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股市信仰貴在精 學太多門派反而受內傷 陳進郎導讀三本大師之作 精進技巧

2012-11-05  TWM
 
 

 

許多股民終其一生,都認為自己是在朝正確的方向孜孜不倦的學習,然而,陳進郎卻一語中的地認為,學太多門派的武功,反而會受到內傷,建議可閱讀同屬性的書籍,才能有效精進操作技巧。

撰文‧葉揚甲

早已建構出一套股市贏家心法的陳進郎,常常看到報章雜誌推薦對讀者最有幫助的股票書籍,竟然摻雜著不同陣線的書,讓他頗感訝異。「這些書都很好,只是可能五本適合投資家,餘下五本卻適合投機客;散戶若一味地照單全收,恐怕會讓大師們的觀念互相牴觸,讀者反而會更退步。」陳進郎憂心地表示。

因此,在努力鑽研之前,陳進郎認為讀者務必先摸索清楚自己的操作屬性,究竟是投資,還是投機;如此才不會在讀完如天才作手李佛摩、股神巴菲特的書後,卻不知該如何取捨。

而且如果多念了支持市場效率假說(市場效率假說認為,所有已知的消息都已反映在股票價格,因此股票分析是無效的)的經典《漫步華爾街》,恐怕會進一步認為投資或投機不值得深入研究,也不會有陳進郎這號人物。因為巴菲特就曾說過,「如果市場總是有效率的,我將會流落街頭,沿街乞討。」最推崇《股票作手回憶錄》「一般人的操作屬性其實都是比較投機的」,因此問到陳進郎最喜歡的書,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股票作手回憶錄》。可見曾被《時代》雜誌形容為「最活躍的美國股市投機客」的傑西.李佛摩,在他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就連債券天王葛洛斯都是他的信徒。」著有《一個投機者的告白》的德國證券界教父安德烈.科斯托蘭尼,雖然也是經典之作,但陳進郎就認為這本書的調性與自己不合,而且層次上也有所區別。

「如果說,李佛摩是詹姆斯(在NBA有籃球小皇帝之稱),科斯托蘭尼就是林書豪。」這不是身後留下多少遺產可以衡量,畢竟李佛摩的時空環境在距今一百年前,之後很多成功的交易者可能都直接或間接地受到這位前輩的無形指導。

這本金融交易界奉為聖經的《股票作手回憶錄》,內容闡述一位財經記者,藉由傑西.李佛摩自述的口吻,記錄下那段早在一世紀以前就已近乎神技,卻又真實存在的交易手法。

李佛摩有好幾次在手上擁有足以撼動市場的部位時,順利將所有部位賣在或者接近最高點、或者回補在最低點一%左右的價位。「這已經不是人做得到的,」陳進郎試著解釋這猶如上帝般的交易,「李佛摩本身進出的金額就能大到足以主導整個盤勢。」換句話說,市場轉折點或許是李佛摩做出來的,但陳進郎其實也不建議一般人去追逐最後的八分之一點,因為「最高價與最低價是世界上最昂貴的東西」。

陳進郎推薦的第二本書是《一生做對一次投資》,作者尼可拉斯.達華斯是一九五○年代極負盛名的舞蹈家,同時又是極其普通的小散戶。在股票的世界裡,達華斯就像生活在你我周遭的小散戶,曾聽小道消息慘賠,曾被市場情緒沖昏頭,唯一不同的是,在歷經一段不短的學習與摸索期後,達華斯藉由不斷修正錯誤,最後靠著自創的箱形理論(Box Theory),在短短十八個月內賺到二百萬美元。

《一生做對一次投資》適合上班族其實早在一九八九年,陳進郎剛退伍時就接觸到達華斯的著作,不過事後來看,陳進郎認為達華斯算是比較初階,適合不能隨時看盤的上班族;而李佛摩算是進階,建議每隔一段時間就可以溫故知新,每次的感受相信會有所不同。

