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區塊鏈生死局:散戶蒙眼進場莊家高位派發 2天賺30億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8/0118/166967.shtml

區塊鏈生死局:散戶蒙眼進場莊家高位派發 2天賺30億
面包財經 面包財經

區塊鏈生死局:散戶蒙眼進場莊家高位派發 2天賺30億

你看到的是區塊鏈,人家看到的是接盤俠。

來源 | 面包財經(ID:mianbaocaijing)

西風東漸,在大洋此岸掀起陣陣狂潮。

2018年一開始,從大洋彼岸中概股開始熱炒的區塊鏈概念,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席卷大A股。

一時間,連坐著免費班車去超市掃貨的老大媽都邊打著毛線邊問:啥叫區塊鏈?

開年熱詞區塊鏈到底火成啥樣?

某虛擬貨幣交易網站的“首席戰略官”在參加一家券商緊急組織的機構投資者電話會議上感嘆:最近太忙了,推掉了好幾十個邀請,才能來跟各位機構投資者交流——主要是因為我跟某某研究員私交好。

按照大A股的風格,二級市場一定會來一波熱炒。先看看這個板塊的漲幅:

微信圖片_20180118120711

在區塊鏈概念股中,年初至今漲幅靠前的股票以中小盤股為主,市值多在百億之下,漲幅動輒超過40%,除去新股不談,足以秒殺其它板塊。

火熱歸火熱,但是面包財經發現,這兩天有些區塊鏈風口上的公司成交量驟增,正在顯示出“莊家精準出貨,韭菜高位接盤”的征兆。

比如,市值僅為60多億元的安妮股份(14.110,?-1.57,?-10.01%)(002235.SZ)。先來看看其近期的股價走勢:

微信圖片_20180118120719

從2018年初的10.26元/股飆漲至2018年1月16日的15.68元/股,漲幅為52.83%。

隨著股價飆漲,其成交量在本周驟然放大:2018年1月15日,成交量為107萬手,換手率高達32.1%,而在以往,換手率通常在5%以下。

光1月15日和16日這兩日的成交額總和就超過30億元,要知道其流通市值才不過50多億。

有人買就有人賣,不然就沒交易量。在區塊鏈概念感召之下,一大波散戶排隊進場,那到底誰在高位套現離場呢?

置身如此瘋狂的區塊鏈概念熱潮中,安妮股份的質地究竟如何?是真的能乘著區塊鏈東風飛上天,還是落得狂歡後的一地雞毛?

回歸常識,不妨來讀讀安妮股份的財報。之所以選擇漲幅不是最大,市值也不是最高的安妮股份,很大原因在於在之前市場炒作互聯網、彩票等炙手可熱的概念時,這家公司也都是座上賓。

造紙商安妮股份與區塊鏈的那點事:謀求轉型 切入數字版權業務?

安妮股份於2008年在中小板上市,彼時主營業務是商務信息用紙制造。

按理說,一家傳統造紙公司與區塊鏈還真的很難扯上關系。不過,安妮股份自從2011年開始就一直在謀求轉型,期間發展過互聯網廣告營銷、互聯網彩票等業務。而2018年年初的這場區塊鏈小旋風,則是由其2016年巨資並購的一家數字版權公司帶來的。

2016年,安妮股份並購暢元國訊,正式切入數字版權領域。2017年,公司上線“版權家”網站,提供版權認證服務,下圖截自“版權家”官網:

微信圖片_20180118120725

對區塊鏈的描述則出現在2017年半年報中:“在依托DCI體系的基礎上,公司持續研究智能AI技術及區塊鏈技術在版權領域的應用……”。此外基本沒有更詳細的介紹。

但是到了2018年初,區塊鏈概念大火之後,公司便與投資者有了密切的互動交流。1月11日至12日,短短兩天便公告了三份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無一例外地,投資者的關註重點都在區塊鏈上。

在2018年1月10日與投資者的電話互動中,安妮股份解釋了區塊鏈技術在版權保護中的運用。根據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安妮股份於2016年11月引入區塊鏈技術運用到版權保護中,是國內首家將區塊鏈技術運用到版權保護中的企業,版權區塊鏈系統獲得工信部電子標準院測評證書。

而就在幾個月前,也就是2017年8月24日的一份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中雖然也提到了版權業務,但彼時尚未談及區塊鏈。

不知道這算是誤打誤撞,深謀遠慮,還是跟風追擊呢?

