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鐵路貨運量等多項數據回暖,中國內外需同步回升

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月份全國鐵路貨運量同比增長19.4%,創下增速紀錄,遠高於1月的10.4%,實現連續第七個月正增長。

鐵路是承擔中國貨運的最大載體,其貨運量既能反映經濟運行現狀,也是經濟企穩回升的一項重要指標。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新供給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劉哲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半年來鐵路貨運量的持續增加,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主要包括宏觀經濟觸底企穩、公路治超和油價上升帶來的鐵路運量回流、煤炭鋼鐵等商品價格上升導致企業補庫存等。

劉哲認為,鐵路貨運量作為宏觀經濟運行的同步指標之一,占整個貨運量10%左右,鐵路貨運量持續回暖也驗證了中國經濟已經觸底企穩。

以鐵路運煤為例,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今年9月底前,天津港煤炭運輸將全部由公路轉向鐵路。中國鐵路總公司已批複近3000列車皮給太原、呼和浩特等鐵路局,以應對可能到來的運量激增。

汽運煤改為鐵路運輸後,運能運力上將有大幅度提升,可以緩解煤炭供應的運輸瓶頸,也將為鐵路部門帶來收益,來繼續規模化建設鐵路基礎設施,可謂是“多贏”。

去年9月21日起,被稱為“史上最嚴超限規定”的公路貨車違法超限超載專項整治行動全面鋪開。交通運輸部、工信部等五部委聯合印發了《整治公路貨車違法超限超載行為專項行動方案》,公布了最新的公路貨運車輛超限超載認定標準,並據此進行檢查和執法,嚴格限制遠途汽運。

汽車貨運市場應聲提價,汽運較鐵路運輸的優勢逐漸被化解,部分貨物將從公路運輸轉移至鐵路運輸,這也是鐵路貨運出現反彈的原因之一。

此外,今年前兩個月的進出口數據同樣反映了需求的回升。據海關統計,今年前兩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3.89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20.6%。其中出口2.09萬億元,增長11%;進口1.8萬億元,增長34.2%;貿易順差2936.5億元,收窄46.1%。

2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1.71萬億元,增長21.9%。其中,出口8263.2億元,增長4.2%;進口8866.8億元,增長44.7%;貿易逆差603.6億元,去年同期貿易順差1805億元。

劉哲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進出口數據同比增長,主要受到全球經濟弱複蘇、人民幣貶值帶來的價格優勢、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和低基數的影響,不過隨著人民幣匯率和大宗商品價格企穩,促進出口增長需要通過改革降低企業成本、提升出口競爭力。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劉學智在媒體上表示,2月份出現貿易逆差,一是季節性波動因素,一般2、3月份會因季節性波動出現逆差狀況;二是因為進口比較大,出口還是正增長;三是主要大宗商品價格較去年大幅增長。

中銀國際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朱啟兵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2月份進出口數據整體繼續保持複蘇趨勢。在今年1月份出口同比增速大幅提高後,2月份出口同比增速減緩。從數據看,世界主要貿易經濟體需求持續複蘇仍然是對我國出口進一步改善的主要支撐。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一季度經濟上行的情況在二季度可能會繼續延續,一方面是國內需求面的實質性改善,另外一個方面就是美聯儲3月份加息對新興市場國家沖擊有限。

劉哲認為,接下來預計鐵路貨運量同比仍會持續回升,進出口數據會保持相對穩定,這也給中國經濟深化結構性改革帶來了重要的時間窗口。中國經濟雖然走出了連續6年的下行周期,但反彈複蘇的內生動力不足。中國目前仍有太多產業需要通過結構性改革,促進要素從老化產業向新供給產業轉移,通過供給升級引領消費升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521

摩根大通、花旗、富國銀行公布一季度財報:多項指標雙位數增長

紐約的暴風雪已然退去,美國股市的財報季隨春而至。美東時間4月13日,摩根大通公司(NYSE:JPM)、富國銀行(NYSE:WFC)和花旗集團(NYSE:C)率先公布業績。

摩根大通每股收益1.65美元,凈收入256億,遠超此前華爾街雨前的每股收益1.52美元,凈收入247.5億美元;而花旗集團一季度每股收益1.35美元,凈收入181.2億美元,此前華爾街預期則為每股收益1.23美元,凈收入177.5億美元。

財報顯示,一季度摩根大通整個公司凈收益高達64億美元,同比增長17%;凈收入256億美元,增長6%,其中利差收入為124億美元;非利差收入132億美元,同比增長亦6%。摩根大通財報分析稱,其利差增長主要是受貸款增加以及利率上行的影響;而非利差收入則主要受益於大幅增長的企業和投資銀行業務。

具體到各個業務部門的業績表現,盡管各部門都呈現顯著增長,企業和投資銀行業務表現尤為搶眼。數據顯示,2017年1季度摩根大通企業和投資銀行業務凈利潤同比增長64%至32億美元,占到整個摩根大通凈收益的一半;其中投行傭金業務收入上漲37%至18億美元,繼續穩居全球首位。

值得註意的是,摩根大通商業銀行業務以及資產和財富管理業務也都在一季度創出了歷史新高。其中商業銀行業務的收入同比增長12%至20億美元,凈收益同比增長61%至7.99億美元;資產管理規模同比增長10%至1.8萬億美元的新高。

花旗同樣表現出色,一季度的凈收入從去年同期的35億美元增長至41億美元。花旗表示,一季度的主要收入增長來源於機構客戶和全球消費者銀行業務的增收。其中,來自消費金融的收益從2016年的78.2億美元上升到了77.1億美元。機構客戶收益則從去年第一季度的79億美元猛增到了91.3億美元。二級市場股票收入從去年的6.97億美元上漲至7.69億美元,固定收益市場收入從30.5億美元升至36.2億美元。

