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農村數據搶奪戰:互聯網降維攻擊失效,深層挖掘層層鋪圍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218/166509.shtml

農村數據搶奪戰:互聯網降維攻擊失效,深層挖掘層層鋪圍
一本財經 一本財經

農村數據搶奪戰:互聯網降維攻擊失效,深層挖掘層層鋪圍

農村的數據就如涓涓細流,正從四面八方慢慢匯聚;技術也開始漸漸發揮作用。

來源|一本財經(ID:yibencaijing)

文|晨曦

2018年,農村金融、供應鏈金融等深耕行業的金融即將回歸。

盡管是風口,但農村金融的發展掣肘太多,最大的問題,就是數據太少,互聯網化的降維攻擊基本全部失效。

但,農村真的毫無數據嗎?

“其實有大量潛在數據藏在農村,需要深入挖掘。”多位農村金融的從業者稱。

互聯網金融公司以及巨頭,開始了下鄉之路。他們花樣百出,頻出奇招,從各個維度去收集農民數據,展開了一場農村數據搶奪戰…

01紛紛折戟

和現金貸不同的是,農村金融從來不會有監管風險。

2017年年初,中央一號文件發布關於農村金融的“千字文”,大力鼓勵發展農村金融。

這是行業巨大的信號彈,釋放了監管的無限善意和鼓勵。 此後,監管不斷加碼,對農村金融的優惠政策、扶持不斷。

中國社科院調研後指出,“三農”金融缺口超過3萬億元。

3萬億藍海,終於在今年迎來了“小爆炸”。據統計,從2016年至今,已共計12家農村金融平臺相繼宣布獲得融資。

但農村的土地,卻沒有那麽容易開墾。

農民大多以耕種為生,生活用品大多自給自足,彼此之間的交易多以現金為主。

他們幾乎都是征信白戶,大部分人連銀行卡都沒有,更別說信用卡或信貸記錄。

他們也沒有互聯網數據,買回來的手機,除了玩玩單機版的“消消樂”和“鬥地主”,上網軌跡幾乎為零。

針對這個堅冰一樣難以滲透的群體,眾多平臺一開始的下鄉之路,皆頻頻受挫,通過互聯網手段的降維攻擊,幾乎全部失效。

最開始滲透進農村金融的,是阿里和京東兩個互聯網巨頭。

“發家致富靠勞動,勤儉持家靠京東。”

“農村淘寶啥都有,購物就在家門口。”

賣化肥、農藥和豬飼料的廣告少了。村里坑坑窪窪的墻壁先被刷上白漆,再被刷上京東的鮮紅大字,或者村淘的橙色大字。

碧綠的田野和灰色的村莊為背景,這些簡單粗暴的標語更加顯眼。

刷一面墻300元。這甚至促進了農村刷墻業務的爆發,有人因此年收入上千萬。

2014年,這是阿里和京東大肆殺入農村的第一年。他們備好了進軍號角,奏響“下鄉進行曲”。

但實際情況並不好。

農民對這些新鮮事物的接受度不高,比如,阿里的村淘小店,需要用支付寶支付,但一些農村人對手機的使用並不擅長。

兩艘巨輪駛進農村海洋,卻成了一葉孤舟,泛起了一些漣漪,卻沒能掀起滔天巨浪。

漸漸的,早年高掛於電線桿上的廣告,已落滿灰塵,逐漸褪色。原本高調開業、生意紅火的門店,如今已門可羅雀。

巨頭艱難前行,互聯網金融的大軍也前來試水。

他們最開始的嘗試方式,是讓農民和其他群體一樣放款,結果發現根本很難走通。

因為農村數據太少,一般只有幾個核心維度:姓名、身份證、手機號、家庭住址、銀行流水。

6ac48ca660ca4638b130e6b64bb2417b

因為數據維度太少,風控規則簡單,攻克起來極為簡單。

“最早進入農村金融的玩家,都覺得農民相對淳樸,不會太精於算計,所以風控相對簡單”,某農村金融的負責人程平稱,早期這批玩家,都幾乎折戟,原因是,農戶的進化速度很快,同時信用意識薄弱,很難劃定底線。

而幫助農民進化的,大多底層的信貸員,他們和農民內外勾結,騙貸並分成。

一些心術不正的信貸員,就如撒入農村的病毒,很快就將一個村落吞噬。

內外勾結,正在成為農村金融的最大隱患。

某農村金融的風控負責人程平稱,他們就曾經遭遇過這樣的案例。

部分農戶使用“銀行流水偽造”軟件,只要輸入姓名、起始時間、金額,就能自動生成一份完整的銀行流水。

而最終打出來,還加蓋了銀行公章。

而幫助他們偽造流水單的,居然就是公司內部的信貸員。

巨頭舉步維艱,互聯網金融公司紛紛遇阻,農村這塊堅冰,就沒有融化之道嗎?

當大家開始沈下心之後,發現農村並非“一張白紙”,依然會有數據值得挖掘——他們開始頻出奇招,找到了一些彎道超車的捷徑。

02數據大戰

通話記錄、銀行流水等數據,是線上信貸必需收集的維度,但在農村,這恐怕真不算核心數據。

什麽樣的數據,在農村是最為重要的?