小市值高估值:拿什麽支撐百倍市盈率?

先不說其具體的業務轉型情況,光看安妮股份上市這近10年來的業績,就會感到森森寒意。

微信圖片_20180118120731

剛上市的頭兩年,可以說是安妮股份業績較光彩的時期了。2008年和2009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462.24萬元和4226.73萬元。但隨後凈利潤情況直轉急下,2010年和2011年僅錄得254萬和417萬的歸母凈利潤,在2014年甚至產生9200多萬的巨額虧損。

2008年至2016年的累計歸母凈利潤(盈虧相抵)僅為3500多萬元。

而縱觀安妮股份歷史PE走勢,剔除虧損時期不算,大部分時間的PE值竟然都在100倍以上!一般來說,這種估值水平就需要多年保持50%甚至是100%以上的利潤增速才可維持。

但是,結合安妮股份歷年的業績情況來看,“成長性”這頂帽子真的不太容易戴到頭上。此次所謂的區塊鏈概念真的能夠支撐如此高的市盈率嗎?

證監會和財政部雙雙盯上 連續兩年出現會計差錯?

經營不善可以從多方面找到借口,但是,財報編制出錯,就不能怨天怨地怨對手了。

2010年2月,廈門證監局對安妮股份進行立案調查。2011年9月底,安妮股份收到證監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微信圖片_20180118120738

證監會認定安妮股份在2008年虛增利潤1609.13萬元,該筆利潤占2008年調整後利潤總額的38%。

事實上,在證監會正式下達處罰之前,安妮股份已經在2010年4月對2008年度會計差錯進行了更正。

除了2008年虛增利潤外,在2010年財政部對安妮股份開展的會計信息質量檢查中,發現其2009年的財報編制又出了幺蛾子。最終,安妮股份調減2009年歸母凈利潤240萬元,占2009年調整後歸母凈利潤5.7%。

上市後連續兩年財報出現問題,即便是對於以讀財報為主業的面包財經小夥伴們,也算是開眼界了。

巨額並購謀轉型 高商譽懸頂?

雖然說忘記歷史就等於背叛,但既然會計差錯更正已經是陳年往事了,姑且不去細究。

說回到安妮股份近年來的轉型之路。要從傳統造紙行業跨入互聯網行業,並購當然是一個常見的“捷徑”。下表為安妮股份主要轉型並購情況:

微信圖片_20180118120744

在歷次並購中,耗資最大的要數對暢元國訊的並購。暢元國訊主營業務是數字版權經營,包括版權技術業務、版權保護業務、版權交易業務和版權增值業務。

2016年,安妮股份以發行股份和現金支付方式收購暢元國訊100%股權,支付對價11.38億元,相較評估凈資產4799.58萬元,增值率為2271.54%。

如此高的增值率,自然會帶來高商譽。2016年在完成對暢元國訊的並購後,安妮股份的商譽賬面值增加了10.41億元,占2016年末的凈資產比重達43%。

再加上之前的種種並購,截至2017年9月底,安妮股份賬面商譽價值為11.04億元,占凈資產的比重超過45%。

當然,如果能夠帶來實打實的利潤增長,高商譽並不是不可以接受。但是,一旦新並購公司業績增幅出現下滑甚至是利潤大幅下降,那麽巨額的商譽減值將不可避免,而這將對利潤造成致命的影響。

暢元國訊目前尚處在業績承諾期,其2016年已實現業績承諾,而2017年前三個季度實現凈利潤只有6574.81萬元,不知道能否在2017年第四季度努力一把,實現2017年凈利潤不低於1億的承諾?

商譽減值地雷集中引爆 區塊鏈真的能成為護身符?