相較以上兩家銀行,富國銀行表現則稍遜一籌,營收較去年同期略降,財報顯示每股收入1美元,凈收入220億美元,與市場每股收益99美分,凈收入222億美元預期基本無二。財報公布後,富國銀行股價盤前大跌逾2%。

富國銀行的平均貸款從一年前的9272億美元上漲至9636億美元,漲幅4%,凈利差從去年同期的2.9%下降到了2.87%。據財報,富國銀行一季度平均存款同比增長7%,去年同期為1.3萬億美元。

2017年一季度美股表現強勁,因此在財報公布前,市場主流觀點便顯示一致看好一季度財報數據。FactSet Research的分析師認為,2017年第一季度標普500企業盈利增速將達到8.9%,為2013年第四季度以來最高。湯森路透則預計,金融板塊一季度利潤將同比增加14.8%,增速高於其它十大行業,而標普500成份股公司今年第一季度盈利有望同比上漲10.1%,營業收入同比上漲7.1%,這將是2014年第三季以來的首次實現雙位數增幅。美銀美林此前亦發表觀點稱,美股企業一季度平均每股收益將同比增長12%,是自2011年以來首次實現兩位數同比增長。

摩根大通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Jamie Dimon)則表示,美國消費者和企業正呈整體健康態勢,隨著促增長的舉措得以實施,政府和企業之間的合作得到改善的情況下,美國經濟將有望繼續走好。美國商務部修正的最新GDP數據亦顯示,美國經濟增速超預期。

然而,美國對敘利亞進行軍事打擊引發國際局勢出現動蕩,朝鮮、法國大選存在不確定性或引發市場劇烈波動。雖然特朗普曾多次表態將放松金融管制,但在首次醫改遇阻後,市場對其能否成功廢除多德弗蘭克法案的觀點亦開始動搖,使市場避險情緒有所上升。美聯儲日前公布的貨幣政策例會紀要顯示,有部份官員指出股票估值恐已過高。

截至截稿,摩根大通股價上漲0.83%,報86.09美元;花旗銀行上漲1.53%,報59.41美元;富國銀行下跌1.75%,報52.19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498

多項經濟數據增速趨緩,穩住後三季度GDP有三招

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超預期後,當前實體經濟增速有溫和放緩之勢。

中國社科院日前發布的經濟藍皮書春季號指出,根據中國宏觀經濟季度模型預測,2017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我國GDP增長率分別為6.9%、6.7%、6.6%、6.5%,呈現穩中微降的發展趨勢。

如何讓“L型”的經濟走勢更加平穩?多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專家學者表示,目前最需要的政策加持有三方面:繼續減稅降費,降低實體經濟成本;推進放管服改革,降低融資成本,拉動民間投資;深入推進供給側改革,尤其是關鍵領域的改革尋求突破,並處理好穩增長與去杠桿的關系。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長王軍告訴第一財經,在當前貨幣政策效應有限的背景下,財政政策的空間很大,將發揮主要作用。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5500億元新增減稅降費舉措已於近期相繼實施,未來將對進一步減輕企業成本負擔發揮作用。

多項數據出現回調

作為先行指數之一,4月份的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2%,低於上月0.6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示,PMI增速回落主因是市場供需增速均有所放緩,高耗能行業景氣度降至收縮區間,受國內外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和部分行業供求關系變化等影響,價格指數明顯回落,進出口擴張速度也有所放緩。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認為,4月份PMI指數仍然在50%的榮枯線以上,表明經濟企穩向好的態勢沒有改變。

除PMI外,1~3月份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8.3%,比1~2月份回落3.2個百分點。其中,3月份利潤增長23.8%,增速比1~2月份回落7.7個百分點;4月份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比上月回落1.1個百分點;4月發電耗煤增速為14.3%,比3月明顯下降;4月上旬全國粗鋼產量增速3.8%,也低於3月份。

市場預測,4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也將有所回落,價格拉動作用將明顯減弱。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預計,4月PPI環比漲幅由正轉負,同比漲幅在6.3%到6.9%之間,比上個月顯著回落。隨著企業補庫存周期逐漸走弱,疊加翹尾因素下降的影響,未來PPI漲勢可能繼續放緩。

申萬宏源宏觀的一份報告預計,4月工業生產將有所放緩,投資增速小幅回落至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將在汽車的影響下放緩至10.2%。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繼續維持低位,PPI則將出現較明顯回落。進出口增速自高位有所回落,但仍保持較快增長。

海通證券首席宏觀債券分析師姜超撰文分析稱,制造業PMI下滑、發電耗煤增速下降、商品價格下跌,意味著4月工業利潤增速將明顯下滑,經濟短期高點已現。

企業成本仍有下降空間

既然全年經濟走勢“前高後低”是大概率事件,如何通過施政以降低這一概率,考驗管理層的智慧。

在利潤增速將明顯下滑的預期下,如何減輕企業成本負擔尤其重要。王軍表示,財政政策需要更加有效,一方面要優化支出結構,盤活地方政府存量資金,另一方面要繼續減費降稅,推動個稅改革,同時要發揮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作用拉動投資。

萬博研究院新供給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劉哲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中國經濟最應該重視的政策首先是減稅降費,任何一個經濟的稅率接近“臨界稅率”之後,都會對經濟產生壓制作用,適當減稅降費有利於短期釋放供給潛力,創造有效需求。

李克強總理今年3月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今年要再減少企業稅負3500億元左右、涉企收費約2000億元。如今,5500億元的新增減稅降費舉措已於近期相繼出臺實施。

