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新財富首席分析師薛蓓蓓談離職:這行讓我聰明到差點忘記了善良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712/157338.shtml

新財富首席分析師薛蓓蓓談離職:這行讓我聰明到差點忘記了善良
薛蓓蓓 薛蓓蓓

新財富首席分析師薛蓓蓓談離職:這行讓我聰明到差點忘記了善良

在這個錢生錢的領域,我們看過了太多的紅塵繁華,到了最後,小鮮肉熬成老司機,錢不過數字而已,夢想與成長才是值得堅守的東西。

黑馬說

周末,華泰證券社會服務業首席分析師薛蓓蓓在朋友圈寫了封離職信告別資本圈,很多人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永遠要比,24小時要比,和別人比,和自己比,買方要比排名比凈值,賣方要拼研究拼速度,最近還開始拼起顏值來,卻總是在這一輪輪比拼中失去了冷靜、也可能失去風度和格局。”

薛蓓蓓說,她去上海交大講課的時候,有小朋友們問,“這份工作,怎樣才能工作和生活平衡呢?”  她的評價就是 :“不需要平衡,你沒有生活的。”  一句話戳中了很多金融人士的痛點。

而現在,這位首席分析師終於選擇要離開資本圈了,她說:“ 在這個錢生錢的領域,我們看過了太多的紅塵繁華,到了最後,小鮮肉熬成老司機,錢不過數字而已,夢想與成長才是值得堅守的東西。”  有多少人還記得自己的夢想,還關註自己的成長呢?

最後,黑馬哥借分享此文,給每一個還沒有忘記夢想,一直在成長的創業者們。

文|薛蓓蓓

大概每一個80後在小時候都會被灌輸一個夢想,男孩子通常想當科學家,女孩子則會選擇做一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隨著時光流逝,人慢慢長大,這些夢想在無盡的競爭和比較中漸漸被遺棄,取而代之的是出人頭地和功成名就…現實逼仄,容不下做夢的空間。

可是什麽能讓人撐過永不停歇的加班、熬夜和出差?或許大多數人選擇證券行業是為了實現財富自由,可又有多少人在自由之後轉身離開?

在這個錢生錢的領域,我們看過了太多的紅塵繁華,到了最後,小鮮肉熬成老司機,錢不過數字而已,夢想與成長才是值得堅守的東西。

66

“如果你愛他,請送他來做投研,因為這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也請送他來做投研,因為這里是地獄”。

前不久和康曉陽總在深圳喝茶,我懷揣著對大佬的敬仰和好奇,問了一個無比八卦的問題,“當年怎麽會想起做投資?”  他說,“當時看了一本書講華爾街的投資內幕,最聰明的人都會通過資本運籌帷幄影響這個世界,覺得男人當如是挑戰自己,所以就進來了”。

是啊,這是一個從開始,就籠著光環和神秘感的行業。初入時大抵每個人都會有著莫名的優越感吧,前十大名校的層層選拔、90%以上的碩博比例、要求外表要求靈氣要求勤奮要求情商要求溝通能力,90後的小朋友可以對著上市公司高管指點江山,當然還有傳說中的牛市財務自由…

可是呆久了,偶爾會厭倦。大量無休止重複性的勞動,24小時隨時保持在線的狀態,攢夠了所有航空公司的金卡,看不到頭的忙碌。去上海交大講課的時候,小朋友們問,“這份工作,怎樣才能工作和生活平衡呢?”“不需要平衡,你沒有生活的。”

入這行後,我的穿衣風格就改成了混搭,從夏天的背心、加開衫、加打底褲、加西裝外套、加大衣,可以一路穿到冬季,足以省下每年換季時整理衣櫥的時間;6年除了煮泡面廚房幾乎沒開過火(阿姨最喜歡這個);京滬之間一個半小時的飛機,上去半個小時睡覺,中間半個小時寫報告,下去的半個小時讀書,可以確保下飛機之後依舊神采奕奕,能夠把飛機上錯過的電話在回市區的一個小時內全部回複完。

67

我猜,這應該是每一個首席最正常不過的狀態。當效率用到極致之後,你發現限制自己的,遠不是時間,而是精力。不由感慨,精力充沛真心是天賦,人和人,大約是不同的。

但這些還不夠,最難熬的,是永遠要比,24小時要比,和別人比,和自己比,買方要比排名比凈值,賣方要拼研究拼速度,最近還開始拼起顏值來,都是百里挑一出來的大概稱得上精英的人,卻總是在這一輪輪比拼中失去了冷靜、也可能失去風度和格局。

