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戈平「訂政改時間表不實際」 卻稱23條不能再拖 泛民轟雙重標準
1 :
GS(14)@2017-04-29 23:27:05【本報訊】繼特首梁振英早前越俎代庖,預告要下屆政府要求人大收回8.31決定不實際後,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饒戈平昨出席一個研討會時,一面指《基本法》23條立法不能再拖,又為下屆政府重啟政改開條件,指為政改訂時間表不實際,認為要社會先反思上次政改為何失敗,待條件成熟後再談政改。民主派議員批評饒的言論不公道,並指下屆政府再不重啟政改,意味香港回歸30年都未有普選。記者:呂浩然饒戈平昨來港出席有關一國兩制的研討會時批評,《基本法》23條問題經常被「妖魔化、污名化」,他強調即使立法工作難度大亦不應再拖,「香港是一個法治社會,我們講全面準確實施基本法,就不允許選擇性的執行實施基本法」,他甚至以特首普選為例,「比方說《基本法》45條規定了普選的目標,我喜歡它所以我恨不得明天就實施,23條我把它妖魔化,我很反它,我就把它永遠打入冷宮」。被問到下屆政府應否重啟政改時,饒直言不應先訂時間表,「這個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其實要緊的不在於決定一個時間表」,首要是社會創造更成熟條件,使重啟時有機會順利通過,他續指「我們應該很好的總結一下,為甚麼上一次這個普選的過程受到挫折,原因在甚麼地方,這是要香港社會很好的總結和反思一下」。
泛民斥中央不反省
公民黨楊岳橋反駁饒指,負責任的政府當然有責任為重啟政改創造條件,處理政改及具爭議的民生問題,但問題是現時港府沒有這個意識,若然沒有時間表的話只不過是推搪問題,楊更質疑饒戈平就普選和23條立法問題持雙重標準,「講普選嗰陣就要創造條件,講23條國家權利嘅時候就唔使?」重申港人沒有妖魔化23條立法,而是當局未能令市民安心,立法後當局會謹慎使用23條。民主黨黃碧雲更斥責饒指,饒熟讀《基本法》,應清楚《基本法》列香港要循序漸進達致普選,故此下屆政府再不重啟政改,變相香港回歸30年都原地踏步沒有普選,她續斥,問題在於港府和中央未有反省,「係大家啃唔落8.31嘅高門檻篩選」,「下屆政府都唔做(重啟政改)就意味(回歸)30年都冇真普選,難怪民心未回歸啦」。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9/20005512
債券通活躍半日 成交70億 人行副行長:南向通未有時間表
1 :
GS(14)@2017-07-04 08:03:55【明報專訊】債券通昨日開通,首日成交額約70.38億元(人民幣‧下同),當中交易以買入為主,而且集中在早上交易時段,上午錄得的67億元佔全日成交額約95%,惟下午後勁不繼,成交約3億元。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對南向交易開通指未有明確時間表,港交所(0388)總裁李小加稱,因市場需求有限而暫未開通南向通道。
明報記者 余慕恩
根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昨日共有142宗成交透過債劵通完成,有70家境外機構參與,超過70億元的交易量約佔昨日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場近4000億元成交約1.75%,同時亦有7家機構透過債券通發新債,包括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華能集團、中國長江三峽集團、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中國鋁業股份及馬來亞銀行。
7機構經債券通發新債
潘功勝昨日出席債券通開通儀式時表示,外資在中國債券市場佔比只有約1.5%,佔比遠遠不及在其他國家,未來將有很大提升的空間,並表示將推動信用評級對外開放,預期人民幣債券較高的收益率將能夠吸引投資者。
李小加表示,開放南向交易只是「時間問題」,表示南向的債券買賣需求現時非常有限,不及北向的需求巨大,當中並不涉及政治考慮。債券通為市場提供多一個方便渠道進入內地債市,是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及直接參與銀行間債市的另一門徑,供機構參與,未有為開通畫死線。
匯豐銀行亞太全球聯席主管陳紹宗在昨日下午的投資者會議上稱,客戶對債券通的反應普遍正面,而亞洲投資者比歐洲投資者對內地在岸市場較熟悉,有較大信心投入債市。國際投資者對中國企業債仍在「學習階段」,相信需要一段時間適應;而會否參與取決於人民幣走勢、收益率及能否獲得指數納入。債劵通運用香港的金融基建,帶來更多外幣對冲及結算等業務。
人幣債料短期內納彭博指數
另外,對於人民幣債券何時會被納入三大主要指數之一的彭博巴克萊指數(Bloomberg Barclays Index),彭博全球執行副總裁Kevin Sheekey表示將會在短時間內發生,而債券通為國際投資者提供了一個投資平台,是為納入指數作準備。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169&issue=20170704
中財辦:債券南向通未有時間表
1 :
GS(14)@2017-10-29 22:24:27【明報專訊】中財辦副主任楊偉民昨日透露,內地綠色金融發展已取得初步成效,今年首三季共發行貼標綠色債券1340億元(人民幣·下同),佔全球發行量的24%,在國際上處領先地位。而截至今年2月,21間主要金融機構的綠色信貸餘額為7.51萬億元,比重和增長速度在提高,佔全部信貸比例約8.8%。
內地首三季發1340億綠色債 佔全球逾兩成
楊偉民續稱,正推進有關綠色經濟的改革,包括財政部門正研究制定國家綠色發展基金;中證監正研究上市公司環境信息的披露需要進一步提升;人行在一些地區展開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實驗區;以及跟其他國家在國際上展開綠色金融合作等。
被問到中港債券通的南向通何時開通,楊偉民稱暫時未有時間表。至於兩地在綠色金融的合作,楊偉民說,香港是國際主要金融中心,在今後綠色債券的發行等方面,內地將和香港密切合作,推動綠色金融的發展,支持國家綠色產業、綠色項目等行業的發展。
環保部部長李干杰於同一場合表示,環保督查對企業帶來一定影響,但對宏觀經濟表現及就業則無太大影響。政府會繼續對違規企業零容忍,但不會一刀切執法,只會勒令關停沒有高生產價值、高污染企業。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613&issue=20171024
小米否認有上市時間表
1 :
GS(14)@2017-12-03 18:16:59【明報專訊】小米再被傳出計劃上市,昨日美國科技網站the information報道,小米正在與多家投行商討上市一事,最快明年下半年上市,上市地最有可能在香港,但美國亦在考慮之列。
全球第三大未上市獨角獸
小米最近一次融資是在2014年底,當時小米融資10億美元,估值高達460億美元。按照該估值,小米目前是僅次於螞蟻金服和Uber,是全球第三大未上市的獨角獸。但有分析指,若小米上市,估值可能達到690億美元。The information稱,小米選擇此時上市,或與2017年亮麗的業績有關。早前,小米創辦人兼董事長雷軍發內部信,指小米已在10月提前完成全年1000億元人民幣的銷售目標,擺脫了前兩年的頹勢,第三季的出貨量及市佔率均回升。
不過,內地媒體昨日則引述小米指,否認有關報道,指公司暫無上市時間表,並強調在未上市之前,估值方面會以上次融資時的估值為準。若無進行新融資,不會有變動。近年市場曾多次傳聞小米將會上市,但事後均遭到小米否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025&issue=20171203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