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曾俊華政綱 再推23條 重啟政改 民主派指致社會撕裂 轟迴避撤8.31框架

1 : GS(14)@2017-02-07 05:07:58

■曾俊華昨公佈參選政綱。夏家朗攝



【特首戰開打】【本報訊】特首參選人曾俊華昨公佈政綱,表明會盡快為《基本法》23條立法和重啟政改,23條會以白紙草案諮詢,並以先易後難方式處理,政綱載列重啟政改時未有提及人大8.31框架,被指迴避撤8.31框架,曾俊華其後在記者會稱8.31決定是政改基礎,但承諾日後會如實向中央反映港人不滿8.31的意見。有泛民選委批評曾俊華為23條立法會令社會撕裂,增添民主派選委對他的疑慮。記者:姚國雄

曾俊華昨公佈以「凝聚人心 主動賦能」為題的政綱,極大部份是泛民多個政黨及界別爭取多年的議題,如將《防止賄賂條例》中公職人員接受利益的條文涵蓋至特首、研究引入負入息稅制度、取消TSA、檢討特首應否出任大專校監、檢討非政府機構一筆過撥款制度及不發展郊野公園等,而民主派手握逾300多張選委票。而在吸納民主派意見之時,曾俊華亦為爭取中央支持,重提被形容為「惡法」的23條立法和重啟政改。政綱表明無理由再拖延為23條立法,但會以白紙草案進行諮詢,充份保障公民權利和自由不受侵犯,並會處理較少引起爭議的問題,先易後難。白紙草案即政府在立法上沒既定立場,既可立法、也可不立法,甚至可以收回。曾指為23條立法是憲制責任,「回歸近20年仲未做到係可惜,相信條例內容同程序可做好啲」,建議由法律界具公信力人士領導小組,先制訂草案內容,在透明程序下廣泛諮詢市民,但暫時未有心水人選。



冀於2020年完成

至於政改,曾強調以最大誠意實現普選,承諾如實向中央反映香港各界意見,待水到渠成,政府會提出方案。但他在政綱卻隻字不提8.31人大決定,他其後在記者會回應提問時稱,8.31決定是關鍵環節和基礎,「冇可能迴避得到」,共識也是要包括8.31決定,但港人若反對8.31決定,會如實向中央反映:「原汁原味反映出嚟。」他表明一上任即盡快立法和重啟政改,冀2020年完成兩方面工作。至於能否有足夠支持通過23條和政改,曾指若他當選特首,相信香港社會會有大改變,「我相信好多方面會有正確溝通,大家對各方面有新認知,我哋嘅工作係會比較暢順」,並指相比梁振英,其班子是市民可以信任,能讓港人看見希望。當年為推銷23條立法而下台的特首參選人葉劉淑儀不認為可以先易後難方式處理23條,指曾的想法太樂觀。另一參選人胡國興亦曾稱若當選會推23條及重啟政改,他昨稱歡迎曾俊華「抄政綱」。林鄭月娥未有特別回應上述建議,卻對曾提出引入累進式利得稅表示有趣,暗指曾在位多年遲遲未推行。



■大批記者在曾俊華公佈參選政綱的記者會上採訪。

民主派周六商討提名

民主派選委早前預告會提名曾俊華及胡國興,曾推出政綱後反令獲提名現暗湧。負責協調民主派選委的公民黨郭榮鏗批評,曾在政改及23條立法問題上,立場跟其他建制派參選人無大分別,令民主派選委對他增添很大疑慮,批評推動23條立法令社會進一步撕裂,破壞行政立法關係,與對方之前說要休養生息的說法背道而馳。民主派選委周六開會商討提名。當年有份審議23條的民主黨涂謹申則指,23條中確有一些不太爭議性的部份,認為將這些無爭議的部份先行,待政改通過後、有普選時才為較難和爭議較大的部份立法,較易為港人接受。香港眾志羅冠聰在facebook指看完曾俊華政綱後,「唔通(民主派)仲可以大張旗鼓、用lesser evil理由強烈支持嗎?Lesser evil,都要睇吓有幾less。」醫學界選委黃任匡指,曾的政綱雖沒提8.31框架,但須澄清立場,質疑:「避重就輕唔提呢樣嘢得到多啲民主派選票蒙混過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207/1992060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752