這種厭惡在去年參評新財富時達到了頂峰,我深知不論來年是否還在這行,那都是告別賽,恨不得打出了手里所有的牌,瘋狂路演、錄節目、接受采訪、組織調研、電話會議、出報告,除了排名,看不到任何思考和成長

在父親走的最初兩天,其實是有猶豫的,我不願意以這樣的方式來影響結果,但節骨眼上一個星期的消失,需要給不接電話不回信息一個合理的解釋,在發朋友圈前的最後一秒,還有人提醒,一定會有人覺得你在博同情,要想好了。可排名不只是我的,也是團隊一年的奮鬥成果,更是公司資源的投放,身在其位,職業精神總歸要有的。

果不其然,直到很久之後還有朋友跟我講,那段時間甚至誤解了你,我說沒事,這行離人性太近,總是不吝以最壞的惡意,去揣測別人一切行為的動機,無秘更是加劇了這種戾氣。企業轉型是為了做股價,股東增持就是不想股價漲,股東減持就是套現看空公司,公司為基金經理宣傳的軟文就是裝逼,賣方朋友圈發自拍就是搏出位,曬航班信息就是裝可憐,我們太聰明,聰明到忘記了,善良是一種選擇。

雖然選擇離開,雖然有著諸多吐槽,但二級市場於我,卻是自家的母校一般,容不得外人說他一點不好,縱然這里生態惡劣/過度競爭,但其它行業不曾有過的壓力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加速折舊的另一面是加速成長,研究觀的進步必然以世界觀的成熟為基礎。相比於表面光鮮靚麗的生活,心智的成長或許更令我感到愉悅,這份成就感是這麽多年來能夠堅持下來的重要動力之一。

此前在公司內部做了一次有關研究方法的分享,題目叫《研究三路向》,我把它當作是自己的告別演出。如果非要把那一個半小時的發言濃縮到一句話里,也許是“所有術的機緣巧合,背後都是道的理所當然”。後來他們把文字版紀要的題目改成了《投資與研究都是孤獨的修行》,我想自己還是貪戀人世的喧鬧和繁華,所以不能再在這條不歸路上越走越遠,於是這個節點上選擇懸崖勒馬,及時抽身。

68

很久之前就有不少人猜我要走,有猜去友商的,也有猜去投行的,但直到5月份塵埃落定之前,很少人會想到我不止是離開華泰,而是徹底離開資本這個圈子。華泰於我是夢開始的地方,之所以要走,只因它不是我實現夢想的歸宿。這話對很多人說過,但大家可能覺得只是場面上的說辭,畢竟沖著公司高管和股權激勵跳槽才更符合常識。

但其實熟悉的朋友都知道,入行第一天我就想好了今天的離開,因為這條實現財富自由的捷徑於我而言不過是曲線救國的彎道。我的野心有點大,企業內部按部就班的晉升不足以在我人生精力最充沛的年華獲得實踐夢想的資格。

《天道》里丁元英說中國人缺乏強勢文化,可我認為我們只是少了一點點自信,上百年來的師夷長技讓我們忘卻了自己的傳統文化曾照耀過人類的文明。能夠流傳千年而不斷生機的東西是不會過時的,誠然需要隨著時代的進步不斷加以修正,但內里的魂並不改變。宗教可以因為現世的需要而被重新詮釋,文化也可以。

我們身處於一個偉大的時代,中華之崛起不再只是救亡年代的一句口號,我們需要一個與經濟神話相匹配的文化奇跡。恭逢盛世是一代人的幸運,但同時也意味著一份責任,它虛無縹緲,但總要有人去做。而我,願意去試試。

當看到了窮遊Q-home的設計靈感,看到他們怎樣在清邁、京都等一系列的城市中央,魔法般的創造了充滿溫度的廚房,大家把吃飯升級成有儀式感的終生難忘的體驗後,我知道,這是一次再好不過實現夢想的機會,前路漫漫,上下求索。

回想過去6年的從業經歷,從入行時在營業部給大媽們辦了一年的開戶,到後來加入華泰聯合證券鋼鐵組潛心修煉,熬過了整合後的兩年動蕩,13年轉而覆蓋旅遊行業,16年再次轉型/在31歲的當口加盟窮遊…在A股市場,賣方分析師是碗青春飯,轉型買方當個基金經理或者是找一家公司當一名高管是每一個研究員在成為首席後追求的歸宿。

