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走入老夫子懷舊市集 傳統賀歲就係咁滋味

1 : GS(14)@2018-02-04 23:56:32

【特約報道】距離農曆新年還有不夠半個月,又是時候辦年貨。時至今日,有很多傳統辦年貨的習慣和一些賀年食物始終不變,你又知道多少﹖

年糕 年年高

中國人過年吃年糕的習俗,據說源於周代。由於禾穀成熟一次稱為一年,所以後世每逢過年吃年糕時,都有祝賀五穀豐登的意思。另外,年糕的同音「年高」亦寓意成年人工作上步步高陞,小朋友快高長大。除了年糕,近年亦興起賀年棗皇糕,由於紅棗有滋陰補陽、補血的功效,既煙韌又養顏,難怪越來越受歡迎。

北風起 曬臘味

所謂「臘」,本為歲終的祭祀,而人們習慣將農曆十二月稱為「臘月」。由於古時沒有雪櫃,中國人便把肉調味、風乾,保鮮同時也釀出風味獨特的臘味。一般來說,豬、牛、羊、雞、鴨皆可臘,醃料也以酒、鹽、醬油、糖為基本。而傳統上,曬好的臘味是過年必備的食物,除了留待一家人享用,更是親友間互相饋贈送禮的心意。時至今時今日,臘腸臘味等依然是送贈親友的賀禮之一。

利是錢 利利是是

對於小朋友來說,農曆新年最開心的事,莫過於收到長輩們的利是錢,而許多爸爸媽媽就把握機會教導小朋友學習儲蓄。在四五十年代,錢罌是用缸瓦去做,而且沒有取錢開口位,每次都要「爆缸」才可以取得裏面的金錢。到六七十年代,就衍生了可愛的豬仔錢罌,因為中國傳統上肥豬是「富貴」的象徵。

懷舊賀歲市集 感受傳統滋味

說起六七十年代的經典卡通人物,一定要數老夫子!今個新年,九龍灣德福廣場就聯乘老夫子,以老香港為主題,於商場1期舉辦了「德福港式懷舊賀歲市集」,當中有各式傳統賀年食品、懷舊零食及物品,更特別開設老夫子期間限定店。另外商場2期亦設有「老夫子經典手稿真跡展覽」,展出「王澤父子」近50幅真跡作品,並設有有「老夫子互動遊戲」,讓你變成老夫子漫畫中的主角。


德福港式懷舊賀歲市集日期:即日起至3月2日時間:上午11:00至晚上10:00地點:九龍灣德福廣場1期中央展場老夫子經典手稿真跡展覽日期:即日起至3月2日時間:中午12:00至晚上10:00地點:九龍灣德福廣場2期中庭



傳統年糕以至近年大熱的棗皇糕,寓意成年人工作上步步高陞,小朋友快高長大。

傳統上,臘味是過年必備的食物,除了留待一家人享用,更是親友間互相饋贈送禮的心意。

六七十年代流行的豬仔錢罌,除了是「富貴」的象徵,更可教導小朋友學識甚麼叫「積少成多」。


除了懷舊市集,更有展出「王澤父子」經典《老夫子》手稿真跡作品的展覽。

現場更有老夫子互動遊戲,讓大家變成老夫子漫畫中的主角。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202/2029249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930

【飲食籽】懷舊賀年糕點 圍村人鮮製:預咗年三十前幾晚通宵

1 : GS(14)@2018-02-13 01:51:04

招牌馬蹄糕平日是散裝一件件買,用料十足,馬蹄非常爽口,農曆年會有一斤半裝的發售,$88。

【飲食籽:故味重嚐】親手製的懷舊中式糕點已經少之又少,但在元朗「大榮華酒樓」旁邊的小巷中有遠近馳名的「明星茶果店」。


夫妻同心,其利斷金。在元朗大榮華酒樓旁邊的小巷中,就有着這個動人的愛情故事。土生土長的元朗圍頭人黎彩群(群姐),嫁給同樣在元朗長大的陳裕昌(昌哥)。十多年前,原本在製衣業做裁紙樣的昌哥毅然與群姐創業,「嗰個年代製衣業式微喇,仲邊有得做?」昌哥感嘆說。「奶奶識整茶果,不如跟佢學做吧。我哋讀得書少,茶果又唔係太多人識做,識做嗰啲阿婆都老喇,驚會失傳。橫掂自己奶奶識做,點解唔跟佢學,傳承呢門手藝呢?」群姐笑說。於是13年前他們租了一個地方做茶果,再拿去街市小攤檔賣,除鹹甜茶果外,還有雞屎藤、缽仔糕及圍村傳統界糕等。後來租了一間茶餐廳前的小角落賣糕,遠近馳名。