陳進郎看《股票作手回憶錄》早已經超過十遍,而且每一次讀,都有不同的感受,或許這就是經典的雋永,「如果只能推薦一本,就看李佛摩的書吧。」有趣的是,李佛摩縱使擁有天才般的交易技巧,卻也有缺點,陳進郎用詼諧的語調說,「這個講出來有點褻瀆神聖。」李佛摩是位很成功和專業的股票作手,他也很喜歡釣魚,所以常在股市大賺一筆後,就會遠赴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棕櫚灘外海,在其私人遊艇上,享受著專屬於勝者的愜意時光。只是,李佛摩雖然身在千里之外,但一聽到股市震盪突然變得劇烈的消息,就趕緊回到能夠與股市用電報聯繫的地方,「這樣好像不是很專心。」陳進郎半開玩笑地說。

《黑天鵝效應》訓練邏輯思考除了從李佛摩身上學習交易技巧外,如果想要訓練邏輯,陳進郎認為讀者可以讀《黑天鵝效應》。只是當周圍的人抱怨《黑天鵝效應》的理解門檻稍嫌高了些,陳進郎表示認同。「這本書也是朋友推薦才去書店翻的,沒想到才看幾頁就很喜歡。」陳進郎認為,要讀透《黑天鵝效應》確實有其困難度,尤其這本書內容的鋪排極為嚴謹,邏輯相當細膩,讀者若想訓練思考能力,可嘗試看看這本好書。「裡面有一篇叫作韃靼的沙漠,相當精采,而且又是大家比較容易了解的部分。」在這篇故事中,吉歐凡尼.卓果是位被派赴沙漠邊境保衛國家的初級軍官,主要任務為:確保領土不受凶猛的韃靼人侵襲。這項艱鉅的任務無疑是份苦差事,不過卓果可在四個月後選擇調回城市單位,回到原來他心中所嚮往的花花世界。

然而,在最後關頭卓果望了一下沙漠遠方,決定延長任期。因為,在碉堡裡等待與韃靼人大戰一場,然後一舉立下大功的想法,無形中早已盤據在他的腦海。這不切實際的美好幻想,漸漸成為卓果存在的唯一理由。整個碉堡裡,更只剩期待的氣氛在彌漫著,甚至其他同袍全都把時間花在遠眺遠方地平線,等待韃靼來襲的大事件。

卓果一再拖延回到城市裡展開新生活的時間,若無意外,他將一生戍守在碉堡內。於是,三十五年的光陰,就在等待一個希望中隨風而逝。後來韃靼真的來襲,卓果卻早已死在路旁的小旅館裡,錯過了窮其一生等待的立功機會。

「股市何嘗不是如此,」陳進郎嘆道,一直在等,滿懷希望地等,等到機會真的出現在眼前,卻因為資金耗盡或其他原因眼睜睜看著機會流逝。「很多人進場前,總是希望還能夠再肯定一點點。」沉醉在希望裡,卻永遠在等候,總是要更明確答案的散戶,終將落入《黑天鵝效應》中所提到的韃靼的沙漠。「人生,不能一直在等。」

《股票作手回憶錄》

記錄1900年代初期,最偉大的股票和商品期貨投機客傑西.李佛摩的生平事蹟。歷經百餘載的交易技巧仍屹立不搖,是股市參與者奉為投資聖經的傳奇之作。

作者︰Edwin Lefevre

出版社:寰宇

推薦原因:精進交易技巧的必讀上乘之作。

《一生做對一次投資》:散戶也能賺大錢一位散戶如何不再靠運氣買賣股票的真實呈現。作者憑自行摸索出的「箱形理論」,在18個月內賺進200萬美元。他的不凡經歷與獨創性的理論,被奉為華爾街的投資傳奇。

作者︰尼可拉斯‧達華斯

出版社:經濟新潮社

推薦原因:適合剛接觸股票新手的入門書籍。

《黑天鵝效應》

人們總是認為自己知道的比實際上知道的還多,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大事件依然重複在你我的驚嘆聲中出現。作者試圖提出簡單的技巧,協助讀者面對黑天鵝事件,並從中獲益。

作者︰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

出版社:大塊文化

推薦原因:雖然閱讀門檻高,卻不失為訓練邏輯的好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654

三本存摺滾出600萬翻身日記 吐司女孩 窮不怕

2013-08-05  TWM
 
 

 