3月份,財政部先後公布了《關於取消、調整部分政府性基金有關政策的通知》《關於清理規範一批行政事業性收費有關政策的通知》,從4月1日起,取消城市公用事業附加和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取消或停征41項中央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擴大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免征範圍,設置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標準上限。將商標註冊收費標準降低50%。

4月底到5月初,財政部又先後公布了5份通知,簡化增值稅稅率,將13%的增值稅稅率並為11%;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至75%;對創投企業、個人投資者投資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給予所得額的優惠政策等。

財政部表示,今年出臺的減稅措施到位後,加上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今年前4個月翹尾減收,預計全年減輕各類市場主體稅負3800多億元。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5.52元,比上年下降0.1元。2017年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同比減少0.28元。未來,在新增減稅降費舉措的催化下,企業成本仍有不小的下降空間。

拉動民間投資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要拉動民間投資來降低經濟對房地產和基建投資的依賴,這需要政府在財稅政策、產業政策等各方面加以扶持。

國家統計局披露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民間投資達到了57313億元,增長7.7%,比1~2月份加快1個百分點,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61.1%。

章俊認為,政府希望通過PPP來引導民間投資參與到基建投資中,但效果不明顯,主要還是因為基建投資的回報周期長,不確定因素大,對融資成本較高的民間資本吸引力不大。

劉哲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十分重要。按照2016年11.6萬億的稅收收入和70萬億的企業信貸總額計算,其直接影響是相同比例減稅的將近3倍。

劉哲表示,在企業補庫存的周期因素和去產能政策因素的作用下,民間投資的企業家預期已明顯改善,應抓住這個寶貴的預期穩定期,進一步放開民營資本準入門檻。比如,落實混合所有制改革,通過有序放開民間資本對教育、交通服務業、金融等關鍵領域準入,不僅民間投資會增加,這些基礎服務的競爭也會提升供給質量和供給效率,最終會促進行業更加健康地發展。

推進“放管服”改革,破除壟斷和行政管制,也是短期提升經濟增長率有效的政策工具。劉哲表示,放松行政管制可能會動既得利益者的“奶酪”,但有利於讓要素能夠自由進入有效供給不足的領域,引導新供給的形成和擴張,增加有效供給,進而創造並滿足有效需求。

平衡去杠桿與穩增長

上個月召開的全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著力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任務取得新突破,著力抓好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包括投融資體制改革、價格改革、國企國資改革、市場體系改革、財稅金融改革等。

在價格改革方面,加快放開競爭性領域和環節價格,完善輸配電、天然氣、醫療服務等重點領域價格形成機制。在國企國資改革方面,推動“1+N”文件落地見效,加快重點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大力推進電力、油氣、鹽業等重點行業改革,持續夯實市場經濟微觀基礎。

國企混改近期明顯提速,尤其是軍工、民航、通信三大行業,推進力度超預期。目前,混合所有制改革第一批試點的9家企業方案已基本批複;第二批10家試點企業名單擬近期批複,預計年內將取得階段性進展;第三批試點也著手啟動了遴選工作。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劉誠撰文分析,隨著壟斷領域央企率先破題,將“以點帶面”式地帶動其他關鍵性領域國企混改,最終擴散至全行業。可以預見,2017年國企混改將會在數量、層級及深度等方面尋求更大突破。

4月25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表示,堅定不移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

章俊表示,目前來看中央在防範金融風險方面決心很大,但這對實體經濟融資也有一定影響,特別是在經濟增長重新回落的時候,可能會加大經濟下行的壓力。

處理好去杠桿與穩增長的關系尤為關鍵。章俊表示,鑒於目前中央政府的債務負擔率和赤字率依然較低,在通過去杠桿來推動經濟轉型過程中,可以適當增加財政支出的力度來為經濟托底。雖然這在短期內會導致中央政府的債務負擔明顯上升,但可以有效避免非政府部門去杠桿過程中的硬著陸風險。

姜超表示,在監管文件密集出臺、金融去杠桿持續趨嚴的大背景下,一季度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中著重提出要“確保不發生系統性的金融風險”,向市場釋放出維穩信號。而這也顯示出監管部門溫和去杠桿的政策主基調,以及“嚴監管+守底線”的政策意圖。未來監管政策的實施可能將不會出現“硬著陸”,而是溫和推進、逐步實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909

上海描繪未來五年藍圖,多項細化指標讓城市更有溫度

走過推進創新驅動發展與經濟轉型的攻堅階段,上海進入全面深化改革承前啟後的關鍵階段。這一階段,上海提出勇當排頭兵、敢為先行者,將持續加碼改革。

5月8日,中共上海市第十一次代表大會開幕,上海市委書記韓正代表中共上海市第十屆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並提出了今後5年的奮鬥目標——上海要基本建成“四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在全球大都市中的影響力穩步提升。

韓正作報告

這一目標,被分解為多項定性或定量的指標:全員勞動生產率保持全國領先,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20%以上,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相當於全市生產總值比重4%以上,PM2.5年均濃度力爭降至40微克/立方米以下......

