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特朗普一Tweet 軍火股遭殃

1 : GS(14)@2017-01-02 00:02:26

【明報專訊】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近日把他作為商人的討價還價本領,發揮在國防預算項目上,表明要為國庫省省錢。繼在推特批評波音的空軍一號總統專機造價太貴並威脅取消訂單,近日又批評美國國防部最大軍火供應商洛歇馬丁研製的F-35隱形戰機成本失控,聲言已找波音為F-18超級大黃蜂報價。他對供應商的褒貶,都令軍火商的股票價格波動。

明報記者 黃展翹

特朗普近期一再向軍火商開火,炮轟它們開支過高,浪費公帑。他在12月6日發推文批評波音為未來的美國總統打造的空軍一號成本失控,可能要取消訂單。波音股價在開市前一度跌逾1%。至12月12日,特朗普又在推特批評洛歇馬丁的F-35超支,令洛歇馬丁股價受壓。

商人本色 討價還價

他向波音和洛歇馬丁炮轟後,12月21日跟波音和洛歇馬丁的管理層會面。今次他似乎捧波音超級大黃蜂的場,並再批評F-35過於昂貴,暗示會繼續討價還價,試圖在兩大軍火供應商之間周旋,盡量爭取利益。

至12月23日,特朗普又在推特重申:「F-35成本驚人且不斷超支,我已要求波音為可與F-35相比的F-16超級大黃蜂報價!」

國防工業分析師Loren Thompson稱,特朗普似乎真的向洛歇馬丁施壓爭取削減開支,但F-35的成本並非洛歇馬丁單方面所能控制,當中涉及供應商成本及政府規定,而且F-35的性能遠比F-18強大,成本因此較高,如要省錢大可去買冷戰時代的飛機,一定比最新的飛機廉宜。

分析師嘲「可買冷戰時代戰機」

英國《獨立報》稱,F-35項目是洛歇馬丁重要的銷售引擎,項目收入相當於其去年461億美元收入的兩成。洛歇馬丁在特朗普於23日發推文後,股價開市前急跌2%,市值蒸發12億美元。波音股價近期已收復失地。

原本與特朗普針鋒相對的波音行政總裁Dennis Muilenburg與特朗普會面後承諾,將會把新一代空軍一號的造價控制在40億美元以內。新專機仍在研發階段,波音與白宮對最終價格仍尚未達成共識。美國國防部稱,40億美元是新專機項目預期30年內所需。

目前波音僅取得了1.7億美元的研究合約,金額相當於波音去年收入不足0.2%。倘被取消訂單,對波音財政並沒有重大影響。

目前兩架空軍一號專機屬波音747-200B系列,於1990年老布殊當政時交付,計劃服役年期是30年左右,2024年將要退役。這意味特朗普要成功連任才趕得及在第二任期屆滿前使用,就算不買新機對特朗普亦影響不大。不過由於波音自1943年起已向歷任美國總統提供總統專機,喪失訂單將影響投資者對波音的信心。

對冲基金跟蹤特朗普推文押注

部分對冲基金和其他高頻交易員已試圖根據特朗普的推文押注,沽出特朗普點名批評的公司股票,增持獲他表揚的公司。

BMO私人銀行投資總監Jack Ablin稱,交易員將特朗普點名批評後、股價大幅下跌的現象稱為「總統推文風險」(presidential tweet risk)。那些積極發展全球業務、享受其他國家相對較低稅率,或與政府關係密切的大公司最容易被特朗普點名批評。Ablin稱,不少交易員都在彭博社終端的窗口旁,再開一個窗口監察特朗普的推特。

出現「總統推文風險」現象

Wedbush股票投資公司的Stephen Massocca稱,從沒有哪個名人的推文有如此巨大的市場影響力。

[企業地球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440&issue=201701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852

【馮仁昭四圍超】J.Arie痛哭揮刀手遭殃

1 : GS(14)@2017-03-04 00:34:53

入行兩年、拍過幾套電影嘅女歌手雷深如(J.Arie),拍攝新歌《Fantasy》MV時開始對自己有要求。
J.Arie喺MV入面一時要跪地痛哭,一時又要喺草叢中用刀亂舞,由於佢想表現得更真實,拍完之後,真係發現雙臂俾樹枝整咗幾條血痕。佢話:「呢個MV係希望透過視覺畫面,帶出主角面對四角戀所產生內心掙扎嘅心魔。」撰文:馮仁昭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303/1994537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627

晚舟事件 加樓遭殃?