她,大學剛畢業就為父背債160萬元,在老師資助5000元跑路費後,轉身崩潰痛哭。

最窮困時身上只有15元,僅靠白吐司度日。

如今,36歲的她,存出600萬元財富。

窮過,是她不斷向前的最大推力。

撰文‧施禔盈 攝影‧聶世傑「我永遠都忘不了那一天老師塞給我五千元,而我轉身淚崩的畫面。」現年三十六歲、任職保險公司的張嘉珉,儘管年薪已達兩百萬元,當回憶起那段「跑路」的往事,內心依然翻騰不已。

很難想像,眼前這位高●、滿臉笑容的大女孩,曾經歷有如戲劇般的過往,最窮的時候,身上只剩下十五元;而這段往事,要從十二年前的那個夜晚說起。

從衣食無虞到軋三點半 生活變調父親生意失敗,準備「跑路」的前一晚,張嘉珉去找向來疼愛她的高中老師告別。「我告訴他,老師,很抱歉,別的學生回來找你,都是小有成就,與你分享喜悅,但我剛好相反,我要離開台北了,來跟你說再見。」張嘉珉回憶當天晚上的情景,老師開車載著她去搭捷運,「我走進車站內,老師的車都沒熄火,就跑過來追我,然後往我手中塞了五千元,我一直不願拿,但老師說,以後有錢再還就好。與老師揮手說再見,見老師的車子駛離車站後,我一轉身整個人蹲在地上狂哭。」大學才剛畢業半年,原本應該談一場戀愛、輕狂一下的青春年華,對張嘉珉來說卻太奢華,家裡生意失敗,讓她得面臨「意外的人生」,而在這條道路上,她如背負千斤重的擔子般踽踽難行。「老爸為了圓開熟食便利店的夢,連連賣了手上兩間房子,最後就連自住的房子都保不住,還是填補不了快速展七家店的財務大漏洞。到後來,爸媽的財務狀況已經不允許開票,從而把腦筋動到我身上,用我的名字開票,結果我一畢業就負債百萬元。」張嘉珉的父親原本經營茶鵝的小生意,雖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打烊,很辛苦,但一家五口的經濟無虞。「以前,我們孩子需要用錢的時候,爸爸都會從口袋裡掏出數萬元,然後再抽出其中幾張交給我們。」那段衣食無虞的安穩小康生活,至今讓張嘉珉懷念不已。

但這一切,瞬間就變調了。「我記得,全家跑路的前一年,我天天都得幫忙跑三點半,每次都是早上爸爸不斷打電話借錢,好不容易借到後,我再騎摩托車去取錢,然後趕去銀行軋票。」張嘉珉再次陷入痛苦的回憶,「也許因為太緊張了吧,我經常是邊騎車邊飆汗,也邊飆淚。」錢終有軋不過的一天,張嘉珉帶著妹妹「跑路」到台中,爸媽則去高雄避風頭,而弟弟剛好在當兵,一家人分隔多處,「那種心酸難以言喻。」不過,張嘉珉的心裡雖酸,卻有鬆了一口氣的感覺,「打包整理,把家當搬上朋友的小發財車上,自己拋繩子綁家具的一剎那,我反而整個人有重生的淡淡喜悅。」張嘉珉體會到「放手」的哲理,「真的不需要握住已經不行的東西。」父親用她名字開的約一百萬元支票,她無計可施,只好硬著頭皮向阿姨商借,「阿姨是我這一生最重要的貴人,是她讓我不至於年紀輕輕就信用不良。」張嘉珉承諾阿姨,等她找到工作,一定不中斷還錢,事實上,這個承諾深深烙印在她心中,一刻不敢鬆懈。

喝一杯星巴咖啡克得吃兩天白吐司躲債躲了半年後,張嘉珉終於找到工作。告別跑三點半、飽受人間冷暖的日子,她對能擁有一份工作格外珍惜;所以,一進入職場,她幾乎天天最早上班、最晚下班,朝八點半、晚八點半,一天必做足十二個小時。「當時,我有多害怕失去這份工作!」說這句話時,張嘉珉的眼神中夾雜著些許無奈,但透露更多堅毅的訊息。

