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英國金融時報稱,俄欲阻止歐洲將俄出口給它們的天然氣,再出口給烏。俄總理警告稱,俄將對歐盟新制裁回應,可能對飛往亞洲的歐洲飛機關閉領空。同日歐盟公布對俄最新制裁,但何時生效未定,稱取決於停火協議進展。(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今年6月,由於俄烏未就天然氣價格談攏,烏克蘭欠俄羅斯巨額天然氣費用,俄方切斷給烏克蘭天然氣供給。俄烏天然氣談判預計9月重啟。烏克蘭天然氣短缺,於是向波蘭、匈牙利、斯洛伐克進口天然氣;而這幾個國家的天然氣也是由俄羅斯供應的。
一直以來,俄天然氣公司Gazprom抱怨歐盟給烏克蘭反向供應天然氣,譴責稱這是半欺詐行為。俄羅斯欲尋求阻止歐洲將俄出口給它們的天然氣,再出口給烏克蘭。此舉將威脅到烏克蘭天然氣的關鍵來源,加深烏克蘭在冬天到來之際面臨的能源危機。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歐盟高級官員們稱,俄羅斯公開表示,可能減少給歐洲國家天然氣供應量,因此他們不會有多余的天然氣反向供應給烏克蘭。還有官員指出,雖然俄羅斯此舉是針對烏克蘭,但增加了歐盟天然氣供應中斷的可能,天然氣價格也存在大漲風險。不過,俄天然氣公司Gazprom發言人否認威脅歐盟天然氣供應量的說法。
俄羅斯曾威脅稱,可能對歐盟更多制裁進行報複。據俄羅斯報紙Vedomosti消息,俄總理梅德韋傑夫警告稱,若歐盟出臺新制裁,俄方將作出回應,俄可能對飛往亞洲的歐洲飛機,關閉俄領空。
周一,歐盟理事會主席範龍佩發表聲明稱,歐盟采納對俄羅斯的最新一輪制裁方案,但何時生效尚未有定論。這主要是為了留出時間評估烏政府與東部分裂派達成的停火協議以及和平計劃。隨著烏克蘭局勢的發展,歐盟會以局部調整或整體調整的形式重新確定對俄制裁方案。
歐盟對俄最新制裁計劃中,將禁止銀行向俄羅斯三大能源巨頭Gazprom、Rosneft和Transneft提供任何貸款。此前7月下旬公布的制裁中,這三家石油巨頭被禁止從歐洲進行30天期限以上的融資。
俄烏停火協議仍在進行中。據烏克蘭總統波羅申克網站,普京與波羅申克同意繼續開展對話,討論實施停火計劃,並由歐安組織負責監督。
俄羅斯與烏克蘭上周就烏東部停火達成一致,可歐盟還是決定本周公布將三大俄羅斯能源巨頭納入黑名單的更嚴厲經濟制裁。為什麽歐盟這次態度強硬,繼續加大制裁力度?(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彭博最近公布的下圖可以給出一個解釋:紅色區域代表的歐盟28個成員國天然氣儲存量升至最高水平,歐盟成員國的天然氣儲備已達到創紀錄的高峰,所以對俄羅斯出口天然氣依賴度降低。
華爾街見聞上周文章曾提到俄羅斯總統普京的謀略:他會繼續對烏克蘭的“影子戰爭”,在需要取暖的寒冬到來時,用天然氣迫使烏克蘭政府就範,讓烏東部兩個州的主要俄語區擁有決定烏全國關鍵決策的權力,如加入北約的否決權。
如圖所示,今年8月,藍線代表的俄羅斯向歐盟輸送天然氣的最大入口平均每日送氣量降至最低點。但彭博報道稱,今年的烏克蘭危機還未影響俄羅斯向歐盟輸送天然氣。天然氣基礎設施企業的協會Gas Infrastructure Europe(GIE)數據顯示,截至本月4日,斯洛文尼亞的天然氣倉庫已經裝滿92%的存儲空間。
俄羅斯資本市場的研究與投資機構Sberbank Investment Research的分析師Valery Nesterov稱:
“由於歐盟從今年5月起天然氣采購量就加快增長,過去幾個月,俄羅斯最大天然氣生產商Gazprom的天然氣出口量不斷減少,7月和8月歐盟對俄羅斯天然氣沒有多少需求。”
這樣看來,有了足夠的天然氣支持,歐盟可以放心地切斷俄羅斯企業的融資來源,導致俄羅斯的經濟深陷衰退,迫使俄羅斯政府放棄現有對烏政策。
但這樣的計劃存在三大問題:
1、如果今年冬天出奇的冷,天然氣需求大增,歐盟要怎麽辦?