長毛:參選阻曾獲民主派授權

1 : GS(14)@2017-02-11 18:32:58

【本報訊】社民連立法會議員梁國雄宣佈透過爭取公民提名方式參選特首,反對聲音多於支持,梁強調,他爭取參選是不想將選民對泛民的認受轉給曾俊華,否則會令曾俊華成為回歸以來首個獲反對派大力支持的特首。支持梁國雄的另一議員朱凱廸指,無論梁是否參選,他也不會提名或投票給曾俊華。梁國雄昨出席商台節目時指,他爭取參選是不想泛民選委支持曾俊華,否則便是把選民對民主派的政治授權轉給曾,若曾當選,便會成為回歸以來首個得到反對派大力推薦的特首,「你都畀咗個政治支持人哋,你點樣攞番?你做到曾俊華好似香港人嘅大救星咁……搞到好似唔選曾俊華,香港就沉淪」。梁稱不介意市民鬧他參選、攪局,但也想市民思考香港民主之路,認為民主是要尊重他這類少數聲音:「以前有啲人鬧我,話我阻住領匯上市,鬧我點解阻住人發財?」


朱凱廸表明不提名曾


而支持梁國雄、本身屬當然選委的立法會議員朱凱廸表明即使梁是否參選,自己亦不會提名或投票給曾俊華、胡國興、林鄭月娥和葉劉淑儀,至於是否投白票則未決定。朱認為支持他的選民不會太看重他的一票投給誰,但承認有很多聲音反對他支持梁參選,但他會面對這些反對聲音。朱指早前他在fb解釋為何支持梁參選時,網民對他的反對聲音是有史以來最厲害的一次。但他強調,自己的決定是按着自己政綱和民主自決理念而作出。■記者姚國雄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210/199239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213

民主派提名票 胡反超曾俊華 擬下周協調選委 免二人甩轆

1 : GS(14)@2017-02-18 09:48:43

【特首戰開打】【本報訊】雖然民主黨前晚表態提名特首參選人曾俊華選特首,昨又再獲5名民主派選委提名,但民主派選委對如何提名有分歧,令曾能否入閘現危機,有份協調選委提名的莫乃光承認,很多選委受公民提名程序影響,至今未決定提名取向,憂會「甩轆」,曾昨再出招,建議當選後重啟全民退保諮詢,力爭民主派選委票。記者:林俊謙 呂浩然據了解,現時曾俊華手握不多於40個選委提名,連同約70名傾向提名曾的民主派選委在內,他還未湊夠150個提名入閘,反而之前告急的另一特首參選人胡國興,現時有約90名民主派選委傾向提名他,多過曾俊華。至於餘下選委,有約50至60名參與公民提名的選委,有民主派選委相信,當中大部份很可能不提名曾而選擇提名胡,再加上有傳近百民主派選委參加「民主政綱先決定計劃」,今日極可能與數十名選委率先表態提名胡,令曾獲民主派選委提名票,可能遠低過民主派原本估計。



各獲IT界5票

有民主派人士表示,民主派可能在下周初動員願意提名曾俊華、胡國興的選委,率先提名曾俊華,肯定曾能入閘後,再動員選委提名胡。莫乃光昨亦指出,很多選委受公民提名程序影響,至今未決定如何提名,擔心會發生「甩轆」,形容現時胡國興、曾俊華入閘「有危機」,冀選委能盡早作出決定,避免臨尾「甩轆」。面對入閘危機,曾俊華昨會見傳媒時,拒絕透露已獲多少提名,但直言有選委要「觀望一下」形勢才作決定,曾俊華對此表示理解,尤其是商界人士,他說「我亦都知道佢哋有好多方面嘅考慮,咁我亦都了解佢哋嘅考慮」。曾俊華亦歡迎民主黨7名議員決定提名他,形容是「有重大意義嘅決定」,因今次是首次有民主派議員提名建制派參選人,又暗批只獲建制選委支持的林鄭,「如果一個候選人淨係有某一部份嘅政治光譜嘅支持,佢以後嗰個管治係會有莫大嘅困難」。為爭取民主派提名,曾俊華再出招宣佈,一旦當選後將會重啟退保諮詢,因為上次諮詢「有好多缺陷嘅地方」並引起很大爭議,故此重啟諮詢時,諮詢的範圍、深度、闊度和渠道都會專業及公開,強調「所謂重新嘅研究、重新嘅諮詢,係冇任何嘅前設,我哋由頭開始」。曾俊華昨傍晚再與民主派資訊科技界選委團隊IT Vision會面,選委之一的方保僑在會面後稱,團隊中有5人已提名曾俊華、有5人將提名胡國興、另有10多人會作策略性提名,即預備在胡、曾不夠提名時才提交,有數人則按公民提名考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218/199322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828