這份在網路公司企畫的工作,薪水每月二萬八千元。開始上班後,張嘉珉遵守承諾,每個月還阿姨一萬元,剩下的金額就做最妥當的安排。「家用六千元、交通費兩千元、餐費三千元,還有租金要幫忙付。」因為限定自己的餐費要控制在三千元,相當於一天只能花費一百元,所以,如果她不得不與朋友約在星巴克,喝杯超過百元的飲料時,她就會在前一天先買一條白吐司擺著,然後接連兩天吃白吐司過日子。

每日一百元的預算,難道都不會花過頭嗎?「不可能!」張嘉珉斬釘截鐵地說,「我沒有能力花超過一百元,這是生活的現實壓力,根本沒有轉圜的餘地。」「我記得最窮時,身上只剩下十五元,那一晚超級想吃小番茄,經過夜市,見到水果攤上有賣包好的小番茄,我靠過去問:多少錢?老闆娘回:三十元。我喔了一聲,便轉頭離去,沒想到老闆娘居然在背後講些酸溜溜的話:『吃米不知米價,三十元已經很便宜了。』」這一碎念,張嘉珉的眼淚又不聽使喚地掉了下來,「我不是嫌貴啊!是因為我身上只有十五元。」「所以,我怎麼可能讓自己一天花超過一百元呢?」有好長一段日子,張嘉珉早上吃兩片吐司,中午吃碗不加蛋的陽春麵,晚上回家再吃泡麵或吐司,花費少的時候,也許一天五十元就能打發了。「我那時候最喜歡到朋友家吃飯,大魚大肉,剛好可以趁機補補身體。」一路走來,朋友不著痕跡地幫助,張嘉珉也銘感於心。

「再怎麼窮,都一定要儲蓄」嚴格說來,二萬八千元,要還債、要給家用,還要負擔自己的生活費,「青吃攏不夠」(光吃都不夠),但是張嘉珉就是有辦法再擠出一點點來「曝乾」。「一領到薪水,我一定把該還的錢先轉出去,然後再轉一五○○元到郵局帳戶做零存整付,其餘的錢才是家用與自己的生活費。」「向別人伸手借錢的日子太痛苦了,跑銀行軋三點半更讓人好想死。」這就是張嘉珉想忘都不能忘的生活動力。至今,她依舊清晰記得每次父親借錢而她去取錢時,對方那種不耐的表情與不屑的語調。「我窮怕了,這輩子嘗過最痛苦的事情就是去求別人,所以我絕對不想再去借新錢,但怎麼樣才能不借新錢呢?手上一定要留有一筆周轉金。」所以她告訴自己:「再怎麼窮,都一定要儲蓄!因為唯有儲蓄,才不用再向人開口借錢。」而她為了說服自己再窮也要存錢,她是這樣催眠自己的,「我的薪水不是二萬八千元,而是二萬六五○○元。」剛開始要這樣「狠心」存錢,張嘉珉也經過一番掙扎。「還記得那時候到郵局做零存整付時,我猶豫不決,因為實在擔心錢不夠用,萬一提前解約,會損失大半的利息錢。結果妹妹在一旁推了我一把說:『誰會殺死自己的小孩呢?趕快簽吧!』」「雖然對旁人而言,是毫不起眼的一五○○元,但我真的把這帳戶的錢當成是自己的小孩,想要好好呵護它長大。」這樣的信念下,張嘉珉簽了存單,「五年總共存了十萬元,這是我的第一個十萬元。」她開心地回憶說。

只是,自己心愛的「小孩」,成長依然經常遭到意外的打擊,「父親想要東山再起,所以時不時都會向我調錢,好不容易省吃儉用,郵局的戶頭有個一、兩萬元,爸爸一通電話來,我就要深吸一口氣,然後拿起郵局提款卡,轉帳給他。」三本存摺「各司其職」 省下每一分錢演變到後來,她根本不敢讓父親知道她郵局有存款,而為了不讓父親知道自己的儲蓄計畫,她與妹妹相約把零存整付的這個帳戶取名為「小美」,「有時候我們姊妹倆會聊起這個帳戶,妹妹會說:現在小美兩歲嘍!然後我們兩個就會開心地大喊:耶!小美長大了。」存款「小孩」不僅成長緩慢,有時甚至還「倒退」了好幾步。一天,在父親的另外一個債主找上門之後,張嘉珉除了阿姨的一百萬元借款要償還外,又多了一筆六十萬元的債務。「我當時壓力大到滿臉痘痘,很想躲進婚姻,不過,男友的家人對我們家的經濟狀況頗有微詞。」就這樣,張嘉珉衰到不行的人生,又再加上了一個分手的打擊。「當時的嘉珉,都是用更努力工作來淡化傷心的情緒。」張媽媽不捨地說,這樣的生活有幾個孩子受得了?但張嘉珉就是有辦法撐起所有的事情。

