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訴訟戰開打後,今日頭條發文稱騰訊不正當競爭

“頭騰大戰”硝煙不斷,今日頭條6月4日發文稱,騰訊尋找各類借口對頭條系旗下產品進行封禁,微信出現大量惡意攻擊抖音的內容,鑒於以上事實情況,今日頭條不得不就”騰訊不正當競爭行為“向法院提出訴訟。在文中,今日頭條舉出了8個例子稱,騰訊尋找各類借口對頭條系旗下產品進行封禁。同時表示,希望能恢複到正常的商業競爭範疇,騰訊停止尋找各類借口進行封殺以及對頭條進行汙名化。

事實上,自從5月初,張一鳴稱微視抄襲抖音,馬化騰怒懟其誹謗後,“頭騰大戰”開始趨於白熱化。

上周五,騰訊宣布,即日起於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正式起訴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微播視界科技有限公司,索賠人民幣1元,並要求兩家公司在自有新聞媒體平臺全量推送公開道歉。

一天之後,今日頭條官方表示,已經起訴騰訊,要求騰訊公司立即停止一切不正當競爭的行為,公開賠禮道歉同時賠償今日頭條公司共計9000萬元人民幣的經濟損失。

騰訊和頭條的撕破臉似乎也意味著,兩家的競爭從之前的小打小鬧,升級成了真正的戰爭。有分析認為,今日頭條核心產品信息流、短視頻獲取的不僅是用戶,更是不斷增長的用戶使用時長,而目前占用用戶時間最多的App來自騰訊的微信。按照這一邏輯,今日頭條和騰訊之間必有一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326

住房租賃融資工具層出不窮,推進公募REITs正當時

個別城市租金上漲的現象,使住房租賃市場的資本工具再度受到市場密切關註。住房租賃融資工具方面,ABS(資產支持證券)、CMBS(商業房地產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和抵押型的類REITs(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是否成為企業債務融資的渠道也成為了各界的關註的焦點。

多位接受采訪的人士表示,目前中國市場的類REITs是在為公募REITs出臺預熱。未來公募REITs出臺後,公眾投資者也可以享受租金回報和物業增值所帶來的收益。另外,住房租賃只是類REITs的基礎資產之一,未來公募REITs出臺將有助於盤活各類存量經營性不動產。

北大光華REITs課題組認為,中國已經迎來“大資管”時代,但產品同質化問題依然是市場的重要問題之一。REITs作為一種高比例分紅、高收益風險比的長期投資工具,是高質量、成熟的金融產品。另外,REITs與其他金融資產關聯性低,出臺公募REITs有助於中國投資者的資產配置多元化。

類REITs意在盤活存量

“2018年7月北上廣深為代表的一線城市房租增速處於過去五年高位。從2018年房租數據來看,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的房租增速均較高。”中信證券固收團隊報告稱,北京2018年7月份房租環比上漲2.63%,同比上漲21.89%,廣州市2018年7月房租環比上漲2.92%,同比上漲21.64%,均處於過去五年間的較高水平。

過去,中國一線城市租售比普遍偏高,一度使住房租賃市場受到資金的“冷落”。近日,在季節性因素和違建拆除等多重因素影響下,租金和租售比雙雙上漲。但各界也開始關註,ABS、CMBS和抵押型REITs等資本工具,是否已成為房企和住房租賃企業債務融資和變相加杠桿的渠道?

渤海匯金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資本市場部總經理李耀光認為,“真實出售、破產隔離”的類REITs並不是增加杠桿的做法,而是盤活存量。到期後發行人可能行使回購權,其原因在於物業價值發生了提升。

“在國內缺乏中等風險、中等收益的投資產品,目前廣大的公眾投資人亦無法享受物業增值以及租金回報帶來的收益,這也是推出公募REITs的要義所在。”李耀光進一步分析,隨著未來房地產市場長效調控機制逐漸生效,投資人一方面不再只能通過購買住宅來享受地產抗通脹效用,從而推高住宅需求和價格;另一方面公募REITs可以通過二級市場交易形成有效的公允價格。

