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鐵娘子”組建英國新內閣:鮑里斯·約翰遜任外交大臣

前腳剛踏進唐寧街10號首相府,後腳就已公布新內閣名單,素有第二位“撒切爾夫人”之稱的英國新任女首先特蕾莎·梅(Theresa May)的效率可不是吹的。

當地時間13日,對於梅來說,是忙碌的一天。等待前首相卡梅倫搬離唐寧街10號後,梅成為首相府的新主人。傍晚,她還前往白金漢宮接受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接見,由此正式成為英國第13任首相,也是繼撒切爾夫人之後的第二位女首相。

雷厲風行的梅姨入駐首相府後沒有閑著,而是第一時間公布了新內閣的名單,新內閣中最大的意外便是此前脫歐陣營的領軍人物、倫敦前市長鮑里斯·約翰遜被任命為外交大臣。

迅速組建新內閣

今年59歲的梅從2010年起擔任內政大臣,也創下了60多年來擔任這一職務時間最長的記錄。在7月11日宣布成為保守黨領袖的當天,梅姨在聲明中表示,她將通過談判為英國在脫離歐盟過程中獲取最大利益,同時強調將致力於建設一個不只是為少數特權階級服務的政府。

綜觀新內閣名單,最大的意外便是約翰遜,盡管此前風頭正勁的約翰遜退出首相的角逐已讓不少人跌碎了眼鏡,紛紛猜測這位“退歐先鋒”的政治生涯可能就此結束時,梅卻不計前嫌,將外交大臣的位置給予了這位頗具個性的政客,不禁讓人對梅今後與歐盟的退歐談判浮想聯翩。難道要讓這位頂著一頭金色亂發、不時語出驚人的約翰遜代表英國去與歐盟談判?

戴維斯、約翰遜、哈蒙德、法倫、福克斯、拉德(從左到右、從上到下)

或許是梅料想到了這點,她在內閣中還新設了“退歐大臣”(Secretary of State for exiting the European Union)這一全新的職位,全權負責英國與歐盟事務的談判。這一新大臣的人選屬於對歐盟持懷疑態度的保守黨議員戴維·戴維斯(David Davis)出任。這一職位的設立,或許多少也會限制約翰遜今後在與歐盟打交道中的權力。戴維斯曾在2005年的保守黨黨魁之爭中惜敗於卡梅倫。

炙手可熱的財政大臣一職由前外交大臣菲利普·哈蒙德(Philip Hammond)擔任,而之前隸屬於卡梅倫時期的財相、也是卡梅倫親密的政治盟友喬治·奧斯本此次在新內閣中失去蹤影。英國政府知情人士用“解雇”一詞透露了奧斯本的動向,“梅告訴他(奧斯本),她不希望他(奧斯本)出現在新內閣中”。

當然,識大局的奧斯本第一時間在推特上表示:“看著昔日好友(卡梅倫)離開首相府,真是悲傷的一天。”隨後奧斯本在下一條推特中表示辭職。

而前能源與氣候變化大臣安布爾·拉德(Amber Rudd)則成為新的內政大臣。由此,她將接替梅統管留學生、移民事務。不知這位高調的留歐派會繼續前任對留學生、移民的強硬態度,還是有所緩和。

此外,支持脫歐的保守黨議員、曾擔任過國防大臣的萊姆·福克斯(Liam Fox)將出任英國貿易大臣。英國國防大臣邁克爾·法倫(Michael Fallon)得以留任。

在新內閣中,可以發現約翰遜和戴維斯都是強有力的脫歐代表,而拉德和哈蒙德都是留歐代表,可見梅在平衡留歐和脫歐陣營之間的斡旋煞費苦心。

退歐談判指日可待

當天,在完成了與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見面後,腳登豹紋鞋、身著低胸裝的梅回到首相府後,還發表了5分鐘的“就職宣言”。她表示,將與英國人民共同創造一個更美好的英國,同時確保在脫歐進程中,最大程度地保證英國人民的福祉。她說:“我們的確需要時間去準備面對脫歐進程中大大小小的問題,但我們會確保英國成功脫歐。”