不過,關關難過關關過,二十六歲那一年,她從企畫職轉調至業務,年薪因此從四十萬元成長至七十萬元。「我沒有特別的想法,但當我一聽到業務的薪水高出這麼多時,我的眼睛頓時『登』的一亮,沒什麼好說,當然要去挑戰。」過去,對張嘉珉來說,「業務」是個求人的角色,她興趣缺缺,但金錢最大,「沒興趣,也要去試,並且要想辦法做到好。」一股動力,撐住張嘉珉往上再往上攀爬。

調至業務後,她每個月還債的金額增加到一萬五千元,並且因為有多餘的資金,她開始思考投資的可能性,並規畫了第一張投資型保單。「我沒買任何保障型的商品,因此投資型保單最適合,每個月固定扣款三千元,保障可達五百萬元。萬一我走了,五百萬元可以照顧我的家人,合理;如果我沒有走,也是累積金錢的一種方式。」為了不挑戰人性,張嘉珉用不同的存摺來安排每月進來的薪水,除了固定要償還的債務先轉出去外,她另有三個帳戶:一個是薪資帳戶,用來支應日常生活開銷;一個是郵局戶頭,一領到薪水就先把要存的錢轉進去;第三個則是基金定時定額扣款的帳戶,也是一領薪水先把錢撥補進去。

「我的每一分錢都有一定的功能,到現在還是一樣,所以只要我想要買額外的東西,必定想辦法創造額外的收入。」張嘉珉說,前一陣子她想要買一輛四萬元的自行車,這筆錢不能從任何一本帳戶的錢移轉出來,而是努力衝業績,達標了,用多出的業績獎金去買這輛公路車。

擬定原則再變成習慣 就能發揮驚人力量從強烈的動機中擬定原則,讓原則一而再地變成習慣,習慣就能發揮驚人的力量。過去,張嘉珉為了把每一分錢運用到極致,每每領到薪水就會做最精準的安排,習慣養成了,即使現在收入三級跳,年薪高達兩百萬元,她還是「精準」規畫。

「我有記帳的習慣,每月一定要支出的錢會先寫下來。例如,目前我的儲蓄計畫以還本分紅終身保險代替,因此每月要存一萬四千元到郵局帳戶、投資型保單月扣六千元、銀行基金扣款五千元。」「同時,我規定自己每月只能花兩萬元,也給自己一定金額、五千到一萬元的公關交際費。」特別的是,就算是對於吃飯錢這樣的日常花用,張嘉珉也一定帳目分明,「像是與朋友聚餐,這是公關費,或者與客戶吃飯,這是工作的一部分,所以也列入公關費。」清楚劃分的好處是,交際公關費一旦到頂,就減少應酬;哪天多買了一件衣服,接下來就要控制支出,不能超過預設的兩萬元,「不過,她到現在還是常撿別人穿過的二手衣來穿。」張媽媽這樣補充。

只是收入三級跳後,要怎麼「控制」消費欲望呢?事實上,張嘉珉不諱言,當收入大增後,她的「補償」心態明顯跑出來干擾,所以有一段時間她狂買過去買不起的衣服,「但這種很想買東西的年紀過去了,我現在由衷覺得漂亮的衣服不能代表什麼。」她指著身上穿著的一套衣服,「這都是那段時間買的。」張嘉珉有感而發地表示,誰不想要過舒適的生活?但經歷過那一段「澈骨寒」的日子後,她知道生活真的有起伏,未雨綢繆一定要。「我雖然養成理財的習慣,但對自己還是很嚴苛,所有儲蓄的行為都採用『強制執行』的作法。」舉例來說,現在一拿到薪水,她還是依然往三個不同目標的存摺放,其中留作日常生活開銷的薪資帳戶,她會故意只放兩萬元,每周只領五千元出來,多餘的錢,就是移到定時定額扣款買基金的戶頭。