在北大光華REITs課題組看來,出臺公募REITs有利於盤活各類存量經營性不動產,降低政府和企業的財務杠桿,化解信貸市場的期限錯配和高杠桿風險,開發和建設REITs市場是金融體系供給側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已經迎來‘大資管’時代,但產品同質化問題依然是市場的重要問題之一。REITs作為一種高比例分紅、高收益風險比的長期投資工具,是高質量、成熟的金融產品。”北大光華REITs課題組認為,REITs與其他金融資產關聯性低,有助於中國投資者的資產配置多元化;對於國際投資者來說,中國REITs同樣也具有重要的配置價值,這對於推動中國金融體系進一步全球化,吸引外資助力中國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機構全力備戰

北大光華REITs課題組認為,基於現有的法律和市場環境,“公募基金+ABS”是中國實現公募REITs的首選方案。建議以《證券投資基金法》作為REITs的立法依據,采用“契約型”模式,管理模式方面采用外部管理。

課題組指出,REITs的管理模式可分為外部管理模式和內部管理模式。外部管理模式是指,REITs本身為公司、信托或基金實體,由外聘的管理人執行所有的管理職責,包括資產運營、投融資和物業管理等。

具體來說,基金持有人委托公募基金管理人來實施基金管理,基金投資於ABS證券;ABS持有人委托計劃管理人實施專項計劃的管理,專項計劃投資於私募基金;私募基金投資者委托私募基金管理人實施私募基金管理,私募基金投資於項目公司,在項目公司進行不動產資產的運營和管理。記者了解到,目前已經有部分公募基金也在搭建不動產管理的團隊,各類金融機構已經在為首單公募REITs積極備戰。

來源:北大光華REITs課題組

李耀光告訴記者,參考海外經驗,REITs在產品上市階段類似於首次公開發行(IPO)的過程,上市之後是基金管理的概念。

“成熟的公募REITs不是簡單地將一個資產證券化項目公募化。”李耀光告訴記者,公募REITs未來是要面向公眾投資者發行的,在信息披露以及盡職調查審核等方面要充分考慮保障公眾投資人的合法權益,而在上市之後,計劃管理和資產層面的工作仍需要有不動產投資和管理經驗的資管公司來承擔。

中國REITs市場如何建設?

中國基金業協會會長洪磊此前指出,我國REITs面臨基礎資產信用不獨立,無法擺脫“剛性兌付”;制度環境滯後,缺少統一的市場化運作環境;缺少綜合性行業稅制安排;資產持有成本和資金成本過高,權益型投資回報率不足等問題。

在李耀光看來,未來公募REITs試點的出臺只是第一步,建設面向公眾的成熟公募REITs市場還有很長的道路。

第一步,公募REITs試點項目出臺,在一系列試點案例的基礎之上出臺試行制度和法規;第二步,試行制度出臺試運行一段時間後,在試行制度基礎上形成正式的法規制度;第三步,在REITs正式法規形成之後,配套稅收優惠或者建立稅收中性的環境。

北大光華REITs課題組認為,從國際上REITs的產生和發展來看,稅收優惠是一個重要的驅動因素。從實踐來看,國內與REITs相關的稅收問題,主要存在於設立和持有經營環節,其稅負較重。

“我們研究了一個簡化案例,該案例假設設立時需要進行資產交易,資產增值約40%,涉及高額的增值稅、土地增值稅和所得稅,稅負合計高達物業交易價格的21%。在上述案例的假設條件下,REITs運營環節的稅務成本占租金收入的比例約21.3%。”

北大光華REITs課題組建議,有關部門可借鑒國際經驗,充分考慮REITs的稅收中性原則,即以REITs持有並經營資產所承擔的稅負,不應大於投資者自行持有並經營資產所承擔的稅負。“這體現在創設REITs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應稅行為,應適當予以稅收減免,在REITs持續經營期間的稅收應適當予以優惠。”課題組稱。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蘇蔓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594

喜歡有正當職業的女 周顯

1 : GS(14)@2015-07-14 11:37:16

http://nextplus.nextmedia.com/columns/肉食中環/20150601/206951
忽然想起了某位老闆,原因不說了。這位老闆同我頗為老友,至少我自己是這樣想。



有一次,忘記了是在甚麼場合,我和一位代號叫「J君」的朋友,約了這位老闆晚上去蒲,當然是希望蒲出商機的那一種啦。這一位J君,好耐之前是幫這位老闆工作的,在其身上賺過不少錢,但近年已經「失散」了,反而是我,倒是偶有和這位老闆會見面。

我和J君是約了十點左右碰面吧,我的打算,是馬上去私竇見老闆,他則堅持要等人,我問他等誰,他說:「當然是等女啦!」

結果等了又等,等了足足一小時,女來了,一見之下,我嚇了一跳,吓!