英國的天氣預報網站GavsWeatherVids預測認為,這次正在成形的厄爾尼諾以中央地帶為核心,它可能比以東部為核心的 厄爾尼諾給歐洲帶來更寒冷的冬天。2014-15年冬季,歐洲的氣溫可能比正常時期低2-3度,中歐與北歐可能面臨嚴冬,英國與愛爾蘭的冬天也會更冷。
2、俄羅斯政府支援被西方制裁的國內公司,中國間接支持也不會讓人意外。
昨日華爾街見聞提到,俄羅斯媒體報導,俄總理梅德韋傑夫稱,可能向因制裁而融資受限的俄最大石油生產商Rosneft提供1.5萬億盧布,約合400億美元。
上月普京在與中國副總理張高麗會晤時提到,Rosneft有意讓中國持股旗下最大的一塊油田Vankor。如中方成功入股Vankor,這將是中國首次參股俄羅斯石油業上遊的重大行動,也是繼Gazprom與中石油5月簽下4000億美元合同後又一筆重要交易。
俄羅斯媒體國際文傳電訊社還從知情者處獲悉,歐洲的銀行可能對Gazprom提供新一輪貸款。該司考慮本月23日得到這筆貸款。
3、明年春季歐盟會怎樣?屆時德國企業會不會需要能源?
英國《金融時報》根據國際能源署(IEA)、歐洲統計局和美國能源情報署(EIA)的數據制作了以下圖表。它展示了部分歐盟國家對俄羅斯進口能源的依賴度。
從這種形勢看,如果普京再耐心一點,等到冬季結束,明年春季再利用能源施壓,歐盟的立場也許難說。歐盟對俄羅斯短期的強硬打擊計劃可能產生影響更大的後果。
華爾街見聞昨日文章提到,《華爾街日報》得到的文件顯示,歐盟希望制裁打擊俄羅斯石油企業,但那些出產與出口天然氣的企業卻毫發無傷。而後者對許多歐洲國家能源供應至關重要。
歐盟將於9月10日重新討論烏克蘭和分裂分子的停火協議可行性,以此決定是否對俄羅斯實行新一輪制裁措施。
彭博新聞社報道稱,歐盟昨天突然決定將預先計劃好的28個成員國關於對俄制裁的討論推遲至少“幾天”。這將提供更多時間來評估停火協議的有效性,盡管在此期間,俄羅斯可能推出一些報複性反制裁措施。
原計劃的對俄新制裁決定此前定於昨日(9月9日)公布。而烏克蘭停火協議將是開啟該國內部永久性休戰的重要突破。
歐盟首席外交事務首專員Catherine Ashton的新聞發言人Maja Kocijancic對彭博新聞社表示:
現在由成員國觀察這種情況,並檢查實施停火協議,再決定如何落實。
華爾街見聞提及,根據之前消息,新一輪對俄制裁具體措施包括:禁止一些俄羅斯國有的國防與能源企業在歐盟市場募資;禁止歐洲銀行向受制裁的俄羅斯企業提供銀團貸款;擴大對石油行業技術的限制範圍以及增加出口軍民兩用產品的限制……
不過,就目前形勢來看,烏克蘭和親俄派停火協議實質上已名存實亡。烏克蘭和親俄派停火協議於上周五(9月5日)晚間生效。然而,重要海港城市Mariupol附近不斷傳來爆炸聲,政府軍和分裂武裝互相指責對方開火。而親俄派占領的盧漢斯克和頓涅茨克地區也持續發生炮擊和小型武器火力沖突。
截止目前,烏克蘭危機已致至少3000人喪生。
即將出任歐盟委員會主席的容克9月10日宣布了新的委員會提名,偏向於財政緊縮的中右翼勢力依然在決定權上占據絕對優勢。支持寬松的中左翼代表法國人Pierre Moscovici盡管獲得要職負責歐盟經濟與貨幣政策事務,但是料無力調整歐洲應對金融危機的政策策略。英國保守黨Lord Hill獲得負責監督金融服務業的政策修複職位令人意外。
容克提名荷蘭外長Frans Timmermans為其第一副主席,作為容克的左右手,Timmermans權力較大,可以直接參與其他所有歐盟委員的工作。這意味著中左翼在歐盟委員會將不會有太多話語權。不過荷蘭政府一直是堅持權利自治拒接完全聽命於歐盟的代表,Timmermans的提名可能會引發新一輪的歐洲懷疑論。