正因為對金錢的態度絕對「紀律」,所以張嘉珉背負的一六○萬元債務,三十二歲時全部還完。無債一身輕後,她積極學投資,之後用儲蓄加上買基金,持續滾錢,三年前家人一起買房子時,她二話不說,掏出一百萬元當作部分頭期款,「十多年來一家人從沒一起吃過團圓飯,但因為這房子,我們一家人終於團聚了。」張嘉珉的語氣裡滿是歡欣,張媽媽更是在一旁說,好珍惜、好珍惜現在的生活,「嘉珉是老大,她實在付出太多,一路走來,不只幫助這個家,更把弟弟妹妹照顧得很好,是個超稱職的姊姊。」「有能力幫助別人,是無比的幸福」一直到現在三十六歲,不含她所拿出的百萬元頭期款,個人資產已超過三百萬元。算一算,工作十二年下來,她總共拚出了約六百萬元的存款。「沒想到我居然也拚出這麼多錢來!」從沒細算過自己究竟攢下多少錢的張嘉珉,也驚訝自己的能耐,「窮吧!因為窮過,所以我有極大的動力。」她的單位主管鄭美懿則是心疼地說,「這個孩子真的很努力,剛開始跑業務時,晚上十一、二點辦公室裡絕對聽得到她的聲音。像這樣奮力上游的孩子,整個單位上百人,數得出來不超過五個。」如今,十五元小番茄的故事、三點半跑銀行的畫面、邊騎車邊飆淚的場景,卻像是成功的推力般,是正面的「磨練」。至於老師塞給她的五千元呢?張嘉珉當然沒有忘記要償還,只是老師告訴她,他不差這五千元,他要她記得這五千元的意義,以後再把這五千元交給需要幫助的人。

現在張嘉珉積極做社會服務,實質上,她已經付出了無數個「五千元」。那段躲債、還債的日子很苦、很酸,但張嘉珉仰頭笑說:「彩虹,總在大雨之後出現!」「現在有能力幫助別人,是一種無比的幸福。」

定時定額 預約財富

張嘉珉的存錢過程,算是一步一腳印,剛開始以郵局的零存整付為主,之後開始接觸投資型保單,並且也定時定額買基金。她透露,第一次買基金並沒有做功課,直覺買基金一定賺,所以與妹妹兩人共準備了10萬元單筆進場,結果腰斬出場。

張嘉珉的初體驗雖以「殘念」作收,但她並沒有放棄滾錢計畫,反而再接再厲,希望打造自己的致富腦袋。後來她去上了「基金定時定額教母」蕭碧燕的課,這才對基金是什麼開始有認知,並且遵照蕭碧燕一貫倡導的原則:「以定時定額買基金,挑對市場停利不停損。」從2003年以投資型保單扣款買基金,乃至5年前銀行定時定額買基金,年報酬率都有5%~10%的成績。

張嘉珉單筆的賠錢經驗,讓她從此對單筆投資敬謝不敏,只有在定時定額見到負15%的報酬率時,才會進場加碼。「一定要負15%才能加碼,負5%或負10%都不是好時點,會逐步套牢。」張嘉珉分享她的投資經驗。

