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私隱署:的士車Cam影客或違法

1 : GS(14)@2016-12-17 23:49:36

【偷拍哺乳風波】【本報訊】就最近有的士司機上載乘客在車廂內哺乳的相片到社交網站事件,個人資料私隱公署昨明言,的士車廂內安裝攝錄裝置收集乘客影像及錄音,如目的是識辨該人身份即屬侵犯個人私隱,但若未能識辨身份則不涉違法。有的士團體不滿公署解釋模糊不清,「乜嘢叫做識辨到或者識辨唔到身份?段片用嚟呈堂,一定識辨到身份啦」。


業界:解釋含糊模稜兩可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昨日回應立法會議員黃碧雲及傳媒查詢,表示不會就的士司機上載乘客在車廂內哺乳的相片到社交網站的個別案件評論。不過發言人指出,的士屬半私人空間,在的士車廂內安裝攝錄裝置,收集乘客的影像及錄音,其目的是識辨該人身份,公署早已經表明有關做法已屬侵犯個人資料私隱。不過公署又指,若只收錄乘客影像,又不能識辨個人身份,有關做法則不涉及個人資料。其他交通工具的大部份裝置只收錄乘客影像,因空間較大及人數較多,確定乘客個人身份的機會較小。有關做法為防止罪案、事故調查等,做法合理。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的士分會主任杜燊棠不滿稱,公署有關解釋是否違法含糊不清、模稜兩可,「識辨個人身份就違法,識辨唔到個人身份就唔違法,都唔明公署講乜。點樣叫做識辨到個人身份?點樣叫做識辨唔到?咁含糊,唔該公署講得清晰啲」。他續稱,在的士車廂安裝攝錄裝置,目的是攝錄車廂情況,一旦乘客與司機發生爭拗,可作呈堂證據,「段片用嚟做呈堂,咁就一定識辨到乘客身份,咁咪一定違法?如果係咁,公署直接啲講喺車廂裝車Cam影乘客係違法,的士業界咪全部唔裝囉。公署又唔敢講,係推卸責任」。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昨亦有討論此事,新民黨議員田北辰動議,要求在的士車廂內一律設置攝錄機監察司機行為,獲得通過。民主黨黃碧雲針對田北辰議案,曾提出修訂,質疑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已明確指出,的士車廂設攝錄機錄影及錄音,涉違反私隱條例,要求當局主動調查,惟修訂案遭建制派否決。■記者蔡朗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217/1986835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290

為保私隱:缺CCTV追蹤

1 : GS(14)@2016-12-24 10:42:24

保障私隱與反恐往往處於對立面,要取得平衡並不容易,今次柏林市集恐襲正是例子。聖誕市集所處的布賴特施德廣場(Breitscheidplatz)是西柏林主要購物區,卻缺乏閉路電視,令警方掌握不到貨車行駛路線,以致傳媒刊登路線圖時出現了多個版本,亦令警方難以追查阿姆里逃離現場後的蹤影;而即使當局得悉阿姆里為疑犯後,同樣受私隱法例掣肘,傳媒不能登出他的全名,只敢公開他的名字「阿尼斯」(Anis),亦要將近照矇化或遮住部份五官,直至發出懸紅令才可刊登他的全相。東德時期的嚴密監控令德國人至今對捍衞私隱仍相當警惕,其實早在2013年美國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後,政府研究過是否需要放寬監控權限,但很快就被「侵犯私隱」的質疑壓下去,只是近一兩年歐洲接連遭受血腥重創,公眾態度才有所開放。德國警隊工會成員普法爾茨格拉夫坦言,「我們須在公眾地方有更好及更多情報監控,周一的慘劇正正解釋了為甚麼」。今次恐襲過後,政府已批准在商場等地方設更多監控鏡頭。英國《泰晤士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23/1987409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835