能在而立之初就做到這一點,感慨自己無比幸運,好像每一步都踩對了節奏,一點時間都不浪費。

但佛說人生八苦,其一謂之“求不得”,追名逐利的到頭來兩手空空,心無雜念的反倒能成就一番事業——所謂無心插柳,看似巧合,規律而已。當然,要在一個高度不確定的市場里追求成功,運氣是核心競爭力。但運氣這種隨機變量一不受主觀能動性的影響,二來服從正態分布/對大多數人來說都很公平,所以重要的還是做好自己。就像一位前輩說的那樣:人若無名,專心練劍。

關於運氣,我個人更願意理解為有人願意幫你,畢竟努力只是成功的必要條件。這六年一路走來,想要感謝的人太多,很難面面俱到。感謝趙老師的招我進華泰聯合,感謝靂哥的諄諄教導,感謝曉丹總的另眼相看,感謝魚老師的大力提攜,感謝小梅姐和徐姐多年來的悉心照顧,感謝老聯合、老華泰和新華泰小夥伴們一起並肩作戰的歲月;最後的最後,感謝陸博的理解與支持,得知我離職的決定後仍然一如既往的給予我們團隊照顧和指導。

與眾信的結緣是我職業生涯迄今為止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馮總的提點遠不止領路人這麽簡單,很多次我都惶恐於能和他之間進行如此平等的對話…

當然,對旅遊圈所有的大佬們都必須要說一聲謝謝,謝謝你們一直以來對我們這個年輕團隊的支持和指導,也希望我離開之後你們能夠一如既往地支持他們,謝謝!

在30歲出頭的當口轉換跑道,內心的糾結和忐忑遠不像外表看來那麽雲淡風輕,於我而言,從資本到實業、從二級到一級,都是極大的挑戰。的確有不少好友和尊重的前輩,一再勸我深思熟慮/繼續留在資本市場,因著左邊是一條可以看到更高風景、贏得更多掌聲的道路,而右邊,註定了要沈下去、踏踏實實地陷入最怕的細節之中。也許若幹年後回頭來看,就社會對成功的定義而言,這不是一個最明智的選擇。

但夢想比成功的誘惑更大,這是一次再好不過的機會,所以還要感謝窮遊團隊/我的那些未來搭檔們,是你們打造了一個如此美妙的平臺可以讓人看到夢想的曙光,也是你們的鼓勵與包容讓我相信,這樣的轉換前路並不荊棘。

所以,比起一個成功的人,我更願意做一個堅持的人,僅以此文,獻給所有擁有並堅持夢想的人。

以上,如是。

2016.7.7日寫於馬賽

資本圈 成功 離職 夢想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402

刷爆朋友圈的“網紅曲奇”遭查,烘焙這行有多賺錢?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2-12/1075552.html

 

據《每日商報》報道,今年1月5日,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聯合公安部門搗毀了一家深藏網吧的曲奇地下黑作坊。而這家作坊所生產的曲奇餅幹,正是去年曾風靡朋友圈的一款網紅曲奇。

 

 

報道還稱,盡管許某的網紅曲奇黑作坊被聯合執法部門查封、取締了,但對她的生意似乎並沒有造成太大影響,許某將原產品更名,依然在她的朋友圈和淘寶網銷售時下最流行的網紅曲奇餅幹。對此有網友表示,網售的三無產品越來越多,希望所有網民都能擦亮眼睛。

烘焙這一行的利潤究竟有多大?

近年來,烘焙食品正作為休閑美食的代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和喜歡。除了豆漿、油條,國人的早餐桌上還多了不少選擇,例如面包、餅幹等。隨著消費需求的日益增長,有越來越多的面包店出現在了街頭巷尾,商場里也出現了不少烘焙坊、烘焙工作室。不僅如此,朋友圈的不少微商們也加入了賣餅幹、賣蛋糕的大軍中。烘焙這一行的利潤究竟有多大,為何引來如此多的商家對其趨之若鶩呢?