韓正指出,今後五年,是我國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目標、向著第二個百年目標邁進的重要歷史關頭。上海發展處於全面深化改革承前啟後的關鍵階段,城市創新發展邁入繼往開來的重要時期。我們要勇敢擔負起歷史和時代賦予的重任,不受環境複雜變化所惑,不為各種風險挑戰所懼,始終保持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改革從未停步。過去5年,上海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推進改革開放,成為全國承擔改革試點任務最多的區域。比如率先探索自貿試驗區建設,形成一大批可複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營改增、司法、公安、教育、醫藥衛生、群團等中央決定的先行先試改革試點,也取得預期成效。

通過一系列的改革,上海的創新驅動發展實現關鍵突破。從具體數據來看,上海GDP年均增長7.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3.3%,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70%以上……

但是,即使實現了國產大飛機C919成功試飛,即使自貿試驗區改革交出“三年答卷”、全球科創中心建設的“四梁八柱”初見雛形,韓正表示,上海前進道路上還有諸多風險,存在著許多困難和挑戰。

總結過去5年工作,韓正表示,其中一點體會就是,上海已經到了沒有改革創新就不能前進的階段。我們唯有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發展質量效益和結構優化導向,勇擔當、敢改革、善創新,立於改革開放潮頭,走在創新發展前頭,才能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為全國作出應有的更大貢獻。

勇當排頭兵、敢為先行者,韓正表示,關鍵要以自貿試驗區改革為突破口,以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為重要載體,持續挖掘制度創新紅利,持續激發市場活力和發展動力,為國家深化改革創新開拓新路。

自貿試驗區改革的突破口

自2013年啟動的上海自貿試驗區建設,目前進入了3.0時代,其重點是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全面深化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

在新的發展時期,上海自貿試驗區的功能定位被確定為“三區一堡”——建設開放和創新融為一體的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開放型經濟體系的風險壓力測試區、打造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先行區,以及構建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市場主體走出去的橋頭堡。

浦東新區副區長陸方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下一步自貿試驗區建設,從浦東的角度來說,會三眼並重、四力齊發。“一只眼睛盯準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一只眼睛盯準兄弟自貿區的創新實踐;一只眼睛盯準自己的短板補足,加大創新開拓力度。”同時圍繞“三區一堡”的任務定位,四力齊發,到2020年建設成為投資貿易自由、規則開放透明、監管公平高效、營商環境便利的國際高標準自由貿易園區。

在綜合改革試驗區的定位下,報告提出要全面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全面實現“證照分離”。

“證照分離”改革自2016年4月1日起在浦東新區率先試點,彼時浦東新區按照易操作、可管理的要求,從與企業經營活動密切相關的許可事項中,選擇116項行政許可事項,按照取消審批、審批改備案、告知承諾制等5類改革方式,先行開展改革試驗。通過改革審批方式、強化綜合監管,進一步完善市場準入,使企業辦證更加便捷高效。

陸方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浦東已經在推動新一版的證照分離改革方案,覆蓋面會更大,改革力度也會更大。“尤其是我們希望進一步提高‘告知承諾制’在證照分離業務辦理中的比重。”

而在建設開放型經濟體系的風險壓力測試區方面,設立自由貿易港區是一大亮點。

3月底,上海獲批在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設立自由貿易港區,並力爭在年內形成探索自由貿易港區建設的方案。其定位就是要對標國際最高水平,實施更高標準的“一線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貿易監管制度,探索符合國際通行做法的金融、外匯、投資和出入境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風險防控體系。

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朱民在此前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自由貿易港區和現在的保稅區的最大區別在於它的一線管理方式不同。在前期已開展了大量調研的基礎上,目前正按照中央決策,制定有針對性、可操作的方案。

上海紡織集團董事長童繼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自由貿易港區的一線放開,勢必對企業的轉口、離岸業務形成巨大的推動,也更利於上海紡織的全球業務布局。

在風險壓力測試區的定位下,上海自貿試驗區還將進一步放寬投資準入,實施貿易便利化新規則,創新跨境服務貿易管理模式,進一步深化金融開放創新。

此前,上海自貿試驗區已經連續實施了2013版、2014版、2015版負面清單,不斷加大對外資的開放力度。負面清單的長度也不斷縮短,從190條到139條,再到122條。而接下來,上海自貿區內還將最大限度縮減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負面清單,推進金融服務、電信、互聯網、文化、文物、維修、航運服務等專業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領域對外開放。

此外,陸方舟表示,自貿試驗區在成為推動市場主體走出去的橋頭堡方面,也將進一步打造服務市場主體走出去的平臺,為走出去的企業提供包括信息、政策、專業服務。同時進一步加大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金融市場的融合,支持其在自貿試驗區的融資。

“我們也在考慮推動自貿試驗區的技術標準、質量標準走出去,與沿線國家共享標準,實現互認。”陸方舟說。

對於自貿試驗區建設,上海其他區縣也表達了積極參與的熱情。長寧區區委書記王為人說,長寧目前提出深度轉型,也要成為自貿試驗區建設的參與者、貢獻者。比如自貿試驗區的做法要第一時間在長寧區複制推廣,長寧區的各項工作也要以自貿精神理念為指導,力爭各項工作不斷突破改進。“我們根據長寧特點主動開展改革創新試點,好的經驗也希望可以拿到自貿試驗區進行孵化,以實現更大範圍複制推廣。”

張江科學城規劃向社會公布

作為“勇當排頭兵、敢為先行者”的重要載體,上海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也需要加快。

這其中,首要的就是以全球視野、國際標準推進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加快建立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集聚建設國際先進水平的國家實驗室、科研院所、研發機構、研究型大學,推進重大戰略項目、基礎前沿工程和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建設。

浦東新區區長杭迎偉表示,浦東要高水平規劃建設張江科技城,打造世界級科技創新中心的增長極。

5月8日,《張江科學城建設規劃》形成征求意見稿正式公開征求意見。張江科學城規劃範圍總面積約94平方公里。同時為加強與龍陽路樞紐、國際旅遊度假區等周邊地區的協調和聯動發展,外擴形成銜接範圍,總面積約191平方公里。