跟民間公投特首結果民主派all in最高民望者

1 : GS(14)@2017-03-05 09:25:05

■專業議政郭榮鏗(左二)表示,港人均希望民主派選委團結,力抗西環治港。 李家皓攝



【特首戰開打】【本報訊】坐擁逾300票的民主300+選委成功送曾俊華和胡國興入閘參選特首後,昨日再開會商討投票策略,會後宣佈民主300+選委會按民間全民投票結果,將選委票全部集中支持民望最高的特首候選人。專業議政郭榮鏗強調,一致投票是要替港人打贏特首選戰,力抗西環治港及操控特首選舉。記者:呂浩然



民主300+選委昨日開會,討論投票策略及選舉論壇的安排,法律界選委公民黨梁家傑、資訊科技界選委民主黨單仲偕、高等教育界選委戴耀廷等數十人出席。郭榮鏗在會議舉行了約兩個半小時後宣佈,民主派選委的共識是會保持團結一致,將所有選票集中投給一名特首候選人,而該為候選人將會是在戴耀廷發起的民間全民投票(PopVote)中,獲得最高支持度的人。


郭榮鏗:替港人打贏選戰

郭榮鏗再重申,出席會議選委非常團結,對投票立場有共識,「就係我哋一致認為必須要好好咁利用我哋手上嘅一票,去將佢集中咁投畀一個候選人,而嗰個候選人我哋希望係民望最高嘅候選人」。他又解釋,香港市民都希望民主派選委能團結一致,趕走特首梁振英或實行梁振英路線的人,不要西環治港及反對操控特首選舉,因此民主選委的300多票要先在提名階段好好利用,這方面經已做到,現在就要用好手中一票,不負市民期望,替港人打贏選戰。不過民主派手執300多票,但距離促使一名候選人當選所需的最少601票,仍有一段距離,被問到民主派選委集中投票給民望最高的人,也未必能令該候選人當選時,郭榮鏗就稱,民主派只能為港人投一票,因此明白市民的期望,「我哋一定會做到我哋能夠做嘅,就係好好咁善用呢一票,同埋團結一致」。


與建制派選委合辦論壇

至於有關民間全民投票的細節,以及具體上如何參考,專業議政莫乃光表示有待他與戴耀廷商討,莫又稱民間全民投票的詳情稍後由戴耀廷公佈。鑑於早前民間全民投票系統的安全及私隱問題,現時全民投票的做法已經改變,減低了風險,讓市民放心使用。郭榮鏗則呼籲市民踴躍參與全民投票來凝聚民意。另一方面,民主派選委原定於下周一(13號)在兆基創意書院舉辦特首候選人論壇。可是專業議政梁繼昌表示,由於3名特首參選人未有確切回應會否出席,加上有建制派選委提議與民主派合辦論壇,所以民主派選委決定,與建制派選委合辦代表整個特首選委會的特首候選人論壇,並定於本月19日黃昏舉行。梁繼昌又指,籌辦這個論壇的籌委會中,會有同等數量的民主派選委代表及建制派選委代表,而3名特首候選人的競選辦成員可以派員列席會議,預計籌委會會由今個星期開始商討細節。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305/1994817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810

民主派撐曾 胡官四轟:自取其辱

1 : GS(14)@2017-03-25 10:31:30

胡國興(右)



【本報訊】選情處下風的特首候選人胡國興昨接受電台訪問,未有透露現有多少支持票,仍對選情感到樂觀,亦無時間想選舉落敗後的打算。對於民主派支持建制派候選人曾俊華,若曾當選後民主派是否難再批評政府時,胡回應時四度指民主派自取其辱。