說到高商譽,就必然會想到商譽減值,這可是利潤大殺器。

實際上,在2016年安妮股份就集中對四項商譽進行了減值:

2016年共計提了2798.35萬元的商譽減值,其中有三項商譽均為100%計提,但合計金額占比不大。最大的一筆減值則是對2015年並購的微夢想進行的計提,高達2557.33萬元,占總計提金額的91%。而在2016年,安妮股份的歸母凈利潤也才不過1200萬元。

說一點細節。

微夢想的主營業務是通過運營自媒體賬號匯聚流量後,依托互聯網社交平臺作為營銷推廣信息發布平臺,為客戶提供以廣告形式為主的移動互聯網營銷推廣解決方案。不知道是不是可以簡單的理解為:運營公眾號,然後賣力拉廣告?突然間感覺,在公眾號上碼字似乎、仿佛、也許還真是一個前途無量的工作。

2015年,安妮股份以9639萬元並購了微夢想51%的股權,相當於對微夢想的整體估值為1.89億元,溢價近10倍,產生商譽8493.84萬元。後在2016年又並購了微夢想30%的股份,現金7040.81億元支付,按此估價微夢想1年後的整體估值約為2.35億元。

但是,在收購微夢想30%股權後,微夢想並沒有完成2016年的業績承諾:承諾凈利潤為2690萬元,而實際僅實現了凈利潤133.17萬元,完成率僅為4.95%。

而在2017年上半年,微夢想仍虧損60.68萬元。至於是否還會進一步減值,則要看微夢想接下來具體的業績情況。

上市10年,業績始終難有起色,不知在數字版權領域,安妮股份是否真的能有所成?

對於這兩天接盤的散戶們來說,當前最現實的問題是:區塊鏈概念熱炒過後,誰來接盤?

你看到的是區塊鏈,人家看到的是接盤俠。二級市場里買的每一手股票,背後都有一個賣家,為什麽人家會賣呢?

區塊鏈 安妮股份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339

區塊鏈生死局:散戶蒙眼進場莊家高位派發 2天賺30億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8/0118/166967.shtml

區塊鏈生死局:散戶蒙眼進場莊家高位派發 2天賺30億
面包財經 面包財經

區塊鏈生死局:散戶蒙眼進場莊家高位派發 2天賺30億

你看到的是區塊鏈,人家看到的是接盤俠。

來源 | 面包財經(ID:mianbaocaijing)

西風東漸,在大洋此岸掀起陣陣狂潮。

2018年一開始,從大洋彼岸中概股開始熱炒的區塊鏈概念,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席卷大A股。

一時間,連坐著免費班車去超市掃貨的老大媽都邊打著毛線邊問:啥叫區塊鏈?

開年熱詞區塊鏈到底火成啥樣?

某虛擬貨幣交易網站的“首席戰略官”在參加一家券商緊急組織的機構投資者電話會議上感嘆:最近太忙了,推掉了好幾十個邀請,才能來跟各位機構投資者交流——主要是因為我跟某某研究員私交好。

按照大A股的風格,二級市場一定會來一波熱炒。先看看這個板塊的漲幅:

微信圖片_20180118120711

在區塊鏈概念股中,年初至今漲幅靠前的股票以中小盤股為主,市值多在百億之下,漲幅動輒超過40%,除去新股不談,足以秒殺其它板塊。

火熱歸火熱,但是面包財經發現,這兩天有些區塊鏈風口上的公司成交量驟增,正在顯示出“莊家精準出貨,韭菜高位接盤”的征兆。

比如,市值僅為60多億元的安妮股份(14.110,?-1.57,?-10.01%)(002235.SZ)。先來看看其近期的股價走勢:

微信圖片_20180118120719

從2018年初的10.26元/股飆漲至2018年1月16日的15.68元/股,漲幅為52.83%。

隨著股價飆漲,其成交量在本周驟然放大:2018年1月15日,成交量為107萬手,換手率高達32.1%,而在以往,換手率通常在5%以下。

光1月15日和16日這兩日的成交額總和就超過30億元,要知道其流通市值才不過50多億。

有人買就有人賣,不然就沒交易量。在區塊鏈概念感召之下,一大波散戶排隊進場,那到底誰在高位套現離場呢?

置身如此瘋狂的區塊鏈概念熱潮中,安妮股份的質地究竟如何?是真的能乘著區塊鏈東風飛上天,還是落得狂歡後的一地雞毛?