在發言中,梅還肯定了卡梅倫的政績。她稱在卡梅倫的領導下,英國政府讓經濟企穩、縮小了預算赤字,幫助比以往更多的民營就業,但他真正的遺產不是經濟,而是社會公正。因此,她會繼續接過“公正的大旗”,在稅收問題上把普通民眾的財富放在首位。

同時,她還在演講中提到了“統一”一詞,無論是在保守黨內部,還是英國全境,公投造成的分裂到處可見,因此,她希望在推進英國今後“大膽、積極”的新形象之余,“統一的聯盟”始終是不可動搖的。

據首相府發言人13日稍晚時間透露,梅姨就任當天,已收到了來自不少歐盟成員國領導人的“賀電”,甚至包括美國白宮的祝賀。梅當晚還主動與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奧朗德以及愛爾蘭總理肯尼通了電話。梅告訴他們,會擇機與歐盟談判退出事宜。而在歐盟看來,英國有了新首相,盡快觸發歐盟公約第50項條款啟動脫歐程序至少不再遙遙無期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010

亞歐首腦會議現“過道外交” 中德俄總理熟絡交談

7月15日上午,亞歐首腦會議上演了一幕“過道外交”。李克強總理在迎接儀式後,與德國總理默克爾、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在過道處熟絡地交談起來。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他們幾人站在那里談了很久。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最後也加入交談中,抱胸站在默克爾右側。但另有在場中方人士透露,李克強與安倍並未在過道上交談。

李克強總理與德國總理默克爾、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在過道處熟絡地交談起來。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最後也加入交談中,抱胸站在默克爾右側。

(綜合國務院客戶端報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197

英國新外相外交首秀中規中矩 稱英國將繼續在歐洲起領導作用

據外媒報道,英國脫歐領軍人物,英國新外相鮑里斯-約翰遜18日在布魯塞爾首次與歐盟各國外長會晤。他重申英國脫離歐盟並不意味離開歐洲,無論如何,倫敦將繼續在歐洲扮演帶頭角色。

當地時間2016年7月18日,比利時布魯塞爾,英國新任外交部長鮑里斯出席歐盟外長會議,這是其擔任外長以來首次出訪。

美國國務卿克里也是首次參加歐盟外長會議。本次會議在恐怖威脅和土耳其局勢動蕩加劇歐洲危機的氣氛中進行。

英國新外相約翰遜向媒體表示說,英國有義務實現英國人民脫離歐盟的意願,但是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放棄我們在歐洲的領導角色。他說,離開歐盟並不意味著離開歐洲。

約翰遜還稱,歐盟外交安全高級代表莫蓋里尼也承認英國可以在歐洲起作用。他對莫蓋里尼這個表態感到高興。

外交首秀獲得肯定

一向喜歡標新立異的約翰遜在布魯塞爾收斂了許多。此間媒體在報道約翰遜布魯塞爾之行時,特地提到這位倫敦前任市長在歐盟外長會前整理了飄逸的秀發,做派也顯得中規中矩。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對鮑里斯·約翰遜伸出了橄欖枝。這位歐盟外交女掌門說:“歡迎約翰遜加入歐盟外長的大家庭。”據歐盟官員透露,莫蓋里尼與約翰遜周日晚間就歐盟外長會議提前進行了會談,雙方就一些重要話題交換了意見。

曾批評約翰遜是騙子的法國外長埃羅表示,他會在歐盟外長會期間與約翰遜進行“真誠而坦率”的交流。埃羅還期望英國盡快啟動“脫歐”的進程,盡可能減少不確定因素。

約翰遜在當天的歐盟外長會上展現出了一名外交官的素質。他先用法語向尼斯恐怖襲擊遇難者表示哀悼,隨後又用英語闡述了自己的觀點,最後結尾時他又轉換到法語以突出“團結”。