近千五市民向私隱署投訴

1 : GS(14)@2017-04-04 08:51:55

【本報訊】選舉事務處早前遺失兩部載有全港逾300萬名選民資料的手提電腦,不少選民擔心私隱會因此外洩,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早前發起一人一信投訴選舉事務處洩漏選民私隱,截至昨午總共向私隱專員公署發出了1,465宗投訴。申訴專員劉燕卿昨表示,正在跟進有關事件,經審視之後會再考慮有沒有需要主動作出調查。


申訴署或主動調查


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早前去信申訴專員公署,投訴選舉事務處早前遺失載有全港選民資料的手提電腦,指處方嚴重疏忽、行政失當,促請申訴專員公署作出調查,研判事件中是否有公職人員失職。莫乃光昨表示,根據政府內部安全指引,政府人員要處理保密資料時,必須使用政府提供的設備,不可以將資料存放在私人手提電腦等設備或流動裝置。而存放電腦的場地須有足夠保安措施,例如放在上鎖的櫃桶,而非隨意放在桌上。莫認為選舉事務處未有切實執行上述指引,而且亦違反了《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的保障資料原則。申訴專員劉燕卿昨證實公署收到相關投訴,但須保密處理,因此未能交代有關數字及詳情,又表示會審視個案,不排除會主動調查,但她強調主動調查的前提是涉及廣大公眾利益,不只倚重投訴數字。■記者于健民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04/1997936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996

「ETF互聯互通」需先行實名制 港公司複雜私隱問題惹關注

1 : GS(14)@2017-06-29 08:04:30

【明報專訊】昨日香港與內地簽署CEPA經濟技術合作協議,提到在設定互聯互通下的投資者身分識別機制時間表後,將推出「ETF通」方案,業界人士指,監管機構一直有意與內地股份實名制看齊,並部署抽取資本增值稅,惟在港執行上仍有難度,尤其在港公司架構複雜,持股的往往並非最終權益持有人,另外指私隱問題亦值得關注。

明報記者 余慕恩 賴嘉梨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首席助理秘書長郭慧玲昨日表示,推出ETF互聯互通的相關條件包括身分識別機制等技術問題,須待兩地商討,有成熟結果才可公布。至於中港基金互認,截至今年4月已有55隻基金獲批。郭慧玲指兩地監管機構一直研究改善互認安排及調整規則,但時間表和具體做法仍在商討。H股全流通,是否只適用於新上市H股,抑或包括已上市H股,郭則未有回應,僅指兩地正積極探討,未有具體建議。

未回應H股全流通範圍

雖然港交所(0388)及證監會早前多次提到在互聯互通層面上實行「一戶一碼(識別碼)」,但一直未有具體落實的時間表及安排。一通證券行政總裁宓光輝表示,估計最簡單的方法,是在輸入買賣盤時連同客戶的身分證號碼送達港交所,但因涉及個人資料,故有可能指派號碼予投資者作識別,但無論如何,相信實行後券商工作量會增加。

一通:或衍生大批BVI註冊公司

他指實名制亦意味客戶開戶時同時「也在監管機構開戶」,預計全面實行困難重重,尤其外資未必會奉行, 或「個別某些人實行」,如本地個人或公司,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屆時出現大批BVI註冊公司亦不為奇。

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表示,內地的實名制是追蹤到最終的權益持有人,在港則是交易券商之後「兩至三層」才到,她理解一向互聯互通是在不改動兩地的金融基礎建設及制度下進行,不過指出理解內地監管機構制度上需要香港配合,現時兩地制度差異並不平衡。

至於有參與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及RQFII (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的外資基金則早已奉行實名制,買賣時披露身分,但香港的ETF供應商則不會知道客戶的身分,亦無法知道資金的來源地。

另外,CEPA的合作協議中亦有提到加大RQFII額度,黃王慈明對此表示歡迎,稱業界一直有聲音指額度不足。協議亦有提到推動實現內地企業在香港發行人民幣計價股票,並推動H股全流通。港交所對協議表示歡迎,指會與內地有關當局、香港證監會及市場業界緊密合作。證監會發新聞稿指措施將有助促進香港與內地的投資,加強對兩地投資的保障。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698&issue=201706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097