老闆娘撐唔住 阿女女婿幫手重開

店名明星茶果店的明星兩字,原來是群姐的花名。「細細個住圍村有人入嚟拍戲,見我個樣得得意意,咪問我做唔做明星囉,哈哈!明星明星,一叫就幾十年,喺村度一叫『明星』,就知道講緊我㗎喇。」不過開店九年後,群姐的身體開始撐不住,「膽固醇高,又肩周炎,醫生要我唞吓,做多啲運動,惟有停吓先喇。」於是她忍痛退下火線,結束第一代的明星茶果店,但期間不停有街坊熟客問她何時重出江湖,說再找不到同樣的味道。群姐和昌哥做茶果的心癮仍在,四年後就決定重開明星,但這次還有新人加入,「女婿話想學做茶果,阿女又肯幫手,咁就好喇,冇咁辛苦。」於是群姐將來自奶奶的上一代傳統手藝,傳承到女婿手上。去年1月1日,明星重開,由陳氏家族一手一腳經營,昌哥負責炒餡蒸糕等粗重工夫,群姐負責包糯米糍、捲芝麻卷等精細工作,女婿從旁協助,邊做邊學,女兒就管舖面。長方形的新舖位面積非常細,一家四口擠在約100呎的舖中仍合作無間,「一家人合作真係好開心!雖然賺唔到大錢,但一家人圍威喂完全唔悶,電視收音機完全唔使開,傾住偈咁做,好快就一日。」群姐邊包糯米糍邊說。不過她和昌哥偶爾也會有意見不合的時候,「做嘢一定有拗撬㗎喇,我話得,佢又話唔得。但平心而論,都係為啲嘢好食,咪慢慢遷就囉,兩公婆拍住上,夫妻同心其利斷金呀!」

心機之作芝麻卷 防倒汗水要逐碟蒸

他們堅持的還有「每日新鮮即製」。「我哋每日五、六點就要返嚟蒸糕包糯米糍,整完一樣整第二樣,邊出爐邊賣,賣晒就再整過,最緊要係新鮮!」因為舖位太細沒有足夠位置容納大鑊,昌哥要前一晚在家做定炒餡等材料的預備工夫,隨時做到深夜才能休息,「初頭做到好辛苦,覺得攰到想放棄,但做做吓又多人認識,有啲成績,都好開心,就覺得要堅持。」群姐續說,「人哋話你哋啲嘢食好味,第二度搵唔到,就覺得幾辛苦都係值得。」採訪當日,看到很多街坊是專程來買缽仔糕及茶果等,但因全部人手做,每日最多只能做二、三百個,售完即止,不少人也失望而回。而群姐去年暑假才推出的芝麻卷,更是心機之作。芝麻是找相熟的店家磨,每磅來貨價也至少要$50。為防倒汗水及厚度不平均,要逐碟蒸,待放冷後以人手捲製,每碟只能做四條,非常花時間。臨近新年,他們也特別推出馬蹄糕、馬豆糕及蘿蔔糕等三款糕點。為確保新鮮,會在客人取貨日的早上或前一晚才製作,每日最多做300底,「今年係第一年一底底咁賣呀,之前唔敢做呀,邊有人手,有阿女同女婿幫手,先至敢接咋,預咗年三十前幾晚通宵㗎喇,哈哈!」不過,群姐說多辛苦也不怕,因為農曆新年他們決定放自己一個長假,初十二才會啟市,先苦後甜。


芝麻卷中間仍保留有芝麻醬,芝麻的份量要十足外,蒸的火候及時間也要控制得宜,非常有難度。每條$6

蘿蔔糕的白蘿蔔刨成條狀,有嚼頭,鹹度又適中。一斤半裝,$98

坊間較少有賀年的馬豆糕賣,加入椰汁及花奶製成,香滑清甜。一斤半裝,$68


承傳自奶奶的蘿蔔茶果,鹹香惹味,深受街坊歡迎。每隻$6

舖頭面積只有約100呎,只擠得下昌哥(左)和群姐。



明星茶果店 元朗泰衡街2號地下B舖


記者:黃依情攝影:劉永發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205/2029363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22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