我當然不能說這女是醜女,如果世界上的女人從15歲至55歲,樣貌從好到差的排名,她大概是排名50%至70%之吧,即是稍低於平均數。如果要用文字來形容她的樣貌,我會簡單地描述為:「一個三十歲左右,155高的四眼記者妹囉。」

事實上,大家都知道,我在報界寫社論多年,還做過《Cyber日報》的總編輯,這位四眼妹記者,還同我做過同事添。

我見狀,悄悄的把J君扯埋一角,問他:「喂,唔係佢呀嘛?」J君滿有信心的說:「你識他耐,還是我識他耐?你同他熟,還是我同他熟?信我!」

到了這個地步,已經晚上十一時了,探子回報,老闆也已經身在私竇,不可能再等下去,也沒有時間再去找新女了,只有硬著頭皮,把我的舊同事帶了過去。

結果,奇蹟發生了﹕老闆真的極冧那位四眼妹,整晚拖著她的手唱K,至於事件有沒有下文,由於我早走了,所以也沒有目擊下去。

事後我在腦中快速回想了一次,將這位老闆溝過的女作出了宏觀性的抽象概括,終於得出了一個結論,就是這位老闆的口味高尚,偏愛那些三十歲出頭,他的說法是:「有頭腦才可以溝通嘛。」雖然我也不認為這些女有頭腦,她們只是有正當職業而已。

這故事的後續是:第一,J君和這位老闆結果也談不成生意,因為這位老闆對他的觀感實在不佳,也許他們曾經發生過不快的故事吧。第二,後來我在一個場合認識了一條樣子不佳的女,她說想認識有錢人,我馬上介紹了她給那位老闆認識。

奉送軼事一則:上期《壹周刊》說隱形富豪佐治陳的第一桶金是來自股票,如果線人的所言沒錯,他好像是靠地產賺得第一桶金的喎,也沒有聽說過他炒過那一隻轟轟烈烈的股票,借錢給人炒股票,幫人發達,就試過好多次。

本星期暫時沒有心水股票,下期再說。

圖片來源:港視《導火新聞線》劇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357

外管局否認限制「正當購匯」

1 : GS(14)@2016-01-22 17:18:3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122/news/eb_ebb1.htm


【明報專訊】去年中國外匯儲備大幅減少5127億美元至3.33萬億美元,新一年開局,外匯管理局嚴防死守,防止資金外流。1月以來,在內地提取外匯現金受限,海外提款受限,恐慌氣氛蔓延之下,外管局首次出面解畫,除解釋外匯減少原因外,亦重申從未限制正當購匯。

首次出面解釋走資原因

外管局表示,除了人行干預外匯市場需要動用外匯儲備外,還有其他原因造成了外匯儲備減少,包括2015年美元指數上漲9%,令外儲其他非美元貨幣資產估值相應下跌;其次,美元居高不下,企業加緊償還美元債,企業在境內的外匯貸款餘額去年減少1006億美元;再者,企業和個人跨境支付去年共達2538億美元,包括對外投資、償還境外融資、留學等;最後,還有為配合國家「走出去」戰略,資金外流也是原因之一(見表)。

外管局稱「推改革」前提是「防風險」,故坦承近期為防止跨境資金大幅波動,加強外匯業務的監測,打擊投機和違法違規行為,但就強調「截至目前沒有出台任何限制購匯和付匯的新規定」。外管局更強調,外匯收支必須真實「滿足實體經濟需求」,會嚴厲打擊無真實交易背景的虛假外匯交易、地下錢莊等違法違規活動。

上月結售匯逆差5765億

人民幣雖然已回穩,但長期貶值預期不變,換匯需求仍然強烈。外管局公布去年12月,銀行結匯(銀行買入外匯)9046億元(人民幣‧下同),售匯(銀行賣出外匯)14,811億元,結售匯逆差5765億元。而同期銀行代客遠期淨售匯也有1151億元。

截至本月,遠期累計未到期淨售匯為6024億元,一旦到期也會進一步增加外儲減少的壓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82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