回歸常識,不妨來讀讀安妮股份的財報。之所以選擇漲幅不是最大,市值也不是最高的安妮股份,很大原因在於在之前市場炒作互聯網、彩票等炙手可熱的概念時,這家公司也都是座上賓。

造紙商安妮股份與區塊鏈的那點事:謀求轉型 切入數字版權業務?

安妮股份於2008年在中小板上市,彼時主營業務是商務信息用紙制造。

按理說,一家傳統造紙公司與區塊鏈還真的很難扯上關系。不過,安妮股份自從2011年開始就一直在謀求轉型,期間發展過互聯網廣告營銷、互聯網彩票等業務。而2018年年初的這場區塊鏈小旋風,則是由其2016年巨資並購的一家數字版權公司帶來的。

2016年,安妮股份並購暢元國訊,正式切入數字版權領域。2017年,公司上線“版權家”網站,提供版權認證服務,下圖截自“版權家”官網:

微信圖片_20180118120725

對區塊鏈的描述則出現在2017年半年報中:“在依托DCI體系的基礎上,公司持續研究智能AI技術及區塊鏈技術在版權領域的應用……”。此外基本沒有更詳細的介紹。

但是到了2018年初,區塊鏈概念大火之後,公司便與投資者有了密切的互動交流。1月11日至12日,短短兩天便公告了三份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無一例外地,投資者的關註重點都在區塊鏈上。

在2018年1月10日與投資者的電話互動中,安妮股份解釋了區塊鏈技術在版權保護中的運用。根據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安妮股份於2016年11月引入區塊鏈技術運用到版權保護中,是國內首家將區塊鏈技術運用到版權保護中的企業,版權區塊鏈系統獲得工信部電子標準院測評證書。

而就在幾個月前,也就是2017年8月24日的一份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中雖然也提到了版權業務,但彼時尚未談及區塊鏈。

不知道這算是誤打誤撞,深謀遠慮,還是跟風追擊呢?

小市值高估值:拿什麽支撐百倍市盈率?

先不說其具體的業務轉型情況,光看安妮股份上市這近10年來的業績,就會感到森森寒意。

微信圖片_20180118120731

剛上市的頭兩年,可以說是安妮股份業績較光彩的時期了。2008年和2009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462.24萬元和4226.73萬元。但隨後凈利潤情況直轉急下,2010年和2011年僅錄得254萬和417萬的歸母凈利潤,在2014年甚至產生9200多萬的巨額虧損。

2008年至2016年的累計歸母凈利潤(盈虧相抵)僅為3500多萬元。

而縱觀安妮股份歷史PE走勢,剔除虧損時期不算,大部分時間的PE值竟然都在100倍以上!一般來說,這種估值水平就需要多年保持50%甚至是100%以上的利潤增速才可維持。

但是,結合安妮股份歷年的業績情況來看,“成長性”這頂帽子真的不太容易戴到頭上。此次所謂的區塊鏈概念真的能夠支撐如此高的市盈率嗎?

證監會和財政部雙雙盯上 連續兩年出現會計差錯?

經營不善可以從多方面找到借口,但是,財報編制出錯,就不能怨天怨地怨對手了。

2010年2月,廈門證監局對安妮股份進行立案調查。2011年9月底,安妮股份收到證監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微信圖片_20180118120738

證監會認定安妮股份在2008年虛增利潤1609.13萬元,該筆利潤占2008年調整後利潤總額的38%。

事實上,在證監會正式下達處罰之前,安妮股份已經在2010年4月對2008年度會計差錯進行了更正。

除了2008年虛增利潤外,在2010年財政部對安妮股份開展的會計信息質量檢查中,發現其2009年的財報編制又出了幺蛾子。最終,安妮股份調減2009年歸母凈利潤240萬元,占2009年調整後歸母凈利潤5.7%。

上市後連續兩年財報出現問題,即便是對於以讀財報為主業的面包財經小夥伴們,也算是開眼界了。

巨額並購謀轉型 高商譽懸頂?

