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擬封殺Uber促撤資 陸掀減價戰
1 :
GS(14)@2016-08-04 04:06:12手機Call車App上周於大陸獲合法化,兩大巨頭滴滴出行及Uber中國前天宣佈合併,另一Call車App「易到」始創人兼CEO周航昨宣戰,表明要打破壟斷、發動減價戰。正當大陸Call車App巿場百花齊放,台灣經濟部投審會昨宣佈考慮要求Uber撤資,趕出台灣,將在本月11日前有結果。
Uber斥驅逐良性競爭
Uber在台盛行,上月中旬引發台灣的士業界聚集台北凱達格蘭大道,抗議Uber違法經營及打壓合法司機生存。母公司設於荷蘭的Uber屬外資身份,2013年7月在台成立時,申請經營類別為「資訊服務業」,但是台交通部認定Uber實際上是經營「計程車運輸業」。當地法律規定,計程車運輸業禁止外國人投資,經濟部投審會昨指Uber入台申請的經營業,與實際不同,將要求撤資,但要由經濟部長確認,會在本月11日前決定。未來Uber收到撤資處分後,仍可提出行政訴訟。Uber亞太區發言人李文駿指當局做法令人失望氣餒,批評將Uber趕出台灣是片面維護既得利益者的表現,同時驅逐國際企業帶來的良性競爭。其實滴滴收購Uber中國仍未安枕無憂,大陸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昨表示,尚未收到滴滴和Uber中國的合併申報,強調「滴滴和優步中國合併不申報的話,往下走不了」。而易到專車的實際控制人、樂視董事長賈躍亭也在微信發文表示,易到將會推出最大型的折扣活動,揚言Call車業界不需壟斷者,「下場專車之戰才剛開始」。易到始創人兼CEO周航昨發內部信稱:「市場永遠是變化的,誰是最後的霸主亦是未知。」台灣《蘋果日報》/《中國經營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803/19720475
樂香園:李嘉誠寓撤資於轉型?
1 :
GS(14)@2016-08-16 04:52:43長和系1年多前世紀大重組,建立長和(001)及長實地產(1113)兩家公司。長和直接持有電訊、零售及資源業務,長實專注「老本行」地產業務。當時已有人懷疑(或稱為估計),長和主席李嘉誠「大計」,斷不會僅單純把長和及長地「分開」,想不到這麼快便行「第二步」。何謂「第二步」?進一步減少中、港資產是也。身兼長和及長實主席的李嘉誠於長實業績報告指,要積極尋找新投資機會,更會放眼環球市場。長實副主席李澤鉅在分析員會議再說得白一點,指除總部長江中心外,其他物業都可以賣;執行董事葉德銓更笑言若「價錢好」,當年由李澤鉅親自負責招租工作的中環中心,也不介意割愛出售。長實轉型拓展地產以外新業務,只是因地產項目回報太低?合適投資機會太少?還是長和系中、港「徹底撤資」行動最後一着?抑或是經已收到可靠消息,特首梁振英鐵定連任?密西比不是李嘉誠「肚內那條蟲」,不知道哪個才是正確答案,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按往績而言,最好不要跟李嘉誠「打對台」。密西比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15/19736490
圖為撤資批評降溫
1 :
GS(14)@2016-09-17 16:11:15【拆局】由香港導演黃真真2013年執導的愛情電影《被偷走的那五年》,講述女主角婚後因一次車禍而意外陷入昏迷,醒來後失去5年的記憶並與丈夫已離婚。女主角想知道這5年發生甚麼事,前夫答應幫她尋回點滴線索,往事一幕幕翻開,是甚麼偷走了她愛情的真相,被開始揭開。長實(1113)昨在4年後再奪官地,這4年間每次有地皮招標都會入標,只因出價未夠勇,在這段期間只透過其他途徑入地,自然較同級發展商大落後。縱使樓價去年高位回落,地價也回落逾兩成,但自從樓價在年中回穩後,政府地屢創同區新高,長實不得不出手搶回「被偷走的那4年的地皮」。這幾年內,外間不斷指長實變賣中港資產,有撤資意圖,縱使長實多番否認,亦不斷重複上述傳言。多年來官地場合經常輸給對手新地(016),過去4年新地賣樓成績遠遠拋離長實,去年更創出400億元集團賣樓紀錄,長實再保守下去連二哥的寶座也會被其他對手搶走。另一個估計,是以投地來反駁外間指控,行動證明無撤資傳聞。區區數十億投資,能否完全洗底!便要有更多投資來證明了。記者:劉兆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15/19771206