阿里董本洪﹕收集大數據與私隱間取平衡

1 : GS(14)@2017-11-12 11:42:01

【明報專訊】阿里巴巴今年就「新零售」戰略,聯合過千個品牌開設近10萬間智慧門店(istore),提供更多選擇予消費者之餘,亦為店舖收集零售大數據。

被問到集團透過各種渠道收集數據,會否侵犯個人私隱,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市場官董本洪回應,facebook與Google也在做同樣的事情,阿里需從私隱與收集大數據兩方面取得平衡。

「fb與Google也在做」

阿里各品牌的istore內部設備略有不同,當中包括自動販賣機、AR試妝、智能試裝鏡等,本報記者上周五走訪Aline de rose上海的istore,店內安裝了客流統計系統,具人臉識別技術,能識別該店會員,令商家較易捕捉顧客資訊。

對於istore會否引起個人私隱爭議,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市場官董本洪回應,集團需從私隱與收集大數據兩方面取得平衡,不過目前Facebook和Google也是做同樣的事情,只是阿里巴巴把其應用於新零售,品牌可透過品牌數據銀行,提供更迎合消費者的產品和服務。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609&issue=201711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935

「神奇」天台戶 要自費建牆保私隱

1 : GS(14)@2019-04-30 08:53:35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2392&issue=20190430
【明報專訊】發展商發售全新樓盤時,為吸引買家垂青,大部分會將頂層或基座單位,打造成附連私家天台、或平台的特色戶作招徠,以便賣得更好價錢。事實上,居高臨下兼連接私人天台的頂層特色戶,因供應量稀少而顯得更矜貴。不過,大家要留意,市場上部分頂層連天台戶開則「獨特」,各個私人天台互通有如唐樓,住戶或者要自費建圍牆,以保障私隱。

明報記者 張允亭

將軍澳藍塘傲去年底開始陸續入伙,項目提供23座洋房、582個分層住宅單位,當中大部分分層大廈的頂層單位,均屬連天台特色戶。中原分區營業經理伍錦基表示,項目第6座一個頂層單位,實用面積467方呎,屬一房一廳間隔、連185方呎天台,業主現時叫租每月19000元,呎租40.7元。

麗展:天台不設分隔純為開揚設計

單位廚房採開放式設計,客廳設落地大玻璃窗,並連接露台,可外望樓景及遠眺海景。單位最大賣點,是睡房對出設有內置樓梯,通往入契的私人天台。就記者現場所見,天台景觀開揚,惟各單位的私人天台僅以地面上的白界線劃分,不設任何圍欄分隔,住戶甚至可隨時「自出自入」至鄰居的天台範圍,似乎顯得有點「無遮無掩」。據現場觀察,現時已有個別住戶於該白線上自設圍欄,將自家的私人範圍劃出。

測量師指業主可委託承建商建圍牆

可留意的是,發展商麗展(0488)在售樓說明書的圖則中,說明天台不設分隔牆,麗展高級副總裁潘銳民回應查詢時指,天台不設分隔牆,純粹屬開揚設計,與《消防條例》及公共設施無關。另一方面,資深測量師張聖典提醒,業主想自行興建圍牆,可以委託註冊承建商進行小型工程,再通知屋宇署,但要留意,圍牆高度有2.5米高限制,實心牆則不可以超過1.1米。就上述單位而言,本報委託雅緻室內設計工程公司進行報價,該公司設計總監韓國偉表示,分別興建一幅2米闊,1.1米高及一幅4.2米闊,1.1米高的實心牆,材料連工程費用由1.6萬元起。

值得一提的是,市場上不乏頂層連天台戶,屬不設內置樓梯。香港置業助理分區董事劉浩勤表示,將軍澳廣場第2座頂層單位,實用面積544方呎,原則屬三房間隔,外望開揚市景,連同199方呎天台,現正以每月2萬元放租,每呎叫租36.7元,惟住客若要前往天台,需要由大廈的公用樓梯前往,而單位天台範圍同樣僅以白線劃分。

[樓市VAR]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259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