目前科學城範圍內已集聚了一批高校、研發機構、公共服務設施、高新技術企業和創新創業人才,生物醫藥、信息通訊等主導產業優勢突出,高科技園區基本成形。

但從現在的高科技園區要轉型發展為全球領先的科學城,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2012~2016年用於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及其相當於上海市生產總值的比例

此外,要建設科創中心,上海也要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機制創新,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構建市場導向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機制,實施激發市場創新動力的收益分配制度。

上海大學校長金東寒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上海大學2015年為上海企業提供科研獲得的收入是8000萬元,此前每年的增長均不超過10%,但現在上海大學強調科研成果的轉化,強調與大企業通過成立聯合實驗室的方式,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2016年的科研收入達到1.1億元,同比增長37%。我們希望接下來每年增長都超過30%。”

韓正表示,上海還要推進人才政策創新突破,借鑒運用國際通行、靈活有效的辦法,完善創新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和評價激勵機制,造就一批能夠把握世界科技大勢、研判技術發展方向的戰略科技人才,培養一批善於凝聚力量、統籌協調的科技領軍人才,集聚一批勇於創新、善於創造的企業家和高技能人才,使人才這個第一資源在科創中心建設中發揮中流砥柱作用。

此外,上海還要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建設一批各具特色的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承載區,打造更多開放便捷高能級的眾創空間,創新創業蓬勃潮湧。

比如,滬江網於2015年牽頭成立了5000萬元規模的螞蟻雄兵天使基金和3億元規模的互元基金,並推出“零租金”入駐孵化器模式,與創業者共同構建互聯網教育產業生態圈。滬江網聯合創始人於傑說,目前已經推出了9個創客空間,服務了上千名創業者,投資換股了近百家企業,間接解決了上萬名青年的就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299

發改委:預計“一帶一路”國際會議將簽50多項基建合作

國家發展改革委今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高級別會議有關情況。發改委基礎產業司司長費誌榮表示,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是各項合作重要基礎,也是重要支撐。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符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共同利益,對於支持沿線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造福沿線各國人民都具有重要意義。

發改委基礎產業司司長費誌榮表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加快設施聯通”平行主題會議是一個務實合作的平臺,會議期間將簽署涉及交通、能源、通信領域的諒解備忘錄、合作路線圖、合作意向書、合作項目等50余項,有力促進合作項目落地實施,以推動沿線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務實合作。

除了“加快設施聯通”平行主題會議外,還有一個中聯部牽頭的“增進民心相通”平行會議。第一財經記者提問為什麽由中聯部牽頭舉辦這樣一場平行會議?中聯部已經做了哪些準備工作?中聯部的周永紅局長回答稱,“一帶一路”需要政黨、政府、非政府組織,智庫、企業、媒體,乃至普通民眾共同參與、支持、關心。中聯部作為負責中國共產黨對外聯絡交往的職能部門,主辦民心相通平行主題會議也充分體現了我們黨、政府和社會各界對“一帶一路”民心相通工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

周永紅還表示,通過“民心相通”平行主題會議,中國與沿線國家的有關部門將簽署一批開展民生合作的項目協議,公布一批增進民間交流的行動計劃。

第一財經記者董鑫提問

第一財經記者董鑫在發布會上進行提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637

5G時代臨近!多項技術指標中國領跑世界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9574

“2017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正在北京舉行,由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聯合產業界組成的中國5G推進組28日公布的5G第二階段測試結果顯示,各項指標達到國際電信聯盟標準,5G有望在2020年實現商用!

5G第二階段測試多項指標世界領先

專家介紹,與4G相比,5G峰值速率可達到20Gbps,每平方公里可鏈接數超過100萬。中國5G推進組透露,測試表明現有的5G關鍵技術和方案設計可以全面滿足國際電信聯盟確定的5G網絡峰值速率、時延、帶寬流量、接入密度等性能指標需求,一些關鍵指標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華為無線首席科學家 童文:

在5G國家第二階段測試上面,我們刷新了很多行業的紀錄,其中下行速率是32千兆每秒的速率,國際電信聯盟要求是10千兆每秒,延時時間是1毫秒,我們做到0.33毫秒。

在今年我國組織的5G第二階段測試中,一些中國企業的表現幾乎達到業界最佳水平。華為提交的多項關鍵技術被采納為5G國際核心標準、中國電信是多項5G關鍵技術研究牽頭與主要貢獻單位、中興通訊成為唯一提供全系列設備參與中國5G試驗第二階段七大場景測試的廠家……這意味著5G時代中國通訊企業有望領跑世界。

5G已初步具備預商用條件

目前,國內企業在技術、系統和終端設備等環節,已經初步具備了預商用條件。明年,5G第一階段標準確定後,5G產業鏈上各個環節可以迅速實現規模化產業化發展。

根據工信部規劃,我國5G實驗將分兩步走:

第一步是2016年到2018年底,為5G技術研發試驗,主要目標是參與支撐5G國際標準制定;

第二步是2018年到2020年底,為5G產品研發實驗,主要目標是開展5G預商用測試。

其中,第一步分5G關鍵技術試驗、5G技術方案驗證和5G系統驗證3個階段實施,之後將進入5G網絡建設階段,並有望最早在2020年正式規模商用。但這並不意味著2020年4G就要退出歷史舞臺。專家認為,3G與4G已經並存了很久,5G與4G的共存期將遠比3G與4G的共存期長。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今年發布的《5G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預測,2019年或將成為我國5G商用元年;在5G商用初期,運營商將大規模開展網絡建設,到2020年,網絡和終端設備投入可能高達4500億元;到2030年,5G將帶動我國直接經濟產出6.3萬億元,在間接貢獻方面帶動總產出10.6萬億元。