對於約翰遜首次參加歐盟外長會的表現,各國外長都給予了肯定的評價。波蘭外長就指出,約翰遜平易隨和的做派,豐富了外長會的色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903

特朗普外交政策顧問詳解:特朗普為何對普京“著迷”

“美國和俄羅斯曾經是、也仍將是世界的兩大領導強國。”周二,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的外交政策顧問、退休將軍邁克爾•弗林在接受俄塔社采訪時表示。

弗林生於1960年代末期。長期從事情報工作的他曾親身參與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等地針對基地組織的軍事行動,並為美軍的情報戰做出了卓越貢獻。2012年~2014年間,弗林曾是奧巴馬總統手下的國防情報局局長。2014年8月7日,弗林從國防情報局長的職位上退休,並從2016年2月起開始擔任特朗普的外交政策顧問。目前,前美國陸軍中將邁克爾•弗林是特朗普的副總統候選人之一。

“美國和俄羅斯之間存在著戰略協作。我們應該確保地球上的這兩大領導國家、兩個核大國、兩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間不會發生戰爭,不會造成愚蠢的錯誤。”弗林表示,處理美俄關系“非常聰明”的想法是“用健康的思想作為領導原則”,並在兩國的最高領導人和軍事力量之間建立直接的聯系。

“我們的關系不應僅僅滿足於貿易。應該由總統直接與總統對話,讓美國的最高將領直接與俄羅斯的國防力量首腦會晤,讓國防部長與國防部長會晤。這才是兩國在雙邊和多邊框架下應有的人員交流模式。”弗林表示。

親俄的特朗普獲得正式提名

當前,特朗普正式獲得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其外交立場也越來越受關註。美國當地時間周二晚間,特朗普在紐約獲得1237個代表人票,從而在各州收集到足夠多票數,正式成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隨著各州選票統計數的逐項公布,反特朗普運動的呼聲也漸漸偃旗息鼓,特朗普直面希拉里已成定局。第一位支持特朗普作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阿拉巴馬州共和黨參議員賽申斯(Jeff Sessions)表示,特朗普“是一位獨一無二的領導人,有能力帶領美國重回正確軌道。特朗普有這個能力,也有這份勇氣和意願來完成這一使命”。

而在特朗普以往的說辭中,他對俄羅斯的友好態度,尤其是對俄羅斯總統弗拉米基爾•普京的好感為人所熟知。2016年3月27日,在《紐約時報》的公開采訪中,特朗普就曾將普京評價為一個強有力的領導人。“我想說,他是一個強大的領袖。很明顯,他是一個強大的領導者。”特朗普解釋說,他並非要給出正面或者負面的評價,只是做一個明顯的評判而已。“我從來沒有說過,他是好、是壞、還是中性。我只是說,他是一個強大的領袖,是的,他是一個強大的領袖。”

弗林:普京是世界級的領袖

作為特朗普的外交政策顧問,弗林在俄羅斯問題的態度上與特朗普頗有相似之處。弗林也曾表達過美俄應該攜手應對敘利亞內戰和“伊斯蘭國”的態度。2015年11月,邁克爾•弗林在接受德國《明鏡》雜誌采訪時稱,“我們應該積極與俄羅斯合作。俄羅斯決定在敘利亞采取軍事行動,這從根本上改變了局勢。”當時,在“今日俄羅斯”舉辦的一場晚宴中,弗林還被拍到坐在主桌,與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只有2個座位的距離。

近日,邁克爾•弗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又專門解釋了特朗普的一系列外交政策立場。其中,關於為什麽美國總統候選人如此“著迷”普京時,弗林回答:“他(特朗普)非常尊重那些只考慮自己國家(利益)的人。”

“普京是一個只考慮俄羅斯,只考慮俄羅斯聯邦(利益)的人。他了解自己國家的歷史。你不能說:‘我不喜歡這個人。’你應該尊重他。他是一個世界級的領袖。”弗林強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137

一個民主黨人竟然幫助特朗普勾勒美國外交戰略!