張嘉珉12年

拚出600萬元的因子

1. 強烈的動機:因為窮怕了,所以再辛苦、再怎麼拮据,也一定要擠錢出來儲蓄。

2. 職場打拚:工作先求有再求好,為了保住飯碗,最早到公司、最晚離開公司。見到好機會必定挑戰,不膽怯,讓薪水步步高升。

3. 經營人脈:好朋友是貴人,爬百岳、泳渡日月潭,一則在實現冒險的夢想,一則也是為了擴展新的人脈網絡。

4. 不挑戰人性:所有的儲蓄或投資金額,一定自薪水入帳的當天即轉至相關扣款帳戶。

5. 聰明管理:用三本存摺管帳,一本專門支出日常生活開銷、一本為零存整付的專門帳戶(累積一年後扣保費)、一本則為定時定額扣款帳戶。

6. 加強投資知識:存錢靠態度、靠習慣,滾錢靠知識,為了讓財富加快累積,6年前開始學投資。

逆境求生

階段1負債的青春歲月●大學一畢業負債160萬元

年齡24

職場打拚年薪40萬元

清償債務計畫每月1萬元

存錢計畫

郵局零存整付(5年)月存1,500元階段2面對債務的積極人生

年齡26

職場打拚年薪70萬元

清償債務計畫每月1.5萬元

存錢計畫

郵局零存整付(5年)月存1,500元投資型保單月扣3,000元年齡27、28●存到第一個10萬元職場打拚年薪80~90萬元清償債務計畫每月1.5萬元

存錢計畫

郵局零存整付(5年)月存1,500元投資型保單月扣6,000元階段3職場、理財的衝刺年歲

年齡30、31

職場打拚年薪160萬元清償債務計畫每月1.5萬元

存錢計畫

投資型保單月扣6,000元

年齡32●無債一身輕

職場打拚年薪200萬元清償債務計畫每月1.5萬元

存錢計畫

投資型保單月扣6,000元還本分紅終身保險(20年)月存1.4萬元 (年繳16萬8000元)銀行定時定額買基金月扣5,000元(還本分紅終身保險年領生存金6萬元,拆成12等分)階段4後來居上的幸福生活年齡33●第一個百萬元達陣年齡36●累積逾300萬元資產

存錢計畫

投資型保單月扣6,000元還本分紅終身保險(20年)月存1.4萬元 (年繳16萬8000元)銀行定時定額買基金月扣5,000元(還本分紅終身保險年領生存金6萬元,拆成12等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281

第三本財經著作《財商有價》 止凡

來源: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5/07/blog-post.html

出版社通知,止凡的第三本財經著作將會在今個星期陸續發到書局,大家可以留意一下,這篇文章還未發出來,已經有blog友在書局看見,證明這裡的確有不少經常流連書店的「書蟲」,哈哈。


本來目標應該在7月書展推出這本著作的,尤其不少書籍亦是趕書展出籠,所以出版印刷行業應該忙得很,想不到我這本著作能超標完成,在書展前兩星期就已經印好並發行面世,太好了。

早前收到imoney與亮光文化出版社邀請在書展時替他們的攤位站臺,可能在攤位站站,替讀者簽簽名,寒暄一下,打打氣之類,不過還未落實。始終,按過往我常到書展的經驗,類似我們這些新晉作家,在人來人往的書展站著,多只會受冷待,坐冷板凳,所以最好約一下知音作家(如巴黎兄)一起站站,可能更好,無人理都至少可以當是聚舊吧。

大約一年時間,至今寫了三本財經著作,算是慢慢找到了寫作定位及方向。工具書非我所應該寫的讀物,至於條理有序的教授理財書籍,市場亦多的是,專題講股講樓的亦大有供應,所以我所寫的,還是財務理財小品,寫寫身邊小故事大啟發。這類書籍不容易在坊間找到,可能未必有作家敢以這樣的普通故事編制成一本書,希望沿著這個路線可以補足市場空缺,讓讀者們多個選擇。

這本著作有較多討論股票投資理念的篇幅,主打是心法及態度,這是我認為在今天這個大起大落的股市應該傳播的信息。對於終日炒炒賣賣得個桔的散戶,又或者見股市早前大升就加入股市希望賺點錢,近期股市回落又被震走,以賺蝕、輸贏來對待股票投資的散戶,我不期望這樣的一本書就能改變到他們的取態。只不過,影響生命的機會常在,這本簡單的著作,能影響到一個人,啟發到一個人,令他從此能以正確態度對待投資,這已經有其存在的意義。可以的話,幫幫手share到更多朋友處,希望影響更多生命。

想回看之前的著作,可到這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search/label/%E6%AD%A2%E5%87%A1%E8%91%97%E4%BD%9C


新書簡介

書名:《財商有價》

作者:止凡
開度:150X 210mm             
價錢:$88                      
頁數:256頁
ISBN:978-988-8249-96-1

出版社:亮光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5年7月


內容簡介:

今天,坊間說得最多的是如何增加財富,卻忽略了當一個人面對財富增值或虧損時,個人的心態反應。建立自己穩固的財務力量前,原來影響結果最大的因素,不是大市,不是外圍,而是個人一些錯誤的心態及想法。