雖然說忘記歷史就等於背叛,但既然會計差錯更正已經是陳年往事了,姑且不去細究。

說回到安妮股份近年來的轉型之路。要從傳統造紙行業跨入互聯網行業,並購當然是一個常見的“捷徑”。下表為安妮股份主要轉型並購情況:

微信圖片_20180118120744

在歷次並購中,耗資最大的要數對暢元國訊的並購。暢元國訊主營業務是數字版權經營,包括版權技術業務、版權保護業務、版權交易業務和版權增值業務。

2016年,安妮股份以發行股份和現金支付方式收購暢元國訊100%股權,支付對價11.38億元,相較評估凈資產4799.58萬元,增值率為2271.54%。

如此高的增值率,自然會帶來高商譽。2016年在完成對暢元國訊的並購後,安妮股份的商譽賬面值增加了10.41億元,占2016年末的凈資產比重達43%。

再加上之前的種種並購,截至2017年9月底,安妮股份賬面商譽價值為11.04億元,占凈資產的比重超過45%。

當然,如果能夠帶來實打實的利潤增長,高商譽並不是不可以接受。但是,一旦新並購公司業績增幅出現下滑甚至是利潤大幅下降,那麽巨額的商譽減值將不可避免,而這將對利潤造成致命的影響。

暢元國訊目前尚處在業績承諾期,其2016年已實現業績承諾,而2017年前三個季度實現凈利潤只有6574.81萬元,不知道能否在2017年第四季度努力一把,實現2017年凈利潤不低於1億的承諾?

商譽減值地雷集中引爆 區塊鏈真的能成為護身符?

說到高商譽,就必然會想到商譽減值,這可是利潤大殺器。

實際上,在2016年安妮股份就集中對四項商譽進行了減值:

2016年共計提了2798.35萬元的商譽減值,其中有三項商譽均為100%計提,但合計金額占比不大。最大的一筆減值則是對2015年並購的微夢想進行的計提,高達2557.33萬元,占總計提金額的91%。而在2016年,安妮股份的歸母凈利潤也才不過1200萬元。

說一點細節。

微夢想的主營業務是通過運營自媒體賬號匯聚流量後,依托互聯網社交平臺作為營銷推廣信息發布平臺,為客戶提供以廣告形式為主的移動互聯網營銷推廣解決方案。不知道是不是可以簡單的理解為:運營公眾號,然後賣力拉廣告?突然間感覺,在公眾號上碼字似乎、仿佛、也許還真是一個前途無量的工作。

2015年,安妮股份以9639萬元並購了微夢想51%的股權,相當於對微夢想的整體估值為1.89億元,溢價近10倍,產生商譽8493.84萬元。後在2016年又並購了微夢想30%的股份,現金7040.81億元支付,按此估價微夢想1年後的整體估值約為2.35億元。

但是,在收購微夢想30%股權後,微夢想並沒有完成2016年的業績承諾:承諾凈利潤為2690萬元,而實際僅實現了凈利潤133.17萬元,完成率僅為4.95%。

而在2017年上半年,微夢想仍虧損60.68萬元。至於是否還會進一步減值,則要看微夢想接下來具體的業績情況。

上市10年,業績始終難有起色,不知在數字版權領域,安妮股份是否真的能有所成?

對於這兩天接盤的散戶們來說,當前最現實的問題是:區塊鏈概念熱炒過後,誰來接盤?

你看到的是區塊鏈,人家看到的是接盤俠。二級市場里買的每一手股票,背後都有一個賣家,為什麽人家會賣呢?

區塊鏈 安妮股份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340

評球點基(一):進場玩轉指數基金

郭潞慶/文

再過3天,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便將拉開序幕,屆時,全世界球迷將享受到4年一次難得的“豪門盛宴”。

作為世界第一運動,足球的參與人群不分年齡、不分性別、不分膚色,很多足球明星從小便展示出對足球的熱愛。總設計師說,踢好足球,“要從娃娃抓起”。

足球是一項零門檻的運動。一個足球,一塊場地,就能打一場比賽。同時足球的規則非常簡單,寥寥數語,便能將足球這項運動規則講個大概。

在投資的世界,也有一種投資品種像同足球一樣零門檻入門、規則簡單易懂、適合全民參與,這個投資理財方式便是指數基金。

指數型基金是指,以特定指數比如滬深300指數、創業板指數、上證50指數、中證500指數等為標的指數,並以該指數的成份股為投資對象,通過購買該指數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構建投資組合,以追蹤標的指數表現的基金產品。