指「少許感到」中央介入


胡國興在港台專訪中指出,對於民主派選委主力投票以8.31框架進行政改、不為《基本法》22條立法及不推行全民退保的候選人感到「好失望」,認為與他們初衷不脗合。被問及曾俊華一旦當選,支持曾的民主派是否難以再批評時,胡直指:「(民主派)自取其辱、自取其辱,好簡單,自取其辱。佢(曾)係一個咁建制派嘅人,好多嘢佢都無話做,你自己要選佢嘅,自取其辱。自己負責囉!唔好賴人。」對於有人要求他「讓路」給民望較高的曾俊華,胡認為提出要求的人是心虛,不滿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抹黑」他是共產黨間諜,「我繼續參選對曾俊華有咩損害呢?我咁叻嘅話,我就係爭取到林鄭嘅票箒,我會唔爭取曾生嘅票。咁我唔知佢哋驚乜嘢喎,呢啲係咪心虛呢?」對於被指「?票」,他強調自己是首個公佈參選的人,指有關說法本末倒置。他亦再次批評林鄭,指她若當選特首會「高傲專橫」,如於西九建故宮博物館繞過法律程序,做法十分危險,希望社會和傳媒監察能令林鄭在當選後有所改變。胡指選舉過程中「少許感到」中央介入,但沒有充份證據。他又稱經歷選舉後「貼地好多」,明白到別人的苦況及訴求,因以前做法官不接觸政治、不知道情況。有份協調民主派選委的立法會議員莫乃光昨回應胡的「自取其辱」論時稱,相信胡只是「一時之氣」,因對方一直與泛民選委有溝通,不少選委都對胡感覺良好,「但投票遊戲規則影響我哋提名同投票策略,點都要二揀一」。■記者林俊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325/1996956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710

林鄭上京前邀民主派會面 李柱銘籲確保非西環治港

1 : GS(14)@2017-04-08 19:47:19

■李柱銘促林鄭上任後重啟政改。



【777票當選】【本報訊】候任特首林鄭月娥明啟程往北京領取委任狀。林鄭上京前透過候任辦約見多個泛民政黨,似想為訪京前營造和諧氣氛,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指,林鄭應趁今次上京,向中央表明要確立真正港人治港及高度自治,包括讓林鄭重啟政改、自行挑選其候任班子,顯示香港並非由「西環治港」。記者:呂浩然



林鄭明午啟程上京領委任狀,預料其間有機會與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內的國家領導人會面。而林鄭上京前,包括民主黨、公民黨、專業議政等立法會政黨陸續收到候任辦秘書長丁葉燕薇代表林鄭約見的邀請,然而捲入宣誓案的社民連梁國雄、香港眾志羅冠聰及無政黨劉小麗未有獲邀。公民黨黨魁楊岳橋稱,候任辦邀請未有日期、地點、討論事項等詳情,故料要到林鄭上京領委任狀後才成事。民主黨林卓廷指,該黨暫未決定會否應邀出席,需先在黨內討論。


羅致光加入政府須退黨


政界相信林鄭上京前邀約民主派政黨見面,相信是想營造和諧氣氛,爭取民主派及對她不信任的市民支持,以示她願意與不同政見人士合作和溝通,不過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認為,林鄭在北京欽點下當選特首,她現時最重要工作,就是重新確立一國兩制下,可以有真正的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地位,至於北京、林鄭可以做甚麼事達到這個目標,李覺得最理想的莫過於重啟政改,特別是根據政改五部曲中,特首正是啟動政改的第一步。此外,李柱銘認為北京要讓林鄭可以親自挑選她的管治班子,顯示香港並非「西環治港」。對於民主派與林鄭合作關係,特別是對於盛傳民主黨成員羅致光會加入林鄭的問責班子。李認為在當下政治環境,羅加入政府前須退黨,因林鄭政府仍受北京在背後操控,一旦她硬推不受港人歡迎政策,羅可能要為林鄭背書,不過若林鄭上任後,能將香港帶回真正港人治港的軌道上,到時的政治局面便有所不同,屆時民主黨與港府的合作關係就可作調整。楊岳橋亦同意,林鄭要修補社會撕裂,就必須向特首選舉中的輸家曾俊華學習。楊續指,林鄭除了在組班過程中拒絕「西環名單」,趁上京領取委任狀時,向中央反映港人反對人大8.31決定的訴求外,亦要向中央表明中聯辦的角色止於聯絡工作,這樣才能令香港重回真正的港人治港。民主黨立會議員林卓廷也指,現時港人和民主派對港人治港的理解,與北京和建制派有着「十萬八千里」的差異,若她願意在組班時撤換民望低或屬政治酬庸官員,在委任政府諮詢組織時包含不同政治光譜人士,相信可令社會和諧一點。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08/199836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625