5G為萬物互聯打基礎

在通信展上,基於5G的遠程駕駛和全息影像吸引了眾多觀眾參與體驗。當你戴上特制的眼鏡,就能看到另一個人遠隔千里的影像如此清晰地坐在身邊的椅子上,並和你交談,和電影《星球大戰》里的場景一模一樣。

“未來的自動駕駛要在幾毫秒時間里達到120公里以上的時速,5G能夠在1毫秒時延內完成自動駕駛的智能化反應。”工作人員介紹說。

眾誠智庫總裁楊帆介紹,5G的速度和接入能力足以滿足未來汽車、無人機、機器人等智能終端的需要,是未來萬物互聯的重要基礎。業界有很多專家認為,5G將率先在民生領域應用,因為民生領域終端更多、範圍更大。

“5G時代,像智能抄表這樣的大規模應用才能更好實現。因為4G基站的鏈接數遠遠少於5G,在未來的萬物互聯時代,要實現幾十億乃至幾百億個鏈接數必須依靠5G。”楊帆說,未來單個5G網絡在每平方公里區域範圍內至少能承載100萬臺設備。5G技術的最大亮點就是在頻譜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仍能以很高的速度滿足未來行動服務需求。因此,5G網絡能提供全新的技術,為人與人、人與物之間建立聯系,並且成本更低。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806

遼寧將推多項租房利好新措 穩健樓市調控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0-12/1153521.html

新就業大學畢業生將有享受公租房的機會、符合條件的農民工將逐步納入公積金繳存範圍……近日,遼寧省政府辦公廳正式發布《遼寧省培育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四年滾動計劃實施方案》,明確了2017年至2022年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具體工作安排,以實現對房地產市場的穩步調控。

據悉,到2017年底前,遼寧省內各市將落實相關配套扶持政策,將符合條件的新就業大學畢業生、穩定就業的外來務工人員和青年醫生、青年教師等專業技術人員,納入公租房保障範圍。進一步推動私營、混合所有制、外資等非公有制單位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將符合條件的農民工和個體工商戶逐步納入公積金繳存範圍。職工連續足額繳存住房公積金滿3個月,本人及配偶在繳存城市無自有住房且租賃住房的,可提取夫妻雙方住房公積金支付房租。全面落實承租人享受義務教育、醫療等國家規定的基本公共服務。

遼寧省計劃到2020年,各地區初步建立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將租賃住房納入住房建設規劃,沈陽、大連兩市租賃住房年度供應規模占住房建設計劃的比例達到10%以上,力爭實現以租賃補貼為主的公租房保障方式,使租賃住房成為住房供應新趨勢。

(來源:新華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093

遼寧將推多項租房利好新措 穩健樓市調控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0-12/1153521.html

新就業大學畢業生將有享受公租房的機會、符合條件的農民工將逐步納入公積金繳存範圍……近日,遼寧省政府辦公廳正式發布《遼寧省培育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四年滾動計劃實施方案》,明確了2017年至2022年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具體工作安排,以實現對房地產市場的穩步調控。

據悉,到2017年底前,遼寧省內各市將落實相關配套扶持政策,將符合條件的新就業大學畢業生、穩定就業的外來務工人員和青年醫生、青年教師等專業技術人員,納入公租房保障範圍。進一步推動私營、混合所有制、外資等非公有制單位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將符合條件的農民工和個體工商戶逐步納入公積金繳存範圍。職工連續足額繳存住房公積金滿3個月,本人及配偶在繳存城市無自有住房且租賃住房的,可提取夫妻雙方住房公積金支付房租。全面落實承租人享受義務教育、醫療等國家規定的基本公共服務。

遼寧省計劃到2020年,各地區初步建立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將租賃住房納入住房建設規劃,沈陽、大連兩市租賃住房年度供應規模占住房建設計劃的比例達到10%以上,力爭實現以租賃補貼為主的公租房保障方式,使租賃住房成為住房供應新趨勢。

(來源:新華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094

貴陽出臺多項房地產調控政策

貴陽市人民政府近日發布正式文件,出臺了包括3年內不得轉讓新建商品住房,限制多次反複申請公積金貸款,嚴打“首付貸”“假按揭”等市場違規行為等房地產調控政策。

貴陽市要求,各區(市、縣)和開發區需結合商品住房消化周期,調整住宅用地供地規模、結構和時序;建立房價與地價聯動機制,嚴防地價過快上漲;多舉措加快商品住房項目建設和上市節奏,盡快形成市場有效供應。同時,還將加快培育和發展租賃市場的工作力度。

在嚴格限制投機炒房行為方面,新政策要求在貴陽市購買的新建商品住房,3年內不得轉讓;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將嚴格執行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比要求、首付資金真實性檢查、償債能力審查等要求,嚴厲打擊“首付貸”“假按揭”等行為。

住房公積金政策也有所調整。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的繳存職工及其配偶不能提取住房公積金用於追加該套住房的首付。職工家庭已辦理過一次住房公積金貸款的,需在結清滿一年後方可再次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

貴陽還將多舉措進一步加大對房地產市場秩序專項整治力度,嚴厲打擊房地產企業和中介機構違法違規行為。對捂盤惜售、投機炒作、虛假宣傳、違規銷售、哄擡房價等違法違規行為堅決予以查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082

