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涌 洪水橋 增公眾街市
1 :
GS(14)@2017-01-19 08:04:10■洪水橋現設有臨時街市,未能滿足發展需求。
【本報訊】現時東涌、天水圍兩區均未有由食環署管轄的公眾街市,施政報告提出,在東涌及洪水橋新發展區各興建一座公眾街市,一座將位於尚未動工的東涌新市鎮擴展區地段,服務東涌居民;另一座則選址洪水橋新發展區,消息人士指出,期望一併為洪水橋及天水圍居民提供多一個選擇。消息人士強調,新街市旨在回應區內的需求,並非針對領展。
區議員斥忽略天水圍
政府在2008年愛秩序灣街市啟用後,便暫停興建公眾街市。政府消息人士表示,因應東涌和洪水橋新發展區的人口增長,會對公眾街市有需求,決定再度興建公眾街市,期望服務東涌、洪水橋以至天水圍的所有居民。兩個街市的規模料會參照樓高3層、有約300檔商戶的大埔墟街市,但確實位置、興建時間表、舖位數目等尚未有定案。消息人士補充,公眾街市一般可於3年內建成。現時東涌及天水圍的街市都屬於領展轄下。被問到是否抗衡「領展霸權」,消息人士僅指,希望居民在買餸時有多一個選擇,並非針對特定的機構。關注天水圍街市物價問題的元朗區議員郭慶平表示,對政府決定感到失望,他指元朗、屯門早已有公眾街市,「30萬(天水圍)人口就竟然冇」,認為政府有意縱容領展繼續壟斷天水圍物價。他又指,元朗區議會在2014/15年度曾向食環署建議,在天慈邨興建公眾街市,遭署方以「人手不足」為由拒絕,但3年後就選擇在鄰區興建,做法欠妥。他認為,只會有極少數天水圍居民願意日後在新街市買餸。監察公營街市發展聯盟發言人陳淑淇認為,領展轄下的兩個東涌街市,舖租不斷飆升,不單買餸貴,食肆價格也高踞不下,但希望政府盡快興建公眾街市之餘,也應考慮一併興建熟食中心,以引入競爭,壓抑物價。但她又指,東涌新市鎮擴展區工程料需近10年時間才完成,變相新街市「有排都等唔到(使用)」,擔心即使區內有兩個房署轄下街市在未來兩年啟用,「好快市民又要繼續捱貴餸」。■記者于健民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19/19901861
魑魅魍魎:洪水橋撐起誰的天下
1 :
GS(14)@2018-01-22 05:20:45香港樓價居高不下看似世紀難題,但如果政府真正有心解決土地問題,規劃時就必須走出傳統思維,覓良策。洪水橋鄰近深圳黃金地段,是未來最重要的新市鎮之一,現時洪水橋每塊規劃土地面積很大,地皮價格再被搶高,見癲價,似乎無可避免,但政府實在不應採取被動態度,任由財大氣粗的中資玩家予取予攜,反而應考慮改變批地手法,拆細地皮再招標,為市場營造更公平競爭,使洪水橋免淪壓榨香港人財富的新工具。
宜拆細地皮
中資高價投地不是甚麼新聞,難保在啟德、鴨脷洲等癲標出現後,再次於洪水橋發生一樣的故事,而有別於香港其他地皮,洪水橋靠近深圳灣只有一橋之隔,地理位置近深圳後海、前海蛇口自貿區等地,對中資公司可謂份外吸引。若然洪水橋地區以大片土地拍賣,已奪取后海地王及前海地王的恒裕集團,以及華潤置地等,難免食指大動,極有可能又以癲價搶地,大玩深港一體化,又能為自己生意帶來協同效應,又同時來得政治正確。雖說香港是一個自由開放的市場,多一些商家參與實屬好事,但洪水橋與其淪為一片配合深圳前海后海規劃的附屬地,變成深圳人的跨境樂土,此屆政府何不為港人做點事情,試試像限奶令、堵截雙非一樣,保衛香港人權益,考慮一下剁細地皮,既能稍遏中資盲搶地風氣,又能變相降低投資門檻,讓港資公司更大機會投資香港。撇除投資者角度,如果政府能拆細地皮才招標,便能配合新世代的城市發展哲學,增加地面空間感,為香港帶來更有本土特色的發展,商店和街道之間也能有足夠的空間容納更多市民遊走。因為需知道地產商向來賺到盡,根據《建築物條例》來玩,肯定會盡用首十五米的非住用空間的100%覆蓋率,建設商場或停車場,再在上蓋興建一棟棟的高樓,形成高密度的「蛋糕樓」,令洪水橋變成像將軍澳一樣的「天橋之城」,失去建築學理念,以及林鄭同時也在追求的(We)Connect。而由於梁振英管治期的政府於2013年,曾就東北發展耐人尋味地作出關鍵性的修正,令「傳統新市鎮模式」變成向地產靠攏的樂土,因而引來社會極大反對聲音(最終相關社運人士也被判入獄),本欄預料政府今次在洪水橋,也萬萬不敢「唔做嘢、益中資」,透支有「另類用途」的政治籌碼吧!十一少
http://fb.com/11mister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21/20281298
洪水橋尚築迷你戶實呎近2萬 買家追價入市400萬以下物業
1 :
GS(14)@2018-03-19 04:32:19【明報專訊】樓價急升下,大型屋苑400萬或以下物業買少見少。金管局辣招下,400萬以下單位才可承做九成按揭,令即使遠離市區的迷你戶亦成為上車客的追捧對象。位處元朗洪水橋、一層最多達34伙的尚築,一伙實用面積不足200方呎的迷你戶,獲上車客以372.8萬元、折合實呎近2萬元承接,除創元朗二手屋苑呎價新高外,亦直逼太古城分層戶呎價水平。