在此次美國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中,作為特朗普重要的外交戰略顧問之一,美國國防情報局前局長邁克爾·弗林(Michael Flynn)就美國國家安全問題發表了一段20多分鐘的演講,或勾勒出了特朗普未來的部分外交戰略。
作為特朗普陣營的頭號演講者,弗林套用特朗普的口號“讓美國重新強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給出了“讓美國重新安全”這樣一個演講標題。但是,弗林當天的嗓音顯然狀況不佳,演講中得多次清嗓才得以繼續,被網友批評“不擅長公開講話”。

 

“醒來吧,美國”
“我要給你們傳遞的信息是非常明確的:醒來吧,美國。”弗林試圖用擲地有聲的口號做開場,但從現場臺下觀眾的呼聲來看,應和者寥寥。“美國的全球領導力和例外主義是無可替代的,美國不懼怕敵人。事實上,我們應該明確地定義這些敵人,面對他們,打敗那些試圖顛覆我們國家和我們生活方式的人。”
弗林提到的“例外主義”可以追溯到19世紀初,被特指為“美國優越主義”,強調了美國歷史、文化、體制的獨一無二和無可比擬。
“美國的外交政策一度以保護美國和它在全球範圍內的公民為中心,但不幸的是,在目前政府的領導下,這一目標化為烏有,這種情況不能繼續下去了。”在各種場合,弗林一直把矛頭對準現任總統奧巴馬。一個重要的論據是,弗林認為正是奧巴馬幾年前對敘利亞反對派的坐視不理,才讓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得以壯大。
“總統必須要有工具來對付威脅,並且有膽量在必要的時候付諸行動。”弗林提高了語調,“特朗普就是這樣一個領導人。”
2016年2月,弗林開始擔任特朗普總統競選的外交政策顧問。盡管目前特朗普的競選團隊還沒有最終確認誰可能是特朗普潛在的副總統人選,但美國媒體已確認弗林就是特朗普重點考察的對象。特朗普也曾表示,國家安全的不穩定需要一個“強勢而堅定”的副總統。
至少從這些講話透露出的信息來看,比如堅持以美國意誌塑造世界,認定美國不可替代的全球老大地位等,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弗林可以被認為是美國高層智囊中的鷹派人物。

誰是美國的敵人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買弗林的賬。布魯金斯學會學者麥坎茨(William McCants)就在弗林演講後發文直言,弗林的演講主題多是重複他在自己的新書《戰場——我們如何打贏狂熱伊斯蘭及其盟友的全球戰爭》中的觀點。
文章稱,弗林在書中提出兩個觀點,一是美國政府由於情報不足而對其敵人了解不夠,二是認定美國的敵人正在形成聯盟,聯手摧毀美國。而弗林對美國在海外發揮實力的方式則提出兩個截然不同的判斷:要麽推銷民主,要麽選擇和軍事強人站在一邊。但是,這兩個選項都不是通往安全的道路。因為以錯誤的方式推廣民主將會給當地帶來更加敵對專制的政權,與鐵腕人物站隊也存在同樣的風險。
在2015年1月的一次演講中,弗林就表示,美國要應對極端分子就必須明確定義他們;拿出一份明晰的戰略並且讓所有人知道;為了在國內外達成戰略必須更好地自我協調;創造一個國際“指揮鏈條”;讓美國人知道這個戰略將會持續幾十年。
在上述演講中,弗林所指的“敵人”,就是那些可能威脅到美國的民主、自由和生活方式的人。