尹兆堅 柯耀林 遭澳門禁入境 民主派半月三人遣返港

1 : GS(14)@2017-05-01 11:40:16

■尹兆堅促請澳門政府解釋是否針對香港民主派人士。袁志中攝



【本報訊】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訪澳前夕,香港民主派被澳門拒絕入境。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尹兆堅及黨員柯耀林昨分別被指對澳門「內部保安的穩定構成威脅」而被遣返香港,尹已是第二次被拒入澳,上次是2015年當上民主黨副主席時;柯耀林過去曾成功入境澳門,他指今次被拒或與曾參與佔領運動有關。記者:陳雪玲



尹兆堅昨午1時與家人及朋友一行約10人到澳門旅行,但以e-道過關時,嘗試三次不果,隨即被邊防人員帶往見司警,之後被發出拒絕入境通知書,昨午1時45分原船遣返。


被指威脅內部保安


尹兆堅引述當局指他威脅到澳門保安的穩定內部保安的穩定構成威脅。尹兩年前當上民主黨副主席後,曾被澳門拒絕入境並遣返,其後無再赴澳,今次是第二次被拒入澳。尹指對再次被拒感到莫名其妙,估計與其政治立場有關,但認為目前非敏感時刻,質疑是否已被澳門下「禁足令」;而張德江將於8至10日到澳門視察,尹指當局或以為他有行動,但他只計劃在澳門留宿一晚便回港,純屬旅遊性質,批評當局杯弓蛇影,促請澳門政府解釋是否針對香港民主派人士;他亦不滿香港保安局多年來無認真跟進民主派人士被澳門拒絕入境一事。民主黨另一成員柯耀林昨午約11時在澳門氹仔,同樣被指因對澳門「內部保安的穩定構成威脅」而不准入境。柯說,昨與友人到澳門旅遊,原定留宿一晚再赴珠海,但過關時被帶入房,約個多小時獲通知被拒入境。他指7、8年前曾到澳門,當時未有被拒,現在他在民主黨沒有職位,只屬普通黨員,估計被拒與他參與佔領運動有關。同屬民主派的會計界立法會議員梁繼昌上月16日與家人到澳門旅遊時,同樣被澳門拒絕入境,引述當局指他有可能從事危害公共安全或秩序的活動。


港保安局拒絕評論


身兼新民黨主席的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昨對事件感到奇怪,指連同梁繼昌在內,民主派議員接二連三遭澳門拒絕入境,她認為港府及保安局應了解情況及反映意見。香港保安局稱不評論個別個案,僅表示須尊重其他地區或國家的決定,不會亦不應作出干預。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01/2000728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107

新招護梁 建制改閉門查UGL民主派斥剝奪市民知情權

1 : GS(14)@2017-05-13 01:58:47

【本報訊】建制派一直以拉布方式,阻礙立法會調查梁振英UGL事件專責委員會工作,而下周一(15日)將舉行第4次會議,委員會突然改以閉門形式舉行。有民主派委員會批評有關做法,剝奪市民的知情權,亦質疑建制派不想被市民知道他們拉布才閉門。而委員會主席謝偉俊聲稱,該次會議有特別事情要討論才閉門,相信民主派知悉事件後都會同意閉門。記者:呂浩然調查梁振英UGL事件的專責委員會自3月初召開首次會議以來,到上月底仍在研究委員會調查的研究範圍。上月底的會議上,「梁粉」民建聯周浩鼎更針對立法會秘書處草擬的研究範圍,提出10項修改,連立法會法律顧問亦有意見。委員會原定於下周一再舉行會議,但日前立法會網頁日誌突然顯示,該次會議將改以閉門形式舉行。委員之一的民主黨尹兆堅稱,他不知道為何會議以閉門形式進行,亦不知會議內容,對此表示不滿,他指出委員會關注梁振英有否恪守法律及有否利益衝突的問題,有必要讓全港市民知情,同時這亦是委員會的功能。