法國前財政部長Pierre Moscovici負責歐盟經濟與貨幣政策事務,法國一直尋求歐元區內政府財政赤字上有更大的靈活性,使經濟恢複增長,不過中左翼勢力則堅持德國的立場,認為歐元區國家應該降低債務水平。
顯然對於法國人的當選,德國感到十分不爽。德國總理默克爾就第一時間表示,無論誰當選,歐盟委員會都必須保持財政改革和預算控制的步伐,無論是德國還是歐 洲,都應該逐漸降低債務水平。德國財政部長則朔伊布勒不失時機的給Pierre Moscovici “戴高帽”。朔伊布勒表示法國方面會意識到其職責的重要性,法國作為歐盟的關鍵一部分將為歐洲經濟帶來重要支撐。然而作為中右翼代表和凱恩斯經濟學的支持者,Pierre Moscovici的回應模棱兩可。他在接受法國電臺采訪時強調不會做出出格的財政預算,任何重大的變革都需要“從長計議”。
前拉脫維亞首相Valdis Dombrovskis被提名為副主席來處理歐元事務,他曾經成功領導該國執行緊縮的財政政策。芬蘭前首相Jyrki Katainen同樣被提名為副主席,處理歐元區的經濟增長、就業和投資問題。中右翼代表波蘭人Elzbieta Bienkowska被提名監督歐洲共同體。
歐盟委員會的7個副主席負責協調代表各成員國的28個席位的工作。丹麥自由黨的Margrethe Vestager負責國際大企業擴張、並購計劃等競爭性領域的管理。瑞典的Cecilia Malmström負責與歐美之間貿易談判。而英國保守黨Lord Hill獲得負責監督金融服務業的政策修複職位令人意外。
委員會的人員構成顯示出歐盟在政策上依然將保持緊縮的整體方向,法國為代表的寬松需求很難得到滿足。而英國的重要提名則看起來一種安撫手段。
下圖為歐洲委員會就業、增長、投資事務席位構成以及歐元和社會事務的席位構成:
Lord Hill的當選被視為是英國首相卡梅倫的努力結果,同時也是容克向英國伸出橄欖枝的一種表態,此前卡梅倫強烈反對容克出任歐盟要職並管理歐盟事務。不過歐洲議會內部的社會黨和綠黨領袖對於希爾的提名感到不滿,他們相信希爾的身份將決定其“傾英”的行事方式,歐洲議會有權利反對容克的提名。通常而言,對於歐盟委員會主席的提名,歐洲議會只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通過即可,不過這一次可能會有一些插曲。歐洲議會第二大黨,中左翼社會黨領袖Gianni Pittella強硬表態反對將如此重要的職位交給Lord Hill,在Pittella看來,這並非針對英國,而是政策取向的核心問。英國和歐盟由於監管和銀行業工資帽的問題在很久之前就有諸多不和。當然容克率先讓步顯然也有其用意,英國脫歐呼聲不斷的情況下,示弱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
卡梅倫在歐盟逐漸失去話語權之後,英國上下對於容克的提名感到十分高興。此前由於卡梅倫力阻容克當選,很多英國政治家認為會遭到某種程度上的報複。卡梅倫則表示,Lord Hill的被提名說明英國在歐盟的政策和努力是值得肯定的。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表示Hill的被提名是一個大好消息,而另一名英國部長則認為容克的做法值得稱贊。
Lord Hill此前在90年代曾與卡梅倫共事,是一位低調的英國上議院領袖,曾經擔任過英國的教育部長。Hill對於被提名則表示將以監管並維護金融市場穩定為己任,並且將聽取歐洲議會的擔憂並為此做出一定的考慮。
歐盟今日宣布對俄羅斯石油和國防部門展開新一輪制裁;如果俄羅斯遵守停火協議,歐盟將推遲或修改制裁方案。
歐洲理事會主席範龍佩表示,新一輪對俄制裁將於周五生效。 歐盟或將視停火進展情況推遲或修改制裁計劃。如果情況有所轉變,歐盟可以撤銷對俄羅斯部分或全部制裁措施。
歐盟新制裁措施包括:
