要求的脫歐安排和經貿談判同步舉行。德國報章《南德意志報》一篇評論說:「只須一日便能找到英國對歐盟的弱點……英國的唯一王牌──在沒協議下脫歐──根本不是真的籌碼。」據英媒報道,逾30名保守黨議員認為大選失利加上沒有協議下脫歐經濟衝擊巨大,要檢討文翠珊「沒協議比壞協議好」的立場,有前部長更指「沒協議已死」。他們說必要時會在脫歐法案投票倒戈阻止這情況出現,並主張有一個5至10年留在歐洲經濟區的過渡期。英國《泰晤士報》/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22/20064520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