■民主黨尹兆堅(左)及林卓廷不滿閉門開會安排。

謝偉俊︰屬一次性做法

尹續指,委員會內的建制派委員早前已針對研究範圍提出多項瑣屑無聊的問題,不斷以技術性理由拉布,質疑下次會議改為閉門,是否意味建制派有更多花招、不可告人的事要做。另一委員民主黨林卓廷也指出,委員會的研究範圍由立法會秘書處草擬,並經過法律顧問研究,但連有法律背景的建制派都未有按傳統接受,反而在字眼問題上糾纏不清,強調建制派再拖下去會影響委員會的工作進度。他亦已要求秘書向謝偉俊反映,不滿閉門開會安排。謝偉俊回覆本報查詢時稱,下周一的會議有一些事項以閉門形式討論較合適,不過他未能透露有關內容,只形容與委員會一直討論的問題相關,他亦相信民主派委員屆時知悉有關內容後,都會同意閉門的決定,並表明這次閉門僅屬一次性的做法,並非日後的會議都會閉門舉行。此外,謝偉俊亦同意,若委員會贊成在該次會議後向公眾代交閉門會議的內容,他到時會再作交代。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11/2001753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665

鄭耀棠指民主派入閣無助和解

1 : GS(14)@2017-05-14 10:44:35

【本報訊】候任特首林鄭月娥盛傳組班面對不少困難,林鄭亦想透過任命民主派人士入閣達致社會和解,身兼工聯會榮譽會長的行會成員鄭耀棠稱,指過去幾年問責官員「俾人鬧到飛起」,相信令不少人對加入政府卻步,他又對任命民主派入閣大潑冷水,指現屆政府一樣有民主派人士,一樣被民主派批評,即使林鄭找民主派人士入閣,亦未必可與民主派和解。


「唔做反對派冇得生存」

鄭昨早在港台節目《星期六問責》稱,他不清楚林鄭目前組班工作,但直言「組班一定係一個大困難」,但不評論今次是否特別困難,他相信就算有人很想入政府,「但你夠唔夠班,都係一個問題嚟㗎喎!」對於盛傳不少人婉拒入政府,鄭認為過去多年行政、立法關係緊張,「見到局長5年俾人糟質到死」,甚至有官員「祖宗三代都俾人鬧到飛起」,反問:「邊個仲敢去做(問責官員)?」對於有傳林鄭月娥邀請民主派人士加入政府,是否有利緩和政治氣氛,達致社會和解,鄭直言「唔會期望太大」,他以運房局局長張炳良、環境局副局長陸恭蕙為例,兩人均有民主派背景,但也遭民主派抨擊,認為根本問題出在民主派身上,因為他們一定反對政府,「反對派如果唔做反對派,冇得生存,一定會繼續去反」,認為要和解就要「尋根」,「拍得響係兩隻掌」,現時社會矛盾民主派要負主要責任。■記者莫劍弦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14/2002066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904

無親中商人支持 民主派籌款難

1 : GS(14)@2017-05-18 02:11:39

【本報訊】政黨開支大,籌款開源極為重要,但民主派籌款往往面對不少困難,公民黨黨魁楊岳橋坦言,「如果你係做建制派就一啲都唔難,你搵人寫一隻字都已經等如我哋一年嘅經費咁滯」,他指民主派沒有為表忠而捐款的親中商人,只能埋首向市民募捐,而近年有了網上眾籌這平台,可說是較方便政黨籌款,但要市民「真金白銀」捐助仍是難事。


議員促訂政黨法增透明度

翻查資料可見,中聯辦主任張曉明2014年一幅「駿程萬里」書法便為民建聯黨慶籌得1,380萬,去年為另一幅書法「度德而處」更籌得1,880萬,兩幅天價書法競投者均為親中紅人,但民建聯未有公佈籌款晚會的實質收入。公民黨日前的11周年黨慶晚會籌款約430萬;民主黨3月的黨慶則籌款逾760萬元。而因公司註冊的政黨收支情況並不完全透明,多年來不時有聲音促制訂政黨法,令政黨捐款來源和使費更加透明,民建聯陳克勤對立法持開放態度,認為:「如果大家都係同意朝住(立法)呢個方向走嘅,我哋亦都覺得係可以研究、可以去做嘅」。民主黨胡志偉則提醒要小心考慮,因為香港的環境特殊,在外國,企業捐款予政黨屬平常事,但在港,捐贈予民建聯等建制派似乎很「順理成章」,反而捐款予民主派人士就被標籤為「金主」,反問:「(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寫幅字畫兩千萬,咁係咪民建聯嘅『金主』呢?」,楊岳橋也指長遠而言訂立政黨法值得研究,但不應用作打壓政黨發展。■記者呂浩然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15/2002155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32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