曾否認撤資 難釋市場疑慮
1 :
GS(14)@2016-10-27 05:54:30【拆局】長和系主席李嘉誠,去年陷入撤資風波,屢遭中國官方媒體抨擊,李嘉誠曾發表千字文,直指相關言論令人「不寒而慄」回應。
曾指買賣屬正常商業行為
不過,長和(001)及長建(1038)於過去數年,不斷收購歐洲、加拿大及澳洲等地資產,令海外業務盈利貢獻與中港業務進一步拉開。相關併購動作,不免令市場聯想,集團有撤資之意。李嘉誠多次在不同場合上,表明不是撤資,他更直言,買賣只是正常的商業行為。同時,李嘉誠更表明,長遠看好中國發展,不過,近年卻頻頻出售中國資產,特別是地產項目。按照李嘉誠過去低買高賣的營商手法,明顯是看淡中國的地產市道,香港地產項目亦是其套現目標之一,而中環中心早前已多次傳出有意放售。其中對待旗下不同地區的零售業務,所作出的處理方法亦值得參考。長和2014年將零售業務旗艦屈臣氏集團近25%股份,售予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其實集團在中港零售業務下滑,資產價值仍高時,先行套現一筆資金,可以再作其他投資,其中2015年則在荷蘭收購美容零售業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27/19813503
擬中國蘋果生產線移美富士康或撤資
1 :
GS(14)@2016-11-20 23:51:50■蘋果行政總裁庫克曾到訪鄭州,監督iPhone6生產。
近年,有關蘋果iPhone代工廠富士康要從內地撤資的消息不絕於耳。《日經新聞》昨披露,因應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要求,蘋果公司已要求富士康及和碩聯合兩大代工廠,尋找將iPhone組裝移回美國方法。富士康是內地最大僱主之一,在中國有35個廠僱用約150萬工人;一旦撤資,必令中國正下滑的經濟雪上加霜。
日媒《日經新聞》指,蘋果公司因對中國代工生產的依賴性而受到不少批評,最近這個問題再成焦點,原因是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在競選時曾公開聲稱,他將強迫蘋果公司在美國生產其電腦及其他產品。今年1月特朗普在弗吉尼亞州一間大學演講時稱,他將要求蘋果等公司把生產工序回歸美國,令美國再次變得偉大。特朗普上台後是否「言行一致」尚屬未知,但蘋果公司供應鏈的情況充滿變數。報道稱,蘋果曾於今年6月向鴻海集團(富士康母公司)詢問,能否在美國生產iPhone,而鴻海方面已開始討論。但蘋果另一代工廠和碩聯合,出於成本考慮,拒絕了蘋果的要求。蘋果公司內部消息人士指,特朗普要求蘋果在美國國內生產一定比例的iPhone。報道指,在美國本土生產iPhone,意味着成本將提高兩倍以上,而富士康董事長郭台銘對將蘋果生產線從中國轉移到美國的想法,不是很熱心。但富士康內部認為,無論最終如何決定,探索在美國本土生產的可能性及做好準備,對公司有好處。目前所有iPhone及蘋果公司幾乎所有產品,都是在中國代工生產和組裝的。
150萬工人恐受影響
報道並未提蘋果公司、富士康或和碩聯合是否已有任何計劃啟動美國製造。從蘋果公司角度看,如沒有財務理由,也不太可能想將iPhone生產轉移到美國本土。除非特朗普真有政策出台,能吸引蘋果「回巢」。其實,近幾年富士康已停止過去20多年一直在中國的擴張,並轉向印度和越南等進行投資建廠;「富士康要走」的消息在內地不絕如縷。中國官方迄今未對此傳聞回應,相反仍信心爆棚稱,外資在華投資保持平穩增長。富士康自1988年進入內地,迄今在全國建立了35個廠,僱用150萬名工人,其出口額佔中國大陸出口額總量5.8個百分點,雄踞中國出口200強榜首。日本《日經新聞》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19/19838668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