消息公布後,周四俄羅斯盧布對美元觸及紀錄低點37.52。
周四俄羅斯外交部表態稱,俄羅斯將對新的制裁予以回應,回擊力度將視對俄制裁細節而定。
彭博消息源稱,一些歐盟國家主張,在目前烏克蘭停火剛剛生效,局勢仍然不明朗的情況下追加制裁將激怒普京。
歐盟出臺新制裁需要得到所有28個成員國的支持,任何一個國家妥協就意味著制裁失敗。
德國總理默克爾已經對德國國會表態,她制裁追加制裁,雖然同時指出如果和平協議能夠執行,歐盟解除新制裁措施。
7月份時,歐盟禁止五家俄羅斯銀行在歐洲市場出售債券,並禁止向俄羅斯出口最新的原油勘探設備,或者簽訂新軍售合同。
俄羅斯反擊是禁止進口歐盟農產品和蔬菜,這意味著歐盟每年損失65億美元的出口。
就在歐盟新制裁準備出臺之前,俄羅斯官方表態,或將在二手車進口上開展對歐盟展開報複性制裁。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報道,俄羅斯國有天然氣空氣Gazprom已經開始限制對波蘭的天然氣供應,以限制歐盟對烏克蘭反向供氣。
烏克蘭天然氣公司PGNiG確認過去兩天俄羅斯供氣減少了20-24%。
Gazprom出口天然氣相當於歐盟年需求的15%,該公司表態是冬季到來前的管道維護,並需要增加在俄羅斯境內的儲備。
9月5日正式生效的烏克蘭東部停火協議正經受考驗。烏克蘭軍方昨天稱,頓涅茲克機場附近傳來交火聲,盧甘斯克地區發生爆炸造成三人死亡。
昨日歐盟宣布推出力度更大的新一輪制裁方案。制裁宣布前,歐盟成員國波蘭的媒體稱,俄羅斯供應的天然氣本周已減少45%。俄羅斯外交官稱別無選擇唯有反擊。俄高層經濟顧問稱,俄方已準備對策,可能將當前對歐盟的食品進口禁令範圍擴大到汽車制造與服裝業。(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歐盟制裁生效時間確定之後,俄方的反應極為強烈。當天,俄羅斯的股票及外匯交易市場全線下跌,盧布兌美元的匯率跌至近一段時間的最低點。
同日,俄羅斯常駐歐盟大使Vladimir Chizhov將西方的新一輪制裁斥為“毫無邏輯”,稱最近烏克蘭達成的停火協議已經明顯減少了烏方沖突。他向本國媒體表示:“俄羅斯已經別無選擇,唯有采取措施反擊。”
事實上,在歐盟從上周末就傳出決定對俄進一步制裁的消息後,俄羅斯已經未雨綢繆,甚至做出了還擊的試探。
在歐盟宣布上述最新制裁前,波蘭金融網站biznes報導,截至本周三,俄最大天然氣生產商Gazprom已連續三天減少約定供應的天然氣,減幅達到了45%。
據俄新社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的首席經濟助理Andrei Belousov在當日歐盟宣布新一輪制裁生效前就表示,俄羅斯已準備了針對歐盟的反擊措施:
“在許多消費品的貿易領域,我們的歐洲合作方更依賴俄羅斯,比俄羅斯對他們的依賴度更高。這其中包括俄羅斯進口的汽車,特別是二手車,也有某些我們自己也生產的輕工產品,並非全部而是特定類型的服裝。”
Belousov說,他相信俄羅斯經濟部已確定具體禁止進口哪些產品。
此前媒體披露,歐盟對俄羅斯的最新一輪制裁方案加強了對俄羅斯進入歐盟資本市場的限制。在深水石油開發、北極石油勘探、俄羅斯頁巖油項目上,歐盟不再提供有關鉆探、試井、測井等服務,軍民兩用產品和軍事用途技術的出口也受限制。另外,將禁止24名自然人進入歐盟並凍結其在歐盟的資產。
歐洲理事會主席範龍佩昨日發表聲明強調,歐盟的最新制裁仍有撤銷余地,本月底歐盟成員國大使將全面評估烏克蘭和平計劃,視烏克蘭局勢發展屆時可能部分、或者全面修訂制裁方案,甚至可能中止或撤銷該方案。
範龍佩的聲明是各方博弈妥協之後的產物。兩天來,歐盟成員國大使在布魯塞爾就何時實施對俄羅斯最新一輪制裁方案展開激烈討論。