通常而言,指數基金以減小跟蹤誤差為目的,使投資組合的變動趨勢與標的指數相一致,以取得與標的指數大致相同的收益率。

股神巴菲特從來不向別人推薦股票,但卻屢次在公開場合建議普通投資者投資指數基金。“對於絕大多數沒有時間研究上市公司基本面的中小投資者來說,成本低廉的指數基金是他們投資股市的最佳選擇,甚至能夠戰勝大部分專業投資者。”巴菲特說。

這是因為指數基金並不頻繁買賣股票,換手率很低,因此交易成本要低於主動投資。此外,指數基金的優勢還有很多,比如完全複制跟蹤的標的指數,投資風格統一、投資標的純粹透明等等。

推薦指數基金,還有特別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很多專業投資者都是通過投資指數基金,來作為自己資產配置的底層資產。比如,想要投資權益類資產,可以購買股票型指數基金;想投資固收類,可以通過投資債券類指數基金實現;想投資於黃金商品,可以買入黃金ETF;想要投資於境外市場,可以QDII指數基金等。

也就是說,通過投資指數基金,基本就能實現多元化資產配置的目的。效率很高,操作簡單,對專業知識的要求也很低,是資產配置中最理想的低門檻配置工具。而且實踐證明,積極有效的資產配置是提高回報的關鍵因素。

專業如基金經理,FOF基金的底層資產中,指數基金的配置不可或缺。因為被動指數型基金往往具有較高的透明性和紀律性,能夠更好地反映FOF管理人的投資意誌,且組合經理更容易從風險控制的角度對組合風險的暴露進行監控和調整,較為適合作為配置型工具。這與資產配置亦是同理。

現在我國的指數基金種類非常多。除了上述的寬基指數基金,還有行業指數基金、風格指數基金、策略指數基金、主題指數基金、債券指數基金等等,可選擇的範圍非常廣,另外還可以選擇ETF。

作為指數基金中的一種,ETF(交易所交易基金)近年在全球範圍內實現了飛速發展。ETF兼具股票和基金的優勢和特色,是高效的指數化投資工具,具有多元化投資、流動性高、節省費用及其他成本、透明度高並且交易便捷等多重優勢。

自從1993年首只真正意義上的ETF在美國上市,規模不斷增長,目前全球的ETF規模達到了4.8萬億美元。

ETF一般采取完全被動的指數化投資策略,跟蹤、擬合某一具有代表性的標的指數,因此管理費用非常低(0.5%),操作透明度很高。通過投資於ETF,可以以較低的成本投資於一籃子標的指數中的成分股票,以實現充分分散投資,有效降低股票投資的非系統性風險。

很多基金公司便為投資者提供了非常便捷的購買渠道,比如天弘基金早在2015年開始就前瞻布局了天弘指數基金系列,目前囊括了多只指數基金,涵蓋市場上主流的寬基指數、行業和主題指數,基本覆蓋主板、中小板、周期性及非周期行業、價值及成長風格,能滿足投資者多樣化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投資者在選擇指數基金投資時,首先要明確投資目標、期限和風險承受能力,其次選擇指數基金要看基金公司的管理能力,最後是關註指數基金背後的指數,包括指數的基本類型、定位、指數編制的加權方式以及關註指數的波動性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741

只許用獨家手帶 G.E.M.開騷禁帶螢光品進場

1 : GS(14)@2015-01-16 08:25:11





■G.E.M.昨晚個唱甫出場,即大賣口乖表示終於可以說回廣東話。


鄧紫棋(G.E.M.)昨晚在紅磡體育館舉行一連五場「X.X.X. Live世界巡迴演唱會」香港站首場,早在演唱會開始前她在Instagram預示了一支新咪及設在後台只供購買了1,880元VIP套票觀眾參觀的展覽廳,廳內放有G.E.M.的蠟像和獎座等。