塑造了特朗普的外交政策
弗林在2015年的演講中提到,在過去的十幾年里,美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問題之後,開始面臨來自基地組織和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挑戰。同時,“美軍把戰略重點從大範圍防禦轉移到太平洋的海上行動,建設夥伴能力,在一些偏遠地區執行特殊軍事任務。”
他也表示,美國國防和國家安全體系正遭到挑戰,並不再擁有美國一度習以為常的巨大的軍力優勢。他不止一次地引用里根等前總統的話稱,美國面臨的最大危險並非來自於美國對自己實力的警覺或自大,而是來自於當戰爭不可避免時的無準備狀態或者過分避開戰爭的狀態。
從對一些安全和外交事務的公開表態上,弗林跟特朗普身上所表現出來的強硬態度是合拍的,特朗普也對選擇將軍成為他的副手充滿興趣,但弗林最大的問題是他的民主黨身份,恐怕會加劇特朗普團結共和黨的難度。而弗林本人雖承認自己民主黨人的身份,但更願意把自己定義為“中間派”。
實際上,作為顧問,弗林已經塑造了特朗普在外交政策上的一些看法,比如質疑伊核協議,在美國本土和海外對極端主義采取更為進攻性的戰略等。如果成為特朗普的副手,兩人將合力落實這些激進的外交策略,而即便成不了副手,弗林依舊會是特朗普身邊的重要智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339

外交部:日本不是南海問題當事國 沒資格說三道四

據央視新聞報道,日本外相岸田文雄稱,他如果在東亞系列外長會期間能同王毅外長會晤,將談及南海問題。外交部發言人陸慷今天表示,菲律賓南海仲裁案自始非法無效,中方不接受裁決。敦促日本不要炒作介入南海問題,日本不是南海問題的當事國,還有一段不光彩的歷史,更沒有資格對中方說三道四。

外交部發言人陸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727

土耳其外交官:的確在政變前就已有逮捕名單

土耳其針對未遂政變參與者和支持者的清洗行動還在繼續,截至7月24日,已有超過1.3萬人受政變牽連被拘留或逮捕。與此同時,土耳其駐境外的外交官也在忙碌地向世界各國的媒體和政府官員說明政變的真相。

7月25日,土耳其駐上海領事館專門召開了一次關於土耳其政變未遂的說明會,土耳其駐上海代總領事圖魯回答相關熱門問題。

全方位清理居倫組織

隨著土耳其“清除運動”的展開,目前已有數以萬計的人員被逮捕或被開除。

23日晚,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接受土耳其國家電視臺采訪時說,安全部門已經拘留或逮捕超過1.3萬名涉嫌參與或支持未遂政變的人士。此外,超過5萬名來自議會、總理府、司法機構、警察局、教育部、國防部和高校機構的人士遭停職審查。也就是說,此次肅清運動直接波及的人員近7萬人。

僅就教育部門而言,就有超過1.5萬名國家工作人員被停職,另有2.1萬名私立教育機構教師的職業許可證被吊銷;土耳其高等教育委員會還要求全國公立和私立大學的1500多名系主任辭職。

這種波及甚廣的“大清除”給土耳其人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怎麽樣的影響?

面對這個問題,圖魯回答稱,為了盡快清除居倫運動的相關人員,政府專門啟動了為期3個月的緊急狀態。除了逮捕和開除政府認為涉嫌的人員外,“針對政府部門和教育人士,目前土耳其政府也做出了不允許他們出境的規定”。對於那些在境外的有關人員,政府也以官方通告等方式要求他們自覺回國配合調查。

但是,用圖魯的話來說,啟動緊急狀態的“目的就是來清理居倫組織,對其他人沒有任何影響”。

雖然官方的說法是“不會對其他與居倫運動無關的人員造成影響”,但圖魯也承認,“連土耳其總統身邊的護衛都安插了居倫組織的人”,而且不少涉嫌的人都處於政府要位,具有一定的執行能力,所以情況的確很緊張。

如果被調查者是無辜的,將為其安排再就業

然而,波及如此之廣,如何做到對其他人沒有影響?