1 : GS(14)@2018-12-16 16:54:32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2507&issue=20181215
【明報專訊】孟晚舟事件,能否視作中美貿易戰下的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加拿大)?主要反映香港二手樓價的中原城巿領先指數CCL本周再急跌0.69%,雖較8月中高位累跌7%,但和一年前比較仍升近8%,相比之下,加拿大溫哥華的獨立洋房價卻按年跌了8.5%(圖1),為2009年尾以來錄得的最大跌幅,溫哥華的多層住宅樓價也同樣按年錄得跌幅(圖2),朋友湯文亮說孟晚舟被補,有可能令歐美的豪宅價格再急挫。

事實上,近年不少歐美豪宅由華人買起,孟晚舟事件反映,原來華人富豪在美國、加拿大和歐洲可以隨時出事,特朗普說若有利貿易談判和國家利益,可隨時介入事件,更予人聯想到一些華人將資金調往這些國家原意是為買個保險,卻原來可能隨時成為政治犧牲品,這樣他們還會繼續在西方國家大肆置業?

買「保險」隨時變犧牲品

湯文亮上述的分析對否要留待日後驗證,而說到湯文亮,股評人周顯就胡應湘家族日前提議以每股38.8元代價私有化合和實業(0054)作出分析,指出2016年由湯文亮作行政總裁的紀惠集團以逾4.2億元購入灣仔皇后大道東胡忠大廈高層全層,當時成交呎價約1.5萬元,創了該廈呎價新高,周顯認為湯文亮向來是精明的budget buyer,這些年來執了不少平貨,因而發了大財,他怎會用破天荒的高價買胡忠大廈呢?其中一定原因,相信是因為在2021年前後,合和中心二期即將落成,合和中心一期和胡忠大廈翻新,再加上皇后大道東153號和QRE,這個地區將會變成比太古廣場三期大上好幾倍的超級商務及娛樂中心。周顯估計,在胡忠大廈翻新之後,湯文亮的這筆投資可以賺到一倍以上的利潤。

合和私有化倘失敗 可低吸

說回合和的私有化出價,較之前的收巿價26.45元高出約47%,之後合和股價裂口急升,近日在約32至35元之間徘徊,反映巿場不太相信私人化會成功,據基金經理林少陽表示,截至今年9月底止,合和每股資產淨值約60元,當中約每股9.5元為淨現金,即私有化作價較資產淨值折讓約35%,扣除淨現金,折讓高達42%。

筆者有興趣的是,為何合和會突然建議私有化,其出現大幅度的資產折讓已存在多年,為何會選擇現時進行私有化?筆者覺得,合和現在提出私有化,主要是希望在合和中心二期落成和附近物業完成翻新前,在巿場仍未完全折現該區物業的升值潛力前出手,如此,如合和私有化不成,股價也會回落,可候低吸納,或在該區的物業巿場尋寶。

合和近年的股價表現失色,在提出私有化計劃後才急彈,而另一隻地產股信置(0083)之前幾年也跑輸其他地產股,到了近兩個月卻因為開售觀塘的凱滙才大有起色。信置周四首批凱滙售價每呎約1.7萬元,較之前啟德新盤低約三成,但如往後樓盤能以此水平售清,以當初地價只約5000元計,信置仍可賺得龐大利潤,該股近日升至接近年初高位,早前筆者在《明報》財經網的淘寶圖節目推介這隻股票,如讀者有買入,等同自製年尾花紅。

美加息降溫 仍防港追加

還有幾天聯儲局便再議息,由於早前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指利率已接近「中性」,所以如今次美國在年底再加息,往後再加息的機會也會大減,而2019年1月結算和2020年1月結算的聯邦基金利率期貨差距大幅收窄(圖3),也反映美國明年的加息速度和幅度預期急促降溫。不過,香港的1個銀行拆息卻連續14日上升,並升至10年新高,則就算美國加息降溫,香港也可能會隨時追落後加息。

助子女買樓 也要還首期

花旗銀行日公前新公布的置業意向調查顯示,過去10年有做樓宇按揭的受訪業主當中,四分之一要靠「父幹」或「祖父幹」資助來支付買樓的首期,若僅計算21至34歲的「千禧世代」,比例更是高達六成。另外,長輩資助買樓人士中,56%未曾償還過任何資金,有償還部分的亦只有21%。

筆者也有朋友資助子女置業,但在出資時已訂明要分10年將首期金額歸還給父母,原因是要令子女是知道儲錢置業不是輕鬆的,而借錢是有責任還的,而更重要的,雖然還首期會加重負擔,卻可避免日後樓宇升了值後,子女胡亂加按,加按會加重供樓款項,連同要還給父母的,子女便會慎重考慮,以免加按以後最終變成銀主盤,父母當初資助的首期也要打水漂。

另外,花旗半年前同類調查顯示,當時69%受訪者認為未來12個月樓價會上升,現在只18%覺得未來12個月樓價仍升,而半年前僅有9%受訪者認為未來12個月樓價會跌,現在則升至57%(圖4),可見樓巿信心這回事,可以話變就變。

[陸振球 樓市解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176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