■絕對是零分重作之選的告示牌,充滿語病及反智。

■為求賺到盡場外除螢光手帶(箭嘴示),還有T恤(右圖)等紀念品出售。




紀念品少人吼

在場外的官方攤檔有名為Space Band的螢光手帶出售,取價280元,場內898元或以上的貴價座位每人送一條,但大會有專人手持告示牌表示「除了官方手帶Space Band以外,場內嚴禁攜帶螢光燈入場」,有人質疑告示有語病,先是「場內」兩個字,是否代表在場外攜帶入場就不受限制,而無情白事又為何要帶螢光燈入場,至於螢光筆又是否在限制之列,就有待考究。假如套用高登仔用語,該告示絕對是「零分重作」。其他紀念品有印上疑似露點海報印圖的T恤、雨傘及電話殼等,但購買的人不多。現場還見梁詠琪、徐小鳳及張敬軒等送上花籃,預祝G.E.M.演出成功。昨晚的演唱會完場後沒有如其他歌手般安排後台訪問,其實自參加完內地節目《我是歌手2》G.E.M.爆紅後,她已被指態度越來越囂張,更有指要求待遇媲美外國影星,而被網友封為「國際漿」。


■G.E.M.早前接受電台訪問,談到近日經常要出埠的生活。

執行李執到怕

另外,新城電台昨日播出一段G.E.M.的訪問錄音,她透露因為要經常飛執行李已執到怕,所以現在每次回家都只是更換某部份衣物,其餘的行裝如洗頭水,就一直在行李箱。採訪:盧妹 攝影:陳俊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115/190027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218

國家隊進場必勝法 高仁

1 : GS(14)@2016-06-20 03:07:15

2016-06-13 HJ

Hurrah!Hurrah!今個6月份,各位足球「粉絲」的「巴打」應該會很高興,like美斯的可以看美洲國家盃,鍾意C朗的就可以睇歐洲國家盃,又或者各位「巴打」可以捱着眼瞓追看兩個盃賽。在球賽開始前,國家隊進場儀式例不可少,而球員的眼神往往可以看出勝負。

「高仁指點」話你知,最近「國家隊」計劃「進場」(入股)科通芯城(00400),縱使擬以溢價方式認購新股,但卻得到大股東的回購承諾,基本是穩賺不賠的必勝法;科通芯城股價上升,大股東持股水漲船高也有得着,例如押股將可以借到更多錢。

傳社保入股科通芯城

據高仁向「豬朋狗友」戴Sir討教,中國股市共有兩支「國家隊」,一支是中央匯金,通常在股市大跌時進場「抄底」護盤,是一支帶來神秘政治任務的資本隊伍;另一支是社保基金,是內地老百姓的「養命錢」,據說選股是以穩健為主,即使遇上熊市亦能夠賺錢。

基金界「巴打」之中,「光頭神探」麥樸思旗下鄧普頓聲名顯赫,高仁在2013年4月〈大戶「逃生門」法寶〉及2014年7月〈「光頭神探」再施展必殺技〉亦曾經提及,鄧普頓入股通達集團(00698)及天溢森美(00756),分別獲授予認沽期權及設定認購股份收益率【表】,以達致「穩賺不賠」的效果。

科通芯城也有類似的舉動,其擬以溢價配股予大成國際資產管理認購,據悉,大成國際專戶背後主要是社保基金在內的「國家隊」,但大股東與大成國際簽訂回購股份承諾。

上月20日收市後,科通芯城與大成國際訂立了諒解備忘錄,大成國際同意按每股股份的12.5元價格,認購1.248億股至1.872億股科通芯城股份,涉及資金約15.6億元至23.4億元,預計於6個月內訂立正式配售協議。

此外,科通芯城大股東兼董事長康敬偉與大成國際簽訂諒解備忘錄,大成國際有權於配售協議後3年以購回價12.88元向大股東售回配售股份,而條件是大股東毋須向其他股東提出全面收購。如果大股東未能回購股份,大成國際須於6個月在市場出售股份,大股東會就購回價與實際售價的差額作出補償。