比如,埃爾多安23日就簽署總統令,要求關閉15所大學、1043所私立學校、1229家協會與基金會以及35家醫療機構。這些學校的學生如何繼續學業,這些機構的人員又如何應對失業?

之所以會關閉這麽多教育學術機構,按照埃爾多安的說法,這些教育學術機構都與居倫有關。圖魯在當天的說明會上表示,那些在被關閉的學校就讀的學生將會被分配到其他的大學繼續學業,但目前“分配的制度還沒確定”。除了大學以外,還有被關閉的公司和機構的工作人員也不會失業,而是會分配到其他公司進行其他工作。

鑒於數萬名教師被停職或被吊銷執照而留下的空缺,土耳其教育部長伊斯梅特·耶爾馬茲說,為填補這些職位空缺,土耳其政府打算重新招聘兩萬多名教師。

另外,圖魯也表示:“被停職調查的人如果最終調查發現是無辜的,將為他們安排再就業。”

的確在政變前就已有了逮捕的名單

在所謂未遂的政變後,土耳其政府迅速逮捕和開除了如此多的人,是不是早就已經有了想要清除的名單?

圖魯回答稱,埃爾多安政府早在2013年底就開始調查居倫組織了,也的確已經根據初步的調查鎖定了與居倫組織相關人員的名單。此次大清除也是在當時鎖定的人員範圍內進行的。

此次政變被土耳其政府定性為恐怖襲擊事件。圖魯表示,“土耳其是民主的國家,總統是選舉出來的”,而在調查的過程中,官方也的確發現了足夠的證據來證明居倫具有恐怖組織的背景。當被問到能否舉出其他由居倫所發動的恐怖襲擊案件時,圖魯稱,“這次不就是嗎?這次事件造成了如此多人的死亡,以前的恐怖襲擊事件都沒有死亡這麽多人。”

土耳其領導人將按原計劃出席G20峰會

再過1個多月,將於中國杭州舉行的G20峰會就將如期召開。埃爾多安一行是否會按照原計劃來到中國出席G20峰會?

圖魯表示:“目前為止一切都是正常的,將按照原定計劃執行。”

最近一個月以來,土耳其不僅改善了與以色列和俄羅斯的關系,還向敘利亞當局發出想要恢複關系的暗示。正在逐漸改善和周邊地區關系的土耳其,會因為此次政變改變外交方向嗎?

圖魯表示,土耳其和周邊國家的關系會越來越好,因為政府對恐怖主義方面非常重視,“會繼續和周邊的國家一起合作來對抗恐怖組織”。也就是說,改善關系也將以合作反恐為切入點。

至於土耳其和美國的關系,圖魯回應稱:“目前美國和土耳其之間的關系並沒有惡化,會繼續努力讓美國引渡居倫,正在準備文件和材料並提供給美國,相信他們也會配合。”

土耳其早在1999年就成為了歐盟候選國,但卻遲遲不能如願成為歐盟的一員。2005年開啟的加入歐盟的談判在2006年12月遇挫,當時歐盟終止了其入盟談判過程中35個關鍵議題里的8個,並認為在入盟的35個條件中,土耳其達標的只有13項,還不夠格。

外界認為,此次政變導致的內政危機將會對土耳其加入歐盟帶來更多阻力。但圖魯表示:“目前土耳其加入歐盟的進程還在進行之中,目前沒有阻礙。”

土耳其景點全部正常開放,沒有調價

在伊斯坦布爾從事旅遊業20多年的中國商人此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伊斯坦布爾的景點目前全部免費開放,但卻沒有遊客。最近多次的爆炸案以及政變都對旅遊業造成了很大的打擊。

根據土耳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2015年第一季度至2016年4月底,土耳其旅遊收入已經累計下降了50.3%;根據土耳其旅遊部6月28日的數據,僅今年5月,到訪土耳其的遊客人數比去年同期249萬人下降了34.7%,創下22年以來的最大降幅。