西安多項政策鼓勵人才安居,購房補貼最高100萬元

近日,西安市房管局印發《西安市人才安居實施細則(試行)》,規範了人才安居的申請管理等細節,自2018年5月1日起實施。

此次出臺的細則對人才安居的申請審核、辦理程序、貨幣化補貼、實物配租等操作內容做出了詳細規定。內容包括,對取得資格的A類人才,租賃補貼標準為每月6500元;購房補貼標準為實際購房金額的50%,最高100萬元;政府配租人才公寓建築面積180平方米左右,5年內免收租金,在西安工作5年並取得戶籍,經市委人才辦認定,產權可贈予個人等。

全文:

西安市人才安居實施細則(試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深入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有序開展人才安居申請管理工作,根據《西安市人才安居辦法》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 本細則所稱貨幣化補貼包括購房補貼和租賃補貼。購房補貼是指政府和用人單位向符合條件的人才在本市購買商品住房時發放的補貼;租賃補貼是指政府和用人單位向符合條件的人才自行租房時發放的補貼。

第三條 本細則所稱實物配租是指對符合條件的人才提供人才安居房租住,租金根據不同層級人才確定,人才安居房包括政府人才公寓、人才公租房。用人單位自建人才安居房實施細則另行制定。

第四條 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門是本市人才安居主管部門,統籌負責人才安居房籌集、管理及人才貨幣化補貼相關管理工作;市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以下簡稱市保障中心)負責全市人才安居房資格審核、分配、後期運營管理等工作,負責人才貨幣化補貼的資格審核及資金核定、發放等工作。

第五條 人才安居貨幣化補貼資金,由財政和用人單位共同承擔,由用人單位統一發放。購房補貼由財政承擔50%,用人單位承擔50%。財政承擔部分,開發區自行負擔,城六區按現行財政體制負擔(市財政70%,區財政30%),其它7個區縣由市財政負擔。租賃補貼由市財政承擔80%,用人單位承擔20%。財政體制發生變化時,市縣分擔比例另行明確。

第六條 政府承擔的人才貨幣化補貼資金(包括區縣、開發區分擔部分),由市保障中心按照年度人才貨幣化補貼發放計劃(每年10月前確定),在每年預算編制時向市財政局申報預算,執行中根據人才安居補貼審核情況,由市財政全額保障,對各區縣及開發區應承擔部分,在年底財政決算時,按照市財政墊付情況結算回市財政。每年人才貨幣化補貼發放計劃應明確引進人才的隸屬區劃、人才分類等情況,每年人才貨幣化補貼發放情況應由市房管局會同市財政局印發各區縣及開發區。

第二章 申請審核

第七條 申請人才安居應同時符合下列條件:

(一)經市委人才辦認定的A、B、C類人才(可申請購房補貼、租賃補貼、政府人才公寓方式保障);經市人社局認定的D類人才(可申請政府人才公寓、人才公租房、租賃補貼方式保障)、E類人才(可申請人才公租房)。

(二)已與我市行政區域內的行政企事業單位簽訂勞動(聘用)合同,或持有我市範圍內營業執照。

(三)申請人、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在我市無自有住房且5年內無住房登記信息和房屋交易記錄。

自有住房包括:本人及家庭成員的私有住房;本人及家庭成員承租的公有住房;本人及其家庭成員購買或安置的拆遷安置住房。

(四)未享受我市其他福利性住房。

第八條 申請人才安居應向用人單位提供以下資料:

(一)《西安市人才安居申請表》;

(二)市委人才辦、市人社局出具的人才認定材料;

(三)申請人及配偶、未成年子女身份證、戶口本(戶籍證明),港澳臺同胞以及外籍人士提供護照或其他合法身份證明;

(四)結婚證或婚姻證明;

(五)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務(聘用)合同,屬創業人員的提供營業執照。

第九條 用人單位應向市保障中心提供以下資料:

(一)《西安市人才安居申報表》;

(二)用人單位營業執照

(三)法人身份證

(四)委托辦理人身份證明

(五)補貼發放的開戶銀行信息

第十條 人才安居按以下程序辦理:

(一)申請。申請人可登錄西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網站(以下簡稱“市房管局官網”)下載《西安市人才安居申請表》,與相關證明材料一並提交用人單位審核。

(二)初審。用人單位受理申請材料後,對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進行審核,並將通過初審的申請人情況在本單位公示5個工作日。公示無異議的,由用人單位向市保障中心申報。

用人單位申報時,應在市房管局官網下載並填寫《西安市人才安居申報表》,將本單位已通過初審並公示的申請人資料及用人單位所需提供資料一並上報至市保障中心。

(三)複審。市保障中心收到用人單位申報資料後,核查資料是否齊全,符合要求的提交聯審。對資料不齊全、不符合要求的,限期補正。

(四)聯審。市保障中心在7個工作日內,組織市稅務局、市民政局、工商局及不動產登記局等部門聯審。聯審結果每季度末向社會公示5個工作日。

(五)終審。市保障中心根據聯審結果及公示情況審定人才安居貨幣化保障資格,在3個工作日內向申請單位反饋《人才安居審核通知單》,告知審核結果,對未通過審核的予以退回並說明理由。

第三章 租賃補貼

第十一條 已取得租賃補貼資格的人才,應會同用人單位與市保障中心簽訂《西安市人才安居租賃補貼發放協議》,明確租賃補貼發放形式、金額、用人單位的相關責任等內容。財政補貼資金按季度發放,由市保障中心自協議簽訂的當月開始計算,當季度末發放至用人單位。

第十二條 人才安居租賃補貼標準為: A類人才6500元/月(財政承擔5200元/月,用人單位承擔1300元/月),最高補貼5年;B類人才5000元/月(財政承擔4000元/月,用人單位承擔1000元/月),最高補貼5年;C類人才3500元/月(財政承擔2800元/月,用人單位承擔700元/月),最高補貼5年;D類人才1000元/月(財政承擔800元/月,用人單位承擔200元/月),最高補貼3年。