近年來,中國烘焙市場不斷發展,烘焙食品從一、二線城市居民逐漸向三、四線城市以及農村市場滲透。2012 年至2014 年,中國焙烤食品制造全行業銷售額分別為1,886.64 億元、2,202.95 億元、2,426.67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60%、16.77%、10.16%。另據預測,2017年我國烘焙食品行業銷售收入預計達到4658.29億元。

 

有報告顯示,雖然烘焙連鎖行業競爭較為激烈,但受益於需求的快速增長,行業整體毛利率仍保持穩定。行業內上市公司毛利率的情況如下表所示:

 

 

蛋糕大,但競爭激烈

雖然烘焙食品行業的利潤讓人垂涎,但隨著越來越多企業的加入,這一行的競爭也愈發激烈。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2015年6月30日,我國焙烤食品制造行業內企業數量達1,344 家。另據Mintel食品與飲料研究部門在2016年底公開的數據顯示,中國烘焙市場呈現高度分裂狀態,位於前10位的企業只占據不到15%的市場份額。目前我國烘焙行業主要存在三種經營業態:

大量存在的規模較小的烘焙店;小作坊起家的本土連鎖品牌;陸續進入中國大陸的外資企業以及本土成熟品牌。

這些市場參與者以各自的優勢組成烘焙市場。例如元祖、85 度C、克莉絲汀、哈根達斯等企業擅長品牌營銷與推廣工作,善於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消費者對企業品牌和產品品質的認可度高,產品能夠獲得一定的溢價,目前主要占據中高端市場;不少擅長傳統渠道的本土企業,以二三線城市及廣大的農村市場為主,占據中低端市場。一些小型烘焙生產企業由於不符合標準正在陸續退出市場。

並且我國烘焙品牌大多局限於區域市場,真正實現品牌化連鎖的烘焙企業屈指可數。中國國際烘焙協會執行會長劉科元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好利來作為行業內知名企業,在北方市場占有率頗高,但是在華南市場並沒有優勢。克里斯汀恰恰相反,在北方市場難尋足跡。”

成本上漲

業內認為,2012年是烘焙行業的拐點。不斷上升的生產成本及持續下滑的企業利潤,2014年關門潮在各地紛紛上演。據千和品牌顧問整理,2014年,就有廣州、東莞、佛山、紹興、石家莊、蕪湖、洛陽、長沙、福州等地共數十家門店關閉,涉及伯爵工房、超雅乳酪、五羊皇冠、奧奇西餅、春天瑞朵、徹思叔叔、好嘉利、聖心等多個地方及全國知名品牌。

原材料、人力成本以及店鋪租金的上升給烘焙企業的發展造成了壓力。近年來,農產品價格的持續上漲導致企業原材料的價格逐漸攀升;由於烘焙食品企業生產和銷售需要的人員較多,人力成本的快速上升也對烘焙企業經營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甘肅蘭州的一家烘焙連鎖品牌的負責人曾表示,打拼了多年,她眼看著人工成本從800元、1000元、1200元漲到了現在的2000元。“2000元都招不到人,還要管吃管睡,這在甘肅地區並不算低,是平均水平。”

此外,目前不少烘焙企業主要依賴直營店和加盟店銷售產品。受資金實力的約束,烘焙企業的直營店多通過租賃商鋪開設。近幾年來商業地產價格飛漲,商鋪的租金也水漲船高。門店租金的上漲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烘焙企業的運營成本。

烘焙行業的瓶頸與突圍隱患

近年來,有關店鋪售賣“過期面包、回爐面包”的報道總會時不時出現在消費者眼中,食品安全牽動著每一個消費者的神經。由於不少烘焙企業常以加盟店的形式擴張,但在這個過程中如果缺乏監管,就極易產生生產不規範、質量低等問題。

例如,2015年曾有記者臥底素有“面包界星巴克”之稱的新加坡烘焙品牌面包新語,發現其工作人員存在反複使用過期油等現象。當時,盡管面包新語中國總部官方對此事進行了澄清,但仍未消除公眾心中的疑慮。而在這一事件之前,其還多次被曝出原輔料問題。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目前烘焙行業監管體系不夠完善,現存的監管標準對很多威脅食品安全的細節問題都未能作出明確規定。

突圍

隨著消費者需求的多元化,市場上的不少企業也開始從細分市場尋找“差異化”。在一些城市已經出現餅店利用現有門店開展DIY體驗,以此來擴大人流量、吸引消費者參與獲得樂趣,並以此來展示自己在原料、專業性服務等方面的優勢。

而現在在國內,不少一線城市的烘焙店的服務也更加多元化,在原有的基礎上加入了咖啡、果汁等飲品。據統計:德國的焙店在引入專業咖啡品牌後,整體的營業額增長了33%。奧地利咖啡專家Guido Horacher表示,在2000年,咖啡在德國各個消費場所中,是以咖啡屋和自動售賣機等為主。而至2016年,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個令人驚訝的結果是:烘焙店成為了咖啡消費的第一大場所。或許這樣的模式也會給中國的烘焙企業帶來新的增長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1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