與俄羅斯經貿往來密切的意大利、奧地利、芬蘭等國不希望對俄實加新一輪制裁。德國則是力推制裁的“急先鋒”,傾向於立即實施制裁。
今年7月末,歐美相繼公布了截至當時最嚴厲的對俄制裁,直指金融、國防、能源三大俄羅斯關鍵經濟領域。
歐盟當時禁止五家俄羅斯國有銀行在歐洲募股和發債,限制對俄出口促進石油業現代化的設備;禁止歐盟國家與俄方簽署新的軍售合約;禁止向俄軍方客戶出口機械、電子產品和其他軍民兩用產品。
俄羅斯於8月初公布了反制裁措施,決定一年內禁止從美國和歐盟國家進口果蔬、肉類、乳制品等食品。
華爾街見聞本周文章提到歐盟這次繼續加大制裁力度的一個理由,如彭博公布的下圖所示:紅色區域代表的歐盟28個成員國天然氣儲存量升至最高水平,歐盟成員國的天然氣儲備已達到創紀錄的高峰,所以對俄羅斯出口天然氣依賴度降低。
但問題是,就算挺得過今年冬天,明年春季會怎樣?屆時德國企業會不會需要能源?
英國《金融時報》根據國際能源署(IEA)、歐洲統計局和美國能源情報署(EIA)的數據制作了以下圖表。它展示了部分歐盟國家對俄羅斯進口能源的依賴度。
迫於俄羅斯壓力,歐盟周五表示將推遲執行與烏克蘭的自由貿易協定,該協議將被推遲1年,至2015年底生效。(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據法新社,歐盟貿易委員會Karel de Gucht表示,在與俄羅斯、烏克蘭部長談判後,歐盟決定將與自由貿易協定,不過仍將延長對烏克蘭商品的臨時優惠關稅。
消息人士表示,自由貿易協定原本定於今年11月14日生效。如今,歐盟28國不得不推遲簽署該協議。
在與烏克蘭外長Pavlo Klimkin、俄羅斯經濟部長Alexi Ulyukayev會談之後,Karel de Gucht表示這是“全力支持烏克蘭穩定舉措的一部分……三方將繼續討論,如何解決俄羅斯提出的憂慮。”
隨著烏克蘭逐漸轉向西方,俄羅斯就一直試圖重新確立在烏的影響力。俄羅斯一直將烏克蘭與歐盟的貿易協定視為對本國經濟的一大威脅,因為這將導致大量的歐洲商品湧入烏克蘭,削弱俄羅斯對烏克蘭市場的控制。俄羅斯還擔心這些商品最終將經過烏克蘭進入俄羅斯,沖擊本國產業。
對於此次的讓步,歐盟官員解釋稱:“如果你希望解決沖突,你必須有靈活性。”
歐盟財長周六繼續為長期以來承諾的金融交易稅作出一番爭鬥,德國敦促實施“打折版”金融交易稅以吸引更多國家參與,而法國為了保護其利潤豐厚的衍生品交易部門而表現出抵抗。
德國財政沃爾夫岡·朔伊布勒是對金融交易稅的制定有著重大影響力的支持者,他在周六米蘭舉行的歐盟財長會議上表示:
一個不幸的事實是,第一步將只能是小小的一步。
由於國家不同導致環境的差異,我們恐怕只能就一小步達成共識,但一小步總比什麽都沒有強。
金融危機引發了全球性的經濟衰退,公眾對銀行交易員的憤怒在2011年達到了高潮。在德法的支持下,這種浪潮推動了歐盟委員會將制定金融交易稅提上了日程。
金融交易稅的靈感來自“托賓稅”,以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詹姆斯·托賓的名字命名。為了減少全球金融交易市場上的投機和波動性,以及向貧困國家重新分配華爾街的利潤,托賓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提出了金融交易稅。
在歐版金融交易稅中,稅收將為未來的金融援助提供融資,從而減小納稅人為金融機構過度投機付出的代價。
由於熱衷於保護倫敦金融中心的地位和利益,許多歐盟成員國在英國的帶動下反對了這項計劃,只剩下德法等11國家參與。
但是,由於公眾註意力從金融危機中轉移,部分國家,尤其是法國,對這項計劃也不再那麽熱心。它們寧願制定簡化版的“托賓稅”,使得核心金融交易不用再那麽繁瑣。一位歐洲外交官向法新社表示,巴黎的衍生品交易“十分發達”。
