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振球﹕新一年盯緊拆息
1 :
GS(14)@2018-01-02 09:23:21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5580&issue=20180102
【明報專訊】2016年第四季由於港股連跌3個月,加上美元強勢,就連《經濟學人》也在該年底以強美元將困擾全球經濟作封面故事,以致普遍分析對後巿非常審慎,豈料踏入2017年美元便即大跌,全球股巿在2017年出現大豐收,港股恒指全年更升了約36%,跑贏全球主要股巿!
筆者在去年第一期《Money Monday》編者的話引用了《老子》的說話:「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意即人人看好時要小心,人人看淡卻可能生機顯現,結果去年股巿果然擺脫了之前一年最後一季的困局,愈升愈有,最近又變成大多數分析都對2018年巿况極其樂觀,會否反而要小心有動盪出現?
事實上,臨近年尾香港銀行拆息急飈,香港銀行1個月拆息一度升穿了1.2厘的高位,如今踏入新一年,年尾銀根抽緊季節因素應該漸漸消除,拆息倘仍不回落的話,大家便要小心可能是資金有流走的迹象。
說到要小心,便不得不提虛擬貨幣包括比特幣(Bitcoin)在過去一年的瘋狂飈升和每隔數天便可大升大跌三成以上的極度波動情况。過去一年,固然有人因為投資比特幣而賺了大錢,但筆者相信以比特幣沒有生產性及股息等實質回報的特性,這應是一種零和的投資,當有參與者賺大錢的時候,誰人在輸錢呢?
明報投資及地產版資深主編
[陸振球 主編的話]
龐寶林﹕新一年高配股票低配債券
1 :
GS(14)@2018-01-07 13:52:40【明報專訊】筆者曾在2016年末的時候預計2017年會是股勝債的局面,2018年我們仍將維持這樣的觀點。全球股票市場在過去一年幾乎都成為大贏家,美股一路上升不斷創新高,港股恒指突破30000點,而印度、越南及韓國等亞洲新星亦給予投資者不少驚喜。反觀債市,加息預期的升溫為債市最大利淡因素,同時風險資金價格的持續上升也吸引資金從債市源源不絕地流入股市,長達37年的債市牛市暫時告終。
2017年債市一大關注點是全球主要經濟體收緊貨幣政策,美國聯儲局已帶頭實現了預期的3次加息;從1月份開始,歐洲央行已經減少了一半的債券購買計劃,開始平倉資產負債表,但同時表示,如有需要,量化寬鬆可延續到2018年9月以後;此外,英國央行也將利率從0.25厘上調至0.5厘,加拿大央行也同時開始加息,另外北歐國家之中,瑞典央行正式退出量寬。這邊廂的亞洲,韓國成為區內首個跟隨美國加息的國家。
美稅改利好中小企業債
儘管債市不景,但2017年債券基金平均仍有正回報。東驥基金研究部根據MorningStar整理了債券基金年度表現,在附圖中,歐美地區債券基金表現最差,尤其是歐洲債券基金平均回報僅為1.88%,幾乎與通脹持平;美國債券基金則稍佳,平均收穫2.76%,惟不及美國GDP增長速度。
亞洲債券及全球債券基金則表現居中,分別錄得3.68%及4.26%的年回報;高息債券基金雖然表現不及2016年,但平均上升5.83%,表現最佳,一方面因為高息債券面對加息相對具有更多緩衝,而美國稅改計劃也可能利好未來一些美國中小企業的債券。
美元料再走強 留意新興市場債匯率風險
2017年上半年因美匯指數走低,利好新興市場貨幣走勢,不少當地貨幣計價的新興市場債券表現不俗,吸引資金大量流入,過去一年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平均回報高達10.04%。整體來看較歐美債市而言,新興市場債市的吸引力相對較大,尤其是收益率高的中國、印度及印尼等新興地區的債券,惟需留意匯率風險。進入2018年,美元可能再次走強,加上歐美經濟持續加快增速,料以美元計價的新興市場債券基金有機會跑贏以本地貨幣發行的新興市場債券基金。
本港強積金於2017年4月推出的預設投資策略(俗稱「懶人基金」),也因為債券比重較大而拖累了投資回報,預料明年股勝債的趨勢將會延續,強積金投資者宜留意,最好及時更改投資指令。因此,新一年筆者仍然建議在風險允許的範圍內,高配風險資產、低配債券資產。
(本文意見只供參考,東驥基金及東驥基金管理的基金組合,有可能持有文中提及的基金。)
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
[龐寶林 債市情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838&issue=2018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