明報記者 謝穎怡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尚築地下單號特色戶,實用面積191方呎,另連71方呎花園,上月以372.8萬元易手,實呎19,518元;原業主2015年6月以289.92萬元買入,持貨不足3年,須付10%額印辣稅(即約37.28萬元),扣除稅款後仍獲利45.6萬元或16%。區內代理表示,上述成交新買家料為用家,而同區現時400萬元以下、並位處港鐵元朗站一帶的放盤已近絕迹。
此外,近期尚築亦錄租賃成交,其中有247方呎開放式戶以月租8500元租出,實用呎租約34元,原業主2015年以約290萬元一手購入價計,料租金回報3.5厘。
持貨不足3年 扣辣稅後仍賺16%
尚築於2016年已錄得首宗二手成交,當時一伙地下連花園、實用面積219方呎特色戶,以320萬元成交,實呎1.46萬元;原業主2015年以309.2萬元一手買入,持貨不足3年,扣除10%額外印花稅(SSD)、釐印費及佣金等開支,料蝕約27萬元,亦屬屋苑首宗蝕讓。
嵐山額印鬆綁 3年升值1.4倍
此外,提供不少迷你戶的大埔嵐山,市場消息表示,嵐山7座低層單位,實用面積196方呎開放式戶,成交價368萬元,實呎18,776元,呎價創屋苑新高;原業主2015年2月以153萬元買入,持貨3年額印鬆綁後易手,帳面勁賺215萬元或1.4倍。
淘大2房連天台 實呎首破2萬
上月初實呎首破1.9萬元、市區上車盤九龍灣淘大花園,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淘大花園L座一伙連天台單位,實用面積242方呎,上月以498萬元易手,實呎20,579元,呎價創屋苑新高外,亦創下東九二手屋苑分層呎價新高。原業主2014年以326萬元買入,帳面獲利172萬元或53%。
另市場消息指,黃大仙下邨龍澤樓低層11室,實用面積494方呎,以530萬元(已補地價)易手,實呎10,729元,打破同區鳳德邨今年1月以510萬元所創下的紀錄,膺九龍公屋王,且追平全港最貴公屋紀錄。原業主2001年以24萬元(未補地價)購入,扣除補價後料仍獲利不俗。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960&issue=20180313
洪水橋增丁屋地 政府明益鄉紳17億2.52公頃足可建2,100公營單位
1 :
GS(14)@2018-03-19 04:56:57【本報訊】政府去年公佈洪水橋新發展區大綱圖,新增約2.52公頃鄉村式發展地帶,聲稱用作重置受影響村屋,但本土研究社發現整區內僅小量村屋需拆卸,新增2.5公頃土地卻可建多達百間丁屋,粗略推算價值可達17億元,該社質疑政府在土地供應短缺下仍增加鄉村式發展地帶是「明益」新界鄉紳,推算若土地改作興建公營房屋可新增約2,100個單位。記者:鍾雅宜
政府於去年5月就新洪水橋及廈村分區計劃大綱圖刊憲,大綱圖內約有118公頃用地劃為鄉村式發展地帶,新增青磚圍北面1幅約1.31公頃用地及2幅鳳降村北面約1.21公頃用地作鄉村式發展,合共2.52公頃,聲稱是用作重置受新發展區影響的村屋。本土研究社成員黃肇鴻比對現存村屋和大綱圖,發現除田心村一帶可能有極小量村屋因發展而受影響外,根本無大量村屋需重置,而政府早表明發展區內受影響而需拆卸的均為非原居民村落,原居民村不受影響。他質疑政府是借發展增加鄉村式地帶面積,推算2.52公頃可建約100間丁屋,「邊度有100間(需重置)咁多呢?政府係咪要解釋一下。」
近車站價高 增套丁誘因
根據新發展圖則,新增鄉村式發展地帶中2幅鳳降村北面用地位於未來公共交通交匯處附近,青磚圍北面1幅用地則在未來擬建的洪水橋站附近。黃肇鴻指按早前該社研究所得,青磚圍一帶有不少懷疑套丁個案,「如果本身已經套得咁勁,點解要畀地佢哋?」料位近洪水橋站的丁屋價值更高,或增加套丁誘因。翻查丁屋放售資料,元朗區每幢丁屋市價平均為1,400萬元至1,900萬元。若青磚圍一帶因近港鐵站而令丁屋價值較高,以1,900萬計算每幢村屋;鳳降村北面則以每幢值1,500萬計,兩處分別各建約50幢村屋,粗略估算100間丁屋總值可達17億元。元朗區議員黃偉賢指,鄉事派在政府規劃新發展區時均會要求增加鄉村式發展用地,又經常指不夠地興建丁屋,但黃認為整體鄉村式發展用地足夠,「因為可以飛丁(村民在其他鄉村覓地建丁屋),不過鄉與鄉之間會盡量唔飛丁,以免同人爭丁地」。他直指丁屋發展至今已變質,不再是為改善原居民居住環境而建,「唔少都係同發展商合作起屋」,擔心新增鄉村式發展用地只會加劇套丁情況。青磚圍原居民代表陶錫源指出,的確有村屋受發展影響而需遷置,政府理應提供土地重置,反問「仲唔夠地起公屋咩?」本報向規劃署查詢發展區內有多少間村屋受影響而重置,署方指該3幅地是用作遷置受影響村屋或屋地用途的土地面積,惟獲遷置屋宇數量需待核實屋地業權人資格後方可確定,又指截至今年2月底,發展區內共有393宗興建丁屋申請處理中。
來源: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 ... e/20180319/20336086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