到目前為止,尚無詳細的征稅提案。不過另一位歐盟外交官稱,歐盟的目的是在“到今年年底”前制定出一個提案。
他還表示,2013年,歐盟委員會對股票和債券交易征收了0.1%的稅,並對更為複雜的衍生品征收了0.01%的稅。這項稅收今年將為歐盟帶來約35億歐元的收入。
但是銀行們的遊說者一直對征收該稅表示強烈的反對。歐洲銀行聯合會在本次米蘭會談開始前表示:
即時金融交易稅只是在有限的成員國中實施,其影響將不利於整個歐洲經濟。
盡管有壓倒性的證據反對征收金融交易稅,該計劃仍然在談判桌之上。
對此,朔伊布勒表示,他希望通過對該稅進行可以使它獲得更多的支持,並最終吸引更多的成員國。
我對此十分樂觀,如果我們能邁出第一步,就會產生連鎖反應, 繼而引發後續步伐的跟進,同時還能說服其它國家加入進來。
一位歐盟高級官員近日在講話中透露有一些歐洲國家從極端組織ISIL手中購買石油,盡管這些國家口頭上反對ISIL。
據伊朗英文新聞電視臺報道,歐洲議會外交事務委員會的簡報會上,歐盟駐伊拉克大使Jana Hybas-kova表示,一些歐洲國家( some European countries )曾向ISIL購買石油。但Jana拒絕披露具體是哪些國家。
該官員還批評了西方對庫爾德分裂勢力的支持,稱這樣的行動會使中東更加不穩定。
此前西方國家曾指責土耳其向ISIL和基地組織相關的努斯拉陣線(Nusra Front)購買石油。
據報道,ISIL控制了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11個油田,美國情報機關表示,通過黑市低價賣油,ISIL每天可以進賬300萬美元,而隨著冬季逐漸臨近,賣油進賬還會增加。伊拉克庫爾德自治區政府已經證實了這一數字。(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據德國Sueddeutsche Zeitung報道,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本月曾在一次會面中告訴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普京在最近一次交談中威脅,俄羅斯部隊能在兩天內進入東歐一些國家首都。而羅馬尼亞媒體Mediafax更是高呼:普京威脅要入侵拉脫維亞、立陶宛、愛沙尼亞、波蘭和羅馬尼亞!
歐盟官員並未對此做出評論。不過早在9月1日的時候,意大利媒體La Repubblica就曾報道,普京在和席巴羅佐的電話討論中表示“如果願意的話,俄羅斯可以在兩周內占領烏克蘭”。兩次“威脅”唯一的區別在於時間從兩 周變成了兩天,涉及的國家從烏克蘭擴大為東歐六國。
對於俄羅斯總統普京是否真的說過可以在兩天內占領烏克蘭、拉脫維亞、立陶宛等東歐諸國,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是,這樣的“傳聞”已經開始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俄羅斯官方對此也傳聞也沒有做出回應。過去幾個月以來,普京一直在施壓歐盟和烏克蘭,試圖讓波羅申科屈服。彭博的Leonid Bershidsky認為類似的消息可能是俄羅斯方面有意無意所傳遞出來的,普京希望藉此讓歐洲意識到:如果他想動真格的話,他是有那個實力的。
Bershidsky總結表示:歐洲國家可能需要習慣這種新冷戰氛圍,只要歐盟和俄羅斯能維持相對制衡的話,威脅永遠不會變成現實。(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