購回價等同年回報1%

高仁認為,科通芯城擁有中國最大的IC及其他電子元器件交易型電商平台「硬蛋」,大成國際不惜擬以14%溢價入股,不排除是看好內地電子製造業前景,預期科通芯城未來還有巨大的成長空間。但基金始終以賺錢為大前提,如果大股東能夠提供保底承諾,即使是微乎其微的回報,亦可使其立於不敗之地。從大股東角度來看,既然「國家隊」專戶基金願意以溢價入股,科通芯城就可以大鑼大鼓做宣傳,從而省靚公司的招牌。大股東給予3年回購保底承諾,以購回價12.88元計,僅相當於每年1%回報。(「巴打」沒有看錯,只是區區1個巴仙。Why not?)

自從「國家隊」擬入股消息公布後,科通芯城股價的而且確顯著造好,一度升穿入股價12.5元及購回價12.88元水平,大股東持貨價值亦水漲船高,各位「巴打」都可能想到,如果要做股份抵押,借到更多的錢也是常識吧。

各位「巴打」,你哋又點睇呢?

本欄逢周一刊出。

歡迎交流上市公司的財技個案及招數,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

#高仁 #財經拆局 #財圈識真假 - 國家隊進場必勝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119

投資者現金比率15年最高 股市新高 資金未進場

1 : GS(14)@2016-08-16 06:18:18

【明報專訊】環球股市近期在接近一年高位徘徊,惟市場情緒仍然低迷。愈來愈多投資者在超低利率及債券負收益率的環境下,選擇囤積現金或作其他形式投資。美銀美林上月所作的調查發現,當前全球資產配置中的現金比率達5.8%,創2001年11月以來新高,股票配置則觸及4年來低位。

受油價升勢帶動,標指和納指昨開市不久分別升穿之前所創的2188.45點及5238.54點高位,再創新高。道指其後亦升穿之前所創出的18,638.34點高位,三大主要股指繼上周四再齊創新高。

美國金融專業人士協會(AFP)最近的調查報告亦顯示,美國企業的財務總監憂慮美國本土及環球增長放慢,企業持有現金的比率亦創2011年來高位。

中國上市企業持現金增18%

財富研究機構Wealth-X發布的最新《全球億萬富翁普查》(Wealth-X Billionaire Census)的數據顯示,全球億萬富豪持有的現金超過1.7萬億美元。而該調查稱,由於經濟不確定,部分億萬富豪趁股市創高位之際套現。彭博社亦報道,中國上市企業次季現金持有量達1.2萬億美元,按年增長18%,反映中國企業寧願抱現金亦不願意投資,加深對中國經濟前景疑慮。

憂各央行貨幣政策趨大膽

投資機構Daniel Stewart首席經濟師Alastair Winter稱,增持現金無疑是投資者信心惡化的徵兆,但這心態絕對合理。他解釋,股票和債券價格攀升,主要是受到環球央行的寬鬆政策,令市場預期寬鬆政策將無限期延續所推動。持有現金是當前的趨勢,但快速上升的通脹,也會使投資者不安。

英國公投決定「脫歐」後的市場不確定性,令債券等傳統投資的收益率處於歷史低位。美銀美林的調查指出,多達39%的基金經理預期至少一家央行明年會採取「直升機撒錢」,市場憂慮貨幣政策將愈來愈大膽。

市場的不確定性也導致外匯和股市劇烈波動,意味投資者要格外小心。近期環球股市高企,美國道指、標指、納指上周四收市齊創歷史新高,是1999年底以來首次,當前疑問是牛市能否延續。

SignalPro首席市場策略師Sandy Jadeja稱,牛市暫時仍有動力,預料升勢將至少持續一段時間,不過技術數據顯示升勢無法持續太久。

分析師﹕非意味股市見頂

市場分析認為,部分投資者選擇持有現金,反映市場對升勢持續的信心減弱。鑑於市况及投資者面臨的下行風險增加,市場趨向審慎並不令人意外。

不過Oanda資深分析師Craig Erlam稱,投資者所持的現金增加,不一定意味股市已經見頂或即將出現調整,這僅表明投資者對市場環境不太放心。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069&issue=201608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98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