財商,財務智商,就是涉及財富投資的心態及操作能力。

作者眼見身邊有不少真實個案,當中的主人翁,不乏教育水平高之士,卻為何在面對投資課題時,卻變成一頭羊,跟著人群走,人雲亦雲呢?為何總有些人,無論大市上升或下跌,都是賠錢呢?原來都不是用錯方法,而是心態出了問題,錯誤心態帶來失敗的投資行動。

在今天的股市「大時代」,不少市民平生都沒多留意股票,但都被這「大時代」吸引進股市,對這些散戶來說,股票是不熟悉的東西、不熟悉的市場、不熟悉的遊戲,在這樣的前提之下,他們又想賺錢,這樣合理嗎?這就解釋了為何多數散戶都總是在股票市場上賠錢了。

作為止凡第一本直接談股票投資的著作,本書先談心法及態度,這是股票投資中最重要的事情,絕對比實戰操作還緊要。作者認為只要有好心法及態度,就算只玩弄恆指(例如盈富基金),也能有可觀的投資成果。作者期望讀者不要捉錯用神,心法及態度一定要走在前,尤其在「大時代」之中。


友好推介

巴黎(著名投資網誌人、暢銷書《大學沒有教的股票價值投資法》作者)
「我相信讀者在閱讀這本充滿日常生活例子的書後必然同意他已做到,同時也會驚訝,為什麼有價值投資想法的人是這樣做而不是那樣做,兩者的分別是如此天淵之別。」

鄭嘉瑋(RkwC)(「九十後投資記」博客、暢銷書《買起英國樓》作者)
「通過他的文字,讓我們看到一個坊間絕少提及的理財世界,令人眼界大開。透過止凡的分享,擺脫社會上一些坊間在理財上的迷思,大大幫助到財務上的安排。」


作者簡介:

著名財經blogger,其網誌「取之有道」瀏覽量超過100萬,主要分享財務知識及正面人生觀,成功結集不少價值投資及財務自由的追隨者,交流熱烈。並為iMoney專欄作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195

教育部:15省份已取消三本 上海率先合並本科一二批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近年積極推動各地開展高校招生錄取批次改革。截至2016年,已有河北、廣東、湖北等15個省份取消了本科三批,上海市率先將本科一批、二批合並,成為一個本科批次,取得積極成效。

2014年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創造條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錄取批次,教育部積極推動各地開展改革。有關地方高度重視,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確保改革措施平穩落地。

一是完善投檔模式,降低填報風險。廣東省進一步完善了平行誌願投檔方式,適當增加平行誌願院校誌願數,將第一誌願組5個院校誌願數增加到7個院校誌願數,第二誌願組3個院校誌願數增加到4個院校誌願數,努力提高誌願填報的有效性和針對性。河北省反複研究測算,科學劃定批次控制分數線,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考生填報誌願的風險。

二是提前預判風險,把工作做實做細。上海市早在高考誌願填報階段就向高中學校和社會廣泛宣傳了一二本批次合並的相關政策,並且在誌願填報提交環節,要求全市各招考機構和高中學校逐一檢查考生誌願,降低退檔風險。多次召開全國高水平大學研討會,充分做好溝通協調和政策解釋工作。

三是建立統一咨詢平臺,完善工作機制。上海市教育考試院開通10門電話統一接受對外咨詢,實現了咨詢服務常態化,咨詢過程管理實現電子化、可視化。河北省抽調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組建咨詢接待隊伍,通過多種方式解答本二本三合並的理由和劃線依據,提醒考生誌願填報註意事項,科學填報誌願。四是加強橫向聯動,協同化解矛盾。上海、河北、湖北、廣東等地均成立了高考招生穩定工作應對小組,建立省級層面多部門聯動機制,完善了應急響應、及時對接機制。

據了解,有關地方錄取批次改革平穩有序推進,高校和考生家長反映積極正面,未出現因改革導致考生誌願滿足率和高校投檔滿足率下降的情況。同時,改革的政策效應顯現,打破了院校間因批次而設置的壁壘,既保護考生興趣特長、堅定學科和專業方向,同時也促進高校更加重視學科建設和專業培養,以辦學特色吸引考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56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