第四章 購房補貼

第十三條 已取得購房補貼資格的人才,在2017年12月3日之後購買我市商品住房並簽訂正式購房合同的,由申請人會同用人單位與市保障中心簽訂《西安市人才安居購房補貼發放協議》,明確所購房源的具體信息、補貼發放形式及金額、上市交易限制、用人單位的協助管理責任等內容。財政補貼資金由市保障中心按年度核發,自《發放協議》簽訂時間的當季度末開始發放至用人單位,每年發放20%,5年內足額發放完畢。

第十四條 人才安居購房補貼標準為:實際購房金額的50%,其中,A類人才最高補貼100萬元(財政最高承擔50萬元),B類人才最高補貼70萬元(財政最高承擔35萬元),C類人才最高補貼40萬元(財政最高承擔20萬元)。

第十五條 人才安居購房補貼發放期間內,人才不能以買賣、贈與等方式處置補貼協議中所約定房屋,確因特殊原因需轉移所有權的,應由本人會同用人單位向市保障中心提出申請,經市保障中心認定,按服務年限的比例退還購房補貼後,方可辦理該套住房所有權轉移手續。

購房補貼僅面向人才在我市購買的首套住房發放。已享受購房補貼的人才可在我市通過購買、繼承等方式獲得其他房屋,但不再重複發放補貼資金。

第十六條 已享受租賃補貼的A、B、C類人才,在我市購買商品住房時,應會同用人單位向市保障中心提出申請,經審核後,重新簽訂《西安市人才安居購房補貼發放協議》扣減已發放補貼資金,並停止發放租賃補貼。

已享受租賃補貼的D類人才,在我市購買商品住房後,自簽訂購房合同的當月,停止發放租賃補貼。

第五章 實物配租

第十七條 政府人才公寓在達到分配入住條件後,由市保障中心在市房管局官網發布房源信息,已取得實物配租資格的A、B、C類人才,可按照人才層級及審批先後順序在市房管局官網自主預約所需房源;已取得實物配租資格的D類人才,可在規定時間內登陸市房管局官網報名,由市保障中心組織相關部門公開搖號。房源確定後,人才應與市保障中心簽訂《西安市人才安居實物配租協議》,明確配租房屋信息、租金等內容。

第十八條 人才公租房在達到分配入住條件後,由市保障中心在市房管局官網發布房源信息,已取得實物配租資格的E類及以上人才,可在規定時間內登陸市房管局官網報名,由市保障中心組織相關部門公開搖號。未搖中的人才進入輪候,輪候期2年,輪候期內予以優先搖號。搖中的人才應與市保障中心簽訂《西安市人才安居實物配租協議》,明確配租房屋信息、租金等內容。

第十九條 政府人才公寓配租標準為:A類建築面積180平方米左右,5年內免收租金,在本市工作5年並取得本市戶籍,經市委人才辦認定,產權可贈與個人;B類建築面積150平方米左右,5年內免收租金;C類建築面積120平方米左右,5年內免收租金;D類建築面積90平方米左右,3年內按照同地段、同類型商品住房市場租金50%確定。

人才公租房建築面積為70平方米左右,租金按照同地段、同類型商品住房市場租金72%確定。

第六章 監督管理

第二十條 市保障中心負責對享受安居政策的各類人才的家庭情況、配租情況、補貼發放情況、住房變動情況進行年審;用人單位負責對本單位享受安居政策的各類人才的在職在崗和工作變動等情況進行審核,對離職或調動的及時上報市保障中心。

第二十一條 享受安居政策的人才存在下列情況之一的,停止發放補貼資金或退出實物配租:

(一)弄虛作假、違規申請或違反相關管理規定的;

(二)不再符合本辦法規定的申請條件,或被取消人才資格、收回人才認定書的;

(三)無正當理由,累計6個月以上未繳納租金或未實際居住的;

(四)擅自將人才安居房轉租、轉借或改變房屋用途、結構的。

(五)婚前夫妻雙方均以個人名義享受安居政策的,婚後停止標準較低的一方的安居保障;

(六)其他應停止發放補貼的情況。

第二十二條 人才在享受安居政策期間,婚姻、在崗等情況發生變動的,應會同用人單位主動進行申報。不再符合條件的,應退出實物配租房屋或終止人才安居貨幣化補貼。從不符合安居條件的時間起,享受實物配租的人才按照同地段、同類型商品住房市場租金計租,享受貨幣化補貼的退回已領取補貼。限期未足額繳納租金或退回補貼的,由用人單位先行墊支後,再由其向個人追回。

第二十三條 享受貨幣化補貼期間用人單位發生變更的,應由個人、變更後用人單位與市住房保障中心,重新簽訂補貼發放協議。

第二十四條 對存在弄虛作假、違規騙取人才安居資格或違反相關管理規定的個人,市保障中心可將其違規行為在有關媒體曝光,納入個人征信系統,同時按相關法律和規定嚴肅處理。

第二十五條 用人單位未如實提供申請人員相關證明,拒不配合相關部門資格審核及管理工作,或未及時、足額發放補貼資金的,市保障中心可將其違規行為在有關媒體曝光,納入企業征信系統,同時通報企業上級主管部門按有關規定嚴肅處理,情節嚴重的追究法律責任。

第二十六條 人才安居工作管理人員在資格審核、監督管理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追究其行政責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第七章 附則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適用於我市各區縣、開發區,西鹹新區參照執行。

第二十八條 本辦法自2018年5月1日起實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4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