對此,圖魯表示:“土耳其的旅遊業,因為之前也發生過幾次爆炸事件,很多遊客很擔心安全問題,的確出現了下滑。目前所有的景點都正常開放,門票價格也沒有變化,希望遊客能繼續來。目前土耳其南部和中部都是安全的,並沒有什麽事件發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021

外交部回應日美澳涉南海聲明:沒資格指手畫腳

外交部發言人陸慷27日就日本、美國、澳大利亞發表聯合聲明涉南海、東海問題事答記者問時說,中方敦促有關國家務必以正確態度看待和處理南海問題。

有記者問,7月25日,在老撾出席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的日美澳三國外長舉行戰略對話並發表聯合聲明,提及南海、東海問題並對南海有關爭議表示嚴重關切,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陸慷說,“我們註意到了有關報道。中方已多次表明,不接受、不承認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做出的非法、無效裁決。”

他表示,這一裁決超越《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授權,嚴重違背國際法和仲裁一般實踐,代表不了國際法。中方堅決反對任何以這一裁決為基礎的主張和行動。

陸慷說,一段時間以來,日美澳言必稱國際法,而實際上三國對國際法一直采取“合則用、不合則棄”的“雙重標準”,根本沒有任何資格對別國指手畫腳。

他說,事實上,中國和東盟國家早已制定《南海各方行為宣言》這一地區規則。就在這三個國家發表所謂聲明的同一天,中國和東盟十國外長發表了關於全面有效落實《宣言》的聯合聲明,再次重申由直接有關的主權國家通過談判協商和平解決有關爭議。

陸慷說,“日、美、澳均不是南海問題直接當事方,我們敦促有關國家務必以正確態度看待和處理南海問題,切實尊重地區國家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的努力,為亞太地區和平、穩定與繁榮做些正確的事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597

外交部:希望英國盡早作出決定 確保核電項目順利實施

8月1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北京就英方表示暫緩就欣克利角核電項目作出最終決策答記者問。她表示,希望英方盡早作出決定,確保有關項目順利實施。

有記者提問道:“英國政府近日表示,暫緩欣克利角核電項目作出最終決策,並推遲原定於7月29日在英舉行的中廣核、法電集團和英政府三方一攬子核電合作協議簽字儀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華春瑩表示,中方註意到英國政府臨時決定推遲欣克利角核電項目作出最終決策。我願強調,該項目是中英法三方本著互利互惠、合作共贏精神達成的,一直得到英方和法方的大力支持。希望英方盡早作出決定,確保有關項目順利實施。

據報道,英國政府近日表示,暫緩就欣克利角核電項目作出最終決策,並推遲原定於7月29日在英國舉行的中廣核、法電集團和英國政府三方一攬子核電合作協議簽字儀式。

(綜合自新華社、中國新聞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130

日防衛白皮書無端指責中方 外交部表示強烈不滿

問:8月2日,日本政府通過新版防衛白皮書,再次對中國國防政策和軍事活動提出指責。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日本新版防衛白皮書對中國正常的國防建設和軍事活動進行無端指責,對中國內部事務說三道四。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並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

我願強調,中國政府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意誌堅定不移。中方在釣魚島領海進行巡航執法是中方固有權利,日方無權說三道四。中方根據國際法、相關國內法規及自身國防需要開展正常的海空活動無可非議。中方已多次表明不接受、不承認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作出的非法、無效裁決,堅決反對任何以這一裁決為基礎的主張和行動。同時,中國願繼續與有關直接當事國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根據國際法,通過談判協商和平解決南海有關爭議,與東盟國家共同維護南海和平穩定。

近年來,日本不斷在地區安全問題上搬弄是非,企圖通過渲染周邊安全威脅,為自身軍事擴張松綁、擺脫戰後束縛制造借口,引起地區國家和國際社會廣泛關註。我們敦促日方切實汲取歷史教訓,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在軍事安全領域慎重行事,多做有助於增進與鄰國互信、維護本地區和平穩定的事,而不是相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4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