生產數據。

比如,一個養豬的農戶,就得去看他建了多大的豬圈,養了多少頭豬;一個水稻種植戶,要看他有多少畝地,種了幾茬水稻。

以前對於生產數據的采集,大多公司是深入田間地頭:去丈量下土地,去豬圈里數數豬。

如今,很多公司有了創新的高科技玩法,比如有一家公司,推出了遙感衛星技術,從天空監控農田是否在種植。

而還有一些農村金融平臺,也會在農戶的豬圈里安裝攝像頭,實時監測農戶的養殖情況。

生產數據之外,第二重要的數據,就是 社交數據。

與微信、微博等網上社交數據不一樣的是,農村的所有社交,都集中在一個小小村落的熟人社會中。

現在農村金融常用的風控手段,就是深入農村,與當地村民閑聊,來了解對方借貸者人品如何。

在線上數據缺失的窘境之下,嘮嗑、面訪成為各家平臺獲取有效數據的慣用手段,家庭穩定程度,往年營收狀況,鄰里口碑等都有可能成為平臺的放貸標準。

而除生產數據、社交數據之外,也有多位深耕農村的從業者認為,定位數據同樣重要。

農民的活動軌跡相對固定,要麽在家,要麽在地里,如果他的定位長期脫離這兩個位置,這個用戶就可能存在風險。

實際上,農村不是沒有數據,只是藏得很深,需要下苦功夫去挖掘。

而巨頭們在農村的征途也越發有意思。

他們除了在農村建立門店之外,開始了一系列的供應鏈合作。

比如,京東金融與玉米種子企業“杜邦先鋒大糧公司”合作;螞蟻金服就和蒙羊集團合作等。

其次,就是大規模的股權投資。

比如,京東金融投資了“聚土網”,螞蟻金服投資了中和農信等。

巨頭一系列行動背後,藏著更大的野心:他們正在點滴收集農村的數據,試圖再次用互聯網和科技,重塑農村。

比如,京東金融正在試圖給“農業合作社”放款,而合作的一項重要指標就是,合作社是否保留歷年來的交易數據。

“早期農民與合作社交易,數據都是紙質的,合作的前提,是要求他們將就數據錄入電腦”,相關負責人強調。

巨頭和核心企業的供應鏈合作,獲取數據是重要目的之一。

京東農村金融負責人洪潔曾對媒體表示:“選擇大型農企,主要看中的是其優質的數據資料,可以與信貸產品的風控打通,確定農戶的信貸資質。”

京東如此,螞蟻金服也不例外。

2016年螞蟻金服戰略投資中和農信,掌握其30%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

“螞蟻金服和我們商量過好幾次,想讓我們分享數據”,中和農信某負責人稱。

“與中和農信合作放款,可以使貸款用戶的數據沈澱在互聯網上,形成首條信用記錄。”螞蟻金服也曾公開表示。

“實際上,巨頭們的投資和布局,大多是為了獲取數據,建立數據模型”,某資深業內人士稱。

有了數據,在農村這片折戟的土地上,巨頭還能重回榮光,用互聯網和技術的方式,對農村進行“降維攻擊”。

03風控奇招

現在數據尚少,還不足以搭建一套堅不可摧的風控體系。

互聯網金融奇招百出,試圖破解暫時的掣肘。比如,現在頗為流行的“數據閉環”模式。

農民養豬過程中,大概需要多少錢,都通過數據先計算出來。

農村金融公司會買好豬苗、飼料,提供給農民,最終豬出欄,農村金融公司甚至會幫農民將豬運到屠宰場宰殺、賣掉。

農村金融公司提供了一條龍的服務,最終扣除了本金和利息後,剩下的錢再給農民。

這個模式下,農民幾乎成了農村金融公司的“打工者”。

“這種情況下,幾乎不用給農民做風控,因為,農民幾乎碰不到錢”,該公司的負責人稱,這種深入產業鏈的方式,節省了風控成本,同時收集了農村數據。

除了制度和規則上做風控之外,還會通過技術解決。

比如,給信貸員裝有定位系統、錄音系統的硬件設備,以便實時監測信貸員。在實地考察時,要拍攝現場照片上傳。

而信貸員在實地考察中,關鍵驗證,這個家是不是農戶的,他會不會故意找一個家境較好的鄰居,來冒充自己家。

因此在走訪過程中,會問很多細節問題,比如洗手間的開關在哪里?

信貸員結束家訪,資料上傳後,總部還有一輪核實。

要麽視頻,要麽電話,借款人還需要回答很多細節,來驗證他是否撒謊。比如:沙發的顏色,電視的擺放、地板的圖案等問題。

而拍攝的照片,也被充分利用。

平臺會有專門的線上評估師,根據照片來分析借款人的生活習慣,還款能力等。

比如,有沒有賭博用具,有沒有煙酒,來判斷是否有不良嗜好;電風扇、電視機等家電,都是什麽牌子,值多少錢,判斷其家庭收入狀況等。

在數據少得可憐的農村,任何一項資料,都要被充分挖掘。

數據的采集,規則和技術上的探索,這些區別於線上風控的奇招,也讓農村金融找到了一些破解難題的竅門。

在農村,曾經互聯網的降維攻擊,幾乎完全失效。

但目前,農村的數據就如涓涓細流,正從四面八方慢慢匯聚;技術也開始漸漸發揮作用。

農村金融的堅冰,已出現裂隙,點滴融化。

農村金融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83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